2017高中生物 5.4-5.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础巩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5.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
①鸟类鸣叫②孔雀开屏③萤火虫发光
④蜜蜂跳舞⑤昆虫发出的声音
A.①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
【解析】选B。鸟类的鸣叫,昆虫发出的声音,萤火虫发出的光,上述三者属于物理信息中的声、光;孔雀开屏和蜜蜂跳舞属于行为信息。
2.(2017·聊城高二检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为作物传粉
B.向田间喷洒杀虫剂杀灭害虫
C.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家禽的产蛋量
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来驱赶鸟类
【解析】选B。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传粉属于化学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家禽的产蛋量和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来驱赶鸟类属于物理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杀虫剂杀灭害虫属于杀虫剂本身的作用特性,没有体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变式训练】
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的是( )
A.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
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解析】选C。昆虫散发的性外激素传递信息和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的行为都属于调节种内关系;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体现了信息传递对生命活动的作用;草原返青时,为食草动物提供了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调节种间关系时的作用。
3.(2017·南京高二检测)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为维持稳态而进行的反馈调节( )
A.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控
B.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
C.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
D.群落的演替
【解析】选D。生态系统为维持自身稳态而进行的反馈调节可表现为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控、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以及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等;群落演替是群落的一种动态变化,不属于生态系统为保持稳态进行的反馈调节。
【方法规律】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表现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同种生物种群密度的控制,当种群密度较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减慢种群数量增长速度,使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在有限空间内比较普遍存在的种群变化规律。
(2)异种生物之间的数量调控,多在食物链中调控,当一种生物数量增多时,捕食者相应增多,增加对其的捕食量,使其数量减少,并保持相对稳定。这种就是常见的负反馈调节。
(3)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4.(2017·海口高二检测)设计制作生态缸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列举的原理或要求中,合理的是( )
A.应该将生态缸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
B.应该经常向生态缸中通气,从而保证缸中生物的呼吸
C.生态缸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
D.生态缸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选D。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既可为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光能,又可防止生态缸中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A项错误;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目的是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B项错误;投放的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比例要合适,C项错误;生态缸相当于微型的生态系统,其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D项正确。
【延伸探究】
(1)在设计生态缸时,一般要加入河泥,请分析其作用。
提示:河泥既为生产者提供无机盐等养分,又可提供分解者。
(2)生态缸能否长期稳定存在?
提示:不能。
5.(2017·重庆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③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
④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⑤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改变其营养结构
A.①③
B.②④⑤
C.②③
D.①④⑤
【解析】选A。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①正确;“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②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为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不能超过其承受能力,③正确;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强,所以遭到破坏后,其恢复力稳定性较弱,④错误;生物种类增加,营养结构变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增加,但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反而会破坏生态系统,⑤错误。
【延伸探究】
(1)负反馈调节能否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提示:不能。负反馈调节并非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是使最初发生的那种变化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相对稳定。
(2)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提示:控制生物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6.下列有关负反馈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但不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C.森林中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体现了负反馈调节的作用
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解析】选B、C、D。负反馈调节不仅存在于生物群落之间,也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七星瓢虫和蚜虫,以及食虫鸟和害虫之间为捕食关系,它们之间的调节机制都属于负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反过来甲状腺激素的增多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误区警示】(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它是相对稳定的。
(2)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不一定越强,但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