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
昨天天下午学习陈大伟教授的“听课议课”让我收获很多。
我感悟最深的是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意味着什么?首先: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两个字的调整体现出平等、发展观的落实与进步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不只是换了一个词语。
观课与听课比较,“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
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评课与议课比较,“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其次: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更多的是一种新文化的建构。
观课议课要促进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
观课议课强调以课堂为平台检视自己,反省自己,改进自己。
课是平常的、普通的课,针对习以为常的行为,它追求对这些行为和背后的观念进行批判和反思,它强调透过表面行为直抵内心的价值观念和教育假设,通过深度挖掘使隐性知识显性化,通过深度对话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假设,更新教育观念。
那么如何观课呢?陈教授告诉我们:观课时,至少有这样一些事情必须做:第一,需要观察课堂上发生了什么,观察的对象不仅有教师,而且包括学生。
第二,我需要推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不能等到议课时再问授课老师,就算要问,自己也要先想一想),需要判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需要思考效果与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第三,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该怎么处理。
第四,要思考,在议课时,我需要交流什么。
别人让你看了他的课,你有了思考和进步,感谢当然是应该的,但感谢的方式不是嘴上说,而是拿出行动——真诚地交流对对方有价值、有帮助的意见,帮助对方成长和进步。
这就是我的收获。
《有效观课议课》学习收获广鹿小学王俊今天,我认真学习了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
在学习中不知不觉成为了思想的参与者,边听边思考,边听边感悟,真是受益匪浅。
一、观课议课是促进教师思想、实现专业成长的捷径。
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
学习“理解观课议课”的读书笔记城关乡孟南小学李彦毛听课评课是一线教师参与课堂研究和改进的重要方式,它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改进课堂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因为种种原因,现行的听课评课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效益,而是流于形式。
在此基础上,专家们提出了观课议课。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不只是词语的变化,而是教育理念、内涵的变化。
看了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的《有效观课议课》,使我对观课议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一、什么是观课议课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研修活动。
二、为什么要观课议课,对听课评课的反思日常教研活动中的听课评课大多数流于一种形式。
听课教师只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不理解听课的目的,不分析听课的内容,不清楚要研究的问题。
评课过程中“四化”现象十分突出:1、评课过程形式化评议会上发言者少,旁观者多,评课场面冷冷清清,评课有形式没内容。
2、评课内容表面化评课教师盯住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活动,对课堂现象不能深入透视,不能触动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这种表面化的评课对上课及评课教师的帮助都不大。
3、评课结论两极化一是,虚假、讲好话的评课方式,评课出现多讲优点,少讲问题,皆大欢喜的极端现象。
二是,否定、伤自尊的评课方式。
4、评课效果零散化表面上看,评课从目标、内容、方法、技术手段,教师内在素质、外在表现,方方面面全方位涉猎,但由于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研究,缺乏集中的主题,只能就现象谈现象,就经验谈经验。
看听课评课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是否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教师是否将评课的意见和建议用于实践,重要的不是看评课者说了什么,而是他们认同了什么,接受了什么,只有教师接受了、理解了并愿意用于实践才能够“算”。
因此,用中小学教师接受的方式,围绕他们更容易认同的内容和话题讨论课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转变角色--转变观念--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
术
从具体研究 的问题来看 ,各种 观课活动都会有 不 同的侧重点 、 不 同的主题 , 诸如 : 阅读教学 中如何 解 决费时低效 的问题 , 长文 短教 , 浅文 深教 , 作 文教 学中如何让学生把话写具体 、 写生动等等。
程。
2 . 观 课 议 课 的 界 定
f 2 、 总 结观 课 的 感 受 或体 会 f 3 、 必要 时 可 先 跟授 课 教 师作 私 下 交 流 三、 议 课 中我 们 应该 做 什 么 1 . 根据观 课 宗 旨. 把 握 议 课 方 向 — — 议 课 的 主
题
无论是主持人 , 还是其他参与者 , 在议课之前都 要清楚地知道观课 的主题 ,明确教研活动要解决的 主要问题。 这样在议课中就有 了中心话题 , 围绕 中心 话题展开交流研究 , 议课就有 了明确的 目标 , 就能改 变议课 中或漫无 目标 , 或求全责备 的现象。
( 3 ) 要 认 真 研 读教 材
( 1 ) 抓 纲及 目. 有 理 有 据
在议课前要做好充 分准备 , 把 观课 的感受 、 体会
或建议 进行归纳 , 发言时做到 以纲带 目、 纲 目并举 、 有理有据 , 才能收到要言不烦 , 省时高效之效果。
( 2 ) 理性思考 , 透 视 分 析
一
4 . 针 对活动 主题 . 开 展 平 等 对 话 — — 议 课 的 态
度
“ 听 课评 课 ” 向“ 观课议课” 变 化 不 只 是 一 种 词 义 上 的变 化 , 而 是一 种 文 化 的变 化 、 观 念 的变 化 。没 有 文 化和观念 的变化 , 就没有必要进行“ 慨念的变化” , 做 空洞 的文字游戏。
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的区别
聽課評課與觀課議課の區別光輝小學張弘在日常の教研和教師培訓活動中,傳統の“聽課評課”應該改為“觀課議課”更合適。
從“聽課評課”到“觀課議課”不只是換了一個詞語,後者強調の是一種平等民主の教學研究文化。
觀課與聽課比較:1.“聽”指向聲音,“聽”の對象是師生在教學活動中の有聲語言往來;而“觀”強調用多種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關輔助工具(觀察表、錄音錄影設備等)收集課堂資訊。
包括師生の語言和行為、課堂の情境與故事、師生の狀態與精神等。
2.“聽”往往是一般性瞭解,而非用於研究の目の;而“觀”の目の卻指向一定の研究問題,有明確の目の。
3.“聽”往往是面面俱到,缺乏針對性,而“觀”是針對研究問題收集相關の課堂資訊,針對性強。
4.“聽”往往是憑藉經驗進行,而“觀”需要理論の指導,需要借助觀察記錄表等。
評課與議課比較:1.“評”是對課の好壞下結論、做判斷;“議”是圍繞觀課所收集の課堂資訊提出問題、發表意見,“議”の過程是展開對話、促進反思の過程。
2.“評”有被評の對象,下結論の對象,有“主”“客”之分;“議”是參與者圍繞共同の話題平等交流,“議”要超越“誰說了算”の爭論,改變教師在評課活動中の“被評”地位和失語現狀。
3.評課活動主要將“表現、展示”作為做課取向,做課教師重在展示教學長處;議課活動以“改進、發展”為主要做課取向,不但不怕出現問題,而且鼓勵教師主動暴露問題以獲得幫助,求得發展。
4.評課需要在綜合全面分析課堂資訊の基礎上,指出教學の主要優點和不足;議課強調集中話題,超越現象,深入對話,議出更多の教學可能性供教師自主選擇。
總の來說,觀課議課是參與者相互提供教學資訊,共同收集和感受課堂資訊,在充分擁有資訊の基礎上,圍繞共同關心の問題進行對話和反思,以改進課堂教學、促進教師專業成長の一種研修活動。
什么是观课议课(一)
什么是观课议课1、"观课议课"是一种研修活动。
与我们熟悉的"听课评课"比较,具有以下特点:"听"指向声音,"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议"不是为了下结论,它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议"是对话和反思,议课谋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课只是交流和探讨的平台。
如果说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的话,议课则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解放。
概而言之,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
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参与,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2、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更多的是一种新文化的建构。
首先,议课要议出联系。
课堂教学是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体现。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念支撑和影响教的行为,教的行为引起和转化为学生学的行为,学习行为直接导致和影响学习效果。
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当教师没有认识它的时候,改变也就失去了基础。
观课议课的首要目的,是帮助教师认识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具体联系,从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的核心环节入手,反思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设计,追求更好的学习效果,实现教师专业素质整体发展。
其次,议课要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拓展可能性空间。
国培计划——走近观课议课
国培计划------走近观课议课这几天听了陈大伟老师有关观课议课的视频讲座,我的感触很深,可以说是颠覆了我对传统听评课的观念。
才记得初次看到“观课”、“议课”这两个新名词,我不禁把它们与“听课”、“评课”划上等号。
通过系统的学习,我才发现自己走入了误区,原来“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有着质的区别。
一.听课与观课“听”是观察的一种手段,主要指向声音。
听课活动中,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音语言往来,所以听课者往往坐在教室后面。
观课的观不仅要用耳朵,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
透过眼睛的观察,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从对象上,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观察、感受的重要内容。
另外,在观课过程中,要从大处看,从关键处看,不要纠缠于一些口误等小事。
因此这时观课者要坐到学生身边。
二.评课和议课。
评课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
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题信息讨论问题、发表意见。
议课反对面面俱到,要求集中话题,关注焦点。
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议课谋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课只是交流和探讨的平台。
如果说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的话,议课则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解放。
评课的课堂是教师展示专长和特色的舞台,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
议课的课堂是参与者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是献课者和观课者共同对话交流的平台,教师主要以“改进发展”为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为了发展,主动争取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
“观课议课”提供的只是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和途径,这种方式和途径与现在的评课比较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运用这种方式的效果可能更多的取决于观察者,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共同研究、探讨。
但我始终认为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绝没有追求时髦之嫌,它是一种课堂研究方法的改进,更是一种教研文化的重建。
怎样观课议课(正式)
三、观课、议课的目的
同伴互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一改:改进教学实践 二促: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提:提出问题讨论,提高教学技艺, 提升教育品质 平等互动、经验分享;尊重倾听、各取所需
四、怎样观课
(1)课前要作一定的准备 (2)课中认真观察和记录 (3)课后要有思考和整理
观课前的准备 打算听谁的课,应该事先了解他教什么内 容,把课本找来预习一下,看看课文写的是什 么,是怎样写的,有没有难点、疑点;同时自 己设想一下,假如让我教,准备怎样教法,以 便观课时有个对比。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
案例:华东六省一市评优课第六名浙江省温州平阳昆阳第一 小学吴恢 《图形的旋转》
1.出示一张倒放的照片,让学生看看是谁? 师:怎样看起来不别扭呢? 生:把照片旋转过来。 2.出示钟面图,并配有格子图。 师:钟面上指针从12到3是怎样旋转的?生:顺时针方向 旋 转了90度。 师:哪一点没有动?(这一点称为旋转的定点) 3.小结旋转的三要素:方向、角度、定点 4.师:指针“3——5”,怎么旋转的? 生:指针绕0点,顺时针旋转了30度。 5.抽象化 师:将钟面隐去,将指针化成线段。继续学习旋转的知 识„„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
• 过去,“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教师也常把“教教材” 做为教学的重点,认为只要把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讲全、 讲深、讲透、讲细就行。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 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在观课 时,观课者要关注教师是否善于用教材去教,能否依据 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学 生的生活实际。 • 在观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 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 掘,学科味不浓,显然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
触, 这不仅仅是换了一个词语 , 更多的是一种新文化的建构 。为什 设学生产生的思考方式等等 , 各抒 己见 。 听了各位教师的建议 和意
么我一下子 就喜欢上 了观课议课呢?因为观课议课让 我成了真正 见 , 我重新修整 了教 学设计 , 全体数学老师 同我一起走进 了课堂 。 的主角 , 让我感受到了合作 的愉快 , 让我体验 到了成长 的幸福… … 整堂课 中 , 有 的教师认 真地记 录着我 的上课 环节 , 每一个 提问 、 每
与者l 学生 、 执教老师 、 观课老师 ) 都有各 自的收获 。 使教研更加深入 怎 么 考 虑 的 … … ” 流 的学校必然有一流 的教 师队伍 , 要 想促 使教师队伍快 速 由于工作变 动我到 了一所新的学校。 在一次教研活动上 , 我提
一
学校改革教学和教研制度势在必行 。 教研活动 以“ 观课议课” 出了所 带科 目苏教版数学第五册{ 2 4时计时法》 教学 时的困惑 : 为 成长 , 促使每位教师不断进步成长 , 让每位 教师都感受 到共 同工 什 么一个 问题反复地讲解 , 学生 当时会 了, 第 二天又出现同样的错 为契机 , 体验成长的幸福。 误? 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理解透彻 , 难 以忘i E ? 问题一 提出来 , 大家你 作的快乐 ,
评课时 , 多数教师只煞费苦心地 找闪光点夸奖我 , 重复再重复 。虽
个全新的认识 , 更加 明白了如何挖 掘教材 , 如何从 学生的角度 出
发上好一堂课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激 发
然校领导提出了课 堂的缺点与不足 ,可是并 没有具体谈到解决的 方法与途径 。我 向向各位老师讨教 , 要么沉默不语 , 要么说 自己也 把握不好 。我心里忧愁万分 , 一再请教 , 但 大家仍 然不肯与我探讨 如何 驾驭课堂 , 如何让 课堂更精彩 ……评课之后让我焦急万分 , 茫
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
二、从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说起
虽然“听”用耳,观用“眼”,似乎两者都有局限, 但“观”作“观察”解,那就不仅包含“听”,还 具有比“听”更为丰富的内涵。因为“观察”的心 理学意义是指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 觉活动;同时,观察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可借助仪器、记录,并且包含考查、分析等研究活 动。也正是在提倡研究课堂的科学方法意义上,近 年来,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教师合作开展实 践研究,试图将国外的课堂观察理论与技术予以本 土化,用以构建听课、评课的新范式,从而引起广 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可以认为,这是“观课”观 的技术化、模式化发展。
听课者要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是指听课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听课、评课 与 观课、议课
小组讨论:
你认为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有什么区别 与联系?
四、怎样评课和议课
(一)教师如何评课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目标制订 、目标达成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教学思路设计 、课堂结构安排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优选活用 、方法多样、改革创 新、手段运用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板书 、教态 、语言 、操作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教学效率高 、学生受益面大 、有效 利用40分钟
“课堂观察”既指观察他人(听课、评课), 也指自我观察(一边上课,一边观察学生的 反映、行为)。 因此,不论是“听课、评课”还是“观课、 议课”,其关键不在于名称,而在于其内涵 及其实用技术。
从听课到观课、议课的转换
课者就能收集 大量 的有价值 的信息 。
话 中建立教育假设、 教学设计、 教学行为、 学的行为、 学的效
现观课者对授课者 的尊重, 而且有利于克服授课者迎合 听 课人 的口味和 习惯 的做法, 促进教师大胆尝试创新教学 。 观课议课最根本 的是以学论教 。 么就需要参与者 到 那
学 生 中去 , 了解 学生 的学 习 活 动 , 习状 态 和 学 习 效果 , 学 在 学 习 中存 在 的 困难 。这 样 学 生 的参 与 积 极 性 高 , 授课 者 观
的放矢 , 让观课者 目标清晰 , 不要胡子头发 一起抓 , 结果只 流于形式 , 什么也没解决 。 课者先要介绍教学背景 ( 括 授 包
学 习基 础 , 生状 况 , 学 目标 与任 务 , 重难 点解 决 的预 案等 ) 增
的焦点, 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状态, 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
平和质量 。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 通过 以
果之 间的联系, 认识其 间的关系 。以追求有效的教学为 目
标, 在反思原有教学设计和教育观念的合理性 , 促进参与者 积 累教学经验。改进 教学方法的过程 中, 使参与者逐步形
成 总结 经 验 、 断 反思 的 习惯 。 不 通 过 议 课 可 以探 讨 教 学 创 新 , 课 的任 务 不 是追 求 单 议
2 1年 第2 ( 0 1 期 总第 1 7 ) 4期
~ 一 … … … … … … ●
从听课到观课 、议课的转换
潘先 浩 高开 平 钟祥 4 12 39 3 钟 祥 市贺 集 中学 ,湖北
听课是广大一线教师最主要 的教研活动之一 , 但这种
方法 往 往 是 听课 者 逐 一 填 写 《 听课 记 录 本 》 的栏 目, 讲 课 对 者进 行 课 堂 教学 评 价 。讲课 者处 于 被 动状 态 , 战 兢兢 如 战 履 薄冰 上 完 一堂 课 , 怕 出现 一 点纰 漏 而 招 到 “ 击 ” 生 攻 。讲
如何做有效的观课和议课
如何做有效的观课和议课课例研究是提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密切相关。
授课、观课和议课是做课例研究的必要手段,是每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但是在过去观课议课的时候,我们遇到很多问题,有很多困惑。
如:1、一开始,认为观课和听课,议课与评课是大同小异,很多老师把观课理解成听课的另一种说法,把议课看成是评课的代名词,所以观课和议课依然停留在听课和评课的层面上。
那么观课和听课,评课和议课究竟有什么区别呢?2、以前听课是泛泛而听,现在要求找几个有效观察点进行观课,哪些观察点才是最有效的呢?3、观课时老师既要观察,又要记录,那么如何快速地做好观课记录呢?4、议课时,有的教师为了展示自己的水平和非常认真的态度,把授课教师评的体无完肤,严重打击了授课教师的积极性,这样的议课不利于教师团结和进一步合作研修,有的老师不发表有效的观点,议课只是形式,没有起到作用,那么怎样议课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呢?通过这次培训,我的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一、观课议课的内涵所谓“观”,指的是用多种器官(用耳听、用眼看、用脑思等)捕捉信息,所以观课就是教师用耳听、用眼看、用脑思课堂上的教与学的行动,如:观察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精神状态等。
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领悟课堂,而听课主要是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的往来。
“议课”主要是围绕观课过程中的教学现象进行深入讨论,以谋求更好地实施教学的新方法、新举措、新理念,进而让所有的参与教师都有新收获。
评课的重点是对课堂教学的优劣进行等级划分、作判断、提意见等。
评课中的对话模型:评课者是帮助者和改进者,或卖弄水平或当好好先生,而执教者是虚心接受批评下的被帮助者和被改造者,被动接受、无限委屈。
评课者经常会这么说“什么环节是好的,什么地方是有待改进的”,它展示的是评课教师建议的有效性,往往会使上课教师感到尴尬和压力,甚至会打击上课教师的积极性。
观课议课七观新解
观课议课“七观”新解王红顺当前,观课、议课成为大多数学校常态且有效的校本教研形式之一。
然而在许多校长、教师的视域中,都或多或少曲解、误解、浅解了“观课”和“议课”。
河南省封丘县实新学校校长王红顺根据近期参与大量的观课、议课活动,整理了关于观课、议课的“新解”。
伴随着学校校本教研从听课、评课向观课、议课的“语态”转型,相应的教研方式和角色站位也有所调整。
那么,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下,观课、议课有哪些新要求、新创意?本文试从“七观”新解观课、议课。
背景观观课、议课前,教师要对支撑这节课的背后信息进行全面了解。
比如,学校可以设计一张执教教师名片,主要信息有:执教教师教龄、职称,信奉的教育哲学,践行的教育理念,实施的课堂模式,课型的实验时间;执教班级的学业状况、学习风格、文化氛围、班改策略;本节课观摩目的、侧重点;观摩课适合群体;该课型运行的条件、禁忌;该课型可能的“副作用”。
这样做的好处是:观课教师能在全面了解执教教师背景下更好地观教、察学,能慎重选择是否移植、推广。
立场观传统课堂教学研究的目标定位主要是为了改变教师,即直接受益者是教师,进而影响学生的学。
而新时期我们也可以尝试直接改变学生的学,以学“倒逼”教师教的改革。
因此,课堂研究不可忽视学生立场,学校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研究的直接受益者。
在学生立场的背景下,议课就有了以下的新视角:议课学生不能缺席。
最有权评价课堂、教师的是上课的学生。
在初期培训的前提下,教师可邀请不同层次学生代表参与议课,以平等心态倾听学生的看法、想法。
近距离与学生接触,重点观察学生的学,从“观教”走向“察学”。
设立学情观察员,在不干扰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下,与小组学生坐在一起,零距离接触,开展基于第一现场、基于实证的学情观察,聚焦学生个体;有序、随机选取观察小组、对象,采取描述和定量方式重点关注、记录学生的学习样态。
向学生直接反馈观课建议。
观课者除了直接向授课教师陈述学情记录外,还要直接向本组学生反馈小组学习样态,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的联系与区别
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的联系与区别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研修活动。
一、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的联系。
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都是一种教研活动,都是深入授课者的课堂,课后对本节课和学生进行评价。
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都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如一节数学公开课既可以组织同组教师听课,课后对这节数学课进行评课,又可以请专家或教研员进行观课议课。
二、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的区别。
1、听课与观课比较,“听”主要指听课者通过耳朵的听或眼睛的看,来获取教学活动中的信息。
“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的信息,这里需要观课者用心去思考去分析。
“听”只需吸收课堂信息,不需要付出;而“观”则不同,观课者除了吸收,还需要结合自身经验,去分析课堂教学。
2、评课与议课比较,“评”是对课的好坏做判断,下结论;“议”是针对课堂收集到的信息,提出问题,商议解决的办法。
“评”是听课者站在指导评价的角度;“议”是观课者与献课者参与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
“评”要求全面分析课堂优缺点,面面俱到;“议”是紧紧围绕课前观察点、关注点,深入对话。
如一节数学课,听课侧重听教师讲什么数学知识,重点是否突出,详略如何,听教师讲的是否清楚,学生能否听懂,教师启发是否得当;看教师的精神状态和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思考并做出对本节课的判断。
评课则评论授课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对教法的运用、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等。
观课议课以课前说课议课为起点,以课堂观察为基础,以课后议课及反思改进为核心。
对于同一节数学课观课议课强调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义的理解,强调集中在一定的主题上,强调对授课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追求、教学特色的尊重,强调授课教师与观课教师的课前沟通和互动。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适应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我认为,应从“听课评课”发展到“观课议课”。
那它们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1、议课的前提是,必须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进行评价的“评判者”和被动等待评判的“接受者”的关系,而是彼此平等、共同围绕课堂进行展开教学对话、商讨教学办法的伙伴关系。
“观课议课”强调防止和克服两种心态:一是把献课的老师看成表演的“戏子”,观课教师成了苛刻严厉的观众,于是,做课教师取悦观众,观众则吹毛求疵,献课老师失去了自我。
另外一种倾向是献课教师成了台上做指示的领导,而听课教师成了台下接受训示的群众,唯唯诺诺,点头哈腰,观课老师失去了自我。
将独立而平等的对话关系运用于观课议课,既要克服消极接受评判和批判的“小媳妇心态”,唯唯诺诺,不敢敞开自己的心扉。
又要防止采取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惟我独尊。
2、评课往往就教师教的行为进行评点,议课要围绕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在对话中提升教师通过对话探究,一方面,揭示参与者背后的教育理想追求以及个人的教育动机,它不仅仅停留在“这样教好(或不好)”的结论,而是探讨“我们想听一听为什么这样设计,你是怎样想的”?在对话中更新彼此教育观念,获得对教育的重新认识。
另一方面,议课主张以学论教,实施有效教学,所以,议课需要从学生学习的状况入手:“我们注意到学生……,不知道你怎么看?”“我们注意到学生……对此,我们有这样的看法……”是常见的话语结构,“要达到这样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办”是将对话引向深入的关键。
3、听课评课时主题不集中,讨论不深入,各自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一节课,而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不同,它主张集中焦点。
其实每一个做课的老师都有自己的设计和思考,都有想表达和展示的教育理想和追求。
如果在课前就让做课教师说一说自己想让大家听什么,使听课老师有明确的注意指向和问题期待;上课结束以后,大家又能围绕相应的主题、结合课堂上的现象集中探讨,深入对话,相信参与者的印象会更深刻,收获将会更多。
从听课议课到观课评课
青海省中小学教研室 张小海
zxh0617@
06.08.2020
精品课件
1
听评课中普遍的现象-“去专 业”
你 听 到 过
● A老师:教务处通知:请教师本周四交听课记录。 B老师:“我还差两节呢,明天去听你的课啊。”
● A老师下星期要开公开课. B老师说:“啊,他的课 我听过好几次,我去 听什么呢?” C老师说:“去 了再说吧。”
24
维度一:学生学习
• 视角——自主 • 观察点举例
•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 • 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 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 思
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 • 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 • 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有质量的课堂观察就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 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 一条很好的途径。
-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有助于学校 合作文化的形成。增进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06.08.2020
精品课件
17
为什么需要建立一种课堂观察的合作体?
• 建立合作体,有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单兵作战的 听评课方式。
这 ● 几年来,A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问题,
样 今天这个问题依然存在……
的 ● 技能训练具体到位 ……有效教学时间长 ,如果能
话 让学生多参与一点就更好,这堂课可以打90 分。
吗 ● 时间不多了,我最后谈几点看法。刚才,A老师、B
?
老师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的想法和他们差不多, 就不重复了,希望按照这样去做……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演变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演变作者:乔娜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06期一、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演变,是课堂教学变革的需要“听课”和“观课”。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我们去听课时,总是把目光集中到教师身上,耳朵也用在听教师讲课的声音上,这种“听课”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课堂教学模式。
现代课堂教学,正由“教知识”向“教学法”转变,教师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只是担任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成为教、学双方互动活动的组织者。
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包括了多种学习活动,例如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和趣味展示。
如果听课教师只“听”,已经无法完成观察和研究课堂教学任务的目的了,因此“观课”的理念应运而生。
“观课”包括视和听,既要用耳,也要用眼,还要用脑用心,不仅要看教师是怎么做的,更要仔细观察他们的动机,发现并体验他们的情感,要观学生、观课堂的生成,特别是优等生、中游生和后进生各个不同层次学生在这节课上的收获。
这就要求观课者要做到观课前交流,形成探讨的问题或主题,带着问题或主题去观课;观课中应具备三种角色:授课者角色、学习者角色和观课者角色,而且要根据情况随时实现这三种角色的转换;课后整理观察资料,通过反思交流,双方都“审视”自己的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继而获得一种突破问题的贯穿感,才能提升自己的理念,实现双赢。
“评课”和“议课”。
“评课”是指评课者在全面分析课堂效果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是终结性、诊断性的评价,侧重对课的质量好坏下结论并作出判断。
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课的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而“议”是议论、评说,含有共同协商讨论的意思。
“议课”就是对教师的课进行协商、讨论,交流教学行为、能力、课堂设计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设想。
“议课”是在“观课”的基础上,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议课教师与作课教师是在平等地交流、分享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超越现象、深入对话。
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的区别
一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三度”: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如何,主要看课堂活动中是以学生为主还是以教师为主,具体要看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自主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自主度就是看学生的学习目标、方法、进度及对结果的评价多大程度上由自己决定;能动度就是看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时间度就是看学生有没有自学时间,自学时间有多少;创新度就是看这节课中学生是否有所创新。
特别是新教师在观课时更应该是审美者而不是批评家,要多地学习授课教师的长处和闪光点。从这个角度讲,新教师不仅要用美的眼光去感受授课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直观教具美等外在的美;还要去领略授课教师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更要用心去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
4、要处理好观课者与做课者的关系
观课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研究者,而不是旁观者。
教师如果把自己定位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观课前无充分准备,观课过程中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就不能了解做课教师的意图,就无法获取学生全面的、真实的课堂表现。只有有“备”而观,并且从思想和行动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有所收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观课前的准备
1、要了解有关学科的课改情况(如,学科课程标准、年级要求、教材编写、教法与学法等)
2、要明确观课的目的和要求(如,本次观课的类型——观摩课、研究课;新课、复习课;活动课、综合实践课等。本次观课的目的——帮助教师提高、学习名教师的教学方法、主题研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9-18
25
维度一:学生学习
• 视角——达成 • 观察点举例
•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 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 板演、演示)? • 有多少人达成? • 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2014-9-18
26
维度二:教师教学
• 视角——环节 • 观察点举例
2014-9-18
8
评课与议课的适用范围
提出议课,并不是就否定评课。评课 是水平性的评价和选拔性评价(如赛课), 而议课属于发展性评价。因此,观课议课 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
2014-9-18
9
有效教研呼唤观课、议课也必须具备有效性
课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场所。如果没有明确的观察 点,听评课行为将会陷入一种粗糙的、评主观印象甚至 评个人好恶的判断,所得的一些结论也将因是是而非而 降低诊断价值。 所以,我们必须对课堂观察提出一些明确的、可观 察的、可记录的、可解释的观察点,作为我们分析的支 点。 要寻找这些支点,就必须对课堂进行解构,从源头 上把握课堂的观察点。
2014-9-18
2
课堂的有效性呼唤听评课也必须具备有效性和诊断性
现行听评课制度存在的问题: (1)听课者自己事先没有充分准备,也没与 上课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2)听课过程中,主要关注教师单方面的行 为,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引起足够的关注; (3)评课结果往往只是体现为一个无法解释 的分数;
2014-9-18
• 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 否有效? • 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 评价信息(回 答、作业、表情)? • 如何利用所获得的 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 建议)?
2014-9-18
35
维度三:课程性质
• 视角——资源 • 观察点举例 • 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 验、多媒体) • 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 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 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 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2014-9-18
36
维度四:课堂文化
• 视角——思考 • 观察点举例 • 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 迁移、综合、评价)? • 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 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 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 生思考中的错误? • 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 样?
2014-9-18
14
• 课堂观察是一种工作流程。
它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 从课前会议的讨论与确定,课堂中的观察与记录, 到课后会议的分析与反馈,构成了确定问题—收 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
2014-9-18
15
• 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
它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在课堂 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 向互动的过程。
2014-9-18
24
维度一:学生学习
• 视角——自主 • 观察点举例
•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 • 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 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 思考) 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 • 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 • 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2014-9-18 37
维度四:课堂文化
• 视角——民主 • 观察点举例
•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 怎么样的? •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 气氛怎样? • 师生行为(情景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 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2014-9-18
38
维度四:课堂文化
2014-9-18
28
维度二:教师教学
• 视角——对话 • 观察点举例
• 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侯 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 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 是否有效? • 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2014-9-18
29
维度二:教师教学
• 视角——指导 • 观察点举例
3
观课与听课比较
• ―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 中的有声语言往来; • 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 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 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 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 受的对象。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 堂,体悟课堂。
2014-9-18 6
什么是观课与议课
•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在 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 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2014-9-18
7
有效地观课、、议课是打开 教学相长的通道
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专 业素质的提高;带动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和学校 教科研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较好 的提高。
2014-9-18 33
维度三:课程性质
• 视角——实施 • 观察点举例
• 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 动)?与学习目标合适度? • 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 指导? • 创设了什么样的情景?是否有效?
2014-9-18
34
维度三:课程性质
• 视角——评价 • 观察点举例
• 视角——创新 • 观察点举例
• 教学设计、情景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 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 奇思妙想?如何处理? • 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2014-9-18 4
评课与议课比较
• ―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 • “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 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双方之间展开对话、 促进反思的过程。
• “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 “客”之分; • “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 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 动中的“被评”地位。
2014-9-18
10
一、认识课堂观察
2014-9-18
11
课堂观察就是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 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 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 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 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分析、研究。
2014-9-18
12
பைடு நூலகம்
•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
2014-9-18
23
维度一:学生学习
• 视角——互动 • 观察点举例
• • • • • 有哪些互动行为? 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过程、 质量如何? • 学生的 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 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 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 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2014-9-18
27
维度二:教师教学
• 视角——呈示 • 观察点举例 • 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 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 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 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 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 规范?是否有效?
2014-9-18 31
维度三:课程性质
• 视角——目标 • 观察点举例
• 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 表达是否规 范和清晰? • 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 的?是否符合该班学生? • 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2014-9-18
32
维度三:课程性质
• 视角——内容 • 观察点举例 • 教材是如何处理的 (增、删、合、换)?是否合 理? • 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 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 辑关系? • 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 求?
2014-9-18
21
维度一:学生学习
• 视角——准备 • 观察点举例
• • • • • 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 是怎样准备的? 准备得怎么样? 有多少学生做了准备? 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2014-9-18
22
维度一:学生学习
• 视角——倾听 • 观察点举例
• • • •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 能倾听多少时间?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发言? 倾听时,学生有那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 回应)?有多少人?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 议课”
青海省中小学教研室 张小海
2014-9-18
1
听评课中普遍的现象-“去专业”
你 听 到 过 这 样 的 话 吗 ?
● A老师:教务处通知:请教师本周四交听课记录。B 老师:“我还差两节呢,明天去听你的课啊。” ● A老师下星期要开公开课. B老师说:“啊,他的课 我听过好几次,我去 听什么呢?” C老师说:“去 了再说吧。” ● 几年来,A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问题, 今天这个问题依然存在…… ● 技能训练具体到位 ……有效教学时间长 ,如果能让 学生多参与一点就更好,这堂课可以打90 分。 ● 时间不多了,我最后谈几点看法。刚才,A老师、B 老师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的想法和他们差不多, 就不重复了,希望按照这样去做…… ● 假如这堂课我来上,我会……
•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 效? •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 是否有效? •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 业)?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