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管理:遵从规则,重视本性
员工的职业操守守则和道德修养
员工的职业操守守则和道德修养一、目的为规范本公司员工职业行为,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建立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和信用文化,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职业操守守则和道德修养规范。
这些规范是在保持和加强本公司员工的操守,藉此在员工之间培养一股良好的风气和提高我们对职业操守的关注;此等目标令我们能恒久地为客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有助本公司吸引和留住客户,期望这些规范能令我们的员工谨言慎行,廉洁自爱,令客户满意之余,自己亦能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
二、员工的责任1、认真阅读公司员工职业操守守则和道德修养规范后,全员需以书面形式承诺遵守守则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以不知情为借口不遵守守则内容。
2、不论在什么地方或什么环境下都必须遵守3、以一视同仁和真诚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同事、顾客和供应商等4、不得泄露公司任何资料或以此资料为徇私舞弊的工具5、及时举报违反或涉嫌违反此规定的人和事6、违规事件调查时知情人需及时配合,并保证所言不虚7、有任何异议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三、遵守的原则我们坚持遵从的原则:从雇员的角度,公司应以礼相待,关怀体谅,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有保障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从公司的角度,公司的成败取决于其员工是否积极进取和对工作有否热忱,是否明白到自己的升迁去留全视乎自己能否发展所长,从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愿意承担的责任具体体现如下:1、忠于职守,诚实信用公司员工应当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管理部门政策规定、行业自律规范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维护所在公司的形象和声誉;恪守诚实信用,以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投入本职工作。
2、专业胜任,业务精良公司员工应该熟悉掌握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积极主动参加管理部门、行业、公司组织的各项学习培训活动,刻苦专研,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3、勤勉尽职,恪守秘密公司员工应当勤勉谨慎,对所在公司负有诚实信用义务,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维护行业商业信誉。
要妥善保存客户资料及其交易信息档案,在职期间及离职后,均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所在公司关于客户隐私保护的规定,不得泄露任何客户资料和交易信息。
如何应对工作中的道德困境,提高自我管理和道德选择能力
如何应对工作中的道德困境,提高自我管理和道德选择能力
一、认识道德困境
在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道德困境,即两种或多种道德规范相冲突,使我们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时候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应对这种困境,提高自我管理和道德选择能力。
二、如何应对道德困境
1.审慎权衡:遇到道德困境时,要深入分析问题,权衡利弊,不要轻
率下决定。
2.咨询他人:可以向身边的有经验人士请教,倾听不同意见,做出更
明智的选择。
3.尊重规则: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遵从职业道德,不轻易偏离道德
准则。
4.保持透明: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及时向上级或相关部门汇报,维护
公司和自己的声誉。
三、提高自我管理和道德选择能力
1.加强道德教育:持续学习道德理论,提高道德意识,培养正确的道
德观念。
2.加强沟通技巧: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解决问题时更容易得到支持
和理解。
3.建立自律意识:自我管理是道德选择的基础,要建立良好的自律意
识,保持清晰的头脑。
4.不断总结经验:遇到道德困境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避
免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结语
工作中的道德困境在所难免,但我们可以通过认真思考、审慎权衡、学习提升自我管理和道德选择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保持职场良好形象,推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希望以上分享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2023年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第七版罗宾斯博士管理学最新力作知识要点归纳
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第七版罗宾斯博士管理学最新力作)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章管理者与管理1、组织:就是将某些人系统旳安排在一起,以到达某些特定目旳。
2、管理者:指旳是在一种组织中直接督导他人工作旳那群人。
3、高层管理者:是那些位居组织顶层或靠近于顶层旳人员。
4、中层管理者:位于组织旳基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之间。
5、基层管理者:是直接负责非管理类员工平常活动旳那些人6、管理:是指通过与他人共同努力,既有效率又有效果旳把事情做好旳过程。
7、效率:是指对旳旳完毕一项任务,用一定旳投入获得最大旳产出,或用最小旳投入获得一定旳产出。
8、效果:是指做对旳旳事,通过完毕这些工作任务从而协助组织到达既定目旳。
9、管理者旳四项职能:①计划:包括设定组织目旳,确定战略,以及制定计划来协调活动。
②组织:包括决定要执行哪些任务,谁来执行,任务怎样分派,谁向谁汇报,由谁制定决策等等。
③领导:指导并鼓励有关人员并处理冲突④控制:督导活动。
保证可以按计划实行10、管理者应具有旳职技能:①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所具有旳与工作有关旳知识或技术来完毕工作任务旳能力②人际关系技能:指管理者与其他个体和群体良好合作旳能力③理念技能:指分析和判断复杂形势旳能力④政治技能:指建立权力基础并构建合理旳社会关系旳能力11、小企业:指员工在500人如下,不必非得从事全新旳或者具有创新实践性旳实践活动,相对来讲对其所在行业影响甚微旳独立经营单位。
第二章管理环境1、地球村:是全球范围内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服务旳无边界世界旳概念2、跨国企业:是指在多种国家经营旳多种国际企业①多国企业:其管理和其他决策权都集中到商业运行所在旳当地国家②全球化企业:其管理决策权和其他决策权都集中在母国③无边界组织:消除人为地理障碍旳组织方式3、全球筹供:从全球任何地方购置最廉价旳原材料或雇佣最廉价旳劳动力,其目旳是运用低成本以增强竞争力。
4、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一种组织授予另一种组织使用其品牌名称、技术或者产品规范旳权利,作为回报它可以得到一整笔费用或者一般是基于销售额旳一定比例提成。
《中庸》中的道德自觉思想word精品文档5页
《中庸》中的道德自觉思想20世纪80年代,主体教育理论在我国兴起,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问题备受关注。
事实上,中国早在古代就认为道是规则、规范,德是将规则规范内化后进行践履所得。
《中庸》作为儒家经典,凸显了道德自觉的重要性,对于当前道德教育主体性理论构建有借鉴意义。
《中庸》在联通天与人的过程中,赋予了人道德自觉性《中庸》倡导的道德准则是“天”。
一方面,其来源于“人性”,反映了人性的特征,是人的价值投射;另一方面,它又对人进行着道德约束。
显而易见,《中庸》在联通天与人的过程中,赋予了人道德自觉性。
而作为道德准则的“天”具有“中和”和“诚”两个主要特点。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第一章》)人能致“中和”和“至诚”是因为这两个“天”的特点都是人最本真的道德性。
因此,道德自觉的过程就应该包括:一是对由人的内在道德性决定的宏观道德准则“天”有所体认,在《中庸》中就是对“中和”与“诚”的认同。
二是对“天”这一宏观准则下的具体道德规则有所认识,在《中庸》里就是遵从“仁、智、勇”三达德。
三是对人当前所处的道德状况有所知觉。
四是自觉坚守准则和规则,用规则来修身。
道德自觉的方法:择善、自明、慎独《中庸》认为人性本身就具有道德意义,但是由于每个人个体差异,使得有些人无法察觉到自身内在的善与诚。
因此,要回归内在本质的善,必须从内在找根据,以维护、完善和成就主体自身的德性为归宿。
从“中庸”二字的解释也可以看出,“中”是诚、善内在于心,“庸”是发用内在的道德,要达到“庸”必须从“中”出发,即从修身开始。
修身是道内化为德,德彰显道的起点和关键,是成己和成人的基础。
修身方法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道德上的自觉,其具体方法如下:择善固执。
择善、固执包括了体认和坚守两个方面。
择善,意味着必须体认宏观道德准则和具体的道德规则。
其中,宏观道德准则是指人的内在德性所决定的“天”――它有着“中和”和“诚”的特征,必须将其当作道德自觉的目标。
德育原则必考知识点总结
德育原则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德育原则的概念及内涵德育原则是指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品德塑造和价值观培养的指导原理和准则。
它包括了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规范。
德育原则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以人为本。
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尊重和关爱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格,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国情为本。
德育工作要结合国家的具体国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民族的情感,注重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
3. 社会为本。
德育工作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遵纪守法、关心社会,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
4. 科学为本。
德育工作要遵循科学教育规律,注重德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5. 教师为本。
德育工作要注重教师的师德师风,要求教师做品德楷模,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和言传身迹,影响学生的言传身教和行为规范。
6. 学生为本。
德育工作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求。
二、德育原则的重要性德育原则在教育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利民长远。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是为了学生能担当社会责任,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2. 为学生长远。
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对其未来的发展影响至深,只有品德立身,方能成材。
德育原则的贯彻执行,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社会稳定。
一个道德风尚良好、人人守法的社会,会更好的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4. 领导责任。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负有导向学生处世的责任,德育原则的贯彻是对这一责任的深刻体现。
三、德育原则的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
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民族大义,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和国际视野。
2. 道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3. 团队合作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 精神文明教育。
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与人文精神。
管理学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第一节管理与伦理道德一、伦理道德的真谛1、伦理的定义:就是为了相互协调,共同生产和生活,就必须有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这就是伦理。
道德的定义:道德就是在一定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气质。
2、伦理的真谛:(1)伦理的真谛是“本性上普遍的东西”。
(2)在社会体系中,任何组织都首先是一个伦理实体。
(3)伦理的真谛是个人的单一性和共同体的普遍性的统一,它是透过精神所达到的统一。
因而精神是伦理的文化内涵。
(4)“德”就是个体将共同体的普遍性、普遍品质或普遍要求加以内化,形成个体内在的伦理普遍性,获得“伦理上的造诣”,早就精神同一性,从而使共同体成员达到“同心同德”。
3、伦理与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二、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在经营活动中,企业伦理与管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与经营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
(2)企业组织。
伦理道德对于企业组织的意义,不仅在于构建“人际关系”,更重要的在于造就整正合理有效的企业组织。
(3)人文力与企业精神。
企业管理一方面透过伦理道德建立个体与组织相统一的内部伦理关系;另一方面借此建立企业与社会相统一的外部伦理关系,同时还透过伦理道德的有效合理运作,建立企业的人文力体系,从而形成企业的伦理精神,构筑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精神”。
(4)企业及其产品的价值观。
①伦理道德的着力点,就在于生产者的劳动价值观与管理者的经营价值观。
②企业成功与产品质量的真谛全在于诚信。
③从成功至上走向诚信至上。
第二节几种相关的道德观一、功利主义道德观这种观点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力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
二、权力至上道德观这种观点认为,能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
三、公平公正道德观这种观点认为,管理者不能因种族、肤色、性别、个性、个人爱好、国籍、户籍等因素对部分员工歧视,而那些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的行为是善的。
班级管理的道与德
班级管理的道与德班级管理是每位老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挑战。
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素养,教会他们尊重和合作。
要建立一个成功的班级管理体系,需要老师和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和道德规范。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班级管理的道与德,以建立一个和谐、秩序和充满爱的班级环境。
一、道1. 尊重尊重是班级管理的基本道德。
老师和学生应该互相尊重,不论是在言语行为上还是在思想上。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利是建立积极合作关系的前提。
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给予每个学生平等对待的机会。
学生也应该尊重老师和同学,不论他们的年龄、性别还是背景。
2. 公平公平是班级管理的另一项基本原则。
老师应该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
学生也应该明白公平的重要性,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遵循公平的原则。
在分配任务、评分和奖励方面都应该做到公平合理。
3. 责任责任感是班级管理的关键。
老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负起责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学生也应该树立责任感,对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行为和言行负责。
只有当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建立一个秩序井然的班级环境。
4. 爱心爱心是班级管理的精髓。
老师应该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
学生也应该学会用爱心对待他人,帮助他人,关心他人。
只有建立了一个充满爱的班级环境,学生才能在安全、和谐的氛围中成长,健康地发展。
二、德1. 诚实诚实是每个班级成员都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
老师应该教育学生做诚实的人,不撒谎、不作弊,珍惜诚信和信任。
学生也应该明白诚实的重要性,在学习和交往中始终遵循诚实原则。
2. 守时守时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老师应该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守时的习惯。
学生也应该自觉地守时,尊重他人的时间,遵循规定的时间安排。
3. 合作合作是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
如何看待伦理和道德原则?如何进行伦理教育?
如何看待伦理和道德原则?如何进行伦理教育?伦理和道德作为人类社会共同的准则,它们在人类社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在这个时代,伦理和道德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正确看待伦理和道德原则,如何进行伦理教育,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伦理和道德原则的重要性伦理和道德原则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准则,它们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和思想。
伦理原则主要是指社会大众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文化传统所认可的普遍行为规范。
而道德原则则是相对更加个人化的规范。
伦理和道德原则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伦理和道德原则是保障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制度。
2. 伦理和道德原则是公正和正义的重要保障。
3. 伦理和道德原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如何正确看待伦理和道德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伦理和道德原则的制定一般是社会共同实践的结果。
因此,正确看待伦理和道德原则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1. 尊重多元化价值观人们在对待伦理和道德问题时,应当尊重多元化的价值观,理解并尊重他人的观点。
不同社会群体及不同个人对伦理和道德问题可能会存在分歧,应当保持敏感并尊重。
2. 不排斥传统伦理与道德价值传统伦理和道德价值是人类社会历经千年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智慧,其不断维护我们社会的稳定、公正和正义。
因此,不排斥传统伦理与道德价值,而应该在理性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
3. 引导正确行为正确看待伦理和道德原则,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对他人的行为发出合理引导。
同时,我们还应当在遵守伦理和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寻求和谐与平衡,努力实现多赢。
三、如何进行伦理教育伦理教育是一种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如何进行伦理教育尤其重要,以下几点提供了一些指导:1. 从社会的需求出发伦理教育应该从社会需要、个体需求和框架来考虑,因此教育内容应该满足各个层面的需求。
2. 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伦理教育需要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这包括教育机构、教育者及教材资源等。
合规管理中的合规守则与行为准则
合规管理中的合规守则与行为准则合规管理在企业运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合规风险,维护企业声誉和利益。
而在合规管理中,合规守则和行为准则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合规守则和行为准则的定义、作用以及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合规守则合规守则是指企业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公司内部规定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合规守则的目的是保障企业的合法合规运营,防范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企业行为合乎道德伦理,符合社会公共利益。
合规守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遵从: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来进行经营活动。
例如,企业在招聘、用工、财务管理等方面必须严格遵守劳动法、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诚信与公平原则:企业在商业交往中必须遵循诚实守信、公平交易的原则,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商业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
3.隐私保护:企业在收集、使用和存储个人信息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隐私保护原则,保护客户和员工的隐私权益。
4.社会责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行为准则行为准则是指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应该遵循的行为标准和规范。
行为准则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维护企业形象和声誉。
行为准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诚信与合规:员工应该具备诚信守法的意识,遵守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行为。
2.保密义务:员工需要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和客户隐私,不得泄露或滥用相关信息。
3.职业道德:员工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职业操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
4.协作与合作:员工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同事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不得进行恶意竞争或抢夺他人业绩。
三、合规守则与行为准则的重要性合规守则和行为准则的制定和执行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1.降低合规风险:遵守合规守则可以有效降低合规风险,预防法律纠纷的发生,保护企业不受损失。
伦理道德知识:如何成为一个道德和负责任的领袖
伦理道德知识:如何成为一个道德和负责任的领袖成为一个道德和负责任的领导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知识和品质,这些品质包括诚实、正直、尊重他人、公平公正、勇气、谨慎、尊重法律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如何成为一个道德和负责任的领导者,以及如何运用伦理道德知识来指导自己和他人。
同时,我会阐述道德和负责任领导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和品质。
1.诚实诚实是作为领导者的首要品质之一。
道德和负责任的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始终保持诚实,不说谎言或隐瞒事实。
诚实的领导者能赢得下属和同事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在遇到不确定的情况下,诚实的领导者会坦诚面对,而不是回避或掩饰问题。
通过诚实,领导者树立榜样,激励员工遵循同样的道德标准。
2.正直正直是指言行一致,恪守道德规范,不做背信弃义的事情。
作为领导者,应坚持原则,不受个人利益或压力的影响而妥协。
正直的领导者会树立公司组织的价值观,并为员工树立榜样。
同时,正直的领导者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3.尊重他人道德和负责任的领导者应该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包括下属、同事和合作伙伴。
尊重他人意味着尊重他们的观点、文化、信仰和价值观。
领导者应该展现出尊重的态度,鼓励员工发表意见,接受不同的观点,并给予公平的对待。
尊重他人可以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4.公平公正作为领导者,应该对所有人公平对待,不偏袒或歧视任何人。
公平公正的领导者会根据员工的能力和表现分配任务和奖惩,而不是基于个人偏好或其他因素。
公平公正可以增强员工的信心和团队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内部矛盾和纠纷。
5.勇气道德和负责任的领导者需要有勇气,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勇气不仅体现在决策和行动上,还包括敢于挑战不合理的规则和做法。
勇气的领导者能够带领团队克服困难,推动变革和创新,为组织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6.谨慎谨慎是指谨慎行事,不轻举妄动,充分考虑后果。
道德和负责任的领导者应该在决策和行动中谨慎对待,充分评估各种因素和风险。
德的心灵秩序原则
德的心灵秩序原则德的心灵秩序原则,也被称为德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世的准则之一、它强调个人的修养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以达到维持社会和谐与治理的目的。
德治思想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培养个人的美德和道德品质来建立良好的心灵秩序,从而使社会得到改善和进步。
首先,自律是德治思想中的第一要义。
自律是人们对自身行为进行调控和约束的能力,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
个人应该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
只有通过自律,个人才能在各个方面展现出优秀的品质和道德修养,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
其次,忍耐是建立良好心灵秩序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时候忍耐就显得尤为重要。
德治思想强调个人应该以礼待人、容忍他人的过失与缺点,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宽容。
忍耐的力量能使人克服自身的私欲和冲动,维持心灵的和谐与稳定,使社会得以和平和睦。
通过忍耐,人们能够理解和包容他人,增进互相之间的信任和友爱。
最后,尊重是德治思想的基础原则。
尊重他人的思想、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重他人的权益是德治思想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个人应该用平等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在与他人相处中展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
尊重他人的权益也包括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不侵犯他人的权益和利益。
只有通过尊重他人,个人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在实践中,德的心灵秩序原则也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个人应该从小事做起,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比如,注重个人的仪表和言谈举止,培养慈悲、宽容和谦虚等美德。
其次,个人应该注重自身的修炼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
例如,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参与公益活动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等方式,来增进自己的修养。
最后,个人应该时刻保持对他人的关怀和关注,通过关心他人的需要和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德的心灵秩序原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
通过自律、忍耐和尊重的实践,个人能够培养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修养,为社会展示出良好的心灵秩序和和谐的社会关系。
2022年东北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东北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面临这样一种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决策者能够估计出每一种备择方案的可能性或者结果。
我们称这种决策制定条件为()决策。
A.确定性 B.不确定性 C.风险性 D.概率性2、当企业发现自己生产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时,主动召回该产品是在实践()。
A.社会响应 B.道德准则C.社会义务 D.社会责任3、()的结构设计使企业可以把精力集中在自己做得最好的业务上,而把其他业务活动外包给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公司。
A.网络组织B.虚拟组织C.无边界组织D.项目型组织4、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概括了管理的四项职能,法约尔(Henri Fayol)则概括了管理的五项职能。
前者与后者相比,有三项职能是相同的,不同的一项是()。
A.领导 B.协调 C.控制 D.组织5、关于计划的实际效果,许多管理学家都进行过仔细研究,其基本结论是()。
A.制定正式计划的组织比不制定正式计划的组织绩效要好B.制定正式计划的组织不一定就有好的绩效C.制定正式计划会降低组织的灵活性D.好的计划可以消除变化6、一家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计划在重庆建立汽车制造厂,建设周期为一年,需完成基础建设、设备安装、生产线调试等系列工作,()技术最适合来协调各项活动的资源分配。
A.甘特图B.负荷图C.PERT网络分析D.线性规划7、以下哪一种组织结构违背了“统一指挥”的组织原则?()A.直线职能制 B.直线职能辅以参谋职能制C.事业部制 D.矩阵制8、归因常常存在各种偏差。
当管理者高估内部因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而低估外部因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时,管理()。
A.表现出自我服务偏见 B.犯了基本归因错误C.曲解了员工的控制点 D.犯了假设相似性的错误9、如下选项中哪个不属于影响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A.组织的层次B.权力的大小C.环境的不确定性D.未来投入的持续时间10、在20世纪30年代,确信管理者的工作是激励雇员做出更多努力,并首先提出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观点的学者是()。
第二讲:道德本性
一、道德本性:起源和目的 道德本性1:是他律不是自律
(二)、必要恶之现实表现 3、道德与法:两种必要恶之比较 道德比法对人的自由和欲望的压抑和侵犯较轻:法是 一种权力侵犯,是暴力强制和行政强制的侵犯; 而道德则是一种非权力侵犯,是思想教育和舆论强制 的侵犯。但是,道德比法对人的自由和欲望的侵犯 较多。因为法仅仅约束人的具有重大社会效用的欲 望和自由,道德则约束人的一切具有社会效用的欲 望和自由;法仅仅要求勿害人,道德则还要求自我 牺牲。法不会造成神经症,道德可能造成神经症
问题; 道德本性1:是他律不是自律
当一只老虎与人相遇,如果不杀死 老虎人会被咬死,可这只老虎很 宝贵,是否应该杀死老虎而救人 性命?人类的利益与动植物的利 益谁最重要?
二、道德终极标准 道德终极标准是什么?
问题的提出:源于各种道德规范之间时常发生的冲突。 事例:“尾生之信”和“康德之诚”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 柱而死 ;康德之诚:即使害人也要诚实,因为诚 实是一条绝对定律。 结论:要诚实还是要救人?要守信还是要自救? 启示:当这样的原则发生冲突,只能用“最大利益净 余额”原则
二、道德终极标准 道德终极标准
1:什么是道德终极标准? 增减社会——亦即经济、文化产业、人际交往、 法、政治——和每个人利益总量。这就是说, 评价某种道德优劣,只应看它对全社会—— 亦即经济、文化产业、人际交往、法、政 治——和每个人利益总量的效用如何。
二、道德终极标准 道德终极标准
2、道德终极标准的意义: 评价行为是否道德,只能看它对每个人利益的 效用如何:凡是增进每个人利益总量的行为, 不论它的品德境界如何不理想,不完善,也 都是应该的、道德的;凡是减少每个人利益 总量的行为,不论它的品德境界多么理想、 完善,也都是不应该、不道德的。 事例:“为己利他”与“无私奉献”
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遵守规则的必要性篇一: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也就是制度。
国家要有规章制度制度,以此约束公民的行为,树立价值标准;对于我们企业看来,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律”。
首先,规章制度能够保障公司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最大程度的降低运营成本;其次,规章制度可以防止项目管理的防止任意性,充分保护公司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暴力行为它也是规范职工行为的规则,建立评判对错的内在价值标准,规范职业道德,使公司与员工双方的利益得以并使保障。
每个人首先有他的多元性,而正式成为一个企业的员工,职业身份和职业操守是第三位的。
我们的每一个规章制度都是国家主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管理特点和企业文化来拟定的。
它的目的惩处不是为了惩罚和控制,而是为了实现公平性管理体制的公平性,而此使企业和员工始终保持在同一价值标准内,为了同一首要目标努力,实现双方发展战略充分的可持续的发展。
我们每一个规章制度都是建立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上,制度眼里人人平等,每位员工都遵照应严格遵守和执行,这也是一个员工具有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表现。
作为新员工,初入一个陌生的职场环境,学习十分困难和执行法律法规尤为重要。
它是让你全面了解一个最直接的途径和手段。
它不仅仅是向你陈述公司的道德观,了解企业文化,同时让拥有你更直观更模糊的了解在公司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能够帮助你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迅速地融入团队,愉快地开展工作。
作为入职后的从前员工,认真学习和遵守规章制度,可以明晰工作流程和工作权限,确保日常工作的顺利和高效,减少和避免工作的错误性。
遵守工作程序,既得利益也能充分保护职工个人的利益。
同时,提升自身职业化,促进与企业的共同产业发展成长与发展。
作为公司管理层,要想更好的管理项目管理和领导员工,不仅要严格遵守四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更应该在制度的必须执行过程中,做好把关和监管工作,指导、引导、纠正员工的行为,提高团队凝聚力,保证团队稳定性,提升团队竞争力。
德性管理
西安市公祭老子文
维公元2005年10月11日,岁在乙酉,世逢盛平,节至重阳,时值辰巳,清风送爽,秋实 流金。长安之滨,周至之地,终南之麓,洞天之冠,关尹后裔,华夏子孙,以雅乐芳花,华章 盛典, 恭祭太上先哲老子于楼观之台,曰:
涵关巍巍 紫气东来 大道在天 利而不害 箴言五千 千年已去 以人为本 创业守业 逝者如斯
《景德传灯录》载,南泉普愿禅师因东西两堂各争一猫儿,便曰:“道得即 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僧无对,师便斩猫。赵洲从谂禅师自外归来, 南泉复示之以前言,赵州便脱下鞋子,安于头上而出。南泉普愿禅师曰:“子若 在,即救得猫儿也。”
为法杀生不顾身,两堂僧众迷红尘。 可怜南泉寺里猫,犹是禅林一缕魂。 南泉斩猫断纷争,后人常颂大德行。 若是小僧行此举,只怕禅行变恶行。 两堂相争为一猫,杀生示法未为高。何不舍送它处去,一段纷争或可消。 两堂小执为猫争,不料南泉倒杀生。赵州若在夺刀下,救得猫儿化得僧。 斩猫只为断纷争,大德原来是凶僧。 世法万般无定法,是非谁又说得清。 世事纷争何法消?舍去猫儿放下刀。禅法岂独杀中取?可叹南泉可怜猫! 看似争猫非为猫,缘是僧心业未消。南泉开戒用心苦,禅林从此不杀猫。
德的基本涵义:十种基本涵义 德的主要涵义:本性、规则、善行 德与人的关系:人性、人格、性格
德与当前社会问题:人性失常、规则失调、善恶失衡
讨论:形而中者谓之何
道与当前社会问题
道的基本涵义:十种基本涵义
道的主要涵义:本源、规律、真理
道与人的关系:道理、道路、道行 道与当前社会问题:起源追问、末日恐惧、发展悖论
讨论:当前如何推进道德工程
德性与德性管理
道德管理的特征
道德管理是指在组织、企业或个人层面上,管理和引导行为以符合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过程。
以下是道德管理的一些特征:
遵守道德准则:道德管理的核心是遵守道德准则和伦理原则。
这包括诚实、公正、尊重他人、诚信、责任等价值观。
道德管理强调在决策和行为中始终遵循这些准则,不违背道德原则。
建立道德文化:道德管理鼓励建立和培育一种积极的道德文化,使道德成为组织的核心价值观。
这需要领导者积极倡导和践行道德行为,并通过制定明确的道德政策和准则来引导员工的行为。
道德领导力:道德管理需要领导者展现出道德领导力,通过榜样行为和积极的沟通来引导员工。
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展示道德行为,并鼓励员工在道德决策和行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道德风险管理:道德管理关注识别和管理道德风险。
这意味着组织需要识别可能导致道德问题和冲突的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制定明确的道德政策、提供道德培训、建立举报机制等,以降低道德风险的发生。
道德决策和解决道德困境:道德管理需要处理道德决策和解决道德困境。
组织和个人可能会面临道德抉择,需要权衡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和利益,并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决策。
道德管理强调培养员工的道德敏感性和道德决策能力。
道德问责和奖励机制:道德管理需要建立问责和奖励机制,以推动员工遵守道德准则。
这包括明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以鼓励道德行为并惩罚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管理是道内化于人类社会形成的道德之道,是企业长期发展需要谨记的社会规律。
通过道德领导力,如果管理者的精神世界能够驾驭大量的社会关系,那他在本质上就必然具备凌驾纷繁复杂的社会市场活动的能力,能够从宏观上为企业制定战略决策,进而舍小取大的为企业换取更多的发展空间,这样的人就算自己说自己不是领导,社会、企业、员工也不会同意,因为他本质上就是领导。
道即规则,德即本性
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学强调的都是对具体事物的管理,研究的是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即在现有的条件下,研究如何通过合理地组织和分配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管理理念虽然短期内能够有效地整合企业的优势资源,提高企业的盈利,却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它将人与财、物等同起来,看作是资本运作与利润回收的一个客体化对象,忽视了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存在。
注重道德管理,强调道德领导是一种化有为无的领导方式,它的特色在于道德管理,它所要管理的是企业中基本的为人之道。
道德领导就是要弥补这一缺陷,用道德管理为企业管理撑起一片道德天空。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一章中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万物呈现各种形态,环境使各物成长,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珍贵德的。
道所以受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任自然。
老子通过“道”与“德”两个字,揭示了万物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即万物由“道”产生,
之后“道”分化于万物,形成万物的本性,万物的本性即是“德性”,之后万物在根据自身独特的“德性”发展为个别独特的存在。
道在外,德主内,“道”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与真理,“德”则是符合“道”的“德性”和“品行”有道无德是死物,有德无道是假物。
在西方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够按知礼懂得礼的要求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就达到了最高的道德境界。
荀子首次将外在之“道”通过“礼”引入到人伦关系中,形成了“道德”一词,可见道德是一种协调人际关系的“道”,也就是交往之道、为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