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科版科学六下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word教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活动一:直入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1、介绍硫酸铜溶液。观察特征。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3、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学科
科学
单元
第二单元
执教者
课型
新课
课题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上课时间
学习
要点
科学概念: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学习
目标
过程和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教师活动
活动一:直入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1、观察特征。
3、各组实验,
4、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5、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
活动二: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观察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活动三:总结拓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探究
问题
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应用
作业
练习册本节内容
观察纸张燃烧后产生了哪些物质
文化
阅读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科小学科学六下《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word教案(1)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响,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难点: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过程:
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1.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响。
(1) 教师先配制硫酸铜溶液。
由于学生对硫酸铜溶液不太熟悉,因此首先让学生观察硫酸铜溶液。
(2)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人溶液中,观察它们的反响,记录在表格中。
注意不要全部浸人溶液,以便进行比照观察。
(3)把铁钉浸人溶液中约2分钟,拿出铁钉,观察铁钉的变化,记录在表格中。
〔要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直接用手接触硫酸铜溶液,这是化学实验的根本要求。
〕。
六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科版】
学改变。
证据证明?生答补充。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6、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改变看出发生了化学改
过程和方法:
变,这也是我们推断是否发生化学改变的方法之一。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二、初步归纳化学改变伴随的现象 1、观看 37 页图片:课本资料为
情感看法价值观:
我们介绍了一些推断化学改变的浅显方法。
辨别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2、回忆整理:随着这节课的试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改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变呢?在改变过程中伴随出现了那些现象?列举填表。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来自学反应试验 【教学预备】每物质的化学改变 伴随的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1 2 3 4
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教学过程】 一、植入试验, 5 总结拓延:
观看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第1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无论哪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这也是我 们进行推断的方法。课外续填表格:生活中你发觉了什么化学改变?现象 或推断理由是什么? 阅读43页: 在课本资料中的化学反应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第二单元 物质的改变 第 6 课时 化学改变伴随的现象【教学目标】:
3、各组试验,教师巡察指导,提示观看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科学概念:
4、反馈沟通: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化学改变会伴随各种现象,依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推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
5、引导思索: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改变么?你能利用什么
教科小学科学六下《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word教案(4)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和方法: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教学准备】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教学过程】一、直入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1.介绍硫酸铜溶液。
观察特征。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3.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5、引导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生答补充。
6、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二、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1.观察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2.回顾整理:随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在变化过程中伴随出现了那些现象?列举填表。
物质的化学变化伴随的主要现象本质特征12345总结拓延:无论哪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方法。
课外续填表格:生活中你发现了什么化学变化?现象或判断理由是什么?阅读43页:在课本资料中的化学反应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精编】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l 教科版.doc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颜色改变,发光,发热,产生气体和产生沉淀物。
(2)知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3)知道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的实验中,能够先假设再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过程中,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知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难点】在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的实验中,能够先假设再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课前准备】无水硫酸铜、水、玻璃杯、铁钉、镊子。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有什么证据可以说明下列物质发生了变化?不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都有很多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判断。
那么化学变化都伴随着那些现象呢?二、进入新课(一)、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教师:实验材料:无水硫酸铜、水、玻璃杯、铁钉、镊子。
具体实验步骤是什么呢?学生甲:配置硫酸铜溶液学生乙:二、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1、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约4分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什么现象?请记录。
教师:大家说的很好,老师给大家提示一下,注意铁钉不要全部浸入硫酸铜溶液,以便进行对比观察。
根据现象填一填4、在硫酸铜与铁钉反应中:铁钉的变化:附着红色物质。
溶液的变化:颜色慢慢变浅。
我们的结论: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时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因为有新物质生成。
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的化学变化在进行着,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你知道哪些呢?(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师:淀粉与碘酒的反应,伴随的主要现象是什么?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呢?学生:淀粉与碘酒的反应,伴随的主要现象是改变颜色,本质特征是产生新物质。
教师:蜡烛燃烧,伴随的主要现象是什么?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呢?学生:蜡烛燃烧,伴随的主要现象是发光、发热,本质特征是产生新物质。
六年级科学下册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教科版【教课目的】:科学观点:化学变化会陪伴各样现象,依据这些现象能够初步判断物质能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响,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和方法:持续学习“假定—查验“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式。
感情态度价值观:分辨现象与凭证的关系,领会凭证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课要点】认识化学反响的一般现象。
【教课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响实验【教课准备】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教课过程】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直入实验,察看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响:介绍硫酸铜溶液。
察看特点。
二、自主研究合作学习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干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察看它们的反响,记录下来,注意不要所有浸入溶液,这样能够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察看要仔细,记录要清楚。
三、报告沟通排疑解惑反应沟通:大家看到了如何的现象?着重比较和推理。
指引思虑: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响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凭证证明?生答补充。
四、回归教材评论小结能够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能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五、自主研究合作学习初步概括化学变化陪伴的现象察看 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易方法。
六、报告沟通排疑解惑回首整理:跟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在变化过程中陪伴出现了那些现象?列举填表。
物质的化学变化陪伴的主要现象实质特点12345七、回归教材评论小结不论哪一种化学反响,在反响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陪伴发生,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方法。
课外续填表格:生活中你发现了什么化学变化?现象或判断原因是什么?八、拓展延长稳固应用阅读43页:在课本资猜中的化学反响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科版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实验的研究判断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并让学生做实验,认识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
2. 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启发他们在课外继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3. 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
加强学生同伴合作,提问、设想、表达、交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化学反应中的一般现象。
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三、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烧杯、铁钉、硫酸铜溶液、坩埚、少许淀粉、酒精灯、少量白醋、小苏打、少量碘伏。
教师演示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趣引入1. 复习物质变化的两大类及其特点。
2. 展示小实验并揭示课题。
(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1.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1)出示实验方案。
(2)观察实验桌上的硫酸铜溶液和铁钉,描述你所观察到的这种物质的特征。
(4)设疑猜想,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会发生什么现象呢?(5)教师讲解实验过程,学生完成实验,观察并完成实验记录单。
(6)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小结。
2. 碘伏溶液与淀粉反应(1)出示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
(2)根据实验方案,学生分小组完成实验,做好实验记录,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改变颜色)3. 酒精灯的燃烧(1)出示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
(2)根据实验方案,分小组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汇报实验结果。
(发光发热)4. 小苏打与白醋的反应(1)出示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
(2)根据实验方案,分小组完成实验,做好实验记录,汇报实验结果。
(产生气体)5. 观察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1)出示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
(2)根据实验方案,分小组完成实验,做好实验记录,汇报实验结果。
(产生沉淀)6. 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主要有四类:产生沉淀、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
(三)知识迁移、学以致用1. 生活实际联系题。
教科版科学六下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的一些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吸热、产生气体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和判断化学变化的现象,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对化学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学会观察和判断化学变化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2.难点:对化学变化现象的观察和判断。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并通过讨论,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试剂等。
2.课件:相关化学变化现象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如烧碱与醋的反应,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的学习。
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各种化学变化现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吸热、产生气体等。
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化学变化的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分享对化学变化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判断。
拓展(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最新教科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精品教案(5)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材分析]《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6课。
本课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二是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通过本课教学总结化学变化的一些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能力目标: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1号试管(内装有2/3的硫酸铜溶液)、2号试管(空试管)、3号试管(内装少许氢氧化钠颗粒)、一根细铁丝(表面用砂纸打磨洁净,一端卷成小团,小团直径小于试管内直径,另一端长度超过试管的长度)教师演示实验器材:少许淀粉、碘酒、一个培养皿、一支蜡烛、一盒火柴、生锈和不生锈的铁钉各一个、装有小苏打粉的试管、装有白醋的试管[教学过程]教学环教师活动媒体应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节一、导入1.谈话: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物质变化有哪两种形式?PPT及板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全体或个别回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回顾前几课所学的物质变化的两种形式2.提问: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化学变化的特点?PPT及板书: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的化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个别回答: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再次理一下关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今天认识化学变化所伴随现象做准备二、科学探究(一)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1.谈话:今天还要来研究一些物质的变化PPT: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丝的反应明确任务2.(出示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谈话:这种物质是硫酸铜溶液。
教科版科学六下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中伴随的一些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吸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辨认化学变化中的一些基本现象,并能够运用这些现象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中伴随的一些基本现象。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2.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化学变化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从而达到理解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化学实验材料和仪器。
2.准备一些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相关的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吸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让学生对这些现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并记录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化学变化中的现象。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变化中的现象有哪些应用?学生通过举例说明,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中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学生对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的理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材简析】《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物质的变化》单元中的第六课,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物质的变化”中“化学变化”的范畴。
本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二是“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这节课主要通过总结化学变化的一些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化学变化的现象已经有所了解,对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新物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但是对于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还是很难判断,因为他们很难判断出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这也是本节课教学需要着重考虑的地方,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指导。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科学探究目标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科学态度目标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及时记录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们认识化学变化是不断进步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两枚铁钉、镊子、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聚焦:复习旧知,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1.回顾: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物质变化有哪两种形式?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化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2.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的现象出现。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现象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3.揭示课题: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板书)二、探索: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硫酸铜晶体、烧杯、玻璃棒、水、药匙、铁钉2枚、镊子等]1.教师演示配制硫酸铜溶液,并介绍该溶液,学生观察其特征。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课题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单元 2 学科科学年级 6学习目标1.科学概念(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吗?明确:湿衣服朗干了:水由液体变成气体,属于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燃烧产生光和热,属于化学变化铁钉生锈:铁锈和铁是两种不同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瓷罐打碎: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有很多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着哪些现象呢?回答聚焦问题,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观察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1、实验器材:硫酸铜、铁钉、水、镊子、烧杯2、实验步骤:①配置一杯硫酸铜溶液将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或者五水硫酸铜(又叫胆矾,蓝色晶体)溶解于水中,即可得到硫酸铜溶液。
25 0C时,硫酸铜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3. 05克,准备器材实验操作让学生知道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的物质产生,不是化学变化。
4、产生沉淀物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产生沉淀、颜色也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小结: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这些现象,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三、合作探究:制作饮料把一个去皮的橙子榨成汁,加入少量的水,配成一杯橙汁饮料。
味道还不错,就是有点酸,如果加勺糖,会比商店里买来的橙汁还好喝呢!在一杯水中,加入两勺糖、少量的柠檬酸,再加入一小勺小苏打,做成的饮料会冒气泡,这就是柠檬汽水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教科版六下第二单元第6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②设计实验验证猜想:设计一个前后对比实验,观察硫酸铜溶液和铁丝在反应前后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反应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寻找到证据证明这个反应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我们就知道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了。
③实验注意事项:补充硫酸铜溶液的特点,提醒实验注意安全。
3、指导开展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研究:①实验步骤一:跟随指导视频,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
②实验步骤二:从颜色、透明度、光泽度、状态等方面观察硫酸铜溶液和铁丝,并将观察到的特点记录在《知识与能力训练》第29页的表格中。
③整理硫酸铜溶液与铁丝的特点。
④实验步骤三:跟随实验指导视频,进行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知识与能力训练》第29页的表格中。
⑤观看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1小时发生的变化视频,补充实验证据。
4、寻找证据,证明猜想:硫酸铜溶液与铁丝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吗?我们用什么证据来说明这个问题?①整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②验证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跟随实验指导视频操作方法用磁铁验证铁丝表面产生的棕红色物质是不是铁。
5、整理证据,得出结论:结合实验结论和查阅的资料,得出结论: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产生的红色物质是一种新物质----金属铜。
这个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观察、描述、记录硫酸铜溶液和铁丝在反应前的外观特征。
跟随指导视频,完成实验,并进行观察记录。
观看视频,补充实验记录。
整理观察到的现象,跟随视频检验红色物质是不是铁。
倾听,检验自己的记录结果,整理得出实验结论。
明确本节课探究的思路与操作方法。
演示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通过对比反应前后溶液与铁丝的变化来说明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2、读题,出示答案并讲解。
课堂评价七、课堂评价1、出示本节课自我评价量表请学生仔细阅读评价标准并对今天这节课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提醒:非常符合打三颗星,把获得的星星数量记录在课本中。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对于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还是比较难判断,因为他们很难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现象并判断硫酸铜溶液和铁钉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2.通过交流讨论,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四种最常见现象,并认识到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3.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经历“提问—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实验准备和课堂教学中改进措施;(4)亮点特色
环节三: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指向目标2)
学生活动4
1.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化学变化有哪些?
2.归纳整理:将所有学过的化学变化和它们伴随的现象列举出来并填写在表格中。
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蜡烛燃烧
发光发热
3.交流讨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伴随的几种常见现象。
4.阅读教科书第43页的资料,了解上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并和小组组员说一说。
环节五:课末练习(指向目标1,2,3)
1.填一填:
(1)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2)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等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连一连
煤气燃烧 化学变化
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
烧水过程中冒泡 物理变化
面粉放入水中变浑浊
教师活动6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科版
5、讨论交流。 把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是什么变化?为什么?
6、实验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三、整理化学变化常伴随的一些现象
1、谈话:当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会伴随一些现象,这些现象是由于产 生新物质引起的。 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和实验, 看看这些化学变化在产生新物质的
同时出现了哪些现象呢?
2、出示相关图片,生小组合作讨论这些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并完成记录表 2。 3、小结归纳: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主要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产生沉淀。 (板书)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1 号烧杯、 2 号烧杯(都装有 1/2 的硫酸铜溶液)、一根 铁钉、记录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反应较长时间的硫酸铜溶 液和铁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物质变化有哪两种形式? 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化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导入新课,今天继续研究一些物质的变化。 二、硫酸铜溶液与铁丝的反应 1、介绍硫酸铜溶液。
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做一个新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会用到铁钉和 硫酸铜溶液。(出示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并简单介绍硫酸铜溶液。 2、实验设计与猜测。
学生设计,并简单交流。 3、分组实验,完成记录表 1。
4、交流实验现象。
我们看到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后,铁丝由原来的灰白色变成了红色,硫酸 铜溶液颜色变淡了,并且产生了沉淀。
板书设计: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初步判断
改变颜色 发光发热
Hale Waihona Puke 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气体
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产生沉淀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 的第 6 课。本课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二是初步归 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帮助学生从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然 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目标 : 1、知道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会通过“假设—检验”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3、学会分辩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4、了解物质变化伴随的现象,并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难点:观察并描述硫酸铜溶液和铁丝的变化,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教学准备: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科版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二、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丝的反应(约 15 分钟)三、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约 15 分钟)四,课堂小结(约 7 分钟)附:1.实验记录表:实验记录表第小组2.板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颜色变化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3.《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反思:2017年4月13日上午我执教了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的《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一课时。
通过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做得较好:第一、以表演魔术的方式引入,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不能饮酒的教育,并告诉学生该魔术属于化学变化,很好地引入了本课题。
然后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猜想化学变化中会伴随着一些什么现象,教师再提出问题:“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过渡自然。
第二、为了保证本节课的成功,课前我先配制好了硫酸铜溶液,并把铁丝加工成了螺旋形以增大与硫酸铜溶液的接触面,让实验现象更加明显,这就为实验做好了铺垫。
在出示硫酸铜的溶液时我告诉学生;“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种神奇的药水,它能点铁成金,这再次激起学生了的兴趣和求知欲”。
并让学生观察后把观察到的硫酸铜的溶液和铁丝情况记录下来,便于后面的实验对比。
第三、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我利用课件展示了硫酸铜的溶液对人体的伤害,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实验中使用药品的安全教育。
做实验要有一定的实验方案,所以实验之前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应如何实验,然后进行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然后进行实验,便于学生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第四、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认识化学变化现象,且紧扣猜想进行对比,并适时补充了“电灯亮了”和“热开水杯子上方冒出大量的热气”以及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反应,为本节课的学习总结打好了基础。
便于师生进行交流汇报。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增强探究的有效性,才能让探究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
教师一定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要高估学生的潜能,更不能低估学生的潜能。
教科版《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科版《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及反思作者:倪元全谢平昌来源:《新课程·小学》2013年第04期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科学》六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六课。
本课安排了“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的实验,归纳了四种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既是对前面化学变化现象的进一步深化,又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现象以及它们的本质区别。
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从现象初步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到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最后归纳出四种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分辨和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1.观察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现象—假设—检验—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留心生活、热爱生活的品质和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伴随的各种现象并能根据现象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判断。
四、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五、教学准备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六、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和学生一起回忆学习过的《陶罐与铁罐》的童话,让学生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许多年后,人们为什么只发现那只陶罐而没有发现铁罐?2.揭示新授内容:继续学习化学变化。
板书:化学变化(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二)指导学生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1.介绍硫酸铜溶液。
教科版科学六下《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word教案
的现象:颜色变化、发光发热、产动气体等,使学生形成概念:化学变化会相伴各种现象,依照这些现象能够初步判定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归纳总结时,教师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忠实的听众,不随意发表意见,在适当的时候,给与学生一些点拨和启发。
]
■补充实验:向石灰水中吹气
先让学生观看石灰水的颜色特点,并做好记录(观看记录表附后)。
然后让学生推测吹气之后会可不能发生化学变化?假如是化学变化,必须要找到什么证据?接着让学生操作观看并描述记录。
最后请学生判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并发觉沉淀现象。
(提示学生注意,不要将石灰水洒到试管外,吹气时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石灰水溅到脸上,专门是眼睛里)。
最后请学生判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并发觉沉淀现象。
■实验原理:
石灰水的要紧成分是氢氧化钙,它与二氧化碳相遇时就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的沉淀物碳酸钙和水。
■考考你:它们是化学变化吗?
拓展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科版 (3)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物质变化》单元的第六课,属于物质版块的内容。
前几课的内容及学习方式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内容由“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和“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两部分组成。
主要通过观察硫酸铜与铁反应的一些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然后在本课的个例和前面的多个化学变化例子的基础上,归纳出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课的重要内容“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的变化,铁丝的变化很明显,学生容易观察到;但硫酸铜溶液在这里也有发生变化,但学生不容易观察,尤其在硫酸铜溶液浓度大,铁钉接触面比较小、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下。
为了让学生能在本节课中观察到溶液的变化,我做了一些尝试和改进:1、经过数次的实验,发现硫酸铜的浓度在中等时比较适合(大约是3克硫酸铜配70毫升水);2、是将铁钉改成螺旋状的铁丝,一来增快反应接触面,二来不需要镊子夹住铁钉,方便学生的实验操作。
3、实验时间增加为3分钟,而且在实验观察后让学生继续将铁丝放在硫酸铜溶液中,在汇报分析时还可以看清楚物质发生的变化。
经过这样的处理,学生既可以看见铁上面红褐色的铜,通过对比观察实验前后的硫酸铜溶液也能发现硫酸铜溶液变浑浊和颜色变浅的现象,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发现物质的变化,找出更多的证据证明自己对变化的推测。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但对于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还是比较难判断,因为他们很难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三、设计思路:本课围绕着让学生建构“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个科学概念展开教学。
三、教学目标:1、能归纳出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和方法: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准备】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直入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介绍硫酸铜溶液。
观察特征。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引导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生答补充。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五、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观察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六、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回顾整理:随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在变化过程中伴
无论哪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方法。
课外续填表格:生活中你发现了什么化学变化?现象或判断理由是什么?
八、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阅读43页:在课本资料中的化学反应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