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和陶渊明的人格对比
屈原和陶渊明的个性差异 开题报告
第10周
第11-12周 第15周
9.根据指导老师的修改对报告和方案进行完善
10.撰写论文
第16周
第17周
语文
孙清芮、隋雨芯、马京艺进行资 料的收集与整理,并做简要分析, 提出需讨论问题,与其余同学进 行组内讨论。王玥瑶、延安、胡 雪进行最后的整理分析,形成文 字材料和演示文稿。
• • • •
明确陶渊明和屈原性格差异 了解时代背景 对陶渊明和屈原的性格有个人见解 学会取其精华
1.研究分析陶渊明和屈原的个性
2.分析其个性差异
3.探究产生的原因 4.如何联系到自身的性格培养
1.选好调查资料 2.去网上调查 3.做调查问卷 4.实施调查 5.问卷统计、做出统计图表
第4周 第5-6周 第7周 第8周 第9周
6.访问调查
7.资料整理并完善资料 8.组员之间进行讨论写出心得并写好调查报告
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 则独善其身。”如果说屈原的 一生都是在苦苦追求一种“兼 济天下”的政治理想的话,那 么陶渊明则更明显地表现为 “独善其身”。 无论陶渊明还 是屈原,他们身上都有我们值 得学习的地方。希望通过此次 研究性学习,能够完善我们的 性格,并且学会从古人身上取 长补短。
历史的长河中,有两位同样孤独的 人——屈原,陶渊明。他们在仕途上经 历坎坷,命运多舛,相同的经历为何会 造就他们不同的个性题组长:胡雪
课题组员:王玥瑶、孙清芮、隋雨芯、闫安、 马京艺、张旭
所属班级:218 指导老师:史淑莲
一个是百代爱国诗人之祖,一个是“千古隐逸 诗人之宗”。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眼 中,他们是同样伟大的,因为在文学的花园里, 他们各为中国文学种下了一朵奇葩,都为中国 文学史添上了瑰丽夺目的一笔——楚辞和田园 诗。他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样出众的诗 才,一样高洁的品性,一样的遗世独立、不与 世俗同流合污,一样伟大和受后人推崇。然而, 在政治抱负和人生态度上,他们却又有着截然 不同的个性表现。
一脉相通的爱国情结——屈原、陶渊明比较分析
第6卷第3期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Ⅷ.6No.311竺呈!星!竺竺曼堡!i型竺:竺竺里!型型塑!!堡墼!竺望!量巴;!些一脉相通的爱国情结——屈原、陶渊明比较分析杨迎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济潭454650)摘要:作为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的陶渊明,与屈原有许多相似之处。
这主要表现在他高远的理想和爱国情结、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耿介的性格和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等方面。
关键词:陶渊明;屈原;爱国情结;浪漫主艾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342(2007)03—0061—03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被人们誉为“浑身是静穆”的田园诗人,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不过他不是不想对国家有所作为,而是经历了“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之后,而来“守拙归田园”的“J。
他自称“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远”,又说“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可见,他是曾有用世之心的。
我们知道,当文人自身与外界的冲突长时期无法调和时,这种冲突就极易转为自我内部的一种对抗,最终成为一种内心冲突。
这种内心的冲突主要表现为自负、自恨以及超越自我等相关的心理特征,而陶渊明的这种心理特征。
主要表现为一种超越的心理流向。
他身处逆境,却能不为所累,把哀怨与痛苦转化为一种心理动力,从更高层次上去获取成功,从而确立更高更新的人生价值。
他表面上从“尘网”中撤离出来,宣告自己与其毫无关系。
而内心却有一个解不开的情结——爱国之情。
历代文人几乎都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济世建功的愿望,但在客观现实面前,他们大多总是理想和愿望不能实现,人性受到压抑。
为了平息这种心灵的痛楚与不平,他们或九死不悔,或独善其身,或遁迹山林,或对宇宙进行终极审视,使自己的不平在宇宙这个大环境中消失。
陶渊明却综合了这些不同的生活态度和道路,成为历史上一个思想复杂的诗人。
作为名将之后(其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名将,开国元勋)的陶渊明,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1,他不仅像一般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由于家庭影响,还学了《六经》,心中也充满建功立业的理想——“猛志固常在”,由于当时社会政治极端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许多名士卷人政治斗争的旋涡而断送了性命,所以当时的文人名士讲真话极难。
论屈原与陶渊明的“异中之同”
论屈原与陶渊明的“异中之同”周建忠【摘要】对著名诗人的比较应有三个层次,显义:异、对立、矛盾;隐义:难、敬佩而不效法;深义:同、卓异、独立.本文比较屈原与陶渊明的“异”中之“同”:他们的作品,正是其心灵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为人生思索的“文学日记”或“日记题材的诗文”;屈、陶之伟大,在于他们不掩饰自己真实的矛盾与动摇,他们能够正确地直接面对这种矛盾与动摇,从而通过自我调节与平衡,克服这种矛盾与动摇——这就是同于常人而又超于常人的可贵之处.因为孤独、没人理解,他们均将思维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在古贤、前修中寻找知音.其诗歌亦是不公开传播的“日记体诗”,是安贫守拙的自慰、孤独苦闷的释放、尘世哀怨的解脱、苦难历程的记录.【期刊名称】《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40)002【总页数】7页(P7-13)【关键词】屈原;陶渊明;文学日记【作者】周建忠【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江苏南通226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09一在元代文学中,仅以《全元散曲》、《全元词》、《元诗选》(清·顾嗣立)为例,“屈原”和“陶渊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历史人物,而且常常联系在一起,或屈陶并举,或是陶非屈。
所不同的是,屈原形象在元代诗、词、曲三体中是不同的,散曲颇多嘲讽、否定,元词或同情或嘲讽,元诗则肯定与同情[1]。
而陶渊明则大大“走红”于元代文学,元代诗、词、曲异口同声地赞扬、肯定陶渊明,往往同时流露出羡慕、向往之情,而且在出现频率上又远远超过屈原。
更有趣味的是,有时贬斥、否定屈原的目的,正是作为陶渊明的反衬出现的。
如范康的《寄生草·饮》:长醉后方何碍,不醉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陶渊明在元代文学中“仰之弥高”、“一枝独秀”,令古今文人喟叹。
在散曲中,李致远《中吕·粉蝶儿·拟渊明》、张可久《仙吕·点降唇·翻归去来辞》,是摹拟、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
屈原和陶渊明的个性差异
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
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从体制
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
大多是短篇,而屈A原发展为长篇巨制 。
11
我眼中的屈原
他孤傲高洁,遗世独立 。初入仕时,屈原说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入仕后,遭人排挤 多次碰壁,清高耿直。在官 场的黑暗与腐朽中 他都始终不与之同流合污 品 格不移 气节不改。
屈原的爱国情怀无人可比 他的一生都是热情 洋溢的 为了楚国富强 哪怕身受排挤 哪怕冰冷黑 暗 哪怕是团团烈火 他仍然要毫不犹豫的扑过去。 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 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 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 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 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 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屈原被免去左徒 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 怀王三年,秦约怀王 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怀王不听屈原等 人劝告,
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当时,北方
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
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所以,抒写男女
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
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写人神之恋,写狂怪
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
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
A
4
课题研究内容 一、屈原的生平、作品、评价、组内评价 二、陶渊明生平、作品、评价、组内评价 三、屈原和陶渊明个性差异相关评价 四、
A
6
屈 原 头 像 的 邮 票
屈 原 雕 塑
屈原和陶渊明的人格对比
屈原和陶渊明的人格对比屈原,战国诗人,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后因遭贵族排挤毁谤,使曾经对他十分信任并依靠他变法图强的楚怀王,对他产生怀疑以至疏远放逐;楚襄王当政后,更为昏庸,朝政日益腐败,楚国面临亡国的危机,而对屈原这样的爱国志士迫害有加。
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后,屈原自投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最初做州里的小官,可由于性格耿直,清明廉政,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便辞职回家。
后来时隐时仕,直到辞去彭泽县令一职后永远脱离官场,回归其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
回顾以上经历,可见屈原和陶渊明是有共同点的。
时不我待。
他们都厌恶这黑暗的世俗社会,也被这黑暗的社会所埋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他们也都反抗黑暗,不随波逐流。
无论是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的浩然正气,还是屈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的独立不迁,都是他们伟大人格最真实的写照。
但他们始终不一样。
就其对社会的态度而言,如果说陶渊明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那么屈原就是一个抗击现实的勇者。
立身于世俗的滚滚洪流中,他始终保持自己的清高与清醒,不肯同流合污。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哪怕君主疏远他,大臣排挤他,他也立志要在那个没有炬火的年代里成为唯一的光。
而陶渊明却不同,在宦海中沉浮数十年,他已厌倦了这种生活,厌倦了自己的坚持并不能改变这个社会的无力感。
于是他选择返回自然,看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选择蒙上自己的眼睛不去看这社会的腐朽,不去看百姓的沉沦。
就其对自然的态度而言,屈原大胆怀疑,具有上下求索的大无畏精神。
《天问》就是屈原对于统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高,最初,最大的规律的疑问。
他问日月、问星辰、问洪水、问九州、问地之长、问山之高、问历代之兴亡、政治之得失······而陶渊明崇尚自然,对自然化迁持委顺态度。
屈原和陶渊明的个性差异
我眼中的屈原
他孤傲高洁,遗世独立 。初入仕时,屈原 说“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 侯”。入仕后,遭人排挤 多次碰壁,清高耿直。 在官场的黑暗与腐朽中 他都始终不与之同流合 污 品格不移 气节不改。 屈原的爱国情怀无人可比 他的一生都是热情 洋溢的 为了楚国富强 哪怕身受排挤 哪怕冰冷黑 暗 哪怕是团团烈火 他仍然要毫不犹豫的扑过去。 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 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 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 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 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 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屈 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 怀王 三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 而怀王不听屈原等人劝告,
研究的特点与突破点:
根据屈原和陶渊明的个人事迹、仕途经历、主要作品并结 合时代背景,可更深刻的理解两人所包含的情感的不同,来探 究出在个性上带来的不同。
研究的主要方法: 上网查阅资料、图书馆查阅资料、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文字。
研究的主要过程: 阶段一: 小组成员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屈原和陶渊 明的资料,组内汇总。 阶段二: 对资料进行筛选,组内阅读,同时对人物的 其他有关评论进行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 阶段三:
评价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 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 “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 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 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 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 治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 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当时,北方 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 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所以,抒写男女 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 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写人神之恋,写狂怪 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 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 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 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从体制 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 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 。
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和辛弃疾
我本人最为敬仰的古代文学家是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和辛弃疾。
我认为他们提供了诗意人生的六种范式,为我们构建了永远的精神家园。
屈原是诗国中绝无仅有的一位烈士,他以自沉的激烈方式结束了肉体的生命,却在精神上获得了永生;
陶渊明是诗国中最著名的隐士,他证明了朴素乃至贫困的日常生活可以具有浓郁的诗意;李白是诗国中独往独来的一位豪士,他用行为与诗歌鼓舞我们在人生境界上追求崇高而拒绝庸俗,在思想上追求自由解放而拒绝作茧自缚;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典型的儒士,他是儒家“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个命题的真正实行者,是我们提升人格境界的精神导师;
苏轼是诗歌史上最为名实相符的居士,他以宽广的胸怀和审美情趣去拥抱生活,还以坚韧旷达的人生态度引导我们在风雨人生中实现诗意生存;
辛弃疾是诗国中少见的英武侠士,他用英风豪气鼓舞我们追求刚健而杜绝委蘼。
上述六位诗人,其遭遇和行迹各不相同,但他们都以高远的人生追求超越了所处的实际处境,他们的诗歌都蕴涵着丰盈的精神力量。
孔子说“诗可以兴”,朱熹确切地解“兴”为“感发志意”。
王夫之则在《俟解》一书中明确地指出,没有受到诗歌感发的人,其生存状态非常悲惨:“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
他还指出诗歌的重要意义是:“圣人以诗歌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
”阅读屈、陶、李、杜、苏、辛的作品,一定会使我们从浑浑噩噩的昏沉心境中蓦然醒悟,一定会使我们从紫陌红尘的庸俗环境中猛然挣脱,从而朝着诗意生存的方向大步迈进。
而诗意生存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正的幸福人生。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现当代文学)屈原与陶潜漫议
屈原与陶潜漫议屈原与陶渊明,代表了两种人生模式,或云载道文化与闲情文化之别。
一般士人,往往既做不了屈原,又做不了陶渊明,只是跟着屈原愤世嫉俗,深恶痛绝地指责而不付诸行动,跟着陶渊明吟唱自赏而行动上另有所图或远离诗意。
通过长期领悟屈原,揣摩陶潜,对话沟通,触类联想,我更多地从二者之异中看到了明显的“同”。
出身与来历他们均为元世显赫,当代没落,屈原唯一可以炫耀的是“帝高阳之苗裔”,至于父、祖辈,似乎无可称道,诗云“忽忘身之贱贫”,“贱贫”可能反映了比较真实的情况。
陶渊明虽有曾祖陶侃光环的映照,但“昭穆既远,已为路人”(《赠长沙公》),故“少而贫苦”。
大起大落的家庭阴影,由盛转衰的严峻挑战,良好文化教育的熏陶,使他们成为政治上积极进取的文人。
但是,少年时代的巨大打击,在心理气质上留下了久远的阴影。
屈原“生于国而长于野”,其中显然包括家庭悲剧的“蛛丝马迹”,有人推测为“英雄弃儿”似嫌过份,但父辈没有留给他财产、业绩,则显然是事实。
陶渊明八岁丧父,而且其父“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命子》),亦明其事业无成。
可见家庭留给他们的是遥远的回忆,现实的困窘,良好的教育,情绪的起伏,情感的脆弱。
屈原没有在作品中言及自己的儿子,我们只能如此推测:即使有儿辈,亦无所作为。
根据屈原的心态与习惯,如果儿子有所作为,那一定要大书特书聊以慰藉的。
陶渊明饮酒过度,导致五个儿子智商不高,雍、端二子13岁那年,还难于区分“六”与“七”,不是痴呆又是什么?一一这样理解,虽然有所偏颇,违背了陶潜“贬”子蕴爱的本旨,但五个儿子平庸无成,亦是事实。
追溯二人家族的“脉络”,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就如一颗明亮的彗星,迅速升起,一闪而过,稍纵即逝,只不过在广袤的天空中留下一道渐渐淡褪,又永恒难灭的痕迹;他们虽然来有影,去有踪,但无法寻代那源远流长,极为显赫的家庭背景,又找不到子孙绵延,事业家传的家庭线索。
家庭的精华似乎正如代代蓄积的能量,在他们短暂的一生中作了“一次性释放”,从而也就染上了一层伟大、神秘的色彩!才能与志向他们的志向主要在政治仕途方面,可谓远大、执着。
高中语文必背作品诗人风格简介
高中语文必背作品诗人风格简介(一)1.屈原诗歌充满追求进步的生活热情和深厚的爱国感情,表现了他憎恶黑暗、坚持正义的高洁人格。
想象丰富,辞藻绚烂,常用大胆幻想和夸张的手法,融化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构成雄奇壮丽的境界,富于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大纲选其《离骚》(节选)和《湘夫人》2首。
关键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楚辞体2. 曹操其诗或反映汉末动乱现实,或抒发个人宏大抱负。
情感深沉,慷慨悲凉。
大纲选其《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3首。
关键词:思想积极质朴刚健(建安风骨)3. 曹植其诗前期大都表现游乐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后期作品则充满愤激情绪,有的还能反映人民疾苦。
笔力雄健,词采华茂,在学习乐府民歌的基础上,讲究形式美,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纲选其《七步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视死忽如归)2首。
关键词:建功愤激笔力雄健词采华茂4. 陶渊明其大量田园诗描绘农村风光和劳动情景,流露出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风格平淡自然,韵味隽永。
语言简洁含蓄,深厚而富有意境。
大纲选其《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3首。
关键词:田园生活平淡自然简洁含蓄5.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
其诗题材丰富,感情真挚。
大纲选其《咏鹅》1首。
6. 王勃其诗于清丽婉畅之中带有宏放浑厚的气象。
大纲选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首。
7. 贺知章写景之诗,较清新通俗。
大纲选其《咏柳》《回乡偶书》(少小……)8. 王之涣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其诗雄奇豪放,音乐性强,脍炙人口。
大纲选其《登鹳雀楼》《凉州词》2首。
9. 孟浩然其诗多写隐居闲适生活和羁旅愁思。
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见长。
大纲选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3首。
10.王昌龄其诗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也有闺怨、宫怨、送别之作,于七绝用力最专,常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有“七绝圣手”之誉。
大纲选其《出塞》(其一)《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3首。
屈原与陶潜漫议
屈原与陶潜漫议屈原与陶渊明,代表了两种人生模式,或云载道文化与闲情文化之别。
一般士人,往往既做不了屈原,又做不了陶渊明,只是跟着屈原愤世嫉俗,深恶痛绝地指责而不付诸行动,跟着陶渊明吟唱自赏而行动上另有所图或远离诗意。
通过长期领悟屈原,揣摩陶潜,对话沟通,触类联想,我更多地从二者之异中看到了明显的“同”。
出身与来历他们均为元世显赫,当代没落,屈原唯一可以炫耀的是“帝高阳之苗裔”,至于父、祖辈,似乎无可称道,诗云“忽忘身之贱贫”,“贱贫”可能反映了比较真实的情况。
陶渊明虽有曾祖陶侃光环的映照,但“昭穆既远,已为路人”(《赠长沙公》),故“少而贫苦”。
大起大落的家庭阴影,由盛转衰的严峻挑战,良好文化教育的熏陶,使他们成为政治上积极进取的文人。
但是,少年时代的巨大打击,在心理气质上留下了久远的阴影。
屈原“生于国而长于野”,其中显然包括家庭悲剧的“蛛丝马迹”,有人推测为“英雄弃儿”似嫌过份,但父辈没有留给他财产、业绩,则显然是事实。
陶渊明八岁丧父,而且其父“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命子》),亦明其事业无成。
可见家庭留给他们的是遥远的回忆,现实的困窘,良好的教育,情绪的起伏,情感的脆弱。
屈原没有在作品中言及自己的儿子,我们只能如此推测:即使有儿辈,亦无所作为。
根据屈原的心态与习惯,如果儿子有所作为,那一定要大书特书聊以慰藉的。
陶渊明饮酒过度,导致五个儿子智商不高,雍、端二子13岁那年,还难于区分“六”与“七”,不是痴呆又是什么?一一这样理解,虽然有所偏颇,违背了陶潜“贬”子蕴爱的本旨,但五个儿子平庸无成,亦是事实。
追溯二人家族的“脉络”,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就如一颗明亮的彗星,迅速升起,一闪而过,稍纵即逝,只不过在广袤的天空中留下一道渐渐淡褪,又永恒难灭的痕迹;他们虽然来有影,去有踪,但无法寻代那源远流长,极为显赫的家庭背景,又找不到子孙绵延,事业家传的家庭线索。
家庭的精华似乎正如代代蓄积的能量,在他们短暂的一生中作了“一次性释放”,从而也就染上了一层伟大、神秘的色彩!才能与志向他们的志向主要在政治仕途方面,可谓远大、执着。
屈原与陶渊明个性差异比较
屈原与陶渊明个性差异比较一个是百代爱国诗人之祖,一个是“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眼中,他们是同样伟大的,因为在文学的花园里,他们各为中国文学种下了一朵奇葩,都为中国文学史添上了瑰丽夺目的一笔——楚辞和田园诗。
他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样出众的诗才,一样高洁的品性,一样的遗世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一样伟大和受后人推崇。
然而,在政治抱负和人生态度上,他们却又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表现。
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如果说屈原的一生都是在苦苦追求一种“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的话,那么陶渊明则更明显地表现为“独善其身”。
这一巨大反差,既是由他们本身的性格决定的,同时又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
而这种不同的人生观,又反过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处事和情感表现。
张扬与内敛在个性上,屈原是张扬而外显的,陶渊明则是淡泊而内敛的,屈原的情感表现强烈激昂,陶渊明则平实淡然。
这一点首先表现在他们对自己出身的态度上。
屈原对自己的出身带有明显的自赞成分:“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离骚》)高贵的世系出身,美好的出生时辰,同时还赞美自己“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骄傲和自豪之感,这与中国一贯推崇的谦虚是不符合的,故班固谓之“露才扬已”。
在这一点上,陶渊明的表现是截然相反的:“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平淡的近于自嘲的语气,不亢不卑,率性自然,既因为清高,更因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
陶渊明的曾祖父、祖父都做过大官,虽不能与当时的王、谢等士族相比,但显然要高于寒门,陶渊明却只字不提。
五柳先生无姓无字,既显示了陶渊明真正的隐士品格,更表达了他对门阀特权和世俗虚荣的傲然鄙视。
屈原在读书与修身上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朝搴秕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都是为了实现替楚王“导夫先路”的政治理想。
屈原和陶渊明
屈原和陶渊明端午将⾄,纪念屈原仍然成为我们笔下的主要话题。
屈原是我国第⼀位伟⼤的爱国主义诗⼈,他的爱国精神,已在全国⼈民⼼中⽣根发芽。
公元278年?屈原在汨罗江边,仰天长叹。
济世理想破灭后,万念俱灰的诗⼈解下⾐服,包着楚国江边⼀块⼲净的⽯头,⽤带⼦紧紧缚在⾃⼰⾝上,奋⼒向江⼼⼀跳。
这⼀天是农历五⽉五⽇。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夫投江⾃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打捞屈原的⼫体。
⼈们拿来粽⼦、鸡蛋投⼊江中,有郎中还把雄黄酒倒⼊江中,以便药昏蛟龙⽔兽,使屈原⼤夫⼫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楚国⼈民划龙⾈,投粽⼦,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这位伟⼤的爱国诗⼈。
端午节的风俗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陶渊明是中国⽂学史上第⼀个杰出的⽥园诗⼈。
他把⽥园⽣活的题材带进诗歌中,开拓了⼀个全新的表现领域,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种新的美的类型,⽽“开千古平淡之宗”。
陶渊明宁肯⼒耕也不肯同流合污,成为⾼洁⼠⼈⼈格的楷模,展现了⼀种⼈格与时代冲击下的壮美。
同样是济世理想破灭,陶渊明和屈原的出路却绝然不同。
陶渊明在屈原⾃杀殉志之外,找到了另⼀条出路,并且为后世树⽴了崇⾼的典范。
⾯对⼈⽣的苦难,我们是应该学习陶渊明珍惜⽣命还是应该学屈原燃烧⽣命?这⼀点很值得玩味。
我个⼈⽐较偏向于陶渊明的价值取向。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似幻化,终当归空⽆。
”......每次读陶渊明,我就觉得陶渊明并不是真正喜欢平凡平淡的⽥园⽣活的。
他的归隐躬耕是不是济世理想破灭后⼀种退⽽求其次的⽆奈呢?是不是⼀种痛苦的精神回避呢?我坚持以为:陶渊明⽮志躬耕是⼀种诗意的、哲学的向往。
他将诗歌的描写对象转向⽥园,既满⾜了精神和道德上的⾃我安慰,⼜避免了与社会⽭盾冲突中容易遭到的危险。
陶渊明是睿智的!⼤诗⼈屈原因理想破灭⽽⾃沉汨罗江,实在令⼈叹惋!同样是理想破灭,陶渊明选择了完全不同于屈原的⼀条道路!在当时那个社会,陶渊明屡仕屡隐,他的济世理想已然破灭,忧患与放浪都于事⽆补。
一样的“士不遇”,不一样的“士抉择”——以屈原与陶渊明比较为例
文学评论滋£1^品位・经典一样的“士不遇”,不一样的“士抉择”-----以屈原与陶渊明比较为例O陈春霖(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泸州646000)【摘要】以屈原和陶渊明两位失意士人"士不遇”之后不同选择为切入点,发现二人选择不同的原因在于所受思想影响的差异:屈原主要单一接受儒家思想的彩响,而陶渊明则受到儒道两家思想的双重影响。
彩响差异的结果又在人格上得以体现:屈原形成了从一而终的独立人格,陶渊明则形成了忧国忧民与逍遥自适的圆融人格。
二人的人格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思想;古代士人;人格形成;文学呈现对于屈原与陶渊明的比较,学术界研究成果丰硕。
内容主要涉及楚辞体对陶渊明诗歌创作的影响、诗歌意象、诗人的高尚品格、审美趣味、士人心态的转变等方面。
从比较的内容和方式看,这些比较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趋向:将比较的重点放在屈原与陶渊明相似的命运与人格上,从而去探讨陶渊明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
本文将陶渊明和屈原“士不遇”后的不同选择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重点比较二人的不同之处,比较的内容和切入点较之前的研究成果或有一定的创新和值得探究之处。
一、“异代同悲”——儒家思想奠基下相同的“士不遇”苦闷儒家思想无疑是历代士人精神自足的根基,为历代文人勾勒出一幅“修齐治平”的理想蓝图。
但是在这幅看似严丝合缝的理想蓝图里,要有一位贤明的君主懂得运用士人的才能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最难做到的一步。
说它关键是因为这一环节从根本上决定了理想蓝图能否实现,这一环节是士人将自我修养转化为社会价值的桥梁。
说它最难做到,是因为这一环节相比其他与“修身”相关的环节,具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
“修身”只需要自我从学识到人格的修炼,是一个向内的过程;而“治国”则涉及士人与君主、士人与百姓以及士人与其他士人的关系,是一个开放的过程。
所以只要其中任何一个不可控的因素出现了问题,都不能将这一理想蓝图实现。
于是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上,便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士不遇”的文人骚客。
国之殇:贵族精神的消亡,流氓意识的兴起
国之殇:贵族精神的消亡,流氓意识的兴起作者:维杰来源:《记者观察》2014年第11期贵族被消灭了,流氓应运而起;贵族精神消亡了,流氓意识得到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贵族精神的概述说传统贵族,是因为中国已经没有贵族,当今的中国只有平民与流氓。
虽说还有极少数的人具有贵族精神,可毕竟为数极少,所以称不上是一个族群了。
下面所说的贵族,都是指传统上的贵族。
很难概括出中国的贵族精神,因为中国的贵族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停地衰变,说不清楚哪一个时代的贵族精神可以代表中国的贵族精神。
笼统地讲,我就用三个贵族的典范人物作代表,来表述中国贵族精神的特质。
第一个典范是屈原。
第二个典范是陶渊明。
第三个典范是曾国蕃。
这三个典范所具有的三种精神特质,可以概括出中国贵族精神的衰变。
【屈原所代表的第一种贵族精神】屈原精神代表一种追求卓尔不凡的精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
这种精神代表中国古代贵族所具有的精神,我们今天读到屈原的《离骚》《渔父》等作品,仍能强烈地感受到那种追求卓而不凡的精神。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正是这种追求卓而不凡的精神,激励那个时代的精英勤于求索,勇于求索,为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古文明,中华民族所有的伟大思想几乎都是创建于那个时代。
那个时代的贵族可以与欧洲同时代的贵族齐驾并驱,中国的古文明不比欧洲的古文明逊色,就是最好的说明。
追求卓尔不凡的精神是人类追求文明的动力,正是靠人类中一代又一代的精英追求卓尔不凡,带领人类挣脱野蛮,走向文明。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是一种殉道的精神。
这是人类高贵的一种精神,当自己信仰的道义遭到毁灭,宁愿选择与道义同时毁灭,也就是选择与道义永远同在。
【陶渊明所代表的第二种贵族精神】陶渊明精神代表一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崇尚自由的精神,追求超脱物欲的精神,一种甘于自我放逐的精神。
对比屈原的精神,陶渊明的精神明显发生衰变,不那么强烈地追求卓而不凡,而是倾向崇尚自由;他不认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然而他坚守不为五斗米折腰,维护自身独立的人格尊严。
屈原与陶渊明的选择_初中作文
屈原与陶渊明的选择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屈原与陶渊明的选择,感谢您的阅读!屈原与陶渊明的选择不同,但是性质是一样的,那就是因为爱国。
屈原曾经作为楚国的宰相,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所以当他看到奸臣当道,皇帝昏庸,国家衰败,他很失望,以致完全丧失了希望。
陶渊明则不然,他出身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所以官路走的不是很顺畅,只做了一个小官,但是,东晋当时的混乱,他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中心,所以归园田居了。
屈原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有着铮铮傲骨的士大夫形象,手拿长剑,站在汩罗江边,永世为人们瞻仰。
而陶渊明作为一个潇洒的隐士,永远站在历史的长卷中。
屈原与陶渊明的选择与他们的个性分不开。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形象,他是人民的理想,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
他热爱祖国和人民,衷心希望楚国可以强盛,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所以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忘我斗争精神是他的特点,他的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不屈不挠的斗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虽然是他后来悲剧的原因,但正是因为这点,才让我们永远地记住了他。
而陶渊明的性格,不同人有不同看法,但是总的来说就是一个“真”字。
“真”就是自然,保持了自然就不会被异化。
所以,他宁愿回到自然中,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于是他每天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世界上选择太多了,多的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是,怎么选择就要看你自己了,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像屈原,就是觉得自己对社会也没什么用了,还不如赶紧离开这个世界;而陶渊明则是觉得自己为这样的一个社会死,不值得,所以隐居了。
但是,不管人们选择什么,我们都要尊重他们。
总之,屈原与陶渊明的个人价值取向不同,导致选择的道路不同,屈原做他的悲剧英雄,陶渊明做他的冷眼隐士。
选择不同的路,所以屈原是屈原,陶渊明是陶渊明。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陶渊明人格特征的心理学分析(一)
陶渊明人格特征的心理学分析(一)【内容提要】本文用西方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论解析陶渊明人格。
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分别从其行为处世最重要的三个境遇、五个场景入手,观察其人格之呈现,力图把精细的分析和严密的整合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
陶渊明是中国文化中与屈原迥然不同的另一种典型人格,必须重视。
【关键词】陶渊明;人格;心理学;刚;达;真甲,“人格”辨析及方法论人格(Personality)是外来词,中国古代只有人品、人极等类似概念。
人品指人的品质,人极指做人的最高标准。
【1】由于这两个概念分别来自品藻余波所及的南朝梁代和北宋理学家,所以其涵义都单纯地指向了道德领域,与西方的人格概念并不完全等同。
作为从西方心理学剔抉、引进的新概念,人格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戏剧演员所戴的体现角色身份的面具。
这个词根说明了人格概念的复杂性:人既有表现于外给人外部印象的特点,也有某些深藏不露的东西,二者冲突、交错,进而形成真实的个人。
实验心理学诞生之后,经一个多世纪的探讨,人格理论已沉淀出如下大致相同的结论:人格是个体内在因素在外部行为上的倾向性,是个人在社会进化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有特色的处世模式,具有动力的一致性和身心组织的整体性。
陈寅恪说:“古今论陶渊明文学者甚众,论其思想者较少。
”【2】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
”【3】都是针对渊明而发。
诚哉斯言!陈、鲁二人都强调了渊明研究的整体性原则。
本文选取人格特征角度从事心理学分析,其意即在此。
渊明作古已久,现代心理学行之有效的交谈法、投射法等不可能采用,因而,境遇法、自叙法、他叙法和行为分析法将成为本文的主要方法。
所谓境遇法,即把渊明在不同境遇中的不同表现作简要勾勒,寻绎其人格侧面的蛛丝马迹。
所谓自叙法,即从渊明对自我行为、心境的叙述(如诗、文)中抓握信息予以分析。
所谓他叙法,即从他人对渊明的记载、评价中提取材料作为旁证予以分析。
是以死明志的屈原还是向往田园生活的陶渊明300字
是以死明志的屈原还是向往田园生活的陶渊明300字我心中的陶渊明是清高的。
陶渊明多次辞官,厌倦勾心斗角的官场,而向往静谧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早年没有做官,二十九岁时,因为亲人衰老、家道贫困的缘故,他出仕做祭酒,由于不能忍受官场的腐败和黑暗,没过几天便辞职不干了。
州里又召他做主薄,他也是“辞不就”,在柴桑过起了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
七年之后,陶渊明又出任桓玄镇军的参军。
母亲去世后,他辞官奔丧,守制两年。
后来,陶渊明又做了彭泽县令。
陶渊明当上彭泽县令没多长时间,有一天,浔阳郡郡守派一个督邮到县里视察,县吏告诉他:“您应该穿好衣服,束好衣带前去拜见。
”陶渊明听后,叹了口气说:“我岂能为了五斗米,就向那些乡里小儿卑躬屈膝?”当天便辞了彭泽县令这个职务,回归故乡。
陶渊明只当了八十五天的彭泽县令,从此就没有再做官,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是生活的积极者,他不追求名利,不向往金山银山,始终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让自己处于一种主观美好的境界。
我佩服陶渊明的毅然决然,他不被名利所诱惑,虽然他在事业上没有取得成功,却在后世留下良好的口碑。
屈原与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屈原与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一、屈原的人生态度屈原,中国古代楚国的爱国诗人,他在楚国历仕三君,但因忠言逆耳而被流放。
他的人生态度可以用“忠诚”和“悲愤”来概括。
屈原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是他人生态度的核心。
他深爱着楚国,为了国家的安宁和繁荣,屈原不惜以自己的流放和死亡来换取,他用诗歌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的关怀。
他在《离骚》中写道:“黄鸟无音,无啼无吟;王事靡盬,不能政敏。
”这表达了他对楚国政权腐败和国家动荡的忧虑之情。
屈原的悲愤也是他的人生态度的一部分。
在《离骚》中,他以悲愤之情抒发了自己的不满和失意。
他感叹道:“矫矫珪璋,饰我君王。
”他对当时楚国政权的腐败和昏庸感到愤怒和痛心,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诗歌唤起人们的觉醒,改变国家的命运。
屈原的人生态度是忠诚和悲愤并存的。
他以自己的行动和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愤慨。
二、陶渊明的人生态度陶渊明,中国古代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人生态度可以用“隐逸”和“田园”来概括。
陶渊明追求隐逸的人生态度。
他对当时乱世的政治斗争和官场的腐败感到厌倦,于是选择了隐居田园,远离尘嚣。
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表达了他对宁静与自由的向往,他认为隐居田园可以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是他的人生态度的一部分。
他喜欢在田园中耕种、养蚕、赏花、观鸟,他借助田园生活中的自然景色和物象,以及与自然界的交流,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他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田园生活,这个桃花源中的人们和谐相处,没有欲望和争斗,他以此来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腐败。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隐逸和热爱田园的。
他选择了隐居田园,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热爱田园生活,借助田园中的自然景色和物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结语屈原和陶渊明是两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诗人,他们的人生态度不同,却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论元散曲中的屈原与陶渊明
论元散曲中的屈原与陶渊明
元散曲中有一大批作品涉及到了许多历史人物,其中就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很大影响的屈原与陶渊明。
在这些作品中,元散曲家观点高度集中地表现出抑屈崇陶的思想倾向:对屈原忧念苍生、关心国事、为理想殉身的做法流露出不以为然的态度;而对陶渊明的辞官不仕、安闲自适的隐居生活极尽赞美之词。
这与历史上对屈原、陶渊明的传统评价明显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通过认真分析这一差异现象,积极探究造成这种不同评价背后的深层原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理解和把握元曲作家的思想倾向和元散曲的文化蕴涵。
中国古代士人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观念。
他们主张积极用世,希望人生有所作为;但在不遇明主或“道不行”时则隐居而求其志,独善其身,以待时机。
儒家文化中包含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处世方式,或“隐”或“仕”,给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面对不同境遇时提供了可进可退的两种不同选择。
屈原忧国忧民,毕生践行着儒家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理想信念,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仕”的一极;陶渊明淡泊名利,坚守着儒家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隐”的一极。
二者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屈原、陶渊明、苏轼之高洁品质
你最爱苏轼的什么品质?
• 1.重情重义,率真纯净。危难时首先想到的是弟 弟子由,给他留下两首诀别诗,“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殷殷关切之祷告,无不流溢着手 足深情。 • 2.潇洒坦荡,旷达乐观。不似李白“仰天大笑出 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忘形,不像屈原 耿耿于“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孤标傲世,他于 困苦中依然寻着乐趣,有如“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 3.政治上不偏不倚,不为一己之私,书生本色。
结合原文,请说出你对文中“你因《离骚》而不朽, 这或许是你不幸的一生中最大的幸运”这一句的理 解。 (1)这句话的意思是:屈原因《离骚》而被人 们记住,这是对他苍凉的人生来说最大的安慰。 (2)文中第三段提到“只能从那瑰奇绚丽的篇 章中读懂你的思想,读懂你的爱国心,读懂你 顶天立地的精神”,可见,正是透过这震古烁 今的诗作让我们真正读懂了屈原,这是他给予 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3)另外,第四段也 提到汨罗江畔的呼声让我不自觉地以此来观照 自己,我想这也正是屈原感到欣慰的幸运之处, 可以使今天的我们于浮沉人世观照自己。
屈原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 1.矢志不渝的政治理想。(《离骚》“乘骐 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2.不同流合污,赤胆忠心,正气凛然。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 3.为国为民的忧患意识。(“唯草木之零落 兮,恐美人之迟暮”) • 4. 虽遭排挤,屡受打击,但忘却个人得失 (“恐皇舆之败绩”;“哀民生之多艰”) • 5.坚定上下求索的执着精神。(“路漫漫其 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和陶渊明的人格对比
屈原,战国诗人,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后因遭贵族排挤毁谤,使曾经对他十分信任并依靠他变法图强的楚怀王,对他产生怀疑以至疏远放逐;楚襄王当政后,更为昏庸,朝政日益腐败,楚国面临亡国的危机,而对屈原这样的爱国志士迫害有加。
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后,屈原自投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最初做州里的小官,可由于性格耿直,清明廉政,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便辞职回家。
后来时隐时仕,直到辞去彭泽县令一职后永远脱离官场,回归其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
回顾以上经历,可见屈原和陶渊明是有共同点的。
时不我待。
他们都厌恶这黑暗的世俗社会,也被这黑暗的社会所埋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他们也都反抗黑暗,不随波逐流。
无论是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的浩然正气,还是屈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的独立不迁,都是他们伟大人格最真实的写照。
但他们始终不一样。
就其对社会的态度而言,如果说陶渊明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那么屈原就是一个抗击现实的勇者。
立身于世俗的滚滚洪流中,他始终保持自己的清高与
清醒,不肯同流合污。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哪怕君主疏远他,大臣排挤他,他也立志要在那个没有炬火的年代里成为唯一的光。
而陶渊明却不同,在宦海中沉浮数十年,他已厌倦了这种生活,厌倦了自己的坚持并不能改变这个社会的无力感。
于是他选择返回自然,看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选择蒙上自己的眼睛不去看这社会的腐朽,不去看百姓的沉沦。
就其对自然的态度而言,屈原大胆怀疑,具有上下求索的大无畏精神。
《天问》就是屈原对于统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高,最初,最大的规律的疑问。
他问日月、问星辰、问洪水、问九州、问地之长、问山之高、问历代之兴亡、政治之得失······而陶渊明崇尚自然,对自然化迁持委顺态度。
宇宙间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人也是不断变化的,既然化是普遍的规律,那么就纵浪其中,顺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所谓纵浪大化就是如此。
他不会去质疑自然探索自然,只会顺应自然。
屈原一生不断地追求理想,探索真理,却找不到一条出路,也没有一个人理解他。
因此他心情十分苦闷矛盾,常常徘徊在歧路上,不知何去何从。
斗争与妥协,自清与随俗,两种不同的处世哲学在他心中交战,于是他终身抑郁不得志。
陶渊明的内心也经历过这样的交战。
他并没有摆脱名教
的束缚,立善求名对他还有诱惑的力量。
他不断地出仕又不断地辞官。
但他后来也依然在田园里活得恣意盎然。
我想,是因为他找到了与世界和解的方式,找到了与自己和解的方式。
在我看来,世界上不外乎三种人。
一类是屈原,一类是陶渊明,一类是我们。
屈原们一生都不会屈服于世界,以慷慨激昂的曲调谱完这首生命之歌,他们会死亡但不会倒下;陶渊明们已经找到与世界相处并且使自己精神愉悦的办法,余生怡然自得。
这两者都是小众,而绝大部分是我们。
我们正在岔路口犹豫不决要成为怎样的自己。
是屈原那样壮烈而绚烂,还是陶渊明般平淡而闲适?
望每一个我们的决定都不会辜负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