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扶贫开发模式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贡献者。

在扶贫工作的背后,有大量的研究文献支撑和指导,这些文献对于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其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动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政策文件研究扶贫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文件来指导和支持。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扶贫政策文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和执行扶贫政策。

一些学者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进行了解析和评价,为政府的扶贫政策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二、扶贫方法研究扶贫工作的方法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者们对扶贫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一些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法,为实现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些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关注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融合,提出了多种帮扶方法,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三、扶贫成效评估研究扶贫工作需要不断地评估和反馈,以便为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

国内学者对扶贫成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评估方法和指标。

通过对扶贫工作的定量和定性指标进行分析,帮助政府了解扶贫工作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一些学者对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四、扶贫经验总结研究中国是世界上减贫成就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国内学者对扶贫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和研究。

一些学者通过对国内外扶贫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了一些成功的扶贫经验和做法,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借鉴。

一些学者还通过对个别贫困地区的深入调研和实地考察,总结了一些具体的扶贫经验,为未来的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扶贫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和部署。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扶贫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越发深入,涌现出了大量的学术文献。

本文将就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政策研究方面政策研究一直是扶贫研究中的重要方向。

在国内近年来的文献中,关于扶贫政策的研究成果丰硕。

一方面,有学者对中国扶贫政策进行了具体的实证研究,从各个角度分析政策的实施效果和问题所在。

也有学者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扶贫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在政策实施效果方面,有学者对于精准扶贫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考察政策对贫困地区的影响和效果。

还有研究者对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具体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为政策调整和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也有学者关注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和问题,指出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在政策制定和调整方面,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和建议。

他们从宏观层面审视扶贫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改善政策的途径和措施。

也有学者对于当前扶贫政策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政策的科学制定和调整,为实现更加精准有效的扶贫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产业扶贫方面产业扶贫一直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扶贫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内文献中涌现了大量关于产业扶贫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产业扶贫的问题和挑战,同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经验。

产业扶贫研究主要涉及到农业扶贫、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

有学者对于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进行了具体的实证研究,考察了产业扶贫政策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

也有研究者对于扶贫产业的发展路径和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

三、社会保障方面社会保障对于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扶贫研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国内文献中关于社会保障的研究成果丰富多彩,涉及到医疗保障、教育保障、住房保障等多个领域。

西藏易地扶贫搬迁研究综述

西藏易地扶贫搬迁研究综述

西藏易地扶贫搬迁研究综述摘要:易地扶贫搬迁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和贫困户精准脱贫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今易地扶贫搬迁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巨大的民生工程,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易地扶贫搬迁的推进逆境,效益测评和后续发展进行归纳总结。

本文通过知网搜索,发现针对易地扶贫的文献数量众多,研究视角多样,但理论提炼不足,而关于西藏的易地扶贫研究的文献数量则特别少,西藏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特殊,易地扶贫搬迁难度更大,希望后续学者可以对西藏的易地扶贫搬迁进行实地考察,拓深研究,助推西藏乃至全国的易地扶贫搬迁顺利实施。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西藏;研究综述一、引言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也是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是西藏实施“六个一批”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缓解当地贫困人口生存压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以来,西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项目安排、资金支持、人力调配等多种方式,实施了一系列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工程,完成了大规模搬迁任务。

西藏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随着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也已经完成,但搬迁后的后续发展问题特别突出,例如政策帮扶问题、职业培训问题、产业落地问题、基础设施问题、教育医疗问题等等。

本文以易地扶贫搬迁为关键词的文献有五千多篇,而以西藏易地扶贫搬迁的文献仅有几十篇,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核心期刊和引用较高的文献进行整理和评述,并试图提出新的研究视角,以期达到西藏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可持续生计。

二、文献回顾易地扶贫搬迁是指将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出来,安置到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好的地区。

在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时发现,虽然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很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以传统移民搬迁为主要研究对象,鲜有以易地扶贫搬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

易地扶贫搬迁文献综述

易地扶贫搬迁文献综述

易地扶贫搬迁文献综述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适应新阶段、新形势扶贫开发工作需要。

自2001年开始,国家决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把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以及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地区贫困农户搬迁出来,到条件较好的地区发展致富,从而彻底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他们的生存问题。

易地扶贫政策从试点到实施至今已有十几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成绩有目共睹,同时为了更好推进和完善易地扶贫政策,许多学者对政策实施过程带来的成果和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下为一些围绕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产生的观点。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不到70年的时间,国家经历了从落后到繁荣,而贫困问题却成为了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影响着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民生问题。

有许多学者对于国家在较长的建设发展时期中如何解决贫困这一重要的民生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

彭玮(2017)基于湖北省调研分析后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6亿多人成功脱贫,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呈现出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单维贫困到多维贫困、静态贫困到动态贫困、短期贫困到慢性贫困的新特点。

[1]”而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师生王宏新、付甜、张文杰(2017)基于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总结了中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演进特征:“根据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实践,并结合我国15年来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文本的演进特点,可将21世纪以来我国易地扶贫搬迁演变进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试点探索阶段(2001-2010年),仅在宁夏、云南、贵州和内蒙古四省(区)实施试点;二是全面推进阶段(2011-2014年),实施范围由4个试点省(区)扩展到17个省(区),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要求对自然村落整体外迁,政策发布数量明显增加,政策类型和内容更加多样;三是脱贫攻坚阶段(2015年至今),扶贫搬迁范围扩大到22个省(区),着重强调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扶贫搬迁,搬迁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统筹主体涉及扶贫办、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多个中央部门。

《异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2000字》

《异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2000字》

异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1.在经济方面,纳克斯认为那些穷人的收入和支出几乎相等,导致这些穷人没办法攒钱,甚至出现负存款,这种情况一旦形成恶性循环,这类人是无法摆脱贫困的。

在落后地区由于居民收入水平低下,大部分收入用来消费而不是储蓄。

低储蓄导致资本支撑不起再扩大生产,生产率低则导致经济增长率低,又开启另一轮的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2.在人力资源方面,西奥.舒尔茨认为摆脱贫困的关键在于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即人力资本。

后来,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被贝克尔以及卢卡斯进行了再扩展。

贝克尔从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提高以及资本收益的递减规律两个角度来论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

卢卡斯提出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是人力资本。

随后,Alexandra Winkels 和W. Neil Adger发表《越南可持续生存及移民——作为获取资源的社会资本的重要性》,认为移民是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而采取的行为。

之后影响较大的还有“PPE 怪圈”理论,由格兰特提出。

Richard Leete等人着作“人口,环境与贫困的关系”。

拉文斯坦的“人口迁移法”指出,人口迁移是为了寻求最大化利益,改善经济条件,并加速致富过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二)国内研究生计问题是在异地扶贫搬迁的大力推进中学者能开始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国学着主要从移民的可持续生计、移民的生计方式发生变迁、移民生计的适应性、移民生计中的困境以及移民生计重建等进行研究。

在移民的可持续生计研究中我国学者在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状况对移民的生计资本进行了分析。

杨云彦等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库区农民,对库区农民生计资本进行了分析,得出库区农民审计资本的特点,主要的特点有人力资本积累整体薄弱、自然资本人均拥有量少、金融资本积累量少。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在生计方式变迁研究中张鹏瑶通发现搬迁后移民们的生计普遍得到了提高,具体表现在,收入得到提高、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人际交往更加和谐等,但是由于移民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增收与融资能力较弱,相关扶植政策不够到位,搬迁地管理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移民的心理压力未得到有效缓解等问题的存在,移民们仍感到不小的生计压力。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扶贫研究是国内近年来热点关注的话题之一,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都对扶贫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扶贫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国内扶贫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近年来,国内扶贫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扶贫政策和措施的评估、扶贫经验和模式的总结、扶贫效果的评估和扶贫移民的问题等。

扶贫政策和措施的评估是近年来国内扶贫研究的重要方向。

许多学者通过对具体扶贫政策和措施的分析和评估,提出了一些扶贫政策的改进和优化建议。

一些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现行扶贫政策和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资金的浪费、执行效率的低下等,因此提出了一些优化政策的建议,以更好地提高扶贫效果。

扶贫经验和模式的总结也是近年来国内扶贫研究的重要内容。

许多地方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和模式,这些经验和模式对于其他地方的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这些成功经验和模式的总结和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到其他地方。

一些学者通过对某地扶贫工作的案例研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扶贫模式,如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为其他地方的扶贫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扶贫移民的问题也是近年来国内扶贫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过程的推进,许多贫困人口通过城市化政策进行扶贫移民。

扶贫移民涉及许多问题,如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就业问题等。

许多学者对扶贫移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寻求解决方案,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扶贫问题,相关的文献也逐渐增多。

本文将从扶贫政策、扶贫模式和扶贫效果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

一、扶贫政策1.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研究。

《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研究》一书对当前我国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多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如加强精准扶贫、深化产业扶贫等。

2.扶贫政策对贫困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该研究通过问卷和实地调研的方式,探究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收入的影响。

结果显示,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收入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贫困地区扶贫政策的演变与分析。

该文研究了我国贫困地区扶贫政策的历史演变,提出了需要进一步优化扶贫政策的建议。

二、扶贫模式1.基于空间自相关的贫困地区扶贫模式研究。

该研究应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我国贫困地区扶贫模式中存在的空间相互依存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社会资本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研究。

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探究了社会资本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在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贫困县扶贫模式探讨。

该文分析了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区域特色化、产业化、社会化等多种扶贫模式,为贫困县制定科学合理的扶贫计划提供了参考。

三、扶贫效果1.对贫困地区扶贫投入效果的研究。

研究通过对贫困地区扶贫投入的分析,发现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同时提出一系列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建议。

2.扶贫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该文分析了扶贫产业发展对贫困户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扶贫产业发展对提高贫困户收入和改善民生具有显著的作用。

3.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农村扶贫政策对农房产权改革的影响研究。

该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探究了扶贫政策对农村房产权改革的影响。

结果表明,扶贫政策对农房产权改革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扶贫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扶贫政策、扶贫模式和扶贫效果等方面。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篇一: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一、国内学者对地区扶贫开发模式的研究林毅夫(2004)通过研究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及就业状况发现,贫困人口之所以贫困是因为缺乏就业机会,因此他建议,从国家层面上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时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同时对农村贫困人口,要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增加对他们的人力资本投入,让贫困人口有能力去掌握这个机会。

胡平(2006)则认为,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健全扶贫开发机制、扶贫投入机制,以提高扶贫效率。

同时,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反贫困中的作用。

朱海俊(2007)认为,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新的制度设计。

他建议“增加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倡导建立农民自己的农村自治组织”。

给农村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资源环境,这是农村反贫困的社会政策保障。

康晓光(2008)从贫困成因的角度提出反制度性贫困、反区域性贫困和反阶层性贫困三种反贫困战略,这为中国制定反贫困战略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龚娜、龚晓宽(2010)总结,我国扶贫的具体模式很多,主要有以下8种:(1)财政扶贫模式。

主要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财政、税收优惠,直至全部取消农业税等方式向贫困地区倾斜,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2)以工代赈扶贫模式。

以工代赈是扶贫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益劳动而获得赈济的特殊的扶贫方式。

(3)“温饱工程”模式。

以增加物质投入,普及良种良法为手段,采取“以物放贷,以粮还贷”的办法,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的一种扶贫形式。

(4)产业开发模式。

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区域性支柱产业,这是解决贫困户经济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

产业开发模式实施的主体多元,有政府组织、也有非政府组织,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

易地扶贫搬迁论文

易地扶贫搬迁论文

易地扶贫搬迁论文新时期水库移民易地脱贫工作调研报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库移民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移民政策法规,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水库移民工作。

2006年 5月 1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 号,以下简称国务院 17号文件),体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对于帮助水库移民脱贫致富,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最近,笔者会同州县移民部门的一些同事,就湘西州库区如何以贯彻实施国务院 17 号文件为契机,把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村寨的特困移民,二次搬迁到城镇和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居住发展,并通过新一轮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实现异地脱贫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

这次调研活动共走访 6个县、 7个乡镇、 12 个移民村,分别召开了移民群众代表、基层移民干部和县直相关部门人员座谈会,参会人员 140人次,走访移民 45人,发放问卷 35 余份。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要以国务院17 按照州领导提出的以实施新的后期扶持政策为契机,号文件为指针,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要坚持“四个结合” ,即:要与解决移民的温饱和扶贫开发相结合、要与农业产业化建设相结合,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要与智力移民工作相结合。

借鉴湘西州部分地区“退人还山” 和异地脱贫的成功经验,来探索新时期移民工作的新路子。

一、实施二次搬迁,实现异地脱贫已势在必行湘西州现有大中型水库 32座,涉淹 8 个县市、 113个乡镇、 587个村、1405个组,共有现状农村移民人口 16 万人。

大部分水库均在 1986 年以前修建,受历史因素影响,移民前期补偿标准低,生产生活十分困难。

2007年,全州库区移民人均纯收入为 1500元,比全州农民人均收入 2250 元少了 750元,库区绝对贫困人口 2 万余人,占移民总数的 12.5%。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中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这个过程中,扶贫研究成为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探讨中国扶贫工作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扶贫政策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扶贫政策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完善。

以往的扶贫政策主要以政府的补贴和资金投入为主,但在近年来,中国的扶贫政策逐渐向精准扶贫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相关研究表明,精准扶贫政策能够更精准地定位扶贫对象,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为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广泛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精准扶贫政策能够更好地解决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提高扶贫效果和可持续性。

也有一些研究指出,精准扶贫政策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需要政府不断优化配套机制和政策措施,以提高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扶贫问题的研究除了政策层面的研究,学术界也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扶贫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有关研究发现,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解决扶贫问题的根本之策。

需要关注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就业机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贫困人口的脱贫。

四、社会参与与扶贫问题的研究学术界也对社会参与与扶贫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表明,有效的社会参与能够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希望。

需要开展更多的社会参与型扶贫项目和政策,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共同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

五、未来展望综合上述,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从政策、实施效果、经济发展、社会参与等多个层面对中国扶贫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和研究,深入探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参与扶贫的机制与路径,为中国扶贫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1. 引言1.1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扶贫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扶贫研究不仅是国家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络绎不绝,内容涵盖了扶贫政策、扶贫模式、扶贫案例等多个方面,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扶贫研究文献综述不仅可以系统梳理当前研究状况,还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通过对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的综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当前扶贫工作的发展现状,把握扶贫政策的演变和影响,探讨扶贫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深入探讨扶贫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并对扶贫成效进行评估与展望。

本文旨在对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进行全面的综述,分析当前扶贫研究的主要成果,指出存在的不足与展望,并提出对未来扶贫研究的建议,为进一步推动扶贫事业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扶贫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扶贫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是国内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扶贫工作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重点工作之一,旨在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

扶贫工作的实施需要深入研究贫困问题的根源和机制,探索有效的扶贫策略和措施。

扶贫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扶贫研究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国内外对贫困问题的长期关注。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贫困问题在中国也逐渐得到关注。

贫困地区的存在不仅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扶贫工作成为国家政策的重点之一,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扶贫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政府和社会更好地理解贫困问题的本质和机制,在制定扶贫政策和措施时更加科学有效。

通过扶贫研究,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扶贫模式,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扶贫研究也可以促进学术界与政府、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扶贫意义重大,是一个长期而且系统的工程,也是国内外各大机构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为了推进全民参与、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中国,研究学者们也在近年来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扶贫工作。

本文将从政策制定、贫困地区特点及发展模式、扶贫营销、教育扶贫等方面对国内近年来的扶贫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一、政策制定2015年以来,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国内研究学者也开始探讨政策制定的方式和结果。

徐江等(2016)分析了以识别贫困户为基础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提出政府应该更加注重协助贫困户脱贫而非仅仅是搬出贫穷地区。

而黄文勇等(2018)则是在比较山区和平原地区的精准扶贫政策之后提出,政府需要针对性地出台不同的扶贫政策。

二、贫困地区特点及发展模式由于贫困地区特殊的经济环境,研究者也开始对贫困地区的特点和扶贫模式做出了各种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上的探讨。

如崔琳等(2019)探讨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贫困原因和特点,同时提出贫困地区可以通过旅游业、教育产业和产业升级来发展。

在经济学方面,王昆(2017)研究了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基于产业链和分级分区发展的模式。

在管理学领域,黄德江等(2020)通过大数据调查发现,扶贫项目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才能最大化效益。

三、扶贫营销营销手段对扶贫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得到了不同层面的研究。

2016年,陈咏梅从营销的角度对农产品扶贫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采用“5S”营销策略可以获得优异的销售业绩。

在运用互联网手段进行扶贫营销方面,卢佳慧等(2020)提出了“平民化”“亲民化”“体验式”“故事化”“一体化”等手段,以强化扶贫产品的互联网营销能力。

四、教育扶贫近年来,国内学者也提高了对教育扶贫的研究。

陈昱芃等(2017)指出,由于地理环境和家庭背景等因素,贫困地区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困难。

研究者提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实施强制义务教育制度,长度化教育等措施。

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

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

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减贫事业的深入发展,精准扶贫作为中国特色的减贫策略,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和综述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以期为深入理解和推进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本文将从精准扶贫的内涵、理论基础、实践模式、成效评估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全面展现精准扶贫研究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通过综述已有研究成果,本文旨在揭示精准扶贫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所取得的进展,同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争议,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和启示。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提炼出精准扶贫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理论。

同时,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深入剖析精准扶贫在实践中的运作机制和实际效果。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论上,通过对精准扶贫研究的综述,有助于深化对精准扶贫内涵和理论基础的理解,推动相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实践上,本文的综述可以为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解决当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本文将逐一探讨精准扶贫的内涵、理论基础、实践模式、成效评估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精准扶贫研究综述。

二、精准扶贫的内涵与特征精准扶贫是一种新型的扶贫方式,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精确识别贫困对象,制定个性化的扶贫措施,实现贫困地区的全面脱贫。

具体来说,精准扶贫具有以下内涵和特征:精确识别贫困对象:精准扶贫的核心是精确识别贫困对象,即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将真正的贫困人口筛选出来,确保扶贫资源能够准确投放到最需要的地区和人群中。

这要求我们在扶贫工作中摒弃传统的粗放式扶贫方式,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提高扶贫识别的精度和效率。

个性化扶贫措施:针对不同地区的贫困情况和贫困对象的特点,精准扶贫要求我们制定个性化的扶贫措施。

易地扶贫搬迁情况简述范文

易地扶贫搬迁情况简述范文

易地扶贫搬迁情况简述范文易地扶贫搬迁是指根据国家扶贫政策,将贫困地区的居民由原住地迁移到相对富裕的地区,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和经济条件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是基于中国扶贫工作的具体情况而展开的。

在中国,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山区、沙漠地区、高寒地区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

由于当地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等原因,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脱贫面临巨大的挑战。

因此,将贫困地区的居民迁移到自然条件良好、经济发达的地方,成为改善他们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从2016年开始展开,至今已有数百万贫困户受益。

搬迁过程中,政府会为搬迁户提供相关的补贴和扶持政策,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过渡到新环境中生活。

搬迁后,贫困户可以借助新的生产条件和市场机会,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提高自身收入。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改善了贫困户的经济条件,还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在贫困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道路不畅等问题,贫困户居住条件非常差。

易地搬迁后,他们可以居住在新建的安居房或改造后的农村房屋中,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新的居住地还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医疗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为贫困户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在搬迁过程中,会组织专业团队进行规划和选址,确保搬迁地点符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同时,政府还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对搬迁户的培训和帮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到群众福祉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搬迁过程中,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当地群众的沟通和协调,保障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失。

同时,要注重贫困户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他们的脱贫致富提供更好的条件。

总的来说,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国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将贫困户迁移到发达地区,他们可以利用新的生产和发展机会,改善自身的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关于国内扶贫研究的文献综述表明,中国政府在扶贫工作上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扶贫研究的文献涵盖了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等多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对扶贫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本文将综述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的文献现状,并对研究成果和展望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政策研究在扶贫政策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从宏观政策制定的角度,对国家扶贫政策的演变、机制建设和政策效果进行了探讨。

研究发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扶贫政策也经历了从“温饱型扶贫”到“精准扶贫”的转变。

大量的文献对精准扶贫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一方面政策制定对扶贫对象的精准定位,另一方面政策实施对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还有不少文献探讨了政府与市场、社会资本的合作机制,为扶贫政策的创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实施研究在扶贫政策实施方面,研究文献主要聚焦于扶贫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效果评估和经验总结。

一些研究发现,以“调查评估”为导向的实施方式,有助于提高扶贫项目的针对性和持续性。

还有文献通过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各地区和各行业的扶贫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评估,为政策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一些学者还从项目管理、风险控制、监督考核等方面对扶贫项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三、问题研究尽管扶贫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扶贫工作中的困难和矛盾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一些研究发现,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需要在扶贫政策中得到更多关注。

一些学者还指出,要解决贫困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教育、医疗、就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提出了“多维度扶贫”的观点。

还有一些文献探讨了扶贫政策的社会影响、文化认同、地区协调等问题,为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修改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四、展望国内扶贫研究目前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讲课讲稿

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讲课讲稿

一、国内学者对地区扶贫开发模式的研究林毅夫(2004)通过研究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及就业状况发现,贫困人口之所以贫困是因为缺乏就业机会,因此他建议,从国家层面上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时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同时对农村贫困人口,要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增加对他们的人力资本投入,让贫困人口有能力去掌握这个机会。

胡平(2006)则认为,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健全扶贫开发机制、扶贫投入机制,以提高扶贫效率。

同时,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反贫困中的作用。

朱海俊(2007)认为,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新的制度设计。

他建议“增加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倡导建立农民自己的农村自治组织”。

给农村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资源环境,这是农村反贫困的社会政策保障。

康晓光(2008)从贫困成因的角度提出反制度性贫困、反区域性贫困和反阶层性贫困三种反贫困战略,这为中国制定反贫困战略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龚娜、龚晓宽(2010)总结,我国扶贫的具体模式很多,主要有以下8种:(1)财政扶贫模式。

主要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财政、税收优惠,直至全部取消农业税等方式向贫困地区倾斜,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2)以工代赈扶贫模式。

以工代赈是扶贫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益劳动而获得赈济的特殊的扶贫方式。

(3)“温饱工程”模式。

以增加物质投入,普及良种良法为手段,采取“以物放贷,以粮还贷”的办法,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的一种扶贫形式。

(4)产业开发模式。

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区域性支柱产业,这是解决贫困户经济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

产业开发模式实施的主体多元,有政府组织、也有非政府组织,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

(5)对口帮扶模式。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由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探析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探析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探析易地搬迁扶贫是中国扶贫工作中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将贫困地区的居民搬迁至相对富裕的地区,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输血式”扶贫方式,但同时也有助于改善贫困地区的环境和资源利用,提升整体扶贫效果。

下面就易地搬迁扶贫模式进行探析。

一、易地搬迁扶贫的背景和意义易地搬迁扶贫是近年来中国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贫困人口已经从1978年的7.4亿人减少到2017年的3,21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了3.1%。

易地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对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实施集中搬迁安置,提供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等生产生活条件,为他们搭建脱贫致富的平台,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扶贫方式。

易地搬迁扶贫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贫困地区环境条件的限制。

很多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很难提供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贫困地区常年干旱、缺水,土地退化、荒漠化问题突出等,这使得贫困地区的居民很难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

2. 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大多数贫困地区的资源非常匮乏,缺乏有效的资源供给,难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

而先进地区的资源配置要好得多,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3. 脱贫攻坚的需要。

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政府提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易地搬迁扶贫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

1. 促进资源整合。

易地搬迁将贫困户从资源匮乏的地区搬迁至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有助于提升整体的区域发展水平。

2. 助力脱贫攻坚。

易地搬迁能够为贫困户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发展能力,成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支持。

3. 改善环境状况。

易地搬迁可以通过减少贫困地区的人口密集度,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易地搬迁扶贫主要包括集中搬迁和分散搬迁两种模式,下面对这两种模式进行具体的分析。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探析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探析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探析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是指将贫困地区的居民迁移至新的生活环境中,通过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产业支持等方式,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这种模式在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通过搬迁,可以将贫困地区居民从资源匮乏、环境恶劣的地方迁至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地方,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搬迁后,要通过提供稳定的住房条件,确保搬迁户有一个安居的环境。

为了提高搬迁户的收入水平,还要提供产业支持,帮助他们发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产业。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的成功离不开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的支持。

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搬迁方案,并确保搬迁户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政府要加大投入,确保搬迁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为了帮助搬迁户发展产业,政府要提供金融支持、培训机会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帮助。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搬迁,许多贫困地区的居民摆脱了贫困。

他们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条件,收入水平得到了提高。

搬迁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搬迁地区的环境改善,对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搬迁后的居民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融入新的社会关系,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于资金投入较大,易地搬迁扶贫模式需要政府不断加大财力投入,可能存在财政压力。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也可能面临一些地方政府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搬迁户的意愿不强烈、监督不到位等。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在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搬迁,可以改变贫困地区的居民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要想进一步推进易地搬迁扶贫工作,需要政府继续加大投入,提高实施的质量,确保搬迁户的利益得到保障。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探析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探析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探析
中国自2013年启动扶贫攻坚战以来,通过多种扶贫手段,在贫困地区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中易地搬迁扶贫被认为是一种成功的扶贫模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省份。

易地搬迁扶贫是指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安置到其他地区,提高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易地搬迁扶贫的核心是“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通过使贫困人口搬到生态条件好、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搬迁户的脱贫致富得到了有效保障。

易地搬迁扶贫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易地搬迁扶贫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显著。

将贫困户迁往自然条件和资源更好的地方,能够促进他们从事更多领域的产业,提高产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效益。

同时,易地搬迁扶贫还能够促进旅游业,增加就业机会,吸引投资和人才,拉动地区经济发展。

其次,易地搬迁扶贫可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

大规模地迁出贫困户,可以减少当地的人口压力,降低采伐、养殖以及水土流失等不利于环境生态的活动,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因此,易地搬迁扶贫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易地搬迁扶贫能够提高贫困人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远离贫困地区,到一个更加宽敞、舒适、健康、安全的地方生活,容易让他们获得一种幸福感和归属感,进而激发他们奋斗、自我发展的热情和欲望。

最后,易地搬迁扶贫也加强了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社会的联系,增强了扶贫工作的社会支持和公众参与度。

与此同时,易地搬迁扶贫也会带来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安置难、融入难、贫困返现等。

应该尊重贫困人口的意愿,合理开展安置工作,同时还要注重贫困人口的融入和适应,加强社会支持和政府监管,避免出现贫困返现等问题。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探析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探析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探析一、易地搬迁扶贫模式的特点1. 针对性强。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地搬迁贫困人口,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问题。

2. 综合性强。

易地搬迁并不单纯是将贫困户迁出原住地,而是要提供包括住房、工作岗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全方位帮扶,将贫困人口在搬迁地实现全面脱贫。

3. 可持续性强。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着重强调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搬迁后的二次扶贫,力争实现搬迁地的可持续发展。

1. 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

易地搬迁让贫困户从原来的恶劣环境中解脱出来,得到了更好的住房和生活配套设施,也有利于他们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水平。

2. 促进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进程。

易地搬迁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3. 有利于扶贫资金的合理利用。

易地搬迁模式是在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提供全方位的扶贫帮扶,避免了扶贫资金的浪费和滥用。

1. 搬迁后的生活适应问题。

由于搬迁贫困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发生改变,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适应期,需要社会帮扶和支持。

2.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搬迁地的保护与建设问题是易地搬迁模式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一方面要充分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使搬迁地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扶贫资金的合理利用问题。

易地搬迁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何保证这些资金的合理利用,避免浪费和滥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易地搬迁扶贫模式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和组织参与到易地搬迁中来。

2. 完善配套设施。

易地搬迁并非简单的搬迁,还需要提供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如住房、就业岗位、医疗、教育等,才能让搬迁人口真正实现全面脱贫。

3.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在易地搬迁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对搬迁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地扶贫开发模式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一)人口迁移国外最早研究异地扶贫的相似理论就是“人口迁移”理论,所谓“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分布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

由于各自研究角度的不同,学术界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存在多种界定。

联合国(1982)《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给人口迁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

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

”这一概念引申出人口迁移有两个重要属性:(1)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

即人口迁移排除了虽然改变了居住地,但还属于同一行政区域内,没有跨越行政界线的这部分人口,只包含了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的人口。

(2)人口迁移的时间属性。

即人口迁移排除了日常通勤活动造成的居住地暂时的变动,只有“永久性”地迁出居住地的运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理论研究的鼻祖莱文斯坦(1881),他曾根据英国人口普查中有关人口出生地和居住地的资料发表了《人口迁移的法则》,是公认最早的人口迁移理论,1889年他又根据欧洲20多个国家的资料,发表了另一篇同名文章。

他的人口迁移法则集中体现在这两篇论文之中,其要点如下:①人口迁移与距离:人口迁移受距离的影响。

人们通常倾向于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迁移只是移向大的工商业中心,离中心越远,迁移人口越少;②人口迁移呈分级递进的特征:大的工商业中心吸引邻近城镇的人口迁入,而后者留下的空缺则由更远的乡村居民迁入填补,如此形成整个社会的迁移全景。

反过来,当大城市人口向外扩散时,也是由近及远,逐步外推;③迁移流与反迁移流:每一个人口迁移的迁移流(由同一迁移出发地到同一迁移目的地的一批迁移者)都具有一个相反方向的反迁移流,二者同时并存;④技术发展与人口迁移:运输、交通工具及工商业的发展使人口迁移呈现增加的趋势;⑤人口迁移以经济动机为主:虽然税收、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是促使人们迁移的重要原因,但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原因仍是经济因素。

人们为改善生活条件而进行的迁移占全部迁移的绝大多数。

人口迁移活动对于个人、家庭、地区甚至一个国家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对于一个地区或国家来说,人口迁移可以改变人口密度和数量,影响劳动力供需关系,从而影响经济。

在我国的异地扶贫中面临的安置点选择、移民户返回原住地等问题,都可以借鉴莱文斯坦的理论进行分析处理。

(二)影响迁移因素根据德国学者李(Lee)的解释,影响迁移的因素包括四种,即迁出地因素、迁入地因素、中间阻碍因素和个人因素。

四种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称为人口迁移的中间障碍模型。

该模型可用于资本区域流动的分析:社会经济事物的空间运动过程(如投资行为)也存在迁出地因素(挽留或排斥)、迁入地因素(引力或潜入门槛阻力)、中间障碍因素(迁入地与迁出地之间的距离、信息、制度与政策性摩擦等等)、个人因素(投资决策者的个人影响或迁入地与迁出地的某地方领导)。

(三)推力拉力理论李(Lee)(1966)于年完成的人口迁移推力拉力理论。

该理论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影响迁移的因素;迁移量;迁移的流向;迁移者的特征。

人口迁移的推拉模型是Burge(1969)提出,赫伯尔(1983)最先全面、系统总结了“推拉”的理论概念,他认为人口迁移是由两部分“力”引起的,一部分为拉力,另一部分为推力。

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由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和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迁移者个体的行为决策过程来看,推力—拉力理论的成立包含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假设人们的迁移行为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二是认为迁移者对原驻地和迁入地的信息有比较充分的了解。

只有这样他才能根据两地之间的推力和拉力,从比较利益的角度出发做出相应的选择。

(四)新人口迁移论爱森斯坦是连锁迁移研究的先行者,他将影响人口流动行为的宏观要素归结为国家、市场和社会网络。

“国家”通过制度和政策设定和对一些基本资源的控制,从而划定人们可能的行为领域。

“市场”领域则已被广泛证明,它的价格、利益比较机制是现代社会中一般人口流动的决定因素。

“社会”是各种经由长期的共同生活而沉淀下来的“关系网络”,包括作为流出地的农村,因亲缘、地缘结成的关系、流动者内部结成的关系,以及在二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复杂的网络(结构)。

在云南移民扶贫实践中,有许多原住民不愿意搬迁,其中有“国家”、“市场”、“社会”这三方面的影响,只有当“国家”为移民安排好一些基本的保障,通过“市场”进一步“诱导”,才能打破原住民对原来生活环境、“社会”网络的依赖,适应新的环境。

二、国内研究(一)异地扶贫开发的界定异地扶贫开发因为各地的地理条件各异,所以开发模式也各种各样,对其理解也有所差异。

王克林(1998)认为异地扶贫开发的实质是人口从环境恶化的超载区域向不饱和区域流动,同时人口对环境资源的分配也相应得到调整的过程。

朱建定(2004)则认为通过异地搬迁,即由于自然原因或政府及相关部门基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把居民由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为,从而打破“自然环境恶化—贫困—扶贫—返贫”的恶性循环。

杨甫旺(2008)根据云南永仁县扶贫搬迁的实例,认为异地扶贫是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人口再分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举措。

费俊亮(2011)认为,异地开发扶贫移民,是指依靠政府的组织与引导,在政府的政策、资金、物资等支持下,将生活在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贫困人口迁移到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通过开发安置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迁移人口的脱贫致富及迁出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改善。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的说明,异地扶贫是“对目前极少数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缺乏地区的特困人口,要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实行搬迁扶贫”。

对于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枯竭,基础设施薄弱,艰难维持最基本的生计的居民,单靠就地常规扶贫不仅成本高,难度大,而且很难取得实效,只有采取异地移民搬迁,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异地移民扶贫开发,就是在人口、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和低成本—长期收益高的原则上,鼓励和支持(特殊情况下政府强制)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地区的贫困农户通过搬迁移民、异地开发的方式,来解决温饱和保持农民纯收入稳定增加的开发式扶贫途径和模式。

(二)异地扶贫的两个基本问题在异地扶贫中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是否需要迁移,即在就地解决问题和异地解决问题两者之间做出合理决策;二是如何进行迁移,即迁移的对象如何确定,采取分散迁移还是整体迁移,迁移到何处,以及需要采取哪些必要手段确保迁移取得预期效果。

针对第一个问题,是否需要迁移,其中主要是对迁移对象的界定,对此不同地区制定的条件不同,李进参(1999)结合云南省的异地扶贫实践,提出异地扶贫开发的3个前提条件,一是实在缺乏生存条件,二是就地不能或很难摆脱贫困,三是两地脱贫成本悬殊。

郑瑞强(2011)则更多从地域、生态的角度来考虑是否应当搬迁,他认为,首先, 区域特征是限制在生态脆弱地区, 这是第一条件, 也是基础性的环境条件, 只要满足此条件, 即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可以进行相应的生态移民; 其次, 在生态移民中基于群体的组成又可以将生态移民分为兼具扶贫功能的多目标性生态移民和单纯生态移民。

再次, 生态脆弱地区的扶贫移民工作兼具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

最后, 目标明确为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扶贫双重目标下的移民。

归纳异地扶贫的条件,通常指在落后地区,生产力发展滞后,环境严重超载,人口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往往非常脆弱,有些地区甚至濒于崩溃,对此类地区需要进行移民扶贫。

针对第二个问题,如何进行迁移,迁移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白南生(2000)提出,通过插户移民、由农民自己投亲靠友、分散安置三种方式进行移民。

刘玫(2007)从迁出方式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分散的松动式迁出,以减少迁出地的人口压力,增加迁出地的人均耕地水平。

二是放弃迁出地,以自然村为单位整体迁出。

秦均平(1998)根据宁夏农村地区移民扶贫开发,提出五点建议:(1)政府在人口迁移中多服务,少干涉;(2)人口迁移与扶贫相结合;(3)人口迁移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新灌区开发相结合;(4)人口迁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5)政府鼓励与个人自愿相结合。

刘彦才(2002)结合湖北五峰县的异地扶贫实践,提出迁移过程需要做到五个结合:一、坚持与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二、坚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三、坚持与小城镇和中心村相结合;四、坚持集中搬迁和分散搬迁相结合;五、异地搬迁必须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黄承伟(2000)则针对生存环境恶劣,人均资源占有量贫乏地区的“人口增加→生态破坏→衣食不足→政府救济→人口进一步增加”的恶性循环,提出了就地扶贫、劳务输出和异地安置三种途径,并用成本—收益方法得出异地安置成本高但长期收益大的突出特点和异地安置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培育经济长点的重要意义。

(三)迁移对象的界定贵州省搬迁农户需满足(1)迁出地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负载过重,基本丧失了生存条件;(2)搬迁农户2000年末人均耕地少于0.3亩(中等质量),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3)搬迁农户有强烈的脱贫愿望,并按照完全自愿的原则提出申请;(4)搬迁农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在政府为他们改善的生产环境里,通过自己的劳动能脱贫致富;(5)搬迁农户遵纪守法,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搬迁贫困人口条件有五点:①全家人口的户口均在确定的迁出区;②必须是在册的贫困人口;③必须具有劳动能力,且智力无缺陷;④必须是一直从事农牧业生产,并且以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牧户;⑤家庭成员由2人以上的合理人员组成。

归纳起来需要符合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需要解决温饱的贫困户,如在河南省,申请农户必须符合“三不通”(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和“四难”(就医难、上学难、耕作难、娶妻难)条件;第二,迁出户资源稀少,主要是人均耕地少,如广西明确规定迁出户的耕地要在0.3亩以下;第三,迁出户要有一定的生产能力;第四,个人自愿。

(四)异地扶贫的移民模式根据国务院扶贫办(2007)关于《中国异地安置扶贫案例分析》报告总结,我国异地扶贫的移民模式有如下四种基本模式:一、“整体搬迁”模式,是利用专项资金进行整体开发建设,异地集中安置,建设移民新村的一种移民形式。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将扶贫移民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尝试移民建镇(扩镇),也就是无土集中安置。

二、“插花移民”模式,又称分散移民,在条件较好的乡村通过投亲靠友找到接受地的农户迁入后,得到和居住地农户同等的待遇,有的通过购买迁入地空置房入住,安置成本低,不少人可以从移民建房补助款中节省出一部分来发展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