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美术欣赏课教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目的
本研究针对的是小学低年级的学习阶段的学生,目的在于了解现行的教学需要与不足,走进教学本身,了解学生的需要,更好的促进美术欣赏教学的发展。使欣赏教学可以发挥出功能,陶冶情操,通过观察外部的表现、感知促进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形成自己的人生与价值观。而艺术教育主要是以审美和情感为主体,通过审美培养和情感应道实现美育。美术欣赏课是实现艺术教育的主要方式,在我们平时的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理论知识占的比重比较大,大部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比较困难,长时间下来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产生影响。对于好动、好奇心比较强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不利于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平时的教学模式又比较单一,对美术欣赏课并没有那么的重视,认为只要“走马观花”的看过就行。因此小学美术欣赏课并没有考试的压力,所以在课堂上会比较松散,学生缺乏创新的能力,不利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1.1.2研究意义
现在,多数学生对于美术欣赏课程都没有什么学习的兴趣,欣赏课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最后创造美的能力,与此同时也会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
其一,他们对于教师的上课方式不感兴趣。其二,有很多学生认为美术欣赏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对他们将来也没有任何的帮助。实际上,确实有很多的教师在上欣赏课时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问题,而且自身也并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亦或是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比对国外教学的实例录像和自己以及他人实际课堂教学和所在区域的调查、研究,了解欣赏教学目前所处的地位和状况了解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需要和不足,走进欣赏教学本身,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够好的促进美术欣赏教学的发展。
小学美术欣赏课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国内国外从古至今各种各样的优秀艺术作品,学生则可以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分析,来感悟艺术作品的内涵,去探讨艺术创作的初衷,提升学生自己的艺术修养,美术欣赏教育在培养人的身心健康、对美的感悟和弥补素质上的缺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1国内现状和发展趋势
王大根(2017年)将“美术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为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用美术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以及美术的方式,表达情感与思想、美化生活或解决现实生活复杂问题情景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1]王大根(2017年)其中,
需要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生成有意义的创作主题(文化理解);研究大师的生平、风格与创作观。鉴赏并借鉴经典作品(图像适度、审美判断)。尹少淳(2016)其中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形象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美术表现是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审美判断是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 创意实践是指由 创新意识主导的思维和行为,文化理解则是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2] 尹少淳(2016)实际上,五个核心素养之间构成了一个整体,综合体现在美术学科的教学行为或学习行为之中,但是每一个学习行为都有自己的指向和侧重。[3]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学习活动的方式为依据,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内容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其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审美欣赏能力的学 习领域。[4]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首要部分,在此阶段的美术欣赏课强调学生的感受、体验以及表达与批评,所以笔者认为小学美术欣赏课主要是指围绕某一主题,引导学生对美术现象、美术作品以及其他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描述、分析与判断,并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审美判断能力的活动。
2.2外国现状和发展趋势
林崇德(2016)通过对查阅到的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笔者发现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或地区关于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选取基本是以终生学习与发展为主轴,以各国或各地区的社会经济与科枝信息的发展为具体要求,注重强调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语言能力、自主发展、信息技术素养、数学素养、问题解决与实践探索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世界各国各地区选取的这些核心素养不仅涉及到能力、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学科的方面,而且兼顾到教育阶段的课程,包括学科指向的核心素养,[5]对我国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与落实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德、法、美、日等国家及地区的美术欣赏教学现状,在对其进行整理分析之后,笔者发现国外的美术欣赏教育在美术教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甚至有许多专业的视觉艺术测验来检测学生的视觉素养以及审美判断能力的水平,如梅耶美术判断力测验、查尔德和玛哈达的审美判断能力测验、格
雷夫斯图素判断测验等。
钱初熹(2006)此外,国外美术欣赏教育中关于美术欣赏(鉴赏)方式的研究也比较成熟,提出了许 多有效的美术鉴赏方式,如费罗门提出的美术鉴赏程序:叙述、分析、解释、评价,纽约现代美术馆提出的教学方法:故事、构筑、分类、解释、再创造,用立体的方法进行鉴赏,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鉴赏,借助手机等多媒体的方式进行鉴赏,学校与美术馆携手开展美术鉴赏等。[6]其中费罗门提出的美术鉴赏程序因注重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描述、分析与判断,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中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 也是我国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3研究设计与方法
3.1研究设计
3.1.1研究思路
事实上,在我国有关学校美术教育发展史的研究是不全面的,特别是专门用以 研究学校美术欣赏教育发展史方面的内容相当缺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培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想象力,一般来说,常见的美术欣赏教学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解说型,教师通过口头对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说明。二是问答型,教师就作品或欣赏知识、原理提问,请学生来回答。三是讨论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教师只作为援助者。四是自由型,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由地欣赏美术作品。本研究会针对对学生的问卷来选择更适合的教学方式。
3.1.2研究方案
尹少淳在《美术及其教育》一书中介绍了没过乔治亚大学教授、美国理论家和批评家费德曼[Ed-mund Burke Feldman)提出的美术鉴赏方法,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认可,也是制定我国《美术课程标准》欣赏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美术欣赏的方法基本由四种,分别是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1、本研究以上教二年级美术第二学期《色彩搭配》、《剪出来的画》与《彩色片的组合》这三课,共计7课时,通过教师预先准备任务书、学习单、评价表等材料,指导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目标、内容、步骤、方法和要求,学会自主学习。
2、当课程开始前,研究者预先将任务书、学习单、评价表等材料发放给学生和,讲清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而后再分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小学美术欣赏课的实质内涵以及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明确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指向和重点针对学生的兴趣方向来制定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
3.1.3研究计划
(1课时)“色彩的搭配”课程一开始,由教师在课件上展示出大师的绘画作品等,引导学
生从描述、分析、解释、评价这四方面来欣赏美术作品。通过教师介绍亨利.马蒂斯在艺术追求过程中的几个小故事,了解马蒂斯的生平以及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然后再谈谈学生们分别喜欢哪些艺术大师。(1课时)查阅资料,设计出个性化的研究方案,填写好学习单,初步的了解艺术家的生平经历、艺术风格、代表作品等,以便更好地收集资料和研究。(1课时)课上选择相同艺术家的学生可以分为一组,更加深入的研究大师,创造性的制作一封图文并茂的研究报告,其中包括了艺术家的绘画风格、作品特色,彩色打印出重点研究的那幅作品。(1课时)学生在教师和学习单的指导下,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更深入地评价美术作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喜欢”与“不喜欢”。(1课时)通过学习“剪出来的画”临摹大师的作品并进行创意添加,尽可能学习大师的表现手法和风格语言。感受艺术创作成功后的自豪。(1课时)学习“彩纸片的组合”之后进行美术创作,了解大小色块造型组合变化的特点,将“剪出来的画”课中彩纸边角料进行巧妙拼贴,组成装饰。注重颜色深浅变化,融入自身情感,促进创作。(1课时)将创作的作品与身边的同学、家人、朋友进行分享,请他/她评价作品。在自我评价时,谈谈自身的感受。
学生在教师与学习单的指导下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欣赏与创作结合起来,又能联系生活,全面落实了“真实性学习”和“三维目标”培养了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美术欣赏能力的提升。
通过搜集到的理论和课堂实例资料,进行对比,寻找出其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从相同年龄段的国内外的教学实例中寻找理念与策略的差异,从我国的课标中对于欣赏课所提出的标准和目前校园里课堂上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使研究更理性和全面。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是源于美术课程标准(年版)的课程目标中,有写道:“现代社是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 ” 。[7]
现在很多学生在审美能 力和欣赏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和缺失,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些来自于教师,有些来自于学生的家长。这些都是可能会影响学生欣赏能力的因素。所以,这样一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我们对于美 术欣赏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已经越来越高了。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就提出了这项课题的研究。李娜,石冬艳,宁文杰,樊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