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中风的辨证施护

合集下载

中风的中医护理查房

中风的中医护理查房

中风的中医护理查房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症状性突发疾病。

中风后的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中医护理在中风的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关于中风的中医护理的查房的相关内容。

首先,中风的中医护理查房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病程等。

中医护士需要了解中风的种类,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其次,中医护理查房需要进行中医辨证施护。

中医辨证施护是中医治疗的核心内容,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可以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而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在中医护理查房中,还需要了解患者的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是针对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而制定出来的,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护士需要对患者的诊断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案。

另外,中医护理查房过程中还需要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的治疗效果也需要一段时间来观察。

中医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舌苔的变化、脉象的变化等,来判断治疗的效果。

只有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中医护士才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中医护理查房中还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评估。

中风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遵循中医的治疗原则,包括保证营养均衡、限制高脂食物、禁止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中医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然后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

最后,在中医护理查房中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评估。

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中医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干预。

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综上所述,中风的中医护理查房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中医护士通过查房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辨证施护、中医诊断、治疗效果评估、饮食评估和心理评估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中风(中经络)的中医护理

中风(中经络)的中医护理

吞咽困难的护理



1.主要是要防止饮食、饮水的呛咳,造成病人窒息或吸 入性肺炎。 2.尽量避免卧姿饮水、进食,而应采取坐姿进食和饮水。 3.病人可以先使用吸管食用流质,慢慢地吸入,逐步训 练咽部协调动作。 4.出现进食呛咳时要让病人侧卧,拍背以帮助病人把呛 入物咳出。
饮食护理






为了避免病人偏瘫侧感觉障碍加 重,必须创造条件使偏瘫侧受到 最大刺激。 1.病房内电视机、床头柜应摆放 在病人患侧,以吸引患者将头转 向患侧,避免患侧忽略。 2.家属、陪人、医生、护士应站 在病人患侧与其交谈及握手,以 提供更多的刺激。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病人的仰卧位睡姿

④ 加强口腔、眼睛、皮肤及会阴的护理。用盐水或 中药液清洗口腔;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 水湿纱布;保持床单位清洁,定时为患者翻身拍 背;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定时进行膀胱冲洗。 ⑤ 加强口腔、眼睛、皮肤及会阴的护理。用盐水或 中药液清洗口腔;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 水湿纱布;保持床单位清洁,定时为患者翻身拍 背;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定时进行膀胱冲洗。 ⑥ 伴神昏者参照神昏护理。
5、情志护理


中风者多为心火暴盛,应耐心做好情 志护理。解除患者的恐惧、急躁等情 绪,避免不良刺激。 对神志清醒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安慰, 使其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 绪,积极治疗。
6 、临证(症)施护


高热者给予头部冰袋冷敷。 元气衰败者,突然出现昏仆、不省人事、目合 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时,遵医嘱艾灸等 救治 尿潴留者,可按摩腹部,虚者加艾灸,必要时 遵医嘱行留置导尿。

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中药内服。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

第二章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的 具体内容
中风急性期的中医护理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控制血压:监测血压情况,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降温处理: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冰敷、酒精擦浴等,降低体温,预防高 热惊厥。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目录
壹 述中
医 护 理 方 案 概
贰 案中
的风 具中 体医 内护 容理

叁 评案中
价的风 实中 施医 与护 效理 果方
肆 注案中
意的风 事适中 项用医
范护 围理 和方
第一章
中医护理方案概述
中风的定义和分类
添加 标题
中风定义:是指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的以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 木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中风恢复期的中医护理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治疗方案,以调节气 血、疏通经络。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按摩,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 康复训练等。
优化护理流程: 简化护理流程, 提高护理效率, 确保患者得到及 时、有效的护理 服务。
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有效的监督 机制,对中风中 医护理方案的实 施情况进行定期 评估和反馈,及 时发现问题并进 行改进。
第四章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的 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的适用范围和适用人群

中风的中医辨证施护

中风的中医辨证施护

对 患 者 要进 行 耐 心 的解 释 和 说服 ,增强 患者 对 于 治 疗 的信
心 ,减少 对患 者 的烦 扰 ;对 于半 身不 遂 的患 者 ,特 别要 注 意 患
肢 的护 理 ,保 持肢 体 的功 能位 置 ,防 止 患肢 的受 压 变形 ;患者 病 情稳 定后 可 协助 患 者适 当 活动 ,进 行 肢 体 按 摩 。加 快患 者
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O.o5)。
2.3 两 组 护 理 满 意 度 比较
观 察 组 患者 家属 对 于护 理 的满 意 度 为 95.0% ,明显 高于 对 照 组 的 82.5% (火 0.05)。见 表 2。
合 口张 、鼻 鼾 息微 、手 撒尿 遗 、汗 出肢 冷 、肢体 软瘫 、舌 痿 、脉 微 欲绝 。对于 闭证 患者 .应 该 时刻 保 持 病 室 的安 静 通 风 ,嘱
表 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JJ
咐患 者 尽量 少 活 动 ,防止 脑 出血 的再 次 发生 ;可 以让 患 者 的
头偏 向一 侧有 利 于 呼 吸通 畅 ,呼 吸困 难 的患 者给 予 氧 气 吸 人 ,并 保 持 鼻 导 管 通 畅 ;做 好 口腔 护 理 ,每 日用 盐 水 清洗 口
注 :与 对 照组 比较 , P<O.05
腔 2~3次 ;保 持 患 者 的二 便 通 畅 ,对 于 便 秘患 者 可 采 取 中药 灌 肠 法 ;双 眼 闭 合不 全 者 可用 氯 霉 素 眼药 水 。对 于脱 证 的护 理 ,给 予 患 者 平 卧位 ,鼻 饲 流 食 ,给 予 氧 气 吸 入 ;二 便 自溢 患 者 ,要 经 常 对 患 者 进 行 擦 洗 和 换 衣 。保 持 被 单 和褥 单 的 清 洁 ,预 防 褥 疮 的发 生 ;密 切监 视患 者病 情 变 化 ,如 出现 血 压 下 降 、呼 吸 急 促 、脉 细 微 等 危 象 ,应 该 立 即 通 知 医 生 进 行 抢 救 。 1.3 疗 效 标 准

中风的辨证施护规范

中风的辨证施护规范

中风的辨证施护规范【概述】中风以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或不经昏仆而仅见口眼歪斜为主证。

病位在心脑肝肾。

是在内伤积损,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有老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而发病。

临床分为中脏腑、中经络。

西医学中的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及面神经麻痹等病,均可参照本病护理。

【评估】1、评估病人的起病情况。

2、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舌象、脉象的变化。

3、评估有无神经功能受损①观察有无精神、情感、智能、失用障碍。

②观察有无“三偏征”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③了解有无失语及失语类型。

④有无眼球运动及视力障碍。

⑤有无口角斜或鼻唇沟变浅,有无饮水反呛。

⑥有无大小便失禁。

【辨证】1、中经络①风痰阻络证②风火上扰证③阴虚风动证④气虚血瘀证⑤痰浊瘀阻证2、中脏腑①闭证②脱证(阴竭阳亡)【症状和体征】(一)中经络1.风痰阻络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2.风火上扰证: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3.阴虚风动证: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瞤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4.痰浊瘀阻证: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苔滑腻,舌暗紫,脉滑。

5. 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中脏腑1.闭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2.脱证(阴竭阳亡):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手汗,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 中医护理
2024-01-09
目录
• 引言 • 病情观察与评估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 饮食调养与营养支持 • 心理护理与康复训练 • 家庭护理指导与健康教育
01
引言
中风及脑梗死恢复期定义
中风
中风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 为主症的病症。
脑梗死恢复期
过难关。
语言及认知功能康复训练
语言训练
针对患者的语言障碍,制定个性化的语言训练计 划,如发音练习、词汇扩展等。
认知功能训练
通过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洗漱 、进食等,提高其自理能力。
运动功能康复训练
被动运动
02
病情观察与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
体温
定时测量体温,观察热 型及发热原因,注意保
暖。
脉搏
观察脉率节律及强弱 ,判断病情轻重及变化

呼吸
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度 及节律,保持呼吸道通
畅。
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观察血 压波动情况,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
01
02
03
04
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晰,有无 嗜睡、昏迷等表现。
预防复发
中医护理注重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通过调理身体 、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预 防中风的复发。
护理目标与原则
护理目标
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 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调节患者 情志,增强康复信心。
护理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评估患者的状况 ;注重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 方案;综合运用各种中医护理技术, 如针灸、推拿、拔罐等。

中风(中经络)中医护理

中风(中经络)中医护理

加强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研 究: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护 理模式在中风(中经络)治疗 中的应用,发挥中西医各自 的优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 的中风(中经络)护理体系。
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知 度和接受度:通过宣传教育 和科普活动,提高患者对中 医护理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增强患者选择中医护理的意 愿和信心。
感谢您的观看
推荐食谱
如山药粥、薏米粥、木耳炒肉片、清 蒸鱼等,具有健脾益气、活血化瘀、 滋阴润燥等功效,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
康复训练指导与建议
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方案,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 训练、认知训练等。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积极乐 观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争 取早日康复。
发病机制探讨
肝阳化风
素体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 上亢;或情志失调,恼怒太过, 气火内盛,阳气升动无制,气血 上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
蔽清窍而发病。
热极生风
邪热内盛,则热极动风;或外感 邪热入里,燔灼肝经,煽动内风
而发病。
阴虚风动
年老肾亏,或房室劳倦、七情过 极、饮食失调等耗伤肾阴,阴虚 则阳亢,水不涵木而致肝阳上亢 ,复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触
03
中医护理原则与方法
整体观念指导下的护理原则
01
02
03
平衡阴阳
通过调节饮食、起居、情 志等因素,使人体阴阳平 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调整脏腑功能
根据中风患者脏腑功能的 失调情况,采取相应的护 理措施,如调理脾胃、疏 肝理气等。
扶正祛邪
在护理过程中,注重扶助 正气,祛除病邪,提高患 者的抗病能力。
预防复发
中医护理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的思想,通过调整患者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等,预防中风的复发。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项目组成员之间协作紧密,沟通顺畅,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 果的取得。
存在问题和挑战分析
患者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存在差异,对中医护理方案的 反应也不尽相同,需要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更加精细化的治 疗方案设计。
中医疗法标准化
目前中医疗法的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不同医师的操作手 法和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加强中医疗法的规范化 和标准化建设。
中西医结合治疗将成为未来中风治疗的重要趋势,中医护理方案将与西医治疗手段相结合 ,形成更加综合、有效的治疗方案。
智能化辅助诊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中医诊疗将更加智能化,通过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为患者提 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镇肝熄风汤
适用于肝肾阴虚型中风患者,具 有滋阴潜阳、熄风通络的效果。
针灸、拔罐等非药物疗法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减轻疼痛、 麻木等症状。常用穴位包括合谷、曲池、足三里等。
拔罐疗法
通过在患处拔罐,形成负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 ,有助于消除肿胀和缓解疼痛。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和执行
01
制定方案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中医治疗方
案。
02
调整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执行方案
确保患者按照治疗方案进行规范的治疗和护理,包括按时服药、定期针
灸、拔罐等。同时,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中风患者在恢复期需要全面的教育和心理支持,以帮助其 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身心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患者教 育和心理支持工作。

中风的辨证施护(一)

中风的辨证施护(一)

中风的辨证施护 (一)【摘要】中风病以意识丧失、偏身麻木、突然发生口舌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

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转危的先兆,可为及时处理提供信息,对患者的正确处理可以大大减轻功能障碍的程度,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通过辨证施护对中风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交流。

【关键词】中风辨证施护中风是在世界上引起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也是引起残疾的最主要原因。

中风也叫脑血管意外即脑卒中。

最常见的症状有:面部麻木,活动力减弱,面部、手臂、腿麻痹,通常发生于一侧肢体。

将对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探讨如下:1辨证分型1.1 中经络1.1.1 肝阳暴亢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燥,脉弦有力。

1.1.2 风痰阻络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肢体麻木,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1.1.3 气虚血瘀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肢体软弱,偏身麻木,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1.1.4 阴虚风动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1.2 中脏腑1.2.1 痰火闭窍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肢体瘫痪,昏聩不语,躁扰不宁,肢体强直,痰多息促,两目直视,鼻鼾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1.2.2 痰湿蒙窍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肢体瘫痪,面色晦垢,痰涎壅盛,四肢厥冷,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1.2.3 元气衰败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肢体瘫痪,面色苍白,瞳孔散大,手撒肢逆,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

舌淡紫或萎缩,苔白腻,脉散或微。

2一般护理急性期卧床休息,中经络者去枕平卧,中脏腑者头部略高,避免搬动头部。

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

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
脑梗死可能导致一侧肢体运动 或感觉障碍,表现为无力、麻 木或偏瘫。
神经功能缺损评估方法
NIHSS评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是评估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常用量表,包括 意识水平、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共济失调、感觉、语言、构音障碍 、忽视症等方面。
GCS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用于评估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运 动反应三个方面。
中风(脑梗死急性期) 中医护理
2024-01-09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脑梗死急性期临床表现与评估 • 中医护理原则与方法 • 日常生活起居与饮食调护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中风定义及危害中风定义来自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 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 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 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02
脑梗死急性期临床表现 与评估
脑梗死急性期典型症状
头痛
脑梗死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 引发头痛,疼痛程度因个体差 异而异。
言语不清
脑梗死可能影响语言中枢,导 致患者言语不清或失语。
突发眩晕
患者可能突然出现旋转性眩晕 ,感觉周围物体在旋转。
恶心呕吐
颅内压升高可能刺激呕吐中枢 ,导致恶心呕吐。
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针对肺部感染,采取定期翻身拍背、鼓 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保持室内空 气流通等措施。同时,对于存在高危因 素的患者,如老年人、吸烟者等,加强
监测和护理。
针对尿路感染,保持患者会阴部清洁干 燥,避免长时间留置导尿管,鼓励患者 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对于存在高危因素 的患者,如女性、糖尿病患者等,加强

中风康复的中医护理方案

中风康复的中医护理方案

中风康复的中医护理方案一、中风康复中医护理方案的目标1. 促进中风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2. 减轻中风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3. 提高中风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二、中风康复中医护理方案的原则1. 整体观念:中医护理应注重中风患者的整体状况,强调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平衡。

2. 辨证施护:根据中风患者的病情、体质、病程等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3. 预防为主:中风康复过程中,应注重预防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4. 家庭与社会支持: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作用,为中风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三、中风康复中医护理方案的内容1. 生活护理:(1)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光线充足。

(2)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漱等。

(3)保持床单位整洁,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4)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意识、面色、气息、舌象、脉象等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

(3)观察患者肢体活动度、肌力、肌张力等,评估康复效果。

3. 中医特色护理:(1)中药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调配中药,指导患者按时服用。

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

(2)针灸护理:针灸治疗期间,观察患者针刺反应,如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等。

协助医生进行针灸操作,保证针灸安全。

(3)拔罐护理:拔罐治疗时,观察患者皮肤变化,如充血、瘀血等。

拔罐后及时处理皮肤异常情况。

(4)中医食疗: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制定合适的食疗方案,促进康复。

4. 心理护理:(1)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关心、关爱和支持。

(2)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倾听患者需求,解答患者疑问。

(3)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5. 健康教育:(1)普及中风预防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防病意识。

(2)讲解中风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

中风中医护理常规

中风中医护理常规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渣屑,以防止压疮 的发生。
定时翻身拍背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呼吸道 分泌物的排出,预防肺部感染。
加强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降 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及时处理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预防复发
通过护理干预,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降低中风复发率,减轻家庭和社会负 担。
02
辨证施护原则与方法
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
01
02
03
中经络型
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 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 晰。
中脏腑型
病情较重,出现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等症状。
恢复期型
中风后遗症期,以气虚血 瘀为主要表现。
针对不同证型施护措施
持,增强患者康复信心。
个体化护理方案制定
01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 体质等因素制定个体化 护理方案。
02
针对患者具体症状,如 头痛、眩晕、失眠等,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03
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给 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减 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04
结合季节气候特点,调 整护理方案,如春季防 风保暖,夏季防暑降温 等。
1 2 3
压疮处理
一旦发现压疮,应立即采取减压措施,如使用气 垫床、水垫等,同时保持创面清洁,促进愈合。
肺部感染处理
对于肺部感染的患者,应积极抗感染治疗,同时 加强呼吸道护理,如吸痰、雾化等,以保持呼吸 道通畅。
其他并发症处理
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 施,如控制血糖、调节血压等,以减轻患者痛苦 。
定期评估患者状况,调整护理方案

中风中医辩证施护

中风中医辩证施护

中风中医辩证施护
中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中医临床上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类。

给予环境与体位护理,生命体征护理,口腔、皮肤、眼睛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情志护理等一般护理措施。

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辩证施护。

中经络的护理中经络患者的护理重点是镇静安神、对患者要进行耐心的解释和说服,增强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减少对患者的烦忧;对于半身不遂的患者,特别要注意患肢的护理,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防止患肢的受压变形;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协助患者适当活动,进行肢体按摩,加快患者的恢复;对于语言不利的患者,护理人员要鼓励家属对与之交谈,必要时,可配合针灸治疗。

中脏腑的护理中脏腑可分为闭证和脱证。

闭证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双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脱证主要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尿遗、汗出肢冷、肢体软瘫、舌萎、脉微欲绝。

对于闭证患者,应该时刻保持病室的安静通风,嘱咐患者尽量少活动,防止脑出血的再次发生;可以让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有利于呼吸通畅,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氧气吸入,并保持鼻导管通畅;做好口腔护理,每日用盐水清
洗口腔2~3次;保持患者的二便通畅,对于便秘患者可采取中药灌肠法;双眼闭合不全者可用氯霉素眼药水。

对于脱证的护理,给与患者平卧位,鼻饲流食,给与氧气吸入;二便自溢患者,要经常对患者进行擦洗和换衣,保持被单和褥单的清洁,预防褥疮的发生;密切监视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急促、脉细微等危象,应该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中风的中医护理辨证施护方法

中风的中医护理辨证施护方法

中风的中医护理辨证施护方法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意外,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中医护理中注重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达到疗效最佳的效果。

1. 辨证施护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主要与气血运行障碍有关。

常见的辨证分为风证、痰瘀证、气血虚证三种类型。

例如,中风病变较轻者多为风痰证;病变较重者多为气血虚证。

2. 风证的中医护理方法:风证主要为突发症状,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不明、口眼歪斜等。

治疗时可采用疏风祛湿、活血化瘀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针灸、推拿、艾灸等。

3. 痰瘀证的中医护理方法:痰瘀证主要表现为肢体沉重、舌苔厚腻、言语不清等。

治疗时可采用祛痰化瘀、行气活血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温针灸、拔罐、刮痧等。

4. 气血虚证的中医护理方法:气血虚证主要表现为精神疲乏、肢体无力等。

治疗时可采用补气养血、温阳活血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气功、按摩等。

5. 配合物理治疗的中医护理方法:中风患者常常伴有肢体功能障碍,需要进行物理治疗。

可以采用针灸、推拿、艾灸等方法,促进神经恢复、肌肉活动。

6. 辨证施护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护理时,需要有专业医师的指导和监督。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同时坚持传统中医理疗方法,如中药调理、食疗等。

总结起来,中风的中医护理方法主要注重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体质特点进行治疗。

不同证候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常用的包括针灸、推拿、艾灸、气功、按摩等。

同时,配合物理治疗,促进神经恢复、肌肉活动。

在进行中医护理时,需要有专业医师的指导和监督,患者应注意休息和坚持传统中医理疗方法。

中风病的辨证施护.课件

中风病的辨证施护.课件
授课 内容 (shòukè)
• 1.辨证施护的概念 • 2.辨证施护的程序 • 3.辨证施护的原则(yuánzé) • 4、中风概念 • 5、病因病机 • 6、辨证施护 • 7、辨证施护体会
中风病的辨证施护..
第二页,共七十六页。
辨证(biànzhèng)
• 辨:辨别、判断、识别 • 证:证候(症状+体征)。是机体在疾病发 • 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性(病因、病 • 机、病性、病位)概括。 • 辨证:将望、闻、问、切四种(sì zhǒnɡ)诊断方法
• 6)中经络者,神志尚清醒,或仅发生短时间轻度昏迷,但患者 仍有紧张、恐惧心理,担心病情进一步发展,故应劝慰患者安 心治疗,并且避免一切精神因素的刺激。眩晕症状严重者,应 令患者闭眼静卧,减少下床及活动次数,以免(yǐmiǎn)摔倒而使病 情向中脏腑发展。
中风病的辨证施护..
第三十三页,共七十六页。
中风病的辨证施护..
第十七页,共七十六页。
• 缓则护治其本法:

在病情缓和的情况(qíngkuàng)下,从本质
上着手治疗护理。因标产生于本,本一旦
解决,标亦就自然随之而愈。
中风病的辨证施护..
第十八页,共七十六页。
• 标本同护治法:
• 当标本同时俱急时,则标本兼顾,采用 标本同护治法。
• 疾病的标本关系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互相转化,因此临证时还 须注意掌握标本转化规律,根据病情变化灵 活应用,以便(yǐbiàn)进行正确有效的护理。
• 1、积损正衰 年老体弱,肝肾阴虚,肝阳 偏胜;或思虑劳心太过,气血亏虚,精气耗 散,致使阴亏于下,肝阳亢于上,阳化风动 ,气血并逆,上蒙元神,突发本病。
中风病的辨证施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辨证
中风的发生,主要在于患者平素阴阳失调,气血亏虚,调养失摄,忧思恼怒,饮食失节,劳累伤正,外受时邪等诱发。

发病的主要病理为阴不恋阳而致肝阳暴涨,阳化风动,气血逆乱,挟痰挟火,窜扰经脉,闭寒心窍而致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症。

临床上常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

中经络者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轻,中脏腑常有神志不清而病重。

(1)中经络:大部分患者神志清楚,少数患者有轻度的意识障碍。

证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舌质红,苔白腻,脉弦细。

(2)中脏腑:根据正邪情况有闭证和脱证之分。

①闭证:邪闭于内,以痰浊为主,为实证。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禁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

可见气粗,鼻鼾,痰鸣。

舌苔黄腻,脉弦滑数;②脱证:气脱于外,以正气外脱为主,为虚证。

突然昏迷,面色苍白,目合口张,手撒汗多,遗尿,四肢厥冷,舌痿,脉细弱或微欲绝。

2施护
(1)按急症一般常规护理。

(2)病室安静,光线柔和,避免噪声,强光刺激。

(3)绝对卧床休息。

中经络者宜去枕平卧,中脏腑者头部略高,不要随意搬动。

(4)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痰阻者,随时吸痰。

中脏腑者应避免舌下坠,舌咬伤。

(5)做好口腔、皮肤、眼睛护理。

用复方佩兰漱口液清洁口腔每日2~3次。

眼睑不能闭合者应给予凡士林纱布或生理盐水纱布敷盖,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尿管,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一次,预防尿路感染。

定时翻身,按摩骨突处预防褥疮发生。

(6)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神志、瞳孔、体温、呼吸、舌苔、脉象、血压及四肢活动等病情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

如患者血压速升,呼吸变深,脉缓为早期脑疝的表现。

血压急剧下降,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表示病情严重。

若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血压测不到,呈阴阳离决的表现。

出现上述症状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7)口眼歪斜者,可针刺大迎、地仓、颊车、下关等穴。

语言障碍者应早期进行语言训练。

半身不遂应注意局部保暖,受压部位用2%红花酒精液按摩。

一切注射应在健侧进行。

(8)饮食宜清淡。

给予少油、低盐、低糖、易消化食物。

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食物不宜过冷或过热。

鼻饲时头偏向一侧,不宜过多过快。

(9)恢复期应指导患者坚持功能锻炼,保持心情舒畅,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避免疲劳和情感所伤,防止复发。

中风之症重在预防。

对40岁以上,平素血压偏高经常头痛、眩晕或感肢体麻木以及一时性语言不利等症,多属中风先兆。

注意加强防治。

应嘱其平时节肥腻、烟酒、忌辛辣、戒躁怒、节房事,适当增加体力锻炼增强体质,提高防治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