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3
新人教版六年级鸡兔同笼课件
鸡 兔
房子里,鸡和兔的头一共有8个。 腿鸡一和共兔各有2有6几条只。?鸡和兔各有几只?
鸡8 7 6 5 4 3 2 1 0 兔0 1 2 3 4 5 6 7 8
房子里,鸡和兔的头一共有8个。 腿一共有26条。鸡和兔各有几只?
鸡8 7 6 5 4 3 2 1 0 兔0 1 2 3 4 5 6 7 8 腿
房子里,鸡和兔的头一共有8个。 腿一共有26条。鸡和兔各有几只?
列表法
鸡8 7 6 5 4 3 2 1 0
兔0 1 2 3 4 5 6 7 8 腿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房子里,鸡和兔的头一共有8个。 腿一共有26条。鸡和兔各有几只?
鸡8 7 6 5 4 3 2 1 0 兔0 1 2 3 4 5 6 7 8 腿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房子里,鸡和兔的头一共有8个。 腿一共有26条。鸡和兔各有几只?
假设全是鸡。
鸡8 7 6 5 4 3 2 1 0
兔0 1 2 3 4 5 6 7 8 腿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房子里,鸡和兔的头一共有8个。 腿一共有26条。鸡和兔各有几只?
假设法
鸡 鸡 鸡 鸡兔 鸡兔 鸡兔 鸡兔 鸡兔
假设全是鸡:
那么就有腿 8×2 = 16(条) 这样腿就少算了
26 – 16 = 10(条)腿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一只鸡比一只兔少 4 – 2= 2(条)腿 要有 10 ÷ 2= 5(只)兔被当成鸡,才少10条腿 所以房子里有兔5只,鸡 8 – 5= 3(只) 答:有兔5只,有鸡3只。
房子里,鸡和兔的头一共有8个。 腿一共有26条。鸡和兔各有几只?
六年级鸡兔同笼问题知识点
六年级鸡兔同笼问题知识点鸡兔同笼问题是一道经典的数学问题,常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出现。
它既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帮助他们理解代数方程的应用。
以下是关于六年级鸡兔同笼问题的知识点。
1. 问题的描述和分析鸡兔同笼问题常常以以下方式描述:假设鸡和兔共有n只,它们的总脚数为2n。
如果鸡和兔的总脚数为64,那么它们各有多少只?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代数方程的方法进行分析。
设鸡的数量为x,兔的数量为n-x,根据鸡和兔的脚数总和为2n,可以得到方程式:2x + 4(n-x) = 642. 解方程求解问题通过解上述方程,我们可以得到鸡和兔的数量。
应用解方程的知识,我们可以将方程简化:2x + 4n - 4x = 64-2x + 4n = 644n = 2x + 642n = x + 32然后,将上式带入鸡和兔数量之和的方程(x + n = 32),得到:2n = 32 - n3n = 32n = 10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求得鸡的数量:x = 32 - n= 32 - 10= 22所以,鸡的数量为22只,兔的数量为10只。
3. 进一步思考鸡兔同笼问题不仅限于上述描述的条件,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问题条件进行推广和扩展。
假如鸡和兔的总数目为m只,总脚数为2m,我们可以做出以下观察:- 当m为偶数时,可以令其中一种动物的数量为m/2,另一种动物的数量为0。
例如,当m为4时,可以认为有4只鸡和0只兔。
- 当m为奇数时,无法找到确切的解决方案。
例如,当m为5时,无法找到鸡兔数量均为整数的情况。
这说明了鸡兔同笼问题在某些条件下可能无解,这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和推理能力的机会。
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鸡兔同笼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数学问题,它也可以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
例如,当我们需要将一定数量的鸡和兔装箱运输时,我们可以利用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来计算需要的箱子数量。
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确定需要多少个装鸡的箱子和兔的箱子。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问题典型例题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问题典型例题例1 (古典题)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兔各几只?分析如果46只都是兔,一共应有4×46=184只脚,这和已知的128只脚相比多了184-128=56只脚.如果用一只鸡来置换一只兔,就要减少4-2=2(只)脚.那么,46只兔里应该换进几只鸡才能使56只脚的差数就没有了呢?显然,56÷2=28,只要用28只鸡去置换28只兔就行了.所以,鸡的只数就是28,兔的只数是46-28=18。
解:①鸡有多少只?(4×6-128)÷(4-2)=(184-128)÷2=56÷2=28(只)②免有多少只?46-28=18(只)答:鸡有28只,免有18只。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先假设它们全是兔.于是根据鸡兔的总只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下共有几只脚,把这样得到的脚数与题中给出的脚数相比较,看相差多少.每差2只脚就说明有一只鸡;将所差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鸡.我们称这种解题方法为假设法.概括起来,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鸡数=(每只兔脚数×兔总数-实际脚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鸡兔总数-鸡数当然,也可以先假设全是鸡。
例2 鸡与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分析这个例题与前面例题是有区别的,没有给出它们脚数的总和,而是给出了它们脚数的差.这又如何解答呢?假设100只全是鸡,那么脚的总数是2×100=200(只)这时兔的脚数为0,鸡脚比兔脚多200只,而实际上鸡脚比兔脚多80只.因此,鸡脚与兔脚的差数比已知多了(200-80)=120(只),这是因为把其中的兔换成了鸡.每把一只兔换成鸡,鸡的脚数将增加2只,兔的脚数减少4只.那么,鸡脚与兔脚的差数增加(2+4)=6(只),所以换成鸡的兔子有120÷6=20(只).有鸡(100-20)=80(只)。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三节 基本应用题 全国通用【精品】
第三节基本应用题【精品】(一)鸡兔同笼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1)如果假设全是兔,那么则有:鸡数=(每只兔子脚数×鸡兔总数-实际脚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鸡兔总数-鸡数(2)如果假设全是鸡,那么就有:兔数=(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的脚数)鸡数=鸡兔总数-兔数(3)当头数一样时,脚的关系:兔子是鸡的2倍当脚数一样时,头的关系:鸡是兔子的2倍1.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兔各几只?2.点点家养了一些鸡和兔子,同时养在一个笼子里,点点数了数,它们共有35个头,94只脚.问:点点家养的鸡和兔各有多少只?集体劳动时,女生抬土,每2名女生用1根扁担抬1个筐;男生挑土,每1名男生用1根扁担挑2个筐。
结果共用了27根扁担和44个筐。
请问:女生和男生各有多少人?练习1:(1)某班同学参加学校运土劳动,一部分同学抬土,另一部分同学挑土,两人用一根扁担抬一筐土,一人用一根扁担挑两筐土。
已知全班共用箩筐59个,扁担36根(无闲置不用工具),则共有名同学抬土。
(2)某学校有30间宿舍,大宿舍每间住6人,小宿舍每间住4人.已知这些宿舍中共住了168人,那么其中有多少间大宿舍?某次数学竞赛,共有20道题,每道题做对得5分,没做或做错都要扣2分,小聪得了79分,他做对了多少道题?练习2:(1)一次考试共共需做10道小题,做对一道得5分,做错一道减3分,,没有做的得0分,小刚共得11分,那么他没有做的题目有多少道?(2)小建和小雷做仰卧起坐,小建先做了3分钟,然后两人各做了5分钟,一共做仰卧起坐136次.已知每分钟小建比小雷平均多做4次,那么小建比小雷多做了多少次?有蜘蛛、蜻蜓、蝉三种动物共18只,共有腿118条,翅膀20对(蜘蛛8条腿;蜻蜓6条腿,两对翅膀;蝉6条腿,一对翅膀),求蜻蜓有多少只?练习3:(1)有蜻蜓、蜘蛛和蝉三种动物若干只,蜘蛛有8条腿但没有翅膀,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
鸡兔同笼教案3篇
鸡兔同笼教案3篇鸡兔同笼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列方程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重点难点】用假设法和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指导】1.要注重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采取讨论,自主探索等方式,多手段、多层面、多角度地探索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代数法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在注重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自主优化(如列表法中的从两边开始,从中间开始,依据数据跳跃猜测等),并注重不同策略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局限性和一般性。
2.要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参与观察、猜想、证明、归纳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用数学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从课初随意、无序的猜想到表格中的有序、有目的的猜想;从一般验证到表格中数据变化规律的发现;从列表法(8只兔0只鸡或8只鸡0只兔这两种情况中)很快自然联想到假设法(通过假设——计算——推理——解答的过程,掌握假设法的独特的特点)、代数法。
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特殊到一般、从借鉴到创新、从肤浅到深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要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广角”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新增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本节课作为本册教材“数学广角”中的唯一教学内容,也要求教师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如:用容易探究的小数据替代《孙子算经》原题中的大数据的“替换法”解决问题,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和方法;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既渗透了函数的思想和方法又强调了解题策略的优化;用“假设法”解决问题,渗透了假设的思想和方法;用“方程法”解决问题,渗透了代数的思想和方法等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讲义-小升初培优:第06讲 简单鸡兔同笼 (解析版)全国通用
第六讲简单鸡兔同笼1、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特点、解题方法和步骤;2、学会典型鸡兔问题的解题方法,灵活应用到同类问题中去;3、培养学生的假设意识和推理能力。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列表尝试法:“取数”过程实际上是个“来来回回”地、“反反复复”地凑数的过程。
假设法基本思路:1、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2、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3、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4、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假设法基本公式:1、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2、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讲演者:得分:鸡兔同笼,共有45个头,146只脚,问笼中鸡、兔各有几只?【解析】45个头表示鸡和兔共有45只。
假设这45只都是兔子,则会有45×4=180(只)脚。
那就比实际情况多出了180-146=34(只)脚,这多出的脚是把每只鸡加上了4-2=2(只)脚看成了兔子导致的,其实就是把34÷2=17(只)鸡都看成了兔子。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把这45只鸡兔,全假设成鸡,那么就有45×2=90(只)脚。
这样比实际就少了146-90 =56(只)脚,少了的脚实际就是让每只兔子少2条腿假设成鸡,那么就有56÷2=28(只)兔子被假设成了鸡。
方法一:假设全是兔;鸡的头数:(45×4-146)÷(4-2)=17(只);兔的头数:45-17=28(只)。
方法二:假设全是鸡;兔的头数:(146-45×2)÷(4-2)=28(只);鸡的只数:45-28=17(只)。
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问题
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问题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问题一、鸡兔同笼问题的定义和背景介绍鸡兔同笼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它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
问题描述的是:鸡和兔子放在同一个笼子里,我们看到头和脚的总数,但是不知道鸡有几只,兔子有几只。
鸡有2只脚,兔子有4只脚。
头和脚的总数是一定的,我们需要找出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二、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建立我们可以使用假设、方程和不等式来建立数学模型。
假设鸡有x只,兔子有y只。
我们知道鸡有2只脚,兔子有4只脚。
根据题目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两个方程:x + y = 总头数和 2x + 4y = 总脚数。
通过解这个方程组,我们可以找到x和y的值。
三、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我们可以使用代数法、几何法和概率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代数法是通过解方程组来找到x和y的值。
几何法是通过画图和计算面积来找到答案。
概率法是通过计算概率来找到答案。
四、鸡兔同笼问题的应用鸡兔同笼问题可以应用在多个领域,包括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和分配问题等。
例如,我们可以在工程问题中用它来解决人员调配和资源分配的问题。
在行程问题中,我们可以用来解决相遇和追及的问题。
在分配问题中,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如何公平地分配资源和财富的问题。
五、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和拓展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包括变式题目和实际应用。
变式题目如“龟鹤同池问题”,实际应用如“钱物混合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借鉴鸡兔同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六、鸡兔同笼问题的注意事项和易错点分析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头和脚的关系;其次,要注意正负数的使用;最后,要注意计算准确。
易错点在于可能会忽略一些情况,如兔子的脚数算错等。
为了防止这些错误发生,我们需要仔细分析问题并逐步计算。
七、鸡兔同笼问题的相关练习和解析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们需要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例如,“一百馒头一百僧”的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题。
题目说: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增,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僧人各几丁?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鸡兔同笼问题的思路来解决。
青岛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35只全是兔子
4×35=140(只) 140-94=46(只) 4-2=2(只)
鸡: 46÷2=23(只) 兔子:35-23 =12(只) 答:鸡有23只,兔子有12只。
龟鹤问题
笼子里有一些鹤和龟, 从上面数,有35个头, 从下面数,有94条腿。 鹤和龟各有多少只?
zhì
今有雉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 问雉兔各几何?
笼子里有一些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35个头, 从Βιβλιοθήκη 面数,有94条腿。 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假设35只全是鸡 2×35=70(只) 94-70=24(只) 4-2=2(只)
兔子: 24÷2=12(只) 鸡: 35-12 =23(只)
租船问题
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88条条船船,大大船船6人, 小船4人,每条船都坐满了。大、小船各租 了几条?
租船问题
“兔” “鸡” “总头数” “总脚数”
鸡兔同笼
模型
租船问题
分享你的收获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分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成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智慧广场
鸡兔同笼问题
三只鸡和六只兔 子总共有几只脚?
一只头
一只脚
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共8只,有26只脚。鸡兔各有 几只呢?
鸡/只 8 7 6 5 4 3 2 1 0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之鸡兔同笼》教案
小升初解决问题——鸡兔同笼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
通过学习解鸡兔同笼问题,可以提高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意思就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方法一:列表枚举法列表枚举法就是让我们列出表格,采用依次列举,逐步尝试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详细过程见下表:鸡35 34 33 32 26 25 24 23兔0 1 2 3 9 10 11 12脚70 72 74 76 88 90 92 94 用这种方法解题简单,容易理解,但过程太过笨拙、繁琐。
方法二:抬腿法这是古人解题的方法,也就是《孙子算经》中采用的方法。
1、抬腿,即鸡“金鸡独立”,兔两个后腿着地,前腿抬起,腿的数量就为原来数量的一半。
94÷2=47只脚。
2、现在鸡有一只脚,兔有两只脚。
笼子里只要有一只兔子,脚数就比头数多1。
3、那么脚数与头数的差47-35=12就是兔子的只数。
4、最后用头数减去兔的只数35-12=23就得出鸡的只数。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公式:兔子的只数=总腿数÷2-总只数。
方法三:假设法假设法是鸡兔同笼类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假设这35个头都是兔子,那么腿数就应该是35×4=140,就比94还多,那么是哪里多的呢?当然是我们把两条腿的鸡看成了四条腿的兔子了。
我们都知道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2条腿,多2条腿就有1只鸡,那么多的腿数当中有多少个2就有多少只鸡。
我们可以列式为:鸡的只数=(35×4-94)÷(4-2)。
总结公式为:鸡的只数=(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腿数)÷(兔的腿数-鸡的腿数)。
小升初数学技巧:鸡兔同笼解法
小升初数学技巧:鸡兔同笼解法小升初数学技巧:鸡兔同笼解法“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算书《孙子算经》中闻名的数学问题,也是学校奥数中的高频考点。
很多学校算术应用题,都可以转化为鸡兔同笼问题来加以计算。
所以,假如能娴熟把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学校奥数的许多题目也可以迎刃而解了。
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盼望能帮到您。
“鸡兔同笼问题”的4种理解方法题目:有若干只鸡和兔在同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三十五个头;从下面数,有九十四只脚。
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解法1 站队法让全部的鸡和兔子都列队站好,鸡和兔子都听哨子指挥。
那么,吹一声哨子让全部动物抬起一只脚,笼中站立的脚:94-35=59(只)。
那么再吹一声哨子,然后再抬起一只脚,这时候鸡两只脚都抬起来就一屁股坐地上了,只剩下用两只脚站立的兔子,站立脚:59-35=24(只)兔:242=12(只);鸡:35-12=23(只)解法2 松绑法由于兔子的脚比鸡的脚多出了两个,因此把兔子的两只前脚用绳子捆起来,看作是一只脚,两只后脚也用绳子捆起来,看作是一只脚。
那么,兔子就成了2只脚。
则捆绑后鸡脚和兔脚的总数:352=70(只)比题中所说的94只要少:94-70=24(只)。
现在,我们松开一只兔子脚上的绳子,总的脚数就会增加2只,不断地一个一个地松开绳子,总的脚数则不断地增加2,2,2,2,始终连续下去,直至增加24,因此兔子数:242=12(只)从而鸡数:35-12=23(只)解法3 假设替换法实际上替代法的做题步骤跟上述松绑法相像,只不过是换种方式进行理解。
假设笼子里全是鸡,则应有脚70只。
而实际上多出的部分就是兔子替换了鸡所形成。
每一只兔子替代鸡,则增加每只兔脚减去每只鸡脚的数量。
兔子数=(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与前相像,假设笼子里全是兔,则应有脚120只。
而实际上不足的部分就是鸡替换了兔子所形成。
每一只鸡替代兔子,则削减每只兔脚减去每只鸡脚的数量,即2只。
六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解题方法
六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解题方法六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解题指南引言在数学课上,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有趣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鸡兔同笼问题。
这个问题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让我们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就为大家提供了几种解题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
解题思路鸡兔同笼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问题,可以通过设定变量和列方程的方式进行求解。
下面介绍三种常见的解题方法。
1.假设法:–假设鸡的数量为x只,兔的数量为y只。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两个方程:x + y = 总数量,2x + 4y = 总腿数。
–将第一个方程化简为 y = 总数量 - x。
–替换第二个方程中的y,并整理得到 2x + 4(总数量 - x) = 总腿数。
–化简该方程,可得到 x = (总腿数 - 4总数量) / 2。
–根据 x 的值可以求出 y 的值,从而得到鸡和兔的数量。
2.矩阵法:–将鸡的数量和兔的数量分别用变量x和y表示,可以将问题转化为矩阵形式 AX = B,其中 X 是未知数向量,A 是系数矩阵,B 是已知数向量。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系数矩阵 A 和已知数向量 B。
–利用线性代数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求逆来解方程组,即X = A^(-1) * B。
–求得 X 后,就可以得到鸡和兔的数量。
3.逻辑推理法:–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知鸡和兔的总数量必须为偶数,因为每只鸡和每只兔都有两只脚。
–如果总数量是偶数,那么每只动物的脚总数也必须是偶数。
–每只鸡的脚数为2,每只兔的脚数为4,所以总脚数必须是4的倍数。
–根据总脚数的奇偶性,我们可以判断出鸡和兔的数量的奇偶性。
–然后再根据总数量和总腿数的关系,可以得到鸡和兔的具体数量。
总结通过上述的三种解题方法,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当然,不同问题可能适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通过解决类似问题,我们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PPT课件
图表法:
鸡
兔 脚 8 0 16 7 1
6
2
5
3 22
4
4 24
3
5 26
2
6 28
1
7
0
8
18 20
30 32
假设法:
如果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有8× 2=16只 脚,这样就多出26-16=10只脚。
假设法:
如果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有8× 2=16只 脚,这样就多出26-16=10只脚。
假设法:
2、自行车和三轮车共有10辆,总共有26 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
我们伟大祖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 历史的长河中,为科学知识的创新和发 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数学领域有 《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古代名 著流传于世,如一千五百年前的数学名 著《孙子算经》中的“雉兔同笼”问题, 漂洋过海传到日本等国,对中国古文明 史的传播起很大的作用。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 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 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 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 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 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图表法:
鸡
兔 脚 8 0 16 7 1 18
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 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 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如果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有8× 2=16只 脚,这样就多出26-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有8× 2=16只 脚,这样就多出26-16=10只脚。
用方程解:
想:鸡的脚数+兔的脚数=总共的26只脚
解:设鸡有x只,则兔有 (8-x)只。得:
鸡兔同笼问题公式详细讲解
【鸡兔问题公式】(1)已知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者是(每只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总头数-鸡数=兔数。
(2)已知总头数和鸡兔脚数的差数,当鸡的总脚数比兔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每只鸡脚数×总头数-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或(每只兔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免的脚数)=鸡数;总头数-鸡数=兔数。
(3)(3)已知总数与鸡兔脚数的差数,当兔的总脚数比鸡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鸡数;总头数-鸡数=兔数。
(4)(4)得失问题(鸡兔问题的推广题)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1只合格品得分数×产品总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
或者是:总产品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总产品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
(“得失问题”也称“运玻璃器皿问题”,运到完好无损者每只给运费××元,破损者不仅不给运费,还需要赔成本××元……。
公式是:1只器皿运到所得钱数×器皿总数-实得总钱数)÷(每只器皿运到所得钱数+每只损坏所赔钱数)=损坏器皿数。
)(5)鸡兔互换问题(已知总脚数及鸡兔互换后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的问题),可用下面的公式:〔(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鸡数;〔(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之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兔数。
六年级数学教案《鸡兔同笼问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鸡兔同笼问题》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引入鸡兔同笼问题的背景和情境。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述一个关于鸡兔同笼的故事或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问题:给出一个具体的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3. 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共同探讨问题的解法。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兴趣和参与度。
2. 评估学生对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内容:1. 鸡兔同笼问题的定义。
2. 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元素。
教学步骤:1. 讲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定义:解释鸡兔同笼问题是指在一定数量的鸡和兔的笼子中,通过观察它们的头数和脚数来求解鸡和兔的数量。
2. 介绍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元素:鸡和兔的数量、头数和脚数。
3. 示例讲解: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讲解如何运用基本概念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定义的理解。
2. 评估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基本元素的掌握。
第三章:解法演示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
2. 学生能够运用解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
2. 解法的运用和演示。
教学步骤:1. 讲解解法:介绍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如列出方程组等。
2. 示例演示: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演示解法的运用过程。
3. 学生练习: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个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并展示解题过程。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解法的理解。
2. 评估学生运用解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练习与拓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巩固和应用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
2. 学生能够解决更复杂的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内容:1. 练习题: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应用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
小学六年级鸡兔同笼数学问题
小学六年级鸡兔同笼数学问题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
解题技巧:“鸡兔同笼问题”通常采用假设法和方程解法。
假设法:(总只数—总头数×鸡足数)÷兔鸡足数差=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
(总头数×兔足数—总只数)÷兔鸡足数差=鸡数总头数—鸡数=兔数
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2.学校买来了3个排球和2个足球,共用去111元。
每个足球比每个排球贵3元。
每个排球、足球各多少元?
3.15名同学共种了56棵树。
已知男同学每人种4棵,比女同学每人多种1棵,这样刚好把树种完。
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
4.XXX的存钱罐里有2角和5角的人民币共12张,合计3元9角。
2角、5角的人民币各有几张?
5.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2辆,总共有28个轮子。
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
6.XXX买了足球和篮球共8个,一共用了395元。
一个篮球65元,一个足球40元。
足球和篮球各买了多少个?
7.有大小两种钢珠共20个,小钢珠每个重10g,大钢珠每个重15g,共重225g,大小钢珠各有多少个?。
3鸡兔同笼
用假设法解鸡兔同笼问题添加时间:2012年10月25日浏览:1168次我国古代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鸡兔同笼”这一类问题用假设的方法来解。
例1:“鸡兔同笼,共有头100个,足316只,求鸡兔各有多少只?”.分析:我们可以这样想,鸡兔共有头100个,意思是鸡和兔共有100只.它们一共有脚3 16只,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假定100只全部是鸡,那么应该只有200只脚,现有316只脚,说明有不少的兔,因为每只兔比鸡多2只脚.而现在共多316-200=116只脚,因此应有兔子为(316-200)÷(4-2)=116÷2=58(只).当然鸡就有100-58=42(只).我们也可假定100只全部是兔子,那么应当有400只脚,现有316只脚,少了400-31 6=84只脚,说明有一部分是鸡.每只鸡比兔少2只脚,所以应有鸡为(400-316)÷(4-2)=84÷2=42(只).当然兔就有100-42=58(只).两种假设所得结果相同..例2:小明花了4元钱买贺年卡和明信片,共14张,贺年卡每张3角5分,明信片每张2角5分.问买了几张贺年卡,几张明信片?分析这一道题就属于“鸡兔同笼”的类型,可以采用假设的方法来解.解假设这14张全部是贺年片,就应用钱35×14=490(分)=4元9角,比实际花钱多出了4元9角-4元=9角.而每张贺年卡比明信片多1角钱,因此明信片有9÷1 =9(张).贺年卡有14-9=5(张).写成综合算式为:[(35×14)-400]÷(35-25)=(490-400)÷10=90÷10=9(张).14-9=5(张).答:明信片有9张,贺年卡有5张.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设都是明信片,自己算一算,结果是否一样.例3:东湖路小学六年级举行数学竞赛,共20道试题.做对一题得5分,没有做一题或做错一题都要倒扣3分.刘钢得了60分,问他做对了几道题?分析这道题也类似于“鸡兔同笼”问题.假设刘钢20道题全对,可得分5×20=100(分),但他实际上只得60分,少了100-60=40(分),因此他做错了一些题.由于做对一道题得5分,做错一道题倒扣3分,所以做错一道题比做对一道题要少5+3=8(分).40分中含有多少个8,就是刘钢做错多少道题.解假设刘钢20道题全对,可得分5×20=100(分).比实际得分多出100-60=40(分).做错一道题比做对一道题要少5+3=8(分).刘钢做错题为40÷8=5(道).做对题为20-5=15(道).综合算式为:20-(5×20-60)÷(5+3)=20-40÷8=20-5=15(道)答:刘钢做对了15道题.例4:松鼠妈妈采松果,晴天每天可以采20个,雨天每天只能采12个.它一连几天采了11 2个松果,平均每天采14个.问这几天中有几个雨天?解因松鼠妈妈共采松果112个,平均每天采14个,所以实际用了112÷14=8 (天).假设这8天全是晴天,松鼠妈妈应采松果20×8=160(个),比实际采的多了160-112=48(个).因雨天比晴天少采20-12=8(个),所以共有雨天48÷8=6(天).综合算式:[20×(112÷14)-112]÷(20-12)=[20×8-112]÷8=48÷8=6答:这几天中有6天是雨天.例5:鸡兔共有脚100只.若将鸡换成兔,兔换成鸡,则共有脚92只.求鸡兔各有多少只.分析这道题比前面的“鸡兔同笼”问题要复杂一些.可以这样想:由于将鸡换成兔,兔换成鸡后,脚的只数减少了100—92=8(只),而一只兔换成鸡脚要减少2只,一只鸡换成兔脚要增加2只,总的脚数减少了,说明原来的兔比鸡多.多多少呢?因为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2只脚,所以a=8÷2=4(只).也说是说兔比鸡要多4只.现在问题成了:“鸡兔共有脚100只,兔比鸡多4只,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相信同学们都会求,请自己动手算一算,再看下面的解答.解因鸡换成兔,兔换成鸡后,脚数减少100-92=8(只),所以原来的兔比鸡多,多8÷(4-2)=4(只).这4只兔子共有4×4=16只脚.因此相等的鸡和兔共有脚100-16=84(只).由于一只鸡加一只兔共有6只脚,所以鸡的数目为84÷6=14(只).兔子数为14+4=18(只).综合算式为[100-(100—92)÷(4-2)×4]÷(4+2)=(100-8÷2×4)÷6=(10O-16)÷6=84÷6=14(只).兔14+4=18(只).答:鸡有14只,兔有18只.下面一道题,也是广为流传的一道趣味题.例6:100个馒头100个和尚吃,大和尚每人吃3个,小和尚每3人吃一个,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分析这道题的困难之处在于小和尚3人吃一个馒头.3个小和尚吃一个,而3个大和尚吃3×3=9(个).就是说3个大和尚比3个小和尚多吃9-1=8(个).因100个大和尚要比实际多吃200个,200中含有200÷8=25个8,就是说3×25=75个大和尚比3×25=75个小和尚多吃200(个).因此小和尚有75人,大和尚有25人.解因1个大和尚吃3个馒头,3个小和尚吃一个馒头,所以3个大和尚比3个小和尚多吃馒头3×3-1=8(个).假设100个全部是大和尚,要吃馒头为3×100=300(个),比实际多出300-100=200(个).200中含有8的倍数为200÷8=25.因此小和尚有3×25=75(个).大和尚有100-75=25(个).综合算式:3×[(3×100-100)÷(3×3-1)]=3×(200÷8)=3×25=75(人).100-75=25(人).答:大和尚25人,小和尚75人.巩固练习1.30枚硬币,由2分和5分组成,共值9角9分,两种硬币各多少枚?2.有钢笔和铅笔共27盒,共计300支.钢笔每盒10支,铅笔每盒12支,问两种笔各有几盒?3.鸡兔同笼,共有足248只,兔比鸡少52只,鸡兔各有多少只?4.工人运青瓷花瓶250个,规定完整运一个到目的地给运费20元,损坏一个要倒赔100元,运完这批花瓶后,工人共得4400元.问共损坏了几个花瓶?5.有2角、5角和1元人民币20张,共计12元.问3种票子各有多少张?6.班主任张老师带五年级(2)班50名同学去栽树,张老师一人栽5棵,男生一人栽3棵,女生一人栽2棵,总共栽树120棵.问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7.大油瓶一瓶装4千克,小油瓶2瓶装1千克.现有100千克油装了共60个瓶子.问大、小油瓶各多少个?8.小毛参加数学竞赛,共做20道题,得64分,已知做对一道题得5分,不做得0分,做错倒扣2分,又知道他做错的题和没有做的题一样多.问小毛做对几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旨在使每个 学生都能得到相 应的提高。 应的提高。体现 了因材施教的教 学原则。 学原则。
教学结构概述
鸡兔同笼 以绳测井 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初步感受
再次感受, 再次感受,形成策略
以绳测树 自己出题, 自己出题, 交换答题
自主练习,巩固熟悉 自主练习,
主动发展, 主动发展,满足不同需要
师生小结
归纳提高 强调方程建模的思想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教材分析
(三)、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确立等量关系,列出正确的二元一 教学难点 确立等量关系, 确立等量关系 次方程组。 次方程组。 突破点: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寻求等量关系, 突破点: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寻求等量关系,再用 未知量参与表示等量关系。 未知量参与表示等量关系。
列方程组 解方程组 通过引导学生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 决这个较困难问题, 决这个较困难问题, 使学生由“一回生” 使学生由“一回生” 过渡到“二回熟” 过渡到“二回熟”。 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 一般性策略。 一般性策略。
教学 环节 快 速 反 应 , 知 识 反 馈
教学内容
设计思路
问题:用一根绳子环绕一棵大树- 若 3×环绕树一周的绳长 =绳长- 问题:用一根绳子环绕一棵大树。4 环绕树一周的绳长 绳长 。 树一周 环绕大树3周,则绳子还多 绳长+ 环绕大树 树一周的绳长 =绳长+3 周 则绳子还多4尺;若环 尺 环绕树一周 4×环绕树一周的绳长 绕大树4周 3x=y-4 则绳子又少了3尺 绕大树 周,则绳子又少了 尺。这根 3x= 绳子有多长?环绕大树一周需要多少 4x= 绳子有多长4x=y+3 ? ?(绳子粗细忽略不计 绳子粗细忽略不计) 尺?(绳子粗细忽略不计)
几点思考
一、关于教法与学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明确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 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关注个 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 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 之一。 之一。是训练学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的经典问题。 的经典问题。学生在八年级以前就能用算 术方法和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术方法和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那 在八年级提出这个课题又有什么新的意义 呢?
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三节
这是对知识 的再次应用, 的再次应用,旨 在让学生进一步 感受方程模型解 决实际问题的思 想。
教学 环节 自 主 探 索 , 分 层 推 进
教学内容
由学生小组根据老师给出的 情境和相关数据自己出题、 情境和相关数据自己出题、交换 答题、相互评价。 答题、相互评价。
设计思路
通过学生的 自编自解, 自编自解,旨在 加深学生对用二 启发学生编题方式: 启发学生编题方式: 元一次方程组解 情景启发、榜样启发、 情景启发、榜样启发、同伴启发 决实际问题的理 此外, 解。此外,不同 学生活动情况可能有: 学生活动情况可能有: 层次的问题体现 题目编写正确,情境引人入胜, ①题目编写正确,情境引人入胜,同时 解答正确。 解答正确。 了不同学生的发 题目编写正确,情境符合实际, ②题目编写正确,情境符合实际,解答 展。 虽有错,但能在讨论时能发现并改正。 虽有错,但能在讨论时能发现并改正。
(附板书设计) 附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多种解法: 各问题的等量关系: ①算术法: 解 …… : : …… 释 小结: 问题
问题
旨在让学生明确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旨在让学生明确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强调方程建模的思想。 强调方程建模的思想。
几点思考
一、关于教法与学法 二、关于评价与教学手段 三、关于课本素材的处理
教学过程分析
趣 题 多 解 , 点 明 主 旨 古 题 今 演 , 加 深 体 会 快 速 反 应 , 知 识 反 馈 自 主 探 索 , 分 层 推 进 反 思 小 结 , 形 成 认 知 作 业 布 置 , 巩 固 提 高
教学 环节 趣 题 多 解 , 点 明 主 旨
教学内容
设计思路
用这个学生熟 悉的古代著名趣题 引入, 引入,旨在通过对 多种解法的对比分 析,突出方程解法 的优越性, 的优越性,点明本 动画演示,引出问题 问题: 动画演示,引出问题: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 节课主旨。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 节课主旨。 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教材分析
(三)、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 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 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 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 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培养学生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 培养学生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 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 增 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 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 强民族自豪感; 强民族自豪感;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心和求知欲;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①算术法: 算术法: :(94 35× 94- 35-12= 兔:(94-35×2)÷2=12 鸡:35-12=23 或鸡:(35× :(35 94) 35-23= 或鸡:(35×4-94)÷2=23 兔:35-23=12 一元一次方程: ②一元一次方程: 设鸡有x 则兔有(35 x)只 据题意得: (35- 设鸡有x只,则兔有(35-x)只,据题意得: 2x+ 35- )=94 2x+4(35-x)=94 鸡头+兔头=35 鸡头+兔头= 鸡脚+兔脚= 鸡脚+兔脚=94
卡笛儿的这段话虽然夸大了方程的作用, 卡笛儿的这段话虽然夸大了方程的作用,但方程 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无论对现实生活还是数学、 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无论对现实生活还是数学、 物理等学科知识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物理等学科知识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地位和作用
要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要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就要把实际问题 准确的转化为方程问题。 鸡兔同笼》 准确的转化为方程问题。《鸡兔同笼》是在介绍了二 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及其解法之后的一节。 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及其解法之后的一节。它是通过 多个由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 多个由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感受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同时, 进一步感受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同时,为 今后学习一般线性方程及平面解析几何等知识打下基 础。
计算容易, 计算容易, 分析较难。 分析较难。
比算术 法容易 理解。 理解。
鸡头: 兔头: - 鸡头:x , 兔头:35-x 鸡脚: 兔脚: 35- =94 鸡脚:2x + 兔脚:4(35-x)
③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鸡有x 则兔有y 据题意得: 设鸡有x只,则兔有y只,据题意得:
容易理解, 容易理解, 更能清晰 清晰、 更能清晰、 直接的表示 等量关系。 等量关系。
广东省深圳市滨河中学 杨霞
一、教材分析 二、设计思路 三、教学过程 四、几点思考
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地位和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教材分析
“一切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 一切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 一切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 一切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 而一切代数问题又都可以转化为方程 问题,因此,一旦解决了方程问题, 问题,因此,一旦解决了方程问题, 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 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
设计思路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八年级学生 的认知水平,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如图: 的认知水平,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如图: 树立用二元一 树立用二元一 次方程组构建数学 次方程组构建数学 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的思想
通过在丰富的 问题情境下用方程 组求解, 组求解, 形成解决 实际问题的一般 性策略 “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 多种解法的对比, 多种解法的对比, 突出方程解法的 优越性。 优越性。
x+y=35 今 演 , 加 深 体 会
教学内容
设计思路
提出问题,学生演示: 提出问题,学生演示: 学生现场演示, 学生现场演示,有 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 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 多五尺;若将绳四折测之, 多五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 助于学生更确切的理 解问题大意, 解问题大意,也活跃 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了课堂气氛。 了课堂气氛。 阶段小结: 阶段小结: 等量关系: 井深+5) 等量关系: 3(井深 。 =绳长 井深 难点:正确理解题意。 难点:正确理解题意 实际问题 数学问题 4(井深 井深+1) 井深 关键:请学生上台,利用教具 关键:请学生上台, =绳长 方程组: 3( + )= )=x 方程组: 。 (y+5)= 演示。 演示 确立等量关系 4(y+1)=x 设两个未知数 ( + )
数学模型
(二元一次 方程组) 方程组)
教学 环节 布 置 作 业 , 巩 固 新 知
必作题: 必作题:
教学内容
设计思路
课本第199 199页 随堂练习第1 习题7.4 7.4第 1、 课本第199页:随堂练习第1题;习题7.4第1题。 上网收集关于“鸡兔同笼”等相关问题, 2、上网收集关于“鸡兔同笼”等相关问题,并写出自 己的感受。 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