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桧归宋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秦桧归宋的探讨

金人如何放秦桧归宋,若能留下详实的历史记录,反而应是怪事。诚如已故爱国历史学家刘子健先生早已指出,‚一般印象总疑心秦桧是女真金人的奸细‛,‚这只是怀疑,并没有实证‛。刘先生的思路是‚从他的亲戚里去找,线索有了‛。‚秦家和他们的亲戚,有的帮宋高宗,有的帮刘豫,私下联系,两头活动‛。①尽管没有直接证据,但史学家们一般还是认定秦桧就是奸细,例如被公认为是中国宋史界泰斗的已故的邓广铭先生,就在其†岳飞传‡(增订本)第80页中使用了‚女真贵族阴遣汉奸秦桧归南宋‛的标题。

近年来,对秦桧是奸细提出异议者,是何忠礼先生,他在†岳飞研究‡第4辑†…老学庵笔记‟中所见的秦桧‡和†南宋史稿‡第81至84页中,主要是以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为证,他说,‚秦桧南归,事关重大,但人们对他所以能够南归的原因,且众说不一,从而成了历史的悬案。一种人以为秦桧自己设法逃归的;另一种人则认为是金人为从内部破坏南宋的抗金战争,故意将秦桧作为内奸纵归的‛。‚分析上面两种说法,我们认为,尽管秦桧南归后,坚持对金屈辱投降的路线,犯下了种种罪行,其所作所为,在人们看来,确实很像是一个金人打入南宋内部的奸细,但是平心而论,朱胜非在†秀水闲居录‡中所说的话,是颇多疑问的‛。‚可

是,与秦桧生于同一时代的‘朝士’,且见多识广,力主抗战,对秦桧又极无好感的陆游,却作了与朱胜非截然相反的记载。应当特别指出的是,陆游撰†老学庵笔记‡已是秦桧死后四十年以后的事,此时桧之冰山已倒,凶焰早息,揭露秦桧生前的种种罪行,已经无所顾虑,陆游更无必要为他讳护。故与†秀水闲居录‡相比较,†老学庵笔记‡和†中兴遗史‡所载秦桧由金方逃归事,其可信程度确实要高一些‛。今将†老学庵笔记‡卷1载:

‚秦会之在山东,欲逃归,舟楫已具,独惧虏有告者,未敢决。适遇有相识稍厚者,以情告之。虏曰:‘何不告监军(完颜挞懒)?’会之对以不敢,虏曰:‘不然,吾国人若一诺公,则身任其责,虽死不憾。若逃而归,虽欲贷,不敢矣。’遂用其言,告监军,监军曰:‘中丞果欲归耶?吾契丹亦有逃归者,多更被疑,安知公归,南人以为忠也。公若果去,固不必顾我。’会之谢曰:‘公若见诺,亦不必问某归后祸福也。’监军遂许之。‛①†两宋史研究汇编〃秦桧的亲友‡第145页。

首先,从年龄上说,陆游与秦桧虽仍是耳目相接,却不能算‚同一时代的‘朝士’‛。何忠礼先生认为陆游‚无必要‛为秦桧‚讳护‛,是有道理的;但说‚与†秀水闲居录‡相比较,†老学庵笔记‡和†中兴遗史‡所载秦桧由金方逃归事,其可信程度确实要高一些‛,就可以商榷。因为从时间

上说,后两书出现较晚,决非两个作者亲历现场,了解秦桧归宋的底细,无非是得之道听途说。†老学庵笔记‡的成书大约在秦桧死后三、四十年,①时间相隔不近。如果稍为了解一点金史的话,依金太宗时的政制,就元帅左监军完颜挞懒在‚东朝廷‛的地位而论,他放一个秦桧归宋,绝对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根本无须承担多少政治责任。上引记载的对话,如‚公若果去,固不必顾我‛之类,就是不合情理的。这就多少反映了道听途说的不可信。

朱胜非与陆游不同,是与秦桧同时代的宰相,他与吕颐浩的私人关系不错,而与李纲、赵鼎、秦桧等人都有嫌隙,这些在†秀水闲居录‡中所反映。但何忠礼先生说他‚力主和议,政见本与秦桧一样‛,却是不符起码的史实。朱胜非任相期间,最重要的政绩之一,是坚决主张并支持岳飞军克复襄汉。绍兴五年(公元1135),宋高宗依赵鼎的建议,命令前任宰执上奏,条陈对金政策。从†三朝北盟会编‡所载的朱胜非奏看来,他的主张是与李纲、吕颐浩等人相似的,而与他们相对立的正是秦桧和汪伯彦。今摘引朱胜非上奏的一段最重要的话如下:

‚今内外劲兵无虑三十万众。兵既众矣,患无可作之气,今则勇气可作。气既作矣,患无可乘之机,今则机会可乘。不于此时,速谋进取,使既作之气复堕,当乘之机复失,以数年尝胆之勤,为一旦噬脐之悔,可胜惜哉!‛②

如果硬要将朱胜非归之于投降派,岂非是太冤枉了。何宗礼先生引用†秀水闲居录‡,摘自†中兴小纪‡卷9,其实,此段文字经清人修†四库全书‡时篡改,如将‚挞辣‛改译为‚达兰‛,‚虏‛改为‚金‛之类。他另在注中说:‚†会编‡卷二二0所载略同。‛这里涉及一个如何用较原始的记录和版本的常识性问题,即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四库全书‡。今存较原始的†秀水闲居录‡有关摘录正见於†三朝北盟会编‡卷220,因为此段文字未经清人篡改。然而何宗礼先生对此问题似乎并不在意,类似的情况在†南宋史稿‡中并不罕见,这只怕有一个史学的基本素养问题。以下摘录†会编‡原文,从秦桧拜相开始:

‚未几,桧果相。次年,植党以排吕颐浩,上乃悟,尽逐其徒,桧亦罢政。前一日,召当制学士綦崇礼,谕以桧二策,仍出其元奏云:‘以河北、河东人还金虏,以中原人还刘豫,如斯而已。’令载之制词。至四年,虏使李永寿、王翊来聘,①参见中华书局标点本†老学庵笔记‡前言注①。

②†三朝北盟会编‡(以后简称†会编‡)卷176,按众宰执上奏时间,†会编‡系于绍兴七年,应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后简称†要录‡)卷87绍兴五年三月所载为准。

首言此事,正与桧语合。盖桧自京城随虏北去,为彼大酋挞辣郎君任用。虏骑渡江,与俱来,回至楚州,遣舟送归。桧,王仲山婿也。仲山别业在济南府,为取数千缗,赆其行。

其后挞辣统兵犯淮甸,朝廷遣魏良臣、王伦奉使至其军中,数问桧,且称其贤。乃知桧之策出于虏意也。桧之初归,自言杀虏人之监己者,夺舟来归。然全家同舟,婢仆亦如故,人皆知其非逃归也。‛

按何宗礼先生摘引的†中兴小纪‡文字无开头到‚正与桧语合‛一段,亦无‚其后挞辣统兵‛到‚出于虏意也‛一段,‚婢仆亦如故‛的‚如‛作‚无‛,当然以‚如‛为优。朱胜非的记录旨在说明秦桧‚北人归北‛的建议乃‚出于虏意也‛,这当然是证明秦桧身份重要线索。此外,‚桧之初归,自言杀虏人之监己者,夺舟来归‛,这当然也是秦桧自己留下了重要的破绽。

何宗礼先生说:‚只要具体分析一下朱胜非的这段话,就会知道其攻讦成分多于事实,不足令人凭信。‛他又具体分析说:‚胜非闲居八年,绍兴十四年(1144)卒。†闲居录‡正是他晚年退居秀水(今浙江嘉兴)时作。但是,本书既有不利于秦桧的内容,在胜非生前是决不可能流传于世的,反之很难说没有后人附益之辞,这是疑问之一。楚州距济南有上千里之遥,未知金人豢养秦桧为奸细,何必非从那里取王仲山别业之钱以赆其行?这是疑问之二。有宋铜钱,一缗重五斤。千缗则达五千斤,桧长途跋涉去南宋,让他携带这么重的货币以行,未知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若谓并非铜钱而是金银,胜非又安得而知之?这是疑问之三。宋代国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