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用地选择
第5章居住区住宅及其用地规划
知识回顾:
居住区、小区、组团含义。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5章 居住区住宅及其用地规划
住宅类型的选择 本 章 主 要 内 容
住宅群体的组合
住宅群体的组合与日照、通风及 噪声的防治 住宅群体的组合与节约用地
第一节 住宅类型的选择
住宅平面系数
一幢住宅中居室面积总和与建筑面积 总和的百分比,是
住宅设计时的技术经济 指标之一,用字母“K”表示。在住 宅建筑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提高K值能增加居住面积,K值每 提高1%时,如果建筑面积单位造价不变,以居住面积平均计 算,投资可减少1.4%。
三、户型配比原则
户型配比规划是指在居住区整体规划过程中,通过对住区的户型加 以限定,明确各个户型的比例划分,满足客户对象对每个住宅的面 积要求和住区总体调控。户型配比规划原则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住宅层数 就住宅建筑本身而言,低层住宅一般比多层造价经济, 而多层又比高层经济,但低层占地大,如平房与5层楼房相比, 要大3倍左右。对于多层住宅,提高层数能降低住宅建筑的造 价。从用地经济的角度来看,提高层数能节约用地。 一般5层以上多层与中高层较为适宜。 进深
住宅在每户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住宅进深加大,可
要有利于节约用地,结合地形
住宅建筑单体平面和布局尽量利用地形,结合地形, 可从利用住宅单元在开间上的变化达到户型的多样化和适
应基地的各种不同情况,为了不占或少占农田,使住宅上
山,就需要结合不同坡度和朝向的地形对建筑进行错层、 跌落、掉层、分层入口等局部处理。
1.筑台-对天然地表开挖或填筑,形成平整台地
1.注重与整体规划方案的结合
在进行户型配比规划的时候,要充分满足整体规划对本次规划用地的土
居住区规划标准规划标准
居住区规划标准规划标准
居住区规划标准。
居住区规划标准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对居住区的规划所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它涉及到居住区的布局、绿化、交通、设施等方方面面,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居住区的规划应该合理布局。
合理的布局能够使居住区内的道路、建筑、绿地等各项设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宜居的环境。
同时,布局要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尽量避免交通拥堵,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
其次,绿化是居住区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充足的绿地能够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给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因此,在居住区规划中,应该合理设置公园、绿化带等绿地设施,增加居住区的绿化率,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居住区规划还应该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
在规划中应该设置商业设施、教育机构、医疗服务等配套设施,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
这些设施的合理设置,能够方便居民的生活,提高居住区的整体品质。
最后,居住区规划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在规划中应该合理利用
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保护自然环境。
同时,应该注重节能减排,采取环保措施,建设低碳、环保的居住区,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居住区规划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到居民的需求,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才能建设出宜居、宜业、宜游的居住区,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未来的居住区规划能够更加科学、合理,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住区规划布局形式自古至今,住宅在人们的生活中始终扮演了一个承载生活的角色。
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产力水平和生活面貌往往通过住宅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的解决而体现出来,因此居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建筑界和规划界所重点关注的对象。
同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解决日益增多的城市人口的居住问题,提供满足人们身心需求的住区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整个国民经济开始进入适度快速和相对稳定的发展轨道,而中国城市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经济的转轨和社会的变革也在居住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住区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阶段。
一方面,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迅猛发展的轨道,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聚集。
以北京为例,人口规模已超过现有各项公共设施的承载能力,出现过度拥挤,交通阻塞,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衣食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已经转向了住房,人们迫切需要尽快改善和提高居住条件。
因此住区建设已不仅仅是解决住房问题,它已经同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 20 年,中国城市建设和乡镇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经济发展和政策的主导和推动下,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
近 10 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平均每年大约以 0.6%的速度增长。
按照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处于 30%的时候,将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在《2001 至 2002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专家预测,到 2020 年,50%的中国人口居住在城市,到 2050 年,将有 75%的中国人居住在城市。
可以说,21 世纪是中国的“城市世纪”城市住区建设水平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而住区作为构成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规划是城市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经典案例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经典案例目录一、概述 (3)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4)1.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 (4)1.3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6)二、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要素 (7)2.1 选址与规划 (9)2.2 建筑设计 (10)2.3 道路与交通 (11)2.4 绿地与景观 (12)2.5 环境与生态 (13)2.6 综合服务设施 (14)三、经典案例分析 (15)3.1 北京万科金域蓝湾 (17)3.1.1 项目概述 (18)3.1.2 规划设计理念 (19)3.1.3 建筑设计特点 (20)3.1.4 绿地与景观设计 (22)3.1.5 社区文化与活动 (23)3.1.6 总结与启示 (24)3.2 上海世博滨江公园 (25)3.2.1 项目概述 (26)3.2.2 规划设计理念 (27)3.2.3 建筑设计特点 (29)3.2.4 景观设计特色 (30)3.2.5 绿地与生态保护 (31)3.2.6 总结与启示 (33)3.3 广州保利花园 (34)3.3.1 项目概述 (35)3.3.2 规划设计理念 (36)3.3.3 建筑设计特点 (37)3.3.4 道路与交通系统 (38)3.3.5 绿地与休闲空间 (40)3.3.6 社区管理与服务体系 (41)3.3.7 总结与启示 (43)3.4 深圳万科城 (44)3.4.1 项目概述 (45)3.4.2 规划设计理念 (46)3.4.3 建筑设计特点 (47)3.4.4 社区文化与活动 (49)3.4.5 绿地与景观设计 (50)3.4.6 综合服务设施布局 (51)3.4.7 总结与启示 (52)四、结论与展望 (53)4.1 结论总结 (54)4.2 发展前景与挑战 (55)4.3 对未来居住小区规划的启示与建议 (57)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个优秀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还要兼顾环境友好、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等多方面因素。
城市住宅区设计规范
第一章住宅区的意义与组成1、在一个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的比重一般占到城市建设总用地40%-50%。
2、住宅区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
第一节类型、规模、分级及其相关设施3、居住区规模:人口30000—50000 人,户数10000 —16000 户,用地50—100 公顷。
4、居住小区规模:人口10000—15000人,户数3000—5000 户,用地10—35公顷。
5、居住组团规模:人口1000—3000 人,户数300—1000 户,用地4—6公顷。
第二节社区6、社区概念:指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的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
7、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了形成社区的四个条件:1. 有一定的社会关系2. 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3. 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4. 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8、邻里关系是一种以社会道德为基础,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等的社会关系,它不同于亲缘或血缘关系。
邻里关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自觉帮助型第二层次:愿意帮助型第三层次:应该帮助型9、20 世纪30 年代,美国人西萨·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的住宅区规划理论10、形成邻里单位的原则:1.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车行、人行道路分开设置。
2.保证充分的绿化,使各类住宅都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
3.设置日常生活必须的服务设施,每个邻里单位有一所小学。
4.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建筑物自由布置。
控制居住区内部车辆交通,保障居民安全和环境安宁是邻里单位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
11、住宅区一般均由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停车用地和公共绿地四大用地以及相应的住宅、公共建筑、道路交通设施以及绿地与场地四大系统组成。
12、社区系统可分为:生活保障系统育才就业系统交流参与系统运营系统13、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社区发展原则生态优化原则共享社区原则14、满足人的需求应该考虑的因素适居性、识别性与归属性、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1)适居性卫生: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环境卫生,如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理等;二是生理健康卫生,如日照、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噪声与空气污染防治等。
居住区规划相关标准
⑥结合人行步道带状绿地四、居住区的道路规划私人轿车正在迅速增长,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一般要求,小区小汽车拥有量:按总量不低于小区总居住户(套)数的20%;几种途径的探索(解决方案):①结合住宅组团(邻里单位)、设置户外集中停车场;②利用自然地坪的高差,在住宅组团(邻里)内部空间设置架空平台,平台下作停车库,并与各住宅楼相连,平台作居民户外活动空间,人车分流;③结合住宅的底层空间或是高层住宅综合体的裙房(或地下)的停车库;④利用小区内社区中心(广场)、集中绿地、活动场地的地下设置的停车场库;⑤独立设置的多层停车库;⑥适当加宽小区道路的沿道路的停车场。
1、居住区的道路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1) 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和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应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2) 使居住区内外联系通而不畅、安全,避免往返迂回,并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3) 有利于居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4) 小区内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
当公共交通线路引入居住区级道路时,应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干扰;5) 在地震烈度不低于六度的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要求;6) 满足居住区的日照通风和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7) 城市旧城区改造,其道路系统应充分考虑原有道路特点,保留和利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8) 考虑居民小汽车的通行;9) 便于寻访、识别和街道命名。
2、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
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2) 小区路:路面宽5~8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4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10m;3) 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0m;非。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de)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de)条款通过本标准(de)引用而成为本标准(de)条款.凡是注日期(de)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de)修改单(不包括勘误(de)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de)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de)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de)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居住区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确定(de)居住用地范围内(de)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de)绿地.开放式绿地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de)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de)宅间绿地等.封闭式(装饰性)绿地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de)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居住区公园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de),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de)配套公共绿地.小区游园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de),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de)集中绿地.组团绿地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de)绿地.具有一定(de)休憩功能.宅间绿地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de)绿化用地.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建筑基础绿地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de)绿化用地.居住区道路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内(de)各个小区(de)道路. 4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用地内(de)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确定(de)绿化用地应当作为永久性绿地进行建设.必须满足居住区绿地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居民使用.小区以上规模(de)居住用地应当首先进行绿地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内不同绿地(de)功能和使用性质;划分开放式绿地各种功能区,确定开放式绿地出入口位置等,并协调相关(de)各种市政设施,如用地内小区道路、各种管线、地上、地下设施及其出入口位置等;进行植物规划和竖向规划.居住区开放式绿地应设置在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中,可安排儿童游戏场、老人活动区、健身场地等.如居住区规划未设置小区游园,或小区游园、组团绿地(de)规模满足不了居民使用时,可在具有开放条件(de)宅间绿地内设置开放式绿地.组团绿地(de)面积一般在1000 m2以上,宜设置在小区中央,最多有两边与小区主要干道相接.宅间绿地及建筑基础绿地一般应按封闭式绿地进行设计.宅间绿地宽度应在20 m以上.居住区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必须根据居住区内外(de)环境特征、立地条件,结合景观规划、防护功能等,按照适地适树(de)原则进行植物规划,强调植物分布(de)地域性和地方特色.植物种植(de)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适应北京地区气候和该居住区(de)区域环境条件,具有一定(de)观赏价值和防护作用(de)植物.应以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为主,不宜大量使用边缘树种、整形色带和冷季型观赏草坪等.5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在居住区绿地总体规划(de)指导下,进行开放式绿地或封闭式绿地(de)设计.绿地设计(de)内容包括:绿地布局形式、功能分区、景观分析、竖向设计、地形处理、绿地内各类设施(de)布局和定位、种植设计等,提出种植土壤(de)改良方案,处理好地上和地下市政设施(de)关系等.居住区内如以高层住宅楼为主,则绿地设计应考虑鸟瞰效果.居住区绿地种植设计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充分保护和利用绿地内现状树木.因地制宜,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de)多种植物配置形式.选择寿命较长、病虫害少、无针刺、无落果、无飞絮、无毒、无花粉污染(de)植物种类.合理确定快、慢长树(de)比例.慢长树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树木总量(de)40%.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de)种植比例.其中,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植数量(de)比例应控制在1:3~1:4之间.在绿地中乔木、灌木(de)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控制在70 %,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种植面积比例宜控制在30 %左右.根据不同绿地(de)条件和景观要求,在以植物造景为主(de)前提下,可设置适当(de)园林小品,但不宜过分追求豪华性和怪异性.绿化用地栽植土壤条件应符合CJJ 48-92(de)有关规定.居住区绿地内(de)灌溉系统应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或滴灌系统,也可安装上水接口灌溉.喷灌设计应符合GBJ 85(de)规定.绿地范围内一般按地表泾流(de)方式进行排水设计,雨水一般不宜排入市政雨水管线,提倡雨水回收利用.雨水(de)利用可采取设置集水设施(de)方式,如设置地下渗水井等收集雨水并渗入地下.绿地内乔、灌木(de)种植位置与建筑及各类地上或地下市政设施(de)关系,应符合以下规定:乔、灌木栽植位置距各种市政管线(de)距离应符合表1(de)规定.表1 树木距地下管线外缘最小水平距离单位:m名称新植乔木现状乔木灌木或绿篱外缘电力电缆通讯电缆给水管 --排水管 --排水盲沟 --消防笼头煤气管道(低中压)热力管注:乔木与地下管线(de)距离是指乔木树干基部(de)外缘与管线外缘(de)净距离.灌木或绿篱与地下管线(de)距离是指地表处分蘖枝干中最外(de)枝干基部(de)外缘与管线外缘(de)净距.落叶乔木栽植位置应距离住宅建筑有窗立面 m以外,满足住宅建筑对通风、采光(de)要求.在居住区架空线路下,应种植耐修剪(de)植物种类.植物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de)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CJJ 75-97中表(de)规定.居住区绿化乔灌木与其它基础设施(de)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2(de)规定.表2 乔灌木与其他基础设施(de)最小水平距离单位:m设施名称新植乔木现状乔木灌木或绿篱外缘测量水准点地上杆柱 --挡土墙楼房平房 --围墙(高度小于2m)排水明沟注:乔木与地下管线(de)距离是指乔木树干基部(de)外缘与管线外缘(de)净距离.灌木或绿篱与地下管线(de)距离是指地表处分蘖枝干中最外(de)枝干基部(de)外缘与管线外缘(de)净距.居住区绿化苗木(de)规格和质量均应符合国家或本市苗木质量标准(de)规定,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落叶乔木干径应不小于8 cm.常绿乔木高度应不小于 m.灌木类不小于三年生.宿根花卉不小于二年生.居住区绿地内绿化用地应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建筑物(de)墙体可布置垂直绿化.6开放式绿地设计开放式绿地(de)主要功能是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美化环境,改善局部生态环境.设计中应妥善处理和解决好这三方面问题.开放式绿地(de)总体设计、竖向设计、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种植设计、园林建筑及其它设施设计等均参照CJJ 48-92要求执行.开放式绿地要根据居住区(de)特点做好总体设计,同时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根据绿地(de)规模、位置、周边道路等条件设置功能分区,要满足居民(de)不同需要,特别是要为老人和儿童(de)健身锻炼设置相应(de)活动场地及配套设施.儿童游戏场、健身场地等应远离住宅建筑.绿地出入口和游步道、广场(de)设置应综合绿地周围(de)道路系统、人流方向一并考虑,保证居民安全.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绿地中不宜穿行架空线路,必须穿行时,居民密集活动区(de)设计应避开架空线路.地形设计可结合自然地形做微地形处理,微地形面积大小和相对高程,必须根据绿地(de)周边环境、规模和土方基本平衡(de)原则加以控制.不宜堆砌大规模假山.绿地内设置景石时,可结合地形作置石、卧石、抱头石等处理,置石量不宜过大.可结合不同居住区(de)特点,集中布置适当规模(de)水景设施.占地面积不宜超过绿地总面积(de)5%.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绿地内可布置游步道和小型铺装场地,铺装面积一般控制在20%以内.其位置必须距离住宅建筑(de)前窗8 m~10 m以外.绿地内(de)道路和铺装场地一般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栽植树木(de)铺装场地必须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材料.绿地内(de)道路和铺装场地应平整耐磨,应有适宜(de)粗糙度,并做必要(de)防滑处理.绿地内主要道路和出入口设计应采取无障碍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de)要求.绿地内(de)活动场地提倡采取林下铺装(de)形式.以种植落叶乔木为主,分枝点高度一般应大于.夏季时(de)遮荫面积一般应占铺装范围(de)45%以上.绿地内建筑物和其它服务设施等(de)设计以及绿地内各类用地指标,必须按照CJJ 48-92要求执行,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小区游园内一般应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供不同年龄段居民健身锻炼、休憩散步、社交娱乐(de)铺装场地和供居民使用(de)公共服务设施,如园亭、花架、坐椅等.应根据需要设置不同形式(de)照明系统,一般不设置主要用于景观(de)夜景照明.绿地内园林小品(de)设计,应尽量采取景观与功能相结合(de)方式,正确处理好实用、美观和经济(de)关系.作为开放式绿地进行设计(de)宅间绿地除符合CJJ 48-92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以绿化为主,功能上只应满足居民(de)简单活动和休息,布局灵活,设施合理.不宜安排过多(de)内容.一般不宜设置游戏、健身设施等.宅间绿地设置(de)活动休息场地,应有不少于2/3(de)面积在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7封闭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主要功能是改善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原则上不具有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de)功能.封闭式绿地以植物种植为主,发挥降温增湿、安全防护、美化环境(de)作用.宅前道路不应在绿地中穿行,应设置在靠近建筑入口一侧,使宅间绿地能够集中布置.宅间绿地种植(de)乔、灌木应选择抗逆性强、生态效益明显、管理便利(de)种类.建筑基础绿地设计应根据不同朝向和使用性质布置.建筑朝阴面首层住户(de)窗前,一般宜布置宽度大于(de)防护性绿带,宜种植耐荫、抗寒植物.住宅建筑山墙旁基础绿地应根据现状条件,充分考虑夏季防晒和冬季防风(de)要求,选择适宜(de)植物进行绿化.所有住宅建筑和公用建筑周边有条件(de)地方应提倡垂直绿化.居住区用地内高于 m(de)各种隔离围墙或栏杆,提倡进行垂直绿化,宜种植观赏价值较高(de)攀缘植物.8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居住区道路绿化设计道路绿化应选择抗逆性强,生长稳定,具有一定观赏价值(de)植物种类.有人行步道(de)道路两侧一般应栽植至少一行以落叶乔木为主(de)行道树.行道树(de)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应选择冠大荫浓、树干通直、养护管理便利(de)落叶乔木.行道树(de)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径为准,株行距应控制在5 m~7m之间.行道树下也可设计连续绿带,绿带宽度应大于 m,植物配置宜采取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de)方式.小区内(de)主要道路,同一路段应有统一(de)绿化形式;不同路段(de)绿化形式应有所变化.小区道路转弯处半径15 m内要保证视线通透,种植灌木时高度应小于 m,其枝叶不应伸入至路面空间内.人行步道全部铺装时所留树池,内径不应小于m× m.居住区内行道树(de)位置应避免与主要道路路灯和架空线路(de)位置、高度相互干扰.在特殊情况下应分别采取技术措施.居住区停车场绿化设计居住区停车场绿化是指居住用地中配套建设(de)停车场用地内(de)绿化.居住区停车场绿化包括停车场周边隔离防护绿地和车位间隔绿带,宽度均应大于.除用于计算居住区绿地率指标(de)停车场按相关规定执行外,停车场在主要满足停车使用功能(de)前提下,应进行充分绿化.应选择高大庇荫落叶乔木形成林荫停车场.停车场(de)种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树木间距应满足车位、通道、转弯、回车半径(de)要求.庇荫乔木分枝点高度(de)标准:.1大、中型汽车停车场应大于 m..2 小型汽车停车场应大于 m..3自行车停车场应大于 m.停车场内其他种植池宽度应大于 m,池壁高度应大于20 cm,并应设置保护设施.附录 A(资料性附录)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化常用园林植物种类一览表园林树木重点树种落叶乔木:银杏(♂)、毛白杨(♂)、垂柳(♂)、旱柳(♂)、馒头柳(♂)、槐树、刺槐、臭椿、栾树、绒毛白蜡、毛泡桐常绿乔木:油松、白皮松、桧柏落叶灌木:珍珠梅、丰花月季、榆叶梅、黄刺玫、碧桃、木槿、紫薇、迎春、连翘、紫丁香、金银木常绿灌木:锦熟黄杨、大叶黄杨、砂地柏一般树种落叶乔木:金丝垂柳、胡桃、榉树、青檀、玉兰、二乔玉兰、杂交马褂木、杜仲、海棠花、紫叶李、樱花、山桃、五叶槐、龙爪槐、红花刺槐、元宝枫、七叶树、柿树、美国白蜡、车梁木常绿乔木:白杄、青杄、扫帚油松、华山松、雪松、樟子松、蜀桧、龙柏、西安桧、金塔柏、侧柏、圆枝侧柏落叶灌木:紫叶小檗、太平花、贴梗海棠、棣棠、蔷薇类、紫荆、玫瑰、齿叶白鹃梅、紫叶矮樱、水栒子、黄栌、花石榴、红瑞木、裂叶丁香、小叶丁香、欧洲丁香、蓝丁香、金叶女贞、金边女贞、海仙花、锦带花、红王子锦带、扶芳藤、胶东卫矛、猬实、糯米条、香荚蒾、海州常山常绿灌木:金叶桧、万峰桧、粉柏、千头柏、洒金千头柏、朝鲜黄杨、雀舌黄杨宿根花卉适于花坛(de)花卉重点花卉:假龙头、八宝景天、大花萱草、早小菊类、日本小菊、地被菊、鸢尾类、天蓝绣球一般花卉:大花秋葵、常夏石竹、石竹、瞿麦、剪秋萝适于花丛、花境(de)花卉蜀葵、蛇鞭菊、金光菊、天人菊、大花金鸡菊、黑心菊、大滨菊、火炬花、马蔺、玉簪类草坪地被植物重点草种草地早熟禾、高羊茅、野牛草一般草种和地被结缕草、大羊胡子草、崂峪苔草、麦冬、白三叶、小冠花、垂盆草、二月兰、紫花地丁、蛇莓(小面积种植)、甘野菊(墙边、石头边等处种植)、连钱草、葡枝毛茛1)重点树种:是指适应性强,少病虫害,栽培管理简便,易于大树移栽,应用效果好(de)常见植物.可作为城市绿化骨干植物应用.2)一般树种:是指应用中适当搭配选择(de)植物.附录 B(资料性附录)适宜在北京地区应用(de)主要攀缘植物栽培管理一览表植物材料习性园林应用株距栽培管理要点木本植物中国地锦落叶藤本,耐阴,抗性强围栏、坡地、花架、假山、墙垣 m ~ 植于建筑物墙体北侧、东侧五叶地锦落叶藤本,喜光略耐阴,抗性强围栏、坡地、花架、假山、墙垣m ~ 注意及时牵引美国凌霄落叶藤本,喜光,耐阴,忌涝,越冬能力强,气生根围栏、花架、假山、墙垣 m ~ 苗期须置于半阴处,每月施肥1~2次金银花常绿或半常绿缠绕藤本,喜光,耐阴,耐旱,忌涝围栏、花架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紫藤落叶藤本,喜光略耐阴,耐寒抗旱花架、山石 m ~ 定植后设立支架,生长期施肥2~3次苦皮藤落叶藤本,喜光耐半阴,抗性强,生长旺盛.花期4月~6月,果期9月~11月.树皮或茎皮含苦质,可杀虫灭菌围栏、花架、墙垣、山石 m ~ 栽植后须设置支架或依附物扶芳藤常绿藤本,不定根,攀附性强,生长快,喜光,耐阴,较耐寒. 山石、墙垣 m ~ 植于背风向阳处小叶扶芳藤常绿藤本,不定根多,生长较慢.喜光,耐阴,耐寒性强.地被、护坡亦可. 山石、墙垣 m ~ 植于背风向阳处花蓼落叶藤本,喜光,耐阴,抗性强围栏、坡地、花架 m ~ 枝条50cm长时,需稍加牵引南蛇藤落叶藤本,喜光,耐半阴,抗性强. 围栏、花架、墙垣、山石 m ~ 栽植后须设置支架或依附物葛藤落叶藤本,喜光略耐阴,抗性强围栏、坡地、花架 m ~ 植于背风向阳处或稍加保护越冬葡萄落叶大藤本,喜光,喜干燥及夏季高温棚架 m ~ 保持通风透光,土壤肥沃三叶木通落叶藤本,喜光略耐阴围栏、花架 m ~ 修剪时注意保留花枝蛇葡萄落叶藤本,抗性强围栏、坡地、花架 m ~ 生长迅速,注意修剪中华猕猴桃落叶藤本,喜光较耐阴棚架 m ~ 幼苗须保护越冬杠柳落叶缠绕藤本,抗性极强围栏、坡地、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木香常绿藤本,喜光,怕寒花架 m ~ 植于背风向阳处窄叶络石(石血)耐阴,适应性强,气生根,与扶芳藤性状相似金红久忍冬落叶缠绕藤本,藤条长可达2 m ~5m,花期6月~9月,红花,具香味.耐阴,耐旱、耐寒.也可作地被. 围栏、花架 m ~ 植于半阴处垂红忍冬落叶缠绕藤本,藤条长可达2 m ~5m,攀缘力强.花期6月~9月,桔红花,具香味.耐阴,耐旱、耐寒.也可作地被. 围栏、花架 m ~ 植于半阴处苔尔蔓忍冬耐阴围栏、花架 m ~ 植于半阴处藤本月季多特蒙德落叶藤本,喜光,喜温暖.抗病、抗寒性较好围栏、花架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怜悯落叶藤本,喜光,喜温暖.抗寒性、抗病性较强围栏、花架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至高无上落叶藤本,喜光,喜温暖.植株抗病生长旺盛围栏、花架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金绣娃落叶藤本,喜光,喜温暖.抗寒性强围栏、花架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瓦尔特大叔落叶藤本,喜光,喜温暖.抗病性强围栏、花架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光谱落叶藤本,喜光,喜温暖. 围栏、花架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红梅朗落叶藤本,可借助人工牵引攀缘栏杆,墙面.喜光喜肥. 围栏、花架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七姐妹落叶藤本,喜光,喜温暖.耐寒、耐旱,抗病性强.可借助人工牵引攀缘栏杆,墙面. 围栏、花架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草本植物羽叶茑萝一年生弱缠绕藤本,喜光,喜温暖,不择土壤围栏 30 cm ~80cm 自播能力强,苗期须间苗 3月~5月重瓣旋花一年生弱缠绕藤本,喜光,喜温湿,耐半阴围栏、棚架、阳台 30 cm ~80cm 可直播于棚架、围栏前,苗期6片叶时须摘心 3月~5月栝楼多年生弱攀缘藤本,适应性强,开白花大型棚架、墙垣 30 cm ~80cm 播种或扦插繁殖,栽植处应注意排水 3月~4月观赏葫芦一年生攀缘藤本,喜光,喜温暖湿润,向阳廊架 30 cm ~80cm 播种繁殖,加底肥 4月~5月丝瓜一年生攀缘藤本,喜光,耐热.需搭架生长. 围栏、花架 30 cm ~80cm 播种繁殖,加底肥 3月~5月转枝莲多年生藤本,喜光,耐半阴,抗寒性强围栏 30 cm ~80cm 分根应在5月前进行 5月前分根苦瓜一年生攀缘藤本,喜光,喜温暖,不择土壤,需通风. 廊架 30 cm ~80cm 播种繁殖,土壤应深翻,并加足腐熟底肥 4月~5月蛇瓜一年生攀缘藤本,喜光,喜温暖,不择土壤,需通风. 廊架 30 cm ~80cm 播种繁殖,土壤应深翻,并加足腐熟底肥 4月~5月观赏南瓜一年生弱缠绕藤本,喜光,喜温暖,不择土壤,需通风. 围栏 30 cm ~80cm 自播能力强,苗期须间苗 3月~5月眉豆一年生攀缘藤本,花白色或紫色风船葛一年生攀缘藤本,喜光,喜温暖,不择土壤围栏、墙垣、挡土墙 30 cm ~80cm 播种繁殖,可直播,苗高20 cm须定植 3月~5月蝙蝠葛多年生落叶半木质或草质藤本,喜阴湿处,砂壤土为宜墙垣、山石、挡土墙 30 cm ~80cm 播种或分根繁殖 3月~4月葎草一年生弱缠绕藤本,喜光,喜温暖,不择土壤围栏 30 cm ~80cm 自播能力强,苗期须间苗 3月~5月啤酒花一年生弱缠绕藤本喜温暖,不择土壤围栏 30 cm ~80cm 自播能力强,苗期须间苗 3月~5月牵牛花一年生缠绕藤本,喜光,喜温暖,也耐半阴,不择土壤围栏 30 cm ~80cm 自播能力强,苗期须间苗 3月~5月。
建筑法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13
表3.0.2 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用地构成
居住区 小区
组团
1.住宅用地(R01) 50~60 2.公建用地(R02) 15~25 3.道路用地(R03) 10~18 4.公共绿地(R04) 7.5~18
居住区用地(R) 100
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
的边缘指路面边线。当小区路设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
便道边线。
51
9、竖向
、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 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 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
52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原则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 、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居住区地面连接
40
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示意 41
绿化植物种植最低土层厚度
42
树木与建筑物、构筑物外缘最小距离
43
8、居住区内道路分级
8.0.2 、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 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 列规定: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 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供热管线 的无不宜小于10m; 、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 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0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m; 、宅间小路: 路面宽不宜小于m;
确定经济的住宅层数与合理的层数结 构; 、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六层。在地形起 伏较大的地区,当住宅分层入口时, 可按进入住宅后的单程上或下的层数 计算。
31
6、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 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 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 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设施。
精品PPT课件居住区规划
2.空间层次
第一节 居住区概述
居住区的空间可分为户内空间和户外空间 两大部分。居住区的生活空间可以划分为 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公 共空间四个层次,就居住区规划设计而言, 主要对户外生活空间形态与层次的构筑与 布局进行规划。
第二章 居住区规划
2.空间层次
第一节 居住区概述
整个富翔天地居住小区建成后可容纳 1500户居民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 建筑群落富有变化韵律,园区内清 新雅致的多层公寓、俊秀挺拔的高 层公寓交相辉映,有北向南、高低 错落的建筑勾勒出起伏曲折、优美 的天际线。
第二章 居住区规划
第一节 居住区概述
修建性详细规划案例——济南富翔天地居住小区
富翔天地小区环境设计强 调人性化,考虑居民的心理需 要与观赏的心理需要相吻合, 做到景为人用,同时兼备观赏 性与实用性,在绿地系统布局 中形成半开放性空间或者全开 放性空间。在景观设计上,采 用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原则, 营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小 区景观效果,并追求生态效益, 充分展示绿色植物本身形、色、 味,体现自然美。
第二章 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规划(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的任务是为居民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 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卫生、安宁 和优美的环境。在居住区内,除了布置住 宅外,还须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 类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和活动场所、道路 广场、市政工程设施等。
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居住区用地平衡表; 面积、密度、层数等综合指标;公建配套 设施项目指标;住宅配置平衡以及造价估 算等指标。
第二章 居住区规划
第一节 居住区概述
修建性详细规划案例——济南富翔天地居住小区
创建市优秀住宅小区规划和实施方案范本(三篇)
创建市优秀住宅小区规划和实施方案范本一、前言住宅小区的规划和实施对于城市的建设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____年创建市优秀住宅小区需要注重环境保育、社区设施建设和居民参与,以提供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
本方案将详细介绍规划过程和具体实施步骤。
二、规划阶段1. 制定规划目标与原则(1)目标: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住宅小区,提供便捷的生活配套、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社交活动。
(2)原则:环保、绿色、健康、便利、安全。
2. 评估与分析(1)评估现有资源:评估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城市规划、交通网络、基础设施等情况,确定规划的可行性和优先级。
(2)调研需求:调研居民对于住宅小区的期望和需求,包括公共设施、停车位、绿地、儿童活动区等。
(3)考虑经济因素:分析市场需求、开发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确保规划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3. 制定总体规划(1)确定整体规划布局:根据评估与分析的结果,制定住宅小区的用地分配、建筑与公共设施布局等。
(2)确定建筑面积与容积率:综合考虑城市的容积率标准、地块的最大可建筑面积等因素,确定住宅小区的总建筑面积和容积率。
(3)规划社区设施:设立社区中心、健身房、儿童游乐区、绿地等,满足居民的生活与娱乐需求。
(4)规划建筑风格和高度:根据城市的整体风格,确定住宅小区的建筑风格和高度要求,确保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4. 制定详细规划(1)细化社区设施布局:根据社区功能和需求,细化各项社区设施的布局,包括公园、游泳池、书店、餐厅等的位置和数量,并考虑可持续发展和节约能源的原则。
(2)设计交通网络:设计合理的交通网络,包括街道、人行道、自行车道和停车位等,以方便居民出行和交通流动。
(3)规划绿地与景观:规划绿化带、花园和景观区域,提供自然景观和户外休闲活动的场所。
三、实施阶段1. 土地开发和建设(1)选择开发商和建筑商: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合适的开发商和建筑商进行土地开发和建设工作。
(2)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依据规划方案,进行土地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道路、排水系统、电力供应等,并确保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用地指标
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住宅小区规划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1.居住区用地指标(1980年国家建委提出)如表3-28:2.居住小区用地指标(1980年国家建委提出)如表3-29:3.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见表3-30:4.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见表3-31:居住区与居住小区用地平衡表及其说明用地平衡表是对居住区,居住小区的用地现状和用地规划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计算,检验各项用地的分配是否合理和符合国家规定的指标。
它的作用是:用数量表明居住区、居住小区的用地现状;用数量表明规划设计方案的各项用地分配和所占总用地比例;居住区、居住小区各项用地指标和占总用地的比例,表明居住区、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作为居住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案评定和建设管理机构审定方案的依据。
它的表式如表3-32。
构成居住区用地的四项用地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这一比例关系的合理性及每一居民平均占有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数量(人均用地水平),是衡量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和经济的重要标志。
1.规范中采用”居住区用地平衡表”格式与各地现行格式基本一致。
但具体平衡内容各地口径不一,如有的将”其他用地”纳入用地平衡,有的不参与平衡等。
考虑到”其他用地”既与居住区用地功能无直接关系,也与居住区用地之间无相关规律性,更无可比性,因而不能用来衡量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规划水平。
据此,规范采用的用地平衡表,以构成居住区用地的四项用地作平稳因子。
人均用地亦只计算居住区用地及其所属各单项用地。
”其他用地”不参与用地平衡,也不计入人均用地指标,只在居住区规划总用地中统计其用地数量。
在具体使用”居住区用地平衡表”时,要按居住区的实际规模确定表名及相关用地的名称。
如规模为小区,则表名相应为”小区用地平衡表”,”-”为”小区用地”,最后一项为”小区规划总用地”。
2.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即居住区中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分别占居住区用地的百分比的控制数。
详细用地分类及代码
供燃气用地
储气站、调压站、罐装站和地面输气管廊等用地,不包括煤气厂用地,该用地应归入工业用地(M)
U14
供热用地
大型锅炉房、调压、调温站和地面输热管廊等用地
U2
交通设施用地
公共交通和货运交通等设施用地
U21
公共交通用地
公共汽车、出租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轻轨和地下铁道(地面部门)的停车场、保养场、车辆段和首末站等用地,以及轮渡(陆上部分)用地
S1
道路用地
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用地,包括其交叉口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等内部的道路用地
S11
主干路用地
快速干路和主干路用地
S12
次干路用地
次干路用地
S13
支路用地
主次干路间的联系道路用地
S19
其它道路用地
除主次干路和支路外的道路用地,如步行街、自行车专用道路等用地
S2
广场用地
公共活动广场用地,不包括单位内和广场用地
U22
货运交通用地
货运公司车队的站场等用地
U29
其它交通设施用地
除以上之外的交通设施用地,如交通指挥中心、交通队、教练场、加油站、汽车维修站等用地
U3
邮电设施用地
邮政、电信和电话等设施用地
U4
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U41
雨水、污水处理用地
雨水、污水泵站、排渍站、处理厂、地面专用排水管廊等用地,不包括排水河渠用地,该用地应归入水域和其它用地(E)
U42
粪便垃圾处理用地
粪便、圾的收集、转运、堆放、处理等设施用地
U5
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
房屋建筑、设备安装、市政工程、绿化和地下构筑物等施工及养护维修设施等用地
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和各类绿地的布置
一、居住区绿地的类型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区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用建筑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而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乐场和其他块状、带状的公共绿地。
根据我国一些城市的居住区规划建设实际,居住区公园用地在10000㎡以上就可建成具有较明确的功能划分、较完善的游憩设施和容纳相应规模的出游人数的公共绿地;用地4000㎡以上的小游园,可以满足有一定的功能划分、一定的游憩活动设施和容纳相应的出游人数的基本要求。
所以居住区公园的面积一般不小于1 hm2,小区级小游园不小于0.4hm2。
我国各地居住区绿地由于条件不同,差别较大,总的来说标准比较低。
各类公共绿地的设置内容应符合表6-2的要求。
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与居住区总体体规划紧密结合,要做到统一规划,合理组织布局,采用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以中心公共绿地为核心,道路绿地为网络,庭院与空间绿化为基础,集点、线、面为一体的绿地系统。
二、居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是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其功能同城市公园不完全相同,主要服务于小区居民的休息、交往和娱乐等,有利于居民心理、生理的健康。
居住区公共绿地集中反映了小区绿地质量水平,一般要求有较高的设计水平和一定的艺术效果,是居住区绿化的重点地带。
公共绿地以植物材料为主,与自然地形、山水和建筑小品等构成不同功能、变化丰富的空间,为居民提供各种特色的空间。
居住区公共绿地应位置适中,靠近小区主路,适宜于各年龄组的居民前去使用;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布置,常与老人、青少年及儿童活动场地相结合。
公共绿地根据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形式分为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中心游园、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
(一)居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服务于全居住区的居民,面积较大,相当于城市小型公园.公园内的设施比较丰富,有各年龄组休息、活动用地(图6-1)。
住宅小区用地选择
住宅小区用地选择
住宅小区用地选择
住宅小区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在城市规划指导下,选择符合居住功能要求,环境良好,有利于开发建设的新建地区或适宜的旧区改建地段。
小区用地的选择,应具有良好的地质条件,避免地质复杂,土壤承载力差,地势低洼又不易排涝等不良的工程地质条件。
住宅小区应避免布置在沼泽地区、不稳定的填土堆石地段、地质构造复杂地区如断层、风化岩层、裂缝、滑坡等,也应避开风口,洪水侵袭的地区,以及地震时有崩坍陷落危险的地区。
住宅小区应尽量选择具有良好植被和小气候环境以及有利地形、地貌的地区,必须避免严重的交通、噪声干扰和工农业有害排放物的污染和侵害。
在山地和丘陵地带,住宅小区可选择自然坡度在25%以内的地段,其地形即使复杂,经过一定的组织和局部改造,是可以合理布置居住建筑的。
自然坡度在25%~50%的地段,建设困难较多,土石方量也大,建筑群体布置及设计受到很大限制。
自然坡度在50%以上地段,最好不选作建筑用地,可作园林绿地。
应注意山区丘陵地区建设特点,对农耕地作切实的调查,全面分析比较,充分利用适宜建设的山坡薄土、瘦地、荒地作为居住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良田。
要充分利用劣地,对丘陵间和坡腰良田好土要十分珍惜。
感谢您的阅读!。
市居住小区技术规范
市居住小区技术规范篇一: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2002年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2002年版)1总则1.0.1 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 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1.0. 3a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 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5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0.5.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1.0.5.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1.0.5.3 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1.0.5.4 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1.0.5.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1.0.5.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1.0.5.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1.0.5.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1.0.6 居住区规划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代号2.0.1 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生活]居住区用地平衡表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居住区用地平衡表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居住区规划技术经济分析:(或指标分析)一、用地平衡表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与分析1、平衡表(用地)的内容和用地计算住宅区总用地住宅区用地界线一般情况下按以下三总情况予以确定:1、天然障碍的边界,指河流、水面、陡坎等边界线;2、人工设施的边界,指围墙、场地边缘和道路的红线或中心线;3、其他人为划定的界线。
对天然障碍除道路外的人工设施一般均算至边界,对周围或区内现有的道路用地究竟是哪种情况来划归要根据道路与该住宅区关系来确定,可参照居住区的分级标准来进行。
当确定居住区的用地界线时,不论是在居住区内还是在居住区外城市级的道路均不计入居住区的总用地中(即算至道路红线);居住区级及其居住区级以下道路则全部计入居住区总用地;当确定居住小区的用地界线时,在居住小区外围的居住区级道路计入一半(即算至道路中心线),而在规划的居住小区内部(之间)的居住区级道路则全部计入居住小区总用地,居住小区级及其居住小区以下级道路则全部计入;当确定居住组团的用地时,在居住组团外围的居住小区级道路计入一半(即算至道路中心线),而在规划的居住组团内部(之间)的居住小区级道路则全部计入居住组团总用地,居住组团级及其居住组团以下级道路则全部计入;其他人为划定的界线一般指那些无特殊标识物的界线,如征地线,规划界线等。
住宅建筑用地住宅建筑用地是指包括住宅基底在内的住宅前后左右必不可少的用地。
住宅建筑用地前后的界线一般以日照间距为基础,各按日照间距的二分之一划定计算;住宅建筑左右的界线一般以消防通道要求为条件,参见第五章“空间”中的“建筑间距”部分。
因此,住宅建筑用地实际上是住宅本身的占地加上住宅前后左右的宅间通道、绿地、住户底层的私院和部分或全部的住宅院落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按其所属用地范围的实际线来划定。
当其有明显的界线时(如围墙等),按其界线计算;当其无明显的界线时,应按其实际占用的用地计算;包括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的用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小区用地选择住宅小区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在城市规划指导下,选择符合居住功能要求,环境良好,有利于开发建设的新建地区或适宜的旧区改建地段。
小区用地的选择,应具有良好的地质条件,避免地质复杂,土壤承载力差,地势低洼又不易排涝等不良的工程地质条件。
住宅小区应避免布置在沼泽地区、不稳定的填土堆石地段、地质构造复杂地区如断层、风化岩层、裂缝、滑坡等,也应避开风口,洪水侵袭的地区,以及地震时有崩坍陷落危险的地区。
住宅小区应尽量选择具有良好植被和小气候环境以及有利地形、地貌的地区,必须避免严重的交通、噪声干扰和工农业有害排放物的污染和侵害。
在山地和丘陵地带,住宅小区可选择自然坡度在25%以内的地段,其地形即使复杂,经过一定的组织和局部改造,是可以合理布置居住建筑的。
自然坡度在25%~50%的地段,建设困难较多,土石方量也大,建筑群体布置及设计受到很大限制。
自然坡度在50%以上地段,最好不选作建筑用地,可作园林绿地。
应注意山区丘陵地区建设特点,对农耕地作切实的调查,全面分析比较,充分利用适宜建设的山坡薄土、瘦地、荒地作为居住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良田。
要充分利用劣地,对丘陵间和坡腰良田好土要十分珍惜。
住宅小区规划选址的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及各地方城市规划条例是小区规划选址的重要依据和应该遵循的原则。
住宅小区选址定点应具备的条件主要有:住宅小区选址定点的书面申请报告;计划部门的批件,反映建设项目的内容、规模、投资额等;有证测绘单位实测能反映拟建设位置及周围相互关系的一定比例的现状地形图。
城市住宅小区选址往往须先作出可行性研究论证,然后再下达计划。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可以委托规划设计单位完成选址研究报告,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的前提。
在完成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规划行政部门再提出选址定点意见书,作为审批任务书的前提和作为工程征地的动迁、安置、补偿方案的前提。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应由建设单位负责,由规划部门分管,主持其中选址定点的审查工作。
小区选址定点勘察及审查工作中,应会同土地部门共同参加。
总之,小区选址定点审查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符合城市功能分区的要求,并且符合国家有关建设方针政策。
经过小区定点选址工作的审查后,由规划管理部门发出选址意见书以及附图。
选址意见主要包括选址定点,与定点位置有关的道路红线,标出限制范围和其他与定点位置有关的用地规划设计条件,以及核定规模等。
开发建设单位领取选址意见书后,即可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向拟建所在地人民政府房产、土地管理部门联系开展动迁、征地、划拨用地等基本情况的摸底工作,对拟建地块所涉及的城市各专业管理部门进行基本情况的摸底工作;开展规划设计组织工作等。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条件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条件是进行小区规划设计的依据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31条的规定,建设用地单位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定点后,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应核定其用地位置和界线,提供规划设计条件。
主要包括:1.小区建设用地的现状地形图,该地形图要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认可。
2.根据住宅小区的性质和所处地段条件提出的拟征用地范围,即划出用地红线。
3.综合向各有关部门征询意见后提出的综合性意见。
4.该建设用地的外部限制条件,包括山、水、地形和四邻的建设情况及空间环境要求等。
5.提出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红线位置,路幅及其规划要求。
6,提出规划设计要点,包括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层数、高度、体量、红线退让要求和地下管线走向,绿化要求以及其他控制事项。
7.其他有关的特别要求,如人防,净空限制等。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向建设用地单位发出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以便以此为依据进行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规划审批办理程序对住宅小区规划应依照国家和地方规划管理的法规实施统一管理,并依次办理各种手续。
坚持小区规划审批办理程序能够更好地实施住宅小区规划,推动住宅产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服务。
住宅小区规划管理程序的繁简取决于城市的大小及城市专业管理部门设置的多少,建设项目的大小难易等。
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虽有相同的原则性要求,但具体规划审批程序的复杂程度也有所不同。
目前,较典型的住宅小区规划审批办理程序为:1建设单位提出申请报告;2.规划管理部门立项并核发工程选址意见书;3.规划管理部门审定小区规划设计并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4.经各有关部门审核小区内建设工程图纸,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各有关部门核准全部税费和施工许可证;6.施工放线验线;7.施工监督;8.工程验收;9.竣工图归档。
总的来说住宅小区规划审批管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内容,首先小区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其次为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包括建筑管理和市政公用设施管理。
住宅小区建设用地的规划审批管理建设用地的规划审批管理是小区规划实施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其任务是使小区规划范围内一切建设项目用地,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规划实施管理的要求。
1.我国建设用地管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土地使用的规划管理;(2)地政地籍管理;(3)土地开发经营管理。
2.三个部分虽分属于三个主管部门即规划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及房地产管理部门管理,三者关系有待协调,但却是相互联系的。
住宅小区内各项建设的土地使用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服从城市规划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与土地管理部门在小区用地规划审批管理上的衔接在于:建设用地单位向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申请选址。
经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土地征用、划拨和发放土地使用手续。
小区建设需要使用国有土地或征用集体所有制土地进行综合开发时,要由城市综合开发主管部门统一向规划部门办理申请,取得规划批件后,向房地产和土地部门申请动迁、划拨和征用。
住宅小区规划的编制与审定住宅小区选址定点之后,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开展小区规划图的设计。
城市综合开发的新区和旧城改造区,应由综合开发管理部门(或综合开发公司)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开展小区规划图设计。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也可以采用方案招标的方法,以利于方案评优,提高小区规划设计的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住宅小区规划总图从小区规划管理的角度应反映:小区建设拟用地范围;标明规划管理部门划定的道路红线及其他外部限制条件;标明小区道路的位置走向、标高、坡度及转弯半径;标明小区建筑物(包括住宅、公共建筑等)的位置、形状、层数及室内外地坪设计标高等;明确小区各种市政工程管网的平面位置,管径、控制点坐标及标高、竖向规划等;标明小区内各类型停车场地的布置形式;明确小区绿化及室外环境布置等。
此外,小区规划总图还应注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居住人口,小区总用地面积,小区规划用地平衡,总建筑面积,住宅建设面积,公共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
住宅小区规划图应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申报审查,由城市规划部门会同各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小区总体布局、城市景观、管网综合布置和技术经济指标等。
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提出住宅小区规划图审查意见通知书,作为下阶段设计修改和规划图审批的依据。
住宅小区规划审批内容包括原则同意的意见,综合各方面审查应予修改补充的意见。
审批权由当地人民政府规定,一般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审批,较重要的小区由市规划管理部门提出审查意见,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住宅小区规划图成果内容包括:小区规划说明书;小区规划总平面图及各专项规划平面图;小区竖向规划图;小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各项市政工程规划;小区整体或局部效果图等。
审批通过及修改通过后的住宅小区规划图,应注明时间,并加盖审批机构公章,否则不具备法律效力。
住宅小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建设单位在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征用、划拨土地前,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建设项目位置、面积、范围,符合城市规划的法定凭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31条明确规定:“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
第39条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维护建设用地单位合法权益的法律证据。
住宅小区建设或开发单位只有在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才表明小区建设用地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发给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应当包括标有住宅小区建设用地具体界线的附图和具体规划要求的附件。
附图和附件是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配套证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住宅小区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是住宅小区规划审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住宅小区建设中各项建设工程如建筑工程、市政公用设施工程等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实施统一的建筑工程规划管理。
住宅小区内各项建设工程项目向城市规划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许可证手续,并按照建设工程许可证的要求进行建设。
住宅小区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内容包括:1.确定住宅小区建筑工程规划设计要求,发放规划设计要求通知书,这些要求主要根据已审批的住宅小区规划图而提出的,以此作为各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的依据。
2.审定各建设工程(包括住宅,公共建筑,市政公用设施等)初步设计方案,发放初步设计方案规划审定书,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3.审查施工设计图,发放建设工程许可证,作为批准开工的依据。
经过这些程序后,建设部门方可开始办理税费手续,获得施工许可证,进而开始施工。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方案审定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方案审定是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其中包括各类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及公共建筑设计方案的审查,各设计方案应满足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要求和工程的建设要求,并且综合建设及开发单位的意见等。
建设及开发单位向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报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方案申请审定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具备建设计划的批准文件;2.设计方案要符合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要求;3.报送的各建筑的设计方案应为有资质设计单位设计且方案不应少于两个,并可附上建设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的推荐方案的意见;4.设计方案图纸,包括总平面图、建筑各层平面图、立面图、主要剖面图的草图、透视图或模型,设计方案说明书等。
有时,一个住宅小区往往是由多家建设单位共同开发的,各单位分别报送建筑设计方案申请审定,但都须符合上述要求。
在建设单位提出建筑设计方案后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方案进行审查比较,必要时组织专家评审,对各建筑总平面布置、交通组织情况,工程周围的环境关系,建筑造型、体量、立面色彩等进行审查,并对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最后确定设计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