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研究理论与方法试卷(201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名词解释(40分)

1. CMM模型

2. 协同论

3. 价值网络

4. 设计模式

5. BPM

二. 简答题 (30分)

1. 简述基于构件的应用系统开发步骤。

2. 简述ESB及其主要功能?

3. 简述信息系统评价步骤及其划分。

三. 问答题(30分)

1. 如何看待战略信息系统的兴起。

2. 结合SOA,谈谈你对信息系统集成的理解。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 名词解释(40分,每题8分)

1. CMM模型

软件成熟度模型(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是软件开发过程质量控制及软件过程改进的理论。CMM是软件工程协会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发完成的对软件开发能力进行评价的标准。它将W.Deming和Joseph Juran的质量管理思想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并发展成为软件开发过程成熟度框架,侧重于对软件开发过程和开发方法的考察和评价。

所谓软件过程能力,是指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和生产的过程本身透明化、规范化和运行强制化。企业在执行软件过程中可能会反映出原定过程的某些缺陷,可以根据反映的问题来改善这个过程。周而复始,这个过程逐渐完善、成熟。这样一来,项目的执行不再是一个黑箱,企业清楚地知道项目是按照规定的过程进行软件开发的,而且生产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也就能够成为今后可以借鉴和吸收的营养,从而大大加快了软件生产的成熟程度提高。

CMM模型描述和分析了软件过程能力的发展程度,确立了一个软件过程成熟程度的分级标难。CMM共分为五级: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

2. 协同论

协同学的创立者,是前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armann Haken)。他于1971年提出协同的概念,在1976年又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

与耗散结构理论一样,协同学研究的也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保证外流的条件下,如何能够自发的产生一定的系统有序结构或动能行为的一门新兴科学。它以信息论、控制论、突变理论为基础,汲取了耗散结构理论的论点,采用统计力学的考察方法来研究开放系统的行为。

协同学理论强调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指在复杂大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出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协同作用是任何复杂系统本身所固有的自组织能力,是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力。自组织原理是协同学理论的核心,它反映了复杂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如何通过内部各要素的自行主动协同来达到宏观有序的客观规律。协同论是在研究事物从旧结构转变为新结构的机理的共同规律上形成和发展的,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类比,对从无序到有序的现象建立了一整套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案,并推广到广泛的领域。

3. 价值网络

新型价值链不是由增加价值的成

员构成的链条,而是虚拟组织构成的网

络,它经常改变形状、扩大、收缩、增

加、减少和变换,即称之为价值网。

价值网模型使用了价值创造的三

个核心概念,即优越的顾客价值、核心

能力与相互关系。顾客的价值需求决定

了价值网核心能力的水平、类型及组

合;各种关键核心能力的恰当组合可以创造出顾客满意的价值;价值网成员的相互关系促进优越的顾客价值之实现;同时顾客又向价值网提出更高的需求设想,进一步激励价值网成员提升核心能力,以更深层次实现顾客价值,实现价值目标。

4. 设计模式

在我们处理大量问题时,在很多不同的问题中重复出现的一种性质,它使得我们可以使用一种方法来描述问题实质,并用本质上相同,但细节用不会重复的方法去解决,这种性质就叫模式(Patterns)。

模式化过程是把问题抽象化,在忽略掉不重要的细节后,发现问题的一般性本质,并找到普遍使用的方法去解决的过程。模式可以使我们:

1).复用解决方案:通过复用已有的设计,不必再为普通、重复的问题重新设计解决方案,为自己的问题找到更高的起点并避免了绕弯路。

2).建立通用的术语:设计模式在项目的分析与设计阶段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参考点。

3).拥有更高的视角:设计模式在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上给予我们更高层次的视角。这样的视角可以将你从“过早过多关注问题的处理细节”中解放出来。

4).改善软件代码的可修改性。

5).发现“庞大的继承体系”的替代方案。

常见的模式有:MVC模式,适配器模式,Bridge模式,创建型模式之抽象工厂模式,Observer模式,策略模式。

5. BPM

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BPM)是从相关的业务流程变革领域,如业务流程改进(BPI)、业务流程重组(BPR)、业务流程革新中发展起来的。流程管理技术也是从早期的工作流管理、EAI、流程自动化、流程集成、流程建模、流程优化等技术中发展起来的。从管理理论或战略的层面看,业务流程管理(BPM)就是在一个存在内部事件和外部事件的环境中,由一组相互依赖的业务流程出发,对业务进行描述、理解、表示、组织和维护。从具体实施的层面看,BPM 还可分为流程分析、流程定义与重定义、资源分配、时间安排、流程管理、流程质量与效率测评、流程优化等。

二. 简答题 (30分)

1. 简述基于构件的应用系统开发步骤。(10分)

基于构件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也可以采用生命周期模型,其开发步骤分为需求分析、基于构件的系统设计、从构件库中选择构件组装系统、系统测试运行。

(1)需求分析

该阶段主要是进行问题定义,类似于传统的系统开发方法中的需求定义,该阶段最终给出系统需求说明书。

(2)基于构件的系统设计

该阶段的任务是设计基于构件的信息系统架构。设计信息系统的架构有利于对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全局属性进行规范约定、分析、验证和管理。将架构作为系统构造和演化的基础,可以实现大规模、系统化的软件复用。

(3)构件组装

构件组装技术以构件模型、架构描述和开放系统技术为基础,成功的组装必须以开放构件模型和规范的架构描述(包括对构件连接和交互协议的严格定义)为基础。

(4)系统测试、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