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水样测定值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允许差

合集下载

水环境监测及其质量控制 精密度与准确度计算

水环境监测及其质量控制 精密度与准确度计算

s x
100%
思考:
(4)误差对准确度的影响
• 误差是衡量准确度好坏的常用指标,一般误差越小,准 确度越高。
•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值都有正、负之分,正值表示测定 结果相对真值偏高,负值表示测定结果相对真值偏低。
• 相对误差能反映出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故常用 其表征或比较各种情况下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5. 精密度
• 相对真值:即标准器测量值或标准物质测定值。例如,计量 器具按精度不同分为若干等级,上一等级的指示值即为下一 等级的真值;所以,10.00 mL的移液管可用作10.0 mL量筒 的校正。
2. 误差
(1)定义: 误差是指测定结果和真实值(真值)之间的差值。
(2)分类: 按产生原因不同,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
精密度与准确度计算

1.真值
(1)定义:真值是指在某一时刻和某一位置或状态下,某 量的效应体现出客观值或实际值。 (2)分类:理论真值、约定真值和相对真值。
(3)不同真值的获得:
• 理论真值:理论真值也称绝对真值,如平面三角形三内角之 和为180°。
• 约定真值:由国际计量大会定义的国际单位制(包括基本单 位、辅助单位和导出单位)所定义的真值。如1米(1m)等 于真空中光在1/299792458s时间内的运行距离。
(3) 偏差计算:
④相对平均偏差= d 100% x
⑤标准偏差 (s) (xi x)2 di2
n 1
n 1
⑥相对标准偏差
(Cv )
s x
100%
4.准确度
(1)定义:准确度是指测定结果(单次测定值或多次测定 值的均值)与真值之间符合程度。 (2)意义:准确度是测量过程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综合 反映,其好坏决定分析结果的是否可靠。 (3)表征指标:误差和加标回收率。

水质检测中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水质检测中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水质检测中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摘要:在我国工农行业快速发展的当前社会,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水资源污染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水资源污染对于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也是不可忽视。

而只有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才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使用,而水质监测的使用也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更会在水资源污染预防和评价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加强水质监测将会极大的提升水资源的管理效率。

本文主要对水质监测的结果质量控制和保障进行深入探索。

关键词:水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在水的综合利用过程中因为最终目标的差别,对于水质的基本要求也会存在差别。

而正确的水质分析和检测是确保水质质量的基础所在,更是保证水综合利用的核心。

在水污染较为严重,组成成分较为复杂时,为了保证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必须对水质检测结果进行严格控制,在此基础上水质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对检测设备及环境的质量控制对水质检测的设备和环境进行质量控制,是保障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基础。

检测设备需要能够有效溯源,并保证其能够满足国家对水质监测的指标标准;检测人员则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将水质检验工作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让检测结果具备更高的准确性、标准性以及可靠性。

1.1检测设备及标准物质的控制在水质检测分析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仪器(如玻璃器皿、检测仪器等),要及时引进新的专业检测设备,保证符合国家对仪器设备量值的使用规定;水质检测分析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是专业化的设备,不同的检验指标都需要相应的设备来完成。

而一些检测机构为了节省设备开支,偏重于水质检测的某一个指标,或选用“综合化”设备,检测工作不够专业化,水质检测的结果可信度较低;水质检测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测/校准,确保其检测质量能够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以免影响水质检测的结果。

水质检测过程中所参照的标准物质,是确保分析结果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选择标准物质时,要尽可能的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否则,要经过一系列的验证和对比后,还要证明量值的准确性以及溯源性。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1水环境监测仪器质量控制保证1.1人员技术要求仪器操作人员要熟悉仪器设备结构和原理,能熟练操作运用,对于新引进的仪器设备要及时组织人员培训,保证人员配备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并且持证上岗。

1.2管理维护要求各类仪器操作规程齐备,定期维护,按要求完成仪器期间核查,按周期检定或校准仪器设备,按要求进行记录仪器的使用情况。

常用的玻璃器皿(如滴定管、量筒、移液管)要经有关部门检定合格,也可自行校对。

1.3使用率要求保证使用的各类仪器整体状态良好,功能齐全完好,保证仪器设备每年的使用率在6次以上。

2水环境监测实验室中分析用水的质量控制1)样品检测之前需要对分析用水进行检测,并满足以下要求:精密分析用水的电导率(25℃)应小于等于1.0μs/cm。

一般分析工作用纯水的电导率(25℃)应小于等于 5.0μs/cm。

2)特殊要求的分析用水(无氨水、无酚水、无亚硝酸盐氮水、无还原物质水等),应按规定方法配制。

3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常用的水质分析质量控制3.1样品采集、保存、处理工作的质量控制现场样品采集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为确保样品具有可行性、代表行、完整性、准确性,全面准确地反映该区域水环境质量情况。

在采样的全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水质采样技术规程》(SL187-1996)和《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1998)的要求进行,包括采样设备、样品采集、如何添加保护剂等,对每批样品统一编号,按要求填好采样单,包括采样地点、采样时间、气温、水温、采送样人等等。

样品采集质量控制措施:①全过程空白试验:每批样品,按所取样品总数的10%(不少于1个)进行全过程空白采样;②现场平行样:每批样品,按所取样品总数的10%(不少于1个)进行现场平行样的采集。

其方法是将实验室用纯水在采样现场装入采样瓶中,与样品相同地加入保存剂,并同时运输到实验室,与样品同时进行全过程的分析。

测得结果与实验室的空白值比较,应该符合空白值测得的要求。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一、引言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室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

优质的实验室用水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能延长实验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包括水质标准、水质检测方法和水质控制措施等。

二、水质标准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通常根据实验需求和实验设备的要求来制定。

以下是普通情况下的水质标准参考值:1. 电导率:实验室用水的电导率应小于5 μS/cm,以确保水的纯度足够高。

2. pH值:实验室用水的pH值应在6.5-8.5之间,以保证水的酸碱性适中。

3. 溶解氧:实验室用水的溶解氧含量应大于6 mg/L,以确保水中的氧气充足。

4. 总溶解固体(TDS):实验室用水的TDS应小于500 mg/L,以保证水的纯度。

5. 微生物污染:实验室用水应无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以上数值仅为参考值,具体的水质标准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和相关行业标准来确定。

三、水质检测方法为了保证实验室用水的质量,需要进行水质检测。

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电导率测定:使用电导率仪或者电导率计进行测定,根据电导率值判断水的纯度。

2. pH值测定:使用pH计进行测定,根据测得的pH值判断水的酸碱性。

3. 溶解氧测定:使用溶解氧仪进行测定,根据溶解氧含量判断水中氧气的充足程度。

4. TDS测定:使用TDS仪进行测定,根据测得的TDS值判断水的纯度。

5. 微生物检测:使用微生物培养基和培养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判断水中是否存在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以上方法是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实验室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水质检测。

四、水质控制措施为了保证实验室用水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水质控制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水质控制措施:1. 水源选择:选择优质的水源,如自来水或者经过特殊处理的纯水。

2. 水质处理:对水源进行适当的处理,如过滤、反渗透等,以去除悬浮物、溶解物和微生物等杂质。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一、引言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室科研工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包括水质标准、水质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等。

二、水质标准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主要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以下是普通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1. pH值:实验室用水的pH值普通应在6.5-8.5之间,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电导率:实验室用水的电导率应控制在特定范围内,普通为2-10 μS/cm,以保证水的纯度。

3. 溶解氧:实验室用水的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5-8 mg/L,以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

4. 有机物含量:实验室用水的有机物含量应尽量低,普通要求小于0.5 mg/L,以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 微生物污染:实验室用水应无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以保证实验的可靠性。

三、水质检测方法为了确保实验室用水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进行水质检测。

以下是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1. pH值检测:使用酸碱指示剂或者pH计进行测定,确保水样的pH值在标准范围内。

2. 电导率检测:使用电导仪进行测定,根据测得的电导率值判断水质是否合格。

3. 溶解氧检测:使用溶解氧仪进行测定,测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4. 有机物含量检测:使用有机物检测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等,测定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5. 微生物污染检测:使用微生物培养基、菌落计数法等方法,进行微生物污染检测。

四、质量控制措施为了确保实验室用水的质量稳定可靠,需要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源管理:选择合适的水源,如自来水、纯水机等,并定期对水源进行检测和评估。

2. 水处理设备维护:对实验室用水的处理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水质监测:定期对实验室用水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4. 水质记录:建立水质检测记录,记录每次水质检测的结果和相关信息,以便追溯和分析。

浅析环境监测实验室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

浅析环境监测实验室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

浅析环境监测实验室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实验室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水质监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水质监测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条件控制、标准物质的使用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等方面。

实验室条件控制是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的基础。

环境监测实验室应具备适宜的温度、湿
度和洁净度环境,以保证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实验室内的设备应处于良好的工
作状态,并进行定期维护,以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标准物质的使用对于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标准物质是用于校准仪器、验证
方法以及评估分析准确性的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校准和验证,以减小因仪器漂移而引起的误差。

标准物质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确保其与待测物
质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并具备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是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质量保证体系包括流程控制、质
量管理、文件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

流程控制主要包括试剂的配制、样品的采集、实验
操作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应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规程进行。

质量管理主要包括校准与验证、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和数据质量评估等方面,应建立规范的质控程序。

文件管理主要包括
实验记录、报告和档案的管理,以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

人员培训则是保证实
验人员熟悉并严格执行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保障。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引言概述: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对于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实验室用水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质量控制的实施能够确保实验室用水的纯净度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本文将从水质标准、水质控制、水质检测、水质处理和水质记录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一、水质标准1.1 实验室用水的纯净度标准实验室用水的纯净度要求高,通常要求去离子水或超纯水。

其电导率应小于1.0 μS/cm,总溶解固体(TDS)应小于1.0 mg/L,总有机碳(TOC)应小于0.5 mg/L,微生物菌落数应小于10 CFU/mL。

1.2 实验室用水的PH值标准实验室用水的PH值应在6.5-7.5之间,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1.3 实验室用水的微生物菌落数标准实验室用水的微生物菌落数应小于10 CFU/mL,以确保实验结果不受微生物的干扰。

二、水质控制2.1 实验室用水的制备和供应实验室用水的制备和供应应该由专门的水质控制系统来完成,确保水质的稳定性和纯净度。

2.2 实验室用水的储存和保护实验室用水应储存在干净、密封的容器中,并保持通风、干燥的环境,以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2.3 实验室用水的消耗控制实验室用水的消耗应该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污染。

三、水质检测3.1 电导率检测通过电导率检测可以了解实验室用水的离子含量和纯净度,确保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3.2 PH值检测PH值检测可以判断实验室用水的酸碱性,确保水质在合适的范围内。

3.3 微生物菌落数检测通过微生物菌落数检测可以判断实验室用水是否受到微生物的污染,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水质处理4.1 去离子水处理通过离子交换技术可以去除实验室用水中的离子杂质,提高水质的纯净度。

4.2 超纯水处理通过反渗透、电去离子等技术可以去除实验室用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获得更高纯度的水质。

4.3 消毒处理对于实验室用水中的微生物污染,可以采用紫外线消毒等方法进行处理,确保水质的卫生安全。

实验室质控指标(建议)

实验室质控指标(建议)

湖南省交通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建议)
一、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水样测定值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允许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颁布)(表1)
1
2
**:参考使用.
3
二、降水样品测定值的精密度、准确度允许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颁布)(表2)
**:参考使用.
4
三、国家环境监测总站未给出质控指标的项目的精密度、准确度控制(建议)(表3)
**:标准样品指环境水质标准样品,质控样品指实验室内自配样品;环境水质标准样品的测定值也可以依据标准值±不确定度进行评价。

5。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一、引言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实验室用水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二、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1. 纯净水质量标准实验室常用的纯净水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纯净水、二级纯净水和三级纯净水。

其质量标准如下:- 一级纯净水:电导率≤0.1μS/cm,总有机碳(TOC)≤10ppb,细菌总数≤10CFU/mL。

- 二级纯净水:电导率≤1μS/cm,总有机碳(TOC)≤50ppb,细菌总数≤100CFU/mL。

- 三级纯净水:电导率≤5μS/cm,总有机碳(TOC)≤200ppb,细菌总数≤1000CFU/mL。

2. 超纯水质量标准超纯水是实验室常用的高纯水,其质量标准如下:- 电阻率:≥18.2 MΩ·cm。

- 总有机碳(TOC):≤5ppb。

- 细菌总数:≤10CFU/mL。

3. 饮用水质量标准实验室中的饮用水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以保证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常用的饮用水质量标准如下:- pH值:6.5-8.5。

- 氯化物:≤250mg/L。

- 总溶解固体(TDS):≤500mg/L。

- 铅:≤0.01mg/L。

- 铜:≤1mg/L。

三、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控制1. 实验室用水的采集实验室用水的采集应遵循以下原则:- 选择合适的水源:应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自来水或者经过处理的水源。

- 采集容器的选择:采集容器应为无菌、无残留物的容器,避免二次污染。

- 采集前的准备:采集前应先冲洗采集容器,并用采集容器接收一定量的水样。

2. 实验室用水的处理实验室用水的处理主要包括过滤和消毒两个步骤:- 过滤:通过使用合适的过滤器,去除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和微生物等杂质。

- 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

3. 实验室用水设备的维护为了确保实验室用水的质量,需要对实验室用水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定期更换滤芯:根据滤芯的使用寿命,定期更换滤芯,以保证过滤效果。

水质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试行)

水质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试行)

水质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试行)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水质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试行)水质实验室在保障水质安全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引言概述在实验室中,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

一、水质标准1.1 实验室用水的纯度要求实验室用水的纯度要求非常高,一般要求水质中不含有任何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杂质。

特别是在分析实验中,水质的纯度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2 实验室用水的电导率要求实验室用水的电导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通常要求电导率低于一定的数值,以确保水质的纯度。

1.3 实验室用水的微生物指标要求为了避免水质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实验室用水的微生物指标也是必须要符合的标准之一。

二、水质控制2.1 水质监测实验室应定期对用水进行监测,包括对水质的纯度、电导率和微生物指标等进行检测,以确保水质符合实验要求。

2.2 水质处理若实验室用水的质量不符合标准,应及时对水质进行处理,例如采用反渗透、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以保证水质达到要求。

2.3 水质记录实验室应建立水质记录,记录每次水质检测的结果和处理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三、水质保障3.1 设备维护实验室用水设备的维护保养非常重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2 人员培训实验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水质知识培训,了解实验室用水的标准和控制措施,做到严格按照要求操作。

3.3 废水处理实验室应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处理后排放,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水质监督4.1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用水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4.2 内部审核实验室应建立内部水质审核机制,定期对水质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3 定期评估实验室应定期对水质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确保水质质量持续稳定。

五、结语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是实验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一、引言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以确保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满足科研工作的要求。

二、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1. 纯水质量标准实验室常用的纯水包括去离子水和超纯水。

其质量标准如下:(1)去离子水:电导率小于0.1μS/cm,总溶解固体(TDS)小于0.1 mg/L,微生物菌落数小于10 CFU/mL。

(2)超纯水:电阻率大于18.2 MΩ·cm,TOC小于10 ppb,微生物菌落数小于10 CFU/mL。

2. 自来水质量标准实验室使用自来水前,需要对自来水进行处理。

自来水的质量标准如下:(1)总溶解固体(TDS)小于500 mg/L;(2)电导率小于500 μS/cm;(3)PH值在6.5-8.5之间;(4)微生物菌落数小于100 CFU/mL。

三、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控制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控制包括水源选择、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水质监测等方面。

1. 水源选择实验室用水的水源选择应根据实验的需求和水质标准进行选择。

常用的水源包括自来水、地下水、蒸馏水等。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源。

2. 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实验室用水的水处理设备包括反渗透设备、去离子设备、超纯水设备等。

为确保水质的稳定和可靠,需要定期对水处理设备进行运行和维护,包括清洗滤芯、更换耗材、定期校准设备等。

3. 水质监测实验室用水的水质监测是保证水质符合标准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水质监测指标包括电导率、PH值、溶解固体、微生物菌落总数等。

可以通过使用水质监测仪器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质的稳定和可靠。

四、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控制记录为了确保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记录。

常见的质量控制记录包括:1. 水质检测记录:记录水质监测的结果,包括电导率、PH值、溶解固体、微生物菌落总数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水样采集与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

水样采集与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

水样采集与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水样采集与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 2006年8月14日安宁温泉采样数据现场调查---采样点确定----水样采集---水样保存和运输----实验室测试----数据处理可靠数据的获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到了质量保证,才可能实现数据的可靠。

所以说数据的质量是整个监测机构科学管理水平和检测技能的综合体现。

主要内容―质量控制的四个环节实验室准备工作水样的采集和保存实验室的分析质量控制省专家组的实时督导一、实验室准备工作(1)实验用水试剂的选择和存放采样和实验器皿的洗涤标准溶液的配置和管理仪器的维护及运行状态一、实验室准备工作(2) 1.1 实验用水的质量要求: 我国GB6682-92规定分析实验室用水分三个等级:一级水:将二级水经过石英设备蒸馏或离子交换混合床处理后,再经0.2μm 滤膜过滤制取。

一级水用于制备标准水样或超痕量物质的分析。

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用水。

二级水:将三级水进行再蒸馏的方法制备。

用于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如原子吸收分析用水。

三级水:适用于一般实验工作。

可用蒸馏、反渗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备。

一、实验室准备工作(3) 1.2 实验室用水的注意事项: 空气中二氧化碳等的溶入和容器的污染,其电导率会迅速变化。

玻璃可溶出多种无机物,而塑料溶出的有机物在紫外线有吸收,这些物质都影响到纯水的质量。

因此一级水不能储存,二级水、三级水也应尽快使用。

比如一、二级水的电导率≤0.1,三级水≤0.5 ;吸光度(254nm,1cm光程),一级水≤0.001 、二级水≤0.01。

一、实验室准备工作(4) 1.3 特殊要求的实验用水: 因空气中含有微量氨与二氧化碳,因而对有特殊要求的实验用水,建议用新制备的纯水,使用相应的技术条件处理和检验。

不含氨的水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不含酚的水不含有机物的水一、实验室准备工作(5) 2.1 所用试剂的注意事项: 由于受光、热的作用,或受实验室空气中的水汽、酸、灰尘微粒及可能含有氨、氯化氢、氮氧化物、碘等气体和多种金属物质的影响,环境和储存条件的不同,特别是开瓶取用频繁程度不同,其稳定时间也不同。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一、引言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和可靠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对于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二、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1. 纯水的要求纯水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实验用水。

其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导率:纯水的电导率应低于5 μS/cm,以确保其电离物质的浓度较低。

(2)溶解氧:纯水中的溶解氧应低于1 mg/L,以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3)有机物含量:纯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应低于0.1 mg/L,以防止有机物对实验产生干扰。

(4)微生物污染:纯水中的微生物污染应低于10 CFU/mL,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超纯水的要求超纯水是实验室中高纯度实验用水的一种。

其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阻率:超纯水的电阻率应高于18.2 MΩ·cm,以保证其高纯度。

(2)溶解氧:超纯水中的溶解氧应低于0.1 mg/L,以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3)有机物含量:超纯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应低于0.01 mg/L,以防止有机物对实验产生干扰。

(4)微生物污染:超纯水中的微生物污染应低于1 CFU/mL,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控制1. 水质检测为了确保实验室用水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进行定期的水质检测。

常用的水质检测项目包括电导率、溶解氧、有机物含量和微生物污染等指标。

实验室可以选择合适的水质检测方法和设备,如电导率仪、溶解氧检测仪、有机碳分析仪和微生物培养等方法。

2. 水质处理如果实验室用水的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进行水质处理。

常用的水质处理方法包括反渗透、离子交换、活性炭吸附等。

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和水质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所需的水质标准。

3. 设备维护为了保证实验室用水的质量稳定和可靠,需要定期对水质检测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水质检测是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工作,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一、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要求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水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因此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根据《卫生部水质检测规程》规定,水质检测结果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质检测结果必须反映出真实的水质情况,数据准确,可靠,不得造假。

2.检测方法合理有效。

水质检测必须使用合理有效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3.检测设备和仪器精准。

检测设备和仪器必须精准可靠,确保得到的数据准确。

4.检测人员资质。

水质检测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和技能,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以上要求是保障水质检测结果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

1.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水质检测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2.严格遵循检测规程。

水质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规程进行工作,确保每一项操作都符合标准要求。

3. 完善的检测设备和仪器管理。

水质检测单位应定期对检测设备和仪器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和仪器的精准可靠。

4. 提高检测人员素质。

水质检测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继续学习和提高技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建立标准化的数据管理系统。

水质检测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规范化的保存和管理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6.定期开展质量内审和外审。

水质检测单位应定期开展质量内审和外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措施是保障水质检测结果质量的关键措施,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水质检测结果。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精密度和准确度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精密度和准确度
水质分析使用的校准曲线为该分析方法的直线范围根据方法的测量范围直线范围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系列的浓度值应较均匀分布在测量范围内系列点括零浓度校准曲线测量应按样品测定的相同操作步骤进行经过实验证实标准溶液系列在省略部分操作步骤时直接测量的响应值与全部操作步骤具有一致结果时骤测得的仪器响应值在扣除零浓度的响应值后绘制曲线
6。1.4实验器皿
根据监测项目的需要,选用合适材质的器皿,必要时按监测项目固定专用,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晾干、防止灰尘玷污。
6。1。5化学试剂
应采用符合分析方法所规定等级的化学试剂。配制一般试液,应采用不低于分析纯级的试剂。取用试剂时,应遵循“量用为出、只出不进"的原则,取用后及时盖紧试剂瓶盖,分类保存,严格防止试剂被玷污.固体试剂不宜与液体试剂或试液混合贮存.经常检查试剂质量,一经发现变质、失效,应及时废弃.
6。1。1.1。2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凡承担地下水监测工作、报告监测数据者,必须参加持证上岗考核.经考核合格、并取得(某项目)合格证者,方能报出(该项目)监测数据。
6.1.2实验室环境
6.1。2。1实验室环境条件要求
(1)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安全的操作环境,通风良好、布局合理,相互有干扰的监测项目不在同一实验室内操作,测试区域应与办公场所分离。
(1)用万分之一天平(最小分度值为0。1mg)进行称量时,有效数字可以记录到小数点后面第四位,如称取1。2235g,此时有效数字为五位;称取0.9254g,则为四位有效数字。
(2)用玻璃量器量取体积的有效数字位数是根据量器的容量允许差和读数误差来确定的。如单标线A级50ml容量瓶,准确容积为50。00ml;单标线A级10ml移液管,准确容积为10。00ml,有效数字均为四位;用分度移液管或滴定管,其读数的有效数字可达到其最小分度后一位,保留一位不确定数字。

实验室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实验室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实验室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摘要:水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尤为重要。

水质检测的目的是为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其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需要得到充分重视。

目前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的水质检测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对现阶段水质检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得到科学可行的质控措施,从而提升水质检测的总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实验室;水质监测;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引言水质检测是环境检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验室中水质检测工作中,应始终将检测质量置于首要位置。

不断优化水质检测质量控制措施是检测结果得到有效保障的基础,借此方式去维护与提升与水质检测相关技术与仪器性能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不断优化水质检测数据信息的代表性、精确性与严谨性,使水质检测工作运行的意义得到切实保障。

1 水质检测的质量管控目的与内容对水质检测质量进行管控的宗旨在于将监测工作运行期间产生的误差降至最低水平,使其处于置信范畴内,进而使监测结果得到切实保障。

质量管控是借用多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对干扰检测数据精确性的因素进行管理,从而使产生的偏差处于质量检测标准可接受的限度中,上述工作的运行被视为对水质检测工作运行质量的整体性管理。

质量管控的内容具体涵盖以下几点:一是提出质量控制的整体规定;二是编制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三是全面贯彻落实质量管理流程;四是有规划的设置样品采集点、设定相应的检测频率;五是科学选用检测方法与适宜的仪器设备;六是选用有质量担保的实验室外部支持和服务等。

2、水样采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2.1 采样点位采样点位的代表性是水质检测工作的前提。

在实际采样环节,有些采样点位会受诸多因素的干扰,无法在采样方案中要求的点位进行样品采集,这在地表水质采样过程中尤为明显。

碰到此类情况,要尽可能地选取接近采样方案要求的采样位置,所采样品尽可能地符合该次采样的目的要求,用GPS定位仪或其他定位设备进行定位,拍照留存,并对客观情况进行备注(描述清晰),以备后期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15
≤20
90~110
≤±8
≤±15
原子吸收法
26
总氰化物
≤0.05
≤20
≤25
85~115
≤±15
≤±20
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吡啶-巴比妥酸光度法
0.05~5.0
≤15
≤20
90~110
≤±10
≤±15
>0.5
≤0
≤15
90~110
≤±10
≤±15
硝酸银滴定法
27
挥发酚
≤0.05
≤25
≤20
≤25
90~110
≤±5
≤±10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萃取光度法、
>1.0
≤10
≤15
95~105
≤±5
≤±10
新亚铜灵萃取光度法、原子吸收法
8
硝酸盐氮
<0.5
≤25
≤30
85~115
≤±15
≤±20
镉柱还原法、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0.5~4
≤20
≤25
90~110
≤±10
0.05~0.2
≤15
≤20
85~105
≤±5
≤±10
离子色谱法、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
>0.2
≤10
≤15
95~105
≤±5
≤±10
离子色谱法
12
凯氏氮
<0.5
≤30
≤40

≤±15
≤±20
经消解、蒸馏,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或滴定法测定后,换算为氮的含量
>0.5
≤25
≤30

≤±10
≤±15
13
总氮
0.025~1.0
≤10
≤15
90~110
≤±10
≤±15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1.0
≤5
≤10
95~105
≤±5
≤±10
14
总磷
<0.025
≤25
≤30
85~115
≤±15
≤±20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离子色谱法
0.025~0.6
≤10
≤15
95~110
≤±10
≤±15
≤±10
≤±15
离子色谱法、硝酸汞滴定法
>250
≤5
≤10
95~105
≤±5
≤±10
5

(可溶铁、总铁)
<0.3
≤20
≤25
85~115
≤±15
≤±20
原子吸收法、1,10-菲绕啉光度法
0.3~1.0
≤15
≤20
90~110
≤±10
≤±15
>1.0
≤10
≤15
95~105
≤±5
≤±10
EDTA滴定法、原子吸收法
0.01~1.0
≤10
≤15
90~110
≤±5
≤±10
>1.0
≤5
≤15
90~110
≤±5
≤±10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25
总铅
≤0.05
≤30
≤35
80~120
≤±15
≤±20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离子交换原子吸收法
0.05~1.0
≤25
≤30
85~115
≤±10
≤±15
双硫腙光度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原子吸收法
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水样测定值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允许差
编号
项目
样品含量范围
毫克/升
精密度,%
准确度,%
适用的监测分析方法
室内( )
室间( )
加标回收率
室内
相对误差
室间
相对误差
1
水温

=0.5℃




水温计测量法
2
pH值
1~14
=0.05单位
=0.1单位



玻璃电极法
3
硫酸盐
1~10
≤10
≤15
85~120
≤±10
≤±15
铬酸钡间接原子吸收法、铬酸钡光度法
10~100
≤15
≤20
90~110
≤±10
≤±15
>100
≤20
≤25
95~105
≤±5
≤±10
硫酸钡重量法
4
氯化物
1~50
≤20
≤25
85~115
≤±15
≤±20
离子色谱法、硝酸汞滴定法、电位滴定法
50~250
≤10
≤15
90~110
≤20
≤25
85~115
≤±15
≤±20
原子吸收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0.005~0.1
≤15
≤20
90~110
≤±10
≤±15
双硫腙光度法、阳极溶出伏安法
>0.1
≤10
≤15
90~110
≤±10
≤±15
原子吸收法、示波极谱法
24
铬(六价)及总铬
≤0.01
≤15
≤20
85~115
≤±10
≤±15
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
≤15
90~110
≤±10
≤±15
AgDDC光度法
22
总汞
≤0.001
≤30
≤40
85~115
≤±15
≤±20
冷原子吸收法、冷原子荧光法
0.001~0.005
≤20
≤25
90~110
≤±10
≤±15
>0.005
≤15
≤20
90~110
≤±10
≤±15
冷原子吸收法、冷原子荧光法、双硫腙光度法
23
总镉
≤0.005
≤30
85~115
≤±15
≤±20
50~100
≤15
≤20

≤±10
≤±15
>100
≤10
≤15

≤±5
≤±10
18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3
≤25
≤30

≤±25
≤±30
稀释法(20±1℃)
3~100
≤20
≤25

≤±20
≤±25
>100
≤15
≤20

≤±10
≤±15
19
氟化物
<1.0
≤15
≤20
90~110
≤±10
≤±15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氟试剂光度法、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离子色谱法
6
总锰
<0.1
≤20
≤25
85~115
≤±15
≤±20
原子吸收法、高碘酸钾氧化光度法、甲醛肟光度法
0.1~1.0
≤15
≤20
90~110
≤±10
≤±15
>1.0
≤10
≤15
95~105
≤±5
≤±10
7
总铜
<0.1
≤25
≤30
85~115
≤±15
≤±20
萃取或离子交换火焰原子吸收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0.1~1.0
>1.0
≤10
≤15
95~105
≤±5
≤±10
20
硒(四价)
<0.01
≤25
≤30
85~115
≤±15
≤±20
荧光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法、气相色谱法
>0.01
≤20
≤25
90~110
≤±10
≤±15
21
总砷
<0.05
≤20
≤30
85~115
≤±15
≤±20
新银盐光度法、AgDDC光度法
>0.05
≤10
≤±10
≤±15
10
氨氮
0.02~0.1
≤20
≤25
90~110
≤±10
≤±15
纳氏试剂光度法、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
0.1~1.0
≤15
≤20
95~105
≤±5
≤±10
>1.0
≤10
≤15
95~110
≤±5
≤±10
滴定法、电极法
11
亚硝酸盐氮
<0.05
≤20
≤25
85~115
≤±15
≤±20
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
≤±15
镉柱还原法、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
>4
≤15
≤20
95~110
≤±10
≤±15
戴氏合金还原法
9
总锌
<0.05
≤30
≤40
85~120
≤±15
≤±20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示波极谱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0.05~1.0
≤20
≤25
90~110
≤±10
≤±15
原子吸收法
>1.0
≤10
≤15
95~105
>0.6
≤5
≤10
95~110
≤±10
≤±10
离子色谱法
15
高锰酸盐指数
<2.0
≤25
≤30



酸性法、碱性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