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讲座提纲2

合集下载

《红楼梦》讲座

《红楼梦》讲座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由 太祖努尔 哈赤在女真人牛录制(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基础上 建立的。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黄旗, 正蓝旗,正白旗和正红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 年) 增设四旗,称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和镶白旗。满 族人按八旗制分隶各 旗,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初建 时,不仅在军事 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 产职能。清 朝统一后,太宗皇太极为加强对旗人的束 缚,增 强了八旗制的军事职能,并为扩大军事实力和 笼 络人心,又建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
第二讲
题解《红楼梦》
一、《石头记》题解 红楼梦最早的名字是《石头 记》,因为小说讲的是一块石头幻 形入世然后又出世的故事。 现在保留下来的《石头记》抄 本有好几种,上面大都带着批语; 批注者的笔名叫‚脂砚斋‛。有人 认为‚脂砚斋‛为曹的叔叔,也有 认为是曹的妻子。总之,其跟曹的 关系比较近,并且了解曹写书的情 况,但无一定论。其批语,成为学 者研究《红楼梦》的重要资料。
曹雪芹的《红楼梦》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一部作 品,而是一种思考。对《红楼梦》的研究,不止在中 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形成 ‚ 红学 ‛ 。
《红楼梦》在作家生前基本完稿80回。 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红楼梦》抄本,是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红楼梦》后40回是何人续写,尚无 定论。一般认为是高鹗补写,也有的认为 是程伟元续写。对《红楼梦》后40回书历 来也是毁誉不一。 续书 ‚ 虽亦悲凉,而贾氏终于 ‘ 兰 桂齐芳 ’ 家业复起,殊不类茫茫白地, 真成干净者矣 ‛ (鲁迅《中国小说史 略》)
曹寅在康熙南巡时曾主持过 四次接驾大典。康熙五十一 年曹寅在扬州任上病危,康 熙特命快马送药抢救。曹寅 病故后,又特命其子曹颙 (yó ng)继任江宁织造。康 熙五十三年曹颙病故,康熙 又特命曹寅的胞弟曹荃(宣) 之子曹頫(fǔ)过继给曹寅 并继任织造之职,直至雍正 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曹頫被 抄家败落,曹家在江南祖孙 三代先后共历六十余年。

红楼梦讲课提纲

红楼梦讲课提纲

1,索隐派
索隐,就是寻找小说背后隐藏的真实的人和事。 《红楼梦》的索隐则经久不衰。这是因为《红 楼梦》本身的原因。作者就说“真事隐”“贾雨村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作品写 的是一个贵族之家,“仰赖天恩”,可能是康熙末 年的一个勋贵之家,百年望族【努尔哈赤1616建 国,1644年入关,1716康熙54年】作品又采取了 很多象征、谜语、谐音等手法,
《红楼梦》研究简史 《红楼梦》研究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叫作 “红学”。这是因为它是具有典范意义的学科。 《红楼梦》是有特殊性的:(1)它本身的原 因。《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是具 有总结意义的作品。它思想的深刻性;艺术的 特殊性;成书过程的复杂性,是其它小说名著 无法比拟的。它的内容涉及封建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几乎包容了封建社会的全部思想体系; 作者思想又极其复杂,并非儒或道、释所能概 括的。
戴不凡《揭开红楼梦作者之谜》《北方论丛》1979年1期 曹雪芹是谁的儿子?曹锡远—曹振彦【高祖】—曹玺【曾祖】 ——曹寅、曹荃—曹顒曹頫——曹雪芹【曹顒的遗腹子】【曹 頫之子】 欧阳健提出曹顺说【《明清小说研究》99年第1期】
考证派的集大成者是周汝昌。1953年 出版了《红楼梦新证》,考证的重点是曹 雪芹的家族历史和作者的生平事迹。他发 掘了很多材料,如曹家上世的三轴誥命、 四轴《楝亭图》、敦敏的《懋斋诗钞》、 裕瑞的《枣窗闲笔》等孤本秘笈。他是最 彻底的“自传说”,把曹雪芹、曹家与小说 中的人物完全等同起来;他主张“红学”包 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研究 《红楼梦》本身的思想和艺术不在“红学 ”的范围之内。
从理论上说,《红楼猜梦》的作者赵同所做的, 是把考证派和索隐派结合起来的一种尝试;在 方法上,他是用考证的方法来达到索隐的目的。 他的结论是,《红楼梦》原稿的作者是曹頫, 曹雪芹只是个批阅增删者;书中内容是影射康 熙末年诸皇子争夺储位。

红楼梦讲座2

红楼梦讲座2

“红学”讲座《红楼梦》的艺术特征《红楼梦》一问世,京师就流传竹枝词,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红楼梦》,论内容,丰富无比,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人情世故,无所不包;论形式,应有尽有,诗词、赋曲、评论、杂谈、笑话传说、经典史书无所不容。

论其思想,博大精深;论其艺术,登峰造极。

开篇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道出了作者思想艺术的真谛。

《红楼梦》前八十回,638760余字,加上后四十回,共954360余字,真可谓是洋洋百万言,这是‚满纸‛;《红楼梦》一书写了你争我夺荒唐斗争,大厦将倾的荒唐故事,几百号鲜活的荒唐人物,这是‚荒唐‛;‚一把‛是一幕幕,一幕幕爱情的悲剧,一幕幕人生的悲剧,一幕幕社会的悲剧,一幕幕心灵的悲剧;‚辛酸‛是,爱情的艰难,人生的辛苦,社会的险恶,心灵的酸楚;‚都‛是一般,是俗众,是广大读者;‚痴‛是对个性解放追求的执着,对生命价值探求的专注,对社会变革揭示的深刻,对人生见解的独到;‚谁‛是对知音难觅的愤慨与叹惋,对后代读者的希冀与呼唤;‚味‛是人生意味,思想蕴涵,艺术真谛。

新版《红楼梦》的前言作者舒芜,称《红楼梦》是对时代的歌吟,说它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歌,时代的悲歌。

《红楼梦》中的绝大多数的女性,都是纯洁的象征,聪明的化身。

她们不只是外表美丽,更主要的是智慧聪颖;她们一个个感情丰富,意志坚定,行止有则,见识不凡。

可是,可悲的是,她们一个个所处的生活环境,所生存的社会,以及她们的命运,总是与她们格格不入,不论她们的地位是尊是卑,她们的个性是刚是柔,她们的努力是多是寡,但她们一个个都逃脱不了时代的摧残和命运的毁灭:远嫁的贾探春;青年守寡的史湘云、李宫裁;悲观绝望青春出家的惜春;撞壁而死的司棋,跳井身亡的金钏儿;含冤上吊的秦可卿,吐血归西的林黛玉;还有本是好好的,却被强盗抢了去的妙玉。

命运注定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年青女子们,没有一个有好结局;时代赋予了这个没落社会里的新一辈们,人人都将以悲剧而告终。

《红楼梦》导读(公开讲座讲课稿)

《红楼梦》导读(公开讲座讲课稿)

《红楼梦》导读讲课稿(2019年1月18日)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请原谅我因为个人水平的限制,没法给大家带来一场技术型的讲座,也并没有满满的干货给大家的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今天我分享的内容是《红楼梦》导读,您也可以把它当做是一次读书交流会,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文化的大观园。

有人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这句话足以证实《红楼梦》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化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对于这部作品,我从一、二、三、四、五五个方面来做一个肤浅的解读。

一、壹部巨著《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高峰,也是世界性的长篇小说名著。

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完美的艺术技巧,是中国小说史上任何一部名著所不可比拟。

世界文学史上为一个作家专门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只有两个:一个是红学会,一个是莎学会。

可见影响之大。

二、贰位作者(一)曹雪芹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约生于公元1724年左右,卒于1763年左右。

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曹家祖上有战功,高祖曹振彦跟随多尔滚出生入死,是清朝的开国功臣。

曾祖父曹玺也有战功,官至工部侍郎。

曹玺的妻子是康熙皇帝的乳母,曹玺的儿子曹寅又是康熙皇帝的侍读。

曹寅还做过两淮巡盐御史,他两个女儿都被选做王妃。

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三代四人主政江宁织造长达58年,家世显赫,有权有势,极富极贵,成为当时南京第一豪门,天下推为望族。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贵族生活,曹家家学渊深,给了他很多文学艺术的熏陶。

雍正六年,曹雪芹的父亲曹頫(fǔ)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下监狱。

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

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晚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讲稿

红楼梦讲稿

学习目标与要求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2.初步认识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3.初步理解宝黛爱情的审美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1.如果理解林黛玉初入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2.所选文段是如何体现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

3.如何理解宝玉的人物形象。

4.宝黛爱情该如何看待。

课文讲解问题一:如何理解林黛玉进贾府后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这种心理?黛玉的母亲是贾敏,贾敏与贾政是兄妹关系,贾敏嫁给了林如海,贾敏早死,贾母思念自己的外孙女,林如海也想到贾家的环境比自己好,所以让贾雨村把黛玉送到了贾府。

黛玉之所以“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非常敏感和细心啊。

当时黛玉也就是七八岁。

从小孤苦的她,进入到贾家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是因为她的自尊,她害怕的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的心思太细密了。

黛玉性格的发展是一脉相承,后来她与宝玉之间会发生那么多的事情,也与她自己性格、她自己的心思有关。

问题二:文章是怎么样表现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是通过黛玉进贾府后的种种行为表现出来的。

比如邢夫人留她吃晚饭,她婉言谢绝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这既表明了对邢夫人的尊敬和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处处留心。

再如在王夫人房中,她不接受王夫人让她东坐,因料定那是贾政之位,是绝不应坐的,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

这看来事小,但她绝不轻易从事。

在贾母房中吃饭时,为座位事黛玉更是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做了解释,她才肯入座。

黛玉忙起身迎上来对三姐妹见礼。

一个“忙”字也写出了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非常的懂礼数。

再有,众人更多的是看到了黛玉的不足之症,看到的是黛玉身体不好。

众人问她,黛玉说话非常的得体,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

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

红楼梦讲座讲稿

红楼梦讲座讲稿

红楼梦讲座第一讲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形象的文化内涵一、外观的美二、处世之道三、守礼与重情把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个形象,放在历史上“理”与“欲”、“情”与“礼”的论辩背景上来审视,可以说,薛宝钗偏于“守礼”,林黛玉及贾宝玉特别“重情”。

薛宝钗稳重端庄,“罕言寡语”,穿着不尚奢华,居处陈设朴素。

喜怒哀乐,尽量控制在“理”的范围之内;言谈举止,力求不偏离礼仪的准则。

宝钗常常带着夫子气味地向女伴们宣传奴役妇女的闺教: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等。

一时闲了,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

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

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

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

薛宝钗对宝玉是有爱慕之情的,但宝钗心灵深处潜藏的爱情,只是偶尔涌露出来。

在通常情况下,她的感情由“超我”(借用弗洛依德用语)压抑着,由礼教予以驱散。

黛玉和宝玉萌发爱情的时候,不是对等的。

黛玉对宝玉的爱一开始就深情而专一。

宝玉却是一面恋着黛玉,一面对宝钗又不能忘情。

黛玉很长时间对宝玉不放心,或喜或怒,是由于这种不对等而引起的。

后来,由于宝钗老说些“立志功名”的话,宝玉对宝钗越来越冷淡。

与宝钗相反,黛玉从来不说那样的“混帐话”。

共同的志趣,成为联结这一对情人的红绳。

宝黛的爱情逐步成熟。

当黛玉听到了宝玉的肺腑之言,确信自己的感情得到了对等的回报,也就变得豁达了。

两心相知,达成默契。

然而,新的精神折磨紧接着又降临到黛玉的心头,他们的爱情有被家庭和社会否决的危险!黛王看不到希望,泪水渐渐被痛苦所熬干,最后“泪尽而逝”(曹雪芹原稿的结局)。

宝玉和黛玉经过长期交往而结成的、建立在相互倾慕基础上的生死不渝之情,既是性爱,又是心灵的契合,志趣的相投,纯真感情的交流。

黛玉的品格和灵性,使宝玉找到了他所理想的美。

同样,宝玉的性格与丰采,黛玉也最能理解,最为欣赏,从而引为知己。

由于那是一个不尊重个人意愿的时代,宝黛的爱情被毁灭了,给后世留下无尽的悲叹、感慨与思索。

红楼梦——贾政讲学剧本

红楼梦——贾政讲学剧本

红楼梦——贾政讲学剧本第一幕:贾政的讲学场景一:贾府书房(贾政坐在书房中,翻阅着书籍,宝玉、黛玉、宝钗等众人站在一旁)贾政: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为了探讨学问,传承我国优秀文化。

我希望你们能够珍惜眼前的机会,努力研究,成为有才德的人。

宝玉:父亲,我已经开始研究诗词了,我觉得诗词是很美的东西。

贾政:诗词确实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但是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诗词上,还要研究经史子集,了解国家大事,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黛玉:父亲,我觉得女孩子也应该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还可以帮助丈夫管理家务。

贾政:(点头)黛玉说得对,女性也应该接受教育,你们都要好好努力。

场景二:贾府大厅(贾政坐在首位,宝玉、黛玉、宝钗等众人依次坐下)贾政:今天我会给大家讲解《红楼梦》的一些内容,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启示。

宝玉:父亲,我觉得《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关系很复杂,我有时候看得有点迷糊。

贾政:宝玉,你是对的。

《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确实复杂,但是我们要学会从中看出人性的善恶美丑,理解人生的百态。

黛玉:父亲,我觉得《红楼梦》里面描绘的爱情很美好,但是也很无奈。

贾政:黛玉说得对。

《红楼梦》中的爱情确实很美好,但是也充满了无奈。

这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我们要学会面对人生的无常。

第二幕:众人的感悟场景一:贾府花园(宝玉、黛玉、宝钗等众人走在花园中)宝玉:我觉得父亲讲的《红楼梦》真的很深奥,我要好好思考一下。

黛玉:是啊,我觉得我们从《红楼梦》中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宝钗:我们一定要珍惜眼前的时光,努力研究,做一个有才德的人。

场景二:贾府书房(贾政坐在书房中,宝玉、黛玉、宝钗等众人站在一旁)贾政:我希望你们能够将从《红楼梦》中学到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做一个有道德、有才华的人。

宝玉:父亲,我会努力的。

黛玉:我也会努力的。

宝钗:我们都会努力的。

(众人一起离开书房,场景渐渐变暗)剧终希望这份剧本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红楼梦讲座讲稿

红楼梦讲座讲稿

红楼梦讲座讲稿红楼梦讲座第一讲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形象的文化内涵一、外观的美二、处世之道三、守礼与重情把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个形象,放在历史上“理”与“欲”、“情”与“礼”的论辩背景上来审视,可以说,薛宝钗偏于“守礼”,林黛玉及贾宝玉特别“重情”。

薛宝钗稳重端庄,“罕言寡语”,穿着不尚奢华,居处陈设朴素。

喜怒哀乐,尽量控制在“理”的范围之内;言谈举止,力求不偏离礼仪的准则。

宝钗常常带着夫子气味地向女伴们宣传奴役妇女的闺教: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等。

一时闲了,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

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

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

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

薛宝钗对宝玉是有爱慕之情的,但宝钗心灵深处潜藏的爱情,只是偶尔涌露出来。

在通常情况下,她的感情由“超我”(借用弗洛依德用语) 压抑着,由礼教予以驱散。

黛玉和宝玉萌发爱情的时候,不是对等的。

黛玉对宝玉的爱一开始就深情而专一。

宝玉却是一面恋着黛玉,一面对宝钗又不能忘情。

黛玉很长时间对宝玉不放心,或喜或怒,是由于这种不对等而引起的。

后来,由于宝钗老说些“立志功名”的话,宝玉对宝钗越来越冷淡。

与宝钗相反,黛玉从来不说那样的“混帐话”。

共同的志趣,成为联结这一对情人的红绳。

宝黛的爱情逐步成熟。

当黛玉听到了宝玉的肺腑之言,确信自己的感情得到了对等的回报,也就变得豁达了。

两心相知,达成默契。

然而,新的精神折磨紧接着又降临到黛玉的心头,他们的爱情有被家庭和社会否决的危险!黛王看不到希望,泪水渐渐被痛苦所熬干,最后“泪尽而逝”(曹雪芹原稿的结局)。

宝玉和黛玉经过长期交往而结成的、建立在相互倾慕基础上的生死不渝之情,既是性爱,又是心灵的契合,志趣的相投,纯真感情的交流。

黛玉的品格和灵性,使宝玉找到了他所理想的美。

同样,宝玉的性格与丰采,黛玉也最能理解,最为欣赏,从而引为知己。

《红楼梦》漫谈——孙玉明教授讲座内容概要

《红楼梦》漫谈——孙玉明教授讲座内容概要

《红楼梦》漫谈——孙⽟明教授讲座内容概要长沟流⽉去⽆声,追寻曹雪芹卓尔不群的背影,让我们在时间的流逝中⾛进历史,感受星汉流年中那曾经的风雅。

10⽉10⽇⾄11⽉10⽇,值洛阳师范学院百年华诞之际,⽂学院特举办“红楼读书⽉”活动,邀请国内⼀流红学⼤师,为你重新解读《红楼梦》。

10⽉18⽇下午2:00,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师孙⽟明教授在我校做了题为《<红楼梦>漫谈》的讲座。

孙⽟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师,红楼梦研究所所长,《红楼梦学刊》副主编、常务编委,并兼任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等职,2010年起担任红学会副会长。

孙⽟明教授《<红楼梦>漫谈》讲座内容概要:⼀、《红楼梦》的版本在《红楼梦》的所有版本中,最为特殊的应该是残存16回的甲戌本。

甲戌本在开篇第⼀回,从⼥娲补天开始讲起,⼀字⼀句,⼤展奇幻,精彩⾮凡。

除了甲戌本之外,其它版本均少了四百余字,不免致使章回衔接⽋妥当。

⼆、《红楼梦》是凝练的书⾯语⾔⼩说是说话的艺术,具体来说它源于说书⼈。

《红楼梦》作为⼀部经典的⼩说,是从⼝头语⾔凝练成书⾯语⾔的重要代表。

⽽这种凝练的书⾯语⾔,具体可见隋唐时期杨肃听书的故事。

隋唐时期,杨肃夜晚失眠,难以安睡,便叫来说书⼈讲故事,随后拜托⾃⼰的胞弟听完故事后再复述于杨肃。

由于故事过长,再后来便利⽤精炼的语⾔将⼝头讲的故事,以书写的⽅式保存起来。

这使得后来的书⾯语⾔不断得到发展和延续。

三、《红楼梦》独特的叙事艺术在红楼梦第⼀篇章,随着黛⽟进园开始,作者便通过黛⽟的视⾓将贾府的庭院设计以及各⾊⼈物⼀⼀呈现在读者⾯前。

在情节上,从贾母说话的细节,如:“今天有远客到访,告诉后院的姑娘们不必读书”等,使得迎春惜春和探春等⼈物有机会和读者见⾯,同时⼜恰当地反衬贾府的⼩姐们具有⼀定的⽂化涵养。

除此之外,从未见其⼈先闻其声的场景中,⼜表现了王熙凤是⼀个不笑不开⼝的笑⾯虎式⼈物。

由此可见《红楼梦》中独特的叙事艺术:不平铺直叙,⽽是让故事主动开⼝说话。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讲座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讲座
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 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 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薛宝钗:
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 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 劝宝玉去做官的。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 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 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 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 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 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 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 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金陵十二钗之——
史湘云
画 着 几 缕 飞 云 , 一 湾 逝 水 。
史湘云
,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母的侄 孙女。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 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 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 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 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 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 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 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 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 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她 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后嫁与卫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 病,后成痨症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 身。
金陵十二钗副册: 甄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 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林红 玉、龄官、娇杏. 金陵十二钗又副榜: 晴雯、花袭人、平儿、金鸳鸯、黄金莺、 紫鹃、白玉钏、白金钏、司棋、麝月、彩 云、芳官。
1.自古红颜多薄命
——从金陵十二钗的判词谈各自的命运
金陵十二钗之—— 林黛玉
金陵十二钗之——探
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红楼梦1-30回有关知识教学提纲

红楼梦1-30回有关知识教学提纲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后空空道人改为《情僧录》,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将它题为《金陵十二钗》。

其开卷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2.女娲补天时,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顽石36501块,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这块顽石由一僧念咒施法,变成了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可佩可拿。

僧人在正面刻了四个字:“通灵宝玉”,反面刻八个文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3.宝黛二人情缘前世已定,宝玉前世是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

这棵草受天地精华,得雨露滋养,脱却草胎木质换成人形;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情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

为报灌溉之德,下世为黛玉,以一生的眼泪偿甘露之惠。

【终身误】中“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即是。

4.甄士隐女儿甄英莲在元宵节被拐卖,正应了癞头僧人的谶语: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后来这个女儿被人称为“呆霸王”的薛蟠强夺去,改名叫香菱。

5.甄士隐于中秋节邀贾雨村到书房一聚,资助其白银五十两,两套冬衣,进京应试。

后甄家因隔壁葫芦庙火灾败落,甄士隐投奔岳父封肃,生计日渐艰难,贫病交攻时遇跛足道人念《好了歌》而悟道出家。

6.贾元春是贾政和王夫人的长女,出生于正月初一因而取名。

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中作女史,后被选入凤藻宫封为贤德妃。

7.冷子兴说的“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快,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说的是王熙凤,她是贾琏之妻,王夫人内侄女。

8.贾政是荣国府贾代善(填父亲名)儿子,和林黛玉母亲贾敏是兄妹关系。

9.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

请填写下列姓名相应的隐意。

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甄英莲真应怜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娇杏侥幸10.黛玉到贾府带有一贴身丫鬟叫雪雁,后贾母又给她一个丫鬟叫鹦哥。

宝玉有一贴身丫鬟叫袭人,原是贾母身边丫环,原名珍珠。

宝玉到“太虚幻境”见到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的“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写的就是她。

红楼梦讲课讲稿

红楼梦讲课讲稿

《红楼梦》讲稿《红楼梦》讲稿一.名人评价《红楼梦》1、毛泽东说:〃中国地大物博,还有一部《红楼梦》。

〃2、鲁迅说:〃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和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

〃3、梁启超说:〃只立千古。

〃我说:〃《红楼梦》是一部高度生活化和艺术化的书。

〃希望大家通过个人的阅读也做出个人的评价。

因为《红楼梦》是一部高度生活化的小说,所以它真实、生动、深刻、细腻地描写了人的感情。

用作者个人的话说就是〃大旨谈情。

〃则,作者是如何描写人情的呢?二、《红楼梦》对人情的描写我先说一些零碎的片段。

比方作者采用了许多虚构的手法, 用谐音来传情。

甄士隐住的地方叫〃仁清巷〃(即〃人情巷〃)。

元春四姐妹谐音就是〃原应叹息。

〃写〃千红一窟〃茶和〃万艳同杯〃酒,其中就蕴涵着作者对无数青春生命被扼杀的无限〃悲哭〃。

如果读读脂批,也会读到许多〃人情〃之语。

比方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世事难行钱做马〃;〃不如意事常八九,能和人言无二三〃;〃越不聪明越快活〃。

下面我举96回的一个例子。

黛玉有一天吃完早饭,带着Y头紫鹃到贾母处请安,散散心。

突然听见沁芳桥山石后面有人哭。

一看一问,是傻大姐。

黛玉关切地问:〃你好好地为什么在这里伤心?〃傻大姐就直来直去地说:〃(珍珠)姐姐打我,就是为了我们宝二爷娶宝姑娘的事情。

〃你想这样的话对黛玉的打击会有多大。

所以书里写道:〃黛玉听了这句话,如同一个疾雷,心头乱跳。

〃但是她作为一个大家闺秀和贵族小姐,不能在一个傻Y头面前失去身份。

所以她略定了定神,颤巍巍地说:〃你别混说了。

你再混说,叫人听见,又要打你了。

你去罢。

〃这里,我们真的可以体会到黛玉那种博大的同情心。

在个人遭受巨大精神打击的时候,她没有忘记身边这个下等Y 头的处境。

你再看看她说这句话时的标点,每句话后都是句号, 似乎需要不间断地积聚力气才能把话讲完。

这种人情多么可贵啊。

在此之后的描写也很感人,原文情节我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红楼梦教学大纲

红楼梦教学大纲

紅樓夢教學大綱一、學習心得與紅樓女兒榜之不同學習心得是每兩到三週交一次,是上課跟閱讀還有自己的想法這三個部分來寫的,紅樓女兒榜是每八回做一個摘要跟讀後心得,所以是不一樣的。

二、第六回到第七回的回顧1.黛玉的人格特質剛進賈府的時候,她也會察言觀色,只是後面完全看不出她察言觀色這個特質。

這個部分看出她的敏感跟她的自尊,她的察言觀色不是為了要好好的做人際。

林黛玉的自尊是不願意別人恥笑她,她不是為了好好去做人際的,她的生命重心跟她關懷的向來不在這裡,她自尊心強,所以同學要從這邊去解讀,解讀說她為什麼說這樣的話。

2.插敘:關於秦鍾—女兒一樣的特質寶玉一流的人,有秦鍾、像柳湘蓮跟蔣玉菡,還有北靖王。

寶玉有自己一個相關女兒的特質的標準,是他品評別人的標準,但他不是刻意看到一個人就加以品評,而是看到了秦鍾,他馬上就說,哎呀有這等人物,我竟成了泥豬癩狗了。

怎麼會把自己貶到如此地步?原因就是面前的這個人有像女兒一樣的清淨秀美的特質,讓他覺得自己好污穢。

3.寶釵的形象「安分隨時」是寶釵的一個典型的形象。

三、寶黛釵三人基本關係的確立1.金玉良緣通靈寶玉對誰是有意義的?對世上的人是有意義的。

因為它完全符合了金玉良緣這樣一個習俗特性,第二個,它完全符合人們對所謂希罕物的詮釋。

所以這塊玉它就是屬於世上價值的東西,那人們要他戴,寶玉就只好戴著。

這東西會影響到什麼?當然就是影響到婚配。

2.寶黛平日關係的親近第八回的重點,我們看到了寶玉黛玉平日關係的親近,包括勸他吃酒不要吃冷酒,包括幫他穿戴。

四、新單元:寶黛戀情1.與以往才子佳人小說的比較小女子愛才,鄙夫重色。

a.文人與歌妓b.才子與佳人c.過程受到諸多攔阻2.寶黛兩人關係的發展a.前世因緣神瑛侍者跟絳珠仙草所呈現出來的還淚說。

寶黛初次相見的相見儼然。

b.黛玉孤女形象確立以及轉變成少女黛玉奔父喪。

c.寶黛相處的親密兩小無猜。

d.寶玉首次回應黛玉的酸味親不間疏,先不僭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雪芹的人生体验
与《红楼梦》的艺术创造
一、缺失体验与悲剧创造
人生体验——从创作心理学上说,文学作品是作家体验的表述。

而作家的人生体验就是作家关于人的生命存在意义的审美把握。

它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有三个特性:一是指向人的生命意识,也就是指向生命的意义、目的和价值;二是具有审美的性质,也就是有情感的参与;三是以经验为基础的,也就是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追忆和省悟。

当一般人经历家庭破落时,他们从中得到的也许只是一种人生经验,而曹雪芹却在对这种人生经验的反复追忆中获得丰富、深刻的人生体验,并成为他创作《红楼梦》的主要心理动机。

三段经历——康熙时代,是曹家富贵荣华的黄金时期;雍正时代,失去物质的依托,得到的却是精神财富;西山时期,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缺失,强烈地唤醒了贮藏在曹雪芹心中的记忆。

好了歌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人作嫁衣裳。

护花主人——
悼红轩,似即怡红院故址。

当是曹雪芹先生曩年目击怡红院之繁华,乃十年之后,重游旧地,风景宛然,而物换星移,园非故主,院亦改观,不禁有满目山河之感。

故题其轩曰悼红,以见鸟啼花落,无非可悼。

创作流程——旧地重游的艺术触发—满目沧桑的痛苦体验—追忆幸福的爱的体验—苦乐对比而心理失衡—悲金悼玉以追求平衡—激活创作动机
悲剧的三重意义——第一,从题材的表层意义看,是通过贾府的兴衰过程和宝、黛、钗的的爱情婚姻悲剧写时代悲剧;第二,从题材的深层意义看,是通过几个女子的毁灭过程写文化悲剧;第三,从题材的象征意义看,则是通过由好到了、由色到空的变迁过程写人生悲剧。

时代悲剧侧重从横断面去解剖当时社会,文化悲剧侧重从纵深处去反思民族的文化,而人生悲剧则从哲学上去思考生命的存在。

它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使作品的内涵更为丰富、更为深刻,更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

二、色彩感觉与艺术创造
色彩感觉与人物创造——黛玉形象的色彩感觉是绿色色系,表现黛玉内在形象的幽静、沉重和冷僻;宝玉形象的色彩感觉是红色色系,表现宝玉的多情博爱、欢悦热情;宝钗形象是时有金色闪现其间的白色色调,表现宝钗淡然、苍白的情感生活。

色彩感觉与空间创造——一方面用色的间隔、穿插表现空间感觉,一方面又用空间感觉调整色彩的组合,使画面色彩之间产生呼应关系,形成生动自然的艺术美,如元妃省亲的场景;不断变换空间位置和色彩感觉,使有限空间变成不知所穷的大千世界,如白雪红梅琉璃世界的创造——
只见窗上光夺目,心内早踌躇起来,埋怨定是晴了……从玻璃窗往外一看,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

宝玉此时欢喜……忙忙的往芦雪庵来。

出了院门,回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

于是,走至山坡之下……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

回头一看,恰好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立住,细细的赏玩一回方走。

宝玉来至芦雪庵……只见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横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皆是芦苇掩覆,一条去径,逶迤穿芦度苇而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桥了。

脂砚斋——
诸钗所居之处,若稻香村(黄)、潇湘馆(绿)、秋爽斋(青)、蘅芜院(白)等都相隔不远,究竟只在一隅;然组织得巧妙,使人见其千丘万壑,恍然不知所穷。

色彩感觉与意义创造——色彩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在曹雪芹的感知世界里,它不仅仅与人物创造、空间组合产生静态的审美效果,而且在色彩与色彩的排列组合中,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意义,即色彩对抗、冲突直至最终产生一种颜色覆盖另一种颜色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说,曹雪芹就是用色彩的悲剧来传达他对人类悲剧的认识。

三、外在描写与心灵探索
性格的外部对照——突出性格的主要特征,如宝玉的爱博心劳“移之第二人万不可,亦不成文字矣”;黛玉由于对生活保持着清醒而产生的悲哀,“其囫囵不解之中实可解,可解之中又说不出理路”;在差距很小的性格之间写出性格的独特性,如袭人与紫鹃。

表层性格的二重组合——一是美丑并举,如王熙凤;二是美丑两极互相渗透以至达到“美丑泯绝”的性格自然境界,有如宝、黛,“说不得善,说不得恶……令他人徒加评论,皆未摸着他二人是何等脱胎,何等骨肉”。

心灵深处的矛盾冲突——一是写出人物心灵深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如宝钗;二是写出人物情感内部的矛盾冲突,如宝、黛之间的爱情,“欲得真心,却瞒起真心,以假意试探,结果弄得求近之心,反成疏远之意,求爱之意,反成生怨之因”;三是写出人物的无意识表现,如宝玉、
黛玉读《西厢记》时,“儿女情态,毫无淫念,韵雅之至”,“看官说宝玉忘情有之,若认作有心取笑,则看不得《石头记》”;宝钗的金蝉脱壳法——
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

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

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

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

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

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

最好的技巧里包含了思想。

最后,我们再来体验一下曹雪芹的体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在这真实而又荒唐的梦幻中渗透的是什么样的痴情呢?是曹雪芹的“一把辛酸泪”,是曹雪芹对社会、人生和生命的感伤情怀,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探寻:历时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它在浩浩荡荡的历史发展中将往何处去?悲欢喜怒的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它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有什么价值?春花秋月般的生命为什么存在?它在大千世界里怎样确立自身的位置?曹雪芹迷惘地探询着,痛苦地思索着,可是,又有谁能真正领悟到这些艺术幻境的真谛呢?又有谁能真正体验到这个艺术大师的体验呢?也许正因为难以真正领悟和体验,所以我们一代代人在努力,在沿着他留下的探索的足迹去寻找答案。

好了歌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人作嫁衣裳。

护花主人——
悼红轩,似即怡红院故址。

当是曹雪芹先生曩年目击怡红院之繁华,乃十年之后,重游旧地,风景宛然,而物换星移,园非故主,院亦改观,不禁有满目山河之感。

故题其轩曰悼红,以见鸟啼花落,无非可悼。

白雪红梅琉璃世界——
只见窗上光夺目,心内早踌躇起来,埋怨定是晴了……从玻璃窗往外一看,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

宝玉此时欢喜……忙忙的往芦雪庵来。

出了院门,回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

于是,走至山坡之下……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

回头一看,恰好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立住,细细的赏玩一回方走。

宝玉来至芦雪庵……只见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横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皆是芦苇掩覆,一条去径,逶迤穿芦度苇而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桥了。

脂砚斋——
诸钗所居之处,若稻香村(黄)、潇湘馆(绿)、秋爽斋(青)、蘅芜院(白)等都相隔不远,究竟只在一隅;然组织得巧妙,使人见其千丘万壑,恍然不知所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