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提升练习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专题练习卷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练习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答案)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下表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
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结论是()A.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B.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C.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D.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2.中国人创办第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是在()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戊戌变法时期3.1847年,英国商人的一个组织的报告书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
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A.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B.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D.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4.2007年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主题曲《把感动留在人间》唱道:“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在20世纪初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再到破产的历程。
若要改变陈寿亭“心酸”“无言”的命运,关键是( )A.引进外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解决技术落后问题B.大量吸收外资、民间资本解决资金少、规模小、竞争力低下问题C.成立营销团队,扩大营销范围,解决市场狭小问题D.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5.下图《公告》反映了( )A.国民政府苛捐杂税的增多B.日本“委托经营”的加强C.官僚资本加强了经济垄断D.美国扩大了在华经济特权6.下列表格为19世纪末重要的商办企业情况,该表可用于说明( )①清末新政的政策得当②投资者的复杂身份③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④地区发展的不平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 ) 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8.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国状况的结论是(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大大落后于西方②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中国与欧洲制造业的差距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④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是中国经济落后的重要根源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9.1895年至1911年,上海新办民族资本经营的工厂112家,占全国总数的25.1%,开办资本2799.2万元,占全国总额的28.6%。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训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选择题1.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
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
”此现象反映了( )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 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2.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农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新”在( )A.增加了许多农业新品种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C.出现了近代大农业 D.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3.“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 A. 传统纺织业的发展 B. 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 民族工业的产生4.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的比较表。
这一现象造成(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列强控制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中国洋务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5.鸦片战争前,中国粮食产量中商品粮比重在10%以下;鸦片战争后,这一比重上升至17%。
材料直接反映了( )A.外资入侵破坏民族工业 B.传统自然经济逐渐瓦解C.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6.时文有曰:“洋人与中国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
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
”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D.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7.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
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
”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想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创办福州船政局8.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从洋务运动实践看,没有被洋务派列为“夷”之“长技”的是西方的( )A.军事技术 B.机器生产C.科技教育 D.议会制度9.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2019高三历史能力提升卷专项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2019高三历史能力提升卷专项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1、〔2017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7题〕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
3年后它从洋商那里分回了1300余万两的市场份额,并把一些外商轮船公司挤垮,长江上的华商航运已经占了六成。
材料说明洋务企业〔〕A、实现了“求富”的目标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商侵略C、使外商企业在中国陷入绝境D、成为近代中国经济的主流2、〔2017年1月河南安阳高三期末13题〕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图中的F1是阻力,F2是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A、甲午战争以后B、解放战争以后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3、“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
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
”这段话应该是〔〕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4、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
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
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口口口口口,服假设干剂来见转机。
”材料中省略的字最可能是〔〕A、洋务清火汤B、新政补元汤C、宪政调味汤D、革命销魂汤表中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①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②重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③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④民族工业体系比较完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2018年1月苏北四市一模8题〕清末状元张謇说:“马关约成,国势日蹙,私忧窃叹,以为政府不足责,非人民有知识,必不足以自强。
高一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测试题
课时3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点扫描基本知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重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与作用;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过关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2.鸦片战争后,“松(江)太(仓)布市消减大半”,中国一些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片萧条景象,其根本原因在于A.手工生产效率低于机器生产B.清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极端腐朽落后C.五口通商后大幅减让关税D.一些人崇洋媚外心理严重3.我国自然经济解体进程率先开始于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长江三角洲D.东南沿海地区4.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对近代中国的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①促使家庭手工业与小农业分离②刺激城乡商品交流的发展③完全取代中国的传统手工业④使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时间是在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中法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6.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最先出现在①上海②广东③天津④重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甲午战争以后到辛亥革命前,我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下列关于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欧洲帝国主义列强被迫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C.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民族危机刺激下,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着浓厚的半殖民地特征,未能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高二历史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C.外商企业广泛兴办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2.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的是()A.鸦片战争的爆发B.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C.《南京条约》中的巨额赔款D.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侵入3.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丝、茶等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这一现象说明()A.中国自然经济全面解体B.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西方人喜欢喝中国的茶,穿中国的丝绸D.中国的茶丝生产商品化程度高4.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这种“解体”主要是指()A.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了B.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了C.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且日益商品化D.自然经济被资本主义经济取而代之了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不包括()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壮大B.外商企业的刺激C.外国资本主义入侵D.洋务运动的诱导6.中国最早的近代企业是()A.外商企业B.洋务企业C.民族企业D.官僚企业7.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B.西方列强经济侵略早,自然经济解体得快C.沿海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工业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8.19世纪70年代最早投资于近代工业的是()A.商人、地主和官僚B.官僚和工场主C.手工工场主和地主D.商人和高利贷者9.下列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有()①发昌机器厂②继昌隆缫丝厂③贻来牟机器磨坊④汉阳铁厂A.①②③④B. 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0.中国近代早期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A.东南沿海地区 B南部沿海 C.整个沿海 D.长江沿岸11.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指的是()A.甲午战争后B.一战期间C.20世纪20年代D.1927—1936年12.一战结束后,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的主要原因是()A.缺少资金和技术B.国内外市场没有形成C.封建经济占绝对优势D.帝国主义又卷土重来13.费正清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高考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专题练习(三十四)有答案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三十四)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19世纪末,民族资本家办厂时为筹集资金往往要付出高达8%的利率。
1912年,在农商部登记的全国钱庄和典当业资本为1.6亿多元,而全国工业资本仅有5 500万元。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民族工业生存日益艰难B.政府推动民族企业发展C.金融行业影响工业发展 D •近代经济逐渐走向复苏2. 1873年,李鸿章将轮船招商局改为官督商办,委任经营茶叶和地产业获利丰厚的商人徐润为会办,开始进行新一轮招股。
拟定首期招股100万两白银,徐润入股24万两,又广招亲友入股,后来社会上入股者踊跃,100万两很快招齐。
这表明()A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 .民族资本家经营得法C.实业救国浪潮的涌动 D .洋务运动由此失败3.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不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力图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这种见解()A .抹杀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反侵略求独立的反抗史B .避免了仅仅使用“外因”来解释中国近代史的变迁C.夸大了近代中国人民主动融人世界潮流的奋斗精神D .批评了部分历史学家不顾事实崇洋媚外的治史态度4.1874年,日本犯我台湾,李鸿章上《筹议海防折》指出,“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
他认为:“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
”这说明李鸿章()A .偏向于政治体制改革B.首次提出“海防高于陆防”C.主张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D .欲革新军制以适应新形势5. 1935年11月,作为对美国实施购银法案的一种应对,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了法币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和改变白银无序外流的势头,维护了中国币值的相对稳定,但作用和意义只是相对的和暂时的,法币改革并没有真正解决白银大量外流和银根紧张的问题。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练习试题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明明是海军学校,却要叫水师学堂。
这不是一个称谓的问题,其背后体现的是一个特别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新的东西,每每要被旧的压着,戴一顶旧帽子才能存活。
”其体现的是( )A.欣然接受器物层面的西化B.讽刺“中体西用”的局限C.反对洋务派的变革尝试D.认识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2.在1914—1921年,中国面粉进口在最少时仅有0.5万担,国产面粉已能基本实现自给。
火柴也由1914年的2384万箩减为1918年的1334万箩,减幅达44%。
此外,搪瓷制品、精盐、酸碱、卷烟、橡胶制品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制。
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 )A.出现轻重工业比例失衡的畸形态势B.已经实现完全独立的自主发展C.基本摆脱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D.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从对外引进到进口替代的转变3.下图为1912—1932年中国海关棉花、棉纱、棉织物进口数据统计表(单位:10万两)据此可知当时( )A.棉纺织业得到比较快的发展B.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优势明显D.民族棉纺织技术实现突破4.“‘假如东莞堵车,世界都会缺货。
’……30年前,中国人睁大了眼睛,惊喜地望着国门外陌生的世界,心中震惊着与世界的巨大落差;如今,中国人睁大眼睛,不再有焦虑和惊诧,而是从容地观察着国内国际的市场,捕捉着财富的机会和给生活带来快乐的物质。
”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A.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B.中国成为世界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C.中国人用更开放的思维拥抱世界D.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5.1913年,章太炎为自己公开发布征婚广告(如图),它反映出当时( )A.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依旧带有浓厚的保守思想B.征婚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求偶方式,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D.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6.下表是“1843—1850年广州、上海生丝出口统计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训练试题(有答案)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训练试题(有答案)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教版必修2)(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1•淄博一模)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C.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2010•济南外国语学校期末)鸦片战争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这种状况直接表明()A.东南沿海的商品经济日益萧条B.外国的洋纱洋布质量优于中国的土纱土布C.中国的棉纺织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3.(2011•胶州诊断性检测)1871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眼中的广州“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仓库、商铺……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
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
”广州出现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有()①清代闭关后广州成为当时唯一对外贸易港口②广州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口岸③近代生产方式较早在广州产生④广州毗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4.(2010•上海模拟)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遣30名幼童留学,同时规定他们每3个月要学习14天《孝经》和圣谕。
这可以说明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宗旨是()A.改革传统教育制度B.加强中外友好往来C.宣扬中华传统文化D.维护清朝专制统治5.(2010•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清末洋务运动首领张之洞也是一位联语大家,其联语收入《联语存录》。
其中一对联为“经纶天下,衣被群生”。
题此对联的对象是()A.汉阳铁厂B.湖北织布局C.江南制造总局D.继昌隆缫丝厂6.(2010•上海长宁二模)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特训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固基题组]1.[2016·河北武邑调研]“当辑里大经(加工蚕丝)蜚声欧美之时,大约以一百零六七两之白丝摇为纯经百两,故其时货品均高,外洋甚有信仰,每年出口达一千余万元之谱。
”这对当地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原材料大量出口B.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答案 A解析注意题干限制词“直接影响”,根据材料信息“每年出口达一千余万元之谱”可知生丝出口量较大,故A项正确;随着生丝大量出口,生丝生产也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这是间接影响,与题干要求不符,故B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D两项错误。
2.[2016·苏州质检]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万计。
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自然经济的彻底解体C.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D.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佛山针行原本非常发达,但洋针输入后,“离散殆尽矣”,可见这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的产物,故选C。
3.[2015·辽师大附中模拟]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说:“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
”材料中的“设局”指的是创办( )A.江南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C.安庆内军械所 D.天津机器制造局答案 A解析从材料中“到沪以来”和“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炮弹”可知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企业,该企业性质应该属于军事工业。
题肢中A项属于此类性质;B项虽是李鸿章创办,但其性质属于民用工业,不符合题意;C项是曾国藩在安徽创办的军事工业;D项是崇厚在天津创办的军事工业。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A项。
4.[2015·益阳三模]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组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A.自强求富的探索 B.列强的经济侵略C.民族工业的兴起 D.经济结构的变迁答案 D解析四个图片分别反映了自然经济、外资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故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高考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练习(十七)(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苏南地区久有蚕桑生产的历史,然而在清中叶之前养蚕户不过“十之一二”,“自同治初,人多植桑养蚕,辄获奇羡,其风始盛”。
1878年苏锡常镇的生丝总量为355335斤,洋行四处派人收购。
遂致“家家载桑,户户养蚕”,民间流行“养好花蚕发洋财”之说。
这种“洋财”属于()A.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B.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C.男耕女织的封建小农经济D.民族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2.《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入田赋25088000库平银,关税21989 0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这表明当时中国()A.工业文明已成主流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C.告别小农经济时代D.贸易逆差得以扭转3.(2016·山西联考)晚清苏州的糖食公所公开阐明以“联络商情,亲爱同业”为宗旨。
广货业唯勤公所也是以“联合团体,讲求保护自治”“开拓风气,集思广益”“振兴商业,保全捐数”为宗旨和目的。
这些现象反映出近代行会的作用之一是()A.维持商业制度和封建秩序B.联合同业,共同发展C.推动国家经济振兴和发展D.维护行业的垄断利益4.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
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B.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C.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D.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5.(2016·滨州模拟)据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闲冗之员,全凭情面,如州县干脯之例,名列局中,身居局外,此等无功食禄,坐耗利源……每岁亦需巨资”。
一些总办经常以“办公为名,位置私人,滥行收录”。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弊端B.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曲折性C.洋务企业的腐败情形D.官营企业中经营管理不善6.导致下表中工厂数和资本数呈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通商口岸的大幅增加B.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国民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推动D.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7.(2016·洛阳期中)以下是1872~1894年中国各类近代工业所占份额示意图,此图反映了()A.外国资本掌握中国经济命脉B.洋务企业规模最大C.中国的民族企业规模比较小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8.下列是有关民国初期(1914~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
高三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试题
《苦儿流浪记》读后感(15篇)《苦儿流浪记》读后感(精选15篇)《苦儿流浪记》读后感1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叫做《苦儿流浪记》的书,受益匪浅。
书中主人公雷米,原先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孩子,但出生六个月就被坏人偷走丢弃。
他被好心的巴伯兰太太收养,但又被脾气暴躁的养父卖给一个流浪艺人。
在与这位流浪艺人和他那群可爱的小动物在法国各地流浪卖艺时,这位流浪艺人又不幸逝世。
雷米又被一户好心的人家收养,但这户人家也因为五年后的一次意外而破产。
雷米又被迫流浪,他在流浪途中遇到了朋友,他们一齐卖艺,但又因为帮人下井运煤而被困进底,在一位学识渊博的矿工的指点下才侥幸活了下来。
好不容易回到了养母身边,养母带来了亲生父母的消息,原本以为能够见到亲生父母,哪知又是坏人派人害他的。
最终,雷米找到了亲生母亲,回到了原本属于自我幸福美满的家,他们一家人又过上了和和美美、无忧无虑的生活。
一个在童年时代被人偷走、被人遗弃、无依无靠的弃儿,一个曾不断被命运捉弄、颠沛流离、死里逃生的穷孩子,最终不但恢复了自我的姓氏,还继承了一大笔财产。
就是这样一个男孩,他靠的.是什么?是应对生活的勇气,坚信风雨过后总会见彩虹。
无论生活有多苦,有多累,他都对明天充满了信心与完美的期望。
看着雷米那么勇敢,我不禁想到了自我。
有一次,我一个人在家,忽然,我看见几只蟑螂从床下跑了出来,我当时吓的在床上跳来跳去,尖叫着,正好爸爸妈妈回家来,我才有了些依靠,不怕了。
爸爸连忙帮我打死了蟑螂,我才松了一口气。
事后才发现自我那么胆小怕事,跟雷米比,根本无法比,差十万八千里哩!我要向雷米学习,做一个像他一样乐于助人,心地善良,对未来怀有满腔热情的好少年。
《苦儿流浪记》读后感2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若它就强,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人被困难吓倒了;皱起了眉,嘟起了嘴,有的还哭起了鼻子呢!而有人则勇敢地面对苦难,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并最终战胜了困难。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
高考复习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曾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发贸易10年之久,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之比欧洲大陆上某些小国如比利时、葡萄牙稍微多一点点,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导致“奇怪的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商品价格昂贵B、中外消费观念不同C、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D、中国市场没有开发2.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所谓的“内外交困”指的是①太平天国运动②鸦片战争③第二次鸦片战争④西方列强大肆进行资本输出A ①②④B ①③C ③④D ①②3.以“求富”为口号兴办民用工业的直接动因是解决军事工业中所遇到的困难,其“困难”主要有①资金②运输③燃料④矿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下列对洋务运动理解不正确的是A.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清朝统治 B.创建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C.兴办民用工业,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引进了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人才5.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洋务派创办企业的影响 B.外资企业的刺激C.外国资本主义的帮助 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6. 洋务企业破产的原因不包括A.缺乏政府的支持 B.社会观念的陈旧C.封建制度的腐朽 D.管理人员的腐败7..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他的哪一项措施符合上述思想A.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B.成立三支海军C创办轮船招商局D.创设京师同文馆8.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A.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C.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
”这个变化说明洋务运动A.极大地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坚实基础C.培养一批技术人员D.对外国资本主义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10.中国近代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的共同特点是①都使用机器生产;②都属于近代企业;③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物;④都是资本主义性质企业A. ①②B. ②③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二、材料题11.材料一:中国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高三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试题
高三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试题1.李鸿章晚年曾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既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茸,亦可支吾对付……”。
这主要是说明其A.肯定了西方先进技术B.主张开办洋务运动C.对清朝统治失去信心D.希望实行政治变革【答案】C【解析】A项内容相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准确。
材料内容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接近失败时的言论,所以B项错误。
作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李鸿章他是不主张进行政治变革的,他兴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要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所以D项错误。
材料中的“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既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茸”表明他认为清政府已经是千疮百孔,随时都要修补,故A项正确。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
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
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这一思想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D.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由“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等信息可知这是对洋务运动期间只学习西方技术,而不学习制度和思想的结果的反思,故选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中国某个时期经济发展时说:“这些工厂好像商业组织,可是他们没有相对应的公司可以发生商业上的关系。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二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练含答案
高三历史高考专练(必修二专题二)一、选择题1.(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
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3.(2015·山东文综·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4.(2015·天津文综·5)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
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
这一现象主要表明()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5.(2015·浙江文综·18)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
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专题练习卷
1.近代国际市场对生丝需求急增,江苏省蚕桑业迅速发展起来。
1929年出口生丝价值为7500万美元。
不仅产业规模扩大了,而且产业分工更为细化,产生了诸如蚕种制造业、植桑业、饲蚕业、蚕行、丝行、机器缫丝业等10余种新的行业。
这表明
A. 西方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B. 对外贸易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
C. 中国传统生产模式开始解体
D. 民族工业结构呈现出不合理性
【答案】B
2.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工业投资的统计。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投资的主体主要是民族资本家
B. 投资中心局限于东部沿海地区
C. 民族工业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
D. 投资布局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答案】D
3.在江南制造总局,“华匠学徒按日点工给价,价有等差,较技艺之优劣为准”;天津机器局,“中外匠役量才给值”。
这表明
A. 技术是工资高低的决定因素
B. 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的变动
C. 生产管理仍旧保留封建色彩
D.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
【答案】B
4.下表为1871〜1910年间中国棉布和棉纱的进口量。
从材料可知
A. 《马关条约》的签订推动了棉纱棉布进口量的增加
B. 棉布进口量的相对稳定反映了中国贸易地位的改善
C. 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 二者进口量折射出近代民族织布业发展变化的特征
【答案】D
5.史料记载,江南制造总局在整个洋务运动时期共翻译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7部44本,其中公法交涉类2部26本。
同一时期,京师同文馆共翻译西书25种,其中国际法与外国法类就占了5种。
据此可知
A. 国内外形势促使政府调整对外政策
B. 向西方学习成为了国人的共识
C. 洋务派强调用国际法处理外交事务
D. 国人开始西方制度领域的探索
【答案】C
6.下表为1900-1910年中国钢铁产量及增长率变化表。
据此可知,此时
A.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长足进步
B. 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C. 新政推动了钢铁业迅速发展
D. 钢铁业增长最为迅速
【答案】C
7.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
国民政府这样做主要是由于
A. 抑制官僚资本的膨胀
B. 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 经济建设服务于抗战
D. 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答案】C
8.1948年4月,《东北日报》评论道:“1947年一月间美金一元只兑换蒋币七千余元,到去年十二月上旬已涨到十六万元以上。
”此评论说明
A. 国民党加大了对解放区经济的破坏
B. 美国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经济严重恶化
D. 官僚资本大肆地掠夺民营企业
【答案】C
9.1935年11月,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
统一了货币发行权,以中国、中央、交通三大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得继续发行新纱票。
该措施客观上
A. 使金属货币完全退出金融市场
B. 促进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出现
C.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的出现
【答案】C
10.据国民政府统计,1937年以前,全国大型厂矿3935家,沿海各省集中了80%以上。
及至1943年,后方工厂已达5266家,与战前相比增加了18倍,涵盖了冶金、机器、造船、化工、面粉、造纸、火柴等上百种行业,成为
中国新的工业基地与生力军。
这表明,战时工业的内迁
A. 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 为全面抗战准备了条件
C. 加速了官僚资本恶性膨胀
D. 扭转了失衡的工业布局
【答案】D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
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其外洋如高丽、印度以及欧美各国,莫不有销路”。
鸦片战争之后,“洋布盛行,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
据统计,道光年间苏州尚有12019余部织机,到1880年织机仅有5800部。
苏州的手工业行会众多,许多行会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对产品划定统一的价格,并实施统一工价,以限制竞争和自由雇佣。
棉布、棉纱、茶丝和米的贸易都不再经流苏州,转而经由上海。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材料二17世纪,曼切斯特是一个小镇。
18世纪60年代起,随着纺纱业和织布业的机械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摇篮。
1760年,开通了通向附近煤区沃斯利的英国第一条运河,1830年又建成通向重要港口利物浦的铁路,率先实现了交通运输革命。
在此期间城市经济和人口高速增长。
18世纪20年代,它的人口仅12019,1841年底猛增至40万人,跻身于全国大城市之列。
1848年,沿曼切斯特向外延伸的公路把附近的奥尔德姆、海德等城镇链接起来,使整个集合体的人口达到106.3万人。
——摘编自王章辉《近代英国城市化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经济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州和曼切斯特在经济性质上的差异,并简析曼切斯特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答案】(1)变化:由全国经济中心城市转变为依附于上海的卫星城。
原因:传统手工业的衰落,近代工业发展的滞后,阻碍了苏州的转型;西方商品的涌入,冲击了苏州传统的经济;传统行会制度限制了近代化的转型;上海以及其他通商口岸的开设,使贸易中心发生转移等。
(2)差异:苏州,自然经济背景下的传统工商业经济;曼切斯特,工业革命背景下的近代工业经济。
作用:纺织行业的技术革命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或推动英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动英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等。
)运河与铁路的兴修,提升了曼切斯特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促进人口转移速度加快;(或促进人口流动加快亦可。
)促进周边中小工业城市的崛起。
(或带动了周边中小工业城市的发展等。
)
12.近代以来,新旧体制的转型称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霍布斯鲍姆把1789——1848年这一时期定义为“革命的年代”,认为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双元革命”,“不仅仅
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巨大胜利……这场双元革命改变了世界,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摘编自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二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少数士大夫。
他们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双元革命”指的是什么?受“双元革命”的影响,19世纪中后期欧美社会转型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对中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新旧体制转型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双元革命: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
表现: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实现大机器生产(工业化);自由平等思想(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政治:破坏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想:开始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学科&网
(3)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思想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