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动机模式国内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CS动机模式国内研究综述
作者:印丽萍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5年第03期
摘要:凯勒教授提出的ARCS理论是一种动机设计模式,这是一种问题解决的方法且对动机激励策略的选择是以系统的设计过程为基础的,自提出后在国内外得到很多关注,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

该模式在很多方面尤其对教学设计有很大的实践意义,文章主要对国内该模式的有关研究做了梳理。

关键词:ARCS动机模式;综述;趋势
一、ARCS动机设计模式及其主要思路
ARCS动机模式是1983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凯勒(John M. Keller)教授提出的,分别代表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满意(Satisfaction)。

它的主要思路是:为了激发做某件事的动机,首先要做的是吸引注意,让人们对这件事感兴趣;其次让他们意识到所做事情与自身的相关性;再次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这件事,帮助建立自信心;最后体验到整个过程和结果所带来的成就感,能够感到满意(张祖忻,2003)。

该理论系统整合了动机原理与教学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动机策略,便于应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自该理论提出后,1987年凯勒又进一步提出了学习动机的激励策略及设计过程;之后铃木先生等人也对该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如计算机教学领域、网络学习环境等。

国外各类研究及相关实验证实了ARCS理论的有效性,充分体现了这一模式的优越性,值得继续深入研究与应用实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介绍该理论的书籍不是很多:盛群力、李志强在1998年编著的《现代教学设计论》一书介绍了ARCS动机理论模式,将其与一般ISD进行了整合,并对比分析了TC动机设计模式;谢利民教授的《教学设计》一书也介绍了ARCS理论四要素及学习动机的激发。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一书的第9章,凯勒详细阐述了“动机与行为”问题,其中不乏该模式设计步骤及模式范畴和子范畴的说明。

关于其他形式的研究,在知网输入关键词ARCS动机,能搜索到大量相关文献,其中不乏该理论的实践研究且文章下载量越来越多,充分表明该模式的应用效果。

相关的研究包括各类院校及各个学科,说明该动机设计理论的适用性非常强,且具备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研究主要有:高利明于1997年发表了《调动学习动机的ARCS模式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一文,对于该理论的研究较早,但未提及进一步的实施步骤等;1998年,郭德俊等人通过《课堂动机教学模式概述》一文简要介绍了ARCS模式;1999年,郭德俊等人在《ARCS动机设计模式》一文中就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四要素及其亚类、动机设计过程及策略做了详细介绍,对该理论作了简要评价,较全面地研究了该理论。

2000年,王海春的《课堂教学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一文介绍了形成学习动机的四个条件(即ARCS四要素),并提出了度的把握问题,以适度应用该模式于教学过程中。

同年,罗峥等人探讨了该模型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研究得出:中学语文教师能采纳该动机模式;该动机模式的应用具有年级差异,对于初中生来说它的有效性比高中生更加明显。

2001年,杨开城等人在细化该模型的基础上,在《基于ARCS 动机模型构建在线学习系统》一文中提出了40多条指导性意见,设计并实现了《数据结构》在线学习系统,教师参与的重要性亦被强调。

2002 年,罗刚和李红波结合该模式对CAI课件设计进行了研究。

2003年,张祖忻在《如何将动机原理整合于教学设计过程——谈约翰·M·凯勒教授的动机系统学说》中对ARCS的具体应用做了详细介绍,并指出动机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2004年,彭丽探讨了激励理论及其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激励设计参考框架。

2005年,郑丽媛从课堂教学组织和资源设计两个角度对多媒体教学策略进行了设计,并验证了多媒体教学策略在其实验研究对象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郭希林于同年将该理论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并证实了该模式的有效性。

2008年,巩华锋的《ARCS模型与英语教学引导策略——谈高职院校后进生转换英语学习思维》一文在ARCS理论基础上研究了促进高职院校后进生英语学习思维转换的引导策略。

2010年,付欣友研究了ARCS理论模式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该课程的学习效果。

同年,李瑾瑜在研究这一理论对于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还探讨了教师的效能感问题。

段利将该模式应用于在高职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

2013年,柳延东在《黑龙江高教研究》中将该理论应用到CAI课件框架设计中;之后谭
萍等人将此模式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梁春莲等人对其在高中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方面进行了研究等。

当然,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各类关于ARCS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结合信息技术教育的,也有结合网络学习环境的;有关于生物、英语的,也有关于数学、地理的;有中小学的,也有职业类及大学院校的。

三、模式理论应用趋势
从对上述文献资料的分析看,国内外对于 ARCS 动机设计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颇多,教学设计的不断发展也得益于此。

根据凯勒教授的观点,动机研究领域除了归因和自我调节等,还涉及人类绩效技术(HTP)、动机情感成分及如何使动机设计过程快捷有效等。

相信随着人们对动机研究的不断深入,也会有更多关于ARCS动机模式的相关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Keller J. M.Instructional-Design Th
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Ed. C. M. Reigeluth. Hillsd
ale[M].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3.
[2]Keller J. M.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Instructional Design[J].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1987(03).
[3]付欣友.ARCS动机策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
[4]高利明.调动学习动机的ARCS模式与教学方法的选择[J].天津电大学报,1997(03).
[5]巩华锋.ARCS模型与英语教学引导策略——谈高职院校后进生转换英语学习思维[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01).
[6]郭德俊,李原,方平.课堂动机教学模式概述[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01).
[7]柳延东.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CAI课件框架设计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3).
[8]彭丽.激励理论及其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9]R·A·瑞泽,J·V·邓普西.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 [M].王为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1]王海春.课堂教学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45).
[12]谢利民.教学设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13]杨开城,李秀兰,樊文强.基于ARCS动机模型构建在线学习系统[J].电化教育研究,2001(06).
[14]张祖忻.如何将动机原理整合于教学设计过程——谈约翰·M·凯勒教授的动机系统学说[J].开放教育研究,2003(02).
[15]郑丽媛.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小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05(06).
*基金项目: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ARCS动机模式在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编号:13-ZC-05)。

(作者单位: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