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19《湖心亭看雪》教案长春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4.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5.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3.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屏示诗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些诗句写的是同一个地方——杭州西湖。

二、介绍湖心亭与作者
1、湖心亭:位于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岛,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

湖心亭四面环水,花柳相映,绿水盈盈环抱,青山苍苍遥峙,水色山光一片,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2、张岱: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shàn)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

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2)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

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

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

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补充: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

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三、朗读
1.听范读,标注字音。

2.自由朗读。

3.齐读。

四、理顺文章大意
1.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圈画翻译难点。

2.交流难点,翻译全文。

参考: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

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

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

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是白雪中的一点,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芥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米粒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面对面坐在那儿,一个小书童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痴情赏雪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名,(他们回答)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我到达自己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3.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1)一字多义:
①余拿一小舟:撑,划;上下一白:全白。

②是日更定:是,这;是金陵人:是,判断动词。

③是日更定: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焉得更有此人:更,还。

(2)词类活用:客此:客,客居,名词作动词。

4.复述课文大意。

五、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齐背全文导入。

二、整体感知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明确:“我”雪后夜半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巧遇知音。

2.找出时间、地点、天气、人物和事件。

明确: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
地点:西湖湖心亭
天气: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
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

事件:看雪。

三、深入理解
1.舟子是如何评价张岱的?
明确:“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一个字概括呢?
明确:痴
3.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相公的“痴”。

明确:
(1)“是日更定”——说明时间之早。

(2)“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说明这是冬季最冷的时候,而且大雪连下了三日,天就更冷了,西湖上什么声音都消失了,一片寂静,没什么好看的,按理说,应是躲在家里,围着火炉取暖,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的“痴”。

(3)“独往湖心亭看雪”——说明张岱是独自一人挑在这么冷的天,这么冷的凌晨去湖心亭看雪的,可见他的“痴”,表现他不畏严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情趣。

四、具体分析写景部分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明确:
此句用白描手法,以生动传神的15个字,描绘出了大雪三日后奇特的夜间雪景。

这也是作者在湖中划船时看到的总体的视觉形象,是一个十分阔大而又混沌难辨的白色世界。

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成一片雄浑苍茫的雪白世界。

作者的视点由上而下,四种景物浑然一体的特点,仅用“一白”轻轻一点,便境界全出矣!“一”在此应理解为“全”。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明确:
在天地“一白”雄浑阔大的背景之下,作者将视线收近,从天、云、山、水,到长堤,到湖心亭,到舟,到人,在天地混沌的雪白世界中关注到几个有活力的“湖上影子”。

此为由大到小,以小衬大,也是用白描手法。

这一句仅用了四组数量词,就将湖上景物生动逼真地勾画出来。

视点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一痕”到“一点”到“一芥”再到“两三粒”,笔墨精到,情致毕现。

在苍茫天地之间,那长长的横跨西湖中间的苏堤,也只是一道淡淡的凸痕罢了。

那湖心亭在作者眼里仅成了一个点。

而比起湖心亭来,作者的小船更小了,不能称“一叶”了,只能称“一芥”。

看来“一芥”比“一点”更小了。

而小船中的人当然比小船更小,又拿什么来比呢?唯有用“粒”来形容其小了。

读到此处,我们自然不难想见作者独行于茫茫雪夜中所感到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的人生彻悟。

3.段文字写景运用了白描手法,那么,何谓“白描”?
明确: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

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

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
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

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4.练习巩固:白描手法
1.明确白描与渲染烘托的区别
2.快速判断下列句子哪些运用了白描手法。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
③“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

”《答谢中书书》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纵横,盖竹柏影
⑤也。

”《记承天寺夜游》
五、疑难解答:
1.作者在写景时用白描手法,文字极其简练,为何开头交待时间及看雪背景却极费笔墨?
明确:开头作者用明代年号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

他以明代遗民的视角来看世界,自然会有一种孤标傲世,遗世独立的情怀和风致。

“大雪三日”一句,以听觉表现出西湖在大雪后一片静寂的情景,而作者偏要选这最静寂的凌晨时分去看雪景,以示自己的孤怀雅兴。

2.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明确: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

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其实更表现出他孤傲独立的情怀.
3.本文题为《湖心亭看雪》,为何第二段却详写湖心亭奇遇?
明确:本文的主体内容是看雪,这是作者计划之中的乐事。

可是未曾料到在湖心这还能有此奇遇,三人情怀契合,相逢何必曾相识,自然令作者喜不自禁。

这是看雪事件的延续,又是令作者大喜的事,当然要写。

4.“问其姓氏”,“客”却未答姓氏,仅写其籍贯及来由,何故?
明确:客人未答姓氏,可能有难言之隐。

可能如作者一样孤高傲世,不屑与他人相识,因此回答时故意语焉不详,只答“是金陵人氏,客此”。

他可能也是明代遗民,客居在这里,不便明言。

五、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
地点——西湖湖心亭
天气——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

事件——看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