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实验》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e981a072f60ddccda38a0eb.png)
湖南城市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数学建模》实验报告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年月日目录实验一 初等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 优化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 微分方程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 稳定性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 差分方程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 离散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 数据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八 回归分析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 初等模型实验目的: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会用初等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内容:A 、B 两题选作一题,撰写实验报告,包括问题分析、模型假设、模型构建、模型求解和结果分析与解释五个步骤。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b4264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4.png)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和背景本次实验旨在运用数学建模方法,解决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题目是“公司送货员最优路径规划”。
公司有多名送货员需要在城市中进行货物的配送工作。
公司希望通过合理的路径规划,使得送货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配送任务。
在实验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送货员之间的配送范围、道路交通状况、道路长度等。
三、实验步骤1.收集相关数据:收集城市道路网络的地理数据,包括道路长度、道路交通状况等信息。
2.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由于目标是使得送货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配送任务,因此可以将送货员的路径总长度作为目标函数,并设置配送时间限制作为约束条件。
3.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确定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最优化问题。
4.进行求解:使用数学建模常见的求解方法,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路径规划方案。
5.实验验证:将求解得到的路径规划方案应用于实际情境中,通过实践进行验证,观察实际效果与模型预测结果的一致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送货员的最优路径规划方案。
将该方案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观察实际效果与模型预测结果的一致性。
通过与其他非最优路径规划方案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最优路径规划方案能够使得送货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配送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五、结论和展望本次实验成功地运用了数学建模方法,解决了公司送货员最优路径规划问题。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快速地得到最优的路径规划方案,提高了送货员的工作效率。
未来可以进一步改进模型,考虑更多实际情况,如车辆限行、路况实时变化等因素,提供更加精确和实用的路径规划方案。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公司送货员最优路径规划问题的建模和求解,展示了数学建模的应用价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基础实验报告(3篇)
![数学建模基础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ad8f0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1f.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次实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努力进取的学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选取了一道实际问题进行建模与分析,具体如下:题目:某公司想用全行业的销售额作为自变量来预测公司的销售量。
表中给出了1977—1981年公司的销售额和行业销售额的分季度数据(单位:百万元)。
1. 数据准备: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并输入到计算机中。
2. 数据分析:观察数据分布情况,初步判断是否适合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
3. 模型建立:利用统计软件(如MATLAB、SPSS等)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公司销售额对全行业的回归模型。
4. 模型检验:对模型进行检验,包括残差分析、DW检验等,以判断模型的拟合效果。
5. 结果分析:分析模型的拟合效果,并对公司销售量的预测进行评估。
三、实验步骤1. 数据准备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包括年份、季度、公司销售额和行业销售额。
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为后续分析做准备。
2. 数据分析观察数据分布情况,绘制散点图,初步判断是否适合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
3. 模型建立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公司销售额对全行业的回归模型。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统计软件,如MATLAB。
(2)输入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
(3)编写线性回归分析程序,计算回归系数。
(4)输出回归系数、截距等参数。
4. 模型检验对模型进行检验,包括残差分析、DW检验等。
(1)残差分析:计算残差,绘制残差图,观察残差的分布情况。
(2)DW检验:计算DW值,判断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自相关性。
5. 结果分析分析模型的拟合效果,并对公司销售量的预测进行评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据分析通过绘制散点图,观察数据分布情况,初步判断数据适合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
2. 模型建立利用MATLAB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模型如下:公司销售额 = 0.9656 行业销售额 + 0.01143. 模型检验(1)残差分析:绘制残差图,观察残差的分布情况,发现残差基本呈随机分布,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数学建模与实验》教学大纲
![《数学建模与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907eb6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1.png)
《数学建模与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二、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实际领域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建模方法,通过对一系列来自不同领域的实际问题的提出、分析、建模和求解的学习与训练,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开拓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要求:1.学会Matlab这一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的基本用法,能够根据已学知识独立编写简单小程序。
2.学会一些常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包括数值计算、优化方法、数理统计、计算机模拟。
3.要求学生上实验课前对所学知识做好预习,上课时第一段时间听老师讲解该次实验所需相关知识及布置题目,剩下时段学生编写程序、运行程序、记录运行结果,根据结果分析实验结论等,实验课后学生完成相关实验报告的编写(允许纸质格式和电子格式)。
三、内容与时间安排1. 内容(1) Matlab软件初步MATLAB的基本操作,基本运算处理,基本图形绘制,M函数文件,函数的极限,函数的导数和偏导数,积分,微分方程,级数,数组和矩阵的计算,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概率论中各量的分析与计算,统计分析,随机模拟。
(2)基础实验空中电缆的长度问题,波音公司飞机最佳定价策略问题,路灯更换策略问题。
(3)数值问题插值问题,拟合问题,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非线性方程数值解,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问题。
(4)综合实验线性代数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营销策略问题,数学规划问题。
2. 时间安排时间共两周。
(1)Matlab软件初步; 2.0天(2)基础实验; 3.0天(3)数值问题; 2.0天(4)综合实验。
3.0天四、作业(报告)要求实验作业(报告)填写要认真,报告要按照数学建模要求及步骤,并把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要认真记录,必须要有源程序,并能运行出结果。
作业中的图形和表格要规范使用。
模型假设要合理,计算要准确,模型应易于推广。
数学建模实验
![数学建模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649f4781eb91a37f1115c25.png)
数学建模实验项目一梯子问题一、实验目的与意义:1、进一步熟悉数学建模步骤;2、练习Matlab优化工具箱函数;3、进一步熟悉最优化模型的求解过程。
二、实验要求:1、较能熟练应用Matlab工具箱去求解常规的最优化模型;2、注重问题分析与模型建立,熟悉建模小论文的写作过程;3、提高Matlab的编程应用技能。
三、实验学时数:2学时四、实验类别:综合性五、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幢楼房的后面是一个很大的花园。
在花园中紧靠着楼房建有一个温室,温室高10英尺,延伸进花园7英尺。
清洁工要打扫温室上方的楼房的窗户。
他只有借助于梯子,一头放在花园中,一头靠在楼房的墙上,攀援上去进行工作。
他只有一架20米长的梯子,你认为他能否成功?能满足要求的梯子的最小长度是多少?步骤:1.先进行问题分析,明确问题;2.建立模型,并运用Matlab函数求解;3.对结果进行分析说明;4.设计程序画出图形,对问题进行直观的分析和了解(主要用画线函数plot,line)5.写一篇建模小论文。
数学建模实验项目二养老基金问题一、实验目的与意义:1、练习初等问题的建模过程;2、练习Matlab基本编程命令;二、实验要求:3、较能熟练应用Matlab基本命令和函数;4、注重问题分析与模型建立,了解建模小论文的写作过程;5、提高Matlab的编程应用技能。
三、实验学时数:1学时四、实验类别:综合性五、实验内容与步骤:某大学青年教师从31岁开始建立自己的养老基金,他把已有的积蓄10000元也一次性地存入,已知月利率为0.001(以复利计),每月存入700元,试问当他60岁退休时,他的退休基金有多少?又若,他退休后每月要从银行提取1000元,试问多少年后他的基金将用完?微分方程实验项目一狐狸与野兔问题一、实验目的与意义:1、认识微分方程的建模过程;2、认识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二、实验要求:1、熟练应用Matlab 的符号求解工具箱求解常微分方程;2、掌握机理分析建立微分方程的方法和步骤;3、提高Matlab 的编程应用技能。
数学建模的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976406de80d4d8d15a4fc9.png)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数学建模实验报告(一)——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
2.熟悉掌握matlab软件的文件操作和命令环境。
3.掌握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操作步骤。
4.通过matlab绘制二维图形以及三维图形。
二.实验任务:来自课本64页习题:用最小二乘法求一形如y=a+b x2的多项式,使之与下列数据拟合:三.实验过程:1.实验方法:用最小二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包含两个基本环节:先根据所给出数据点的变化趋势与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函数类;然后按照最小二乘法原则求最小二乘解来确定系数。
即要求出二次多项式: y=a+b x2的系数。
2.程序:x=[19 25 31 38 44]y=[19.0 32.3 49.0 73.3 97.8]ab=y/[ones(size(x));x.^2];a=ab(1),b=ab(2)xx=19:44;plot(xx,a+b*xx.^2,x,y,'.')3.上机调试得到结果如下:x = 19 25 31 38 44y=19.0000 32.3000 49.0000 73.3000 97.8000a = 0.9726b = 0.0500图形:四.心得体会通过本次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处理,我们学习并掌握了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及多项式数据拟合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了使用matlab软件,加深了我们的数学知识,提高了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数学建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二)——用Newton法求方程的解一.实验目的1.掌握Newton法求方程的解的原理和方法。
2.利用Matlab进行编程求近似解。
二.实验任务来自课本109页习题4-2:用Newton法求f(x)=x-cosx=0的近似解三.实验过程1.实验原理:把f(x)在x0点附近展开成泰勒级数f(x) = f(x0)+(x-x0)f'(x0)+(x-x0)^2*f''(x0)/2! +… 取其线性部分,作为非线性方程f(x) = 0的近似方程,即泰勒展开的前两项,则有f(x0)+f'(x0)(x-x0)=0 设f'(x0)≠0则其解为x1=x0-f(x0)/f'(x0) 这样,得到牛顿法的一个迭代序列:x(n+1)=x(n)-f(x(n))/f'(x(n))。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c59694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a.png)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通过具体的题目实例, 使学生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掌握数学建模分析和解决的基本过程。
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努力进取的的学风, 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二、实验题目(一)题目一1.题目: 电梯问题有r个人在一楼进入电梯, 楼上有n层。
设每个乘客在任何一层楼出电梯的概率相同, 试建立一个概率模型, 求直到电梯中的乘客下完时, 电梯需停次数的数学期望。
2.问题分析(1)由于每位乘客在任何一层楼出电梯的概率相同, 且各种可能的情况众多且复杂, 难于推导。
所以选择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 求得近似结果。
(2)通过增加试验次数, 使近似解越来越接近真实情况。
3.模型建立建立一个n*r的二维随机矩阵, 该矩阵每列元素中只有一个为1, 其余都为0, 这代表每个乘客在对应的楼层下电梯(因为每个乘客只会在某一层下, 故没列只有一个1)。
而每行中1的个数代表在该楼层下的乘客的人数。
再建立一个有n个元素的一位数组, 数组中只有0和1,其中1代表该层有人下, 0代表该层没人下。
例如:给定n=8;r=6(楼8层, 乘了6个人),则建立的二维随机矩阵及与之相关的应建立的一维数组为:m =0 0 1 0 0 01 0 0 0 0 00 0 0 0 0 00 1 0 0 0 00 0 0 0 0 00 0 0 0 0 10 0 0 0 1 00 0 0 1 0 0c = 1 1 0 1 0 1 1 14.解决方法(MATLAB程序代码):n=10;r=10;d=1000;a=0;for l=1:dm=full(sparse(randint(1,r,[1,n]),1:r,1,n,r));c=zeros(n,1);for i=1:nfor j=1:rif m(i,j)==1c(j)=1;break;endcontinue;endends=0;for x=1:nif c(x)==1s=s+1;endcontinue;enda=a+s;enda/d5.实验结果ans = 6.5150 那么, 当楼高11层, 乘坐10人时, 电梯需停次数的数学期望为6.5150。
数学建模计算实验
![数学建模计算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1ea6de87f1922791788e827.png)
学时:4学时 实验目的:掌握用Lindo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能够阅读Lindo结果 报告。
实验内容:
解:
实例2:求解书本上P130的习题1。列出线性规划模型,然后用
Lindo求解,根据结果报告得出解决方案。
投资规划问题
某银行经理计划用一笔资金进行有价证券的投资,可供购进的证券
以及其信用等级、到期年限、收益如下表所示。按照规定,市政证券的
解:设投资证券A,B,C,D的金额分别为
(百万元),按照
规定限制1000万元的资金约束,则线性规划模型为:
0.043 +0.054*0.5 +0.050*0.5 +0.044*0.5 +0.045
实验三:用Lingo求解非线性规划问题
学时:2学时 实验目的:掌握用Lingo求解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 实验内容:
考虑如下的在线DVD租赁问题。顾客缴纳一定数量的月费成为会 员,订购DVD租赁服务。会员对哪些DVD有兴趣,只要在线提交订 单,网站就会通过快递的方式尽可能满足要求。会员提交的订单包括多 张DVD,这些DVD是基于其偏爱程度排序的。网站会根据手头现有的 DVD数量和会员的订单进行分发。每个会员每个月租赁次数不得超过2 次,每次获得3张DVD。会员看完3张DVD之后,只需要将DVDa放进网 站提供的信封里寄回(邮费由网站承担),就可以继续下次租赁。请考 虑以下问题:
数学建模优秀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优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098cf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e.png)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建模作为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有力工具,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内容本实验选取了一道具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求解,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 实验步骤(1)问题分析首先,对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进行分析,了解问题的背景、目标及影响因素。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该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道路容量不足、交通信号灯配时不当、公共交通发展滞后等因素。
(2)模型假设为简化问题,对实际交通系统进行以下假设:1)道路容量恒定,不考虑道路拓宽、扩建等因素;2)交通信号灯配时固定,不考虑实时调整;3)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正常,不考虑公交车运行时间波动;4)车辆行驶速度恒定,不考虑车辆速度波动。
(3)模型构建根据以上假设,构建以下数学模型:1)道路容量模型:C = f(t),其中C为道路容量,t为时间;2)交通流量模型:Q = f(t),其中Q为交通流量;3)拥堵指数模型:I = f(Q, C),其中I为拥堵指数。
(4)模型求解利用MATLAB软件,对所构建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通过编程实现以下功能:1)计算道路容量C与时间t的关系;2)计算交通流量Q与时间t的关系;3)计算拥堵指数I与交通流量Q、道路容量C的关系。
(5)结果分析与解释根据求解结果,分析拥堵指数与时间、交通流量、道路容量之间的关系。
针对不同时间段、不同交通流量和不同道路容量,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果展示通过MATLAB软件求解,得到以下结果:(1)道路容量C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2)交通流量Q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3)拥堵指数I与交通流量Q、道路容量C的关系曲线。
2. 结果分析根据求解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高峰时段,道路容量C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呈现下降趋势,说明道路容量在高峰时段不足;(2)在高峰时段,交通流量Q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呈现上升趋势,说明交通流量在高峰时段较大;(3)在高峰时段,拥堵指数I与交通流量Q、道路容量C的关系曲线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拥堵指数在高峰时段较大。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64de12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b.png)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数学建模引言:数学建模是一门独特且灵活的学科,它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学工具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实践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数学建模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等。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数学建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展示一个实际问题的建模与求解过程。
一、数学建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1.1模型的建立数学建模的第一步是建立数学模型。
一个好的模型应具备以下要素:准确描述问题的前提条件,明确问题的目标,确定可变参数和约束条件,考虑问题的实际需求。
1.2模型的求解模型的求解是数学建模的核心环节。
根据模型的形式和要求,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求解方法,如数值方法(如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和符号计算方法(如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等)等。
1.3模型的分析与验证在模型求解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
分析主要是从数学角度研究模型的性质和规律,验证则是将模型的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比对,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际问题的建模与求解考虑以下实际问题:公司准备推出一款新产品,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他们决定在一部分商品上采用价格优惠的策略。
为了确定优惠的程度,他们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分析不同优惠方案的效果,并选择最优的方案。
2.1模型的建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问题的前提条件和目标。
假设该产品的市场价格为P,成本价格为C,单位销售量为Q。
我们的目标是最大化销售利润。
于是,我们可以建立以下数学模型:利润函数:利润=销售额-成本利润=(P-D)*Q-C其中D为优惠的价格折扣。
2.2模型的求解为了确定最优的优惠方案,我们需要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优化问题。
我们可以选用辅助函数法或拉格朗日乘子法来求解最优值。
在这里,我们选择辅助函数法。
我们将利润函数分别对P和D求偏导数,并令其等于0,得到以下方程组:d(利润)/dP=Q-2D=0d(利润)/dD=P-C=0解这个方程组可以求得最优解P=C,D=Q/22.3模型的分析与验证在分析这个模型之前,我们需要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数学建模实验教学大纲(专业课程)
![数学建模实验教学大纲(专业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ec75eeaeaad1f346933f3a.png)
数学建模实验教学大纲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根据2006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计划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本实验教学大纲。
二、本实验课程的具体安排三、本实验课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数学实验是数学建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与相关教学内容配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在数学建模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或数学建模理论课教学完成后开设。
学生应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并在数学上已经达到各门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熟悉MAPLE软件的功能,语法格式,界面等特点,掌握MAPLE的基本操作;能够利用MAPLE软件进行基本的代数运算,求极限,求导数,计算积分等运算;能够掌握利用MAPLE软件进行向量和矩阵的各种运算,求值等操作;了解利用MAPLE绘制一维和二维的图形和动画的方法;能够掌握利用MAPLE来计算统计学中的各种估计和检验。
五、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实验一初等数学验1.实验的基本内容(1)熟悉MAPLE语言环境;(2)MAPLE语言的语法结构和特点;(3)MAPLE的基本操作(3)有理函数运算;(4)解代数方程;(5)MAPLE语言的符号运算与数值运算。
2.实验的基本要求(1)熟悉MAPLE软件的运行环境语法和界面的特点;(2)熟悉使用MAPLE解决初等的运算问题;(3)熟悉使用MAPLE进行有理函数的运算和代数方程的求解;(4)熟悉MAPLE语言中数值计算与符号运算。
3.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和耗材微机。
实验二微积分学实验1.实验的基本内容(1)利用MAPLE软件求极限;(1)利用MAPLE求一元函数的导数和多元函数的偏导数;(2)利用MAPLE计算高阶导数;(3)利用MAPLE计算积分。
2.实验的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使用MAPLE软件求极限;(2)熟练掌握使用MAPLE软件进行求导运算;(3)熟练掌握利用MAPLE软件进行积分运算。
数学建模实验教学大纲
![数学建模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e99b6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b.png)
数学建模实验教学大纲一、引言数学建模是一门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实际问题解决的跨学科课程。
通过数学建模实验教学,学生将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化、建立模型,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数学建模实验课程提供指导,帮助教师和学生达到教育目标。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 掌握各种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方法。
3. 学习数据分析技术和模型验证方法。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数学建模的基础知识(1) 数学建模的定义和基本步骤。
(2) 常见数学模型的分类和特点。
2. 实际问题抽象化和模型建立(1) 学习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
(2) 学习如何建立数学模型,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和假设。
3. 数学模型求解(1) 学习常见数学方法的应用,如线性规划、微分方程等。
(2) 掌握数学软件工具的使用,如Matlab、Python等。
4. 数据分析和模型验证(1) 学习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基本技巧。
(2) 学习如何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团队合作和沟通(1) 学习如何分工合作,形成高效的团队。
(2) 提高表达和演示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概念和步骤。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参与实际问题的建模和求解过程。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解决问题,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作业练习:布置作业练习,提供问题求解的机会,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参与度、思维逻辑和问题解决能力。
2. 作业考核: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实施实际项目,并对项目结果进行评估。
4. 小组评价: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评估团队合作和沟通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适合教学内容的教材,包括数学建模原理和实例分析。
数学建模全部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全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c5341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b.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熟练运用数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建模和求解。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选取了以下三个题目进行建模:1. 题目一:某公司想用全行业的销售额作为自变量来预测公司的销售量,表中给出了1977—1981年公司的销售额和行业销售额的分季度数据(单位:百万元)。
2. 题目二:三个系学生共200名(甲系100,乙系60,丙系40),某公司计划招聘一批新员工,要求男女比例分别为1:1,甲系女生比例60%,乙系女生比例40%,丙系女生比例30%。
请为公司制定招聘计划。
3. 题目三:研究某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问题,收集了以下数据:居民年龄、收入、职业、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出行频率等。
请建立模型分析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三、实验步骤1. 问题分析:对每个题目进行分析,明确问题背景、目标和所需求解的数学模型。
2. 模型假设:根据问题分析,对实际情况进行简化,提出合适的模型假设。
3. 模型构建:根据模型假设,选择合适的数学工具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4. 模型求解:运用数学软件(如MATLAB、Python等)进行模型求解,得到结果。
5. 结果分析与解释:对求解结果进行分析,解释模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四、实验报告1. 题目一:线性回归模型(1)问题分析:利用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公司销售量,分析行业销售额对销售量的影响。
(2)模型假设:假设公司销售量与行业销售额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3)模型构建:根据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y = β0 + β1x + ε,其中y为公司销售量,x为行业销售额,β0、β1为回归系数,ε为误差项。
(4)模型求解: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系数β0、β1。
(5)结果分析与解释:根据模型结果,分析行业销售额对销售量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题目二:招聘计划模型(1)问题分析:根据男女比例要求,制定招聘计划,确保男女比例均衡。
初中数学建模实验报告(3篇)
![初中数学建模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2b4b0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0.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建模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初中数学建模实验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实验以某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方法1. 收集数据: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某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相关数据。
2.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分析,为建立数学模型提供依据。
3. 建立模型: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如线性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等。
4. 模型求解:运用数学软件或编程工具求解模型,得到预测结果。
5. 模型验证: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四、实验过程1.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500份某市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数据,包括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出行目的、出行方式等。
2.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剔除无效数据,得到有效数据490份。
3. 建立模型: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选择多元回归模型作为本次实验的数学模型。
4. 模型求解:利用SPSS软件对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以下结果:- 模型方程:Y = 0.05X1 + 0.03X2 + 0.02X3 + 0.01X4 + 0.005X5 + 0.002X6 + 0.001X7 + 0.0005X8- 其中,Y为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概率,X1至X8分别为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天气状况、交通拥堵状况、收入水平、家庭人口数量等自变量。
5. 模型验证: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模型预测结果:根据模型预测,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天气状况、交通拥堵状况、收入水平、家庭人口数量等因素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
《数学建模实验》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db7b17cddccda38376bafb4.png)
ylabel='平均利润';
plot(buy_amount,ave_profit,'*:');
【4】运行结果:
val =4.2801 id =21 buy = 220
图像如下:
【5】结果分析:
该结果说明当报童每天买进报纸数量为220,报童的平均总收入为最大,且最大为4.2801.
2.某设备上安装有四只型号规格完全相同的电子管,已知电子管寿命为1000--2000小时之间的均匀分布。当电子管损坏时有两种维修方案,一是每次更换损坏的那一只;二是当其中一只损坏时四只同时更换。已知更换时间为换一只时需1小时,4只同时换为2小时。更换时机器因停止运转每小时的损失为20元,又每只电子管价格10元,试用模拟方法决定哪一个方案经济合理?
《数学建模实验》实验报告
学号:
实验十四:计算机模拟
1.某报童以每份0.03元的价格买进报纸,以0.05元的价格出售.根据长期统计,报纸每天的销售量及百分率为
销售量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百分率
0.10
0.20
0.40
0.15
0.10
0.05
已知当天销售不出去的报纸,将以每份0.02元的价格退还报社.试用模拟方法确定报童每天买进报纸数量,使报童的平均总收入为最大?
(1)建立m文件eq1.m
function dy=eq1(x,y)
dy=zeros(2,1);
dy(1)=y(2);
dy(2)=1/5*sqrt(1+y(1)^2)/(1-x);
(2)建立主程序
x0=0,xf=0.9999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模版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573f3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3.png)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模版一、实验目的数学建模是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方法求解得到问题的答案。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具体问题的建模与求解,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抽象与解决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选择了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建模与求解。
该问题是市场调查机构要对地区餐馆的顾客满意度进行调查,以评估餐馆的服务质量。
但由于资源有限,调查机构只能选择一部分顾客进行调查。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确定调查的样本量大小,使其能够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准确代表整个顾客群体的意见。
三、实验步骤1.问题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
2.建立模型:根据问题的要求,我们选择了一个概率模型来描述问题。
假设顾客的满意度服从一个二项分布,即每位顾客都有可能是满意或不满意。
我们通过计算满意度的均值和方差,来代表整个顾客群体的意见。
3.数学求解:根据建立的模型,我们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样本量大小进行估计,以达到一定的置信水平。
4.实验验证:最后,我们通过实验验证我们得到的样本量大小,看是否满足要求。
四、实验结果经过建模和求解,我们得到了样本量大小的估计结果。
根据我们的计算,当置信水平为95%时,我们需要调查的样本量大小为110人。
五、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学会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以及通过数学方法去求解这个模型。
我们也进一步了解了概率分布和统计学的知识,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进行建模和求解。
这对我们今后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例如,我们的模型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为我们的假设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此外,我们的模型也有一些局限性,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数学建模的理解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建模能力,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一份关于数学建模实验的报告模板,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实验报告的内容可根据具体实验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以符合实际情况。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_3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_3](https://img.taocdn.com/s3/m/f054235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d.png)
在下面的题目中选做100分的题目,给出详略得当的答案。
一.通过举例简要说明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或步骤。
(15分)答: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实验归纳的方法,即根据测试或计算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学方法,归纳出系统的数学模型;另一种是理论分析的方法,具体步骤有五步(以人口模型为例):1、明确问题,提出合理简化的假设:首先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题目的要求,收集各种必要的信息2、建立模型:据所做的假设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构造各种量之间的关系。
(查资料得出数学式子或算法)。
3、模型求解:利用数学方法来求解上一步所得到的数学问题,此时往往还要做出进一步的简化或假设。
注意要尽量采用简单的数学公具。
例如:马尔萨斯模型,洛杰斯蒂克模型4、模型检验:根据预测与这些年来人口的调查得到的数目进行对比检验5、模型的修正和最后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必须在实际应用中才能产生效益,根据预测模型,制定方针政策,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二.把一张四条腿等长的正方形桌子放在稍微有些起伏的地面上,通常只有三只脚着地,然而只需稍为转动一定角度,就可以使四只脚同时着地,即放稳了。
(1) 请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证明这个实际问题; (2)讨论当桌子是长方形时,又该如何描述和证明?(15分)答:模型假设:1.椅子四条腿一样长,椅脚与地面的接触部分相对椅子所占的地面面积可视为一个点。
2.地面凹突破面世连续变化的,沿任何方向都不会出现间断(没有向台阶那样的情况),即地面可看作数学上的连续曲面。
3.相对椅脚的间距和椅子腿的长度而言,地面是相对平坦的,即使椅子在任何位置至少有三条腿同时着地。
4.椅子四脚连线所构成的四边形是圆内接四边形,即椅子四脚共圆。
5.挪动仅只是旋转。
我们将椅子这两对腿的交点作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开始时AC、BD这两对腿都在坐标轴上。
将AC和BD这两条腿逆时针旋转角度θ。
记AC到地面的距离之和为f(θ)。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经典实例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经典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553840a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a.png)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计算过程如下, 结果如下:画图程序命令如下:函数图象如下:实验题目二: 编写利用顺序Guass消去法求方程组解的M-函数文件,并计算方程组的解解: M-函数文件如下:方程组的计算结果如下:实验题目三: 编写“商人们安全过河”的Matlab程序解: 程序如下:function foot=chouxiang%%%%%%%%%%%%%%%%%%%%%% 程序开始需要知道商人数, 仆人数, 船的最大容量n=input('输入商人数目:');nn=input('输入仆人数目:');nnn=input('输入船的最大容量:');if nn>nn=input('输入商人数目:');nn=input('输入仆人数目:');nnn=input('输入船的最大容量:');end %%%%%%%%%%%%%%%%%%%%%%%%%%%%%%%%%%%%%%%%%%%%%%%%%% 决策生成jc=1; % 决策向量存放在矩阵“d”中, jc为插入新元素的行标初始为1for i=0:nnnfor j=0:nnnif (i+j<=nnn)&(i+j>0) % 满足条件D={(u,v)|1<=u+v<=nnn,u,v=0,1,2}d(jc,1:3)=[i,j 1]; %生成一个决策向量后立刻将他扩充为三维(再末尾加“1”)d(jc+1,1:3)=[-i,-j,-1]; % 同时生成他的负向量jc=jc+2; % 由于一气生成两个决策向量,jc指标需要往下移动两个单位endendj=0;end再验证:程序结果说明在改变商人和仆人数目, 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可能无法得到结果。
程序结果说明在改变商人和仆人数目,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可能无法得到结果。
《数学建模与实验》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与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f8803367ec102de2bd89ae.png)
4.绘制颜色为蓝色,数据点用五角星标识的函数 在(0,5)上的虚线图。
5.在0≤x≤2区间内,绘制曲线y1=2e^(-0.5x)和y2=cos(4πx),并给图形添加图形标注。
实
验
步
骤
1.在[-2,2]中,以/50为步长取点在同一图形窗口绘出蓝色实线型的Y1=sin(2x)和红色线型的Y2=cos(2x)。
>>subplot(2,2,1);plot(x,y1,'b'),title(' y1=5*x.^1+6');
>>subplot(2,2,2);plot(x,y2,'r'),title(' y2=5*x.^2+6');
>>subplot(2,2,3);plot(x,y3,'k'),title(' y3=5*x.^3+6');
《数学建模与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MATLAB软件绘图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基本命令与操作;
2.掌握MATLAB的绘图命令;
实验内容
1.在[-2,2]中,以/50为步长取点在同一图形窗口绘出蓝色实线型的Y1=sin(2x)和红色线型的Y2=cos(2x)。
2.分割图形窗口为4块,分别用不同颜色在第K块上绘y=5x^k+6,并在每一块上标明函数表达式.
>> y2=cos(4*pi*x);
>> plot(x,y1,'-',x,y2,'o');
>>legend('y1','y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建模》上机作业信科05-3韩亚0511010305实验1 线性规划模型一、实验名称:线性规划模型—设备的最优配备问题。
二、实验目的:掌握线性规划模型的建模方法,并能用数值算法或MATLAB 库函数求解。
三、实验题目:某商店拟制定某种商品7—12月的进货、售货计划,已知商店仓库最大容量为1500件,6月底已存货300件,年底的库存以不少于300件为宜,以后每月初进货一次,假设各月份该商品买进、售出单价如下表。
四、实验要求:1、若每件每月的库存费用为0.5元,问各月进货、售货各为多少件,才能使净收益最多?建立数学模型。
2、利用相应的数值方法求解此问题的数学模型。
3、谈一谈你对这类线性规划问题的理解。
4、举一个简单的二维线性规划问题,并针对此问题将你所了解的线性规划的求解方法作出总结。
5、用软件lindo 或lingo 求解上述问题。
(选做题)6、编写单纯形算法的MATLAB 程序。
(选做题) 五、实验内容:解:设第i 个月进货xi 件,销售yi 件,则下半年总收益为销售收入减去进货费和仓库储存费之和,所以目标函数为:1211109871211109711109871211109875.232427252628252528262729)2345(5.0)2345)300(6(5.07x x x x x x y y y y y y y y y y y x x x x x x z y ------+++++++++++++++++-=整理后得:90024255.28275.2831255.25295.27295.31121110987121110987-------+++++=x x x x x x y y y y y y z由于仓库的容量为1500件,每个月的库存量大于0,小于1500,所以有如下约束条件15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300015003000111210119108978710119108978791089787897877877≤-+-+-+-+-++≤≤-+-+-+-++≤≤-+-+-++≤≤-+-++≤≤-++≤≤+≤y x y x y x y x y x x y x y x y x y x x y x y x y x x y x y x x y x x x又有年底库存量不少于300则:300300121112101191089787≥--+-+-+-+-++y y x y x y x y x y x x化为抽象的线性规划模型为:90024255.28275.2831255.25295.27295.31max 121110987121110987-------+++++=x x x x x x y y y y y y z ,;12,,8,7;0,0120030012003001200300120030012003001200300121112101191089787111210119108978710119108978791089787897877877 =≥≥--+-+-+-+-+≤-+-+-+-+-+≤-≤-+-+-+-+≤-≤-+-+-+≤-≤-+-+≤-≤-+≤-≤≤-i y x y y x y x y x y x y x x y x y x y x y x y x x y x y x y x y x x y x y x y x x y x y x x y x x x STi i线性规划目标函数的系数:f = [31; 28.5; 27; 28.5;25;24;-31.5;-29;-27.5;-29;-25.5;-25]; 约束方程的系数及右端项: A=[1,0,0,0,0,0,0,0,0,0,0,0 1,1,0,0,0,0,-1,0,0,0,0,0 1,1,1,0,0,0,-1,-1,0,0,0,0 1,1,1,1,0,0,-1,-1,-1,0,0,0 1,1,1,1,1,0,-1,-1,-1,-1,0,0 1,1,1,1,1,1,-1,-1,-1,-1,-1,0 -1,0,0,0,0,0,0,0,0,0,0,0 -1,-1,0,0,0,0,1,0,0,0,0,0 -1,-1,-1,0,0,0,1,1,0,0,0,0 -1,-1,-1,-1,0,0,1,1,1,0,0,0 -1,-1,-1,-1,-1,0,1,1,1,1,0,0 -1,-1,-1,-1,-1,-1,1,1,1,1,1,0 -1,-1,-1,-1,-1,-1,1,1,1,1,1,1];b=[1200;1200;1200;1200;1200;12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0]; lb=zeros(12,1);[x,fval,exitflag,output,lambda] = linprog(f,A,b,[],[],lb);实验2 非线性规划模型一、实验名称:非线性规划模型。
二、实验目的:掌握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建模方法,并能用数值算法或MATLAB 库函数求解。
三、实验题目:某厂生产一种产品,其需求量)(1kg x 可用下式来估算:3.0212098012600x p x +-=,其中p 为产品单价(元/kg ),2x 为广告费(元),产品的生产成本w (元)由下式确定:212150012.0x x x w ++=。
四、实验要求:1、问该厂生产的产品、产品的单价、和广告费应为多少,方能使该厂获得的利润最多?建立数学模型。
2、利用相应的数值方法求解此问题的数学模型。
3、谈一谈你对这类这类规划问题的理解。
4、将你所了解的非线性规划的求解方法作出总结。
五、实验内容:1、设在产品的单价为)kg /(元p ,广告费为元2x 的情况下,获得利润为p 则:23.0223.023.021)2098012600(5)2098012600(0012.0)2098012600(x x p x p p x p wp x p -+--+--+-=-=若求利润最大,就相当于求模型中的p 的最大值: 2、利用matlab 的无约束优化问题的 建立函数myfun function f = myfun(x)f=(12600-980*x(1)+20*x(2)^0.3)*(-1)*x(1)+0.0012*(12600-980*x(1)+20*x(2)^0.3)^2+5*(12600-980*x(1)+20*x(2)^0.3)+x(2); 用MATLAB 的库函数求解: fminsearch(@myfun,[100,300])ans = 11.955 30.3846myfun([11.0955 30.3846])ans =-7.0214e+003所以定价为11元,广告费为:30.3元,最大收益为7021.元 3、此类规划属于无约束条件的非线性规划模型,4、对于非线性问题的解法,如果是无约束条件的可以利用求导解法求出最优解,如果是有约束的并且是二维的可以利用图解法计算。
此外也可以利用数学软件计算,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对初始值的要求比较苛刻。
实验3 一阶常微分方程模型一、实验名称:一阶常微分方程模型—人口模型与预测。
二、实验目的:掌握常微分方程模型的建模方法,并能用数值算法或MATLAB 库函数求解。
三、实验题目:下表列出了中国1982-1998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取1982年为起始年(0=t ),1016540=N 万人,200000=m N 万人。
四、实验要求:1、建立中国人口的指数增长模型,并用该模型进行预测,与实际人中数据进行比较。
2、建立中国人口的Logistic 模型,并用该模型进行预测,与实际人中数据进行比较。
3、在图1中标出中国人口的实际统计数据,并画出两种模型的预测曲线。
4、在图2中画出两种预测模型的误差比较图,并分别标出其误差(可以是平方误差)。
五、实验内容: 1、指数增长模型:建立中国人口的指数增长模型,并用该模型进行预测,与实际人中数据进行比较。
假设:在人口自然增长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人口的增长与人口总数成正比.记时刻t 的人口数量为N(t),考虑t 到t t ∆+时间内人口的增长量,根据Malthus 理论,有t t rN t N t t N ∆=-∆+)()()(,其中r 为比例系数,而增长量与t ∆成正比.在上式中令0→∆t ,有rN dtdN=, 从而有Malthus 人口模型⎪⎩⎪⎨⎧=>=,)(,0,00N t N r rN dt dN其中0N 为0t t =时的人口数. 容易求得此微分方程的解为.)()(00t t r e N t N -=用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求出方程的系数 在控制窗口输入 x=1:17;y=[101654,103008,104357,105851,107507,109300,111026,112704,114333,115823,117171,118517,119850,121121,122389,123626,124810];输入曲线拟合命令cftool 进入Curve Fitting Tool 界面,出入控制命令cftool 进入curv fitting tool Xdata 选择x ,Ydata 选择y ;点击creat data set 再点击fitting 再type of setting 中选择Exponential 后,在下面窗口中选择y=a*exp(b*x);点OK 再回到Fitting 点击Apply 得到result得到拟合的结果为: General model Exp1: f(x) = a*exp(b*x)Coefficients (with 95% confidence bounds): a=1.022e+005(1.016e+005, 1.029e+005)b = 0.01303 (0.01243, 0.01363)Goodness of fit: SSE: 6.193e+006 R-square: 0.9932 Adjusted R-square: 0.9927 RMSE: 642.5 exp(0.01303) ans =1.0131所以中国的人口年增长率1.31%Logistic 模型建立中国人口的Logistic 模型,并用该模型进行预测,与实际人中数据进行比较。
假设引入常数max N (简记为m N ),用来表示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下能容许的最大人口数量.m N 亦称为环境的最大容量.将Malthus 模型中的假设条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常数”修正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r N t N r m从而有如下模型⎪⎩⎪⎨⎧=⎪⎪⎭⎫⎝⎛-=.)(,)(100N t N N t N r Ndt dN m 即⎪⎩⎪⎨⎧=⎪⎪⎭⎫ ⎝⎛-=.)(,)(100N t N N N t N r dt dN m 这个模型称为Logistic.其解为)(0011)(t t r m me N N N t N --⎪⎪⎭⎫ ⎝⎛-+=用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求出方程的系数 在控制窗口输入 x=1:17;y=[101654,103008,104357,105851,107507,109300,111026,112704,114333,115823,117171,118517,119850,121121,122389,123626,124810];3.出入控制命令cftool进入curv fitting tool Xdata选择x,Ydata选择y;点击creat data set 再点击fitting 再type of setting 中选择Custom Equations点New Equation 选择Genreal Equations Equations函数选择y=a/(1+(a/b-1)*exp(-c*x)); 初始拟合值为:a=4.00e+05,b=1.00e+05,c=1.00e-02(这非常关键,如果错误拟合结果会同真是结果相差很大,很大)如图:点OK 再回到Fitting点击Apply得到resultGeneral model:f(x) =a/(1+(a/b-1)*exp(-c*x))Coefficients (with95% confidencebounds):a =1.563e+005(1.468e+005,1.658e+005)b = 1.012e+005 (1.008e+005, 1.015e+005)c = 0.04842 (0.04047, 0.05637)Goodness of fit:SSE: 8.004e+005R-square: 0.9991Adjusted R-square: 0.999RMSE: 239.1拟合的图像为:人口最大值为15.6亿,拟合的曲线同原数据差值为:239.1,并且有拟合图形可知,logistic 显然比指数拟合好的多实验4 高阶常微分方程模型一、实验名称:高阶常微分方程模型—饿狼追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