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政治文化的变迁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并要求切实解决好“两个重大课题”。

这是对全党的要求,也为新时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认清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

同时,机关职工的思想观念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新时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1、机关职工的思想行为受到一些不良风潮的影响。

有的片面追求所谓的自由思想,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随之滋生蔓延;有的眼睛盯着上面,身子沉在机关,脱离实践、脱离群众,缺少实干的本领;有的精神懒惰、思想平庸,用“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缺少创新能力;有的不敢担当,认为照抄照搬不会犯错误,讲空话套话不得罪领导,只做太平官;有的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养成讲排场、比阔气的恶劣习气,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2、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和普及,对包括机关干部职工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新兴媒体在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手段、新载体和新平台的同时,也给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和严重冲击。

3、干部职工利益诉求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

因工作性质、经历、年龄和学历等方面的差异,机关干部职工自身的需求和对工作的要求各不相同,有的追求政治进步,有的追求踏实干事,有的追求福利待遇,有的追求舒适安逸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4、“重经轻政”的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边缘化倾向日趋明显,方式方法创新不足。

一些机关职工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认为搞市场经济,主要靠经济规律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各方面的关系,抓思想政治工作不如抓经济工作实惠。

一些政工干部创新意识不强,传统的开开会、念念文件、读读报纸,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策略探究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策略探究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策略探究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因学生的实际需求而改变教育方法。

笔者主要结合中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依据新时期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介绍一些个人的心得。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体现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逐渐表现出;“;力不从心;”;,尤其是中学生的价值观问题表现得比较明显,如校园欺凌事件屡屡发生。

即使学校为此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比如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加强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制定评价学生的标准、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集体观念等方面还需要教师给予重视。

而要改善这些问题,在中学阶段最关键的学科就是思想政治学科。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l思想认识水平低中学政治教师每个学校都有,甚至有些还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或管理人员,但有相当一部分政治教师对中学生真正思想认知水平的了解是有限的,或者是不全面的。

这反映了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以及学校教育的缺陷。

一个学生的品德怎么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以后上什么样的大学,甚至决定着学生的未来。

因此,中学政治教师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引领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夯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教学技能。

2.学校思想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现在大部分的学校都有自己的德育机制以及评价机制,但大多都不够健全和科学。

学生的思想教育往往由班主任直接负责,比如学生犯了错或者考试成绩差,则由班主任直接批评,这种方式比较粗放,起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有时会出现负面的效应。

应建立一种从全校出发的机制,比如学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学生的思想工作,可细化到心理教育、说服教育、学生家庭状况和生活环境的了解、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教师语言的表现艺术等等。

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大部分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从幼儿时期就树立了远大的目标,比如长大了当官、当科学家、挣大钱等等。

思政教育困境与对策

思政教育困境与对策
线上与线下教育相融合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思政教育平台,与线下教育形成 互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个性化教育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 化的思政教育方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效果评估与改进
建立评估机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定期对思政教 育的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
深入挖掘教育资源
充分挖掘各类思政教育资源,如 历史事件、文化名人、道德典范 等,将这些资源融入教育过程中 ,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说服
力。
教育方式多样化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在思政教育中,既要重视课堂教学,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讲座、辩论、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教育的魅 力。
传承优秀文化
思政教育作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和 认同本民族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03
促进全面发展
思政教育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对
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思政教育的现状
教育内容单一
当前思政教育内容相对单一,过 于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 践性和创新性,导致学生难以真
3. 评估与反馈: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定期衡量教育效 果,并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以实现更好的 教育效果。
03
思政教育对策探讨
教育内容具体化
明确教育目标
思政教育应明确教育目标,关注 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和道 德修养等方面的培养,确保教育
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精选教育内容
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趋 势,精选具有代表性、政教育困境与对策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策略【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在面临挑战时需要及时应对。

学生思想认知障碍、外部环境的影响、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

为了有效开展教育工作,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如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培养、加强校内外环境的引导和监控、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等。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持续努力,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策略、学生认知障碍、外部环境影响、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提升、重要性、水平。

1. 引言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的摇篮,承担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通过教育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使其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责任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使命感,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现象,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关乎国家未来发展和根本利益,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实施。

1.2 挑战和策略的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信仰,增强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

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这不仅考验着高校的教育水平和治理能力,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面对挑战,制定有效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的挑战及对策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的挑战及对策

《商场现代化》2012年9月(下旬刊)总第696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具有政策性强、对象广泛、层次复杂、随机现象多、工作难度大等特性。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给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着诸多新挑战,在面对这些新的挑战时,能否加强我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显得尤为关键。

一、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的内涵《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其中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基础,组织领导是保证,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历史的实践表明:党的正确领导是根本,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坚持无产阶级党性,沿着马克思主义轨道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1)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领导。

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领导,就是党必须用自己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领导,在根本政治原则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2)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领导。

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领导,就是党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人、培养人;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占领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

(3)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

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就是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组织法规,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一支好的政工干部队伍,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组织保证。

二、党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的必然性和重要性(1)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可以说我党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使命,而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使命,就必须动员起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党员的力量,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工作,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使广大干部、群众坚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以实际行动支持党的各项决策。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困境和路径选择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困境和路径选择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困境和路径选择作者:白晓东王雪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07期摘要:全球化为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政治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但是全球化也带来文化的交融,尤其是西方政治理论的涌入,对我国政治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因此,本文从全球化背景下入手,分析我国政治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并试提供政治文化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全球化;政治文化;困境;路径选择一、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由特定的政治关系所决定并作为社会政治意识形态而存在,是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指的是中国所特有的,在继承过去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经历了当代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在政治生活中有影响的东西,是存在于中国民众心理上的政治价值与习惯取向。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分为主流政治文化和非主流政治文化。

中国的主流政治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观,非主流政治文化是指主流政治文化之外的文化内涵。

对于全球化的认识,映入脑海的便是经济全球化,它将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紧密相连,使资本、商品、技术和劳动力等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促进了资金、人才、技术和思想在世界的广泛流转。

然而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对中国当代政治文化发展来说,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政治文化提供了文化借鉴,但同时也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更多挑战。

二、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困境(一)全球主义与民族主义:全球化威胁着政治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经济的全球化是将世界各国的经济密切联系起来,跨国公司、网络的迅速发展,便利经济贸易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性,例如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信息安全等危机,不仅仅是危及一个国家,会迅速蔓延影响周边国家。

因此,经济全球化会导致我国经济波动可能性大,并且增强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

加之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建立和制定的,在经济规则的制定上必然存在着的冲突,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威胁。

浅谈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解决对策

浅谈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解决对策

112013年Vol.28No.5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思想政治教育收稿日期:2013-04-20作者简介:刘静华(1966-),男,河南商丘人,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向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树立起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念的有力保证。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出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分析和改进,以实现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形成稳定的政治观念以及政治心理的关键时期。

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念并成为主流政治文化接受者的重要任务。

高校政教要引导学生进行民主型的政治观念的形成,不断的提高政教的实践和实效性,积极发挥党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并构建政治实践过程中的大学生保障体系,在最大程度上加强以及改进高等院校的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社会观念,实现大学生的政治教育目的。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一)大学生具有自主开放性在信息时代,大学生接触到比以往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促进大学生的成长的同时,还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困扰,特别是一些不良的信息会导致大学生出现思想错误。

此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思想言论自由思想的倡导下,高校大学生对社会转型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具有了较高的分辨和解析能力,并且更多的是以批判和审视的观点去出发。

这反应出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在思想上表现出的自主、开放和更为理智独立的思考能力。

(二)市场化的发展导致高校学生思想功利化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中存在的趋利性以及西方思潮的影响,加上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不足,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地变化,新型的利益观念以及竞争观念已经形成,进一步追求物质利益。

在当前的大学生中,大部分学生更多的是追求物质的实用性以及个人的喜好,在学习以及择业和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从自身的利益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出发,存在严重的自我倾向以及功利价值的倾向。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一、概述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日益凸显,二者在深层次上的融合与互补,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与视角。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成长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推动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更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教育资源。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进而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这种融合也为我们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提供了可能。

我们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如注重因材施教、强调知行合一等,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中,从而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探索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与应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有着深远的实践意义。

它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为培养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世界眼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的支撑。

1.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内容上的相互渗透,更体现在价值理念上的高度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哲学思想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挖掘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精髓,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

浅谈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精选教育文档

浅谈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精选教育文档

浅谈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精选教育文档浅谈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一、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1.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侵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形成挑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不遗余力地向我国传输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试图将自身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传递到我国,实现其文化霸权主义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种宣传和灌输,对我国传统道德观念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也对大学生的政治理念形成了干扰。

尤其是西方文化中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观念,对我国年轻一代产生了错误的引导,使他们不屑于继承传播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也使得他们趋之若鹜地追求西方所谓的先进的思想与价值观念,从而对我国传统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也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2.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形成挑战社会中一些典型的现象就也对大学生形成了不良诱导,比如诚信的缺失、信用的欠缺、各种不道德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等等。

而一部分大学生也在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对马列主义产生了怀疑,对社会基本的道德观念产生了质疑,思考问题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更多的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忽视了公共利益与社会公德。

这些都使得针对大学生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困难。

而大学生自身抵御诱惑能力的降低,对自我要求不高,也使得各种不良价值观念有了滋生的土壤,进一步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3.网络的普及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形成挑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异常丰富的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大学生的思维与视野,也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形成了冲击和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学生的被动接受这一方式来展开的,教育者处于核心地位,主导着教学工作的展开,从整体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把握。

但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而高校教师的固步不前,缺乏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欠缺对网络信息的掌握,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面临困难。

浅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方法的转变

浅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方法的转变

浅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方法的转变刘勋昌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不断科学化、系统化,教育模式和方法也随着理论的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的转向,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创新,无论是教育模式还是教育方法都从传统的教育中呈现出了新的转向。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方法;转向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10-225-02作 者:凯里学院政法系;贵州,凯里,556000一、引言改革开放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侧重于对具体方法进行经验的搜集、罗列和简单总结。

这些研究多以事件为例,简单介绍各种“方法”,属于经验型研究,而不能上升到“方法论”理论高度,可以将此阶段称为“经验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时期”,与此相对应的思政政治教育模式和方法也大多以灌输式为主,强调教育者的能力和水平,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主体性特征。

9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逐步趋于科学化、系统化,理论研究侧重于方法的内在本质、产生条件、各方法间的相互联系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由经验向理论型转变,此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方法也逐渐趋向于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所创新,但仍未脱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育效果不明显。

2000年至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进行的修正、升华和创造,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体系更加完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呈现出新的转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模式的转向11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践转向。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多数理论研究都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现实中的某些具体理论和实际问题展开的,进而使得有效性不明显,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人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事情,是社会的事情,而不是个人的事情,是与个人无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那么,在学科研究领域里被普遍认同的科学结论如何走向实践领域,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却极大的限制了其实践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变迁与新的历史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变迁与新的历史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变迁与新的历史使命标签: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变迁;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典的解读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社会进步与制度变迁的结果,是思想解放的产物。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承担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政治文明与政治进步,从多维的视角为政府提供合法性的历史使命。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经验总结有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演变的规律,完成新时期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使命。

(一)从“静态的经典宣讲”到“鲜活的理论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变迁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世界观与方法论。

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内容体系必定反映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对马克思主义从教条理解、静态解读到科学理解和重新认识的过程。

我们逐渐改变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态度,并把毛泽东思想和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上,并融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动社会实践及理论总结,呈现出鲜活的时代性。

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获得新的丰富内涵。

1.关于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的人生目的与价值取向。

那么,如何理解“世界观”?受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的影响,人们认为“自然是脱离人的活动的自然模式从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自然”。

[1](P178)而人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自然规律是独立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独立计划”,“以这样一种‘排除历史过程’的所谓的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必然使马克思所专注的人以自然的物质变换以及‘人类的自然界’不见了,人的自然及其本体论意义被消解了。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问题-最新教育资料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问题-最新教育资料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问题摘要: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进,教育也在不断地完善,新时代新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我国进行马列主义教育的最直接渠道,更是时下促进人们进步的好帮手,就因为它很重要,所以其发展历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新时期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有了新的挑战,能否把握好机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

我们知道,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于任何事件中,任何事情都伴随着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

现今,我国正处在经济改革逐渐深入的时期,社会竞争压力日益激烈,尤其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学生将来所要面临的社会将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

而在教育上面也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新课改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越来越多元化。

但是,一些人分不清楚好与坏,对与错,盲目批判,这些弊病在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也必须为此负些责任,做出必要的选择来纠正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提高人们的自身素质,进而辅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时代下被赋予新的内容和意义,同时也必将应对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新时期的多元化思想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互联网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挑战;陈旧而滞后的教育观念与管理手段横亘于前,新时代新主人的思想观念,虚假的信息等。

一、现行社会下,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一些变化必须明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已经发生改变。

教育的主客体已经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已经深入中国社会中。

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教师固然是重要的力量,但教师的职责主要是引导,家长、学校、社会也必须给予正确的导向和有力的帮助。

教育力量的广泛化也导致了教育的复杂性,并不是哪方面的教育都能给学生一致的想法,可能会有矛盾。

学生在选择和理解方面也就会出现问题。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采取的对策(一)增加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基层政工干部在开展大的教育活动时,一定要根据上级部署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推进表,明确每次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然后针对目标广泛收集授课素材,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式,做到学什么,怎样学,胸中有数。

同时,在开支部会议时,要详细论证,形成共识,尤其是争得书记对教育的支持,达成集体的学习方案。

在教育落实过程中,单位主官要积极支持政治教育工作,妥善处理业务工作挤占教育时间和人员的行为,保证教育时间、人员、内容和效果的四落实。

(二)提高基层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要上好一堂政治教育课,作为政治工作者,就要有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精确的表达。

目前,从基层单位政治工作者个人素质上看,要达到这样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为此,基层政治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有广泛的知识面,对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知识都要去了解、掌握,善于提炼精华,进而转变成自己的知识积累,最后有效地结合实际工作运用到教学课堂中去,从潜意识中激发官兵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上级政治机关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一支稳定的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形成梯次,便于授课经验的积累和交流,同时也要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有针对性的提高基层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三)做好教育的分类指导和分层施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将进一步多元化,部队内部人员成分也将日趋复杂,因此,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相联系,注意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事而动、因时而变,改变长期以来部队形成的“一刀切”、“一锅煮”现象,解决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了”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在分类指导、分层施教上实行进一步的改进,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追求官兵的不同要求,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两大战略,坚持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然而,随着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却在某些方面跟不上节奏了。

当前中学生在社会主义转型期面临着各色文化的冲击,我们更应该找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探讨,找到解决方法。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有以下的一些见解。

一、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转型期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全球化的出现让社会出现了文化的多元性。

各种文化的激烈碰撞使得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有着不稳定性。

市场经济的深入使得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消极现象。

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滋生在学生中并不少见,这对其人格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相对滞后性。

这就严重滞后于社会现实的发展,其理论内容难以解释日趋多变而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与实际脱节。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于空洞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人为中心,以疏导人的思想、转变人的观念、塑造人的灵魂为目的,以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完善人、发展人为宗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关怀,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往往忽视个性差异,企图用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对于中学生说来,一些政治术语和德育要求过于高深和抽象,他们根本无法理解,更别说内化为其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行为动机了;为检查和考试,他们甚至养成了说空话、假话的习惯。

对于教育者来说,由于自身认识不够和思想上并不认同,虽然口头上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中学教育的首要地位,但实际上却将其置于首而不要的境地;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他们往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取得思想政治课的高分,追求升学率和分数至上,这使得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其本来存在的意义。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论文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论文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论文反思新中国五十多年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程,总结法治建设经验和教训,中国的法治之路为何如此坎坷,法治在中国如何才能早日实现?究其根本,法治的实现不仅仅是法律问题,它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

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探讨法治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问题。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全文如下:【摘要】政治文化塑造着政治人和政治体系的政治行为模式,从而会对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局面已经显现,这一变化将会推动政治体系逐步迈向民主、开放和透明,促进公民权利保护的机制建设,推进中国法治国家建设,从而对中国政治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变迁;政治发展一、政治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的现状(一)政治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1956年,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Gabri-al A. Al-mond)发表《比较政治体系》-文,把“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纳入政治学的研究范畴。

后来,阿尔蒙德和西德尼?维巴( Sid-ney Verba)等对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和墨西哥等五个民主国家进行了大规模跨国调查,并写作了《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书,该书成为比较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1978年,阿尔蒙德和小G宾厄姆?鲍威尔(G BinghamPowell,Jr)出版《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该书对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组成进行了分析。

他们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

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

阿尔蒙德等人在政治文化理论研究方而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把政治文化建构成为一种解释政治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分析工具。

中国政治文化的历史变迁

中国政治文化的历史变迁

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的历史变迁一、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主要潮流政治文化是一种历史上形成的现象,它的产生源于现实社会政治,其产生对现实的政治形势和状况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种政治局势的形成离不开其历史传统的影响,而这种历史传统就表现为一种政治文化。

一种特定政治文化的流行,对政治发展会产生一种特定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政治文化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其政治文化的脉络从未中断过。

由于中国是一个环山面海的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民众乐于自给自足、耕读传家、人伦和谐、自强不息,国家追求国泰民安、讲文息武、经济文化繁荣,所以在漫长的传统社会里,其政治文化没有受到外来政治文化力量的致命干扰,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一直以来均按自己的方式与轨迹发展着,形成了有别于他族的特有的政治价值取向、政治思维方式和政治风俗习惯,使自身的政治文化具有了原生态特点。

在这个原生态的政治社会系统内部,政治心态文化模式、政治行为文化模式、政治制度文化模式和政治物态文化模式均具有独特的风格,儒家文化无论是原生态的还是儒释道三教思维模式合流以后具有极强社会适应性的儒家文化,均以其丰厚的积淀浸染并主导着这个政治文化模式,从而成其为灵魂。

而奔流不息的中国历史长河,带来了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社会丰厚的政治文化。

在历史长河流动过程中,虽然有些政治文化因子自然消失了,但有些政治文化因子却缓缓地沉积、存留下来,在各自的层面上继续发挥作用。

那种在历史长河中沉积下来并继续对现实社会发挥影响的政治文化因子,其实就是政治文化传统。

纵观战国以来的历史轨迹,我们看到,从分裂走向统一,从战争走向和平,从松散的分封制走向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是政治发展的大势;而对天下一统、风俗齐同的太平盛世的向往和追求,则是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主流。

两者都是影响汉朝政策制定从而推动汉代政治变迁的重要动力。

从作用方向看,这两种动力并不矛盾。

但秦汉之际,由于自然和地理条件的制约,由于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关中和关东,西方和东方,仍存在较大差异和对立。

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看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看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看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地位,并且有着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在学科构建和专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目前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寻找新的理论突破口和实践切入点。

笔者认为,深入研究当今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改进和创新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研究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突破的前提要件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阶级社会一项普遍的教育实践活动,代写职称论文具有共同的目的和规律。

除了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它国家和地区到底有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有一个科学标准,即“思想政治教育”到底是什么。

追溯历史,自有人类就有思想教育,自有阶级和国家之后就有思想政治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实践活动是统治阶级为夺取和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阶级接班人和社会成员而进行的社会教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广泛、层次多样,但主要动机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在统治阶级领导下进行主导思想意识(或称主流文化)的灌输和规范行为的训导。

简而言之,虽然政治思想教育在不同国家或许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但却不是哪一个阶级的专利而是人类阶级社会中一项普遍的实践活动;许多国家不一定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但却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实,这些国家在各种名目下做了大量的实质性的工作。

如果我们对这些熟视无睹,就会忽略对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规律的探索,从而影响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只要我们不为“名”所困,就应该承认思想政治工作的普遍性,进而对各国的具体实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以便更好地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

其次,这是“三个面向”方针、改革开放大局和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提出的时代要求。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方向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思想政治,趋势]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趋势]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这些必将改变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无疑也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

因此,认真对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以及所面临的新任务,从总体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趋势,对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多方面性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注重研究人的思想状况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协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作为自己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为先进的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全人类精神文明最优秀成果的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坚实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遵循了这一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完整、系统的指导。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为指导,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强调要用科学发展、八荣八耻等重要思想作指导。

其次,它有自己独有的研究对象,即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深刻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中各种现象的普遍本质及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学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中,科学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整体结构及系统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不是一般的经验总结,它来自实践又高于实践,是一个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的极其严密的科学体系。

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就必须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门科学,切实掌握它的基本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上逐步认识它,从根本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