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认识
2024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得体会(3篇)
2024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得体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态度,加强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是保证高校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
在我的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并获得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理论学习和思想引领。
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阵地,必须要注重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这就要求从学生入学时就要开始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
我们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活动,如开展专题讲座、组织读书论坛等,以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将来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实践教育和社会实践。
作为高校学生,他们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相对较少,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实习实训等,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社会、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在离开校园后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发挥自己的作用。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创新和实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注重创新思维和方式方法。
我们经常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如开展网络教育、线上讲座等,以满足学生们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实效,注重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确保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学以致用,真正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团队合作和资源共享。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到众多方面,需要一个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我们需要密切与各个院系和社团组织的协作,共同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全面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我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责任和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重点复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重点复习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体系建构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采用的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科学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第一,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第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联系规律。
第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规律。
第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学科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具体运用5.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第一,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研究指明方向。
第二,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任务的工具。
第三,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方式。
6.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特点第一,学科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二,实用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第三,渗透性和交叉性的统一。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1.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第一,伦理方法的传承性第二,教育方式的内在性第三使用方法的强制性。
2.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1)教化方法第一,教育灌输第二,“化民成俗”。
第三,身教示范。
第四,践履笃行。
(2)修身方法第一,学思结合方法。
第二,自省方法。
第三,克己方法。
第四,慎独。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能自觉按一定的政治和道德准则思考和行动,而不做任何坏事。
3.西方国家思想政治建设方法历史发展从古代到 19 世纪,西方国家的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同宗教紧密结合,教育方法主要是宗教方法。
从 19 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强调权威管理和教育,权威教育方法起主要作用。
4.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第一,宗教方法的传承性第二,学科方法的多样性第三,教育方式的渗透性第四,选择方法的自由性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继承与改革1.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初步形成的时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的问题。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的目的,及其研究的一般步骤和程序.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比较思政教育的必要性)1.比较能更好地理解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导向对本国思政教育的深刻认识)埃德尔指出:“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意味着对本国的哲学进行批判性的探讨和挑战,从而更清楚地分析本国教育制度的背景及其基础”。
如果比较研究可以得出言之有理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原则,那么在你本国的教育实践中应用并检验这些规律,就会对自己的教育制度有更好的理解。
然而如果比较研究不能产生规律或理论,研究他国特定条件下的教育,也可以很好地扩大视野,而不至囿于一国教育的零零碎经验,同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的教育制度。
2.比较能为本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改进或改革作出贡献(从比较中吸取有益营养)比较可以收到“借鉴”效益。
两个事物比较的结果,一个最容易得到的印象,就是谁的长处在哪里。
看到别人的长处,就知道应该从对方学习什么,把人家长处移植过来。
这种借鉴效益的意义在于可以对别人的长处实行拿来主义,是人类文明成果推广开来。
“有选择的教育借鉴”或改革动机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中永恒的主题。
3.有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和原则(促进思政教育学科发展)除了指导实践之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发展理论。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同其它学术领域一样,注重关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模式或趋势,而不是某些特殊问题或现象。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局限于对别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性研究,或局限于仅仅指出各种教育制度或方法之间的异同点。
相反他们总是对这些异同点进行解释和说明,并对不断出现的模式或趋势进行总结。
这些模式或趋势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
这些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一方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中,可能会对当代世界在这个领域的若干重点问题的研究取得进展,因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些基础和前提问题将会大有突破。
简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
简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一)——兼评‚德育非政治化‛的观点田心铭思想政治教育已被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也是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本文围绕这些问题,联系已经发生的争论作初步探讨。
一、从几个相关概念谈起概念是浓缩了的判断,思想上理论上的分歧往往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表现出来。
我们就从几个相关概念谈起。
关于‚德育‛。
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用‚德‛来表述的。
对‚德育‛的不同理解,表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看法。
关于德育的内容,存在着‚两要素‛说(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要素‛说(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五要素‛说(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不同的学术观点。
[1](P310-312)也有论者提出,德育只能是道德教育,我国现实中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等内容包括在德育之内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这样不能与国际‚接轨‛,导致了‚学校德育的政治化‛,而这‚正是实际德育工作存在的最大弊端‛。
[2](P1-6) 关于‚公民教育‛。
有论者认为,概括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应采用‚公民教育‛的概念。
因为‚公民教育具有较强的中性色彩,它不是强调为哪个阶级、哪个政党培养‘接班人’,而是为社会培养下一代(公民)‛,这样有助于克服‚政治化问题‛。
[2](P5) 关于‚党化教育‛。
有人把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称为‚党化教育‛,指责它是由党‚通过执政当局强力推行的、旨在灌输党的意识形态教义和政策主张‛的教育,是‚把当权者的意志强加给整个社会‛。
论者提出要‚用公民教育取代党化教育‛,而‚公民教育‛的原则是‚普世原则‛。
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明显表现出不同观点的分歧,其中有些是事关政治方向、重大原则的问题。
对相关的观点,笔者将结合本文各部分的议题作一些讨论。
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是我们研究任何问题都应该坚持的方法论原则,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如此。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精选教育文档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作的概念-精选教育⽂档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作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研究,⼀般都是从功能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和实践性的⾓度来阐释的。
张耀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 这个观点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的性,施加性和实践性。
从⽽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特殊性。
苏振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定的政治⽬标,有⽬的地对⼈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们的思想,进⾏指导⼈们⾏动的社会⾏为。
" 这个观点虽然克服了施加论的被动性实现了⼀定程度上的转化,但本质上还是⼀种社会本位观念,淡化了科学性。
郑永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种有⽬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
这种观点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性,具有⼀定的进步意义。
⽐较以上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个重要特征就是侧重于指导性和价值判断,但是这两者必须建⽴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即实践性,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必须是统⼀的。
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包括三观教育,道德教育,⼼理健康教育,政治⽅向教育等;本质则要求以素质教育为取向,将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内化为社会成员的内在品德修养;规律则表现为教育者必须从受教育者的⾝⼼发展特征出发,在增强主体性的基础上,满⾜受教育者的社会需求,进⽽促进教育对象的全⾯发展。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教育者根据⼀定社会的教育⽬标和发展要求,在遵循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层次和发展规律以及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基础上,运⽤⼀定的⽅法和⼿段(疏导,管理,教育和奖励)将社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的⼀种科学理论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学习总结7篇
高校思想政治学习总结7篇篇1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思想政治课程一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不仅对思想政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明白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一、学习态度与目的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积极、认真的态度。
我认为,思想政治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
因此,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学习内容与方法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等多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也为我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学习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学习方法,如课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课后自主阅读等。
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也增强了我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三、个人成长与收获通过思想政治学习,我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我明白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培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这些能力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交流和讨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将为我未来的社交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未来规划与展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积极、认真的态度,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同时,我也将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此外,我还将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将自己的所学所悟运用到实际中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五、总结与感悟思想政治学习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我认为,思想政治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积极、认真的态度,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3篇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3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管理资源吧小编整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3篇一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学校工作中十分必要和迫切。
这种必要性和迫切性来自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以及大学生思想道德可塑性强等特点。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他们就容易被不健康甚至腐朽的思想文化所侵蚀。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特征。
高等学校的性质主要是通过它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表现出来的,而这种素质的培养又主要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的。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学生,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目标所必需,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实践一再证明,即使在社会主义思想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一旦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有所放松,许多不正确的思想就会出来寻找自己的市场。
从社会来说,一些错误的思想和文化在我国社会生活的不少领域时有反映,并通过各种渠道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
从当代的学生情况看,他们虽然热爱祖国,愿意振兴中华,但有的缺少长期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和献身精神,有的尚不能正确地进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对比,盲目崇拜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他们拥护改革,但由于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缺乏深切的了解,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肤浅,对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有时产生偏激情绪;他们渴望成才,但不少人存在着轻视政治的倾向,法纪观念淡薄,道德水平不高。
可见,不能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人才。
必须经过深入的系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具备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他们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显性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概念及特点显性教育是指通过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对学生进行直接、明确的教育。
其优点是教育目标明确,教育效果直观,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但是,显性教育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教育方式单一、学生接受程度不一等。
隐性教育是指通过隐含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间接、渗透式的教育。
其优点是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提高教育的效果。
但是,隐性教育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教育效果难以评估、教育过程难以控制等。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途径1、转变教育观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还要加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让学生在接受明确的教育的同时,也能够从隐含的方式中接受教育。
2、创新教育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创新教育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隐性教育。
同时,还要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显性教育,提高教育的效果。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人文景观设计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隐性教育。
同时,还要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意义1、提高教育的效果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合,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提高教育的效果。
通过显性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隐性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提高教育的效果。
认知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生成中的作用与机理分析
政 治教 育 情境 生 成过 程 中是 起 主要 作用 的认知 成 分 , 本 文
拟 着 重 对 感 觉 和 知 觉 在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情 境 生 成 中 的 作 用
和 机理 进 行初 步 分析 , 以期为 有 效地 进行 思 想 政治 教 育情
境设置 、 充 分 发挥 思想 政 治 教 育 情境 的功 能 , 提 供有 益 的
个 方 面 的信息 , 这些 感 觉信 息具 有 直 接性 、 片 面性 的特 点 ,
是 对思 想 政治 教 育环 境认 知 的低 级 阶段 , 但 这些 信 息又 直 接 影 响 着 受教 育 者 对 特 定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环境 的各 个 特 殊 信 息 的最 初认 知 与情 绪体 验 , 是受 教 育者 对 特定 的 思想 政 治 教 育 环境 予 以初 步 情境 规 定 的根 据 。 也 就是 说 初 步 形 成 的思 想 政 治 教育 情 境 的 性 质— — 积 极 的 或 消极 的或 一 般 的—— 将 主 要 取 决 于受 教 育 者 对 思 想 政 治教 育 环 境 各 个 属 性 所 产 生 的不 同 的直 观感 觉 与 心 理 体 验 。尽 管 基 于 感 觉 基 础 上 的初 步 的情 境规 定 只是 思 想 政 治教 育 情 境 生 成 的低 级 阶段 , 但 感 觉 作 为认 知 过 程 的初 始 点 与导 引 线 , 有 可 能会 形成 先 人 为主 的心 理 定势 , 影 响到 较 高层 面 的认 知 和行 为方 向 的选 择 。我们 决不 可小觑 感 觉层 面的认 知 。 那么 , 使 受 教育 者 对 特定 的 思想 政 治教 育 环境 产 生不 同感 觉 与情绪 体 验 , 并 形 成不 同性质 的情 境 规定 的机理 何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笔记
名词解释:1、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的基本手段。
5、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创造性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6、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
7、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构与管理者,运用计划、组织、指挥、调控和评价等管理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效的创造性活动过程。
◇8、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⒐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体系,是人们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⒑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⒒外化:是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⒓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维立体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郑永廷 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郑永廷第一篇概论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体系构建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研究对象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含义1.方法与方法论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方法论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2.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联系规律3.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规律4.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第二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与知识鉴赏一、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哲学基础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学科理论基础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知识借鉴1.既有部分教育内容交叉,又可直接引入某些教育方法学科2.借鉴学科的某些理论和方法,移植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与特点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1.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研究指明方向2.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任务的工具3.是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方式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1.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2.实用性和规范性的统一3.渗透性和交叉性的统一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结构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层次结构1.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2.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3. 思想政治教育的操作方式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艺术和技巧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构建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纵向发展结构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横向发展结构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第一节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中国古代政治教育方法特点1.伦理法的传承性2.教育方式的内在性3.方法使用的强制性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1.教化方法2.自我修身法第二节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1.宗教方法主导阶段2.权威方法主导阶段学科方法主导阶段二、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1.宗教方法的传承性2.方法理论基础的多样性3.教育方式的渗透性4.方法选择的自由性三、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1.道德认知发展方法2.价值澄清方法3.社会学习方法4.政治社会化技术5.隐性教育方法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继承与改革第一节坚持继承与改革的统一一、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发展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人类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总结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践证明是正确方法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继承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两种倾向二、坚持在改革的过程中赋予传统方法新功能1.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重要途径2.改革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扬弃第二节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1.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初步形成2.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成熟3.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二、继承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针、原则和方法1.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针2.继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3.继承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原则4.继承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依靠群众,齐抓共管第三节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创新的进程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创新的成果1.群众自我教育方法得到发展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人本色明显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日益丰富4.方法创新促进了机制建设5.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创新的特点1.坚持在继承、改进传统方法的过程中创新2.坚持在借鉴、转化域外教育方法的过程中创新3.坚持理论武装,通过理论创新推进方法创新4.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探索中进行改革创新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要求1.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方法不断发展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方法不断创新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化方法有新发展4.社会信息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条件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2.我国当代社会的伟大实践3.现代社会环境内容的影响4.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研究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1.分化和综合相统一的发展趋势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社会发展趋势3. 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现代化发展趋势第二篇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方法第一节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时机一、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途径1.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客观条件入手2.从人们所从事的本职工作入手3.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4.从分析社会环境因素入手二、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时机第二节社会调查方法一、调查方法的作用与要求1.敢讲真话,力戎弄虚作假2.相信群众,力戎居高临下3.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力戎偏听偏信二、调查的具体方式方法1.访问调查法与书面调查法2.普遍调查法和抽样调查法3.典型调查法和文献调查法4.网络调查法与电话调查法第三节观察体验方法一、观察体验方法的作用与应用原则1.观察体验方法的作用2.观察体验方法的应用原则(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全面性)二、观察体验法的类型与方式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2.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3.主题观察与转向观察4.描述性观察与分析性观察三、观察体验的程序与局限1.观察体验的程序2.观察体验的局限第四节心理测试方法一、心理测试的一般方法二、大学生心理测试方法第五节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预测方法一、思想行为预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二、思想行为预测的条件和步骤三、思想行为预测的具体方法1.判断性预测法2.因果预测法3.规范性预测法4.类推预测法5.征候分析法四、思想与行为预测的困难和局限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分析方法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分析及优化一、思想政治信息分析的作用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分析的特点1.思想的能动性,决定了思想信息分析必须着眼于动态分析2.思想的内在性,决定了思想信息分析必须透过人们的言行认识其思想本质3.思想的开放性,决定了思想信息分析必须放在开放的环境中来进行4.思想的多样性,决定了思想信息分析必须把握人们思想的共同本质和主导方面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优化1.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信息2.分析教育环境的有关信息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一、矛盾分析法1.发现思想矛盾2.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3.把握思想矛盾的特性4.分析思想矛盾的转化二、系统分析法1.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的要素分析2.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的结构分析(1.结构模型分析 2.结构层次分析3.结构优化分析)3.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的环境分析三、因果分析1.思想信息因果分的特点2.思想信息因果分析法的运用四、比较分析法1.比较分析法的作用2.比较分析的主要方法(1.纵向比较 2.横向比较3.运用比较分析的要求)五、定性定量分析法1.定性定量分析及其作用2.运用定性定量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方法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作用和特点一、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作用1.确立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2.选择正确的实际行动3.科学地利用资源和时机4.适应和驾驭现代社会的复杂环境二、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特点1.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是弹性决策2.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3.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具有前瞻性4.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三、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关联性原则4.预见性原则5.可调性原则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类型和方法一、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二、规范性决策和非规范性决策三、确定性决策和风险性决策四、群体性决策和个人决策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程序一、确定内容和目标二、提出可行性方案三、进行方案评估与优选四、组织方案实施第三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第一节理论教育途径及方法一、理论教育途径的根据二、理论教育的具体方式1.讲授讲解2.理论学习3.宣传教育4.理论培训三、理论教育法的运用条件第二节实践教育途径及方法一、实践教育途径的理论基础二、实践教育法的方式及发展1.劳动教育2.志愿者服务3.社会考察4.虚拟实践第三节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1.直接式批评与间接式批评2.参照式批评与评估式批评3.监督式批评与揭露式批评4.商讨式批评与警醒式批评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条件1. 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有明确的目的2.民主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根本条件3.要善于把表扬和批评结合起来4.要注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第四节基本途径的相互关系和整体作用一、基本途径的相互关系二、基本途径的整体作用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第一节疏导教育法一、疏导教育法的含义二、疏导教育法的具体方式1.分导2.利导3.引导第二节比较教育法一、比较教育法的含义二、比较教育法的具体运用1.比较鉴别法2.回忆对比法3.类比法4.比较教育法运用的条件第三节典型教育法一、典型教育法的作用二、典型教育的类型1.正面典型2.负面典型第四节自我教育法一、自我教育法的运用条件二、自我教育的若干方法1.自我修养(1.反省2.反思3.自我改造)2.自我管理(1.自制 2.自律3.自我调控)第五节激励、感染教育法一、激励教育法1.激励教育的内容2.激励教育的方式(1.目标激励 2.奖罚激励3.竞争激励)二、感染教育法1.感染教育的取向与特点2.感染教育的内容与方式(1.形象感染 2.艺术感染3.群体感染)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隐性教育方法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隐性教育方法概念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及类型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及方法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与特点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渗透式教育方法,1.活动载体 2.文化载体 3.传媒载体4.管理载体陶冶式教育方法,实践体验教育方法)第二节活动载体与寓教于行的方式一、活动载体的作用与类型1.活动载体的作用2.活动载体的类型(1.本职工作 2.竞赛活动3.文化活动4.社会活动5.休闲活动)二、寓教于行的主要方式1.生产活动方式2.实践活动方式3.志愿服务活动方式第三节文化载体与寓教于境方式一、文化载体的类型二、寓教于境的主要方式1.团体文化方式2.社区文化方式3.教育情景创设方式第四节传媒载体与寓教于情方式一、现代传媒体的类型1.现代印刷载体2.电子载体3.网络载体二、寓教于情的主要方式1.人文精神培养与人文环境创造2.人文关怀的体现与渗透第五节管理载体与寓教于管理方式一、管理载体的类型1.组织管理2.制度管理3.生活管理二、运用管理载体的要求三、寓教于管的主要方式1.结合、渗透方式2.规范养成方式3.比较、激励方式第十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第一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特点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1.网络虚拟性2.网络适用性3.网络综合性第二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具体方式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1.科学性与价值型相结合的方法2.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3.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4.主动传播与引导选择相结合的原则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式1.网络信息引擎方式2.网络疏导方式3.网络咨询辅导方式4.网络自我教育方式5.虚拟实践体验方式三、网络异常行为的解决方法第一、网络成瘾的矫正方法1.网络认知行为矫正法2.网络注意力转移法3.网络替代延迟满足法4.网络团体辅导法第二、网络恶搞的引导与规制方法第三、网络欺诈与规制方法第三节网络舆情的掌握与引导一、网络舆情的形成及特点第一、网络舆情形成的条件1.社会热点、焦点、敏感议题是网络舆情形成的前提条件2.众多网民参与议题讨论、辩论是网络舆情形成的主要条件3.网络虚拟空间的自由互动和即时传播是网络舆情形成的重要条件第二、网络舆情的特点1.直接性与客观性2.即时性与突发性3.丰富性与多样性4.互动性与反馈性5.情绪化与偏差性二、网络舆情的掌握方式1.网络舆情前期把握方式2.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方式3.网络舆情分析方式4.网络舆情处理方式三、网络舆情的引导方法1.调控策略2.转化办法(1. 情感感化与信息认同的方法 2.双面说理与促进内化的办法3.行为规范与加强转化的办法)3.网络舆情的引导方式(1.网上引导方式 2.网下引导方式)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第一节预防教育法一、预防教育的重要性1. 预防教育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导性2. 预防教育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3. 预防教育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二、预防教育的具体方法1.普遍预防与重点预防2.明示与暗示3.启示与警示第二节心里疏导与心里危机干预一、心里问题及其疏导二、心理疏导的主要方式1.心理疏导2.交友谈心3.心里危机及其干预第三节思想转化方法一、思想转化法运用的要求1.正确对待,积极引导2.摸清情况对症下药3.耐心等待,持之以恒二、思想转化的具体方式1.情感融化,打开思想转化的通道2.事理说服,提高思想转化的效果3.行为约束,增强思想转化的力度第四节、冲突调解法一、思想与行为冲突的类型及其产生的条件1.思想与行为冲突的基本类型(1.按冲突的形式,分为自我冲突和自我与环境的冲突 2.按冲突的程度,分为一般性冲突和剧烈性冲突 3.按冲突时间,分为暂时冲突、阶段冲突和长期冲突 4.按冲突的原因,分为直接冲突和转移冲突 5.按冲突次内容,分为政治性冲突和非政治性冲突)2.思想与行为冲突产生的条件二、思想与行为冲突调解的具体措施1.调解矛盾,防止激化(1. 瞄准矛盾焦点,及时疏导分流2.针对大众心理,理顺对立情绪3.强化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2.寻求有效方法,妥善处理冲突(1.“热处理”方式 2.“冷处理”方式3.隔离方式4.转移方式5.调解和限制)第十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方法第一节综合教育的必要性和作用一、综合教育及综合教育方法二、综合教育的必要性三、综合教育的作用与条件1.形成教育合力2.产生综合教育效果第二节综合教育的主要方式一、主从式综合方式与并列式综合方式主从式综合方式(1.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 2.现实方法与虚拟方法的综合)并列综合方式(1.教育与管理的综合 2.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二、协调式综合方式与交替式综合方式三、渗透式综合方式与融合式综合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同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抓住业务工作过程中带共性的思想问题进行教育2.要以业务活动、业务知识为载体,坚持按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统一的原则实施思想政治教育3.发动业务工作结合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综合与良性循环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1.思想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2.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二、形成良性循环的综合方式1.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2.抓好教育阶段的衔接与转变3.加强预防教育与反复教育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评估方法第十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方法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的基本理论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的理论分析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的机理分析1.输入思想信息2.发出控制信息3.输出反映信息4.处理反馈信息5.控制干扰信息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的基本程序1.信息整合2.方案调整3.实施调整4.调节校正5.总结评估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反馈方法一、信息反馈的作用与要求第一、信息反馈在思想政治教育调控过程中的作用1.检测教育决策的执行,以利修正、调节原决策方案。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点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已经初步建构了自己的范畴体系,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般范畴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点:概论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问题的重要性1:建立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该研究领域必须有特殊的研究对象;二是必须有指导其研究的理论基础;三是必须着力开展实际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不是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是不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全部内容、专门内容的概括和抽象,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的内因、本质和依据。
(二) 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研究的深化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的争论:第一种观点认为应以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的形成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思想关系”为研究对象。
第三种观点认为以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
多数论者持这一观点。
第四种观点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虽然应重视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但应将它作为另一门独立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去专门研究。
(三)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立3:应当根据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来确立学科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便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特有的矛盾的研究而构成的。
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的特殊矛盾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
这是因为:①:思教的全部工作,其直接目的和专门任务,都是为了把本阶级、本社会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变成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使人们从“现有”向“应有”的转变。
②这一特殊矛盾贯穿在思教的全过程及各方面,是思教的存在形式。
③这个特殊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
浅谈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_11
浅谈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浅谈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浅谈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徐颖,任翠(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锦州121000)摘要: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起着主导作用,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堂来进行的,所以课堂教学就承担着思想政治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任务。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主要包含认知、体验和情感升华这三个阶段。
而在这三个阶段中学生会产生认知需要、劳动需要和道德精神需要。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这三种目标分别指向这三个阶段的三种需要。
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主要是靠正确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来指导。
本文则从学生的需要和思想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来阐述如何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同时也是满足人类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
“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
”[1]对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从其需要入手。
那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满足哪些需要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概括地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根据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要想形成符合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首先要对这一社会或阶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通过组织的实践活动来进行探究和操作,最后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获得情感道德的升华。
学生的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为认知的需要、劳动的需要和道德精神的需要。
而社会多元化和教师角色的多样化则要求教师必须全面和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所以教师要想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了解高中生的每个层面的需要,然后将这些需要具体细化到每个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中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知识点最终版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与建构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研究对象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的总称。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1)含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行为与实际问题(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采用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
(2)研究对象: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形成、变化与发展的规律。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依据、功能和特点。
研究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间的联系规律。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两个基础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哲)学科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节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1)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于研究指明方向(2)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任务的工具(3)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方式5、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特点:(1)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忌假大空、教条化)(2)实用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忌纸上谈兵)(3)渗透性与交叉性的统一(忌政治与业务两张皮)第四节6、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层次体系构成:第一层次是哲学方法、第二层次是一般科学方法、第三层次是具体的科学方法7、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体系的构建1)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2)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3)思想政治教育的操作方式和技巧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萌芽于原始社会发展于奴隶社会,繁荣于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1. 社会教化:教育灌输、化民成俗、身教示范、礼乐结合、塑造理想人格、环境陶冶、践履笃行2 .自我修正:学思结合方法、自省方法、克己方法、慎独、积善成德2、特点:(1)伦理方法政治化(2)伦理方法的传承性(3)方法途径的内在性(4)方法使用的强制性3、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法:(1)实用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杜威)(2)道德认知方法(科尔伯格)(3)价值澄清方法(拉斯思、哈明、西蒙)(4)人本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罗杰斯、马斯洛)(5)社会学习方法(班杜拉)(6)政治社会化技术(伊斯顿)(7)隐形教育方法(杰克逊)第三章继承与改革(两者结合)第二节继承党的思政方法1、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掌握):(1)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初步形成(标志:毛泽东的《古田会议决议》和《反对本本主义》)(2)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成熟(标志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和《整顿党的作风》)(3)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丰富和发展:a、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b、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与新探索2、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经验:(1)坚持说服教育、积极疏导的方针(2)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根本方法(3)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4)继承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方法第三节新时期改革与创新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1)转变教育者的思维方式(2)深化原有的方法,使其具有现代功能(3)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4)注意综合方法的适用和对其他学科方法的借鉴第四节发展趋势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条件:(1)以马克思为理论指导(2)以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为理论支撑(3)以社会的发展进步为实践基础(4)积极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全球化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挑战1.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面临挑战。
岗前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心得体会6篇
岗前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心得体会6篇岗前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心得体会1有幸与中学结识,有幸靠自己实力考上教师。
儿时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教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赞美。
从20xx年开始,学校为今年新招收的年轻教师进行为期x天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角色的转化,学校教学模式讲解(自主学练,一课一自习),如何快速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班主任经历分享等。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意识到“一课一自习”是xx特色,各年级领导对我们寄予深切厚望,深受感动。
同时也明白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不管从事何种职业,你必须付出,你必须热爱,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
目前,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如何定义“合格”,我认为需具备以下条件:1、师德。
教师职业有其特殊性,“学位人师,行为示范”,学生具有模仿性,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在于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其如何做人。
2、热爱。
你要热爱这份职业,热爱学生,做到爱岗敬业,课前认真备课,专研学生,专研教材,做好课后反思。
3、公平。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成绩论优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教学采用鼓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教学方法。
4、学好教育知识,提升专业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将教育学学到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应用于生活。
作为新教师,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向老教师学习,敢于勇于正视不足,不断提升自我。
5、不断学习。
学习永无止境,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内存,不与时代脱节。
6、总结反思,这点尤为关键,每日反思,每周反思,每月反思,从反思中吸取教训,吸收经验,完善自我。
刚步入工作的我,紧张,压力自然会有,但并不害怕。
我要尽最大的努力,竭尽全力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认可,领导重用的合格教师。
岗前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心得体会2新的学期已经到来了,我们教师有迎来为期4天的职业培训,通过这几天的培训使我对教师的职责、师德、教研、教学方法的内涵又加深了一层认识,对教育教学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2024年学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学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得体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确保学校教育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名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面向全体学生,旨在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
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品德塑造,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其次,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提升思想境界和文化修养。
最后,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关注他们的心灵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健康地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困惑。
二、狠抓基础工作,做好宣传引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系统工程,离不开各项基础工作的支撑。
我们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
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状况,抓住学生的痛点和焦点,用亲切的语言和方式开展宣传工作。
其次,要及时关注热点问题,跟踪社会动态,及时发布有价值的信息,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
最后,要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
三、注重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要注重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思想和需求,及时给予回复和指导。
同时,我们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组织座谈会、讲座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开展思想交流和争鸣,促进他们的自主思考和学习成长。
四、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网络宣传和教育活动,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传播思想政治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鼓励工作岗位的竞争和创新,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益。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一章1、思想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2、政治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3、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研究对象: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我们认为“两个规律”是紧密联系的,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把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把握的前提和基础,两者内在统一地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那就对象。
5、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1)个人与社会: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得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社会是有人构成的社会,离开了人,社会就不成其为社会。
这启示我们:在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时,不仅要看到个人和个人行为,而且要看到个人及个人行为的背景,即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同样研究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也不能忽视人和人的活动。
(2)思想与行为: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部分理性认识,又包括有感性认识。
情感和意志等成分;行为则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
思想史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行为表现思想,又通过其效果检验思想。
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思想,并帮助人们克服思想和行为不一致的矛盾,使人的思想和行为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3)内化与外化:内化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初步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的初步探索[摘要] 根据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情况,结合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实践教学已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展实践教学,是我们思政课教师应着力探索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 实践教学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实践教学是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有效方式。
在新形势下,针对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难题,如何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如何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如何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一直是我们课程建设的重点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问题。
我们的教学改革的思路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带动教学内容从重理论向理论与实践并重转变,使学生学到真实本领,并能学以致用。
近几年来,我们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
为进一步扩大实践活动的参与面,今年下半年,在学院和教务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在为10级学生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同时,又为他们设计并印制“实践活动手册”,在学工部门的配合下,特别是依托学生社团,引导学生开展“五个一”(制定一份修身计划、参观一处革命遗址、参加一次公益活动、收集并分析一则案例、阅读一本好书)的实践活动。
绝大多数学生都扎实地开展了实践活动,并认真地完成了“实践活动手册”,达到了实践活动的目的。
通过“五个一”的实践活动,我们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新的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配合,整合教学、学工、团委与学生社团的重要机制。
当然,这一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并要在其它几门课程中落实。
至此,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已经明确了实践教学的目的、方向,掌握了一些实践教学和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积累了组织实践活动的经验。
小数的初步认识思政
小数的初步认识思政初步认识思政,可以理解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了解和认识。
思政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思政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增强对党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思政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让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法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思政教育要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从入学到毕业,始终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思政教育中,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政教育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年。
思政教育还要注重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初步认识思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不断增强对党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思政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通力合作,共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思政教育中有所收获,不断成长和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程作业
(二)
题目: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认识
类别: 2012 级硕士(硕士/博士)姓名:顾鑫
2012 年 3 月 13 日
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认识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按照其教育方式可分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1.显性思想政治教育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开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是较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一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对大学生而言,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团活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直观有形的教育[2]。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通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互联网等方式,将教育的内容融入到一定的环境中,同时引导受教育者去体验和感受,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渠道对受教育实行教育,尊重受教育者学习的主体性,从而让受教育者能很乐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所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载体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过程的隐蔽性等特征。
1.载体的多样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有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播载体,网络载体等,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依附一定的载体而存在,比如通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微博,博客,人人网等一些新的传媒手段作为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2.内容的丰富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像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那样需要上理论课,需要有固定的地点以及相对固定的教育内容和形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摆脱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因素,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因素都能成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
3.过程的隐蔽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的内容目的等融入到受教育者所在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一些活动中,让受教育者不知道他们正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将以前被迫的学习转变为他们自主的学习,这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具有隐蔽性,避免了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效果的长期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将教育内容融入到受教育者所在的环境中,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认同这些教育内容,同时把这些内容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良好品质,并且是不会轻易丢失的,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
三、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建设和谐校园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环境则是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和谐校园的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硬件就是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如校园的建筑,教室,寝室以及花草树木等等,这些硬件条件都是一个大学理念的物化,蕴含着大学的精神。
因此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和道德情操的培养;软件就是校园的精神文化环境,如大学的规章制度、学习氛围、同学与人相处的方式等精神层面的文化。
大学应该鼓励学术争鸣,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
和创新精神。
因此,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无形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这应该是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之一。
2.树立身边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辅导员老师以及高校的教师,如果他们能在平时的工作中能认真负责,治学严谨,公平公正,励精图治,那么对他们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积极的。
相反,如果老师们自己不能以身作则,不能身先垂范,那么他们怎么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使进行教育了,有些学生也会有抵触情绪,反而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教育。
因此高校老师应该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我,以良好的品质和崇高的人品来给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除了老师能作为示范榜样外,大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也能成为他们追求上进的动力,对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应注重发掘培养和树立典型,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
3.开展实践活动
应该鼓励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志愿支教等活动,让他们进入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让他们更加理解生活的不易,形成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理想信念。
可以组织开展暑期支教活动,让大学生深入到老少边穷地区,去感受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给他们心灵上的震撼,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
4.观看影视作品
改革开放以来,荧屏上出现了大量的爱国主义影片和电视剧,为我们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
如《亮剑》《集结号》《风声》等都是人们比较喜欢的影视作品,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并没有意思到是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就达成了。
5.运用网络手段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互联网应该成为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之一。
网络是一个相对隐蔽的世界,教育者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隐藏在一些信息和活动中,受教育者并不知道该信息的真正目的和意图,就能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可以通过一些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微博,博客,人人网,QQ等手段。
现在很多学校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可以通过微博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切实困难。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J].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2008.
[2]孙钦泉,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及实现途径研究[J],科技信息 ,2010(8)
[3]马兰,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学理论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