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
马铃薯
马铃薯马铃薯是茄科(Solanaceae)茄属中能形成地下块茎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学名马铃薯,别名土豆、山药蛋、洋芋、地蛋、荷兰薯。
普遍栽培的马铃薯种它有两个亚种ssp.andigena和ssp.tuberosum,二者同为四倍体。
在南美洲栽培的有7个品种。
每100g 块茎含水分75-82g、淀粉17.5g、糖1.0g、粗蛋白2.0g,以及各种维生素。
欧、美一些国家多用于主食,中国东北、西北及西南高山地区则粮菜兼用,华北及江淮流域多作蔬菜;也可作饲料和生产淀粉、葡萄糖、酒精等的原料。
马铃薯分布遍及欧、亚、非、美、大洋洲,从阿根迁南部到挪威、从平原到海拔4000米左右的南美高山和中国青藏高原均有栽培。
起源和传播:马铃薯起源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区,为印第安人驯化。
据秘鲁利马发掘的材料证明马铃薯的栽培约有8000年的历史。
马铃薯亚种ssp.andigena 分布于南美洲,ssp.tuberosum最初在智利南部沿海栽培,哥仑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才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
1570年左右传入西班牙,1590年传入英格兰,经过两个世纪才遍布欧洲;1621年传入北美洲;17世纪末传到印度和日本,1650年传入中国。
植物学性状:须根系。
块茎发芽后,先从幼芽基部长出初生根,后在茎的叶节处抽出匍匐茎,发生3-5条匍匐根。
初生根先呈水平方向扩展,约30cm后转而向下,有的深达60-70cm,开成马铃薯的主要吸收根群。
匍匐根主要向水平方向伸长约20cm。
地上茎为绿色或着生紫色斑点,横断面棱形,具波状或直形棱翅,称茎翼。
茎端顶芽形成花芽,呈假二叉分支。
茎上各叶腋均能发生侧枝。
地下茎一般有6-8个节,节上叶退化成鳞片状,从叶腋抽生匍匐茎,在湿润黑暗条件下呈横向生长,见光时则转而向上形成枝条。
匍匐茎尖端短缩膨大形成块茎。
块茎上分布很多呈螺旋状排列的芽眼,靠匍匐茎的脐部周围芽眼分布较稀,顶部较密。
顶部芽眼发牙势较强,长势旺,块茎表面分布很多皮孔,是气体交换的通道,初生叶为单叶,心脏形,后发生的叶为奇数羽状。
马铃薯
4、马铃薯枯萎病
症状: 初地上部 出现萎蔫,剖开 病茎,薯块维管 束变褐,湿度大 时,病部常产生 白色至粉红色菌 丝。
防治方法:
(1)与禾本科作物或绿肥等进行4年轮作。 (2)选择健薯留种,施用腐熟有机肥,加
强水肥管理,可减轻发病。 (3)必要时浇灌12.5%增效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300倍液。
2、茎
马铃薯的茎,按不同部位、不同 形态和不相同的作用,分为地上茎、 地下茎、匍匐茎和块茎4种。
3、叶
马铃薯的叶子和其他绿色植物的 叶子一样,它的叶绿体吸收阳光, 把根吸收来的营养和水分,以及叶 片本身在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制造成富有能量的有机物质,同时 释放出氧气。这些有机物质,通过 地上茎、地下茎、匍匐茎,被输送 到块茎中贮藏起来,供应根、茎、 叶、花等生长时应用。
马铃薯的施肥技术
1、基肥
首先要施足基肥。应选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 一般每公顷铺施75000千克左右,结合播前整 地深翻、起垄。除施用西洋有机肥料外,在 播种时可在播种穴或沟内施一些西洋磷、钾 肥(或草木灰)作种肥,一般每公顷施西洋磷 酸二铵150-225千克或三元复混肥225千克, 或视土壤肥力状况而定,为马铃薯高产打好 基础。
马铃薯早疫病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要尽可能减少马铃薯在逆境状 况下生长,保证植株需要的水肥条件,促进植株生 长健壮,提高其抗病能力。
(2)收获后深耕灭茬,减少翌年初侵染源。 (3)马铃薯封垄后,植株生长稳定期开始,每 隔10d喷施1次保护性杀菌剂。在田间发现早疫病症 状时及时喷施治疗性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d喷1 次,共喷3次。
马铃薯
☆马铃薯的形态特征和生长 发育
马铃薯,又名土豆(potato)
马铃薯,⼜名⼟⾖(potato)【药名】:马铃薯【别名】:洋芋、⼭药蛋、洋番薯、⼟⾖、蛮蛮、⼭洋芋、地蛋、洋⼭芋、荷兰薯、薯仔、茨仔【汉语拼⾳】:ma ling shu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tuberosum L. 【功效】:和胃健中;解毒消肿【考证】:马铃薯,原名阳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黔滇有之。
绿茎青叶,叶⼤⼩、疏密、长圆形状不⼀,根多⽩须,下结圆实,压其茎则根实繁如番薯,茎长则柔弱如蔓,盖即黄独也。
疗饥救荒,贫民之储,秋时根肥连缀,味似芋⽽⽢,似薯⽽淡,羹臑煨灼,⽆不宜之。
叶味如豌⾖苗,按酒侑⾷,清滑隽永。
开花紫筒五⾓,间以青纹,中擎红的,绿蕊⼀缕,亦复楚楚。
⼭西种之为⽥,俗称⼭药蛋,尤硕⼤,花⽩⾊。
"根据以上⽂字描述及现其附图,与本品原植物相符。
【科属分类】:茄科【拉丁⽂名】:RhiZoma Solani Tuberosi 【主治】:胃痛;痄肋;痈肿;湿疹;烫伤【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或晒⼲。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动植物形态】:⼀年⽣草本,⾼30-80cm。
⽆⽑或被疏柔⽑。
地下块茎椭圆形,扁圆形或长圆形,直径约3-10cm,外⽪黄⽩⾊,内⽩⾊,具芽眼,着⽣于匍匐茎上,成密集状。
奇数不相等的⽻状复叶;总叶柄长3-5cm,⼩叶柄长1-8mm;⼩叶6-8对,常⼤⼩相间,卵形或矩圆形,最⼤者长约6cm,最⼩者长宽均不及1cm,先端钝尖,基部稍不等,全缘,两⾯均被⽩⾊疏柔⽑,叶脉在下⾯突起,侧脉每边6-7条,先端略弯。
伞房花序顶⽣,后侧⽣;花萼钟形,直径约1cm,外被疏柔⽑,5裂,裂⽚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花冠辐射状,⽩⾊或蓝紫⾊,直径2.5-3cm,花冠筒隐于萼内,先端渐5裂,裂⽚略呈三⾓形;雄蕊5,花丝短,花药长圆形,约为花丝的5倍长;雌蕊1,⼦房上位,2室,花柱较雄蕊稍长,柱头头状,结实少。
浆果圆球形,光滑,直径约1.5cm,熟时红⾊。
马铃薯基本知识介绍
马铃薯基本知识介绍
一、马铃薯基本介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落叶灌木,
属于茄科马铃薯属植物,植株高达60厘米,具有较强的耐寒和耐旱能力,性喜温暖干燥的气候,如秋季、冬季和春季可采种,以应季和晚熟种植品
种为主,营养价值较高,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食用蔬菜。
二、营养价值
马铃薯营养丰富,具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
营养成分,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由多糖(淀粉)、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和木质素组成,可以提供身体能量,蛋白质可提供人体必需的氨
基酸,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E、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可以
促进人体免疫力的生长发育,矿物质主要为钾、镁、钙、磷、铁、锌和铜等,营养价值极高。
三、遗传育种
通过遗传育种可以获得更优质的马铃薯,这一育种方法可以根据植物
的营养、品质、抗病性、耐逆性等来进行改良,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品质。
马铃薯(土豆)的简介、种植技术及深加工产品
马铃薯(土豆)的简介、种植技术及深加工产品目录一、马铃薯(土豆)的简介 (1)(一)马铃薯(土豆)的名称由来 (1)(二)马铃薯(土豆)的历史起源 (2)(三)马铃薯(土豆)的形态特征 (2)(四)马铃薯(土豆)的生长习性 (3)(五)马铃薯(土豆)的品种分类 (4)(六)马铃薯(土豆)的营养价值 (5)二、马铃薯(土豆)的种植技术 (5)三、马铃薯(土豆)的深加工产品 (8)(一)马铃薯(土豆)的经济价值 (8)(二)马铃薯(土豆)的深加工产品类别 (9)一、马铃薯(土豆)的简介(一)马铃薯(土豆)的名称由来“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
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
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
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二)马铃薯(土豆)的历史起源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
16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
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
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带到英国,英国的气候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比其它谷物产量高且易于管理。
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
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
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马铃薯传入中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在21世纪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马铃薯
第二节
马铃薯形态特征
马铃薯是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的草本植物。 生产应用的品种都属于茄属结块茎的种(Solanum tuberosum L.),染 色体数2n=2x=48。市场上多用块茎繁殖,也称多年生植物。
一、根 根分直根系——种子繁殖所发生的根,有主侧根之分。
中原二作区: 包括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四省的南部,湖北,湖南二省的东部,河 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各省,面积占全国小于5%。 本区无霜期较长,为180—300天,年平均气温在10—18℃,最热月份平均 22—28℃,大于5℃积温3500—6500℃,年降雨量500—1750mm。
南方二季作区:
在块茎萌芽时;顶芽最先萌发,而且幼芽生长快而壮,从顶芽向下的各
芽眼,依次萌发,其发芽势逐渐减溺。
4. 块茎的大小决定于品种特性和生长条件,一般每块重50—
250g,大块可达1500g以上。 块茎的形状因品种而异,但栽培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块茎形状 产生一定变异。 块茎形状大致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圆形、长筒形、椭圆形。 在正常情况下,每一品种的成熟块茎,都具有固定的形状,是鉴别 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
北方地区,匍匐茎一般在出苗后7—10天开始发生,发生后10—15
天便停止生长,顶端开始膨大形成块茎。 经催芽处理的种薯,往往在出苗前即发生匍匐茎。 匍匐茎具有向地性和背光性,入土不深,大部集中在地表0—l0cm 土层内;匍匐茎长度一般为3—l0cm,野生种可长达1—3m。 匍匐茎比地上茎细弱得多,但具有地上茎的一切特性,担负着输送 大量营养和水分的功能,在其节上能形成纤细的不定根和2—3次匍匐茎。
高,一般可达85%—90%以上。
通常在干燥低温下贮藏7—8年,仍不失发芽力。
马铃薯调查报告
马铃薯调查报告马铃薯调查报告(一)在农业领域,马铃薯被广泛种植和消费,成为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本文将对马铃薯在农业中的地位、生长特点以及价值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一、马铃薯的地位马铃薯,又称土豆,属于薯蓣植物科。
它是世界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小麦和稻米。
由于其产量高、易储存、营养丰富等特点,马铃薯在饮食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它是人们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
二、马铃薯的生长特点马铃薯生长适宜温度在15℃到25℃之间,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8℃到20℃。
它主要以淀粉为营养物质,光照对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马铃薯喜光照充足、较长的日照时间。
此外,适宜的土壤条件和适量的水分对马铃薯的生长也至关重要。
三、马铃薯的种植和收获马铃薯的种植通常采用苗化种植,通过将马铃薯切割成苗块后进行栽培。
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可以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的收入。
马铃薯的收获时间大约在栽培后80天至120天之间,取决于品种和气候条件。
收获时,一般需先将地上部分清除,然后使用专用收获机具将地下部分的马铃薯挖起。
四、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马铃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钾、磷等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人体健康。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酶的重要成分,维生素C则对维护免疫系统和抗氧化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马铃薯中的钾和磷有助于维持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综上所述,马铃薯在农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具备丰富的营养价值,适宜种植和收获。
通过对马铃薯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马铃薯的生长特点,并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马铃薯调查报告(二)一、马铃薯的利用价值马铃薯不仅可以作为主食,还可以用于加工其他食品。
例如,马铃薯可制作成薯片、薯条、马铃薯泥等。
这些加工食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并成为众多快餐连锁店的重要菜品之一。
二、马铃薯的药用价值马铃薯还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
其中,马铃薯皮中富含丰富的纤维素,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问题。
马铃薯品种大全
马铃薯品种大全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是一种重要的食用作物,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马铃薯的品种繁多,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马铃薯品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种植或食用的马铃薯。
一、马铃薯品种大全。
1. 安地斯马铃薯。
安地斯马铃薯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安地斯山脉地区的马铃薯品种,具有植株矮小、块茎形状不规则等特点。
这种马铃薯适应性强,耐贫瘠、耐旱,是高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2. 马铃薯新品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需求不断增加,各地培育出了许多优良的新品种马铃薯,如马铃薯新品种“鲁丰”,“薯莨1号”等,这些新品种在产量、抗病性、口感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
3. 马铃薯优质品种。
优质品种的马铃薯具有口感细腻、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如“马铃薯优质品种1号”,“马铃薯优质品种2号”等,这些品种适合加工成各种马铃薯制品,如薯片、薯条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4. 马铃薯耐病品种。
马铃薯是一种容易感染病害的作物,因此培育出耐病品种对于保障产量和提高质量至关重要。
目前,已经有一些耐病品种的马铃薯问世,如“抗旱抗病马铃薯”,“病毒抗性马铃薯”等,这些品种在抗病性能上有很大突破,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5. 马铃薯地方品种。
各地因气候、土壤等条件的不同,培育出了许多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马铃薯地方品种,如“云南马铃薯”,“内蒙古马铃薯”等,这些品种在当地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结语。
马铃薯品种繁多,每种品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应的生长环境。
在选择种植或食用马铃薯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当地环境来合理选择品种,以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和食用体验。
希望本文介绍的马铃薯品种能够为大家在生产和生活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马铃薯
马铃薯的食用情况
• 一、土豆不可以生吃,原因如下: • 1、富含淀粉的蔬菜必须熟吃,不然淀粉不 破裂,人体无法消化 • 2、含有一种叫做凝集素的有毒蛋白质,可 使人体血液中的红血球凝集起来,入食之 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 致死。烧熟煮透后,有毒蛋白质就会失去 毒性可以放心食用。
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
如何避免
• 确定马铃薯的播种时期 • 加强田间管理,尽量保持生产条件的稳定, 增强有机肥料,增强土壤的保水、增肥能 力; • 根据马铃薯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情况,适 时灌溉,保持适量的土壤水分和较低的低 温; • 加强中耕培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 选择抗旱,不易发生二次生长的品种种植。
我省主栽品种的介绍
制作人——
马铃薯的信息
中文名: 英文名: 分布区域: 原产地: 日照: 马铃薯 potato 别称: 拉丁学名: 土豆、洋芋、地蛋、山 蛋、地豆子等 Solanum tuberosum
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 南美洲安第斯山 喜光照 水分: 温度: 不耐高温Fra bibliotek怕旱又怕涝
我国马铃薯生产区
•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西北、内蒙 古和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 然条件使定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马铃薯最 佳适种区之一。定西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 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 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 品加工基地。
• 一、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 马铃薯由根、茎(地上茎、地下茎、匍匐 茎、块茎)叶、花和果实组成。
畸形块茎形成的原因
• 块茎增长期由于高温、干旱等不良条件, 使正在膨大的块茎生长受到抑制,暂时停 止生长。后由于降雨或灌水,生长条件得 到恢复,块茎随之也恢复生长,这时进入 块茎的有机营养,在生理活动强的芽眼处 发生二次生长,形成各种畸形薯。
马铃薯
【马铃薯】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洋山芋、山药、山药蛋、馍馍蛋、薯仔(中国香港、广州人的惯称)等,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供食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一般新鲜薯中所含成分为淀粉9%-20% ,蛋白质 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除此以外,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
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是一种营养全面的粮、菜兼用作物。
由于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且具有抗灾能力强、适应范围广、增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因此栽培范围很广,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
在我国北方地区马铃薯是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其中,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马铃薯性喜温怕寒不耐热,喜光,属短日照作物,短日照和强光照有利于块茎的膨大。
但经人工选择和长期栽培,对日照长短反映已不明显,无论春季或秋季都能结薯。
露出土面的薯块,如长期受到日光照射,会使薯皮颜色变绿,龙葵素含量增多。
龙葵素具涩味,多吃会引起人畜中素,甚至死亡。
所以,在栽培上应注意中耕培土,使薯块不露出土面。
若马铃薯生育期间种植过密,光照不足会使茎徒长,植株抗病削弱。
属须根系植物,利用块茎无性繁殖的植株无主根,只有须根,入土较浅,主要分布在土壤耕作层内,而用种子直播的实生苗根系入土较深。
虽能适应多种土壤,但要求温度适中、通气良好的土壤条件,一般应选择排水好、耕层深、肥沃而疏松的砂壤土种植,土壤酸碱度以Ph5.0%-6.5较适宜,当土壤pH大于7时大部分品种有减产趋势;若土壤较黏重,则产生薯形不规则,芽眼突出等现象,而且马铃薯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产量及淀粉含量也低。
马铃薯发芽期间因薯块中贮有水分,较其他蔬菜耐旱。
在植株生长期间,开花和块茎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此期间充足的水分供应是马铃薯高产、稳产的保障。
关于土豆的基本知识
关于土豆的基本知识
土豆是一种常见的根茎类蔬菜,也被称为马铃薯。
它们是全球最重要
的作物之一,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和人类饮食。
以下是关于土豆的基本
知识:
1. 起源:土豆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大约在5000年前被当
地人发现并开始种植。
2. 种类:世界上有数千个土豆品种,包括白色、黄色、红色、紫色和
黑色等不同颜色的品种。
3. 营养价值:土豆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钾等营养成分。
同时,它们也是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
4. 储藏方式:储存土豆时应将其放在阴凉干燥处,并避免阳光直射和
高温环境。
如果储存条件不当,土豆容易受到霉菌感染。
5. 烹饪方法:土豆可以煮、蒸、炸或烤等多种方式进行烹饪。
其中最
常见的方法是将其切成块或片后油炸成薯条或薯片。
6. 健康食用建议:虽然土豆富含营养成分,但人们在食用时应注意适
量。
过度摄入土豆会增加身体的碳水化合物和热量摄入,可能导致肥
胖等健康问题。
7. 世界产量: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土豆生产国,其次是印度、俄罗斯和
乌克兰。
全球土豆年产量约为3亿吨左右。
总之,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土豆在人类饮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了解它们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种资源,并为我们的健
康饮食提供更多选择。
关于土豆的知识
关于土豆的知识
1. 土豆(学名: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块茎作物,中文
名“马铃薯”或“洋芋”。
2. 土豆源于南美洲,是印加帝国的重要农作物之一,15世纪
初传入欧洲。
3. 土豆是世界上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蔬菜之一。
世界各国的土豆品种繁多,颜色、形状、大小、质地各异。
4. 土豆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B族维生素、钾、钙、镁等营养成分,是一种营养均衡的食材。
5. 土豆可以生吃、煮食、炸制、烤制、蒸制等多种方式食用,广泛应用于餐饮、烹饪、食品加工等领域。
在中西方菜肴中都有广泛使用,如土豆泥、烤土豆、薯条、炖土豆等。
6. 常见的土豆品种有雪莉、赤皮、花芯、洛川红、青皮等。
在中国,土豆主要分布在云南、甘肃、河北、黑龙江等省份。
7. 土豆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肠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同时,土豆还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抗氧化等作用。
马铃薯
马铃薯(英文:potato),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地蛋、洋芋、土豆等。
营养价值土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促进胃肠蠕动[8],疏通肠道。
除此以外,土豆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
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
产地介绍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
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定边成为中国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
种植过程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纺锤块茎,X和S花叶病毒)和环腐病,定边马铃薯选用直径为3~3.5厘米的健康种薯进行整薯播种。
严格按照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的施肥原则。
土豆的选购不同的烹饪方法,选择相应的品种,如果是用来烘烤或者制作炸薯条的,可以选择形状长圆,外皮比较粗糙的土豆,这些土豆通常淀粉含量比较高。
如果想做炖肉的配菜,沙拉或者煮浓汤,要挑选皮薄而光滑的,形状各异的土豆,这种土豆通常淀粉含量低,而水分和糖分较高,在水中仍能成块。
秋到冬季是土豆的盛产季节,应挑选形状丰满,表面无伤痕,皱纹的为佳,切忌不可挑选外皮呈绿色或发芽的土豆。
土豆的存储长期存放可以将土豆与苹果放在一起,因为成熟的苹果会释放出一种植物激素—乙烯,这种激素可以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和器官的脱落。
土豆和苹果放在一起时,苹果产生的乙烯会抑制土豆芽眼处的细胞产生生长素,生长素积累不到足够的浓度,自然不会发芽了,熟的香蕉应该也有这种效果。
土豆的烹饪小技巧1.去土豆皮:准备一张锡纸(烘焙用的),将锡纸亮面朝外,揉成一团,用锡纸团将土豆表皮搓揉一遍,将搓揉过的小土豆放入清水盆中,土豆皮便悉数漂浮出来了。
2.削皮时,只削掉薄薄的一层,因为土豆皮下面的汁液有丰富的蛋白质。
去了皮的土豆如不马上烧煮,应浸在凉水里,以免发黑,但不能浸泡太久以免使其中的营养成份流失。
3.土豆表面往往有蓝青色的斑点,配菜时不美观,如在煮土豆的水里放些醋(每千克土豆放一汤匙) 斑点就会消失。
马铃薯
马铃薯,不容忽视的粮食
相对于小麦、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马铃薯 的增收潜力要大得多;马铃薯比小麦、玉米、 水稻更耐贮存,马铃薯全粉可以贮存15至20 年不变质;马铃薯全粉,是营养丰富的粮食, 通过加工转换成多种营养丰富的食品;马铃 薯产业链很长,变性淀粉更是广泛应用于食 品、石油、化工、医疗、钢铁制造、污水处 理等几乎所有行业,世界上目前有马铃薯变 性淀粉2000多种。
马铃薯的食用价值
经常吃马铃薯的人身体健康,老得慢。马铃薯 在原产地就有几百个品种,在世界各地的人们根 据不同的用途又不断地培养新品种,目前全世界 有几千个品种,有含淀粉比例较高,适合作为主 食的,也有适合作为蔬菜食用的。出很多新品种。 马铃薯有营养,是抗衰老的食物。100g马铃 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钙11~60mg,磷15~ 68mg,铁0.4mg~4.8mg,硫胺素0.03~0.07mg, 核黄素0.03~0.11mg等。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 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 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
由此可以看出马铃薯是 新世纪最有发展前景 的经济作物之一,产 业潜力巨大,优势明 显,前景看好,我们 要好好的发展马铃薯 种植业,扩展马铃薯 市场。
马铃薯
马铃薯简介
• 马铃薯,又名土豆(potato),土芋,洋芋, 茄科茄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地下块茎可供食 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
马铃薯的详细介绍
植株:马铃薯的株高约50~80 厘米。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 部分。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紫色和黑色;薯 肉为白、淡黄、黄色、黑色、紫色及黑紫色。初生叶为单 叶,全缘。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羽状复叶。聚伞花序 顶生,有白、淡蓝、紫和淡红等色的浆果。 种植历史:野生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 被当地印第安人培育。16世纪时西班牙殖民者将其带到欧 洲,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 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带到英国。1719年由爱尔兰移 民带回美国,开始在美国种植。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传 播到中国。
土豆科普小知识简短
土豆科普小知识简短
土豆,学名马铃薯,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植物,现在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
以下是一些关于土豆的简短科普知识:
1.起源:土豆最早起源于安第斯山脉地区,由印第安人种植。
16世纪初,西班牙征服者将土豆引入欧洲。
2.植物特征:土豆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块茎为食用部分。
植株通常有叶子,花朵为白色、粉红色或紫色。
3.品种丰富:有各种各样的土豆品种,包括马铃薯、红薯、甘薯等。
它们在形状、颜色和口感上都有所不同。
4.主要产地: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和德国是世界上土豆产量最大的国家。
5.主要营养:土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C、钾等。
它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能源来源。
6.烹饪用途:土豆可以煮、炸、烤,也可以制成马铃薯泥、马铃薯片等多种美食。
7.保存方便:土豆是一种耐储藏的食材,能够在适当的环境中保存相当长的时间。
8.重要历史作物:在一些国家,土豆曾经是解决饥荒问题的关键作物,因为其高产和适应性。
总体而言,土豆是一种重要的全球性食物,对人类的饮食结构和农业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整理)第六章马铃薯
第六章马铃薯第一节概述一、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1.马铃薯是宜饲宜做工业原料的粮食作物,2.淀粉含12%~22%,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盐类和维生素B、C等。
3.块根单位重量干物质所提供的事物热量高于所有的木谷类作物。
4.可以制作淀粉、糖精、葡萄糖、酒精等工业产品,加工成薯片、薯条、全粉等。
5.还是多种家禽和家禽的优质饲料。
二、马铃薯的起源、分布与栽培区划(一)马铃薯的分布与起源马铃薯栽培种的起源中心为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的的喀喀湖”盆地中心地区。
南美洲是马铃薯的故乡。
野生种的起源中心是中美洲及墨西哥,马铃薯是第四大农作物。
分布世界五大洲148个国家和地区。
主产过为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波兰,占世界的60%。
我国主产区为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占全国的90%以上,面积最大的是内蒙古,种植面积64.64万hm2黑龙江省种植面积为24万hm2,占全国6.2%。
(二)马铃薯的栽培区划三、北方一作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省除辽东半岛以外的大部分,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宁夏、甘肃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天山以北地区。
2.中原二作区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省的南部、湖北、湖南两省的东部、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实行春、秋二季栽培。
春季多为商品薯生产,秋季主要是生产种薯。
与其他作物间套作。
3.南方二作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台湾等省。
秋播后冬播,栽培的集约化程度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薯出口基地。
4.西南一、二季混作区云、贵、川、西藏等省及湖南、湖北的西部山区。
本区多为山地和高原,区域广阔,地势复杂,海拔高度变化很大。
马铃薯在本区有一季作和二季作栽培类型。
三、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概况1950年全国马铃薯栽培面积155.9万hm2,总产8701kt,平均单产5.58t/hm2,1982年全国栽培面积245万hm2,平均单产9.7t/hm2,1995年以来,发展很快,2000年全国栽培面积472.3万hm2,总产66282kt,平均单产14t/h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教育科学版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沉与浮的第7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目标】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在探究过程中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并勇于实践。
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分析】本课共编排了4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马铃薯在两种液体中的沉浮;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比较两种液体,做加热液滴的实验;第三个活动是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盐水);第四个活动是拓展延伸,了解有关死海的资料。
本课内容既是对本单元第一课内容的联系,延续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也是对后面研究马铃薯沉浮原因的一个铺垫。
【学情分析】在未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生活当中已经认识了一些有关沉浮的现象,但学生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变化,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
【科学概念】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重点】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盐水。
学生分组实验:液滴加热实验:酒精灯、火柴、燃烧匙2个、滴管2根、实验记录单调制液体实验: 100毫升水、食盐、白糖、味精若干分装在杯中(每个小组领其中一份)、烧杯1只、搅拌棒一根、药匙(饮料瓶盖)一个、毛巾1块、实验记录单【课前准备】1、学生3人一小组,教师提出三个角色:小组长(材料员)、操作员、记录员。
学生小组讨论,明确分工。
2、教师提示观察者、思考者两个角色全班学生都要承担。
以游戏形式来让学生再次明确各自的分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看看谁到我们的课堂上来了呀?(课件出示:刘谦)生:刘谦。
师:喜欢他们吗?生:喜欢师:为什么喜欢他呢?生1:因为他会变魔术。
师:说得真好!老师刘谦哥哥那儿学到了一个小魔术,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表演这个魔术。
师:先来看看我需要的道具,这是两杯液体,分别标有1号和2号。
再看,这是什么?(出示:马铃薯)师:魔术表演开始了。
我先把它放进1号杯中,马铃薯怎么样了?生:沉下去了。
师:下面我要让它浮起来,可能吗?睁大眼睛看仔细。
(师将马铃薯放入2号杯中,马铃薯浮起来)师:我的魔术表演成功了。
掌声在哪里?师:魔术表演看完了,大家有什么疑问吗?生:为什么马铃薯在1号杯中沉下去了,在2号杯中却浮起来了?师:你真善于发现问题。
这就是老师今天这节课要和大家一起探究的问题。
揭示课题: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二、引导推测,实验验证1、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提出实验方案。
师:同一个马铃薯在1号杯中会沉,在2号杯中会浮,你们觉得这是什么原因?生1:两杯液体不同。
生2:2号杯中是盐水。
师:你能确定这杯是盐水吗?生:能确定。
师:你真的能确定它就是一杯盐水吗?(大部分学生沉默了)师:如果说这杯是盐水,怎么证明?生:可以尝尝。
师:是个很便捷的办法。
不过,能尝吗?为什么不能尝?生:如果是有毒的物质怎么办?师:你很有安全意识。
对于不明物体,我们是不能轻易尝的,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还有其他办法证明你们的猜测吗?生:用火烧,把水烧干后就能看到盐了。
师:这个主意不错。
下面我们就采用这个办法来证明我们的猜测吧。
让我们一起共同完成这个液滴加热实验。
2、指导学生实验方法,小组合作实验。
师:老师已经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实验材料(课件出示实验材料)。
请看,这是两根滴管,用来从杯中取液滴;这是两个燃烧匙,把取来的液滴滴入燃烧匙中进行加热。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准备两根滴管和两个燃烧匙吗?生:因为有两杯液体。
师:对,科学是严谨的,两种不明液体不能混在一起。
实验材料还有酒精灯、火柴和实验记录表。
师:准备好了材料,我们再来看看该怎么做这个实验。
(课件出示实验步骤)先点燃酒精灯,再用一根滴管从1号杯中取2—3滴液滴,滴入燃烧匙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燃烧中的液滴,等液滴变干后,观察并记录燃烧匙上留下的痕迹。
接着,换另一组燃烧匙和滴管,加热2号杯中液滴,并记录留下的痕迹。
最后,用酒精灯的灯罩连续盖两次熄灭酒精灯。
师:清楚实验步骤了吗?在完成这个实验前老师要强调几点(课件播放实验注意事项)(1)、加强小组合作,活动有秩序,声音小,速度快,动作轻;(2)、正确使用实验用品,不要让实验用品污染环境;(3)、依据操作步骤,注意安全,避免烫伤;(4)、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用品。
请各组长拿一根滴管先取1号杯中的液滴,开始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效果明显,盐水中析出了白末,学生非常兴奋。
)3、汇报实验结果,提出新的猜测。
师:好了,说说你们组有什么发现?生1:1号杯中的液滴加热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2号杯中的液滴加热后留下了一种白色颗粒。
我们认为马铃薯的浮起与这种白色颗粒有关。
生2:1号杯中的液滴加热后没有留下痕迹,2号杯中的液滴加热后有盐,我们认为马铃薯的浮起与盐有关。
师:这个说是盐,那个说是白色颗粒,哪种描述更科学准确?生:白色颗粒。
师:为什么?生:因为白色不一定就是盐,还可能是其他物质。
师:你真善于思考。
现在我们并不能确定这种白色颗粒就是盐。
那同学们想想这种白色颗粒可能是什么呢?生:盐、糖、味精。
师:还有其他的可能吗?生:有。
师:对,还可能是其它可溶性的白色物质。
师:是不是只要在水中溶解了其他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呢?我们该怎样来验证?生:我们可以在水里加盐试试。
师:这个主意好。
亲自实验才能知道结果。
评析学生的推测对不对,就要设计验证推测的方法。
学生不一定能够想到要验证,因此教师的“导”就显得特别重要。
教师适时的出示有结构的材料,有效的避免了学生实验操作的盲目性。
实验中不同现象的出现继续冲击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考角度从对液体的研究转入对液体影响物体沉浮的研究,这是学生第二次思维的碰撞,也使学生参与到了深入探究的活动中。
三、观察操作,调制溶液师:好,下面我们就来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先来想想进行这样的实验要用到哪些材料?生:盐、水、马铃薯。
师:这些材料老师都已经准备好了。
那你们准备怎么做这个实验,小组里先讨论讨论。
学生汇报想法。
师:同学们准备试着在水里溶解盐,看看能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那除了盐之外,还可以试着溶解其他物质吗?生:糖和味精也可以试试。
师:这两种物质老师也准备了。
还需要什么吗?你们准备怎么把这些物质加进去呢?生:用勺子。
师:对,还需要用上勺子。
那你认为用勺子怎样加比较合适?生:一勺一勺地加。
师:为什么这样做?生: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马铃薯是怎样浮起来的。
师: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
就按你说的,咱们要一勺一勺地加,不过老师在这把勺子换成了饮料瓶盖。
师: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老师提出两点要求:1、使用饮料瓶盖时,先舀满一勺,再用筷子在上面一抹,抹成一平勺,这样就能保证每组每次加得同样多。
2、加入物质后,一定要充分搅拌,让它完全溶解在水中,然后再放入马铃薯。
师:明白了吗?动手前做一个计划对实验探究是十分重要的。
实验时,一边观察,一边记录,这是沉浮情况记录表。
(指导填写)最后,我们再来明确各自的分工。
当你们小组的马铃薯浮出水面后,材料员赶快整理材料,还回材料处,其他同学则赶紧整理记录表,准备汇报。
师:请材料员来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已经完成实验的小组用你们的行动告诉老师。
准备向大家汇报你们的发现吧。
生1:我们小组加的是盐,加第一勺,马铃薯是沉的,加第二勺,马铃薯浮起来了一点,加第三勺,马铃薯浮得比刚才高了一点,加到第四勺,马铃薯浮得更高了。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加两勺盐,马铃薯才能浮起来。
盐加得越多,马铃薯浮得越高。
生2:我们小组和他们是一样的。
生3:我们小组加的是糖,加第一勺,马铃薯是沉的,加第二勺,马铃薯是沉的,加第三勺,马铃薯浮起来了,加到第四勺,马铃薯浮得更高了。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加三勺糖,马铃薯才能浮起来。
糖加得越多,马铃薯浮得越高。
师:其它加糖的小组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生4:同意。
生5:我们小组加的是味精,加第一勺,马铃薯是沉的,加第二勺,马铃薯是沉的,加第三勺,马铃薯浮起来了,加到第四勺,马铃薯浮得更高了。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加三勺味精,马铃薯才能浮起来。
味精加得越多,马铃薯浮得越高。
师:其它加味精的小组和他们的意见一样吗?生6:一样。
师小结:通过实验探究,同学们都获得了不少新发现,你们所调制的盐水、糖水、味精水都让马铃薯浮起来了。
那是不是所有的盐水、糖水、味精水都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呢?生:不是。
师:那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液体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生:水里的盐、糖、味精加到一定的量时,马铃薯才会浮起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并不是在水中溶解了盐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要一勺一勺地加盐,达到一定的浓度之后,马铃薯才会浮起来。
也就是说,只有什么样的液体才能使原本会沉的马铃薯浮起来呢?引导学生得出:只有达到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评析不局限于用食盐做实验,调制不同的液体来检验学生的猜想,这样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是不是所有的盐水、糖水、味精水都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呢?这个问题的提出非常有价值,促使学生进一步进行思考,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同时还特别强调了本课的主要任务所在:水中要溶解一些物质,使它的密度增大,也就是浓度增大,大到一定程度就会使马铃薯浮起来,也就是说液体的浓度不同,也能影响物体的沉浮。
强调到位,学生记忆深刻。
四、阅读拓展,激励提高师:刚才我们每一个小组都调制出了一杯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那如果给你一个足够大的容器,你能不能调制出使人浮起来的液体呢?生:能,死海就是这样。
师:你的知识可真丰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关死海的知识吧。
学生阅读材料。
师:死海特别在哪里?为什么?生:人可以躺在海面上读书看报纸。
因为死海的含盐量很高,所以就能使人浮起来。
师:今天老师还要向同学们推荐几个地方,那儿也能让人浮起来。
这是中国的死海,在我国的四川、重庆、山西等地都有了人造死海,同学们有机会可以亲身去体验一下。
评析学生对死海的有关知识可能有的知道一些,这里说明,进一步增强了印象。
同时教师适当地补充了中国的死海资料,恰到好处,消除了死海可望而不可及的遗憾之处,给了学生一种体验的冲动,激励作用十足。
五、课堂总结师:说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师:是不是只有这三种浓溶液能使马铃薯浮起来?老师交给大家一个任务:课后继续探究还有哪些液体能使马铃薯浮起来,想想它们为什么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发现。
最后,刘谦哥哥还想告诉大家“一切魔术都离不开科学原理的运用”那么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奥!评析本课小结一改“你学会了什么”的提问方式,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