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一. 教材分析《做一个钟摆》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个实践活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认识钟摆,理解钟摆的原理,进而制作出自己的钟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简单的物理现象有所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喜欢动手操作,对于实践活动充满兴趣。

但同时,学生对于较为复杂的物理原理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来加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原理,知道钟摆是如何工作的。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钟摆的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制作钟摆的过程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动手操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钟摆的图纸和材料。

2.准备钟摆的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3.准备教学课件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钟摆是什么吗?它是如何工作的?让学生对钟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展示钟摆的图纸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钟摆的结构和原理。

同时,通过播放钟摆的运作视频,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钟摆的工作原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份钟摆图纸和制作材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钟摆。

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制作完成后,让学生演示自己的钟摆,并讲解钟摆的工作原理。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钟摆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钟摆,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类似的原理?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7做一个钟摆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7做一个钟摆 教科版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材及学情分析】
《做一个钟摆》是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与测量》的第七课,是一节以活动构建概念的课。

五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自我控制能力较强,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学习,并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操作能力。

在前两节课已经了解了摆的快慢与摆幅、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长有关”三个概念,在本课教学中主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摆长,摆长与摆的摆动快慢的关系这两个概念,并让学生制作30秒摆动30次的摆,目的是为第八课作一个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经历三次认知冲突后意识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经历实验和数据分析,理解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探究:
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30秒摆动30次的摆。

科学态度:
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通过制作活动意识到科学能应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

【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设计理念主要是想通过一次一次的实验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探究对摆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关表单】
30秒内摆动次数记录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7做一个钟摆5-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7做一个钟摆5-教科版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7、做一个钟摆
教学内容: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1、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2、对钟摆不断地调整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

3、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难点: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长对摆的快慢的影响。

教学过程:
提高,深化所学。

3、总结归纳,整理信息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是利用什么方法怎样学的?
板书设计:
7、做一个钟摆
(从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叫摆长)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对单摆的周期公式的初步感知,重点研究了单摆运动的周期公式:(T=2π√(L/g).其中L指摆长,g是当地重力加速度)中L对摆快慢的影响。

主要
是内容多,时间仓促。

作业设计详见课件。

3.7做一个钟摆课时教案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2022年)

3.7做一个钟摆课时教案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2022年)

《做一个钟摆》教案1.知识与技能(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2.过程与方法(1)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2)对钟摆不断地调整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

(3)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教学难点】调整摆的长度,能改变摆的摆动周期。

实验探究法木条、支架、金属圆片、秒表一、导入新课DIY是动手制作。

学会自己动手做DIY可以不用花一分钱,不用费一点力,瞬间让物品会"说话""活起来"。

做制作的同时可以把心意融入礼物、把情意溶入祝福,看到的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每个DIY作品都含有自己丰富多彩的一面,制造的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我们可以DIY很多的物品,例如:飞机、扇子、小船等等,今天让我们一起做一个钟摆。

二、实践探究通过学习知道,摆的快慢与摆的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的摆长有关。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个概念,什么是摆长?摆长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那么什么是重心呢?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摆的摆长是怎样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呢?(一)摆长是怎样影响摆动次数出示两个特殊的摆,它们的摆锤分别是粗细相同的木条,长度分别是20厘米与30厘米。

这两个摆如果摆动起来,在同样的时间里哪个摆摆动次数多,哪个少。

用实验探究。

出示30厘米的木条和20厘米的木条。

木条摆动次数记录结论:木条长度为30厘米的摆,摆动的速度要比长度为20厘米的摆摆得慢。

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不变的因摆绳长度、摆锤长度素摆锤重量改变的因素实验步骤如果在30厘米长的木条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比较没有金属圆片和加上金属圆片的摆的摆动快慢有什么变化?观察并记录它们在15秒内分别摆动多少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制作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制作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制作一个钟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制作一个一分钟能摆动60次的钟摆,用比较的方法调整摆锤的位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对有关摆的新问题表现出积极探究的兴趣。

2.能尊重实验数据,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3.“摆长长,摆动慢;摆长短,摆动快”这一发现在人类计时工具中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1.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2.做一个1分钟摆60次的摆。

难点:1.理解摆长不等于摆绳长度,而是指从摆的悬挂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调整易拉罐底部(摆锤)的位置。

【教学准备】小组材料:木条(30厘米长)(也可以是30厘米的尺子)、易拉罐底部(小)、若干棉线、若干强力双面胶、铁架台。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出示上节课的演示材料:三个易拉罐(一个空、一个装一半水、一个装满水)。

生演示:同时、同高度一起摆动。

发现:空和满的易拉罐摆得差不多快,一半水的易拉罐摆动比较慢。

原因:摆绳上端到摆锤重心的距离叫做摆长。

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长,摆动慢;摆长短,摆动快。

一半水的重心往下移,使这个摆的摆长增加,摆动就慢了。

师再出示材料:两根一样的木条(其中一根上的底端固定了一个易拉罐底部)。

两这两根木条系在铁架台上,制成两个摆。

提出问题:这两个摆摆动快慢一样吗?生预测:不一样,有易拉罐底部的摆摆动得慢,因为重心下移,是这个摆摆长变长。

生演示,发现:有易拉罐底部的摆摆动得慢。

师:可见,摆长长,摆动慢;摆长短,摆动快。

我们今天就利用木条(30厘米长)、易拉罐底部、若干棉线、若干强力双面胶、铁架台来制作一个钟摆。

师出示并板书课题:制作一个钟摆。

二、探究活动:制作一个钟摆师:我们来制作一个一分钟能摆动60次的钟摆。

师引导学生:易拉罐底部(摆锤)放在木条的哪个位置,摆可以一分钟摆动60次?生讨论。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2)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2)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时间7.做一个钟摆一、教材简析:《做一个钟摆》是五下科学时间单元第七课,通过前面“机械钟摆”、“摆的研究”的学习,学生对摆的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课的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对摆的认识又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

学生通过前面二节课的研究,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的基础之上,所设置的一个新问题,如果在三十厘米长的木条上固定一块圆形金属片,该怎样控制这个摆的摆动快慢?学生该怎样进行研究呢?动手动脑当然是科学研究的好方法。

为此,教师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提供有结构的动手材料;二是指导学生动脑操作材料。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提供的有结构的材料进行动手、动脑操作,学会控制摆的摆动快慢,进而利用学会的方法在课堂中,制作出一个30秒摆动30次的摆,即摆钟的摆。

二、教学背景:通过5、6两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长越短摆得就越快。

但是教科书又为学生们的研究设置了新问题,如果在30厘米长的木条(或塑料棒)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该怎样控制这个摆的摆动快慢呢?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将用调节摆长的方法来调节摆的快慢。

经过这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钟摆,并学会控制钟摆的快慢。

根据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们也将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也就是摆钟的摆。

在综合考虑时间、材料、效率等问题的基础上,我对教材作了如下的调整:1.课本最后一个活动“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摆”,经过理论的计算和实践的检验,做一个这样的摆需要1米多的绳子,这样实验起来很不方便。

另外,课题是“做一个钟摆”,一般情况下,钟摆每分钟转动60次。

因此,我把活动设计成“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2.关于材料的选择。

课本里要求“在30厘米长的木条(或塑料棒)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从而制成一个摆,还要求金属圆片能固定在不同的位置。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中的《3.7做一个钟摆》是一节实践性较强的科学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钟摆的原理,并能够亲自动手制作一个钟摆,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周围的物体和现象充满好奇。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简单机械的知识,对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制作钟摆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实际操作上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钟摆的原理,学会制作一个钟摆,并能解释其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合作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钟摆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钟摆的制作过程,尤其是对钟摆原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发现问题,学生通过实验、制作、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钟摆的相关知识,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

2.学生准备:提前学习简单机械知识,了解钟摆的基本原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钟摆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钟摆是如何工作的吗?”引导学生思考钟摆的原理。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钟摆的原理,并通过动画或实物展示钟摆的工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钟摆的运作。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教材中的制作方法,亲自动手制作钟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钟摆,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3.7《做一个钟摆》教案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课题做一个钟摆单元 3 学科科学年级 5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相同的绳长,摆锤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摆长的定义。

2、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3、对比摆长不同会影响摆的快慢,调整摆长,做一个1分钟摆30次的摆。

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重点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难点通过相同的绳长,摆锤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摆长的定义;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这两个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小结】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重量不一样。

2、这两个摆的摆动快慢一样吗?讨论交流通过上节课发现的新问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一、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1、根据我们对摆的研究,让我们来制作一个钟摆(1)任务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或塑料棒),竖直悬挂在支架上,让其能自由摆动。

观察哪个摆动得快,哪个摆动得慢。

(2)注意事项①两个摆的摆绳长度要一样②摆动的时间要相同(15秒)③自由摆动,不能推摆④碰到支架需重新实验⑤重复实验三次,做好记录(3)15秒木条摆动观察记录制作摆,观察通过相同的绳长,摆锤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摆长的定义。

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2、摆的快慢与木条(或塑料棒)的长度有什么关系?(1)摆长与摆绳摆长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从效果看,可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拓展】怎样确定物体的重心?【小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

例如,均匀细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柱的重心在轴线的中点。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是一节实践活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钟摆的原理,学习制作一个简易的钟摆,并探究影响钟摆摆动周期的因素。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强,对于简单的实验和制作活动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钟摆的原理和物理概念理解较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耐心讲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钟摆的原理,知道钟摆的摆动周期与摆长和重力的关系。

2.学会制作一个简易的钟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观察、思考、探究的科学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钟摆的原理,制作一个简易的钟摆。

2.教学难点:钟摆摆动周期与摆长和重力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钟摆的原理和影响摆动周期的因素。

2.运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制作钟摆,培养操作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钟摆的材料:木棒、小球、绳子、计时器等。

2.准备相关的科学知识资料,以便为学生提供参考。

3.划分好学习小组,确保团队合作顺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钟摆的图片和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关注钟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钟摆是如何工作的吗?”让学生思考钟摆的原理。

2.呈现(5分钟)简要讲解钟摆的原理,展示制作钟摆的材料和工具。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钟摆的摆动周期与摆长和重力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领取制作钟摆的材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制作钟摆。

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制作好的钟摆,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其他学生倾听,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钟摆实验,探究摆动周期与摆长和重力的关系。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做一个钟摆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做一个钟摆

7.做一個鐘擺【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

過程與方法:在真實情境中研究擺長如何影響擺的快慢;在不斷嘗試中,調製出每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細心觀察和準確測量的重要性;體會製作鐘擺的樂趣。

【教學重點】在真實情境中研究擺長如何影響擺的快慢。

【教學難點】調製出每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

【教學準備】學生自帶計時表(小組)、鐵架台、棉線、一根寬1釐米長30釐米的木條、稍大金屬片。

【教學過程】一、引入:1.複習上節課內容,擺的快慢與什麼因素有關?2.閱讀課本P62上圖和文字,並作出預測。

師出示上節課的實驗單擺再次演示。

3.小結:擺長不等同與繩長。

二、擺長怎樣影響擺動次數:1.師出示金屬圓片,問: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條上,這個擺的擺動快慢會變化嗎?為什麼?2.學生小組實驗,把金屬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實驗記錄15秒內擺動的次數。

記錄表見課本P62。

3.回饋數據。

4.思考:我們觀察到了什麼變化?怎樣解釋這種變化呢?5.師問:金屬圓片在木條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對擺的快慢有影響嗎?6.小組三次實驗並記錄金屬片掛在上、中、下處時,15秒內擺動的次數。

7.回饋數據。

8.解釋變化原因並小結。

三、做個鐘擺:1.提出要求:利用剛才的材料,我們能做一個每分鐘正好擺動30次的鐘擺嗎?2.板書課題:做一個鐘擺。

3.小組嘗試調整製作。

4.請成功的小組展示鐘擺。

板書設計:做一個鐘擺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長則慢,短則快。

每分鐘擺動30次。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7做一个钟摆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7做一个钟摆  |教科版

做一个钟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2.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教学难点】1.理解组合物体的重心位置2.理解摆长不等于摆绳长短,而是指从摆的悬挂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单摆实验仪、带刻度的钢锯条、两个磁贴、记录单教师演示:单摆实验仪、带刻度的钢锯条(20cm和30cm)、两个磁贴、圆形摆锤一个、集体汇报记录单【教学流程】复习引入(0-4分钟)——长短摆比较(4—9分钟)——有金属圆片和无金属圆片的比较(9—22分钟)——金属圆片位置不同的实验(22—35分钟)——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35——38分钟)——拓展(38——40分钟)【教学过程】〇.课前谈话1.自我介绍2.分小组并选出小组长一.复习引入1.复习前课:(1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摆)谁来说说它由哪几部分组成?(摆绳、摆锤)谁来指一指。

师:我们上节课学过,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板书: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长则慢,短则快。

(2)教师再出示一个摆(20cm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摆,你再来指一指,哪部分是摆锤,那部分是摆绳?师:大家想不想试试它在15s内能摆动多少下?A摆锤怎么放合理?(摆幅小一点)B计时员怎么喊口令合理?(预备、放、停)C如何计数,最后一下算不算?2师:老师这里还有个摆(教师套上20cm和30cm的摆),和之前这个摆相比,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一个摆锤20cm长,一个摆锤30cm长;摆绳长度一样。

)(1)生预测,并说明理由(2)师:是这样吗?我们用事实说话。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做一个钟摆》参考教案_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做一个钟摆》参考教案_

7.做一个钟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东进学校陈思思【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教学难点】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稍大金属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2.阅读课本P62上图和文字,并作出预测。

师出示上节课的实验单摆再次演示。

3.小结:摆长不等同与绳长。

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15秒内摆动的次数。

记录表见课本P62。

3.反馈数据。

4.思考: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种变化呢?5.师问: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的快慢有影响吗?6.小组三次实验并记录金属片挂在上、中、下处时,15秒内摆动的次数。

7.反馈数据。

8.解释变化原因并小结。

三、做个钟摆:1.提出要求:利用刚才的材料,我们能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钟摆吗?2.板书课题:做一个钟摆。

3.小组尝试调整制作。

4.请成功的小组展示钟摆。

板书设计:做一个钟摆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长则慢,短则快。

每分钟摆动30次【素材积累】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7做一个钟摆3-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7做一个钟摆3-教科版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

在第6课中学生通过研究摆,已经认识到摆锤重量与摆动快慢无关,摆绳长度与摆动快慢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本节课将紧紧结合第6课的学习内容来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快慢。

教材重点启发学生通过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能动手做出一个15秒摆动15次的钟摆。

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自我控制能力较强,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学习,并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15摆动15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摆长是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难点:物体重心的认识,以及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五、教学准备学生实验准备: 每组一个带有可移动摆锤的摆杆、铁架台、钩码、细线,实验记录单。

教师实验准备:一个带有可移动摆锤的摆杆、铁架台、钩码、细线、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历史故事引入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制作了一个摆钟。

(二)新知探究1、观察机械摆钟并讨论其构造和摆动特点(1)相同时间摆动次数相同(15秒15次)(2)下面有一个重摆锤(3)不停摆动,摆幅不变(4)摆锤下方有可供调节高度的螺帽2、根据材料,设计制作钟摆(1)教师提供材料:铁架台、长度相同的绳子、钢尺、磁铁、秒表、记录单(2)学生在记录单上画出要制作的钟摆,并分析要制作的摆要达到什么效果。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7做一个钟摆4-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7做一个钟摆4-教科版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2.对钟摆不断地调整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

3.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摆长如何确定,同一个单摆摆长如何调节。

难点: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评价任务1.通过实验分析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2.能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

教学准备1.学生实验准备:每组木条一根、磁铁一块、铁架台一个、塑料尺一把、彩笔一根。

2.教师实验准备:摆锤长度不一样的摆各1个,木条、磁铁、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摆绳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两个摆。

2.提问:这是我们上节课研究过的两个摆,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摆的快慢跟什么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3.小结:(板书: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长,摆得慢;摆长短,摆得快。

)4.引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运用这一知识研究并做一个“钟摆”。

【设计意图:出示上节课研究过的两个摆,唤起学生的记忆;通过提问,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理论依据。

】二、探究同一个摆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一)探究一:一个摆,摆锤的长度不同是否影响摆动的快慢?1.出示两个不同的摆:摆线一样长,摆锤的长度不一样。

2.提出探究问题:对一个摆的摆锤长度不同是否影响摆动快慢?3.学生预测。

4.实验验证:分别测量在15s内两个摆摆动的次数。

5.数据分析:比较次数——找重心——确定摆长——分析摆长跟摆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6.得出结论;木条越长,摆长越长,摆动越慢。

(二)探究二:一个摆,摆锤底端固定小重物是否影响摆动快慢?1.出示两个不同的摆:摆长相同,一个摆锤底端固定了小重物,一个没有固定小重物。

2.提出研究问题:对一个摆的摆锤底端固定小重物是否影响摆动快慢?3.学生预测。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做一个钟摆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做一个钟摆教科版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认识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30秒摆动25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2.不断探索新知的精神。

【教学重点】摆长是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准备: 每组一条30cm的钢尺、加厚磁铁若干块、铁架台、实验记录单。

2、教师实验准备:摆绳长度不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各1个,钢尺、磁铁、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小活动出示跷跷板,提问:跷跷板在没有人座的时候为什么是平衡的?坐上人之后为什么偏向重的一边?(通过跷跷板对学生重心的概念进行前测,了解他们对于重心的认识,为后面找重心、认识摆长铺垫。

)一、导入1.提问引入:出示上节课研究的两个摆锤相同,摆绳长度不同的摆,提问: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摆的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呢?学生回答。

(板书: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与摆锤重量无关。

摆绳越长,摆得越慢,摆绳越短,摆得越快。

)二、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1.出示摆绳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两个摆(如右图),提问:摆绳长度相等的这两个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1)学生猜测两个摆的摆动快慢。

(2)请两位学生上台操作,测30秒内两个摆的摆动次数。

(3)分析讨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将教材的木棒加铁片改为钢尺加磁铁方便加重物和移动,测试时间由15秒改为30秒,使摆动的差距变大便于比较。

)2.选择长摆,在摆锤下端加上一个重物。

(如右图)(1)学生猜测这个摆的摆动快慢是否会变化。

(2)实验验证(确定长度这个变量,只研究摆锤重量对于摆动快慢的影响。

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

)3.提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到底和什么有关?明确实验要求。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与反思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与反思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与反思《做一个钟摆》是五年级下册“时间与测量”这一单元的第七课时,是学生在研究了钟摆的摆动快慢与摆幅无关,与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的长短有关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并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做一个钟摆。

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不仅与摆绳长短有关,还与摆锤的长度,摆锤上的重物的位置有关。

让学生建立起比较接近于本质的“摆长”科学概念——“摆长是从固定点到摆锤的重心的距离”。

当然五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重心的概念,教学中也不能提出重心的概念。

这也是这节课不好上的一个重要因素。

上完这节课有两点感触。

一、充分挖掘思维的训练点。

这节课要让学生经历典型的探究过程,学生思维经历了肯定——否定——肯定——又否定——最后肯定的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按前一课所学,在摆绳长短一致,摆锤长短不同的摆,摆动快慢应该一样,事实上,两个摆的摆动快慢是不一样的,即摆锤长,摆动慢,摆锤短,摆动快。

这是第一次对学生原有知识建构的否定。

又通过相同长度的两个摆锤(一个在末端加了重物)的摆动快慢是不一样的实验,意识到又和摆锤长度不太有关系,好像和摆锤上的重物有关。

这是第二次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建构的否定。

通过对摆锤上重物的位置变化,影响摆动快慢的这一现象,认识到重物离固定点越近,摆动越快。

这是第三次对学生原有知识建构的否定。

三个看似前后有矛盾的实验,实际是活动在深度上的提升,在思维上的推进。

由此所出现的奇妙的结果,对学生的吸引非常大,这就是科学给学生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二、是科学处理摆长的概念。

教材上出现了一个名词——“摆长”。

如何理解并向学生解释这个名词的含义,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单摆的摆长是指摆的固定点到摆锤重心间的长度。

摆长通常分成两部分,摆线长度比较容易测量,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摆锤的重心是很难找到的。

怎么处理?我就采用让学生一个手指托尺,让他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告诉学生这就是重心的位置,再通过在尺上不同位置添加重物来感觉重心位置的移动,从而理解摆长在增添重物的同时不断地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做一个钟摆
课标依据:
《做一个钟摆》是在学生进行了摆的研究的情况之下来进行教学的。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明白,摆的快慢与摆的重量没有关系,与摆线的长度有关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对调节座钟的快慢也有一些生活经验。

在这种基础上,我把教学思路定位在让学生明白科学道理这一条线上。

要明白科学道理,学生必须了解摆的位置,为了澄清摆的重量对摆速有影响所产生的模糊认识,我采用层层析理、步步逼进、通过不断否定进行求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摆盘的位置才是影响快慢的主要因素。

教材解读:
学生们通过研究已经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长越短摆得就越快。

但是教科书又为学生们的研究设置了新问题,如果在30厘米长的木条(或塑料棒)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该怎样控制这个摆的摆动快慢呢?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将用调节摆长的方法来调节摆的快慢。

经过这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钟摆,并学会控制钟摆的快慢。

根据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们也将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也就是摆钟的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1.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2.对钟摆不断地调整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

3.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难点: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长对摆的快慢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摆)这是什么?
2.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摆线的长度)?与摆锤的重量有关吗?
二、探究摆锤不同的两个摆的摆动快慢
1.(出示两个摆锤长度不同的摆)这里有两个摆,他们的摆线长度一样,观察一下,什么不同。

2.根据前面的研究推测一下在相同时间内这两个摆的摆动次数一样吗?
3.集体实测。

4.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有什么发现?
5.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长度也有关系。

三、探究给摆锤加上重物后摆的快慢变化
1.还是这个摆,如果在上面加上一个重物,它的长度变了吗?
2.推测一下,摆的长度和摆锤的长度都没有发生变化,摆的快慢会不会发生变化?说说理由。

3.说说实验应该怎么做?
4.小组实验。

5.汇报交流。

6.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什么现象?
7.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摆的长度和摆锤的长度都没有发生变化,但摆的快慢也发生了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呢?
四、探究重物在摆锤不同位置对摆的快慢影响
1.刚才我们发现在摆锤上添加了一块磁铁,摆的摆动快慢改变了,摆锤上磁铁的位置会影响摆的摆动快慢吗?(磁铁位置的不同)
2.我们怎样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推测?实验要怎样做?
3.我们统一一下,就在摆锤的10厘米,20厘米处加上重物,看看会不会影响摆的摆动快慢。

4.小组实验。

5.汇报交流。

6.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又发现了什么?摆的快慢与摆锤上磁铁的位置有关吗?
7.小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上重物的位置有关。

我们把摆从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
离称为摆长。

(教师介绍和演示摆锤重心因为磁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8.现在你知道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了吗?怎样的关系?
9.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五、做一个钟摆
1.根据我们这节课的研究,你能做一个20秒钟摆动20次的摆吗?
2.分组实验,制作一个20秒钟摆动20次的摆。

3.如果做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行吗?这个任务就带回家完成吧。

板书设计:
7、做一个钟摆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上重物的位置有关
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中,通过两次实验的改装为解决这节课的难点提供了很直观的平台。

既没有违背上节课得出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又给这节课的难点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使学生的思考集中在与摆长的关系上。

这样的实验和分析层层递进,将学生的思考一步步引入到本课的重点,激发他们的探知欲望。

学生在这样形象的实验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不懈探究,再难的困惑都会解决的。

所以,这样的实验改装给课堂教学提高了效率。

摆的摆锤改装成有均匀分布的小孔和用磁铁吸住钢条的方法。

磁铁在一秒钟内就可以上下自如移动,非常快的解决了重心上下调整的困难。

而教材的初始是摆锤用木条,在木条上夹垫圈,想来这样的实验材料再快,如果调整一个重心,也要花上1分钟时间,这1分钟与3秒钟就相差太多了。

在课堂上要调整重心的次数比较多,学生花在这个上面的时间就是一种浪费。

另外,我改装的摆锤是均匀分布的钢条,学生只要移动磁铁就能用磁铁所在的钢条的格数来说明重心的高低,方便学生汇报时节约时间。

而教材初始用的是木条,并还要通过测量,才能用一个数据来说明重心的高低,一旦涉及到测量,实验的速度肯定是变慢了。

本课这样的改装比原来的实验材料节约很多时间,如此一来,就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和回答放在重心高低影响摆的快慢上。

这节课的效率就将因此而大大提高,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操作上。

实验中设计摆的单位时间是30秒,通过教学后感觉时间太长,导致最后的环节(数据分析)和最后的思考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

如果充分利用学生实验得出的数据来分析30秒摆30次的摆和30秒摆15的摆如何调整,相信学生的思维会有一个大提高。

实验中磁铁的份量太轻,导致摆锤重心位置没有完全在磁铁所夹位置,所以,摆长相差
不明显,摆的次数相差不明显。

如果实验中单位时间改为15秒,学生操作后不同摆长的摆的次数相差也很微弱,根据本单元前两课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操作摆的过程中每次误差1次是允许的。

那如果在这一课中,摆的次数相差不多的话,学生会认为是误差的原因造成,那这节课的目标就根本无法完成。

另外,实验中选取的绳索要尽可能的细和轻,这对减小实验误差也大有帮助。

所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再次改进实验材料也是很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