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佛家的宽容思想及其现代性转型

合集下载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刘延刚通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有一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和思想激荡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真正复兴时期,而这些时期恰恰是中国的乱世而不是治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道、释的会合与争执,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各种文化思潮的风云际会,都是这样。

中国学术与社会的治乱兴衰紧密关联,天下大乱,人们就思天下大治,被社会搞乱了的人心,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想重新来一次拨乱反正,于是各种文化思潮就风起云涌,针对时代文化的变迁而给以相应的学术应对,于是文化重构问题就摆在了中国知识精英们的面前。

佛教自印度传入而本土化,隋唐以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骨干,自宋明理学的兴起渐趋衰落,而鸦片战争以来又显日薄西山之势,但在上层的文化界内,复兴佛学的思潮则薪火相传,代不乏人。

清末以来佛学研究之风已启其端,在这方面有两股力量为之作出不懈努力:一股力量来自世俗的思想家,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杨度、章太炎等人皆有一定建树。

一股力量来自于对佛教抱有信仰的居士,如郑学川、杨文会、欧阳渐、韩清静等人,这两股力量对佛学的研究和提倡,势必影响到佛教界内部,所以从清末开始,佛教诸宗内部开始出现一些起较有思想的人,到民国年间,相继活跃在社会舞台上,形成佛教的“复兴”之势,其中一代诗僧,以割肉燃灯供佛而舍身为法的“八指头陀”敬安和尚影响很大;曾先后于上海的哈同花园和杭州海潮寺创办华严大学(后迁到常熟福兴寺)的贤首宗代表月霞法师贡献不小;天台宗的代表谛闲法师,清末民初净土宗的一代名师省元和印光两位法师;特别是在民国年间十分活跃,不局限于一宗一派,而对各家学说融会贯通,成为“台、贤并治”,“禅、净兼修”的一代高僧的圆瑛大师和才艺超群,以“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而声名远播的弘一大师,这些近现代史上的佛门弟子都为佛教的现代化作出过一定的贡献。

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佛教在民国年间开始了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他们建立现代佛教组织,兴办佛教学校,整理出版佛教典籍,开展佛学研究,发行佛学刊物,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佛教文化的现代转型作出了不懈努力,其中尤以提出“人间佛教”思想,并为之建立起体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的现代佛教改革大家太虚法师为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摘要】佛教的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探讨了佛教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强调了慈悲与善良的重要性,同时提倡了自我修养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佛教倡导平等与慈爱的观念,为社会关系带来积极影响。

佛教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也提供了重要启示。

结论部分指出佛教的伦理思想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我们可以借鉴佛教的思想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实现文化交流与共融。

通过融合佛教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可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关键词】佛教、伦理思想、现代社会、道德修养、慈悲、善良、自我修养、社会责任、平衡、平等、慈爱、环保、可持续发展、启示、社会和谐、进步、文化交流、共融。

1. 引言1.1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的意义佛教的伦理思想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变革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人们对伦理道德的关注也越来越强烈。

佛教作为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其伦理思想体系丰富而深刻,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道德指引和精神支持。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面对各种伦理困境和道德挑战,而佛教的伦理思想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这些难题,指引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佛教的伦理思想强调慈悲、善良、平等、正直等道德品质,倡导人们培养善良的品格和修养,以实现心灵的净化和自我完善。

这些伦理原则在现代社会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环境保护。

佛教的伦理思想不仅有助于个人修养,也有助于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研究和借鉴佛教的伦理思想对于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理解佛教的伦理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自己的行为,塑造良好的品格,建设和谐的社会。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将为社会和谐、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启示和指导。

1.2 本文探讨的内容本文将深入探讨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我们将分析佛教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探讨佛教如何教导人们培养善良和慈悲之心,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道德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宽容”精神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宽容”精神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宽容”精神对现代管理的启示作者:张学书来源:《企业文明》2014年第02期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滋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地发展壮大,而且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里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早在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就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 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求智慧。

”宽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宽容精神来解读现代管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智慧的启示。

宽容是现代管理者崇尚的人格品质“宽容”一词在我国先秦典籍中即已出现。

《庄子》中说,人应禀持“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庄子·天下》)的人生态度,也就是常以宽容之心容纳事物,不要苛求于他人。

儒家从“仁”出发,倡导宽容的为人处世之道。

仁的基本精神是爱人,而所谓爱人,也就是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故“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因此,儒家“尚仁”“贵和”,特别推重宽容的实践价值,并把它看作是人终生应坚守的道德原则。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强调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

伏尔泰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称为“人类的法典”。

这句话不仅被写入了1793年的法国宪法,也被写进了1993年的《全球伦理宣言》。

儒家这种推己及人的思想,即内含了尊重差异、宽以待人的道德理念,体现了仁者所应有的理解、原谅、仁慈、同情的情怀。

孔子倡导“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的宽容精神,认为做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做到和缓宽厚,这样才能形成“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即宽广、开阔、容忍的胸怀。

中国佛学思想精华与当代世界文明建设

中国佛学思想精华与当代世界文明建设

中国佛学思想精华与当代世界文明建设(论纲)方立天中国佛学思想的特质:重自力、重解脱、重入世研究中国佛学思想的基本特质、基本精神是了解中国佛学思想精华的前提,我们拟用比较的方法,从3个方面来揭示中国佛学思想的基本特质、基本精神。

佛教是三大世界宗教之一,相对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而言,佛教有很多独特之处。

创世说与缘起论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都讲上帝创造世界;佛教不讲创世,而是主张缘起的,认为宇宙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聚合而生,因缘散失而灭。

一神与无神、多神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都是严格的一神教;而佛教在终极世界观上,是无神论的,而在信仰实践上,则是多神的,有十方诸佛菩萨、护法神灵,是多元而开放的信仰崇拜体系。

信外力上帝与崇内力自力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比较强调人的有限性,必须依赖外力、神力才能解脱;而佛教主张人人皆有佛性,只要不懈追求智慧,勤修善行,人人都可以觉悟成佛。

中国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之一,相对儒家与道教来说,中国佛教也有很多独特之处。

生命的快乐与痛苦儒家与道教,比较重视生命快乐的一面,或独善其身,安贫乐道,或兼济天下,与民同乐;而佛教则更加深沉一些,重视的是人生老病死的痛苦,以及解脱痛苦的方法。

重今生、重长生与重生死儒家重视今生的建功立业,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不老;而佛教重视生死。

《法华经》上所讲:“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什么大事呢?生死事大。

佛教修行就是为了“了生死”。

重人本、重自然与重解脱儒家学说是人本主义的,天道远、人道迩,儒家很少涉及超验世界;道教注重自然,道法自然,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状态。

佛教则注重解脱,既关注人生痛苦,又要进行改变,将人从痛苦、不觉悟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达到更高层次、更加理想的生存状态。

中国佛学是中国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印度佛学比较,中国佛学也有很多独特之处。

融合与创新中国佛学,例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融中、印两国佛教精英学者的生命智慧,表现出既融合又创新的特色。

入世性印度早期佛教偏于出世,而中国佛教,特别是佛教中国化的两大成果,唐代的南宗禅,近代的人间佛教,表现出强烈的入世倾向。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与当代社会道德文明的建设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与当代社会道德文明的建设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与当代社会道德文明的建设文章探讨佛教伦理道德思想及发展。

历史上,社会精英群体,引领大众佛教与民俗佛教共同发展,赋予不同时期佛教社会职责与宗教使命,形成“平等”、“克己”、“慈悲利他”的佛教核心伦理思想;佛教采用法会方式,向众生讲述因果福报,劝慰众生弃恶从善,对众生进行德化教育,潜移默化中提高众生的品德素养;方教授等用现代哲学语言诠释传统佛教思想,弘扬儒释道三教合流奠定的“四维”、“五常”、“五伦”、“八德”等中国文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伦理形态,推动中国“佛教现代化”发展进程,以宗教研究的方式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标签:佛教伦理;道德文明;社会功能;当代价值伦理,原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

[1]伦理思想,就是论述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原则的理论学说,也是有关道德的学说,其中涉及道德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以及道德修养、道德实践与道德的社会作用等的理论学说。

佛教伦理则是佛教的道德理论、道德观、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教义学说,它是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佛教伦理是佛教道德的理论体系,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

马克斯·韦伯说:“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所产生的心理约束力的影响,这些影响转而指导日常行为并制约个人行动,而这些约束力在很大程度上则是从它们背后的各种宗教思想的特点中衍生出来的。

”[2]一人民大学宗教学教授方天立经过对佛教系统的研究,概括出中国化佛教的伦理特性。

[3]方教授遵循“平等”、“克己”、“慈悲利他”的佛教核心伦理思想,强调“三皈”、“五戒”、“十善业”、“六度”、“四摄法”等佛家思想德目,弘扬儒释道三教合流奠定的“四维”、“五常”、“五伦”、“八德”等中国文化。

方教授用现代哲学语言诠释传统佛教思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伦理形态,推动中国“佛教现代化”发展进程,以宗教研究的方式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伦理构建是方教授佛学理论研究的核心成果,中国化佛教伦理注重信仰追求与道德规范的教化,有助于世人人生境界与生命品质的提升,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佛教诠释学的一个尝试 评林镇国空性与现代性

佛教诠释学的一个尝试 评林镇国空性与现代性

佛教詮釋學的當代建構的一些爭議: 由«空性與現代性»的多元詮釋論起佛教詮釋學的建構不僅涉及到佛學研究的方法論典範的討論,也是深入於東亞佛教發展的當代脈動的基本問題。

林鎮國於1999年集結出版的論文集«空性與現代性» (台北,立緒,1999) 對於開啟詮釋學的論述實踐的多元面向,多所貢獻,也在討論日本京都學派、批判佛教與中國當代新儒家哲學的佛學詮釋的理論脈絡之中,涉及了佛教詮釋學的建構與東亞佛教發展的當代脈動的基本問題,放在當今側重於義理哲學的世界的佛學詮釋當中,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本文以對於此書的批評為中介,來導引出當代佛教的哲學詮釋學的多元實踐所蘊含的難題,並跳出當前的研究的限制,提出進一步建構佛教詮釋學的新路向。

我以為,佛教的哲學詮釋學建構佛性論為模型的本體詮釋學有其理論上的需要性,而此一建構並不一定會將自己「形上學化」,落入日本的「批判佛教」的批判當中。

復次,「批判佛教」的建立並非以日本批判佛教為唯一歸趨,「批判」必須開放給人存在的根源和人的基本價值體驗,才能為人類旨趣的全面實現奠定批判的基礎,在此意義下,「批判」得以開放給「存有的力動」和「空與佛性的力動」,進而「批判佛教」得以和「佛教詮釋學之當代建構」結合起來;因此,我深信以如來藏思想性論為思想基礎,而參照歐陸哲學的詮釋學與批判哲學的發展經驗,佛教的本體詮釋學(onto-hermeneutics) 與佛教的批判詮釋學(critical hermeneutics) 在未來會被進一步發展出來,佛教詮釋學和批判佛學二者的親合性也會被解明出來。

本文嘗試就此中的問題,就涉及於林鎮國的«空性與現代性»的部份,略加論述。

至於我自己關於深入於東亞佛教的思想基盤的佛教詮釋則另見我的«佛教詮釋學»一書1。

我以為: «空性與現代性»的優點在於介紹英語世界的新近佛學研究成果,頗能切入當代的語境,批判「表象形上學」及與此相關的「現代性」之思維,從空性的立場提出對治,能跳出中國佛教的詮釋傳統,開啟詮釋學的論述實踐的多元面向;但是,這種討論並未能深入於以中國佛教為主的東亞佛學詮釋傳統,從而辯證地建構東亞的佛教詮釋學,這不能不說是其缺憾所在。

佛教和平传统及其现代价值

佛教和平传统及其现代价值

佛教和平传统及其现代价值魏道儒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

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

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临着重重阻力和困难。

在这种形势下,发挥宗教在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方面的作用,不仅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而且也将是前景不可限量的。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佛教的和平主义传统最悠久、维护和平的思想和实践最丰富。

佛教的悠久历史,就是维护和平的历史,是沟通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友好文化交往的历史。

从世界宗教传播历史的范围来考察,佛教称得上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典范,反对战争的楷模,保持和平发展的标志。

佛教的和平主义传统表现在许多方面,本文拟从佛教传播方面谈五点。

首先,佛教始终把传教弘法与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联系起来,与沟通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友好文化交往联系起来,与稳定社会、协调人际关系联系起来。

佛教无条件地反对战争,倡导和平。

它的和平主义精神扎根在稳定的基础教义中,并且表现在各个方面。

佛教把“杀生”列为一切戒律之首,认为杀生是万恶之源。

在中国历史上,利用佛教基本教义反对杀戮,成为著名传教高僧的自觉行动。

例如,根据中国佛教史书《高僧传》卷九《佛图澄传》记载,东晋十六国时期,战事频仍,在后赵传教的佛图澄(231—348)大力倡导佛教慈悲、戒杀的教义,并且以此规劝嗜杀成性的后赵统治者。

当石虎问什么是“佛法”时,他回答“佛法不杀。

”他曾对石虎说,作为“帝王之奉佛”,主要体现在“不为暴虐,不害无辜”方面。

尽管帝王不能做到绝对不杀生,但是如果“暴虐恣意,杀害非罪”,就是把全部财产都拿出来供养佛法,也免不了“殃祸”。

佛图澄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后赵统治者的信任,把传播佛教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生产,协调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始终不依靠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威胁和强迫他人信仰佛教,而是主要凭借经典教义中蕴涵的慈悲品质、纯洁情操、精深哲理、高远境界、博大胸怀去感染人,劝导人。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佛教作为一种古老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其所倡导的伦理思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快速发展且多变的社会背景下,佛教的伦理思想对于提高现代社会的道德标准、保护人类良好品德以及促进公平正义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佛教的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佛教的核心教义就是“四谛”,包括苦、集、灭、道。

其中,苦泛指所有生命体验的不完美和痛苦,集则是指苦存在的原因,灭则是指在此基础上实现的灭苦之道,而道则是指在实现“灭苦之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这四谛表明佛教的伦理思想准则十分严谨,其传统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五戒、八正道等,对于现代社会教育和道德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佛教鼓励人们保持内心平静、清净,远离心理污染和负面情绪,并在生活中积极落实“以戒律为师”的原则。

这对于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焦虑、恐惧等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此外,佛教的“不杀生”戒律和“不偷盗”戒律等,为现代社会树立了合理、公正的处世准则,也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佛教强调“无我”、“舍离”等理念,培养人们消除私欲、礼让他人的品质。

这些品质对于现代社会中总是针锋相对、竞争激烈的大环境来说,显得尤其珍贵。

此外,佛教的伦理思想还倡导“利他”、“度人”等信念,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他人的利益与幸福,促进帮助和团结,推动社会互助与和谐。

最后,佛教强调依照客观规律和自然法则行事,追求自我超脱和实现大自然平衡。

这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考方式,需要以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环保为主流价值观。

佛教注重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这种思想在企业发展战略、城市规划、节能减排等方面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总体来说,佛教的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不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也能够推动国家的先进传统文化和道德建设,倡导全民素质的提高,推进全社会的文明进步。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把佛教的伦理思想做为自己的道德自律和行为准则,使得我们更好地发挥人类价值和求健康快乐的力量。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摘要】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佛教的五戒被广泛应用,成为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指导;慈悲与善良作为佛教核心价值观,对现代社会教育和人际关系起着积极的启示作用;佛教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与现代社会的环保运动紧密相扣;无私奉献作为佛教精神实践的重要内容,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对比引发人们深思;佛教的教义对现代社会人生观起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这种互动关系不仅让社会更加和谐,也为人们提供了建设美好生活的重要思想引导。

【关键词】佛教、伦理思想、现代社会、五戒、慈悲、善良、环境保护、无私奉献、价值观、教义、人生观、互动影响1. 引言1.1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介绍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伦理思想在当今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佛教强调慈悲、善良、无私奉献和环境保护等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与当代社会的追求和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众多价值观念中,佛教的五戒被视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准则,在当今社会中也能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指导。

慈悲与善良作为佛教的核心理念,对当代社会提供了启示,鼓励人们更加关心他人、关爱社会。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佛教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如何平衡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已成为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价值观方面,佛教的无私奉献精神与现代社会的自我利益取向形成鲜明对比,对人们的心灵触动与思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佛教的教义对现代社会人生观产生深刻影响,引导人们超脱物欲,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在互动影响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了积极的推动力。

2. 正文2.1 佛教五戒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佛教五戒是在佛教伦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这些五戒不仅仅是为了个人修行的道德准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在现代社会,佛教五戒可以被应用在各个方面。

佛家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

佛家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

佛家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佛家思想源远流长,从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开始,到今天的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这种哲学思想没有被限制于宗教领域,而是被社会、文化、科学和艺术等各个层面所认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佛家思想的历史传承和当代发展,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现代世界。

佛家思想的历史传承佛家思想的传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

当时,印度的悉达多(Siddhartha)成为一位佛教导师,在他的教导下,佛教的道路开始成为一种哲学和生活方式。

佛教早期的象征包括生老病死和轮回转生。

这些都被佛教士极力宣传,直到佛教被推广到中国和其他地方。

这种宣传是通过书法、音乐、艺术以及传统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示的。

佛教在印度和东南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它在中国和日本也得到了传承与演变。

在中国,佛教发展成了一种禅宗,它是禅修的主要形式,包含了念与观察的方法。

到了日本,禅宗进一步演变成了一种民间哲学和宗教,通过禅修方法来塑造行为。

除了佛家思想在亚洲的传承和演变之外,它在19世纪和20世纪时传入了西方文化。

科学家和哲学家将佛教思想与心理学和神秘主义汇合,这种趋势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顶峰。

在西方,佛教被视为一种“生存的哲学”,它不仅仅是一种信仰。

现代佛家思想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佛家思想仍然可以看作是在发展和演变中的一种哲学。

这种发展是由许多佛学家、心理学家和科学家的工作涵盖了广泛的领域而实现的,以推进佛家思想的现代化和普及化。

例如,佛家思想在管理和领导上的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禅宗的中心思想——全面关注当下和提高自我意识的方法在现代的学术研究和结业管理中得到了普及和应用。

透过禅修方法,管理者可以认识管理方式和与同事之间的互动,这种方式在现代日常管理时是非常有用的。

佛家思想也在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得到传承和发展。

近年来,生态佛教(Eco-Buddhism)成为了佛教教派的一种,这种教派重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人类能够通过舍身奉献和觉知来促进与自然界和谐共生。

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观与道德倡导

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观与道德倡导

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观与道德倡导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享受和财富,而在这个过程中,伦理道德问题日益突出。

佛教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和道德倡导,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观与道德倡导。

一、无私与慈悲心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无私与慈悲心。

佛教倡导人们不应该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而应该关心他人的福祉。

在现代社会中,自私主义的思潮盛行,人们对于自己的需求和权益更加追求,容易忽略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然而,佛教教导我们应该心怀慈悲,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这种无私与慈悲心的道德价值观,使我们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更加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援助。

只有在这种慈悲心的基础上,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和谐与包容的社会。

二、平等与尊重佛教秉持平等和尊重的价值观。

佛教强调一切众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人人平等,不分贵贱。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地位和财富的差距越来越大,不平等现象日益严重。

佛教的平等观念提醒我们应该摒弃封建等级观念和种族歧视,对待他人应该平等而尊重。

佛教强调尊重每个人的存在和身份,不论他们的背景和信仰如何,都应该得到平等和尊重。

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充满和谐与团结的社会。

三、忍辱与宽容佛教的忍辱与宽容是当代社会中迫切需要的道德品质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容易陷入争斗和冲突,缺乏宽容和理解,导致社会关系紧张。

佛教倡导我们要忍辱负重,宽容包容。

在面对挫折和冲突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忍耐和宽容他人的过失和错误。

只有通过忍辱与宽容,我们才能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四、智慧与善行佛教倡导追求智慧和善行的道德价值观。

智慧教导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洞察力。

在现代社会中,面对信息的爆炸和信息的过载,人们往往陷入浮躁和迷茫。

佛教的智慧教导我们要理智地对待信息,善于思考和判断。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一)在提倡为人民服务,提倡奉献精神时,佛教的伦理思想有借鉴意义在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也有相当的发展。

但这种发展在各个地区是不平衡的。

而且在一些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的地区,却存在精神文明滑坡的现象。

如上述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甚至损人利己等丑恶现象在不少地区抬头。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比较复杂,但其中较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伦理方面。

究竟如何看待人生,用什么样的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在许多人那里是不明确的。

在中国,在对十年“文革”中“左”的说教批判的同时,不少人却把为人民服务的好传统也当成“左”的东西抛弃了。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只想别人对自己奉献,不想自己对别人奉献,实际上奉行着一种自私自利、一切以我为中心、一心为自己谋利的伦理思想。

这使精神文明建设受到很大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强正面的思想教育当然是政府或社会教育部门主要的应对之策。

但也应当辅以其他的手法。

如佛教的一些伦理思想就能起到一些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

有不少人对正面的思想教育有逆反心理,但对佛教的教理却很感兴趣,对佛教的伦理观念也很认同,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

如许多信佛教之人或受佛教影响较大的人能自觉用佛教的克己精神待人,在遇到自己利益与他人利益或民众利益相矛盾时,能本着佛教的“利他”精神先人后己,为他人或为社会牺牲自己的利益。

佛教的一些伦理观念所引发的一些人的行为对社会是有正面作用的,所收到的社会效果有些是政府或社会教育部门的正面教育想收到但在现实中难以收到的。

这一方面说明佛教的伦理思想确有其独到之处,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应当吸收借鉴一些佛教伦理思想中的有益成分。

(二)在提倡自觉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时,佛教的伦理思想有借鉴意义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存在人的个人欲望或需要与社会秩序或他人利益相冲突的情况。

佛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2020年10月整理).pdf

佛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2020年10月整理).pdf

佛家四圣谛说四圣谛,也称四真谛,简称四谛。

“谛”是梵文的意译,具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

“四谛”即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者。

1,苦谛。

苦谛,是佛教对现实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佛教对现实世界最基本的价值判断。

它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众生的生命存在的根本意义就是一个“苦”字,生命所包含的其实是无尽的烦恼、不安、困惑、痛苦。

这里“苦”的涵义,主要不是指生理上和感情上的痛苦,而是泛指精神的逼迫性,即心理意识上的逼迫恼忧的意思。

佛教认为,世俗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变迁不息的、没有恒常的,众生对自我不能主宰,而常为生命的无常患累所逼,因此没有安乐,只有痛苦。

可以说,对于众生来说,生命的无常,是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和基本标志。

2,集谛集谛的“集”,本意是“招聚”或“集合”,集谛是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根本原因。

对于这一问题,集谛主要从十二因缘和业报轮回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处于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不断生死轮回过程之中,在轮回过程中遭受着痛苦。

而众生之所以在十二因缘中轮回不断,原因在于众生自身所造的业力。

“业”就是行为或行动,佛教一般将业分为三种,即身业、语业、意业,涵盖了众生一切身心活动。

佛教认为,众生身心不断进行造作活动,就是在不停地造业,而所造之业作为一种原因,必然会招致相应的业果。

随业因的善恶性质不同,招致善恶不同的果报。

如此因果不绝,循环往复,故使众生生死不断,轮回不已,痛苦不止。

3,灭谛灭谛的“灭”,是指人生苦难的灭寂、解脱。

灭谛是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

灭谛也称为“爱灭苦灭圣谛”和“苦尽谛”。

“爱”,即贪欲。

灭尽贪欲就是灭除痛苦的根源,而灭尽贪欲也就灭除了痛苦。

灭谛阐述的正是灭尽贪欲,灭除痛苦,令其不再生起的道理。

佛教常以“涅槃”概念来标明灭寂的最高境界。

4,道谛道谛的“道”,指道路、途径、方法。

传统佛家的宽容思想及其现代性转型

传统佛家的宽容思想及其现代性转型

讲师 ,从事马克思主义哲 学研 究。
他事物 。 同样体 现着 佛学要求人类需要培养尊重与包容其 这
】 O】
他事物 的宽容精神 。
( )佛 教 戒 律 所 包含 的 宽 容 思 想 二
疏 , 以实现 与贯彻 。可是 ,忍辱虽然可 以视作 一种宽大为 难
怀 的 宽 容 精 神 , 忍 辱 显 然 是 有 原 则 界 限 的 。忍 辱 的 对 立 面 但
有 的生物乃至 日月 星辰 、 山川河流等都是在一个共 同的天地 中生存着 ,相互协 同进化着 。人不过是宇 宙万物 的一种 ,与
基金项 目:江西省高校 人文社 会科 学 2 1 0 0年项 目 “ 中
国传统宽容伦理 思想的现代性 转型研究” ( 目编号 1Z 坝 X 0
03 的阶段性成果 。 0)
事物 的产 生、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原 因与条件 ,万事万物 都处
在复杂 的因果链条 当中。 杂 阿含经 > )中有云 : “ 此有故彼 有 ,此生故彼生 ;此无 故彼 无 ,此灭故彼灭 。” “ 诸法从缘
收 稿 日期 :2 1 -0 -2 02 2 0
其他事物 的宽容精神 。 缘起论 中还包含着 万物一 体的观念 , 认为所有的人、所
( )出世 思 想 所 演 化 的 虚 无主 义取 向 三
与冲突 、维护社 会稳定与和睦 ,对于 自然界 的平衡 , 促进 人
类与 自然 生态系统 的协调发展与 和谐相处都具有非常重 要
的推动作 用。

传统 佛 学 宽容伦 理 思想 的消极 性成 分分 析
任何 思想都具有其 时代性 ,也相 应会 沾染上时代 的气 息 。 统佛家思想是适应封建小 农经济的心性哲学理论 , 传 服

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

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

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介绍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对于生命、伦理、宇宙等重大哲学问题给出了独特的回答。

佛家思想强调众生平等和安忍宽容,这两个概念是佛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众生平等意味着人们应当平等对待众生,尊重生命,不应该有任何形式的侵犯。

安忍宽容强调了人们应该宽容接纳他人的不同观念和信仰,互相包容,共同进步。

本文将从佛家思想的角度,探讨众生平等和安忍宽容的内在意义以及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众生平等佛家思想中,众生平等意味着人们应该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尊重生命,不应该有任何形式的侵犯。

众生平等不仅仅是表面的平等,还包括了内在的平等,强调人人平等,不分贵贱、贫富、色种、宗教、文化和认知水平的差异。

众生平等是佛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内涵,在佛家文化里处处可见。

众生平等的内在逻辑佛教认为,所有的众生都是普遍的,自然界中的所有存在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众生之间具有相互利益和依存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对一些众生表现出歧视、偏见和敌对态度,就会影响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关系。

所以,佛家思想强调众生平等,是对这种依存关系的深刻洞察,认为人们应该能够接受并尊重他人的存在和不同观点,这样有助于人类之间的和平和谐。

众生平等的现代意义众生平等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众生平等告诉我们,人们应该平等对待所有的众生,不应该看中人们的表面和外在条件,而应该看重内在的价值和品质。

在歧视和偏见以及侵犯之间,众生平等推动我们尽量避免歧视和侵犯,不仅是在法律上,更是在思想上。

通过众生平等的实践,我们可以使社会尊重多元性、领情、平等,实现个体、家庭、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安忍宽容安忍宽容强调了人们应该宽容接纳他人的不同观念和信仰,互相包容,共同进步。

安忍宽容是佛家思想的精神实质之一,实践它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安忍宽容的内在逻辑佛教主张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而是应该尊重并容纳不同的观点。

古代中国包容性宗教信仰与价值观

古代中国包容性宗教信仰与价值观

古代中国包容性宗教信仰与价值观中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包含了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

古代中国以包容性的态度对待这些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这一特点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首先,古代中国的包容性宗教信仰体现在对各种宗教信仰的容纳和接纳上。

在中国的历史上,佛教、道教、儒教等各种宗教信仰在中国社会中并存已久。

古人常常以敬畏之情对待各种宗教信仰,并且认为这些信仰可以帮助人们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在古代中国,人们常常会参加不同的宗教仪式,拜祭各种神明,以祈求好运和保佑。

不同的宗教信仰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中,相互借鉴、吸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宗教信仰。

其次,古代中国的包容性宗教信仰体现在对于不同信仰者的尊重和理解上。

在古代中国,人们尊重各种宗教信仰的存在,并且相信每一种信仰都能够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不同的宗教信仰并不冲突,而是可以共同存在的。

无论是佛教徒、道教徒还是儒家信仰者,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在古代中国的社会中都得到了尊重,人们彼此之间保持着宽容和互相理解的态度。

古代中国包容性宗教信仰与价值观还体现在社会道德与伦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上。

在古代中国的社会伦理观念中,人们强调道德的教化和宗教信仰的指导。

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人们都倡导崇尚美德、尊重他人,以及遵循传统的道德规范。

这些伦理观念和价值观都得到了不同宗教信仰的支持和传播,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道德体系。

古代中国的包容性宗教信仰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国人民仍然保持着一种包容性的宗教信仰与价值观。

无论是对于各种宗教信仰的尊重,还是对待不同价值观的理解,中国人民都表现出了一种宽容和包容的精神。

总之,古代中国的包容性宗教信仰与价值观在中国的历史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人民对待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持一种包容和尊重的态度,相信宗教信仰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论传统儒家的宽容思想及其现代性转型

论传统儒家的宽容思想及其现代性转型

论传统儒家的宽容思想及其现代性转型张梦飞;周小花【摘要】传统儒家的“仁爱”原则之中、人际交往原则之中、中庸原则之中都包含丰富的宽容思想.传统儒家的宽容往往表现为一种单向的恩赐,受王道救治思想的钳制,受德性至上主义思想的制约.传统儒家的宽容思想实现现代性的转型需要打破其自身的等级之爱的限制,将宽容辐射到每一个平等的主体,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需要打破道德拯救论,客观承认每一个个体的有限,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别人选择的意志自由;需要抛除自我中心论或自我优越论.【期刊名称】《江西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2)004【总页数】3页(P76-78)【关键词】儒家;宽容;现代性;转型【作者】张梦飞;周小花【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2宽容是儒家倡导的为人处世原则之一,儒家讲究仁爱,追求人际社会和谐,崇尚中庸之道等无不体现出对宽容原则的贯彻。

首先,宽容思想包含在儒家的“仁爱”原则之中。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是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原则。

仁的最基本涵义就是“爱人”,这在孔子那里有多处明示。

孔子给予“仁”的最基本含义是爱人。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1]”孔子后面又补充说“:泛爱众,而亲仁。

[2]”明确地提出了“仁爱”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人的思想。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3]”这表明儒家的“仁爱”原则包含了宽容的思想在其中。

汉儒董仲舒发展了先秦的仁爱思想,使其具体化。

他说“:何谓仁?仁者怛爱人,谨翕不争,好恶敦伦,无伤恶之心,无隐忌之志,无嫉妒之气,无感愁之欲,无险之事,无辟违之行。

故其心舒,其志平,其气和,其欲节,其事易,其行道,故能平易和理而无争也,如此者,谓之仁。

[4]”还进一步明确指出:“仁者,爱人之名也。

佛学中的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

佛学中的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

佛学中的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内容提要:古印度人的理想社会是北俱卢洲的福地,这一说法并没有在中国得到广阔的认同,在中国佛教徒中广泛流传的理想社会是西方净土。

但中国化佛教在现实充满苦与烦恼,现实社会污浊不堪等方面,与印度佛教并无分歧。

或因与儒家圣贤的内在道德超越理念暗合,“一切唯心〞的真如缘起说在中国得到了深化开展与广泛发扬。

这一思想学说主张,人为圣为凡,关键全在于自己的心力。

于是有了唯心论与净土思想的结合——“唯心净土〞的说法。

这一说法在现实社会与理想社会的鸿沟之间,通过人人自净其心,架起了转社会污染为干净的桥梁。

古印度人的理想社会在北俱卢洲,“北俱卢洲为福地,无家庭组织,故‘无我我所,无守护者’。

无男女之互相占有,无经济之彼此私有,此全依经典所说。

假设更有智慧与慈悲,那么为净土。

以世俗论之,此为古代所有之理想社会,与礼运之大同,耶教之天国,西人之乌托邦相近。

〞他们把现实世界那么称为南阎浮提洲,这里的生活充满“苦〞与烦恼。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

〞这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同时也只有充分认识苦难的现实,才能找到脱离苦难的途径。

所谓福地的说法那么是印度远古以来的传统见解,只是被各派宗教哲学都沿用罢了,佛教也没有反对,但北俱卢洲为福地的说法并没有在中国得到广阔的认同,其悲智双运的净土那么属佛教特有的理想社会,净与污染相对。

早期基督教称现实社会是个罪恶的社会,而理想社会那么在道德上尽善尽美。

佛教的污染也主要指道德而言。

在印度晚出的大乘经典中有十方净土之说,最早传播到中国的是弥勒净土。

相传的弥勒佛乃将来佛,类似于基督教的救世主。

弥勒救世思想曾被屡次农民起义引为号召,因为农民承当着太多的社会苦难。

但是,只有?佛说无量寿经?中的西方净土,才被中国社会各阶层所广泛地承受。

国人谈到佛教似乎就是阿弥陀佛,其实阿弥陀佛只是佛教的理想社会的缔造者,在他所造的西方净土那儿,“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玛瑙……合成为地,恢廓旷荡,不可限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逾十方……〞这里,现实社会的“苦〞与烦恼与理想社会的“清净庄严〞形成了鲜明比照,佛教的净土与?新约·启示书?的上帝之城也有可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3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3 2012年3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r.2012传统佛家的宽容思想及其现代性转型张梦飞钟志东(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校区 文理系,江西 南昌 330013)摘 要:中国传统佛家以缘起论为理论基础,由其缘起论引申出尊重与包容异己、众生平等等宽容精神。

传统佛家的宽容思想由于受时代的限制,蕴含着由忍辱思想所导致的人性扭曲,由净心思想所带来的禁欲主义倾向,由出世思想所演化的虚无主义取向等消极成分。

实现传统佛家宽容伦理向现代转型应当实现其由出世向入世转化,由虚妄向现实转化,由信仰向世俗道德转化,积极为现实化的理想社会形态的建设形成精神导向作用。

关键词:佛家;宽容;戒律;出世;净心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3-0101-03中国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宽容伦理思想,儒家、道家、佛家都主张尊重、包容,有容乃大,传统的各家各派思想借此相互聚集、融合,交汇成中国传统文化这颗参天大树,形成博大精深的文明迹象。

传统文化中的宽容思想对于现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应该努力去挖掘与整理,以推进文化的传承与促进时代的发展。

但是,传统文化中的宽容思想诚然也存在着不少难以适应现代文明的成分,应予以剔除或进行现代性转化,一方面避免其遏制现代文明的进展,另一方面以创造性的转化将其纳入现代文明的框架。

笔者拟就传统宽容伦理思想的现代性转型展开探讨,但限于篇幅,本文仅以传统佛家的宽容思想及其现代性转型做一浅议,以期抛砖引玉。

一传统佛学宽容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现实意义传统佛家思想蕴含丰富的宽容思想,这在其缘起论及其所引申的法则中、佛教戒律中都有鲜明的体现。

(一)佛家缘起论及其所引申的法则中所包含的宽容思想佛学中最核心的思想是其缘起论,“缘起”就是指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原因与条件,万事万物都处在复杂的因果链条当中。

《杂阿含经》中有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诸法从缘收稿日期:2012-02-20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2010年项目“中国传统宽容伦理思想的现代性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0ZX 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梦飞(1975-),男,湖南祁东人,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

钟志东(1977-),男,江西兴国人,哲学博士,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生,诸法从缘灭”意思是说,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失而灭。

宇宙万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服膺于统一的法则。

从缘起论出发可以演绎出一系列要求皈依佛门的人培养宽容精神的法门。

由缘起论所引申的“自他不二”法门包含着尊重与包容异己的宽容思想。

“自他不二”就是从缘起论的角度来考察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为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依赖于他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

佛学认为人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整体中的一个环节,彼此环环相扣,不可脱节,这样,佛学强调人不能忽视其他事物的存在,不能割裂同其他事物的相关性,而应该服从世界上的缘起,充分尊重其他事物,友爱其他事物,这样才能维护自身及与其他事物的和谐。

由缘起论还可以引申出众生平等的思想,要求人类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彼此宽容。

佛学认为万事万物皆有佛性,而无高低之分、大小之别,佛对众生有普遍的无差别的爱心。

佛学认为,生命对于人类及一切事物都是同样宝贵的,人类不能因为其有智慧,能思维,而认为自身高于其他生命,对其他生命物质构成伤害。

因此,佛家的众生平等思想蕴含着一切现象,包括人,均平齐等,无本质、本性高下、优劣的差别,主张人与人、人与其他生命物质之间的彼此尊重、关怀乃至敬畏。

这种平等思想实质上是要求人类培养尊重与包容其他事物的宽容精神。

缘起论中还包含着万物一体的观念,认为所有的人、所有的生物乃至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都是在一个共同的天地中生存着,相互协同进化着。

人不过是宇宙万物的一种,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是因为缘起和合而成,彼此生活在一起,不具有特殊的尊贵身份,所以人应该主动地去关怀、尊重其他事物。

这同样体现着佛学要求人类需要培养尊重与包容其101他事物的宽容精神。

(二)佛教戒律所包含的宽容思想从缘起论出发,贯彻平等精神,佛教强调一些基本的原则来帮助人成就佛性。

佛学中意识到世俗生活的存在着许多泯灭人的佛性的诱惑,强调以一些基本的戒律来使人一心向佛。

这些戒律包括“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六度”、“八正道”等,都不同程度第包含着平等、尊重、包容等宽容思想在其中,而又以“五戒”、“十善”最突出。

“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中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就体现出一种平等观念,主张人与人之间不应该分贫富、贵贱、高低、上下,而应该彼此平等相处,相互理解、相互谅解、相互宽容,不相互侵犯。

与“五戒”更多地倾向于约束个人道德修为相比,“十善”强调的是培养社会公德,也是积极地倡导平等与尊重。

佛学中还有“六和敬法”的思想,主要是调节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具体内容包括“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利和同均”、“戒和同修”、“见和同解”,目标是一个“和”,要求人在社会中行为举止要尊重他人,与他人要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言论、观点,不歧视他人等,这显然是一种尊重与包容异己之人与事得宽容精神。

可见,佛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宽容精神,这种精神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这种宽容精神对于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友好相处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于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维护社会稳定与和睦,对于自然界的平衡,促进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传统佛学宽容伦理思想的消极性成分分析任何思想都具有其时代性,也相应会沾染上时代的气息。

传统佛家思想是适应封建小农经济的心性哲学理论,服务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社会,有必要从现代性的眼光下审视其消极性。

(一)忍辱思想所导致的人性扭曲佛家认为人生是悲苦的,“忍”是去除悲苦的得力手段。

佛家意义上的忍是指人能内心安忍外部辱境,不存怨恨之心。

佛祖释迦摩尼就自称自己前世曾作忍辱仙,毫无怨恨地让国王肢解自己的身躯。

佛家的忍辱就好比西方基督教的“勿抗恶”精神,是一种当人打你右脸时,你不要怨恨,而应该将左脸迎上去让人打。

佛学中有如此描绘忍辱要求的,如“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不可“他骂报骂,他瞋报瞋,他打报打,他弄报弄”,对于别人的侮辱,应该从不对抗的角度去对待,而不存丝毫报复之心。

佛家还认为忍辱的最高境界在乐观地对待别人的侮辱,对待“恶骂之毒”,能保持“如饮甘露”的心境。

可见,佛学中的忍辱思想已经越出了一般的人类原则界限,是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圣的品质,是纯粹抽象的修身训条,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沦于空疏,难以实现与贯彻。

可是,忍辱虽然可以视作一种宽大为怀的宽容精神,但忍辱显然是有原则界限的。

忍辱的对立面是不可忍,如孔夫子所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忍辱的极限被打破则会导致忍辱人的人格的丧失,人性的扭曲。

忍辱乃是佛学的一种道德修为原则,是原则就有其原则界限,突破原则界限的行为其本身就是不道义的,于己是饱受恶行的侵扰,于他是助长恶行施虐,行不道义之事必然是得不到正果的。

可是,佛学所倡导的忍辱一切“非”、“恶”、“苦”,只能导致修行人的人格、人性的剥离,只会适得其反地滋生与助长邪恶势力。

所以,佛学忍辱思想所强调的宽容之精神的消极意义的极端明显的。

(二)由净心思想所带来的禁欲主义倾向佛家的宗旨是让世人通过不断的内心修养,净化心灵,超越尘世,以喜登极乐世界为目标。

为了早日到达“净土”,修为者必须首先“净其心”,其手段可以是精进、禅定等。

其中禅定的功夫非常重要,其要求是在修行的过程中保持心灵的宁静,不外思,做到“摄制六情,舍众欲,散诸恶念”,行清修的功夫。

通过清修,使原本就寄寓在人心灵深处的佛心、佛性能突兀出来,使人成佛。

这就是佛学所谓的灭情见性,见性成佛的功夫,即通过对人的自然之性的遏制与封杀,来求得空寂的佛性,达到成佛的目的。

佛家的这种净心的思想诚然包含了宽容精神在其中,佛学主要是要求个人排除私心杂念,摈弃欲望,宁静心灵,与此同时尊重他人的追求,包容别人的行为与思想。

因此,佛家的净心思想是以不干涉别人,尊重他人的选择与作为为基础的,认为修为在个人,而不受他人的影响与牵制。

在这种宽容思想的前提下,佛家要求修行者绝缘尘世生活的诱惑,专注个人佛性的培育,以悲苦为乐,以心灵精进为念,与尘世生活渐行渐远,体现出禁欲主义或僧侣主义的宗教特征。

(三)出世思想所演化的虚无主义取向中国传统思想以儒、释(佛家)、道为主干,儒家讲入世,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讲隐世,以精神逍遥为目标,释家讲究出世,以脱离尘世生活,来世获得解脱为旨归。

佛家以“空”为理论依据,认为世俗生活四大皆空,人生悲苦,唯有脱离世俗,才能彻底解放人自身。

因为,佛家认为真正的极乐生活世界、至善的社会在来世,在彼岸,世俗生活对于修行者而言不是真实的生命追求,因而不过是浮云,是虚幻的。

佛家认为尘世生活中悲苦的根源不在社会自身,而在于个人的“无明”(不知道真正的佛理)。

因为“无明”,因而对尘世生活有所寄托,这样难免将宇宙中的万物当做是真实的,因而难免对现实生活有所诉求,自然就产生了欲望。

为了满足欲望,社会上便发生争斗,社会陷于混乱,滋生苦难。

佛学认为人只有明白现实世界一切皆是虚幻,抛弃眷恋,才能脱离“苦海”,进入涅槃境界。

世俗生活是复杂的,个体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与冲突,个体必须在宽容别人的行为选择的前提下,才能超越其上。

换言之,宽容是个体超越尘世生活的敲门砖。

如果没有这种宽容精神,个体必然卷入同其他个体的争执与冲突之中,不能自拔,无102法超越尘世,不能喜登极乐。

可见,宽容是脱离尘世的手段,可佛学的目标在彻底抛弃世俗,这样宽容就演变为虚无主义的价值取向,宽容的内容被视作是虚无缥缈的,宽容承载了藐视世俗价值的内涵。

三传统佛学宽容伦理思想的现代性转型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是平等、民主、自由、博爱、公平、公正等,是在主流价值观指导下的多元价值模式互动性的社会。

传统佛家的宽容思想因其不同程度的消极性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改造,才能焕发出其生命力。

(一)由出世向入世转化出世的价值理念将导致对世俗生活的厌倦、熟视无睹,甚至敌对,佛家讲究出世乃是教导人游离尘世之上,促使人放弃对现实生活的追求,独醉于心灵的空寂。

在这种价值模式的作用下,修行者认为一切人世间的矛盾、冲突、灾难、不平事等都是可以宽容的,都是可以置之度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