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菌学检验概论-精品文档60页
细菌学检验ppt课件
2、标本的直接检查: ★ 直接显微镜检查:
革兰阴性小杆菌或多形态杆菌,结合临床 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
★ 抗原检测
荚膜肿胀试验等
★ 核酸检测
3、分离培养与鉴定 (1) 分离培养
★ ★ ★ ★ 营养要求:高,生长中需要X、V因子。 气体环境:生长时需要5%~10%的CO2环境。 温度:35℃ 培养基:兔血或马血最好
方法:密集划线接种待测菌,再点种金葡菌,培养后观察。
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兔血+X、V因子)
流感粘液型菌落
大菌落为奈瑟菌
小菌落为嗜血杆菌
咽拭子培养(未加万古霉素)
咽拭子培养(加万古霉素)
标本接种后点种金葡菌
卫星现象
琼脂卫星试验(脑心琼脂)
X、V因子需求试验→又称纸片法卫星试验
① 不含血液琼脂平板上密集划线接种待测菌或0.5麦 氏单位菌悬液涂抹接种。 ②将X、V、X+V因子三种纸片贴在接种细菌的平板上 纸片间相距5cm以上,(因为V因子分子量小,扩散 距离远),否则会出现X因子假阳性结果。 ③培养后观察结果 ④ (X+V)因子结果阴性的几种可能原因
一、分类
根据伯杰细菌分类手册,嗜血杆菌属隶属于 巴斯德菌科。本菌属共包括17个菌种,其中与临 床有关的有9种,分别是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 嗜血杆菌、溶血嗜血杆菌、副溶血嗜血杆菌、杜 克雷嗜血杆菌、埃及嗜血杆菌、嗜沫嗜血杆菌、 副嗜沫嗜血杆菌和迟缓嗜血杆菌。后三者现划归 “凝聚杆菌属”。
二、临床意义
1、致病因子:细菌结构成分、毒素和酶类。
2、在假单胞菌属细菌引起的临床感染中占70%。 3、可引起机体各个系统的感染。 4、眼部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可合成胶原酶,引起角膜 穿孔而失明。
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查-精品文档
法尿 和液 操标 作本 流细 程菌
检 验 方
Uricult 操作步骤
Uricult 菌落比密图
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查
第一节 血液及骨髓标本
一 血液标本
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或败血 症的基本方法。
如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应视为病 原菌。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或表皮葡萄球 菌、链球菌(A、B群、肺炎链球菌等)、 肠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炎奈 瑟菌、伤寒及副伤寒沙门菌和厌氧菌等。
(2)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 (3)新生隐球菌涂片检查 2. 分离培养 3. 报告方式 培养48小时,仍无菌生长者报告“培养 2天无细菌生长”。查见细菌报告细菌,报告菌名和 药敏结果。
第三节 呼吸系统标本
下呼吸道的痰液是无细菌的,而经口腔咳出的痰 带有多种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如草绿色链球 菌)。若从患者痰标本中查见致病菌或条件致病 菌,提示有上呼吸道感染。
脑脊液无论涂片或培养必须于 采集后立即送检不宜将其置于 冰箱保存,否则影响检出率。
法脑 和脊 操液 作标 流本 程细 图菌
学 检 验 方
(二)检验方法和操作流程
1. 涂片检查 (1) 一般细菌涂片检查: 例如:革兰阴性、凹面相对的球菌,可能是脑膜
炎奈瑟菌;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长丝状等多形 态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
验呼 方吸 法系 和统 操标 作本 流细 程菌
学 检
(二)检验方法和操作流程
1. 肉眼观察
2. 涂片检查 其一依据100×镜下观察白细胞和
上皮细胞数目多少来评定(如表);其二是初步判 定是否有病原存在。
痰标本镜下分类
分级 A B C
白细胞(个) >25 >25 <10
细菌学检验-细菌学检验-1-细检绪论
定义-微生物危害评估
hazard assessment for microbes
对实验微生物和毒素可能给人或环境带 来的危害所进行的评估。
2.生物危险程度等级
Ⅰ级(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 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 (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 诊断等活动。
实验室生物安全
操作者
操作对象
环境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biosafety
protection for laboratories):
描述防止实验室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意 外暴露及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以及 实践。
1.生物安全柜biosafety cabinet
是为操作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用来保护操 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 暴露于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 和溅出物而设计的箱形空气净化安全装置。
2.生物危险程度等级
Ⅱ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 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 体。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 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如:沙门菌、志贺菌等肠道致病菌。
2.生物危害程度等级
Ⅲ级 ( 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细菌学检验
引言
在1676年以前,人们以为蓝色的地球上,只有 动物、植物。直到显微镜的出现……..
微生物概述。
(看不见的生物-微生物.swf)
微生物的大小。(微生物的大小.swf)
认识细菌。
细菌学检验
第一章细菌学(bacteriology)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学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细菌具有体积小、繁殖快、代谢类型多样、易变异、易人工分离培养等特点,它代表了生命存在的最简单模型;易于用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动物接种等方法鉴定,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生物安全从业人员处理生物危害材料时的措施,以避免感染自己、他人或环境。
生物安全性(biological safety)是指用生物学技术(biotechnology)从事研究、开发、生产到实际应用等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安全问题。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 protection for laboratories)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设施、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的生物安全。
在细菌学实验室中,实验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循三条通用原则1.积极防止操作者在污染的环境中接触生物危害物;2.主动封闭生物危害材料产生之源,防止从操作部位向周围环境释放;3.尽量减少生物危害材料向周围环境意外释放所造成的后果。
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实质是指:通过规范的实验室设计建造、实验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硬件)严格遵从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管理规程等(软件)。
确保操作生物危险因子的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的伤害,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确保实验因子保持原有本性所采取综合措施的实验室。
生物安全实验室三项技术措施样品隔离技术(机械、气幕),防止传染因子进入环境接触人体定向流技术(三级负压系统),防止传染因子扩散消毒灭菌技术(物理、化学),灭活传染因子生物安全防护三原则(三要素)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1.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一级防护)2.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二级防护)3.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来达到: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的目的。
细菌学检验 第一章 绪论内容
Ⅱ级安全柜
• 操作者可以通过前窗操作口 在安全柜内进行操作。
• 操作口流入气流:保护人员 • 经高效过滤器过滤的下降气
流:保护产品 • 被污染气流经高效过滤器过
滤后排出:保护环境
A 前窗操作口 B观察窗 C排气过滤器 D 下降气流过滤器 E 压力排气系统 F风机 图2 Ⅱ级A1型安全柜结构和气流模式示意图(侧视图)
一、基本概念
1 生物安全性(biological safety)
定义:用生物学技术从事研究、开发、生产到实际应用等 全过程涉及到的安全问题。包括
• 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人员暴露、向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 • 基因工程技术:可能带来的生物危害、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危
害健康等。 • 实验活动: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
• 2003年《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标准》颁布实施。 • SARS期间,2003年5月6日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药监局和环保总局联合发布
了关于印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 2004年5月,国家质监总局和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2004)。2008年《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
• 2004年加拿大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三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发展和现状-我国
• 20世纪80年代:第一个国产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BSL-3)实验室诞生。 • 2002年颁布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
2002),以美国CDC/NIH《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第4版为蓝本 制定。
多发传染病的监控,科研性检验: 全球性科研监测:我国1984年参加WHO腹泻病控制规划,霍乱、副 霍乱腹污为重点的腹泻的病原学研究 国家级监测:国家流感中心流感监测系统 地区性监测:多地区自1985年进行HIV抗体检验
1细菌学检验概论共60页文档
18
(二)培养基种类---按成分和培养目的
1.基础培养基(based medium) 2.营养培养基(nutrient medium) 3.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 4.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 5.特殊培养基(special medium)
14.09.2019
14.09.2019
8
一、不染色标本
1.细菌不经染色直接镜检,主要用于检查生活状态下细菌的动 力及运动状况
2.常用的方法有压滴法和悬滴法 有动力:可看到细菌自一处移至另一处,有明显
的方向性位移
无动力:细菌呈现布朗运动,只在原地颤动而无
位置的改变
3.有些病原菌通过不染色标本的动力检查可作出初步鉴定 如疑似霍乱患者,镜下观察到来回穿梭似流星状运动的细菌, 制动试验阳性,可初步推断为“疑似O1群霍乱弧菌”。
4.鞭毛染色:可观察到菌体上有无鞭毛、鞭毛的位置及数量, 在细菌鉴定中,特别是非发酵菌的鉴定中很重要。
5.异染颗粒染色:用于白喉棒状杆菌染色。
14.09.2019
13
(二)常用的染色方法
6.芽胞染色:
14.09.2019
7.墨汁染色: 一般用于新型隐 球菌检查
14
选择培养基 接种
第三节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方法:
1、结晶紫初染
1 min
2、卢戈氏碘液媒染
1 min
3、95%酒精脱色 30sec~1 min 4、稀释石炭酸复红复染 1 min 原理:
G+等电点低,带正电荷的碱性燃料作色 牢固
G+细胞壁肽聚糖层多,G-细胞壁脂质含 量高
G+含有较多核糖核酸镁盐,与结晶紫、 碘结合成大Hale Waihona Puke 子复合物临床细菌学检验概述
细菌学概论
比面积:单位体积表面积越大→代谢旺盛 ,繁殖迅速。 带电现象:一般环境中(pH7.2~7.6)带
负电(G+菌等电点pH2~3;G-菌等电点
pH4~5)。
布朗运动:不发生位移的无规则颤动
半透性:细菌的细胞膜为选择透过性膜 渗透压:细菌体内含有高浓度的营养物质 和无机盐,故处于高渗状态(20-25个大气 压) 低渗→胞质压出
棒状杆菌
双歧杆菌
分枝杆菌
3.螺形菌(spiral bacteria)
弧菌
螺菌
二. 细菌的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概念:位于细胞膜最外层,紧贴细胞膜的
一层无色透明,坚韧有弹性的膜状结构 生物学功能:形态,保护,交换,致病
(1)、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
细胞壁结合蛋白
壁磷壁酸 膜磷壁酸
肽聚糖
脂蛋白
1)肽聚糖
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组成。
L-丙氨酸 D-谷氨酸 L-二氨基庚二酸 D-丙氨酸
大肠埃希菌
2)外膜(G-特有)
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脂 多糖(LPS)构成
脂多糖 磷脂 脂多糖 外膜 通道蛋白 蛋白质
外周间质
肽聚糖 外周间质 细胞膜
脂蛋白
脂多糖结构:由脂质A、核心多糖、特 异性多糖三部分组成。
3、鞭毛 (flagellum)
1.概念:某些细菌菌体外附着的细长、呈波状 弯曲的丝状物。 2.分类:单、双、丛、周毛菌。 3.化学成分:蛋白质。
4.功能: (1)细菌的运动器官
(2)某些细菌鞭毛与致病有关 (3)H 抗原
半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有鞭毛细菌:扩散生长,周围浑浊 无鞭毛细菌:沿穿刺线生长,周围透明
2)磷壁酸(G+特有)
细菌检验技术PPT课件
维持实验室温度在20-25℃,湿度在 50%-70%,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
设备配置
根据实验需求,配置相应的仪器和设 备,如显微镜、培养箱、灭菌器等, 确保其性能良好、准确可靠。
实验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实验前准备
实验前确保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流程
细菌免疫学检测技术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进行细菌检测和鉴定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常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等领域。 常见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包括凝集试验、沉淀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细菌核酸检测技术
总结词
通过检测细菌的核酸序列,进行快速、准确的细菌鉴定。
详细描述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细菌核酸检测技术已成为一种快速、准确的细菌鉴定方法。该方法通过 检测细菌的核酸序列,利用基因测序或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可以快速地鉴定出细菌的种类和耐 药基因等。常见的核酸检测技术包括16S rRNA测序和多重PCR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发展新型酶标记抗体和抗原,提高检测特异性和 灵敏度。
个性化诊疗与精准医疗的结合
耐药性检测
通过对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为临床提供精准的抗生素选择依据, 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病原体分型
通过对病原体基因型别的检测,为临床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免疫治疗
利用个体化免疫治疗策略,针对不同病原体感染制定个性化的免疫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病患生存率。
01
辅助以对症治疗,如止咳、化痰 、平喘等。
02
加强患者护理,提高免疫力,预 防并发症。
案例二: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细菌检验技术应用
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 性
提高食品行业的信誉, 促进国际贸易。
1细菌学检验概论
选择培养
2019/11/26
15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一、培养基的种类和选择 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培养基种类、培养基的选择
二、分离及培养 细菌的分离、细菌培养方法
三、生化反应和鉴定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 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
2019/11/26
16
一、培养基的种类和选择
方法:
1、结晶紫初染
1 min
2、卢戈氏碘液媒染
1 min
3、95%酒精脱色 30sec~1 min 4、稀释石炭酸复红复染 1 min 原理:
G+等电点低,带正电荷的碱性燃料作色 牢固
G+细胞壁肽聚糖层多,G-细胞壁脂质含 量高
G+含有较多核糖核酸镁盐,与结晶紫、 碘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
2019/11/26
46
(二)抗体检测---血清学诊断
抗体的量常随感染过程而增多,表现为效 价的升高。因此用已知的细菌或其特异性抗 原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 动态变化,可作为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 主要适用于抗原性较强的致病菌和病程较长 的感染性疾病。
其中的分枝菌酸与石炭酸复红结合 成牢固的复合物,能抵抗脱色
意义: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
-抗酸性细菌 -非抗酸性细菌
(二)常用的染色方法
2019/11/26
12
(二)常用的染色方法
3.荧光染色
(1)荧光染色法敏感性强,效率高而且容易观察结果,在临 床细菌鉴定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2)主要用于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 及痢疾志贺菌等的检测。
2019/11/26
8
一、不染色标本
1.细菌不经染色直接镜检,主要用于检查生活状态下细菌的动 力及运动状况
细菌学检验ppt课件
·
8
二、染色标本
(一)常用染料 1.碱性染料:碱性复红、结晶紫、美蓝等 2.酸性染料:有伊红、刚果红等 3.复合染料(中性染料)及荧光染料:复合染料有
瑞氏染料(伊红美蓝)、姬姆萨染料(伊红天青) 等;荧光染料有荧光标记的抗体
11.12.2020
·
9
革兰染色(gram stain) 方法:
(二)常用的染色方法
1、结晶紫初染
1 min
2、卢戈氏碘液媒染 1 min
革兰阳性球菌
3、95%酒精脱色 30sec~1 min
4、稀释石炭酸复红复染 1 min
原理:
G+等电点低,带正电荷的碱性燃 料作色牢固
G+细胞壁肽聚糖层多,G-细胞壁 脂质含量高
G+含有多量核糖核酸镁盐与结晶 紫、碘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
革兰阴性杆菌
11.12.2020
·
16
(一)培养基的组成成分
1.营养物质 蛋白胨、肉浸液、牛肉膏、糖类、醇类、血液、 无机盐类、鸡蛋和动物血清生长因子
2.凝固物质 琼脂、明胶、卵白
3.抑制剂和指示剂 胆盐、蔷薇酸等,酚红、中性红、溴甲酚紫等
11.12.2020
·
17
(二)培养基种类
1.基础培养基(based medium) 2.营养培养基(nutrient medium) 3.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 4.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 5.特殊培养基(special medium)
11.12.2020
·
18
1.基础培养基(based medium)
含有大所属细菌生长所需 的基本营养成分,最常用的是 肉浸液,俗称肉汤(broth), 主要成分含牛肉浸液和蛋白胨。 用于培养一般细菌
检验试题—细菌学总论(含答案)word精品文档6页
细菌学总论一、选择题【A型题】1.证明细菌具有鞭毛结构的常用方法是:EA.革兰染色法B.抗酸染色法C.普通琼脂培养法D.液体培养法E.半固体培养法2.革兰染色法在临床上常用于: BA.鉴别细菌的血清型别B.协助临床选择用药C.诊断疾病D.解释发病机制E.判定细菌的免疫性3.测量细菌的常用单位是:BA.mmB.μmC.nmD.pmE.4.不属于细菌的基本结构的是:D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浆D.细胞器E.核质5.细菌细胞壁的最主要成分是: B A.脂类B.蛋白质C.糖类D.脂蛋白E.***聚糖6.不属于细胞基本结构的是: A A.鞭毛B.中介体C.细胞膜D.核糖体E.核质7.青霉素抗菌作用的机理是: A A.干扰菌细胞壁的合成B.破坏菌细胞壁上的磷壁酸C.干扰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D.破坏菌细胞膜的通透性E.破坏菌细胞壁的多糖骨架8.溶菌酶的杀菌机理是:EA.干扰菌细胞壁交联桥的合成B.干扰二氨基庚二酸的活性C.破坏聚糖骨架上四***侧链的连接D.干扰菌细胞核质的活性E.破坏菌壁多糖骨架β-1、4键的连接9.关于L型细菌叙述错误的是:CA.由于细胞壁缺陷常呈多形态B.染色体不易着色C.无致病力D.常规细菌学检查多呈阴性E.除去诱导因素可回复成原来的细菌10.质粒是细胞的:AA.染色体以外DNAB.核质RNAC.储存高能的胞浆颗粒D.胞浆中rRNAE.中介体11.关于菌毛叙述错误的是:AA.是细菌的运动器官B.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C.成分是蛋白质D.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E.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12.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不同主要是因为:D A.形态不同B.营养需要不同C.生理功能不同D.细菌细胞壁结构不同E.致病性不同13.细菌学形态学检查中最常用染色方法是: E A.抗酸性染色法B.特殊染色法C.暗视野墨汁染色法D.美兰单染色法E.革兰染色法14.细菌的繁殖形式是:DA.接合B.裂殖C.胞子D.二分裂E.复制15.在细菌生长曲线中菌数增加最快的是:B 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全部生长过程16.有关热原质叙述错误的是:DA.是多数G-菌少数G+菌合成代谢产物B.是G-菌细胞壁中脂多糖C.注入人、动物体可引起发热D.可被121℃20分钟处理破坏E.可经吸负剂、石棉滤板除掉17.下列那种不是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EA.色素B.细菌素C.抗生素D.维生素E.抗毒素18.关于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叙述错误的是:BA.是细菌的病毒B.不具有抗原性C.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D.形态多呈蝌蚪状E.较细菌的抵抗力强19.不产毒的白喉棒状杆菌,携带了β—棒状杆菌噬菌体后便可产生这种现象称为:D A.转导B.转化C.接合D.溶原性转换E.原生质体融合20.病原菌引起疾病的最佳组合是: AA.毒力+侵入门户+细菌数量B.毒素+侵袭力+侵入门户C.侵袭力+细菌数量D.细菌数量+侵袭酶类E.侵入门户+毒素+细菌表面结构21.细菌内毒素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A.主要由G—菌产生B.化学成分主要是脂多糖C.对人体组织有选择性毒性作用D.可单独激活补体旁路途径E.可使鲎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凝固。
(完整word版)细菌学检验
细菌学检验重点第一章细菌学实验的基本要求1、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 biosafety):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差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2、生物安全防护基本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 protection for laboratories)–实验对象: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综合措施:实验室设计建造、个体防护设施、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周围环境的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原则•积极防止操作者在污染的环境中接触生物危害物;•主动封闭生物危害材料产生之源,防止从操作部位向周围环境释放;•尽量减少生物危害材料向周围环境意外释放所造成的后果。
3、实验室必须设有专职的生物安全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生物安全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分为四级.–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一级最低,四级最高。
4、在主实验室合理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5、各级生物防护实验室特点•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1/P1):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等.•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2/P2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在处理危险度2 级或更高危险度级别的微生物时,在实验室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3/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BSL-4/P4 ):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理论)细菌部分 重点整理(下篇)——医学检验资料文档
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略带弯曲、呈分枝状生长的细菌,革兰染色阳性,无芽胞、无荚膜。
抗酸染色阳性,故又称抗酸杆菌。
营养要求较高,常用罗琴培养基,生长缓慢,2~8周后方可见菌落第一节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
结核病在上世纪40、50年代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60~80年代经过人们的努力,大大降低,80年代后期,发病率又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耐药性的出现。
一、临床意义本菌抵抗力强,可存活6~8月,随着漂浮于空气中的微滴核被吸入呼吸道,植入肺泡发育繁殖导致结核。
引起结核病,随社区人群生活状况不同发病率有所差异,全球约有1/3人感染,有人类死亡之首和白色瘟疫之称。
二、生物学性状1、形态染色:①细长、略弯曲杆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稍短。
排列成团、成堆②抗酸染色阳性,治疗后菌体呈非抗酸性G+颗粒,称much颗粒(L型变异)③金胺“O”染色菌体:呈黄色荧光2、培养特性最适温度35~37℃,最适pH6.4~6.8。
专性需氧,在液体培养基上形成菌膜,有毒株呈索状生长营养要求高,专性需氧,专嗜甘油为碳源,常用罗琴培养基(鸡蛋、甘油、枸橼酸钠、天门冬酸、马铃薯粉、孔雀绿、钾镁离子),繁殖慢,增殖一代需要18小时,在固体培养基上2~5周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为菜花样,凸起、不透明、粗糙,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为光滑型。
3、生化反应:烟酸试验(+),硝酸盐还原(+),中性红(+),烟酰胺酶试验(+),脲酶试验(+),牛型分枝杆菌均为阴性。
糖类发酵(- ) ,热触酶(- ) ,Tween水解(- );热触酶(- ) 热磷酸酶(- ),为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鉴定试验,后者阳性4、抵抗力:强温度:菌悬液80℃5min、痰标本煮沸5min完全杀死细菌光线:对紫外线敏感干燥:对干燥或干热抵抗力强,干燥痰中可存活数周化学因素:75%乙醇5min,石炭酸、来苏儿、甲醛敏感5、结核杆菌多种性状可发生变异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等。
菌落变异由粗糙型变成光滑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11.2019
17
(一)培养基的组成成分
1.营养物质 蛋白胨、肉浸液、牛肉膏、糖类、醇类、血液、 无机盐类、鸡蛋和动物血清生长因子
2.凝固物质 琼脂、明胶、卵白
3.抑制剂和指示剂
25.11.2019
6. DNA酶试验 在革兰阳性球菌中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DNA酶,在 肠杆菌科中沙雷氏菌和变形杆菌产生此酶。
25.11.2019
41
三、生化反应和鉴定
7 .凝固酶试验作为鉴定葡萄球菌致病性的重要指 标,也是葡萄球菌鉴别时常用的一个试验。
8 . CAMP试验 在链球菌中,只有B群链
球菌CAMP试验阳性,故可 作为特异性鉴定。
25.11.2019
5
细菌感染的检验程序
直接涂片镜检 初步诊断
分离培养
形态学试验 生化试验 免疫学试验 动物试验
免疫学试验 分子生物学技术 其他检测技术
辅助诊断
药物敏感试验
明确诊断
25.11.2019
6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细菌形态学检查的意义
1.镜检可以了解有无细菌及大致的菌量 2.通过形态学检查可得到初步诊断,对临床早期诊
25.11.2019
37
(三)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
1.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用于肠杆菌科中菌属间的鉴定。
2.丙二酸盐利用试验 肠杆菌科中属间及种的鉴别。
25.11.2019
38
(四)各种酶类试验
1.氧化酶试验主要用于 肠杆菌科细菌与假单 胞菌的鉴别。
2.过氧化氢酶试验(触 酶试验)用于革兰阳 性球菌的初步分群。
21
3.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
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底 物和指示剂,观察细菌不 同的代谢产物,以鉴别细 菌。如糖发酵管、克氏双 糖铁琼脂(KIA)、伊红镁蓝琼脂和动力-吲哚-尿素 (MIU)培养基等。
25.11.2019
22
4.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
19
1.基础培养基
含有基础生长所需的基本 营养成分,最常用的是肉浸液, 俗称肉汤(broth),主要成 分含牛肉浸液和蛋白胨。
用于培养一般细菌
25.11.2019
20
2.营养培养基(nutrient medium)
最常用的是血琼脂平板、巧克力血平板等, 用于培养营养要求较高的病原性细菌
25.11.2019
18
(二)培养基种类---按成分和培养目的
1.基础培养基(based medium) 2.营养培养基(nutrient medium) 3.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 4.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 5.特殊培养基(special medium)
25.11.2019
临床细菌学检验概述
Introduction on Clinic and Diagnostic Bacteriology
江苏大学医学院检验学系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周天戟 教授
25.11.2019
1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原则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第三节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第四节 细菌的非培养检测方法
4.鞭毛染色:可观察到菌体上有无鞭毛、鞭毛的位置及数量, 在细菌鉴定中,特别是非发酵菌的鉴定中很重要。
5.异染颗粒染色:用于白喉棒状杆菌染色。
25.11.2019
13
(二)常用的染色方法
6.芽胞染色:
25.11.2019
7.墨汁染色: 一般用于新型隐 球菌检查
14
选择培养基 接种
第三节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于筛选革兰阴性杆菌,血平板用于
分离病原性球菌。
26
二、分离及培养
(一)细菌的接种
1.平板划线分离法 2.斜面接种法 3.液体接种法
4.穿刺接种法 5.倾注平板法 6.涂布接种法
25.11.2019
27
(二)细菌培养方法
1.一般(需氧)培养法:普通温 箱 2.二氧化碳培养法 :烛缸法、二 氧化碳培养箱
3.厌氧培养法:厌氧袋/罐(化学) 法、厌氧培养箱(物理学法)、 疱肉培养基(生物学)法
25.11.2019
28
细菌的生长情况
菌落(R型)
固体培养基中
菌落(S型)
菌苔
25.11.2019
29
液体培养基中
沉 淀 生 长
混 浊 生 长
25.11.2019
表 面 生 长
30
半
固
体
体
培
有鞭毛
无鞭毛
养
细菌
一、免疫学技术 抗原检测、抗体检测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 核酸杂交、聚合酶链反应、生物芯片技术
三、细菌毒素的检测 内毒素、外毒素
四、动物实验
25.11.2019
44
一、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检测 免疫学诊断 免疫学反应 免疫学技术
抗原
概念辨析 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反应 血清学技术
不区分
断和治疗疾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根据细菌形态、结构和染色性有助于对病原菌的
初步识别和分类,用于细菌鉴定
25.11.2019
7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法
•不染色标本的检查:初步观察、细菌动力 •单染色法:细菌形态 •复染色法:细菌形态、结构与鉴别
革兰染色法(Gram stain)
•抗酸染色法(acid-fast stain) 特殊染色法:负染色、鞭毛染色
方法:
1、结晶紫初染
1 min
2、卢戈氏碘液媒染
1 min
3、95%酒精脱色 30sec~1 min 4、稀释石炭酸复红复染 1 min 原理:
G+等电点低,带正电荷的碱性燃料作色 牢固
G+细胞壁肽聚糖层多,G-细胞壁脂质含 量高
G+含有较多核糖核酸镁盐,与结晶紫、 碘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
25.11.2019
39
本试验在细菌鉴定中广泛应用。肠杆菌科细 菌均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铜绿假单胞菌、 嗜麦芽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可产生氮气;有些 厌氧菌如韦荣球菌等试验也为阳性。
3.硝酸盐还原试验
25.11.2019
40
三、生化反应和鉴定
4.脂酶试验 主要用于厌氧菌的鉴别。
5.卵磷脂酶试验 主要用于厌氧菌的鉴定。
超过24h
25.11.2019
4
5.病人标本中可能含有大量致病菌,必须注意安全 防护
6.标本切勿污染容器的瓶口和外壁,容器必须包装 好,防止送检过程中倒翻或碰破流出
7.对于烈性传染病标本运送时更要特别严格,必须 按规定包装,由专人运送
8.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内运送, 有时可直接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运送
其中的分枝菌酸与石炭酸复红结合 成牢固的复合物,能抵抗脱色
意义: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
-抗酸性细菌 -非抗酸性细菌
(二)常用的染色方法
25.11.2019
12
(二)常用的染色方法
3.荧光染色
(1)荧光染色法敏感性强,效率高而且容易观察结果,在临 床细菌鉴定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2)主要用于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 及痢疾志贺菌等的检测。
25.11.2019
8
一、不染色标本
1.细菌不经染色直接镜检,主要用于检查生活状态下细菌的动 力及运动状况
2.常用的方法有压滴法和悬滴法 有动力:可看到细菌自一处移至另一处,有明显
的方向性位移
无动力:细菌呈现布朗运动,只在原地颤动而无
位置的改变
3.有些病原菌通过不染色标本的动力检查可作出初步鉴定 如疑似霍乱患者,镜下观察到来回穿梭似流星状运动的细菌, 制动试验阳性,可初步推断为“疑似O1群霍乱弧菌”。
25.11.2019
2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早期采集 2.无菌操作 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 4.采集量适当 5.注意生物安全
25.11.2019
3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原则
二、标本的处理 1. 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和流感嗜血杆菌等应保温并立即送检 2. 其他各种标本采集后最好在2h之内送到实验室 3. 若不能及时送检,标本应置于一定环境中保存 4. 一般情况下,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
5.甲基红试验 主要用于鉴别大肠埃希菌与产气肠杆菌。
6.V―P试验 本试验常与甲基红试验一起使用,因为前者阳性的 细菌,后者通常为阴性。
25.11.2019
35
(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
1.明胶液化试验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
2.吲哚(靛基质)试验 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 的鉴定。
3.硫化氢试验 培养基:醋酸铅培养基
细菌
基
中
25.11.2019
混浊生长
沿穿刺线生长生长 31
三、生化反应和鉴定
(一)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 1. 糖(醇、苷)类发酵试验
是鉴定细菌最主要和最基 本的试验,特别对肠杆菌科 细菌的鉴定尤为重要
25.11.2019
32
2.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
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与非发酵菌的鉴别,前者 均为发酵型,而后者通常为氧化型或产碱型。 也可用于葡萄球菌与微球菌间的鉴别。
25.11.2019
9
二、染色标本
(一)常用染料 1.碱性染料:碱性复红、结晶紫、美蓝等 2.酸性染料:有伊红、刚果红等 3.复合染料(中性染料)及荧光染料:复合染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