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人口的空间变化-精装版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人口的变化(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人口的变化(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人口的变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人类健康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图,回答1~2题。

1.从A阶段到C阶段的演变体现出( )A.婴幼儿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提高B.青壮年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下降C.总人口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下降D.总人口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提高解析:选D 从A阶段到C阶段人口的存活率上升,死亡率下降,说明健康水平在提高。

2.引起B阶段到C阶段老年人口死亡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 A.老龄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B.人类医疗水平提高,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C.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D.流动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解析:选B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B阶段到C阶段老年人口死亡率在下降,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医疗水平的提高有关。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读某发达国家1950年、2010年和2070年(预计)人口年龄结构图。

完成3~4题。

3.图中信息反映了( )A.2010年人口负担系数最低B.1950~2010年少儿负担系数上升C.2010年老年负担系数最高D.2010~2070年少儿负担系数下降解析:选A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读图,2010年15~64岁所占比重最大,说明2010年人口负担系数最低,A对;1950年少儿负担系数是8×38%/8×60%,2010年少儿负担系数是12×18%/12×61%,相比1950年,2010年少儿负担系数下降,B错;207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最大,老年负担系数最高,C错;2070年少儿负担系数是9×17%/9×50%,2010年少儿负担系数是12×18%/12×61%。

2010~2070年少儿负担系数上升,D错。

故选A。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8 人口的空间变化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8 人口的空间变化 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18人口的空间变化一、单项选择题读下表,完成1~2题。

省(市、区) 人口总数(万人)年净增人口(万人)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海南817.83 7.32 14.77 8.98北京 1 492.7 36.3 6.1 0.7上海 1 352.4 10.62 6 -1.2新疆 1 963.11 29.16 16 10.911.北京市( )A.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大B.人口死亡率高,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C.迁入人口多,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D.迁入人口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2.该年份四省(市、区)中为人口迁出区的是( )A.海南 B.北京C.上海 D.新疆1~2.【解析】第1题,由表中数据可知,北京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很低,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为1 492.7万×0.7‰≈1.04万,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并不大;北京市迁入人口数量约为36.3万-1.04万=35.26万,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

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大量迁入北京市,促进了北京市经济的发展。

第2题,根据“迁入人口数=年净增人口-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即可算出四省(市、区)迁入人口数,其中海南省的人口迁移数量为负值,说明海南省人口迁出量大于迁入量,为人口迁出区。

【答案】 1.D 2.A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回答第3题。

3.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解析】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主要是工程移民;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都是受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退化、环境污染等环境因素影响;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主要是受政治、经济因素影响。

2020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2020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一、选择题自全国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以来,从政策效果看,远低于预期,为促进人口均衡,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2016年启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如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含预测)。

读图,完成1~3题。

1.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老龄化严重B.劳动力严重不足C.育龄妇女人数少D.生育观念的改变2.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有利于扩大内需B.家庭负担持续加重C.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D.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3.下列年份中,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1965年B.1980年C.2015年D.2035年解析:1.D 2.A 3.C第1题,第一次生育政策调整后人口出生率没有到达预期,是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关键,而A、B、C三项内容均可事前预测与统计,只能是对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生育意愿降低)情况了解不足所致,故D正确。

第2题,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幼儿数量会增加,从而可促进与婴幼儿相关产品的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故A正确;短时间内家庭负担加重,但不是持续加重,故B错误;可缓解但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故C错误;出生人口性别比会下降,故D错误。

第3题,图示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在2015年前均为正值,说明劳动人口数量在2015年前处于增加态势,2015年为0,之后为负值(即以后开始减少),则2015年劳动人口数量最多。

如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2017年各时间段出生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读图,完成4~5题。

4.与1970~1979年相比,影响1980~1989年出生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显著下降的主要因素是()A.生育政策B.人口迁移C.生育意愿D.医疗卫生5.该城市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年轻化B.流动人口过多C.人口老龄化D.人口增长过快解析:4.A 5.C第4题,某出生时间段人口占比低,说明该时间段内人口出生率较低。

新课改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8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含答案解析

新课改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8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含答案解析

新课改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8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

读图完成1~2题。

1.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热量增加B.沿X方向降水增加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2.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A.热带草原温带落叶林 B.热带草原亚热带硬叶林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 D.热带雨林亚热带硬叶林解析:1.D 2.A 第1题,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异状况可以判断,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

第2题,结合图示已知的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可推断出甲为热带草原,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读我国秦岭附近自然带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和乙的自然带分别代表( )A.雨林带和针叶林带B.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带C.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带D.针叶林带和冰川带4.影响该区域自然带分布的因素有( )A.海陆位置和纬度 B.海陆位置和地形C.纬度和地形 D.地形与洋流解析:3.B 4.C 第3题,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以南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甲位于秦岭以南的山麓地带,因此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乙接近主峰,位于针阔混交林带与灌丛草甸带之间,因此为针叶林带。

故B正确。

第4题,该图自然带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水平方向上从南到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逐渐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取代;垂直方向上,随着山地海拔高度的上升,针叶林取代针阔叶林,然后灌丛草甸取代针叶林。

因此影响自然带变化的因素是纬度和地形。

故C正确。

(2019·德州模拟)某探险队在新疆进行考察。

从新疆某地出发,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图中数据表示海拔(单位:m)。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山坡一侧有云杉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山地北坡,热量条件不足B.受极地高气压带影响,多降雪C.受山谷风的影响,少夜雨D.该海拔高度多地形雨6.图示山地的雪线北坡低于南坡,其主要原因是( )①北坡纬度偏高,气温较低②南坡纬度偏高,气温较高③南坡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偏多④北坡多地形雨,积雪冰川面积大A.②③ B.①④C.①③ D.②④解析:5.D 6.B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形区的山麓基带为荒漠带,说明该地形区气候干旱,结合基带的海拔高度和所处的纬度位置,可判断出该地形区为天山山脉。

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

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

(2)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 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 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结合某地区人口统计图分析,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我国中部地区某地级市辖6县2区,代管1县级市。下图为 2010~2020年十年来该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 1~3题。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程标准
素养要求
1.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 1.结合具体人口迁移的图文材料,
因,判断影响人口迁移的 综合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对
主要因素。
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综合思维)
2.理解人口迁移产生的影 2.辩证地认识人口迁移对迁出地、
响。
迁入地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一、人口的迁移 1.何为人口迁移?如何分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____国__际__或__本__国__范__围_____内发生 改变。 (2)类型: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__国__际__人口迁移和__国__内__人口迁 移。
B.培育突出的优势产业
C.建设交通枢纽城市
D.控制城市房价上涨
考点 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 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 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 的发展。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 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1990~2015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8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8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18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一、选择题下图为理想大陆局部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由甲经乙、丙、己到庚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典型的()A.由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2.己地的自然带名称为()A.亚热带硬叶林带B.温带混交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苔原带1.A 2.C第1题,读图可知,由甲经乙、丙、己到庚的变化总体上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变化的,其热量是逐渐降低的,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

第2题,根据己地的纬度可知,该地处于北极圈附近,为亚寒带,因此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C正确;亚热带硬叶林带、温带混交林带分布的纬度较己地低,A、B错误;苔原带分布的纬度较亚寒带针叶林高,庚应为苔原带,D错误。

锡林郭勒草原是中国重要的草地资源,是北方草原核心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

土壤沙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京津冀地区主要风沙源地之一。

下图示意锡林郭勒草原植被覆盖度FVC均值(数值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3~5题。

3.锡林郭勒草原从东到西依次为()A.草甸草原—草原—荒漠草原B.草原—荒漠草原—草甸草原C.草甸草原—荒漠草原—草原D.荒漠草原—草甸草原—草原4.锡林郭勒草原上的降水主要集中在()A.1—3月B.4—6月C.7—9月D.10—12月5.改善锡林郭勒草原的植被覆盖度,需要()A.大力植树种草B.扩大耕种面积C.建设人工湿地D.进行季节性轮牧3.A 4.C 5.D第3题,锡林郭勒草原植被覆盖由东向西逐渐减少,说明降水量由东向西减少,因此植被类型由东向西分别是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A正确。

第4题,受夏季风影响,锡林郭勒草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月份降水最多,C正确。

第5题,锡林郭勒草原区主要为牧区,又处于农牧交错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当地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导致严重荒漠化区域显著增加。

2020版高考一轮温习地理湘教版课时跟踪检测十八全世界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阻碍

2020版高考一轮温习地理湘教版课时跟踪检测十八全世界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阻碍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全世界气候转变对人类活动的阻碍一、选择题读全世界气候转变阻碍示用意,完成1~2题。

1.以下地域中受全世界气候转变阻碍最显著的是( )A.青藏高原B.南海诸岛C.华北平原D.横断山脉2.能够有效减缓全世界气候变暖的举措是( )A.打算生育B.提升城市化水平C.节约水源D.开发新能源解析:1.B 2.D第1题,全世界气候变暖,会使海平面上升,故四个选项中南海诸岛受到的阻碍最显著。

第2题,开发新能源能够有效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利用,从而有效减缓全世界气候变暖。

我国踊跃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增强应付气候转变国际合作,引领各国一起走绿色低碳进展道路,博得了国际社会踊跃评判。

以下图为地质时期全世界平均温度及降水特点示用意。

据此完成3~4题。

3.以下有关地质时期气候转变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新生代以干旱为主B.第四纪冰川面积比此刻小C.严寒期偏长,温暖期偏短D.整个古生代全世界气候以温暖为主4.当前全世界气候转变可能产生的阻碍是()A.全世界热量资源的时空散布发生转变,可是水资源散布不变B.热量条件改善,全世界生物多样性增加C.全世界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增多D.极端天气减少,流行疫病减少解析:3.D 4.C第3题,图中显示新生代全世界气候以湿润为主,A错;第四纪气候较严寒,属于大冰期,冰川覆盖面积应该比此刻大,B错;整个地质时期,严寒期偏短,温暖期偏长,C错;整个古生代全世界气候以温暖为主,D正确。

第4题,当前全世界气候转变要紧表现为全世界气候变暖,在变暖的进程中,地球上可能会发生更多的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如持续性干旱、热浪、大暴雨等。

(2019·深圳模拟)在全世界范围内,云层散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转变将阻碍全世界的温度。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减弱作用)。

研究发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世界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转变,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份无明显转变)、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习题:人口的空间变化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习题: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人口迁移率是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迁入为正,迁出为负。

图甲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图乙为人口增长曲线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1~3题。

图甲图乙1.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人口增长曲线,符合图甲所示地区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图甲所示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间大约出现在( )A.1910年B.1970年C.2005年D.2010年3.下列地区中,与图甲所示地区人口迁移特征最符合的是( )A.黑龙江B.上海C.西藏D.三峡库区下图示意俄罗斯远东四地区1990~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

读图,完成4~5题。

4.1990~2010年期间,图示四地区中人口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 )A.①B.②C.③D.④5.人口数量变化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有( )A.交通压力增大B.环境人口容量变小C.促进资源开发D.劳动力数量减少(2019·河南安阳模拟)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是四川省的三个传统农区。

下表示意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以下简称“三县”)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情况(2014年)。

据此完成6~8题。

6.A.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劳动力投入量大B.计划生育政策下人口出生率低,增长缓慢C.生活、医疗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D.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大,人口迁移率高7.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A.土地流转加快,家庭土地流转比例降低B.加快了农村家庭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变C.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决策的科学性D.农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日益增强8.针对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现状,三县应( )A.全面放开农村生育政策,增加劳动力供应B.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C.实施大规模休耕养田制度D.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2019·福建厦门质检)下图为某地区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9~11题。

2020版高考(山东)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课后练习题卷:人口的空间变化

2020版高考(山东)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课后练习题卷: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春运是中国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由大规模人口流动导致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现象,这种具有显著规律性、高度集体性的社会行为的形成,与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及独特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读“2015年我国某两相邻省区春节前后流动人口统计图”,完成1~3题。

1.M、N曲线所表示的省区分别可能是( )A.江苏安徽B.河南北京C.广西广东D.新疆青海2.影响N省区2月23日之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B.宗教C.文化D.婚姻3.为缓解春运交通压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合理规划春节休假时间,错峰出行②加强宣传,改变传统的文化习惯③重点发展大中城市,吸引人口迁入④加强交通建设,合理布局交通网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由婚姻而引起的人们居住地的变动称为婚姻迁移,是人口迁移中的重要方面。

读下表回答4~6题。

结婚时期平原地区丘陵地区低山地区近距离(≤5 km)婚迁比例/%平均婚迁距离/km近距离(≤5 km)婚迁比例/%平均婚迁距离/km近距离(≤5 km)婚迁比例/%平均婚迁距离/km 1950~1959年68.89 9.26 50.72 10.40 21.05 9.79 1960~1969年64.70 29.34 51.58 8.64 43.18 13.71 1970~1979年60.13 16.75 49.45 16.12 41.41 11.361980~1989年66.29 13.80 45.17 13.84 36.97 18.461990~52.03 23.84 48.76 17.17 48.21 21.32 1999年200046.43 37.55 30.96 39.17 34.68 44.28年后A.平均婚迁距离平原地区均大于丘陵地区B.平均婚迁距离低山地区均小于丘陵地区C.各时期近距离婚迁比例平原地区均最大D.近距离婚迁比例低山地区均小于丘陵地区5.2000年后,各区域的平均婚迁距离均比之前大,与其原因无关的是( )A.居民文化程度的提升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大C.交通和通信业的发展D.人口密度的不断提高6.1950年以来,推动农村居民婚姻迁移时空演变的主体动力是( )A.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B.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C.传统婚姻观念的改变D.居民社会地位的提高一个城市的总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下图是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习题: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习题: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安徽四校联考)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全国有940万考生参加了2017年高考。

下图示意2005年以来我国参加高考的人数(单位:万人),据此完成1~3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以下年份中我国新生儿数量最多的是( )A.1987年B.1990年C.1995年D.1999年2.图示时段内,持续上升的是( )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人口总数3.2008~2013年,我国参加高考人数的变化会导致( )A.人口性别比失衡B.补课培训机构萎缩C.劳动力数量减少D.社会负担明显加重(2019·湖南郴州模拟)某国2016年新生人口约98.1万人,占总人口的0.78%,这意味着每34秒有一人出生,每23秒有一人死亡。

65岁及以上人口约3 417万人,据此完成4~6题。

4.该国最有可能是( )A.尼日利亚B.美国C.日本D.印度5.有关该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快,少儿人口比重在40%以上B.人口缓慢增长,老年人口比重可达14%C.人口增长较快,劳动力资源丰富D.人口负增长,老年人口比重达20%以上6.下列措施能缓解该国人口现象带来的问题的是( )①鼓励生育②产业升级③提高外来移民的准入门槛④加大对抚养儿童的支持力度⑤国际劳务输出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④⑤ D.②④⑤台湾省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

台湾许多男女偏爱兔宝宝,避开虎宝宝,更期待龙宝宝。

读台湾省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图,完成7~8题。

7.台湾省下一波人口出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出现在( )A.2023年、2022年B.2024年、2025年C.2026年、2025年D.2024年、2022年8.据图可知,2010~2014年台湾省的( )A.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大C.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

(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

(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下图示意2016年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人口净迁入率是指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差值。

据此完成1~3题。

1.人口数量变化幅度最小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 D.④2.就业机会最大的地区是( )A.① B.②C.③ D.④3.家庭与社会养老压力最大的地区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1.B 2.D 3.A 第1题,①地死亡率明显大于出生率,且人口净迁移率为负值,人口数量减少最多;②地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人口净迁移率为负值,其绝对值与自然增长率基本相等,所以人口数量变化幅度最小;③④地人口数量都明显变多。

第2题,就业机会最大的地区应该是有大量人口迁入的地区,即人口净迁移率最高的地区。

④地区人口净迁移率最高,故D项正确。

第3题,家庭与社会养老压力最大的地区应该是人口增长最慢、人口迁出最多的地区。

①地人口负增长,说明劳动力少,老龄化严重;其人口净迁移率最低说明有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出。

我国人口众多,住房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新增城镇人口与商品房销售关系图。

读图完成4~5题。

4.2011~2015年( )A.新增城镇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商品房销售面积也最大B.新增城镇人口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均较低的都为西部省级行政区C.经济发达省级行政区商品房销售面积较多D.江苏、广东由于大量人口迁入,新增城镇人口较多5.城镇人口大量增加会( )A.增加城镇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B.造成农村经济的倒退C.提高城镇老年人口比重D.造成严重的排外情绪解析:4.D 5.A 第4题,新增城镇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山东,新增商品房销售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江苏,A错;新增城镇人口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均较低的省级行政区有西藏、青海、宁夏和海南等,海南不是西部省级行政区,B错;上海、北京和天津等经济发达省级行政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并不大,C错;由于大量人口迁入,江苏、广东新增城镇人口较多,D对。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8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8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

限时规范训练18 人口的空间变化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葫芦岛联考)据2015年9月8日《联合早报》报道,因中东地区战乱,2015年以来,通过西巴尔干路线以及希腊东部的东地中海路线进入欧盟各国的中东难民较往年增长了10倍,并多为过境难民。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引起这次人口大规模迁入欧盟各国的主要因素是( A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解析:材料中显示“因中东地区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迁入欧盟各国,属于政治因素。

2.大量人口迁入欧盟国家对其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扩大环境人口容量B.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C.增加了公共设施负担D.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解析:大量人口迁入欧盟国家会增加各国的公共设施负担。

(2019·郑州模拟)下表示意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于2013年年初公布的全球最大的5个移民输入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总数及移民人口总数。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高的收入C.更多的休闲时间 D.更优美的自然环境解析: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影响因素。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4.图中M国最有可能是( C )A.墨西哥B.澳大利亚C.沙特阿拉伯D.埃塞俄比亚解析:墨西哥人口2013年已经超过1亿,与M国人口总数不符,A项错误;澳大利亚地域辽阔,国土面积约770万km2,与M国国土面积不符,B项错误;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水平低,不足以吸引大量的移民人口,D项错误;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丰富,因石油开发收入大增,经济发展快,吸引了大量移民迁入,C项正确。

(2019·山西调研)2014年2月7日(正月初八)至2月18日(正月十九),杭州市某区共登记流动人口21 285人,同比去年增加2 741人,上升14.78%,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8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8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十八)(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2019·湖南模拟)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

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姓氏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

据此回答1~2题。

1.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使河南成为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

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2.近30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份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份中最典型的是( ) A.甘肃省B.河南省C.四川省D.江苏省1.B 2.D[第1题,历史上,李姓人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主要是由于历史上河南处于中原地带,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甘肃高,从而吸引李姓人口迁移至此。

第2题,一个省份人口迁入越多,不同姓氏的人口就越多,选项所列四个省份中,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最高,人口以迁入为主。

](2019·沧州模拟)下图是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是①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③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

读图完成3~5题。

3.以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移是 (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4.若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造成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正增长态势,则以下数量关系式表达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②C.③<④D.③>④5.图示国内人口迁移对美国人口造成的影响是 ( )A.南部地区就业压力加大B.东北部地区养老负担加重C.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D.东北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3.A 4.B 5.C[第3题,美国经济发达,国外人口迁往美国可以提高经济收入;美国人口迁往东北部工业区也是为了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

第4题,国内人口迁移对本国人口数量的变化没有影响;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值,说明美国迁入人口数量大于迁出人口数量。

最新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

最新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

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2018·湖南十校联考)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的重要发源地。

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姓氏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了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

据此回答1~2题。

1.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使河南成为中国李姓人口最多的省份。

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2.近30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份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份中最典型的是( ) A.甘肃省B.河南省C.四川省D.江苏省解析:第1题,历史上,李姓人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主要是因为历史上河南处于中原地带,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甘肃高,从而吸引了李姓人口迁移至此。

第2题,一般情况下,一个省份人口迁入越多,不同姓氏的人口就越多。

选项所列四个省份中,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最高,人口迁入最多,故选D。

答案:1.B 2.D(2018·泰安检测)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江西净迁入人口数增加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④贵州人口净减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 )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C.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解析:第3题,江西人口净迁入率小于0,所以净迁入人口数减少;天津人口净迁入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大,而四川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比天津小;广东自然增长率大于净迁入率,所以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之和大于0,所以人口净增加,C正确。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8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8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课时跟踪训练18 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下图是南非人口密度和资源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影响南非人口分布的首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B.资源分布C.边境贸易D.政治文化2.21世纪以来,南非人口重心从(28°20'32″S,27°47'10″E)迁移到(28°15'37″S,27°39'1″E),其原因最可能是新地区( )①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②交通运输设施的完善③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④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A.①③B.②④D.②③2.D1题,南非东部及沿海地区降水多,自然条件优越,西部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

从图中可,南非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及沿海地区,西部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分布并不多,A项正确,B项错误;南非人口在边境分布较少,受边境贸易影响小,C项错误;政治文化不是影响南非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D项错误。

第2题,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南非人口重心在向西北移动,西北地区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交通运输设施的完善,促使人口向西北迁移,②③正确;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废除已久,①错误;当地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不是为了保护环境,④错误。

故选D项。

读我国新疆南部人口密度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地区人口呈斑块状环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环盆地以少数民族居民为核心,形成相对集中的居民点B.塔里木河呈环状分布C.环盆地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D.环盆地有大小不等、不连续的绿洲4.在今天被人们称作“千里无人烟,干燥无水源”的罗布泊地区,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楼兰。

后来楼兰古国消失了,其根本原因是( )A.热量不足B.水源不足D.地质灾害频繁4.B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地区为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该地区气候干燥,水源是影响其,山上的冰雪融水在山麓地带汇集,形成了绿洲,绿洲是人口密集的地区,所以该地区人口呈斑块状环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环盆地有大小不等、不连续的绿洲。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6章人口的变化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跟踪检测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6章人口的变化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跟踪检测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跟踪检测训练一、选择题省际人口迁移改变了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城乡人口结构。

基于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下表示意利用多种指标和方法得出的省际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影响,甲表示存在省际人口迁移时的城镇化率。

乙表示不存在省际人口迁移时的城镇化率。

结合材料完成1~3题。

A.多为城市之间 B.多为乡村之间C.迁入地多为城市 D.迁入地多为乡村解析:选C 存在省际人口迁移时的城镇化率高于不存在省际人口迁移时的城镇化率,省际人口迁移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说明省际人口迁移的迁出地多为乡村,迁入地多为城市,省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乡村迁到城市,A、B、D错,C正确。

2.上海和广东省际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贡献度差异较大,其原因是( )A.气候差异B.矿产资源状况差异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D.城镇化水平差异解析:选D 广东和上海两地气候条件、资源状况、经济状况均无较大的差别,故A、B、C错误。

城镇化水平越高,迁入人口对城镇化的影响越小,上海的城镇化水平较高,广东省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故选D。

3.省际人口迁移( )A.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B.减少东西部的经济联系C.扩大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D.促进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异缩小解析:选D 省际人口迁移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分配,人口迁移的同时加强了地区间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减小了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亦加强了东西部的经济联系,故A、B、C错误。

我国省际人口迁移使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异缩小,故D 正确。

(2019届合肥质量检测)下图示意京、蜀、浙、新四个省级行政区2010年常住人口总数及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

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A.京、蜀、浙、新 B.京、浙、蜀、新C.浙、京、蜀、新 D.浙、蜀、新、京解析:选B 图中①人口最少,人口迁入率高,是北京。

②人口总数大,迁入率高,应为沿海省份,是浙江。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训练: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训练: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训练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20~39岁年龄段劳动力数量和比重的变化往往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读下图,广东和长三角的GDP、20~39岁人口占全国比例图,回答1~2题。

1.结合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长三角的20~39岁劳动力数量低于广东B.长三角的20~39岁劳动力占全国比例提高幅度低于广东C.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个地区每年外来人口在逐年增加D.从户籍人口上看未来的20年长三角的经济活力高于广东解析:选B 读图可知,长三角20~39岁常住人口比例高于广东,说明劳动力数量比广东多,A错。

长三角的20~39岁常住人口比例变化较小,而广东变化大,说明长三角的20~39岁劳动力占全国比例提高幅度低于广东,B对。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的差值为外来人口的变化,读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个地区每年外来人口先增加后减少,C错。

从户籍人口上看未来的20年长三角的20~39岁的比例小于广东,经济活力低于广东,D错。

故选B。

2、结合图中信息,长三角地区今后面临的问题或应采取的措施有( )A.鼓励适龄人口积极生育B.放宽条件大量吸引外地人C.儿童抚养成为主要社会负担D.加强城市建设交通环保先行解析:选A 读图可知,长三角地区20~39岁的户籍人口比例降低,说明劳动力人口短缺,社会负担重,应当采取鼓励生育政策,A对。

大量吸引外来人口,会给长三角带来很多环境问题,B错。

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抚养负担重,C错。

长三角的人口问题为人口老龄化,加强城市建设交通环保先行不能缓解人口问题,D错。

故选A。

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是指某个地区在某个时期的人口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反映该地区经济每增长1%所带来的人口规模变化幅度,常用于衡量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人口相应增长0.1%为协调)。

下面的左图为京津冀地区2000~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变化图,右图为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图。

2020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高效演练跟踪检测6-2人口的空间变化

2020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高效演练跟踪检测6-2人口的空间变化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高效演练跟踪检测6-2人口的空间变化美国每年都有一批人员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其迁移主要路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1、2题。

1.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环境变化B.婚姻家庭C.农业活动D.气候变化2.对该类人口迁移的主要时间和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A.春季向东迁移B.夏季向西迁移C.秋季向西迁移D.冬季向南迁移【解析】1选C,2选D。

第1题,此题注意审题,是一批人员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该批人员随季节变化而迁移,所以其影响因素也具有季节性。

农业活动具有典型的季节性,这批人员很有可能随农事活动而南北迁移。

第2题,美国迁移的农业工人,冬季在南方进行越冬作物的管理工作;春季和夏季随作物的耕种、管理而北移,秋季和冬季又随作物的收获与耕种而南移。

下表为按输出地分的农民工地区构成(单位:%),读表回答3、4题。

3.从表中可以看出( )A.在东部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在减少B.在西部务工的农民工增速最快C.东部地区农民工以外出为主D.中、西部地区以就地就近转移为主4.农民工数量的变化对西部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改善投资环境B.减小人口合理容量C.加大环境压力D.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解析】3选B,4选C。

第3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东部地区农民工的比重在下降,中部地区的比重未变,西部地区的比重在上升,说明在西部务工的农民工增速最快;东部地区农民工的比重下降,但由于总量上升,因而在东部务工的农民工数量也在增加;东部地区农民工以就地就近转移为主,中、西部地区以外出为主。

第4题,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从表中数据可知西部地区农民工增加较快,这可能会加大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2016·昆明模拟)“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

近年来“候鸟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大。

据此回答5、6题。

5.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养老设施C.气候条件D.婚姻家庭6.我国“候鸟老人”的主要迁移省区是( )A.北京、江苏B.黑龙江、海南C.新疆、河南D.湖北、河北【解析】5选C,6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范本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人口的空间变化-
精装版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20xx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人
口的空间变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xx年开始下降,至20xx 年累计减少1 300万人,20xx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B.地区之间差距缩小
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2.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
C.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D.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
解析:1.A 2.C 第1题,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据此可排除C、D两项;A、B两项中A项更直接具体,B项地区之间差距并没有缩小.故A项正确.第2题,“双降”会使企业用工成本上升,从而减缓经济增长速度,故C项正确;用工成本上升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会促使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故A、B两项错误;社会中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即总人口增长变慢,会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故D项错误.
(20xx·江西新余二模)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完成3~4题.
3.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
A.①B.②
C.③D.④
4.③~④时期人口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该城市产业升级和转移
C.该城市房价增长快
D.该城市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解析:3.C 4.B 第3题,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入率之和,图示③时期二者之和最大.第4题,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即经济收入和就业.图示③~④时期,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一般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迁入率下降,可能是该城市进行产业升级,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其他地区,该地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所减少.
(20xx·海南高考)如图表示我国某县20xx年、20xx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读图完成5~6题.
5.与20xx年相比,20xx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B.劳动力价格降低
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D.人均产值减少
6.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
A.珠江三角洲地区B.京津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D.川渝地区
解析:5.A 6.D 第5题,根据图文分析,20xx年比20xx年该县外出半年以上总人口和跨省外出人口大幅度增长,意味着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人数减少,因此劳动力紧张,价格有所提高;人均生产规模扩大;占总人口比例降低;人均产值增加.综上所述,A 项正确.第6题,该县人口大规模外出,表明该县经济落后,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川渝地区经济最落后,因此选D项.
20xx年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xx》.报告指出,20xx年年末,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预计到2020年我国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呈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规模大,以“90后”为主
B.流动时间短,季节性返乡规模大
C.北京、上海吸纳跨省流入人口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D.以个体流动为主,家庭化流动未成趋势
8.阻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条件是( )
A.城市教育水平较高B.城市教育费用较高
C.城市生活条件较好D.户籍地居住条件较差
解析:7.C 8.B 第7题,由图可知,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平均年龄约33岁,可推断流动人口不以“90后”为主,所以A选项错误;读图可知,流动人口6~15岁子女随同父母流动的比例为62.5%,说明以家庭化流动为主,故季节性返乡规模小,所以B、D选项错误;图中显示,特大城市人口聚集态势加强,跨省流入人口东部地区所占比例为90.5%,由此可以看出,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吸纳跨省流入人口的趋势进一步增强.第8题,城市教育水平较高、生活条件较好,有利于人口流动;户籍地较差的居住条件会增加子女随迁的概率;但城市教育费用较高,会阻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
(20xx·湖北新联考模拟)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1985~20xx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9~11题.
9.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 )
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
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
10.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B.资源状况
C.国家政策D.交通条件
11.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B.环境污染严重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限制人口迁入
解析:9.B 10.A 11.C 第9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1985~20xx年的人口一直为净迁入,丙地的人口主要为净迁出,丁地的人口净迁移率在0附近,说明甲、乙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丙、丁两地;且甲地在20xx~20xx年的人口净迁移率明显大于乙地,因此甲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又高于乙地,故甲表示××市,乙表示广东省,则A、D错误.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人口净迁出省份,因此丙表示河南省,丁表示云南省.第10题,甲表示××市,丙表示河南省,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故经济发展水平是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A正确.第11题,乙表示广东省.1995年以前,广东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1995年以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降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提高,导致1995年以后,广东省的人口净迁移率回落,故C正确.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xx·扬州模拟)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4分)
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 2.21亿人.如图为我国1982~20xx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
2005年2010年
东北地区 6.95 6.20
北部沿海11.97 13.22
大西北地区 3.13 4.13
黄河中游地区7.98 11.14
大西南地区10.98 13.53
长江中下游地
9.71 11.01

东部沿海地区20.58 19.85
南部沿海地区28.70 20.91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6分)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10分)
(3)从20xx年到20xx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__,原因主要有哪些?(8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和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第(2)题,南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迅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吸收流动人口数量最多.人口大量涌入对南部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和城市进程方面;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压力和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第(3)题,从20xx年到20xx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主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等政策
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等因素.
答案:(1)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2)南部沿海地区
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不利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3)增多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13.(20xx·海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2分)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如图是20xx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10分)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12分)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10分)
解析:第(1)题,对比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省份的特点以及与各市地理位置的关系,可知共同特点主要是临近三市的省份;人口大省外来人口比例高;中东部省份比例高.第(2)题,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主要与到城市的距离、文化习俗适应、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关.第(3)题,
先明确观点,若限制外来人口从人口迁移对输入地的不利影响角度分析;若不限制则从人口迁移对输入地的有利影响角度回答.
答案:(1)(地理位置)邻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地区省份比例高.
(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或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