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柳永羁旅行役诗中的悲秋意识
简述柳永羁旅行役类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
答:在思想感情上,柳永的羁旅行役类作品主要表达了悲秋之思,羁旅行役、漂泊奔波的孤独与无奈,对佳人的留恋与怀想以及去国离乡的离愁别绪和对亲人故乡深深的思念。
一、悲秋之思,伤秋之愁。
柳永在羁旅行役类作品中多有对秋天景象的描写,通过对秋景的萧瑟与衰微的描写,表达了悲秋之思与心中的愁苦。
如《八声甘州》中“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描写秋天江畔,万物衰微,风霜凄凉,秋景凄清的画面,极抒伤秋之感。
《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以寒蝉、骤雨描写秋景的萧瑟,抒发了心中的悲凉与悲秋之情。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凭阑悄悄。
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壤。
水风轻、颓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描写晚秋景色萧疏,花叶凋零,雨露凄冷,表达了秋天的伤感与悲凉之情。
柳永的悲秋之情也是他其他情感的一个触发点。
二、羁旅行役的苦楚,漂泊奔波的寂寞与凄凉,怀才不遇、浪迹天涯的孤独与无奈。
柳永一生奔波他乡,长久寄居异地,不得归乡,作羁旅行役之词,抒发自己长期在外奔忙的辛苦劳碌,羁旅行役的苦楚,身世飘零的愁思,漂泊他乡的悲凉与无奈。
《八声甘州》中“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抒写自己多年以来漂泊他乡,四处流落,反问自己究竟是为什么痛苦而到处滞留?抒发了羁旅行役之苦与内心中对漂泊流浪生活的厌倦与无奈。
《夜半乐》中“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想到自己离开家乡,在外漂泊,无依无靠,像浮萍一样无处停息,极抒漂泊奔波的孤独寂寞、无奈与凄苦。
《凤归云》中“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
漫相高。
”将行役之苦展现得淋漓尽致,抒发了自己对驱驱行役的游宦生活的深深厌倦与无奈之情,无比的凄凉悲苦。
三、对佳人的留恋与怀想,思亲怀远的孤独寂寞,对自己心上人的牵挂与无法相见的愁苦。
柳永作为一个多情的才子,年少时代无比风流,漂泊在外,羁旅行役,自然会想到自己的心上人,因而对佳人的留恋与怀想在他的许多羁旅行役作品中都有体现。
《雪梅香景萧索》柳永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雪梅香景萧索》柳永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雪梅香景萧索》柳永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雪梅香·景萧索》柳永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雪梅香·景萧索》是北宋词人柳永所作的一首词。
柳永与其羁旅行役词的意象分析
柳永与其羁旅行役词的意象分析卢淑娴旅游管理旅游管理1班101043071正文摘要:属于婉约派的柳永,他在宋代词坛是“异数”,文人作者中,唯有他真正继承、发扬了民间曲子词的作风。
本文主要总结了柳永羁旅行役词的两种意象类型——时间意象、空间意象,归纳出两种主要表现手法——以哀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此把握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抒情规律及特色、影响。
正文:(一)时间意象在长期漂泊中,柳永对时间的意识特别敏感,今与昔的时间概念在他的词中表现分明。
由此而引起的感伤格调虽然含有一定的消极成分,但作为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这种感情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隐喻词人本身的不幸遭遇,意味着时代所逼迫出来的哀情。
其洒脱的感情背后,往往隐含着悲哀、绝望,以及人生种种无法解决的矛盾和无奈。
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时间意象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秋”字。
在传统诗文里,“秋”是一个具有定性指意的意象。
秋,所展示的,是一个生机勃发的世界向一个满目苍凉的世界演变的过程。
秋天,既不似春天之令人欣喜与夏天之令人亢奋,也不似冬天之令人期待。
无论就其本身意义而言,还是就其象征意义而言,它都是一个萧条、惨淡、萧杀、令人难以为怀的季节。
如《凤归云》:向深秋,句雨余爽气肃西郊。
陌上夜阑,句襟袖起凉飙。
天末残星,句流电未,闪闪隔林梢。
又是晓鸡声断,阳乌光动,渐分山路迢迢。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
抛掷林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销。
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老渔樵。
词的基调洒脱,以萧索秋色衬托出作者为名利牵萦的无奈情绪,归结到从此放浪江湖,归隐渔樵的衷想。
“驱驱行役”,叹漂泊无定;“苒苒光阴”至“毕竟成何事”云云,叹劳生役役,到底无大作为;柳永一生,尽管他不止一次咏叹终老渔樵的夙愿,终没有真正归隐,可惜仕途总不如人意,因而即使抱着济世的热情,也报国无门。
(二)空间意象关于“羁旅无友”这一最基本的情意内涵,柳永是通过一系列最具特色的空间意象来表达的。
论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情感模式
柳永穷其一生只混得寒 酸官阶 ,却为此抛 家别子 ,此处 漂泊。在 他 经过 了长时 间的期待 和追求 ,他终 于在半醉半 醒中全然醒来 。一 种
2 思念佳 人
柳永 初 到京城 赶考 时 ,对 歌妓 的 态度为 “ 尤 物” ,认 为她 们没 有独立 的人格 和 价值 。但 当柳 永 遭
遇 到人生 道路 上 的 巨 大 挫 折 ,受 到 上 流 社 会 的非 议 和诽 谤 之 后 , 他 开始 反思 自己 ,他 的命 运 同那些 被侮 辱 的歌妓 的命运 是相 通 的。 他追 忆着 往昔的美好情 事 , 怀念着 《 曲玉管》 中 “ 杏杳神京 , - 盈 盈仙子” 的妩 媚身段 ,《 彩云归》 中 “ 襟带 衣约 ,尚有余香 ”的温存 。 他的欢乐 、悲伤 、委屈、愤懑 、惆怅 ,即使是 征鸿 、双 燕、鳞翼 都无 法传达 , 但 终究还是记挂在了他 【 J ' 、 深处的佳人身上 。 柳永此类作品中艺术成 就最 高 的一 首 ,毋庸置 疑是 《 八声 甘州》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其中佳 句 “ 不减唐人高处” ( 苏东坡语) 。
关键 词 :柳永 ;羁 旅行役 词 ;情感模 式 中 图分 类 号 :T P 3 1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2- 5 8 3 2( 2 0 1 6 )0 8— 0 0 0 9— 0 1
柳永的 《 乐 章集 》 共 收 词二 百 多 首 ,羁 旅行 役 之 作 有 七 十余 首 ,占全部 词作 的 三 分 之一 。这 类 词 既 代 表 了其 作 品 的 最 高艺 术 成 就 ,又体 现 了柳 永 在 追求 功 名 的 无 望 、羁 旅行 役 的孤 苦 、烟 花 柳 巷 的空虚 之后 ,立 足 于 自己昂 然 洒脱 的精 神 之 上 。南宋 陈振 孙 在 《 直 斋书 录解题 》 ( 卷 二一 )中说 柳永 “ 尤 工 于羁 旅 行 役 ” 正 是 对他 这类 词 的 高度 评 价 。这 些 羁旅 行 役 词 ,根 据 情 感抒 发 对 象 的不 同 ,可 分 为以下 四种 模式 :
浅谈柳永的悲秋情结
浅谈柳永的悲秋情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相信细读过中国古诗的人都深有体会,自古以来,诗人们描写秋天总有一种秋天的悲愁之感。
比如,无论是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还是杜牧的”江寒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还是李白的”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无不透露出秋天的伤感与悲凉。
从此,秋天被灌上了”悲“的代名词。
而悲秋,成为中国文化中独有的现象。
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不自觉地继承着某种共同的哲学理想和审美趣味。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被一种持久而坚韧的文化气质所笼罩,尽管在这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有过战国百家争鸣的活跃、魏晋任性适意的通脱、唐宋的繁盛蓬勃、明清的局促衰落,但时代风气的转换,似乎没有改变古代文人一些代代相沿叙的精神追求,没有改变伴随着这种精神追求而来的种种矛盾心态。
相反,这些精神追求在继承中踵事增华,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古代文人与秋天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历来就有文人悲秋的说法,“一叶落而知秋”、“悲哉秋之为气也”。
再来说说柳永,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柳永的背景,我们不难得知,作为落魄文人的柳永,在他的词作,尤其是后期的羁旅的作品中,处处都可以体现出悲秋情结,如果我们细细的去品读这些作品,想必一定可以和他的遭遇结合起来,产生一种忧伤寂寥之感。
柳永羁旅词的创作成因及悲秋情结
柳永羁旅词的创作成因及悲秋情结作者:朱艳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4期摘要:北宋词人柳永创作了不少以羁旅行役为题材的词,这些词表现出浓重的悲秋情结。
柳永在羁旅词的创作上大放异彩不仅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有关,也因其受到宋玉悲秋情结的传承,柳永羁旅词中大量出现了秋季特征相关的景象,表现出浓郁的悲秋情感,他的词也由此获得了独特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柳永;羁旅词;悲秋;宋玉;情感内涵[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4-0-02羁旅行役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题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反映羁旅行役的诗作,春秋战国时期的宋玉在《九辩》中出现了“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的孤苦悲伤感情基调,后来经过长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羁旅行役诗创作的传统。
作为一位饱读诗书的词人,柳永受到前代诗歌的影响很深,在继承和借鉴了前代诗歌的创作传统的基础上,加上词人一生坎坷的经历,面对宦海沉浮的打击,在多种原因的叠加中创作出了大量羁旅词。
柳永的《乐章集》共收词二百多首,其中羁旅行役词约占了三分之一。
南宋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中说柳永“尤工于羁旅行役” [1](P38)正是对他这类词的高度评价。
柳永的羁旅词中大量出现了悲秋的意向,词人自觉地跟随着悲秋传统的脚步,表现出对秋的萧飒荒冷的一种悲伤之感。
显然柳永把自己安置在了悲秋的文人序列中,并且词中多次出现“悲秋之主”宋玉的人文意向和相关的典故。
可见,词人对悲秋这一传统诗歌母题的继承主要是受到宋玉的影响。
一、坎坷的仕途经历1.早年科举挫败柳永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世代为官的家庭环境对少年时期的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家族在科举路上的一帆风顺让柳永对于功名有着一定渴望,坚信儒家“学而优则仕”信条,这一点在其少年时期所写的《劝学文》中就可以看出:“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可见其对成为“公卿”存在着极大的热情。
浅析古典诗词的“悲秋”意象
浅析古典诗词的“悲秋”意象作者:董春妮来源:《克拉玛依学刊》2013年第02期摘要:“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文学主题。
“悲秋”意象其实是秋日里一些最为常见的景象或物象,在视觉、听觉、感觉等方面触动着敏感的文人进而影响其心理状态,在具体的诗词中往往呈现为意象群,相关意象映衬生发,对比强化,和谐浸染,进而影响读者的审美心理。
关键词:古典诗词;“悲秋”;意象;情景交融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2-0073-03“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曲感伤旋律,它由萧瑟、凄切、衰败的秋景、秋物、秋色、秋声结合人自身境遇而感发,主要抒发的是人对自身悲剧的感慨和一种生命的悲哀。
对“悲秋”的研究,有的学者从文学史时序出发研究“悲秋”的原型、历史接续及影响;有的学者研究“悲秋”的言叙方式;更多的学者则从“情景关系”角度来研究“悲秋”。
在这里笔者则试图通过一系列“悲秋”意象来探究“悲秋”的意义。
一、古典诗词的“悲秋”意象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重要的诗学审美范畴,《周易·系词》提出“立象以尽意”原则,所以意象的古义是“表意之象”。
[1]意,包括情、志、事、理等方面;象则包括景、物、色、声等方面。
二者结合起来构成古典诗学的基本范畴。
[2]“悲秋”意象是多种多样的,与秋外在的自然形态和自然之物是分不开的,在诗词中多呈现为意象群。
“悲秋”意象,主要可分为秋景秋色、秋物秋声和秋日天象三大类。
(一)秋景秋色,主要包括秋风落叶、秋雨和霜露等三种意象1. 秋风落叶瑟瑟秋风是身感耳闻的悲凉之气;枯槁飘零的落叶是可以目见的,易引起人的感伤情绪,产生生命易逝的悲哀。
先秦时代,屈原《湘夫人》中“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已有悲秋因子的存在,秋与人之哀伤有了一定程度的关系,即秋引发、加深和表现了诗人的哀伤。
[3]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句,此一声“悲哉”开中国文学史上“悲秋”主题的先河。
柳永《八声甘州》翻译赏析
柳永《八声甘州》翻译赏析柳永《八声甘州》翻译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柳永《八声甘州》翻译赏析相关内容。
《八声甘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永。
其古诗全文如下: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前言】《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抒写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
上片描绘了雨后清秋的傍晚,关河冷落夕阳斜照的凄凉之景;下片抒写词人久客他乡急切思念归家之情。
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从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注释】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写眼前的.景象。
潇潇暮雨在辽阔江天飘洒,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清朗寒凉。
潇潇,下雨声。
一说雨势急骤的样子。
一作“萧萧”,义同。
清秋,清冷的秋景。
霜风:指秋风。
凄紧:凄凉紧迫。
关河:关塞与河流,此指山河。
残照:落日余光。
当,对。
是处:到处。
红衰翠减:指花叶凋零。
红,代指花。
翠,代指绿叶。
此句为借代用法。
苒苒:同“荏苒”,形容时光消逝,渐渐(过去)的意思。
物华:美好的景物。
休:这里是衰残的意思。
渺邈:远貌,渺茫遥远。
一作“渺渺”,义同。
归思: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思。
淹留:长期停留。
佳人:美女。
古诗文中常用代指自己所怀念的对象。
颙望:抬头凝望。
颙,一作“长”。
误几回: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只当作心上人的归舟。
语意出温庭钧《望江南》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古诗羁旅行役诗翻译赏析
古诗羁旅行役诗翻译赏析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所感所叹。
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
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如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
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
人们思乡缘由是由于。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二、羁旅行役诗的特点 1 字词方面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
2004年丙卷阅读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题第2问)的关键;2005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日子,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哪!2.情感方面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浅谈柳永的羁旅词
浅谈柳永的羁旅词【摘要】提起柳永,一般给他的定义是变旧声做新声,开创了慢词长调,使词走向市井歌楼,走向民间。
但他的羁旅词却更有一番风味,其羁旅词内容广泛,丰富,所表达感情真挚,深刻的道出了一位漂泊在外的不得志的游子的酸甜苦辣。
关键词:羁旅词相思送别游历思乡在宋代词人中,柳永是最负盛名的一位词人,他创造的通俗词流传甚广,以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但后世对柳词的评价是浅近卑俗,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柳耆卿《月章集》,世多爱赏该俗。
序事闲暇,有首有尾。
亦间出佳语,又能择声律,谐美着用之。
唯是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
”指出柳永词受欢迎只因在于浅近卑俗,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弱了柳永词的价值。
柳永原名柳三变,出生于福建崇安的官宦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柳永也走上了科举之路,但他的仕途似乎又没有平坦,屡试不中,又得罪皇帝,最终不得已以改名柳永,另辟途径。
然而半生飘落无定所,水乡秀丽的景色,南方富庶的都会,埠头道路的商旅,山村夜店的酒旗,广阔的社会生活,使得柳词的创作打开新的视野,开拓新的领域。
柳永羁旅词表现的内容广阔,情感丰富,有游子思妇之情,有送别离愁之词,有游历名都之词,更有秋思怀乡之情。
唐圭璋先生曾说:“柳永功名失意,漂泊四方,怀乡,怀人,怀帝都之感,一时纷集,所写之词多凄凉沉着。
”(《词学论坛》)一.相思之词柳永的羁旅相思之词内容多以思念闺中妇女为主,这也与柳永的早期经历有关,柳永早期科举未中,多流连于歌楼酒肆,结识了一些民间歌姬。
宋人罗烨《醉翁谈录》丙卷中二就记述了柳永与歌姬的轶事,在离开京城之后,柳永的早期羁旅诗便以怀念这些人为题材而创作。
如《倾杯乐》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渐消尽、醺醺残酒。
危阁远、凉生襟袖。
追旧事、一饷凭阑久。
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
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
算到头、谁与伸剖。
向道我别来,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偷眼觑、也不忍觑花柳。
从宋玉悲秋看柳永笔下的秋意象
A学教育2。
19〇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 i m 从宋玉悲秋看柳永笔下的秋意象®高隹淦内容摘要:纵观宋代词人柳永一生之作品,其词作中有大量描绘“秋”这一意象的词作。
柳永似乎对于“秋”意象有偏爱之嫌。
“秋”意象背后,隐含着词人对宋玉悲秋母题的继承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内涵。
本文即从“悲秋”母题以及情感立场入手探究柳永词作中的“秋”意象意蕴。
关键词:柳永宋玉悲秋情感内涵作用柳永作为宋代著名词人,其词 作无疑具有品读研究的价值与意 义。
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写道:“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 辞。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 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余仕 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 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1]由此可见 柳永词作流传之广〇柳永现存于世 的二百余首词作中,含有“秋”意象 的词作占据了不小的比重。
如此便 以此文来深入探究柳词中的“秋”意象。
一.悲秋之历史来源中国文学历来强调心灵与自 然、情感与景物的和谐统一。
刘勰 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言:“岁有其 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 发。
”[2]人的感情会由于自然景物的 变化而变化,文辞则由于情感而生 发。
就词学角度来说,词人的主观 情感受到所见的客观物象的影响,心摇神动,由此生发出特定的情 感,寄托于词作之中。
在众多意象 之中,“秋”这一时间意象可以称得 上是最能触发文人情感的意象之一。
《文心雕龙•物色》又言:“天高 气清,阴沉之志远。
”秋天,似乎极 能使文人生发沉郁深远之心志,感 发凄怆哀伤之感情,堆积于心从而 诉诸笔端。
悲秋这一主题,就其来源来 说,可以追溯至战国。
战国时期的 宋玉称得上是“悲秋之祖”。
他的作 品《九辩》的发端部分是赋秋的千 古一绝。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 草木摇落而变衰。
僚栗兮若在远 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忍把浮名换低唱——试赏柳永羁旅行役词
忍把浮名换低唱——试赏柳永羁旅行役词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
出身于儒宦世家,父亲柳宜官至工部侍郎。
柳永景佑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
柳永毕生致力于词的创作。
在他之前,宋代词人“镂玉雕琼”、“裁花剪叶”的习气甚浓。
柳永开拓性地发展了慢词,其中描写羁旅行役之愁苦的词作占有相当篇幅,此中名篇有《八声甘州》、《雨霖铃》、《夜半乐》、《蝶恋花》等。
据我看来,柳永在羁旅行役词上建树颇丰,与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是有着紧密关联的。
柳永出身儒宦,幼时即显聪颖,作文、音律精通,加之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崭露头角,少有名气。
不单亲友对他寄予厚望,他自己也对前程满怀信心。
宋朝立国标榜文治,影响所及,朝野成风。
“学而优则仕”,读书考学成为许多青年才俊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
柳永自然也不例外,他于宋真宗天禧元年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辞别亲人时抱有必中的信心。
然而造化弄人,揭榜时柳永名落孙山。
那时的柳永还很年轻,意气风发,根本不把这次落第当作一回事,他在一首词中写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几年后他第二次参加科考,却仍然不中。
失望之余,他挥笔写下了那首改变了他人生走向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坊。
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他在词里说,我既然没有机会实现凌云的壮志,为何不张扬自己的个性,却去一味计较自己的得失呢?青春易逝,我宁愿舍弃浮名,换来偎红依翠的浅斟低唱,做我的白衣卿相!柳永这首词不胫而走传到宫里,当朝皇上宋仁宗听了很是恼火。
柳永第三次参加科考,这一次考是考中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朱笔一挥就把柳永的名字划掉了,并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这次打击对柳永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
试想,如今连皇上都对他怀有成见,他还会有出头之日吗?深感仕途无望的柳永自此终日出入秦楼楚馆,“偎红依翠”,他的风流倜傥及率真的性情深得那些青楼女子的喜爱,并有许多成为他的挚友,他们的交往,远远超出了男欢女爱。
柳永词有边塞军旅生活和羁旅行役感受
柳永词有边塞军旅生活和羁旅行役感受柳永一生仆仆奔波于风尘之中,居无定所,或漂泊旅途,或供职外乡,时而登高临远,时而旅馆独处,往往触景生情,因物怀人。
他的词大多描写了他羁旅生活的忧愁,反映了他仕途漂泊,“浪萍难驻”极不得志的心情。
他的词常常流露出落魄失意,沉重的精神苦闷,表现出一种人生孤寂落寞的悲凉。
这些羁旅行役词大致反应如下方面的内容:一、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追求维系于柳永心中,始终不能忘怀的是对于价值的追求,即入世观念。
在这方面又表现为强烈的失落感、失重感和困惑感。
如《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尾句采用的是闺怨词的形式,实际上表达的是伤感、失落、失意之情。
词人面对着铺天盖地的“春愁”,心中一片忧伤。
自古以来有无数文人借物咏怀来表达伤春、惜春之情,在此柳永也无可避免地触景生情。
由于仕途坎坷,不尽如人意,词人只有借酒浇愁。
可“举杯消愁愁更愁”,愁情未减,“强乐还无味”,进一步加深了“春愁”。
词中作者情、思并会于心,简直不胜其“悲哉”与“黯然”了。
瞻望前程,一片黯淡,人生失落之感郁结心头,只有独自感慨。
表明了词人的潦倒失意感和脆弱的心理,体现了社会文化现实的悖谬。
二、无所依托的生命漂泊感人在社会激烈的挤压中失落,失落的心便如飘蓬柳絮般飘扬、洒落,无所归依,人的灵魂便如一只无归的宿鸟,遁逃无薮,便有着永无休止的苦涩的寻觅感,这是失落情绪最惨痛,也是更深一层的表达,特别是柳永这位社会下层失意的封建文人。
这种情感表现在他的思乡曲中。
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词中深挚地表现了作者天涯飘泊的愁绪和思恋情人的心情。
【柳永最著名的词】试论柳永羁旅词中秋暮意象的表现
【柳永最著名的词】试论柳永羁旅词中秋暮意象的表现篇一:柳永羁旅词中秋暮意象的表现摘要:柳永的羁旅行役词全方位展现了柳永于辗转漂泊中的苦闷失意、孤独无助等复杂心态,本文试图分析词中秋暮意象的成因与运用,探究他如何将秋景秋气暮雨暮色与羁旅情愁相糅合,体味其中的情感内蕴。
关键词:羁旅行役词;秋暮意象;表现作者简介:翟娜娜,(1989—)女汉族河南商丘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2011级研究生他的《乐章集》213首词中大可分为两类:一是歌妓词,一是羁旅行役词,典型的羁旅行役词约占其总量的三分之一,代表了其创作的最高成就。
南宋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中说柳永“尤工于羁旅行役”,这类词,情真意切,深情绵邈,浑融了柳永在长期的漂泊旅途中对人生对理想的思考。
他偏爱于黄昏景象,创设了以夕阳暮霭为中心的秋暮意象,将伤别离愁、思乡怀人、苦旅厌仕等凄凉心境凝聚到秋暮黄昏之中。
柳永为何如此钟情于秋暮意象,在其词作中反复运用呢?究其原因盖可归于他对于理想对于仕途追求的矛盾性。
他一生仕宦坎坷曲折,命运多舛,他骨子里本是一个喜欢浪漫自由的人,然而现实之中他又不甘心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他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高中黄金榜,然事与愿违,天生放荡叛逆的性情并不受统治者欢迎,屡次应试落第。
但是他在绝望中仍然执着于功名利禄,直至五十岁。
篇二:中秋意境中秋意境中秋记载了家的多少欢乐和艰辛?今年中秋,我在数千里以外的新居里,会插上一束桂花,让那超越时空的清香,飘去我永远的怀念……月明亮而朗润,清洁而圣灵,是因为这是情感的温存和沉浸。
是父母亲的泪,让我懂得中秋节的真情实意。
是传统,更是老人们期盼子女的团圆。
当我们迈向中年时才真正理解和读懂父母亲深深的爱,孤寂而又苦涩的泪水。
中秋节又到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比金钱更珍贵的是亲情。
老年人更需要浓浓的亲情,常回家看看父母,常写信,常通电话与他们聊聊,这是对父母的最大孝敬。
小的两个节日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
析柳永羁旅词的悲情色彩与市井趣味
摘要:柳永一生有着强烈的仕宦意识,但他仕途受阻,落寞失意,又经历了一番羁旅宦游的艰辛 生活。在他的羁旅词中,多表现的是悲秋之情,漂泊之苦和对昔日恋人的负心悔恨,痴心爱情。正是 功名使得文士的悲情色彩与浪子的市井趣味在柳永的羁旅词中表现出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Hale Waihona Puke
柳永羁旅行役词作赏析
柳永羁旅行役词作赏析南宋景炎元年( 1276)初夏,时值北方蒙古贵族灭金的战争进入尾声。
柳永出身贫寒,且屡试不第,一生困顿。
据周辉《清波杂志》记载,柳永“少贫无行,屡空。
为游户者”。
由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及经历的坎坷人生,使他饱受了种种艰辛与折磨,再加上连遭打击,精神抑郁,因而他把内心情感深藏于心,独自一人背井离乡,过着流浪生活。
本文即是柳永羁旅行役词作的赏析。
羁旅行役之中,作者极其细致地刻画了羁旅行役中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活动,展示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层面,使我们看到了柳永是如何通过对羁旅行役中的平凡场景、琐碎事物的描绘,写出了无尽悲欢与哀乐的真实生活,也让我们领略到了柳永对人生的独特思考,感悟到了柳永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1。
关于柳永的羁旅行役词作1。
题材范围:对都市繁华、名胜景观、风俗习惯的记叙。
2。
内容题旨:与当时的许多达官显宦相比,柳永仕途的失意与内心的寂寞有其相似之处,他更注重于个人情感世界的抒发,或寄寓对往昔的怀念;或反映流落异乡的痛苦。
3。
主要特点: (1)真实地描写都市的繁荣景象和当时城市的风俗民情。
(2)感情真挚深沉,基调低沉哀伤。
(3)善用口语、俚语。
三、词作在用字、结构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2。
融入“曲子”:一般来说,词的开头用“度”,这也就是词牌名称,但柳永却“集曲为词”。
即在前面几句中巧妙地插入“曲子”,使得词作在叙事、咏史、写景的同时又融入了大量的音乐成分。
四、词作在语言上的特色及艺术魅力4。
语言特色:柳永“善为慢词”,这与他的地位有很大关系。
他的慢词虽然在内容上以怀旧感伤、羁旅行役为主,但也触及到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他的词风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宋词中别具一格的大家。
艺术魅力:词作意境的凄美,语言的精美,充满了深沉的忧伤和淡淡的哀愁。
,具体讲来,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对国运、民生的高度关切。
词作抒写了自己宦海浮沉、功业无成的悲愤心情,道出了他对社稷的无限忠诚,抒发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论柳永的羁旅悲秋词
论柳永的羁旅悲秋词
刘云霞
【期刊名称】《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11)1
【摘要】羁旅行役,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传统题材,多是怀才不遇的文人抒发仕宦迁游生活的情怀。
撰写四时之景的柳永,他笔下的羁旅行役词,大多是以秋天为背景的,在"秋"这样一个时间意象的基础上,词中大量出现了秋季特征相关的意象,抒写出浓郁的悲秋情感与悲愁意绪;柳永词也由此获得了独特的价值意义。
【总页数】3页(P397-398)
【关键词】羁旅词;秋意象;悲情
【作者】刘云霞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以《八声甘州》为例,浅析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悲秋情结 [J], 姜云霞
2.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 [J], 谢穑
3.四时意象最爱秋——柳永羁旅行役词秋意象统计及分析 [J], 孙小梅
4.以《八声甘州》为例,浅析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悲秋情结 [J], 姜云霞;
5.秋暮雨霁游子叹——简析柳永羁旅词的景与情 [J], 程永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甘州八声》中的愁思
浅析《八声甘州》中的愁思读柳永的《八声甘州》,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何谓一曲新词万缕情。
柳永在数次落榜后四处宦游干谒,基于一生浮沉在旅途中创作了很多诗词,《八声甘州》正是他漫游渭南时的作品。
这首词的上片以八个意象展现出这幅秋江雨景,一番疾风骤雨话悲凉。
潇潇暮雨铺天漫地地洒向清寂高远的江天,雨后霜风凄紧,吹来了满地荒凉,山河萧条、夕阳当楼却显得更加苍茫辽阔。
红衰翠减,笑非笑,忧且忧,滔滔的长江水静静向东流去。
一切景语皆情语,万般悲凉、丝丝愁绪悄悄钻入骨髓,直通心底。
诗人巧妙地用由远及近的视角把我拉入他的登临之地,让我不由得想深入诗人的内心一探究竟。
愁思之一大概就是一直怀才不遇给他带来的冲击吧。
柳永半生坎坷,早年只顾风流快活,生活十分放荡。
晚年遭受当权者排挤挫辱而不得伸其志,在第四次落第后便浪迹天涯,担任过一些小官,最终潦倒而死。
他胸怀大志却生不逢时、才华难以施展给他带来的痛苦愤懑又怎能不让诗人愁绪满怀呢?人在逆境和不顺中总会有情感的爆发,像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再也无处可逃,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男儿之志无从实现,只得同远在他乡无归期的羁旅之思一同抛入江中向东流去。
愁思之二便是愈来愈浓的思乡之情,“归思难收”四个字就将这份沉甸甸的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漂泊许久的诗人早已身心俱疲,遥望故乡,哪里会比家中温暖,更加令人舒心惬意呢?无奈相隔太远,绵绵思念缠绕心中,久久不可退去。
愁思万缕忆朝夕,诗人想起久久未见的美人,仿佛看到她在故乡的那边“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不禁怜惜她相思太苦。
诗人用虚实相生的写法将佳人的相思苦况反衬出自己的愁思,字字句句都流露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诗人年华已散尽,来日不可期,远在天涯不能归,一涌而上的失意、辛酸、思念与苦闷的繁杂心绪以一句“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得以体现,千言万语哽在喉中只能化作“愁”字砸在心头,那份愁思便也更加真切感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中抒发怀念家乡 、 思念故友的一种有点伤感色彩的诗歌。 悲 秋意识在柳永的羁旅行役词 中格外突 出,南宋陈振孙 在他 的
将柏树 、树叶和荷叶等这些秋季里的 自然 意象倾注 了作者的 主管感情色彩 , 在诗词中变成 了“ 柏” “ 枯 、 残叶” 败荷 ” 作 和“ ,
中发 出那些积压在他 们 内心许 久的感情 , 这些意识被称 为悲秋 意识 。羁旅行役诗 主要是指诗人 因为公 务、 求学等原 因长期远 离家人 、 寄居 于外地 , 而在诗歌 中抒发怀念 家乡、 思念故友的一种有点伤感 色彩 的诗歌 。悲秋意识在柳 永的羁旅行役诗 中格外 突出, 柳永的一生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失利 , 当时时代风 受
为我们知道两宋词坛上还 有被称为大家 的苏轼和辛弃疾 , 甚 般而言 , 柳永羁旅行役诗歌 中的悲秋意识 , 主要在两个
又感叹岁 月不绕人 , 一年中最绚丽的季节 已经过去 , 剩下的都 至还有李 清照 、 周邦彦和姜夔 、 吴文英 等专 门写词的词人 。 是些凄惨 、 凋零和枯败的景色……借着这种悲凉 的气氛 , 诗人
2 1 年 8月 00
Auc. I 201 0
文 海 艺 苑
LI R A RY G A LL R Y TE E
浅析柳 永羁旅行役诗 学 文 学院, 沈 辽宁 沈阳 10 3 ) 10 4
摘 要: 因为一些事情压抑在 多愁善感的诗人 的心中许久 , 因此 当他们 看到 充满 生机 、 万物 勃发 的季节 而逐渐走向沧桑、 凋零 和衰败的悲伤 的秋 季时 , 些多愁善 感的诗A-1 这 -4 I E借着这种悲伤的 气氛在诗歌 ' J
《 直斋书录解题》 中就提到 , 柳永 “ 尤工于羁旅行役” 柳永的一 。
生四次进士考试失利 ,第 五次所谓 的考 中进士也是因为他岁 数太大 ,并且多次参加考试和皇帝新改年号而扩大录取等原 因, 才被勉强授予进士 。当时的柳永受时代风气的影响 , 为了 生计 , 不得不浪迹江湖 , 到处游荡 。都知道文学作品是作 家生
煦 阳光 照 耀 的 时 间 快 要 逝 去 之 时 )晚 景 , 要 是 指 一 天 或 是 , 主
一
活的镜子 , 这些羁旅行役诗是柳永浪迹江湖 、 到处漂泊 游荡 的
生活写照 , 也是他精神与阅历的产物 , 能够 比较全面的展现 出
败的悲伤季节 。多愁善感 的诗人们 因为一些事情压抑在他们
夏季节而逐渐走 向沧桑 、 凋零和衰败 的悲伤的秋季 时, 这些多
03 %、. %和 54 而柳永所做的慢词 2 3首占词总 . %, 1 愁善感的诗人们便借着这种悲伤 的气氛在他们的诗歌 中抒 发 词仅 占 1. 21 7 提起这个数字 , 不知道大家是 不是 觉得很吓人 , 因 出那些积压在他们内心许 久的凄凉悲伤 的感情 。在这些诗歌 数 的 5 %, 中, 他们一方面感 叹 自己在收获的季节中一事无成 , 另一方面
关 键词 : 永 ; 旅行 役 ; 柳 羁 悲秋 意识
中图分 类号 : 5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5 5 1 (0 0)6 0 0 — 2 12 0 A 1 0— 3 22 1 1— 04 0
提到宋朝 的文学 , 人们首先就会 想到词 , 众所周知宋朝文 学的代表性体裁便是词 ,但是宋词又不是宋朝刚一建立就具 有非同一般 的时代特色。而是直到十一世纪上半叶, 此时的宋 朝 已经建立 了快到半个世纪了,柳永等词人先后登上词坛之
们正好可以发泄积压在 自己内心深处许久的愁苦 ,这些略带 伤感的意识被称为悲秋意识 。羁旅行役诗主要是指诗人因为
公务 、 学等原因远离家人 、 求 长期 寄居 于 外 地 , 在 他 们 的 诗 而
一
方面 中表现 出来 ,一个是 他多次在诗歌 中使 用 “ 悲秋 ”“ 、晚
景” “ 、残阳” 等带有悲 伤性 质的词语 , 并用秋季里凄 凉的 自然
者也用这些意象把 自己的主观感情表 达出来 ;引疏砧 、断续 “
残阳里。对晚景、 伤怀念远 , 新愁 旧恨相继。”《卜 ( 算子》 中的 ) “ 阳” “ 残 、晚景 ” 是略带悲伤的感情 的意象 , 阳 , 残 主要是 指一 天中最美好 的时光快要逝去 之时( 确切的说 , 是指一天 中有和
学地位不是很高 ,因为大家都知道是苏轼 抬高了词在社会 中
的文学地位 ( 来的词地位就 比较低 , 本 柳永 在这基础上又降低
秋天 , 虽然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 但是它给大家展示的也是
一
个 由充满生机 、 万物勃发的季节而逐渐走 向沧桑 、 凋零和衰 的心 中许久 , 因此 当他们看到一个由充满 生机 、 万物勃发的春
了词的地位 , 经过苏轼的努力抬高 了词 的地位 , 以至于后来和 诗的地位差不多 。 。 )但是从整个词坛上来看 , 他对词的发展确 实是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 因为据《 全宋词》 统计 , 张先存词
15首 , 6 晏殊存词 10首 , 4 欧阳修存 词 2 2首 , 4 他们所 写的慢
气的影响, 他不得 不浪迹江湖 , 些羁旅行役诗便是他浪迹江湖的生活写照, 这 也是他 的精神 与阅历的产 物, 能够 比较全面的展现 出柳永一生的追求、 失意与挫折等等。在 这些诗词 中, 天是作 者主要抒发 自 秋 己悲伤感情 的一种借助 工具 , 在他 的诗歌 中, 这种悲秋意识到处存在 。
后 , 词 才 开 始迅 速 发 展 继 而逐 渐 步 入 繁 荣 的轨 道 。① 宋
有关于他的记 载 ,又 因为他在 当时的文坛上并不是什么重要 人物 , 记录他的资料 一般 都很 匮乏 , 以至于他生 于何年都不是 很确定 ,据 中国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推断柳永大约生于 9 7年或 9 5 ,或许 是因为他所做的词在当时的社会 中文 8 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