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哲学生活 第八课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的
发展观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 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联系构成变化发展。
考点一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 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 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
2.发展的实质
的
发
展
观
3.发展的意义
世界是永 恒发展的
(1)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1)发展就是事物 运动、变化、发展的区别
的前进和上升
运动、变化、发展间的联系
(2)发展就是新 事物的产生和 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的含义 判断依据
评价提升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发展的实质性原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发展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揭示运动变化的 趋向性
二、发展的实质
1、是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2、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3.方法论 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
质变: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判断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根本性质是否发生变化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导学案
第八课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导学案【课标要求】【重点、难点】重点:发展的实质 难点: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课前预习】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和 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 向 、由 到 的运动过程中。
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 引起的。
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纵观历史的进程,人类社会经历了 、 、 、 ,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 ,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
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 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
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着由 到 、由 到 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入 的过程。
二、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和 ,是 的产生和 的灭亡。
【课堂探究】探究一:1、结合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谈一谈人类是如何一步步演化而来的。
你认为未来的人类将会是什么样的?人类演化的过程能够说明什么?2、人类产生以后,人类社会经历了哪些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说明了什么?3、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
这又说明了什么?4、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由此可见,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你能列举一些你熟悉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吗?探究二: 有人说,“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也有人说,“发展就是变化,变化就是发展。
”你赞成那种观点,为什么?探究三: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北京时间2009年5月20日消息,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19日报道,5月19日,科学家在纽约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考古发现找到了人类进化中“缺失环节”。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4 生活与哲学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发展的实质理解:发展的普遍性,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运用: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运用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去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提高判断是非、正误的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和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普遍性2、难点: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教学方法】引导阅读、启发思考、自主探究、课堂练习【教学手段】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PPT图片展示:以社会生活变迁和广告语引出发展主题(“祖孙三代赶集”图片)。
师:同学们,首先我们先来看几组图片。
提问:从这几组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师:人们的社会生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新课讲授一、发展的普遍性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那么,联系有哪些特点?联系的含义是什么?正是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
(这句话在我们课本60页的最上面,请大家划下来)1.自然界是发展的首先,请大家看一下这幅图片:动物的演变史(PPT展示)请同学们思考:从生命产生到人类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它说明了什么 ?(从海洋生物进化到人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教师总结:①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过程。
②这也说明了一个怎样的观点呢?——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教师:自然界在不断的发展,那么人类社会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幅漫画——祖孙三“带”。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及答案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1课时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标要求】目标内容学习建议1.识记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
2.理解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整个世界是普遍发展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区别。
1.在分析实例的基础上,养成归纳。
概括的能力。
2.培养分析、判断、比较的能力。
3.在学习中,学生要善于通过分析自己学习的知识,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而初步培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一.体系构建(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完成下面知识结构,不能填写的,自主探究后再做。
)运动、变化的总趋势二.自主探究(课前自主回答完成下列问题,把握教材知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一:问题导航(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速记忆。
)1.发展的普遍性表现在那些方面?2.发展的实质是什么?3.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4.联系与发展的关系如何?5.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自主探究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方法论要求发展的普遍性易错辨析(具体要求:独立思考、写出分析)1.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2.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3.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4.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性质出现根性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
5.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是前进和上升的。
自主探究三:困惑扫描(写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仍不能达成共识,组间或全班讨论解决。
)【释疑解惑】一.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图示说明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二.运动、变化、发展的联系与区别区别运动变化发展含义不同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
这种改变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具有前进的、上升性质的变化。
性质不同没有表达或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总趋势。
高中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8、我国有古诗曰:“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又生。”这表明( ) A、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任何事物变化都是发展
文言赏析
“士别三日,即更当刮目相待” 思考: 1、唯物主义发展经历哪几个基本 形态? 2、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不断深 化说明了什么?
总结: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 都是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 是没有的,世界发展是永恒的。 判断: 1、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2、发展一定是事物的运动变化
5、下列属于发展的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B、汽车从出发点到终点 C、气温由10度升到20度 D、网络祭祖
6、下列成语中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点的是( ) A、见微知著 B、知己知彼 C、唇亡齿寒 D、吐故纳新
7、从摇把电话、拨盘电话到数字键盘 电话,从功能单一的“大哥大”到 视频通话的3G手机,通讯工具的进 步说明( ) A、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B、事物发展道路总是曲折的 C、事物发展道路总是一帆风顺的 D、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 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 寸上熄灭。 ——赫拉克利 特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学习目标
1、了解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总特征之一 2、知道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3、理解发展的实质和意义 4、了解发展与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这些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
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说明了什么?
判断:以下属于新事物的是( 1、网络上祭祖 2、纳米技术发明运用 3、科学发展观 4、根据星座姓名算缘分 5、社会主义制度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1、符合客观规律 2、强大生命力 3、远大的发展前途
)
自主检测: 1、____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之一。 2、自然界总是处在由___到___、由__ 到___的发展过程。 3、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___到___、 由___到___的过程。 4、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___和___,是 ____和_____的灭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说课稿
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政治教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说说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首先一、说教材本框题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四之《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节内容。
主要内容是学习发展的观点,包括了解发展的普遍性,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的有关事实,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把握发展的实质,说明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从而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说学情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着清晰明了地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高二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对于抽象的哲学原理不易理解。
所以要求不宜过高,要尽可能从形象的具体事例中抽象出哲学原理,这样学生较易接受。
高中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
但是,他们涉世不深,对事物的认识易出现偏激和偏差,对世界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因此,若没有正确引导,他们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把握可能不够全面、准确和理性。
三、设计理念本课力争在教学过程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
以课标为依据,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景,以循循善诱的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的空间。
四、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学生特点以及新课标要求,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通过学习,提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和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件:第八课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的发展
(2)①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②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准备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积极推动人类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努力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作出自己的贡 献。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_知__之__较__多___的 过程,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_由__浅__入__深___的过程。
1.发展具有普遍性的表现
领域
表现
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 自然界
展过程中
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 人类社会
不断发展的过程
领域
表现
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
人的认识 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各种事物的认识
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2.发展具有普遍性的原因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正是事物之 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外部 联系构成事物发展的外因,事物发展的内部联系构成事物发展的 内因,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曾几何时,全家一起看电视,是中国家庭最常见的休闲方 式。今天,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在碎片时间里个性化收看,智能 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移动互联网终端,打破了传统电视 的市场垄断。这表明( ) ①事物常常在变化和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②多样性的联系有利于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③事物间的联系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情景导入
北斗卫星成功发射,中国航天不断获得新突破,从中 你能感悟出什么哲学道理?通过本框学习,我们将揭开问 题的谜底。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学习目标 通过实例,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 性。 培养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能力,理解发展的实质。 [重点] 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观。[难点]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八课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发展的实质;新旧事物的基本含义。
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运用所学原理,说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2、能力目标: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和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学习重难点】发展的实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
【自主学习】要求:通读课文,查找有效信息并熟记掌握。
一、发展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______的科学,也是关于____________的科学。
)1、自然界是_________的。
2、人类社会是的。
3、人的认识是________ 的。
二、发展的实质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______。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___________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的趋向性。
三、重难点突破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正确理解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从运动、变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看出,运动、变化就其范围来说要比发展广泛,而发展就其程度来说要比运动、变化深刻。
因此,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决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才是发展。
(变化的结果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综上所述,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四、易错点理解:发展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就是发展。
(1)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华丽)
现状标准
※ 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 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错误标准之三: 名称、旗号标准 ※有人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 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真正的标准是只看它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 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
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 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袁 世 凯 称 帝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高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低
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 应生产力 状况规律
雷公扣击连鼓产生雷声; 电母持镜,形成电光。 “雷为天怒” 雷电属自然现象。
人们对雷电的认识 产生的放电现象。 又说明了什么?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电位差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一、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一位哲学大学生的总结: 大一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大二时知道自己不知道; 大三时不知道自己知道, 大四时知道自己知道。 人类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 多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
联系1 都承认运动,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凝固不变
运动引起变化,变化促进发展,发展是运动、 联系2 变化,但只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二、发展的实质 1、是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
(1)
(2)
(3)
二、发展的实质 1、是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 2、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旧事物是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日趋灭亡的东西。
区分新旧事物应注意的问题
⑵不能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 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它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
区分新旧事物应注意的问题 电 脑 算 命
⑶不能仅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判断新、旧事物。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第一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西风凋碧树”,是一种烦躁的心情,要学有 所成,首先要摆脱现实的种种纷扰,包括苦乐、毁 誉、利害、得失,挣脱一切个人的私念,达到胸中 洞然无物。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时,便能入定, 去体会世间万物之内在规律。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憔悴"。
新事物产 生,旧事 物灭亡
发展
方 法 论
普遍性
人类社会
人的认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求学的三个境界——“渐悟”到“顿悟”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此第二境也。 此第三境也。“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天,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让东方朔陪同。他看见 一棵好树,问东方朔树叫什么名字。东方朔随口答道: “叫‘善哉’。”武帝让人记下了这棵树的名字。过了几 年,汉武帝又问东方朔那棵树的名字,东方朔随即答道: “名叫‘瞿所’。”武帝有些不高兴地说:“你欺骗了我 这么久——同一棵树,为什么前后的名字不一样呢?”东 方朔答辩道:“马,大的时候叫‘马’,小的时候叫 ‘驹’;鸡,大的时候叫‘鸡’,小的时候叫‘雏’;牛, 大的时候叫‘牛’,小的时候叫‘犊’;人,刚出生不久 叫‘儿’,年纪大了称‘老人’。这棵树从前叫‘善哉’, 现在叫‘瞿所’,长少生死,万物成败,难道是固定不变 的吗?”汉武帝心悦诚服地笑了。
想一想
东方朔的论辩说明了什么 哲学道理?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滕海波
思考:自然界从生命产生到人类出现, 经历了一个什么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生活与哲学第8课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高密五中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No.14340 337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 下列关于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发展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运动变化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也就是发展 ③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④发展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13.“发展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就是发展。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2014.1.5【预习案】【学习目标】识记发展的实质、新旧事物的基本含义。
理解发展的普遍性,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知识自主探究】(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然后最多用15分钟预习,空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可填可不填)一、发展的普遍性【预习提示:阅读课本第60-62页,找出以下问题并在课本上标明,无需在学案上填写】1.复习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上课要检查)2.阅读本部分内容,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三大领域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并简要理解这三大领域是如何变化发展的。
3.联系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二、发展的实质【预习提示:阅读课本第63页,找出以下问题并在课本上标明,无需在学案上填写】1.发展的实质是什么?(背过)2.尝试区分运动、变化和发展。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高密五中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No.14338 3393.阅读课本64页专家点评,掌握区分新旧实物的标准。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第八课第一框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人教版必修4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根据课程标准,第八课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其内容设计为两个框。
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理解发展的实质和发展的普遍性。
本框分为两个目。
第一目,发展的普遍性。
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人的认识都是永恒发展的,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第二目,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从事物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来理解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最后得出结论:没有发展就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和人类社会。
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就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好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将进一步分析这一课的另一个重点: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第一目,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懂得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此要对事物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事物发展的道路又是曲折的,要勇敢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挫折。
第二目,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的概念──质变的概念──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做好量变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着眼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的积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还要抓住机遇,果断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的发展。
在本课中,第一框分析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发展的,发展是普遍的。
第二框讲解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本框题主要阐述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的实质的相关知识,与下一框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八课学习的基础。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别是通过前面已有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国家与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本节课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使得政治教学能够更好、更真实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但是中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真正进行社会参与,因此在对“发展的普遍性”的认识,以及“发展的实质”认识上不够精准,这也给学生理解这节课的基本观点带来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难点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的实质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通过感触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成就,树立对社会发展的信心,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道路。
2、理性精神:通过感悟自然、社会和人之认识的发展,树立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3、公共参与:通过自身接触的发展成就,自觉投身到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策略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法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相结合。
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恰当使用多媒体手段。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背诵相关知识,并随机抽查背诵情况(二)导入新课播放歌曲【越来越好】,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
这体现了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带着这一疑问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
(三)自主学习了解发展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完成自学展示环节通过展示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和疑难困惑,为授课提供依据指导。
通过阅读明确“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的实质”通过阅读和圈划,让学生明确易错点,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全面掌握。
(四)合作学习通过三个视频,小组合作讨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发展变化的,从而得出发展的普遍性,通过图片展示,辨别是否所有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小组讨论展示。
新人教版必修高中政治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化
质改变
和上升
运动包含着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次;事 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由联系引起的,正是事物之间的 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典例剖析 例题2“在静止状态无论怎么解决公正的问题,贫困的人口总不可 能摆脱拮据的状况,只有在发展和进步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人们的困难。”这是因为( ) A.静止状态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 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C.发展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D.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是否 入选
√
D 材料没有说明物质以何种状态存在
×
答案C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8.8 21.8.8S unday, August 08,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2:03:21 22:03:2 122:03 8/8/202 1 10:03:21 PM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8 月8日 星期日 下午10 时3分21 秒22:0 3:2121. 8.8
•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8月 下午10 时3分2 1.8.822 :03Aug ust 8, 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年8 月8日 星期日1 0时3分 21秒22 :03:218 August 2021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8.822:03:2 122:03 Aug-21 8-Aug-2 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2:03:2122 :03:212 2:03Sunday, August 08,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班级:姓名: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发展的实质难点: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学法指导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知识链接富兰克林的妙语故事有一天,避雷针的发明者、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1706—1790年)邀请人们参观他的新发明。
在这些被邀请的人当中,有一个阔太太问他:“你发明的这个避雷针有什么用呢?”富兰克林微微一笑,反问道:“夫人,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问题: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示呢?基础梳理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和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发展的普遍性1、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向、由到的运动过程中。
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引起的。
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纵观历史的进程,人类社会经历了、、、,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
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
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着由到、由到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入的过程。
二、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和 ,是 的产生和 的灭亡。
互动探究探究一:1、结合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谈一谈人类是如何一步步演化而来的。
你认为未来的人类将会是什么样的?人类演化的过程能够说明什么?2、人类产生以后,人类社会经历了哪些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说明了什么?3、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
这又说明了什么?4、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由此可见,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你能列举一些你熟悉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吗?探究二: 有人说,“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也有人说,“发展就是变化,变化就是发展。
”你赞成那种观点,为什么?北京时间xx 年5月20日消息,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19日报道,5月19日,科学家在纽约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考古发现找到了人类进化中“缺失环节”。
考古学家在德国挖掘的一个0.47亿年前类似狐猴的骨骼化石,可能是现今猿类、猴类和我们人类的共同祖先,这无疑是人类进化研究中的重大发现。
探究三: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下列()属于发展,()属于运动变化?A、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B、始祖鸟变成现代鸟类C、恐龙灭绝D、候鸟迁徙E、环境破坏,鸟类减少F、退耕还林,还草,鸟类回归2、下列属于新事物的有()A、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B、经济全球化C、法轮功D、机器人抢险E、“大锅饭”观念F、科学发展观G、疯牛病 H、电脑算命3、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什么?在判断新旧事物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标准是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巩固练习(A级)1.美国和丹麦科学家xx年5月28日公布研究成果称,北极圈内的未探明天然气约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分布在俄罗斯版图内。
此外,北极圈内的未探明石油储量可能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3%到4%。
这表明()A.自然界是发展的 B.人类社会是发展的C.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级)2.xx年5月19日,科学家在纽约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考古学家在德国挖掘的一具0.47亿年前类似狐猴的骨骼化石,可能是现今猿类、猴类和我们人类的共同祖先,这无疑是人类进化研究中的重大发现。
上述发现能证明辩证唯物主义下列观点是正确的()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③自然界是发展的④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B级)3.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A.邯郸学步 B.唇亡齿寒C.吐故纳新 D.因地制宜(B级)4.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
这表明()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物是旧事物演变的结果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A级)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这一论述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意识的反作用原理C.发展观点 D.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B级)6.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逐渐分化,产生了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6个方面人员在内的“新的社会阶层”。
上述材料反映了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C.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D.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C级)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句古诗体现了()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A级)8.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是()①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②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③发展具有普遍性④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C级)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显牛羊”。
历史上,我们的草原曾经是如此葱郁茂盛,而今,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这表明()A.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C.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具有相对性D.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B级)10.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下列诗句或俗语中属于发展的是()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②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④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C级)1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试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八课第一框参考答案目标检测 1~5. CDCDC 6~10. CBDBC 11、答:(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当代人的发展会影响和制约后代人的发展。
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为后代人提供持续发展的基础。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班级:姓名: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难点:实践的含义及特征学法指导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知识链接从前,沧州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
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
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十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
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
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以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
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
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
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斗一样。
”众人听后,无有服膺。
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尊石兽。
基础梳理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客观世界的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的存在变为的存在。
2、实践的特点(理解、选择)(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这首先是由实践的的客观性决定的。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和。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规律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有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中的人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2、实践是认识的。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存在变为的存在。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和实践所产生的加以对照,从而检查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和。
认识从中来,最终还要回到中去。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互动探究探究一:阅读教材第42页方框中的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1、结合教材42~43页内容,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实践的含义和特点)2、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杜威、费尔巴哈、黑格尔观点的不同。
探究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具体来说,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谈一谈对这四句话的理解。
材料一: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之果,并被取名为“狼桃”。
直到18世纪末,法国的一名画家在冒险品尝“狼桃”之后,才揭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
材料二: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生产,需要科学来查明白自荐物体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