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1-5课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七上节选)政治1-5课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七上节选)政治1-5课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政治1-5课重点知识复习提纲第一课珍惜新起点1.如何创建优秀班集体?①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②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③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1.初中学习的新特点有哪些?①课程门类增多。

②各门课程的内容也逐渐系统化和深化。

③学习任务变重。

④老师的授课方式侧重于指导和启发。

或:我们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学习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2.如何适应初中学习的新特点?(或为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的新特点,请你提出建议。

)①学会自主学习。

②提高学习效率。

③科学安排时间。

3.为什么说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①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是苦。

②同时,在学习中不断发现和激发自身潜能,获得自我超越是乐。

第三课珍爱生命1.为什么说世界因生命而精彩?①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②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

2.为什么生命需要相互关爱?①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②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③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3.人生命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和更多表现在哪些方面?(1)突出表现在: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相比,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2)更多地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4.如何珍爱、善待自己的生命?①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②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③延伸生命的价值。

5.为什么要肯定生命、尊重生命?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②每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都有价值。

6.怎样肯定生命、尊重生命?①在肯定、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同样尊重和善待他人的生命。

②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

③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7.如何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他人、社会、国家所作的贡献。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中(第1-5课)复习提纲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中(第1-5课)复习提纲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中(第1-5课)复习提纲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和娱乐,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风俗,也可以在网络上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彼此的兴趣和经验。

2.网络生活的利弊/如何正确使用网络?P11—P12※1)网络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信息泄露、网络欺凌等问题。

(2)我们应该正确使用网络,不发布不实信息、不传播不良信息,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3)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益,不进行网络欺凌和侵犯他人的行为。

(4)在网络上,我们应该坚持道德原则,不传播虚假信息和低俗内容,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和良好。

3.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网络安全意识?P12—P13※1)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必须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保护好自己的网络安全。

(2)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密码保护、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下载不明来源的软件等方式来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3)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识别网络诈骗和网络欺诈,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和邀约。

(4)只有保护好自己的网络安全,才能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和快乐。

4.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如何遵守网络道德?P13—P14※1)网络道德是网络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准则,它关系到网络环境的健康和良好。

(2)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隐私权,不盗用他人的作品和信息。

(3)同时,我们也要遵守公序良俗,不传播不良信息和低俗内容,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和良好。

(4)只有遵守网络道德,才能使网络生活更加美好和健康。

社会规则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

种类包括:1)法律规则: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规则,违反者将受到法律制裁。

2)道德规范: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违反者将受到社会道德谴责。

3)惯规则:由社会成员共同形成的行为惯例和规范,如礼仪、风俗等。

4.社会规则的作用P26-271)维护社会秩序: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保障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八年级政治上册 1-5课复习提纲 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 1-5课复习提纲 鲁教版

第1课相亲相爱一家人一、问答题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爱子女胜过爱自己。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2)父母生活上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生活技能。

从思想品德上,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

3)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必须履行的义务。

2、怎样孝敬父母?(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

做到生活中对父母要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健康。

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

3、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1)心理方面:青少年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2)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也影响沟通。

3)父母与子女之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差异,也就是代购。

4、如何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学会与父母沟通?1)要理解自己的父母。

理解父母的唠叨,理解父母的殷切希望,理解父母也有烦恼。

2)要尊重自己的父母。

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当与父母有矛盾时,不回避、疏远和顶撞。

3)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如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主动和父母交流,和父母开展一些增进感情的活动,等。

二:知识点1)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爱子女胜过爱自己。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2)孝敬父母的具体行动:关心、尊重父母(长辈),如记住父母的生日并予以祝福、不顶撞父母,父母生病时帮父母倒水拿药等;减轻父母负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经常打扫卫生、洗刷碗筷等;给父母以精神慰藉,如经常与父母谈心和交流、刻苦学习并以良好成绩报答父母等等第2课我们共有一个家一:知识点1、有关台湾问题-----1)炎黄子孙是一家;我们都是龙的传人2)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心声。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初一《道德与法治》上册1-5课复习提纲

初一《道德与法治》上册1-5课复习提纲

初一《道德与法治》上册1-5课复习提纲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下面是《道德与法治》上册1-5课的复习提纲。

一、第一课:我来这个世界上干什么1.道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道德的定义和内容-道德的作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2.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日常生活-自律、诚实、尊重、友善等道德品质的内涵和重要性-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方法和途径二、第二课:我和家人相处有什么规矩1.家庭的定义和作用-家庭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家庭在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作用2.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的内涵和互动关系-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尊重与关爱三、第三课:友谊的真谛1.友谊的基本要素-友谊的概念和特点-友谊的价值和意义2.维护友谊的原则-相互尊重、诚实守信、互相帮助等维护友谊的原则-处理友情矛盾的方法和技巧四、第四课:小小的群体大大的力量1.群体的定义和特点-群体的种类和特性-群体的作用和功能2.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合作的概念和要素-通过团队合作实现目标的奥秘五、第五课:环境保护意识要从娃娃抓起1.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意义-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环境保护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2.环保行动的基本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个人如何从小事做起关心环境以上是《道德与法治》上册1-5课的复习提纲,结合课本内容可以逐个章节进行复习。

同时,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适时进行课外拓展,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社会参与意识,提高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重视程度。

政治一至五课复习提纲

政治一至五课复习提纲

第一课1.应怎样理解生活中的公平?2.为什么说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3.4.5.如何维护社会公平?(6.)7.怎样理解正义制度?()8.9.才能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第二课10.责任的含义是什么?责任的来源是什么?11.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承诺?12.13.承担责任意味着什么?(14.不承担责任会有什么后果?()15.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第三课1、改革开放以来,共和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这些巨变表现在哪些方面?2、综合国力的含义及其决定性因素是什么?3、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历程中起到什么作用?▲4、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先进性目标性质宗旨)▲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什么?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是什么?▲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是什么?8、为什么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9、科学发展观第四课10、我国现阶段有哪些经济成分?▲1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12、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对待?▲13、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对待?▲14、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是什么?16、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什么?▲17、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是什么?与什么相适应的?由什么最终决定?18、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好处?19、怎样理解共同富裕?第五课1、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23、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是什么?4、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是什么?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青少年应该怎样对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7、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特点?8、青少年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5课)复习提纲

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5课)复习提纲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5课)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1)置身社会之中,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社会关系的类型:根据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业缘关系(同学、同事等)。

4.“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原因?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5.我们的成长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1)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6.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7.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8.参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1)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既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高中政治必修二 第1—5课核心知识点总结 第一次月考复习使用

高中政治必修二   第1—5课核心知识点总结    第一次月考复习使用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1—5课核心知识点总结第一次月考复习使用第一单元核心知识点1、什么是国家?国家的本质、根本属性是什么?(选择题)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本质上都是有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2、我国的国体是怎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4、如何理解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口益充分的实现。

5、什么是民主和专政.二者有什么关系?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专政是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关系: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6、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要求有哪些?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8、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1-5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1-5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1-5课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责任的含义包含两层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子女;学生;朋友;陌生人;普通公民;社会成员。

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而每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尽到自己的责任。

4、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守时;守信;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自信、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5、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整体;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同时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6、正确对待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回报承担责任;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能积累宝贵的人生经验等。

代价: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有时因坚持原则而遭到埋怨;甚至成绩下降。

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

7、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第二课复习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①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八年级政治1--5课知识点

八年级政治1--5课知识点

第一课:做自己的主人1,从众心理: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

2,导致从众心理的因素:①人们往往认为众人提供的信息更为全面可靠,不自觉的以他人的意见和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依据,②人们大凡不愿和群体作对,不愿触犯众怒,不想被别人看成越轨者,③地位低,权威小的人追随地位高,权威大的人,④知识较少,智力水平低,自信心比较低,自尊心不太强,⑤性格上的优柔寡断,缺乏主见,易受暗示,⑥处于焦灼,犯愁,吃紧的情绪状况。

3,从众心理的作用:从众心理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⑴积极作用: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指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忧愁,⑵消极作用:可能抹杀人的个性和创造性,使人放弃独立思考的习惯,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人变得无主见。

4,奇怪:是人们面临新奇刺激情况时,产生惊讶而要探明现状与原因的一种倾向,5,奇怪的作用:①“奇怪是研究之父,胜利之母”奇怪是求知的萌芽,是创造的起点,科学和创造很大程度上决定发明创造者的奇怪的个性,②许多中学生因奇怪而不断探究,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勇于创新,成了小小的发明家,③但是奇怪心如果把握不好方向,也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如沾染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6,如何避免盲目从众,学会主宰自己?①避免盲目从众,学会主宰自己,就必须善于分辨是非,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②学会主宰自己,青少年还必须提高和发展自我控制能力,③学会主宰自己,还要杜绝不良嗜好,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7,怎样培养自我控制能力?①有些自己不感兴趣却又应该做的事,坚持做下去,便会收益无穷,②有些自己感兴趣,但又不应该做的事,坚决不要做,8,具有自我控制能力的意义:具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通常意志坚强,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能较好的完成学习和工作的任务。

八年级1-5课道法重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1-5课道法重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道法>1-5课复习提纲班级:姓名:一、选择题、简答题1.宪法的原则: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2.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1)人权的主体广泛,包括、、、(2)人权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

4.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主要体现为: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5.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二、大题部分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行政机关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

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国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2.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②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③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④保证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益。

3.如何规范权力运行?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1.宪法的地位: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②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1-5课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1-5课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1-5课知识点总结课程1:政治理论与实践知识点总结:1. 如何认识政治:政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谋求国家或社会的权力、地位和利益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2. 政治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政治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对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 政治的本质和特点: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具有权力制度和权力运行的特点。

4.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政治学研究的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两个方面。

5. 学科学科与政治学学科的关系:政治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等密切相关。

课程2:政治生活中的平等知识点总结:1. 平等的概念:平等是指在权力、地位、机会等方面,每个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2. 平等的历史起源:平等的理念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起源于古希腊的民主思想。

3. 平等的实质:平等是指在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公民在法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福利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4. 平等的现实:实现平等需要依靠法律制度的保障和社会发展的进步。

5. 平等的制度化:平等的实现离不开具体的制度保障,如平等的选举制度、平等的教育制度等。

课程3:人人都应参政议政知识点总结:1. 政治参与的重要意义:政治参与是公民权利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条件。

2. 政治参与的形式:政治参与形式多样,包括民主选举、参政议政、政治咨询等。

3. 参政议政的内容:参政议政是指公民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积极参与国家政治活动,行使监督、建议、批评和监督权力。

4. 参政议政的途径:参政议政途径包括选举制度、公民投票制度、政治咨询制度等。

5. 参政议政的条件:参政议政需要公民具备政治意识、政治知识、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等基本条件。

课程4: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知识点总结:1.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治国等。

九年级政治1--5课知识点归类复习

九年级政治1--5课知识点归类复习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类复习一、“主体”、“主要”类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基本”类1、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4、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5、“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6、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重要保障)。

三、“基础”类1、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四、“根本”类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4、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五、“本质”类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六、“最”类1、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是无私奉献八、“决定”类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教育。

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2、实现现代化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1-5课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1-5课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1 坚持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历史原因?(为什么)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团结奠定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3、改革开放使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三、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40年来,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对国家)2、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对人民)3、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对世界)四、改革开放的地位与评价: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课前自测: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解放和发展,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2、我国逐步确立了为主体、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新格局。

初三政治1-5课复习提纲

初三政治1-5课复习提纲

初三政治1-5课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亲近社会第1课成长在社会(社会、社会公德、奉献)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P4、5(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坚持改革开放;(4)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5)全国人民的艰苦创业等。

2、现阶段我国面临哪些新问题、新挑战?其影响是什么?p5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3、人类社会的含义:p6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6、7(1)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

(2)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5、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的途径:P7从关心时事政治做起,有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等途径。

6、关心社会发展、关心时事的意义:P7(1)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2)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3)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青少年学生为什么要关心社会发展?p8青少年学生既是家庭中的一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

虽然年龄小,但同样生活在社会中,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与社会环境、社会变化发展密切相关。

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建设,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

8、青少年如何关心社会发展?p8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以健康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人民的构成(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在我国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注意:不属于人民的但属于中国公民有: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分裂国家的人;③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4、公民权利: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基本权利: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公民与人民的区别: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不过,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6、我国的公民包括: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

7、权利的确认和保障: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

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8、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9、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

10、我国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11、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hwo)(本课重点)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12、言论自由的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第2课我们应尽的义务1、法定义务的含义: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2、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

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3、我们为什么要履行义务?(why)(P14-16)答:①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②在我国,公民的义务和权利具有一致性。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③自觉履行义务是爱国的表现。

★4、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答: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具体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等。

5、道德义务的含义:所谓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的意义:既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6、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关系:7、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义务: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履行方方面面的道德义务。

★8、如何忠实履行义务?(hwo)答: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9、如何做一名合格公民?(hwo)(提示:从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答:<1>正确行使权利: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2>忠实履行义务: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第3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1、人格权的含义: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重要地位。

2、人格权包含哪些内容?它们有什么特点?生命健康权、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人格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做人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身份权是人们基于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人身权、包括亲权、配偶权、监护权等。

3、人身自由①重要性:是享受其他权利的基本保障。

②法律规定: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③侵犯行为: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

人身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没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也难以享受。

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

★4、生命健康权(重要性why)【我们为什么要依法维护这项权利?】生命和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5、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内容?(非法搜身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答: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②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③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禁闭④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拘禁6、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护?答:我国法律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危险作业。

7、涉及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部分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8、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有哪些?(hwo)答: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②患病就医,恢复健康;③遭非法侵害时,依法自卫和请求保护。

④不自杀、不自残9、为什么说不得轻生或自残的行为与社会道义相悖?(why)答: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

一个人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属朋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第4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1、人格权人格尊严权(表现):自尊和他尊(内容):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含义):作为人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尊重。

2、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

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

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人格尊严权的含义: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

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

4、名誉的含义: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5、良好名誉的作用: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获得经济利益。

6、法律保护公民名誉有什么原因?答:①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名誉的民族,以自己的主观努力追求一个好名声,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不过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人的名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

③侵害名誉的行为不仅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

因此,各国法律毫无例外地赋予公民保护自己名誉的权利。

7、名誉权的含义: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我们有权利用自己的良好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的名誉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8、侵犯公民名誉权的具体行为: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赃物等,都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害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凡此种种,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害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

侵害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9、肖像的含义: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再现。

10、表现方式(再现手段):绘画(自画像)、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

肖像再现了个人的基本特征,是每个人人体容貌的有形识别标志,所以,肖像与特定人的人格不可分离。

11、肖像权的内容:制作权、使用权、获酬权。

12、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表现: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13、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14、姓名的作用:姓名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它作为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传达了一个特定的个性化意义,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15、姓名权的含义: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