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语言专题

合集下载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完美版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完美版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高考要求】鉴赏诗歌的语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赏析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

2.培养学生概括语言风格的能力。

3.培养学生准确审题规范作答的能力。

【题型剖析】炼句炼意型★命题形式:诗中××句,你认为妙在何处?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

★提问变式:××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题指津:古代诗歌的语句具有凝练且内蕴丰富的特点,往往一句诗就蕴含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赏析诗句不仅要读懂其字面含义,还要联系全诗主旨、表达技巧仔细推敲、揣摩其言外之意,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鉴赏古人炼句炼意的精妙。

★答题步骤:第一步,释句意,点出诗句的表面意或言外之意;第二步,明手法,说出该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第三步,点情景,概述该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创设了怎样的意境;第四步,析感情,指出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有时第一步可以省略。

★答题示例:(2007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答:这句诗借景抒情(明手法),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廖的景象(点情景),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析感情)。

赏评语言风格型★命题形式: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式: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题指津:这种题型重在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淡雅高远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现实、浪漫、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清新、明丽、豪迈、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清新飘逸、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等……。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语言专题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语言专题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语言特点,如韵律、节奏、修辞等;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语言的艺术特色;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语言特点:韵律、节奏、修辞等。

2. 诗歌语言的鉴赏方法:比较、归纳等。

3. 经典诗歌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诗歌的基本语言特点,经典诗歌案例分析。

2. 难点:诗歌语言的鉴赏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优美的诗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如韵律、节奏、修辞等。

3. 分析:分析经典诗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语言的艺术特色。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提高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背诵一首经典诗歌,体会其语言特点。

2. 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写出其语言特色。

3. 搜集有关诗歌的资料,了解诗歌的发展历程。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经典诗歌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鉴赏水平。

3. 情境教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检验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评估他们的诗歌语言运用能力。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安排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案的内容,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

3.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2020届高考语文第二轮考点鉴赏诗歌语言专项归纳复习教案

2020届高考语文第二轮考点鉴赏诗歌语言专项归纳复习教案

2020届高考语文第二轮考点鉴赏诗歌语言专项归纳复习教案诗歌鉴赏学案5鉴赏诗歌语言系列(二)炼句型复习目标:1、掌握诗歌炼句型题目要求的特点2、掌握诗歌炼句型题目的答题方法和答题步骤课前预习案一、诗句积累1、身无彩凤双飞翼,。

2、,蜡炬成灰泪始干。

3、晓镜但愁云鬓改,。

4、蓬山此去无多路,。

5、漠漠帆来重,。

6、云横秦岭家何在,。

7,、天街小雨润如酥,。

8、,乌衣巷口夕阳斜。

9、,飞入寻常百姓家。

10、,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知识储备:诗歌句意题型的考察,选的句子多是有代表性的句子。

这类句子或者是含蓄地交代诗歌主旨,或者是描写生动形象有趣,或者是揭示作者情感,或者是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

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

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同时赏析古代诗歌,也离不开对遣词炼句的揣摩,离不开对诗眼的分析,。

所以这个考察点是建立在上一个考点的基础上的。

三、考题热身:1、(XX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

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共2页,当前第1页122、(XX全国卷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语言专题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语言专题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语言专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语言特点,如节奏、韵律、修辞等。

2. 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诗歌语言的美。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语言特点2. 诗歌的节奏与韵律3. 诗歌的修辞手法4. 诗歌语言的审美分析5. 练习与鉴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诗歌的基本语言特点,诗歌的节奏、韵律、修辞手法。

2. 难点:诗歌语言的审美分析和鉴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语言特点、节奏、韵律、修辞手法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美。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对诗歌语言的感悟和鉴赏心得。

4. 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名篇名句,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诗歌的语言特点、节奏、韵律、修辞手法等基本知识。

3. 分析:分析具体诗歌,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美。

4. 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对诗歌语言的感悟和鉴赏心得。

5.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取: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如《登高》、《静夜思》等。

2. 分析角度:从诗歌的语言特点、节奏、韵律、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感悟。

七、小组讨论与交流1. 分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讨论。

2. 讨论内容:从诗歌的语言特点、节奏、韵律、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交流自己的鉴赏心得。

3. 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进行交流和评价。

八、诗歌鉴赏练习1. 练习设计:布置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练习内容:包括诗歌的语言特点识别、节奏和韵律分析、修辞手法判断等。

3. 反馈与指导: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提高鉴赏能力。

“鉴赏诗歌语言”专题复习教学案完美版

“鉴赏诗歌语言”专题复习教学案完美版

“鉴赏诗歌语言”专题复习教学案一、考查方向1、品位关键词语(含义和表达作用)2、理解关键诗句(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3、析诗眼、析炼字(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二、考查类型(一)、炼字类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他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求品位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得把该字放回句中,并结合全诗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形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炼动词——巧用动词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

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2、炼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例1:“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语言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语言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语言炼字教案教学目标:1.揣摩赏析所炼字妙处的方法。

2.规范诗歌鉴赏中炼字题目的答题步骤。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是卢延让锤炼语言时的真实写照;“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是欧阳修对锤炼语言的执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对锤炼语言的一份感动;“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炼字炼句的铮铮誓言…所以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炼字尤其重要。

考纲也把这点列为重要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二、预习检查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祁《玉楼春》)鸟宿池边树,。

(贾岛《题李凝幽居》),宿鸟归飞急。

(李白《菩萨蛮》)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寻寻觅觅,。

(李清照《声声慢》)三、考点分析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中国古代诗人在锤炼语言上可谓苦心孤诣,也造就了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含蓄性、跳跃性和抒情性,这也给考生品读古诗带来不小的难度。

不过,高考对鉴赏古诗语言的考查难度不太大。

它着眼于一个“懂”字,即能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能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并作一定程度的表述。

高考语言类题目有三类:炼字、炼句和语言风格。

重点考查炼字、炼句两类。

四、正题探究1.命题揭秘2013年各地高考卷:【天津卷】12(1)“白苎②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福建卷】12(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2分)【湖南卷】10(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3分)【2006·江苏卷】(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小结:炼字题主要的提问方式1.对某字进行赏析或说说某字的妙处。

2.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请作分析。

鉴赏诗歌的语言专题教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专题教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专题教案参与人:高三语文组课题类型复习课课时安排 2课时复习目标:一、初步学会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

二、通过具体的例子掌握鉴赏诗歌语言的技巧。

三、掌握鉴赏语言题的答题步骤教学重点:掌握鉴赏诗歌语言的技巧、学会鉴赏诗歌的语言。

教学过程:真题回顾:2009年高考语文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5分)【答案】(1)“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

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

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2)诗人的情感由孤迥孤寂而变得精神振奋。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

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

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妙的图景,精神振奋,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

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

一、古典诗歌的特点:(一)丰富的想象可使诗人摆脱实际生活的拘囿,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境地透视过去和未来;也可以强化感情,增添作品的绚丽色彩,优秀的诗歌总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只有具有丰富想象力的诗歌,才能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如《离骚》、《梦游天老吟留别》等。

(二)强烈的抒情性饱含强烈的感情是诗歌的另一特征。

诗歌的感情可以直接抒发,如《长恨歌》;还可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和谐的音乐美诗歌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节奏和韵律两方面,诗歌结构鲜明,单调铿锵,讲究押韵。

尤其是古代律诗。

(四)语言凝练、形象、含蓄、富有表现力。

(这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二、语言特色类1、豪迈雄奇: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语言教案

鉴赏诗歌语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语言。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培养情感共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特点:韵律、节奏、意象、情感等。

2. 诗歌语言的鉴赏方法:品味词语、分析意象、感受节奏、体会情感等。

三、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特点。

2. 诗歌语言的鉴赏方法。

四、教学难点:1. 诗歌意象的分析。

2. 诗歌情感的体会。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诗歌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诗歌基本特点的学习:介绍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情感等基本特点。

3. 诗歌语言的鉴赏方法:讲解如何品味词语、分析意象、感受节奏、体会情感等。

4. 实践鉴赏:让学生分组阅读提供的诗歌,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鉴赏。

5. 分享心得:每组选代表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是否能够在实际阅读中运用所学进行诗歌鉴赏?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节课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整理笔记。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诗歌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诗歌鉴赏作业,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诗歌语言鉴赏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8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案设计的教学内容,依次进行教学。

初中中考复习诗歌鉴赏教案

初中中考复习诗歌鉴赏教案

初中中考复习诗歌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古诗鉴赏的基本术语和各类题型。

2. 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内容:1. 古诗鉴赏基本术语的复习。

2. 各类题型的示例及训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和诗人。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古诗的魅力在哪里?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古诗鉴赏呢?二、复习古诗鉴赏基本术语(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古诗的体裁、内容类别、表现形式、技巧、语言风格等基本知识。

2. 举例说明各种术语的具体含义,如比喻、对比、衬托等。

三、复习各类题型及训练(15分钟)1. 题型一:理解诗歌内容、情感示例: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提问: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题型二: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及作用示例:次北固山下王湾提问: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怎样的特色?3. 题型三:品析诗歌语言示例: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提问: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四、练习与讲解(15分钟)1. 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份古诗鉴赏练习题,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练习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古诗鉴赏的基本术语和各类题型。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古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古诗鉴赏的基本术语和各类题型。

2. 学生能够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古诗鉴赏的基本术语和各类题型,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作品的语言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作品的语言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作品的语言教学目标:1. 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分析古代诗歌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古代诗歌鉴赏概述1.1 古代诗歌的定义和分类1.2 古代诗歌的价值和特点1.3 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第二章: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2.1 诗歌的语言特点2.2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3 诗歌的修辞手法第三章:诗歌的意象与意境3.1 诗歌的意象创造3.2 诗歌的意境描绘3.3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第四章:诗歌的情感与思想4.1 诗歌的情感表达4.2 诗歌的思想内容4.3 情感与思想的关系5.1 诗歌的形式美5.2 诗歌的意蕴美5.3 诗歌的审美评价教学过程:第一章:古代诗歌鉴赏概述1.1 讲解古代诗歌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多样性。

1.2 分析古代诗歌的价值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1.3 介绍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注重诗歌手法、品味诗歌手法等,让学生初步掌握鉴赏方法。

第二章: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2.1 讲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如简洁、含蓄等,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2.2 分析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学会通过节奏和韵律来欣赏诗歌。

2.3 讲解诗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学会识别和欣赏修辞手法。

第三章:诗歌的意象与意境3.1 讲解诗歌的意象创造,让学生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

3.2 分析诗歌的意境描绘,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3.3 讲解意象与意境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础。

第四章:诗歌的情感与思想4.1 讲解诗歌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学会识别和感受诗歌的情感。

4.2 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价值。

4.3 讲解情感与思想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情感是传达思想的重要手段。

5.1 讲解诗歌的形式美,如结构、用词等,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形式美。

5.2 分析诗歌的意蕴美,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意蕴美。

诗歌鉴赏语言教案

诗歌鉴赏语言教案

诗歌鉴赏语言教案教案标题:诗歌鉴赏语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掌握诗歌鉴赏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诗歌鉴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3. 练习诗歌鉴赏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诗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知识讲解:2. 介绍诗歌鉴赏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为什么学习诗歌鉴赏对语言学习和文学素养的提升有益。

3.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包括韵律、节奏、押韵、修辞手法等,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语言特点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示范与实践:4. 挑选一首适合学生年龄和程度的诗歌,进行示范鉴赏。

解读诗歌的意义和背后的情感,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

5.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鉴赏,然后向全班呈现他们的鉴赏成果。

鼓励学生使用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描述诗歌的意义和语言特点。

讨论与总结:6.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诗歌鉴赏的理解和体会。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启发,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7.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鉴赏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欣赏诗歌。

作业布置:8.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鉴赏,并撰写一篇短文,描述诗歌的意义和语言特点。

教学辅助工具:1. 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媒体资源。

2. 适合学生年龄和程度的诗歌材料。

3. 小组分组表。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学生的小组呈现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诗歌作品,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2. 组织诗歌鉴赏比赛或朗诵活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表达欲望。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作品的语言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作品的语言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语言特点,如意象、韵律、节奏等。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2. 意象、韵律、节奏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3. 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的方法三、教学重点1. 古代诗歌的基本语言特点2. 意象、韵律、节奏在古代诗歌中的表现3. 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的技巧四、教学难点1. 古代诗歌的深层含义2. 欣赏古代诗歌的个性化和创新性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语言特点、意象、韵律、节奏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古代诗歌,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意象、韵律、节奏等在诗歌中的作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讲解】1.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1)意象:古代诗歌中的具体事物,如山水、花鸟等,具有象征意义。

(2)韵律:古代诗歌的音节、停顿、重音等,形成一定的音乐美。

(3)节奏:古代诗歌的韵脚、对仗等,呈现出一种节奏感。

2. 意象、韵律、节奏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1)意象:丰富诗歌的内容,表达诗人的情感。

(2)韵律:使诗歌具有音乐美,增强审美效果。

(3)节奏:突出诗歌的韵律美,表现诗人的情感。

【案例分析】1. 分析具体古代诗歌,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意象、韵律、节奏等在诗歌中的作用。

【课堂讨论】1. 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的方法(1)关注诗歌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2)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品味音乐效果。

(3)把握诗歌的节奏感,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

【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诗歌的深层含义,提高审美能力。

3.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古代诗歌,加深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和欣赏。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课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课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掌握常见诗歌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前导入:通过朗诵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课堂讲解: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征和意义。

3. 课堂练习:根据教师提供的课外经典诗歌,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的分析与解读。

4.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开讨论。

三、教学步骤与内容1. 课前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首经典诗歌的朗诵录音,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感受与思考。

2. 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以幻灯片或黑板为辅助手段进行讲解)a. 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b.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征和意义,包括韵律、修辞手法、意象等。

3. 课堂练习(35分钟)a. 教师提供两首经典诗歌,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并做简要分析。

b. 学生展示分析结果,进行个人鉴赏分享,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与评价。

c. 课堂讨论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和对诗歌的个人理解,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诗歌的内涵。

4. 课堂总结与扩展(15分钟)a. 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强调重点内容和思考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诗歌鉴赏与复习。

b.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与实践,提高诗歌的欣赏能力,并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资源1. 朗诵录音:经典诗歌的朗诵录音。

2. 幻灯片或黑板:用于教学讲解和展示。

3. 诗歌选集:教师提供的经典诗歌,供学生进行鉴赏分析与讨论。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与互动:观察学生对诗歌鉴赏的理解与表达。

2. 学生展示与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歌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教案标题: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技巧和方法鉴赏诗歌。

3. 学生能够通过鉴赏诗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2. 鉴赏诗歌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准备:1. 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PPT或者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学生课前阅读的相关诗歌材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诗歌基本知识,如诗歌的定义、特点等。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如:“你喜欢读诗吗?你觉得诗歌有什么特别之处?”步骤二:讲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15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诗歌的语言特点,如押韵、节奏、意象等。

2. 分析和解读一首经典的诗歌,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3.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加深对诗歌语言的理解。

步骤三:讲解鉴赏诗歌的技巧和方法(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鉴赏诗歌的一些常用技巧和方法,如注重诗歌的意境、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等。

2. 分析和解读一首诗歌,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技巧进行诗歌分析和理解。

3. 给学生提供一些鉴赏诗歌的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实践。

步骤四:诗歌鉴赏实践(15分钟)1. 分发给学生几首经典诗歌,要求他们独立进行鉴赏和分析。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首诗歌进行朗读,并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和体会。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鉴赏诗歌的能力。

步骤五:总结和延伸(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学到的关键知识点和技巧。

2. 提供一些延伸阅读和学习的资源,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诗歌鉴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以及鉴赏诗歌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提升了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通过实践和分享,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鉴赏,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语言及风格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语言及风格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语言及风格专题第一章:诗歌语言的特点1.1 诗歌语言的简洁性1.2 诗歌语言的形象性1.3 诗歌语言的音乐性1.4 诗歌语言的寓意性第二章:诗歌风格的分类与特点2.1 豪放派2.1.1 豪放派的特点2.1.2 豪放派的代表诗人2.2 婉约派2.2.1 婉约派的特点2.2.2 婉约派的代表诗人2.3 田园诗派2.3.1 田园诗派的特点2.3.2 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2.4 边塞诗派2.4.1 边塞诗派的特点2.4.2 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第三章:诗歌语言的鉴赏方法3.1 从诗歌语言的简洁性入手3.2 从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入手3.3 从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入手3.4 从诗歌语言的寓意性入手第四章:诗歌风格的鉴赏方法4.1 从豪放派的特点入手4.2 从婉约派的特点入手4.3 从田园诗派的特点入手4.4 从边塞诗派的特点入手第五章:实例分析与练习5.1 分析一首豪放派的诗歌5.2 分析一首婉约派的诗歌5.3 分析一首田园诗派的诗歌5.4 分析一首边塞诗派的诗歌第六章:诗歌语言的修辞手法6.1 比喻6.2 拟人6.3 夸张6.4 对偶6.5 设问6.6 反问第七章:诗歌语言的炼字技巧7.1 炼字的概念与意义7.2 炼字的方法与技巧7.3 炼字的实践与应用第八章:诗歌风格与时代背景的关系8.1 诗歌风格与唐代背景的关系8.2 诗歌风格与宋代背景的关系8.3 诗歌风格与明代背景的关系8.4 诗歌风格与清代背景的关系第九章:诗歌风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9.1 诗歌风格与儒家文化的关系9.2 诗歌风格与道家文化的关系9.3 诗歌风格与佛教文化的关系9.4 诗歌风格与其他文化流派的关系第十章:综合练习与赏析10.1 分析一首运用丰富修辞手法的诗歌10.2 分析一首炼字技巧高超的诗歌10.3 分析一首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诗歌10.4 分析一首与社会文化紧密相关的诗歌第十一章:诗歌鉴赏的审美原则11.1 意境的创设11.2 情感的真挚11.3 形式的完美11.4 语言的艺术性第十二章:诗歌鉴赏的误区与纠正12.1 误区一:重形式轻内容12.2 误区二:过分解读象征与隐喻12.3 误区三:忽视诗人的生活背景12.4 误区四:忽略诗歌的音乐性12.5 误区的纠正方法与策略第十三章:诗歌鉴赏的实践方法13.1 朗读与感悟13.2 分析与解读13.3 比较与联系13.4 批判与创新第十四章:诗歌鉴赏案例分析14.1 分析一首具有深刻意境的诗歌14.2 分析一首情感表达丰富的诗歌14.3 分析一首形式上独特的诗歌14.4 分析一首语言艺术性极强的诗歌第十五章:总结与提高15.1 诗歌鉴赏的重要性和方法总结15.2 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策略15.3 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的角色转换15.4 诗歌鉴赏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语言及风格专题”,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新课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新课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新课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新课标要求的诗歌鉴赏方法。

2. 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和主题,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诗歌的定义、分类、形式和风格。

2. 诗歌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语言、分析诗歌的形象、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3. 诗歌鉴赏实践:鉴赏经典诗歌,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诗歌鉴赏方法。

2. 难点:诗歌的语言品味、形象分析、情感理解和主题把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小组讨论、个人自学。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诗歌文本、鉴赏指导资料。

五、教学课时与进度1. 课时:本专题复习共需5课时。

2. 进度:每课时完成1-2个教学内容,每个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讲练和讨论。

【讲练一】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以抒情为主的文学体裁,通过韵律、节奏和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诗歌的分类: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等。

3. 诗歌的形式: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

4. 诗歌的风格:豪放、婉约、清新、沉郁等。

【讲练二】诗歌鉴赏方法1. 品味诗歌的语言:关注诗歌的语言美,理解词语的内涵和修辞手法。

2. 分析诗歌的形象:描绘诗歌中的意象,理解形象的象征意义。

3. 理解诗歌的情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分析情感的表达方式和背景。

【鉴赏实践】1. 鉴赏经典诗歌《登高》:分析其语言美、形象、情感和主题。

2. 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诗歌进行鉴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推荐相关的诗歌鉴赏资料和作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六、教学过程与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经典诗歌的名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2. 讲解:详细讲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魅力。

3. 鉴赏:分析一首经典诗歌,示范如何品味语言、分析形象、理解情感和主题。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专题教案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专题教案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语言风格。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诗歌的内涵和外在形式。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定义与基本特点2. 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意象、象征、比喻、拟人等3. 古代诗歌的韵律与节奏:平水韵、律诗、绝句等4. 古代诗歌的、作者、背景及流派介绍5. 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语言风格、韵律与节奏,以及鉴赏方法与技巧。

2. 难点:对古代诗歌内涵的深入理解和不同流派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语言风格、韵律与节奏,以及鉴赏方法与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古代诗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审美风格。

3.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代诗歌的内涵和外在形式。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鉴赏古代诗歌,培养其实际鉴赏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的古代诗歌教材。

2. 参考资料:相关古代诗歌鉴赏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4. 古代诗歌样本: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涵盖不同流派、风格等。

六、教学进程安排:1. 第一课时:古代诗歌的定义与基本特点讲解古代诗歌的概念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韵律、节奏、意象等2. 第二课时: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讲解意象、象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分析具体诗歌,展示不同语言风格的特点3. 第三课时:古代诗歌的韵律与节奏介绍平水韵、律诗、绝句等韵律知识分析具体诗歌,让学生感受韵律与节奏的魅力4. 第四课时:古代诗歌的、作者、背景及流派介绍讲解古代诗歌的、作者、背景的重要性介绍主要诗歌流派及其特点5. 第五课时: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讲解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直译、意译、感悟等教授如何运用方法与技巧深入理解诗歌内涵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其积极程度。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专题教案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专题教案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语言风格2. 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3. 培养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审美能力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诗、词、赋、散文等不同体裁的特点2. 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意象、意境、情感、音韵等3. 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解读题目、分析意象、品味语言、领悟情感等三、教学重点1.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语言风格2. 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四、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2. 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和分析古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语言风格和鉴赏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古代诗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鉴赏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4. 实践活动法:布置相关的写作和鉴赏作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案内容待补充六、教学准备1. 教材:精选古代诗歌文本,涵盖不同朝代和风格的代表作品。

2. 参考资料:相关古代诗歌鉴赏的书籍、文章、视频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等。

4. 作业布置:提前准备相关的写作和鉴赏作业,以便于课堂讨论和反馈。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首著名的古代诗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详细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语言风格和鉴赏方法。

3. 分析: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4. 实践:让学生尝试解读和鉴赏一首古代诗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写作和鉴赏作业的完成质量。

3. 理解与应用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古代诗歌鉴赏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古代诗歌朗诵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诗歌的音韵美。

2. 参观博物馆或文化遗址,了解古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语言考查方向: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效果)即炼字;2、对诗句中某个字眼艺术效果的赏析,即赏析诗眼;3. 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4、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5、对特殊词的赏析。

(考查不多)专题讲解一、炼字型优秀的古代诗歌遣词用语准确精练,许多看似寻常的字词到了诗人笔下便有了丰富的内涵。

能体会寻常词语的内涵,便是一种鉴赏能力。

(一)炼动词。

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

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

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

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

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

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二)炼形容词。

例1:“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例2:周密的"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高阳台·寄越中诸友》),以"轻"字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而且通之于表重量的触觉,更是形容词锤炼中通感的妙用。

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也有副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三)炼数量词。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这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了,不必赘述。

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提问方式】]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使用的修辞手法)+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释含义)。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描景象)。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点情境)。

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问: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答: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释含义、描景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点情境)。

牛刀小试: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2007年全国 I I卷)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释含义、描景象)。

写出了雨后新晴美丽清新的景色(点情境)。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晚望[清]郑珍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问: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

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

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两个动词,答题时要考虑两字本身在诗歌中的含义,其次要考虑两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答案:鸟儿隐没于碧空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释含义、描景象)。

一“收”一“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点情境)。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筝唐·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问: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案:“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人的情景(释含义、描景象);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愤,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点情境)。

二:赏析诗眼型诗有“诗眼”,词有“词眼”。

这里的“诗眼”、“词眼”,就是指诗歌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怜己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

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便是题眼。

八句诗中虽然未用一个“喜”字,但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喜”意。

在阅读中,发现并评析“题眼”,可以帮助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例:从军行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与诗歌内容无必然联系。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英勇无比的将军形象。

首句写他过去的戎马生涯,“碎铁衣”,可见征战时间之长,战斗之酷烈;次句写眼前的境遇,“数重围”,可见危险之极;最后两句写其突破重围、奇路而归。

一个“独”字,便是本诗的诗眼,这一个“独”字似有千钧之力,压倒了敌人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

对这位老将军的英雄气概,竭尽了赞颂之能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提问变体】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或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时要从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和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方面考虑。

【答题步骤】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效果(该词在主旨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示例: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点情境)。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析效果)。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牛刀小试:1、(2005年江苏卷)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问: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作用问题上已说,即贯穿全篇)(析效果)颔联:微风吹开,吹动竹子(引起怀恋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描景象、点情境)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潘阆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

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有人说“长忆西湖”的“忆”字是全词的关键,请简要分析。

答案:全词围绕“忆”展开对西湖美景的描写,经“忆”字提示,下文便从现实中脱开,转入回忆。

接下来一句,由今日的不懈思念,引出当年无尽的游赏(析效果、描景象),用感情带动写景,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点情境)。

三:赏句型赏句中要赏析的句子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句子。

这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

示例:(2009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唐]杜甫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②箨(tuò):笋壳。

③帙:包书的布套。

问: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解析:“色侵书帙晚”一句是描写竹影的,句中“侵”与“晚”最具特色,“侵”写出竹影随光线移动逐渐扩大之态,“晚”也是侧重于光线之暗,是竹影使人产生的错觉【答案】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