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优课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6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优秀教学案例
2.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传统工业区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传统工业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引导:简要介绍传统工业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讲授新知
1.概念讲解:讲解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形成原因和发展特点,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工业区的尊重和关爱,激发学生为家乡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2.通过学习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3.引导学生关注传统工业区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4.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学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b.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c.针对传统工业区的问题,你有什么解决策略?
2.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传统工业区的特点、问题及转型升级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
3.设计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让学生了解现代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经验。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精修版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3 Word版含答案

精修版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3 Word版含答案

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2.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区的不同。

3.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及其独特的发展优势。

4.理解刺激美国“硅谷”崛起的区位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工业地域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提高学生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心和参与程度;强化科学的区位观;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重点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的途径。

2.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及其独特的发展优势。

3.美国“硅谷”崛起的区位条件。

五、教学难点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2.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不同。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七、课时安排建议用时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和新工业区的分布图,让学生从图中归纳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由此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一提起德国的鲁尔区,人们就会想到在煤矿和钢铁厂里辛苦工作的人们。

而如今,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煤矿和钢铁厂的数量大幅减少,服务业和其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已取代煤钢而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如今,林立的烟囱、废弃的井架和高炉已陆续变成了农田、绿地、商业区、住宅区、展览馆等。

【思考】电子工业投资商为什么不愿意在鲁尔区建厂?鲁尔区采取了哪些措施使经济结构成功转型?1.识记: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分布地区和特点。

2.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条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3.应用:掌握新工业区的类型及区位条件。

学生用书[P66~P67]一、传统工业区1.分布地区:世界上的传统工业区主要有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发展条件:传统工业区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

最新高中必修二地理 4新人教版.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最新高中必修二地理 4新人教版.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一课时)●教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条件和工业部门。

2掌握传统的鲁尔工业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了解它的衰落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能力目标1读图分析矿产资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养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明确工业生产也应因地制宜。

2联系实际,了解当地传统工业发展状况,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应有哪些改善措施,培养生的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

2中国已经“入世”,我们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国传统工业今后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教重点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教难点传统工业区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

●教方法1采用图形和讲述相结合的方法,把课本中比较深层次的内容简单化,联系以前所工业区位条件及其变化,我们应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重新研究。

2联系具体事例,由彼及此,便于生深入地了解,为以后的具体实施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具准备把课本中的相关图形可制作成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搜集一些有关传统工业发展的新闻报道资料及景观图片,增强感性认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过程[导入新课]同们,我们前面几节课分别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一些基本理论,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从工业生产的投入开始,到工业地域的形成,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发展状况。

从本节开始,我们利用两节课时的内容,重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生产状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我们以前所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工业的发展。

本节课,我们习第八节,传统工业区。

[新课教]传统工业区(板书)本节内容主要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了传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衰落的主要原因和综合整治过程,我们习时应推而广之,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传统工业基地有一正确认识,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概念(板书)传统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的工业地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地理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信息解读和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工业区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学生在此阶段好奇心强,对新知识充满探索欲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需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案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吸引力。同时,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汇报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现象、规律的欲望。
2.增强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发展观念。
3.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通过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回顾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梳理知识框架。
2.强调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
3.提问:“如何实现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创新意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特布置以下作业:
1.深入研究:请学生选取一个传统工业区或新工业区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其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撰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
此外,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可能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我国工业发展出谋划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地理学科角度看待工业发展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条件和工业部门。

2.掌握传统的鲁尔工业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了解它的衰落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能力目标1.读图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明确工业生产也应因地制宜。

2.联系实际,了解当地传统工业发展状况,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应有哪些改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

2.中国已经“入世”,我们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国传统工业今后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重点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教学难点传统工业区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

●教学方法1.采用图形和讲述相结合的方法,把课本中比较深层次的内容简单化,联系以前所学工业区位条件及其变化,我们应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来重新研究。

2.联系具体事例,由彼及此,便于学生深入地了解,为以后的具体实施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具准备把课本中的相关图形可制作成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搜集一些有关传统工业发展的新闻报道资料及景观图片,增强感性认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前面几节课分别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一些基本理论,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从工业生产的投入开始,到工业地域的形成,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发展状况。

从本节开始,我们利用两节课时的内容,重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生产状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我们以前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促进工业的发展。

本节课,我们学习第八节,传统工业区。

[新课教学]传统工业区(板书)本节内容主要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了传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衰落的主要原因和综合整治过程,我们学习时应推而广之,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传统工业基地有一正确认识,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概念(板书)传统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传统工业区》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传统工业区》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传统工业区》word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传统工业区的要紧特点和进展历程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要紧缘故3、了解其综合整治措施4、了解新工业区的突出特点及代表性地区。

5、把握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美国“硅谷”工业区这两个新工业区的进展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科学区位观念和人地观念,培养环境爱护思想二、教学内容分析教材第一简单介绍了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区位优势、工业部门以及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进展过程中的作用。

并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专门是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开始衰落,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

然后教材选择了鲁尔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是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具体化,并为学习新工业区打下基础。

新兴工业区以意大利工业区为例进行了详细分析,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咨询题及其综合整治的途径2、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美国“硅谷”工业区两个新工业区的进展条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促使工业地域的形成。

现代工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越来越复杂,工艺日益专业化,自动化,各部门、各企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

这一切为工业地域的形成和进展制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自主学习:1、讲出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及其要紧分布地区2、传统工业区是在什么基础上进展起来的,要紧的工业有哪些3、阅读案例3,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4、试归纳鲁尔区曾经衰落的缘故5、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有哪些6、对比鲁尔区分析我国辽中南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和咨询题,完成P67活动第3题(三)小组讨论(8′)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缘故及其整治的措施?2、对比鲁尔区分析我国辽中南工业区,注意它们之间的异同。

(四)展现交流(12′)展现时应合理划分咨询题,幸免一个人或一个小组包揽所有题目,另外,尽量保证机会均等,每个小组一节课就回答一次咨询题为好,关于专门积极的小组予以夸奖,但要向其提议把机会让给其他还没有回答咨询题的小组。

【人教版】2017版必修2地理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精品教案

【人教版】2017版必修2地理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精品教案

第2课时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传统工业区”的主要内容,了解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科技生产力的提高,传统工业经历了诞生、发展、繁荣、衰落等阶段,同时,一批新兴工业又随即诞生。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工业区。

三、新工业区(板书)推进新课师: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诞生了,它是以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发明和应用为基础的技术革命,特别是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普遍应用为主要标志。

这次新的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对传统工业造成了冲击,使传统工业区开始走向衰落,而在发达国家的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出现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慕尼黑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地区,相对于传统工业区而言,我们把这些工业地域称为新兴工业区,也叫新产业区。

对于新工业区,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通俗理解。

第一,时间新,距今也就四五十年时间,大多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

第二,地区新,避开传统工业区,另辟新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表现在既不接近原料地,也不接近市场,但要有高科技水平与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第三,企业规模不比传统工业庞大,多以中小型为主。

(一)新工业区的特征和分布(板书)1.时间新。

一般认为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

(板书)2.地点新。

在发达国家的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板书)3.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

(板书)4.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等(板书)5.代表性工业“高技术工业和传统轻工业”(板书)师:下面先来学习意大利的新工业区。

(二)意大利新工业区(板书)师:请同学们阅读案例4,了解以下主要内容:1.意大利新、老工业分布位置,要求学生读图、填图。

2.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的机遇及其条件有哪些?3.意大利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有哪些突出特点?并列表比较。

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设计3:4.3.1 传统工业区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设计3:4.3.1 传统工业区教案

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1课时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综合整治措施3.了解新兴工业区的兴起和分布,了解意大利工业区的特点、条件4.掌握美国的“硅谷”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区位条件过程与方法:联系本地实际,以广州钢铁厂为例进行案例教学,并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科教兴国的观念,激发学生发奋读书的热情;2.联系家乡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和决心二、教学重点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3.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三、教学难点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3.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四、教具准备五、课时安排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提出问题:如果给一个工业区的实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工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

板书:一、传统工业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5页第一自然段,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和特点)德国鲁尔区:指导学生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图”,思考下列问题:(1)在图中找出鲁尔区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形成心理地图)(2)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3)鲁尔区工业集聚带来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对鲁尔区的经济带来什么的影响?(4)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5)鲁尔区综合整治的采取了哪些措施?师生探讨:①结合课文和图4.9说一说鲁尔区的主要矿产是什么?②鲁尔区没有铁矿,它邻近的其它国家有没有铁矿?③找出流经鲁尔区和其附近的河流,有没有运河?这能说明什么问题?鲁尔区的水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如何?④鲁尔工业区分布欧洲的哪一部分?这里的经济状况如何?对鲁尔区的工业产品销售有何影响?师生探讨:①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②煤炭工业衰退对钢铁工业有什么影响?钢铁工业衰落还有其它什么原因?③鲁尔区的工业集聚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师生探讨: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对症下药开始了综合整治。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配套)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配套)

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区位条件、特点、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2.理解新工业区的特点、区位条件。

3.结合案例分析比较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不同之处。

二、教学重难点:
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

2.引导学生对我国东北工业区综合整治提出合理化建议。

3.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高技术工业发展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学习了传统工业及新工业的特点及发展历程等知识,我们应正确看待传统工业区的衰落和综合整治,以及努力学习发展科技水平,使我国早日成为科技大国和工业强国。

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和总结。

也是对上面两章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及(工业地域的形成)的印证。

本节内容是学习在自然和社会综合作用下所。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教学设计
(2)制定一份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旨在促进该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3)将分析报告和调整方案整理成PPT,进行课堂分享。
4.思考题:
(1)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传统工业区需要产业结构调整?
(2)从地理角度分析,传统工业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5.地图绘制作业:
(1)在地图上标注出我国的主要传统工业区。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传统工业区的图片,如德国鲁尔区、我国东北地区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
2.提问:“为什么这些地方会有这么多工厂?”“它们的发展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引发学生对传统工业区的关注。
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工业区的了解,包括工业区的定义、特点等,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对所标注的传统工业区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地理位置、主要产业、发展优势等。
注意事项:
1.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创新性建议。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2.结合地图、图表,展示传统工业区的分布情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地理:“传统工业区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2.各小组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分析传统工业区的优势,如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等;劣势,如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等。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共同总结传统工业区的优势和劣势。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传统工业区的定义、特点、形成条件及分布情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教案5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教案5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一、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了解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人文科学中有关地域性的特点。

2、了解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及其衰落的主要原因、综合整治的方式。

二、能力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的途径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直接进入学习主题。

导入:我们知道工业地域是由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工业集聚是在工业联系基础上发展而来,传统工业集聚形成了传统工业区。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传统工业的相关知识。

(一)、自主预习:传统工业地域的基本概况【幻灯片】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图,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第一段,合作探究,了解传统工业地域的基本概况。

完成PPT表格相关内容。

生回答:...........................................师点评归纳:⑴.主要分布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⑵.工业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等⑶.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⑷.特征:大型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⑸.问题: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

⑹.传统工业共同的区位:丰富的煤铁矿、水源等资源;便利交通运输条件;广阔的市场(二)、案例分析鲁尔区的兴衰承转:德国鲁尔工业区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业区,下面我们就以鲁尔工业区为例来探讨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及综合整治措施。

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活动一、合作探究:案例3,P65页—P66页德国鲁尔工业区区位优势【讨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站起来讨论,讨论加展示(每小组将讨论结果写在草稿纸上,上讲台视频展台展示成果。

)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幻灯片】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区位图。

引导学生从位置、原料、能源、水源、交通、市场等方面来分析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通过对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传统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设计10:4.3.1 传统工业区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设计10:4.3.1 传统工业区教案
板书设计
1、传统工业区
1.概念、形成基础、特点
2.代表部门、代表地区
2、德国鲁尔区
教后反思
3、整治措施:(1)调整工业结构;(2)调整工业布局;(3)发展第三产业;(4)优化环境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其各项措施是针对哪些衰落原因的。
师:调整产业结构是针对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和世界性钢铁过剩而采取的措施;调整工业布局是针对环境问题严重而提出的针对性措施;发展第三产业和优化环境是针对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而提出的措施。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并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传统工业区的概念(2)典型的工业区(3)工业部门(强调以重工业为主)
(4)工业布局:高度集中
【转折】传统工业区在各国以至全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70年代以来,发展中面临了很多问题并开始出现衰落,而有些工业区后来经过长期的改造历程后,现在又成为一颗备受众人关注的新星。下面我们以德国的传统工业区——鲁尔区为例,加以详细分析。
【活动】教材P67活动题,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后完成。
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总结归纳。
小结:以板书的形式小结。
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传统工业去的分布和特点,以鲁尔区为例,让学生自己从书中案例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进而分析鲁尔区的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在学习过程中,时间的把握不太好,不敢留太多时间让学生自主去完成,导致学生的学习带有一些被动,部分知识点还不是很明确。
课题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了解新工业区的兴起、分布和特点。
3.掌握传统的鲁尔工业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了解它的衰落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4.归纳概括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的特点、条件和分布。

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1 含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1 含答案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综合整治措施。

3.了解新兴工业区的兴起和分布,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特点、条件和分布.4.掌握美国硅谷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区位条件.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如硅谷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思维等综合能力,并了解相关的区位条件。

2.对比分析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等有何异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由硅谷的崛起,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科教兴国的观念,激发学生发奋读书的热情。

2.联系家乡的乡镇企业发展情况,了解其科技因素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和决心。

【教学重点】1。

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3。

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1.高新技术对新兴工业发展的渗透作用。

2.讨论辽中南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浙江温州乡镇企业和北京中关村的发展。

【教学设计】一.传统工业区P65 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本案例介绍鲁尔区的区位、衰落、整治,现整理如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它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的工业区.(1)区位优势较近法国洛林铁矿,后期来自瑞典,鲁尔区离其都较近本广阔的消费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2)衰落的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工业区的工业生产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五大工业部门,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这样的生产结构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衰落则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应用,在世界能源的消费构成中,煤炭的比重逐渐减少,技术的发展使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鲁尔区的煤炭产量也逐渐减少.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煤420.75铁矿石21.81.3能源的消费构成是指所消费的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高中地理:4.3.1《传统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4.3.1《传统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4.3-1 传统工业区一、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了解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人文科学中有关地域性的特点。

2、了解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及其衰落的主要原因、综合整治的方式。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提高学生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心和参与程度;强化科学的区位观;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的途径三、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自制图四、课时安排:计划课时五、教学方法:比较法、分析法、图示法等六、教学过程: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促使工业地域的形成。

现代工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越来越复杂,工艺日益专业化,自动化,各部门、各企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

这一切为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3-1传统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1、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共同特点:(1)一般是有煤、铁资源基础。

(煤铁复合体型)(2)以传统工业部门(如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为主,以大型骨干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3)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区开始衰落,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

许多大型企业通过工业之间投入产出的联系高度集中(由繁荣→衰落→改造→……)二、鲁尔区的区位特点:1、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

从教材(图5.32)可看出鲁尔河附近多为露天煤田,可自南(鲁尔河附近)向北(利珀河附近)逐渐开采。

2、离铁矿区较近。

本区铁矿资源贫乏,但离法国东北著名的落林洛林铁矿区近。

(鲁尔区的铁矿最初来自法国,后来则来自瑞典等国。

主要经荷兰鹿特丹港通过内河运入。

3、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珀河等4、便捷的水陆交通。

水运方面: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条人工运河,连成一体,而且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综合整治措施
3.了解新兴工业区的兴起和分布,了解意大利工业区的特点、条件
4.掌握美国的“硅谷”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区位条件
过程与方法:联系本地实际,以广州钢铁厂为例进行案例教学,并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科教兴国的观念,激发学生发奋读书的热情;2.联系家乡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和决心
二、教学重点
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3.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三、教学难点
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3.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提出问题:如果给一个工业区的实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工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

板书: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5页第一自然段,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和特点)
“一”一个核心:大型企业
“二”两个区位条件:煤、铁
总结:传统工业“三”三个问题: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四”四个典型地区
“五”五个工业部门
德国鲁尔区:指导学生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图”,思考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找出鲁尔区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形成心理地图)
(2)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
(3)鲁尔区工业集聚带来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对鲁尔区的经济带来什么的影响?
(4)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5)鲁尔区综合整治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师生探讨:①结合课文和图4.9说一说鲁尔区的主要矿产是什么?②鲁尔区没有铁矿,它邻近的其它国家有没有铁矿?③找出流经鲁尔区和其附近的河流,有没有运河?这能说明什么问题?鲁尔区的水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如何?④鲁尔工业区分布欧洲的哪一部分?这里的经济状况如何?对鲁尔区的工业产品销售有何影响?
总结板书: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充沛的水源
便利的水运
广阔的市场
师生探讨:①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②煤炭工业衰退对钢铁工业有什么影响?钢铁工业衰落还有其它什么原因?③鲁尔区的工业集聚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鲁尔工业区衰落原因的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师生探讨: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对症下药开始了综合整治。

从图4、13可以看出针对工业结构单一、工业分布过于集中、经济的单一化、环境污染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调整工业结构
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知识拓展:我国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它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投影:辽中南工业区地图
(学生看图思考)
总结:辽中南的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资源条件是辽中南工业区的主导因素。

与鲁尔区相比,两个重工业区煤炭资源、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但是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和特点,以鲁尔区为例,分析它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同时与辽中南工业区对比,为它的改造献计献策。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传统工业区”的主要内容,了解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科技生产力的提高,传统工业经历了诞生、发展、繁荣、衰落等阶段,同时,一批新工业又随即诞生,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工业区。

板书:二.新工业区
50年代以后,尤其7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的传统工业开始衰落,许多企业的经济活动纷纷转移,发达国家的经济向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环境比较好的乡村或新开发的地域转移,如德国的南移;美国南移、西移;印度南移;俄罗斯向东新西伯利亚东移;意大利向东北和中部移。

相对传统工业区而言,这些工业地域称为新工业区。

板书:1.新工业区的特征和分布:时间新,地区新,组织形式新
过渡:下面我学习意大利的新工业区
板书:2.意大利的新工业区
演示: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分布范围图指图说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位置
(指导学生阅读案例4,对比分析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差异)
通过阅读案例,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①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②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独特发展模式是什么?
③在萨斯索罗地区集聚的相关企业和服务性机构有哪些?
④萨斯索罗瓷砖工业小区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中支撑企业、辅助性企业、服务性企业、服务性机构有哪些?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小结: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工业小区的优势是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完成课本70页活动:
1. 比较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
(相同:有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

不同:最大的不同是意大利工业小区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温州虽生产同种产品,但是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局面,规模效应大减。

)
2. 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哪些些问题?你能为其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吗?(加大技术投入,企业间联系协作,杜绝恶性竞争等)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意大利的新工业——轻工业,今天我们来学习新工业的另一种类型——高新技术工业区,这类新工业区以美国“硅谷”为代表,我们具体来分析
板书:3.美国“硅谷”
(1) 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
(学生看书,思考回答)
总结: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科技人员比例高;产品增加值高;生产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多
(请学生读课本的案例⑤美国“硅谷”,思考一下问题:)
1.填写表格,比较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差异
2. 说出美国”硅谷”发展有利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板书:(2)美国硅谷发展的区位优势
总结: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稳定(特殊条件);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知识拓展:完成课本72页活动2
(1) 分析中关村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
(2) 比较中关村与美国“硅谷”发展的相似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高新技术工业区,同样是新工业区,其与意大利的轻工业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应该借鉴先进的经验,如合理的布局模式,先进的管理方式等,努力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使我国早日成为科技大国和工业强国。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