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A卷)(无答案)

合集下载

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

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

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

她由“儒”字的“柔”这一本义出发,加以阐释,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

“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

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描述一位华侨时说:“他是个中国人,有极好的耐心,能等待和忍耐。

”这的确典型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品性。

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我在这里重新发现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克服一次又一次动乱。

”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并不是说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

老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所在。

俗话说“水滴石穿”,就是“以柔克刚”的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

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

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

譬如,老子说“上善若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指的就是水的柔弱。

他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水中因此蕴含着大道理。

管子就认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器中就成为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是因为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这正是“道”的品格。

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

以水来比喻道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意义是双关的: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让人们能够由此及彼地去领会“道”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助于水的“至柔”的性格来凸显道德的品性。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抚赝(yīng)青冢(zhǒng)悚然(sǒng)监生(jiān)B. 陈抟(tuán)炮烙(pào)踌蹰(chú)新正(zhēng)C.朔漠(sù)窈陷(yǎo)踝骨(luǒ)间或(jiàn)D.草窠(kē)谬种(miù)搭讪(shàn)执拗(ni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摒弃春寒料峭内帏不精之谈B. 放诞曲罢悯然理睬连篇累牍C. 苍皇蘖根祸胎厮混蜂拥而至D. 蹙眉人烟富盛金钏轩昂壮丽3.选出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前有警车当道,后有群众追赶,歹徒走投无路....,扔下凶器,向警察投降。

B.老师为我们订复习资料,可我身边没有钱,连借几位同学,也都没有,百无聊赖....,只得请假回家。

C.这几天天气闷热,上床以后总是惴惴不安....,难以入睡。

D.军训结束那天,我们举行队列表演,下午三时,操场上歌声嘹亮,沸反盈天....,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半年多来,稀土又成了中美之间一个新的交锋点,无论美国媒体和贸易官员都死盯着中国有关稀土储备和管理的政策不放。

B. 愚人节期间,各大公司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恶作剧,如可以让用户加已故的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为好友等。

C. 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 美国作家海明威经常使用小学词汇,但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可见语言的好坏不在辞藻的华丽,而在于使用得是否得当。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银瓶乍破水浆迸乍:突然B. 但见悲鸟号古木但:只C. 危乎高哉危:危险D. 却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6.选出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7.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⑴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

北京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是( )
A.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 君子生非异也
D.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6.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木直中.绳
中:合乎
B. 金就.砺则利
就:靠近
C.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乃:竟然
(取材于《人民日报》等相关网络文章) 材料三: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新时代的中国繁荣发展,充满希望,中华民族迎来了新飞跃。新时代 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中国青年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他们的物质条件更为优越,超 过 2500 万贫困青年彻底摆脱贫困,迈向小康,消费需求从满足生存转向享受生活,消费方式从大众化迈向 个性化。他们精神成长空间更为富足,基于社会公共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服务水平的显著提高,中国青 年见识阅历更加广博,精神品位不断提升。尤其是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使得青年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 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中国青年拥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更多青年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据统计,2021 年 中国各教育阶段学生在学总规模达 4430 万人,居世界第一。青年职业选择丰富多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 新社会组织逐渐成为青年就业的主要渠道,特别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新产业、新业态,催生了电竞选手、 网络作家等大量新职业,充分体现了时代赋予青年的更多机遇、更多选择。青年发展流动畅通自由,一批 批农村青年走进城市,安家落户,通过城乡之间的发展流动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实现发展跃迁。中国青 年有着较为全面的保障支持。法治保障不断完善,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 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建立青年法治保障体系提供了制度依据。政策保障日益完备,国家“十三 五”和“十四五”规划鲜明体现青年元素,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关注青年群体,青年 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顶层设计支持。社会保障更加健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加大保 障性租赁住房等政策。组织保障坚强有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等组织始终重视维 护青年发展权益,努力为青年健康成长、奋发成才服务。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充分享有成长成才、施展才华的人生舞台,必将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注入强劲、持久的澎湃动力。

安徽省无为开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安徽省无为开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怯.弱(qiè)纨绔.(kù)戏谑.(xuè)敛气屏.声(bǐng)B.拓.片(tuî)负疚.(jiù)悚.然(sǒng)沸.反盈天(fú)C.吞噬.(shì)脊髓.(suí)撬.开(hào)韬光养晦.(huì)D.石栈.(jiàn)朔.漠(sù)迁谪.(zhé)群山万壑.(hè)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洗漱纳罕孽根祸胎懵懂顽童B.寒喧踌躇惴惴不安瘦消不堪C.残骇桅杆司马轻衫咀嚼赏鉴D.抚赝缭倒恬然自安赴汤蹈火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这个行动计划十分,策划时没有遗漏一点细节。

②汶川地震发生后,灾民的工作立即展开。

③《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我看了三次。

A.周全安置不只 B.周密安顿不只C.周密安置不止 D.周全安顿不止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李明海已经是高三学生了,还藕断丝连....地和他两个初中同学在一起吃饭,尽管三个男孩儿都不在同一个班。

B.经理表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一定要在去年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增加产量,拓宽销售渠道,争取更好业绩。

C.这座小学庭院狭小,房屋破旧,室内光线阴暗,同对面富丽堂皇的县委办公大楼不可同日而语....。

D.老实说,大家经过这么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这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世界性能源危机,全球能源消耗总量剧增,煤和石油遭到掠夺性开采,储量锐减。

B.现在有些网站可以提供免费的个人主页,你只要将个人信息公开放在指定的位置上,网民们就可以了解到你的个人情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试题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试题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本试卷分四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 马厩(jiù)掳(lǔ)掠庇(bì)护茕茕孑(jié)立B. 通衢(qú)烙(luò)印瘠(jí)薄命途多舛(chuǎn)C. 夙(sù)愿缱绻(quǎn)天籁(lài)玲珑剔(tī)透D. 俏(qiào)丽教诲(huì)簌簌(sù)怏怏不乐(yà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齑粉罡风若及若离指手划脚B. 蹂躏沤气义气用事招摇撞骗C. 颓垣磨砺漫不经心按部就班D. 会演荒冢旅进旅退寇冕堂皇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可以用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句是()A. 类似的事情不止(不只)一次地发生,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吗?B. 由于精神过分(过度)紧张,他在比赛中失利了,没有能实现拿第一的梦想。

C. 班长、团支书一起合计(核计)着春游的事,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

D. 这粒扣子在草丛中被偶然(偶尔)发现,为侦破工作提供了线索。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与其浑浑噩噩虚度年华,还是轰轰烈烈大干一番。

B. 在不久前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这两篇文章受到了众人的瞩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C. 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关键在于他是否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是否刻苦努力,是否拥有理想抱负,是否善于抓住机遇。

D. 这种违法行为的背后,还是由于利益驱动的表现。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篮球运动员姚明在美国NBA赛场上出色的表现已成为年轻人的美谈,大家弹冠相庆,希望他能再接再厉。

B、获得“市三好学生”称号的黄芳,从市领导手上接过奖牌,热泪盈眶,对着台下付之一笑,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怀仁市第一中学校云东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部分解析)

怀仁市第一中学校云东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部分解析)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2023.2.25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松弛感,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压力、家庭事务、社会问题时,能够作出有效调整和应对,从而达到情绪上的平衡状态。

它不仅是个体自我疗愈的方式,也让我们看到个体与家庭、社会、经济、文化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松弛感”一词在网络走红,起因便是“松弛的家庭关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

在家庭关系中,舒适松弛成了年轻群体羡慕与追求的理想。

这是一种互相关爱、尊重与平和的家庭交往模式,而非“典型式传统家庭关系”——注重尊卑等级以及由此而来的控制与压榨。

近代知识精英是通过对过去“封建大家庭”的攻击,为自我独立、存在和人际关系建造基础。

即使如今的家庭早已不是传统“大家庭”,但因之产生的伤害、冷漠依旧困扰着年轻人,他们仍会出现难以愈合的原生家庭心理创伤。

因此,当他们进入社会遇到新问题时,对原生家庭的讨伐或反思就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

为了应对存在于不同关系中的各种紧绷状态,提倡“松弛”的存在姿态和生活模式获得了关注并且引起人们的共鸣。

这其中存在着某种传统文人的美学化在世风格:通过调整身体、心灵和精神的状态,使自身进入一种天然、怡然自得的状态;尤其是它还包含着一种“以淡然应对纷争和压力”的精神,使其形成某种“无为而治”的生活美学……松弛感涉及复杂的“心理时间”,一种以生产和消费为导向而建构起的“快”时间。

大卫·格雷伯在其《毫无意义的工作》中指出,“在没有时钟的地方,人们用行为来测量时间,而不是用时间来测量行为”,一种新的时间观念使得我们不仅被裹挟进技术革命,同时还经受着道德变革。

浪费时间成为不道德的行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而产生的紧绷感,让我们感受到行为和存在的意义都被现代时间测量。

广东省清远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清远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叙事的概念本是从文学研究的领域产生的。

法国文学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指出“叙事”是“此人讲述某事(从叙述行为本身考虑)的事件"。

叙事是叙述者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受述者感受的故事背后的深刻内涵和人文思想。

教育叙事则是叙事学概念的发展和延伸,是叙事学运用到教育领域的一个范例。

20世纪80年代,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教育叙事的热潮,这股热潮于90年代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现有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丁钢认为“以叙事的方式回归教育时空中各种具体的人物、机构及事件,叙事本身所揭示的各种教育存在方式或行为关系,以及当事人在此行为关系中的处境与感受,便成了教育学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

邱瑜指出"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教育叙事一直存在,《论语》就是教育叙事的典型文本。

从传统的学术认知看,《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其中记载了大量孔子及其弟子之间的教学活动,可以说《论语》是关于孔子的教育叙事。

在师者孔子与弟子的互动事例叙述中,孔子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鲜明生动地印刻于故事诠释中,简短浅显的教育叙事之下却蕴含着诸多深刻的教育思想。

(摘编自苏婷婷《孔子教育叙事研究——以<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为例》材料二:《论语》是对孔子教育活动的再现,也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概述,故而我们可以说《论语》是关于孔子的教育叙事,其中《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论语·侍坐》章)堪称孔门教育叙事的典范,集中体现了孔子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为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提供了许多借鉴之处。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2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2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B项,“刑”,示范,榜样;
故选B。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
B.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导:通过
C.族庖月更刀,折也 族:众
12. 凤姐接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时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有人认为傲慢无礼,也有人认为比较得体。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10. B 11.①展现了刘姥姥初入贾府新奇的感受及好奇心理,体现了人物身份与性格特点;②从侧面表现了贾府的奢华:③通过刘姥姥的听觉和视觉来渲染王熙凤的出场,为王熙凤的出场做铺垫。
B. 古代的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 《红楼梦》就是以女娲补天的开篇的。
C. 黛玉应贾母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
D. 林黛玉在贾府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当时她父母已双亡,寄人篱下。
【答案】D
【解析】
C. 孟子善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不见舆薪,挟泰山超北海,缘木求鱼等,均是事例论证。
D. 孟子在文中不仅强调了经济的重要性,而且还强调了教化的重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B.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这一句概括了司马光来信中指责王安石变法的话。

武胜中学高一下第一次语文月考试题

武胜中学高一下第一次语文月考试题

武胜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命题人:范君审题人:田继谋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折.腾(zhã)蓊.蓊郁郁(wěng)驰骋.(chěng)含情脉脉..(màimài) B.纤.细(xiān)舳.舻千里(zhú)应和.(hâ)扣舷.而歌(xuán) C.匏.樽(páo)酾.酒临江(sī)落蕊.(ruǐ)褒之庐冢.(zhǒng) D.婆娑.(suō)万顷.碧波(qǐng)窈.窕(yǎo)如泣.如诉(q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弦律侯车室放浪形骸杯盘狼籍B.嘻戏水龙头静噪不同舳舻千里C.渺茫挖墙脚浮想联翩夙兴夜寐D.遨翔流水账无精打彩风资绰约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B. 这位老教师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屡试不爽....,大家佩服得很。

C.现在,电子辞典种类五花八门,功能良莠不齐....,选购到真正让人满意的产品并不容易。

D.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城市学校应主动和乡镇学校结对子,鼎力..帮助那些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诚信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2010年“春兰杯”全运会选拔赛资格在江苏无锡正式拉开战幕,这次比赛云集了全省20多支代表队的200多名运动员参加。

C、我国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一旦中东地区局势出现动荡,我国的燃油市场也将随之出现波动。

D、最近,市政府为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大力推行文明用语,此举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此时正是三五之夜,月亮已经爬上中天了,风来了,楼房和山影在水中摇曳着,显得神秘而又朦胧。

陕西省兴平市秦岭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陕西省兴平市秦岭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命题:魏晋程审题人:史瑞斌校对人:魏晋程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本周出版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

他向记者披露了这份“隐藏的食谱”。

经过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文字记载,他探讨了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的重要性。

据胡司德研究显示,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

他说:“厨师、屠夫和侍应这类职业将一些塑造领导力所需的才能具体化了。

比如,为了不让任何一种味道太重而盖过另一种,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常常所说的和谐、公正和平等。

此外,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也表达了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是有史书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贤佐.他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但有一段时间,给商汤王做的饭总是太淡或太咸。

问及此事,他在解释时借机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

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

”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

胡教授以伊尹为例,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代名厨成为一朝贤相,并以自己的厨艺启发商汤王执政的。

与许多西方人不同,胡教授对中国饭局酒桌上的“哲学”十分了解,他说,“许多正式的晚餐或宴会,它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为主”。

“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要体现宾客的身份地位;夹菜的时候也要按尊卑分先后顺序;无论是敬酒还是回敬,都要遵循来宾的贵贱等级;此外,贵宾与普通客人使用的餐具器皿也会有所不同”。

胡教授介绍说,中国古代的宴会同样也是个社交场所,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中国的饭局让这位英国教授不由地联想到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他认为这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在当代社会里,如果你想与人沟通交流,最好的方式通常都是邀请他们吃饭。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月考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月考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月考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劳动群众与祖国共成长,与时代同奋进。

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下,一代又一代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不凡业绩,实现使命,完成传承,一砖一瓦砌好社会主义事业,一点一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劳动是攻坚克难的法宝。

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无数基层干部拿出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用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脱贫致富的成果,积极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

劳动是实现价值的途径。

事业是干出来不是想出来的,要实现奋斗目标,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从赵梦桃在车间纺纱到“两弹元勋”邓稼先成功制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从王平扎根天山,带领群众走上小康之路到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他们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自觉融入国家富强的伟业中,成为民族复兴坚实依靠的力量。

劳动是通往美好的路基。

在党和国家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劳动群众始终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党通过培养和表彰一批劳动模范,为发展革命根据地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为革命最后的胜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是涌现出无数团结苦干的劳动模范,他们吃苦耐劳,锐意进取,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进入改革新时代,广大劳动群众不仅传承了艰苦奋斗的高尚品格,更发扬了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在岗位上干出一流业绩,创造中国奇迹。

一代又一代人用勤劳的双手,铺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复兴之路。

新时代东风浩荡,劳动者勇立潮头。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模精神是开创美好生活的精神引领,在“十四五”征程开启之时,尤其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以劳模带动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材料二:劳动创造世界,实干成就未来。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检测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

传教士以降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

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

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

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

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

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

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摘编自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材料二: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

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

为证此言,举个背信弃“意”的例子。

《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用了一个较长的段落交代自己的写作目的,并说明选用“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人物姓名的缘由,为读者理解整部小说进行铺垫。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31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0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2),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3)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4)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5),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6),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7)空闻虎旅传宵柝,。

(李商隐《马嵬》)(8)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9),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10),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2—5题留从效泉州永春人。

幼孤,事母兄以孝悌闻。

颇知书,好兵法。

唐末,王审知①据有福建之地,子延钧,后唐长兴中称帝,国号闽,都福州,为其下所杀,立审知次子延羲。

延政,延羲弟,为建州节度使,自延羲立,不服,数举兵相攻。

晋天福末,部将朱文进杀延羲,据其自立,署其党黄绍颇为泉州刺史。

时从效为泉州散指挥使,与其裨校王忠顺、董思安及所亲苏光诲相与图议。

从效言:“吾等皆受王氏恩遇,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谓忠义乎?闻建州士卒谋尽力击福州以复王氏,苟一旦功先成,王氏复位,我辈何面见之邪?”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得陈洪进等五十二人,夜持白梃逾城而入,擒绍颇斩之。

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请主军府,从效等三人自署平贼统军使。

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

文进率众攻泉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得福州。

延政称闽帝,复国号闽,都要建州。

李璟②遣将攻建州,延政遂送款于江南。

继勋亦以泉州降。

璟将但克汀、建而归。

李璟即建泉州为清源军,授从效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

璟累授从效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晋江王。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唐诗,永远的绝唱一千三百年后,大唐遗韵犹存,那就是唐诗。

回顾,唐诗像一道虹,跨越时空,璀璨依旧。

一个中国人,对大唐盛世可以无知,但对唐诗无法陌生。

自从牙牙学语,就可能手不离了看图识字读本,那里边多半是朗朗上口的唐诗绝句。

每从幼儿园墙外走过,常能听到唐诗朗诵:“鹅、鹅、鹅,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声音稚嫩而甜美。

语文课本里,最无争议的,是唐诗。

中国人可以不识字,可以不读书,可以不写诗,但不等于就不会顺口来一首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诗像一个幽灵,依附于方块汉字,寄生于语言文本,寻常人等不留神,就有唐诗入眼、出口、悦耳。

如果说中国人身上诗性尚存,那百分之百是唐诗。

诗,遇着唐了,真诗之幸甚也。

国土一统,四海归心。

诗圣杜甫歌颂当朝,热情洋溢:“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衣食无忧,闲来做什么?一边饮酒,一边吟诗,这就是唐人生活。

政治宽松,社会开明,诗歌就像蝴蝶翩跹起舞,人才也就“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了。

唐开科举,以诗取士,遂令学子一举成名。

唐太宗带头写诗,君臣唱和就像家常便饭。

上行下效,诗蔚然成风,仿佛是人,都会吟诗一首。

唐太宗还特设“弘文馆“、”文学馆”,眼看着天下文人竞相来投,便得意洋洋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矣!”那时的文人也好,英雄也好,都是写诗的行家里手。

诗以抒怀,养浩然之气;诗以言志,解胸中块垒。

思想不禁锢,灵魂得自由。

人人解诗,人人能诗,人人都有了诗的情结和诗家情怀。

祭祀大典,宴友小聚,吟诗作赋,几成惯例。

诗歌模糊了贫富贵贱,又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

诗甚至成了名片,拿一首诗就可以晋谒王公大人,不必担心吃闭门羹。

唐僖宗时,宰相郑畋的女儿因为喜爱罗隐的诗,害相思病了。

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三明一中2018-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古诗文阅读(45分)(一)默写常见名句名篇(12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故木受绳则直,。

(4)顺风而呼,,。

(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7)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8),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9),,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0)师者,。

(11)吾师道也,?(1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二)文言文阅读(27分)2、下列各句加点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3分)①今之众人..必有师④自以为..关中之固⑤非..,其下圣人也远矣②然秦以区区之地③古之学者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而大遗..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⑧小学..着⑥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⑦山东A①③④⑥⑧ B②③④⑥⑦C①③⑤⑦⑧ D②⑤⑥⑦⑧3、下列各项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不拘于时为天下笑者,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非我也,岁也句读之不知D师不必贤于弟子无以成江海阅读下面选段,完成4-6题(15分)冯唐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

良久,召唐让曰:①“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

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说明:1、本试题共12页,四大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试卷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允许带与本科目有关的资料进入考场。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探讨院的讲话中深刻指出,探讨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化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建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

大量的各类历史文物遗存,启示我们去相识敦煌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佛教在古代敦煌宗教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

佛教文化的昌盛,不仅体现在中国大乘佛教的各个主要思想宗派的相互促进和发展,传译、抄写佛经以及开窟造像、实行法会等正统的宗教活动的频繁和规模,也体现在敦煌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岁季节庆和消遣活动中所反映的几乎无时、无处不在的佛教文化印迹。

同时,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也以它所特有的根深蒂固的多神崇拜的思想方法存在于古代敦煌。

另外,其他外来宗教如祆教、摩尼教、景教和伊斯兰教等,也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圈内畅行其道。

敦煌文化这一现象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和谐相处。

敦煌文献中还有大量非汉语文献,很多是已经消逝的“死语言”,如回鹘文、于阗文和粟特文等。

这些文献对于相关民族的历史文化探讨的价值和意义自不待言,其与汉文文献以及多种宗教的共处、沟通本身,展示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开放和包涵并蓄。

在这样文化基础上的文化昌盛和博大精深,是文化发展的必定结果。

这种文化昌盛的因果逻辑,对于我们今日的文化建设和价值取向,应当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敦煌文学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世文人诗文的抄本,属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正统文学作品;一类是以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缘起故事、俗赋、曲子词、白话诗等为代表的俗文学作品。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机器人新闻是使用算法自动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的新闻,这种依赖数据生成新闻的程序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高速生产出海量的内容。

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一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AI)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机器自动生产新闻。

由此可见,机器人新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自动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新闻。

目前热度正居高不下的机器人以其强大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数据挖掘能力在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

通过“多、快、好”且本来就备受关注的新闻消息吸引并锁住大众,机器人新闻俨然成为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紧随着西方国家将机器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成功实践,近几年来,把机器人撰写新闻稿件应用于新闻生产过程也在国内新闻生产领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推广,并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的报道也主要是那些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

(摘编自《机器人新闻:开启新闻生产模式新样态》)材料二:最先出现的腾讯梦幻写手,第一次将AI(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内新闻生产中;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则是开启了央媒机器人写稿的先河;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让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2.0时代。

其他的如阿里巴巴与第一财经、南方都市报等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利用机器人生产新闻过程的大潮中,并推出了自己的新闻机器人“DT稿王”和机器人“小南”。

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促进传媒业传统思维的转化、采编流程的优化以及内容结构的深化,日渐成为新闻生产过程的最佳触媒。

人工智能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物联网时代的海量传感器可能使媒体面临更多的大数据挖掘报道,这将使机器人新闻的优势持续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宝五高2014—2015学年度下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A卷)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衡中西以相融何家英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

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

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

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

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

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

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

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

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

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

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

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

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

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都被“拿来”。

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

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的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

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呈示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

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

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导引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

(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1、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2、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C、观察、审阅、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

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成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

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4.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A.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年成坏,受灾)B.弃甲曳兵而走(跑)C.养生丧死无憾(保养生命)D.然而不王者(这样却)5. 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填然鼓之 B.树之以桑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谨庠序之教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B. 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的“王道”理想就是“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使民生有保障,能够解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

C. 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意在突出梁惠王把“涂有饿莩”的现状归罪于荒年,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

D.《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注重排比的运用,如在论述“使民加多”的道理时,通过排比的运用,使文章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途经秦始皇墓唐·许浑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8.试述“崩”字在文中的含义及诗人借之抒发的感情。

(4分)9.最后一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有何意义?(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_________ ___,。

(3)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________________。

(4)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 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黄裳:沉默的斗士9月7日,93岁的黄裳老人在上海瑞金医院安详地去世。

深受周氏兄弟影响的一代散文大家、藏书家黄裳,可谓集名士风流和斗士精神于一身。

他生于“五四”运动爆发三个月后,成长于中国现代文学最为繁荣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世纪四十年代登上文坛,“反右”和“文革”中遭受迫害,晚年如老树绚烂开花。

黄裳登上文坛与两位作家有关,一是柯灵,二是巴金。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熟读新文学的黄裳就开始试着投稿,最初的习作就发表在《文汇报》副刊“世纪风”上,而“世纪风”的编者就是柯灵。

1942年,又应柯灵的约稿,写了几篇《江上杂记》。

尤其是柯灵和唐弢创办的《周报》,发表了黄裳的一组有影响力的通讯报道,这成为他进入新闻业的“投名状”。

1945年下半年,也是在柯灵的介绍下,黄裳进入《文汇报》报社工作。

柯灵激发了黄裳最初的写作热情,而真正将黄裳推上文坛的,还是巴金。

没有巴金的提携,黄裳不会走上文学道路。

黄裳说,“他将我所写的旅行记事散文介绍到《旅行杂志》,得到了重庆的第一笔稿费”,“他商量着把我发表过的散文收集起来,出版了我人生第一本书。

”这本书就是《锦帆集》。

从这时起,年长黄裳15岁的巴金成为影响黄裳最深的朋友,他们的友谊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在黄裳的女儿容洁眼里,父亲很有理想,也很执著,这辈子一直很辛勤地工作,“他对我说,写作是一件良心事,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心‘挖’出来。

一解放,他就写了一篇报道让很多人不高兴,但他从不改,他就是这样的人。

”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黄裳因为一篇题为《解冻》的报道受到毛泽东的亲自批判,并被打成了“右派”。

“文革”时被下放到印刷厂当搬运工,那是他的朋友郑重经常见到他:“我看到黄裳穿着工人服,数百公斤重的卷筒纸,在他手下反转调向滚动,操作自如。

他身体敦壮厚实,有时双手卡腰立在那里,就像一座钟,毫无猥琐卑屈的样子,每当看到他这个样子,心中也感叹着:真是一个人物!”黄裳把这段时间称为“好日子”,因为不久他就被下放到了干校。

在干校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黄裳感到实实在在地上了认真的一课,他在那里不断被批斗,饱受凌辱,这让他看透了那形形色色人物的心。

但他也对自己在“文革”中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我觉得痛苦的是在一段时期里没有能严肃认真地面对生活,失去了做一个正直公民的勇气……十年动乱,也应该有我一份责任。

如果没有大量的精神境界像我一样的群众,那场大动乱是不会顺顺当当地发展到那样规模的。

”“说话少,读书多”,在一些人眼中,这是黄裳的最大特点。

但在熟悉黄裳的李辉看来,黄裳不善言谈是一种假象:“他不是那种只知道枯坐故纸堆的书呆子,相反,其性情则颇像一个浪漫才子,精神里充溢着人们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可以领略到的那一种文人风流。

他爱文物字画营造的意境,爱游山玩水,爱美丽女性,爱名优们的优美吟唱和婀娜多姿,爱开怀畅饮……”黄裳的风流,兼具了传统文人和民国知识分子的风流。

李辉认为,黄裳是一位既有学识又有情趣的人,寡言成就了他的文字。

黄裳晚年的创作非常丰富,是“活到老写到老”的典型。

在他的几十种著作中,绝大部分都是“文革”后三十多年创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