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鸣:甲午前后 中日高官皆感叹中国“先醒又睡”
从《申报》看甲午战争前后中国人的日本观
从《申报》看甲午战争前后中国人的日本观作者:宋茜茜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6年第08期【摘要】1895年的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以甲午战争为界,中国人前后的日本观变化很大,之前对日本充满轻视,之后则是主张变法,学习日本,通过派遣留学生和翻译书籍,从日本吸收西方知识。
这一思想史的变迁轨迹也反映在近代报刊中,《申报》作为当时影响力巨大的近代报刊,发表大量有关日本的社论,以此为基本史料,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
【关键词】甲午战争;申报;日本观一、千年梦醒1887年,曾纪泽写下一篇文章,叫做《中国先睡后醒论》,认为中国现在虽然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但是,中国“不过似人酣睡,固非垂毙也”,并且在洋务运动中李鸿章整顿军务,日有起色,中国已经从睡梦中醒过来了,只是需要时间恢复体力。
甚至还安抚西方各国不必为中国的强大而担忧,因为“中国从古至今,只为自守之国,向无侵伐外国之意”。
这里体现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态度,对时局依然保持着从容和自信,认为现在的状况还不足以忧虑。
但这种自信在甲午战争后彻底没有了,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才明白自己依然国力不强,对外界的认识不够,而日本,却真的崛起了。
在甲午战争中,中国不是败于西洋人之手,而是败于一向所轻视的“岛夷”之手,真正给中国人太大的打击,耻辱和震惊的感觉远甚于之前的鸦片战争。
因为之前,中国人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遥远记忆中,虽然鸦片战争,边疆危机、中法战争等固然使中国人意识到时代已经不同,但国民心理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
对于日本这个和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中国人一向是以一种仰视的目光看待的,这是因为历史上日本一直学习中国,在中国人眼中日本是作为一个学生的身份存在的,自然不放在眼里。
轻视的结果就是忽视,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几乎处于同一个历史阶段,但对于日本国内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人要不视而不见,要不一无所知,对日本缺乏真正的了解。
姜鸣_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_评介
姜鸣《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评介王家俭 《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是姜鸣继其《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史事编年》之后的另一本大作。
由于该书设计新颖,印刷精美,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地引起爱好与研究海军史者的高度兴趣。
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建,自清末以迄今日,已经有130余年的历史,可是有关大事记之作却一直是有如凤毛麟角,除了池仲祜的《海军大事记》外,其他尚不多见。
池著出版于1918年,上起清同治元年(1862年),下迄民国六年(1917年),共计56年;因著者出身海军,对于清军海军的发展较有了解,故其所记大体尚属正确,不失为简明扼要。
特别是海军元宿严几道(复)为池著所写的那篇短序,一方面深慨中国创建海军之艰辛,一方面深盼国人多多注意海军,了解其间的兴衰之故,语重心长,殊是发人深省。
可惜的是,池著参考的史料不多,而其内容又不免失之简略,对于渴望知道海军史者,实难满足其需要。
职是之故,姜鸣在他的《中国近代海军史事编年》一书之内,已经做了若干改进。
此书引用巨量的史料将其内容大肆补充,并于每条引文之下详注出处,以便有志于海军史者按图索骥,再作进一步的深层研究。
作者的用心,殊足令人称道。
不过姜鸣仍感不足,接着又将这部编年再作改进与补充,使之更加充实与完备,此种追求善美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姜鸣的新著《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于1994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除设计新颖、印刷精美之外,尚有以下数点,值得向读者介绍:1.体例完备。
在例行的序、跋、目录、图表之外,尚于书后附有“人名索引”、“舰船索引”以及“书目索引”,因而使读者在查阅时,大感方便。
2.征引繁博。
计全书引用及参考的文献多达160余种,其中包括政府档案、官方文书、大臣奏议、私家著述、日记、书札、电报、笔记、游记,以及近人有关的研究等,几乎无所不有,极尽搜集之能事,其中有关中文者141种,英文资料9种,日文资料10种,真可谓洋洋大观。
3.图表丰富。
姜鸣在这本书内附进大批的图表,几乎可以说是他的一大创举,为以前的大事记或史事日志所未见。
姜鸣谈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
姜鸣谈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十九世纪后半叶,清廷中的洋务派人士在军事和经济领域推行了很多现代化的举措,期待中国“先睡后醒”,求强求富,但甲午战争的失败表明,当时的中国,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
请您先谈谈中国“睡狮”和“先睡后醒”的情况。
姜鸣:我们知道,“睡狮”的提法来源于拿破仑。
1793年,英国国王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急欲打开与中国贸易的大门,但他们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绝。
1816年,英王再次派阿美士德来华商谈贸易。
他抵达天津口外时,嘉庆皇帝告诉地方官员,“如要求开通商口岸,严辞驳斥,筵宴遣回,不使其入京。
”后来他又因跪拜礼仪而与中方纠缠许久,不被待见的阿美士德只好怏怏地踏上归途。
阿美士德在回国途中经过圣赫勒拿岛,拜访了在滑铁卢惨败后被监禁在那里的拿破仑。
他讲述了自己在华的经历,认为只有战争,才能使中国明白打开国门对双方都有好处的道理。
拿破仑评论说:“要同这个幅员广大、物产丰富的帝国作战是世上最大的蠢事。
”他说:“开始你们可能会成功,你们会夺取他们的船只,破坏他们的军事和商业设施,但你们也会让他们明白他们自己的力量。
他们会思考;他们会建造船只,用火炮把自己装备起来。
他们会把炮手从法国、美国甚至伦敦请来,建造一支舰队,把你们打败。
”阿美士德反驳说:“中国在表面强大的背后是泥足巨人,很软弱。
”拿破仑指出,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
“狮子睡着了连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
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
”七十年后,1887年,刚从驻英公使任上卸职,回国担任总理衙门大臣的曾纪泽,在香港《德臣西字报》发表《中国先睡后醒论》,表明中国奋发图强和谋求国家和平的正义立场,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曾纪泽同样使用了睡觉的概念。
他说国与人无异,人有幼年壮年老年,亦有一息待尽。
欧洲人认为中国衰微终至败亡,其实中国不过似人酣睡,固非垂毙。
“沿至道光末年,沉睡之中国,始知己之境地,实在至危至险,而不当复存自恃巩固之心。
北洋舰队训练述论
作者: 姜鸣
作者机构: 中共上海市委青干处
出版物刊名: 东岳论丛
页码: 12-16页
主题词: 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李鸿章;五十年代;水师装备;清政府;述论;海军史;中国海军;军舰
摘要: <正> 弄清北洋舰队的训练情况,是研究甲午中日海战不可或缺的前提之一,对近代海军史的系列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对这个问题,迄今未见专文论述。
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一在近代海军出现前,清朝水师训练基本上滞留于古代操桨张帆、接舷作战为主,放炮轰击为辅的状态。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湘军水营崛起,逞凶一时,然其训练要求,仍不过是古代水师的改良。
从七、八十年代起,清政府采用防造和购买近代军舰的方式,更新沿海水师装备,创建新式舰队。
中国海军的训练,从此进入新的阶段。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材料题解析)第17题
12023年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山东卷)历史试题史料来源和试题解析(材料题部分)【真题呈现】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书表2、表3是晚清某位思想家(1809~1874)代表作的目录摘编和版本情况。
表2 表3——据《江苏艺文志》等(1)书中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4分)(2)表3对我们了解这部书在时代中的作用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
(8分)【时代背景】(一)汰冗员议 广取士议 厚养廉议减兵额议……(二)均赋税议 兴水利议 筹国用议罢关征议……(三)重儒官议 改科举议 改会试议停武试议……(四)收贫民议 稽户口议 严盗课议复宗法议…… 稿本 成书于咸丰十一年(1861) 抄本 成书于咸丰十一年(1861) 津河广仁堂刻本 光绪九年(1883) 江西豫章刻本 光绪十年(1884) 弢园老民活字印本 光绪十一年(1885) 潘氏敏德堂刻本 光绪十八年(1892) 丰城余氏刻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弢园老民铅印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文瑞楼石印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冯桂芬(1809—1874),晚清思想家、散文家。
字林一,号景亭,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师从林则徐。
道光二十年进士,授编修,咸丰初在籍办团练,同治初,入李鸿章幕府。
少工骈文,中年后肆力古文,尤重经世致用之学。
在上海设广方言馆,培养西学人才。
先后主讲金陵、上海、苏州诸书院。
冯桂芬为改良主义之先驱人物,最早表达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著有《校邠庐抗议》《说文解字段注考证》《显志堂诗文集》。
《校邠庐抗议》是一部政论集,也是近代思想家冯桂芬的代表作。
“校邠庐”是作者居住处,“抗议”二字语出《后汉书•赵壹传》,即位卑言高之意。
作者针对清咸丰朝以后的社会大变动,以及当时科技水平落后于西方国家的状况,向当权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
作者认为中国要自强,就必须变法,改变“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的现状,而做到人无弃材,地无遗利,君民相通,名实相符。
历史解密军事专家解读甲午战争失败 源于重陆轻海意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军事专家解读甲午战争失败源于重陆轻海意识
导语:回望120年前的甲午战争,不是要沉湎于历史苦难,而是要汲取历史智慧,解决新的历史课题。
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面
回望120年前的甲午战争,不是要沉湎于历史苦难,而是要汲取历史智慧,解决新的历史课题。
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众多挑战,中国该如何化解难题?如何防止中国现代化进程再次被打断?在7月24日于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殇思·镜鉴——甲午战争120周年研讨会”上,中国近代海军史研究学者姜鸣、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中国海军史学会会长陈悦等海内外专家学者,对甲午战争进行分析解读,为今日之中国提供借鉴。
甲午战争前的清日力量转变
甲午战争120周年,总结历史经验,可以说的很多。
19世纪,西方列强东来,中日两国都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也都高度关注这种危机的挑战,两国对于西方的回应几乎是同时开始的。
历史机遇
日本经历明治维新,中国经历洋务运动,但一个处于上升,一个处于下降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日本把效法西方、脱亚入欧、政治改革作为国策,通过明治维新,消除藩封割据,完成中央集权和君主立宪政体。
又把海外扩张,以朝鲜为跳板踏上中国大陆,进而走向世界作为发展步骤。
幕末时期,日本思想家吉田松阴提出“得失互偿”的攘夷保国之策,主张在与欧美和好的同时,将失之于欧美者,取之于邻国。
吉田的这种主张,通过他主办的“松下村塾”影响了他的弟子。
生活常识分享。
甲午战败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影响(已修改)
甲午战败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影响(已修改)杨宏雨梁启超曰:'‘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①近代中国之每一次进步无不与巨大的历史灾难相联系。
如果说鸦片战争只是在浅层次上触动了中国的知识阶层的话,那么,甲午战败则深层次地刺激了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
在甲午战败的影响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有识之士,高举救亡的大旗,把中国近代化运动推进到了效法日本、变法维新的新时期。
甲午战败是中国思想界一次重要转折。
在甲午战败后,传统知识分子突破了 "中体四用”的樊笼,迈岀了值得珍视的一步。
近代中国第一次文化启蒙运动由此拉开,民族觉醒的时代也由此开始。
一、战前传统知识分子对日本的认知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
19世纪中叶以前,日本对西方除荷兰以外的"夷人”采取类似淸政府的闭关不纳的“锁国政策”。
1853年,日本在美国的炮舰下被迫开放。
锁国政策的失败直接导致了徳川幕府的垮台。
1868年,明治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实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措施。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它是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的关键。
长期以来,中国的士大夫把日本当作东洋“撮尔”小国,不加重视。
1868年的明治维新并没有引起中国社会的重视。
事隔六年之后(1874年),日本军队武装入侵中国的台湾,近代中国人才开始真正关注日本。
1876年,李圭前往美国费城参加万国博览会,途经日本,在游历了长崎、神户、大阪、横滨和东京之后,留下一份简短的记录。
这就是《环游地球新录》中的“东行日记” 一卷。
李圭是近代第一个以官方代表身份访问日本的中国人。
1877年,何如璋以首任公使身份赴日,留有《使东述略》,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他离开北京到东京上任的经过。
1879年4月,王韬以私人身份游历日本,历时四个月,留有他这次游历的记述《扶桑游记》。
1879年12月,王之春以道员身份赴日游历考察,历时一个月,回国后写成《谈涵录》三卷。
再看甲午 姜鸣:1891,北洋海军发展的转折年
再看甲午姜鸣:1891,北洋海军发展的转折年【题记】今年是甲午年,发生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距今已整两个甲子。
120年过去,今天中日两国是如何看甲午战争的,追忆和反思甲午对现代人有何借鉴意义?中国在甲午战争中为什么失败,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努力为什么没有成功,却是中国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纪念甲午战争两甲子的宗旨所在。
《大家》·MOOK第二辑《甲午两甲子:忆与思》,与您一起甲午之际共论甲午。
新书已于2014年10月推出,并在亚马逊、当当等各大网站热销。
…………………………《1891:北洋海军发展的转折年》文/姜鸣【李鸿章北洋阅兵】光绪十七年,西历1891,岁在辛卯,是光绪帝载湉亲政的第三年。
3月25日,北京街头刮着狂风。
清晨,大臣们都冒着寒风上朝。
这天,海军衙门上了两个奏折。
一个奏折说,颐和园自开工以来,每岁暂由海军经费内腾挪30万两拨给工程处应用;又将各省督抚、将军认筹海军巨款260万两陆续解津发存生息,息银专归工程使用。
现在,各省认筹银两尚未解齐,而钦工紧要,需款益急,建议所有工程用款即由新海防捐项下暂行挪垫,一俟存津生息集有成数,再提解分别归还。
海防捐是清政府出售官衔筹集海军资金的一种方式,捐银一千两可得蓝翎、两千两可得四品以下官衔,三千两可得三品以上官衔。
这种做法造成官场流品混杂、吏治腐败,一直饱受舆论批评。
但在清末,由于国家财源拮据,又戴着加强海防的大帽子,所以还在勉力推行。
此次请示将海防捐收入挪垫于园工,赤裸裸地说:“如此一转移间,庶于垫款有着,而要工亦无延宕之虞。
”皇帝钦批同意。
另一个奏折说,按照光绪十四年奏定的《北洋海军章程》规定,每三年校阅海军,今年恰逢头一个三年,请钦派大臣出海会校。
皇帝考虑后次日传谕:“著派李鸿章和张曜认真会校。
”到了5月,天气暖和起来了,但风依然很大,常常还伴随着沙尘暴,黄尘蔽空。
23日,北洋大臣李鸿章率直隶按察使周馥,从大沽乘“海晏”轮船出发。
李鸿章与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2)
李鸿章与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2)当时清政府雇佣的一个英国雇员,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赫德打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
这个硕大无比的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哈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哈欠,又朦胧地睡着了。
这就是当时清政府雇佣的一个英国人对于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的那种改革的状况,社会的状况,所做出的一个形象的比喻。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日矛盾,在朝鲜爆发,并且马上就要上升到一种军事冲突的边缘,李鸿章是不想打仗,李鸿章主张通过国际调停解决朝鲜危机。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原因大概有三条。
第一条,他心里明白,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不能被打一场仗来搅和。
这是中国政治的最本质的那一部分,就不想打仗。
第二条,他深知中国前三十年的军事变革,不过是一座纸片糊襟的破屋。
实际上不足以战胜日本。
第三条,他不愿意在这种没有把握的决战中消耗自己的实力。
但是,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角,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开创者和北洋海军的指挥者,李鸿章对于甲午战争的失败也负有直接的和无法推卸的责任。
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我认为至少包括外交、用人、军事三个方面。
第一,从外交上看,客观地讲,李鸿章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对于中国当时所处地位认识得较为深刻,并且不断地做出改革回应的先行者。
他目睹时局艰难,从承认中国国力和装备不如外国出发,立足忍小忿而图远虑,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可惜,弱国无外交,从甲午战争开始之前到甲午战争结束,李鸿章几乎所有的外交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
他想用以夷制夷,利用外国的势力来玩弄平衡,但对时局的错误判断,对竞争对手的情况不甚了解,所以他的结果总是被别人玩弄。
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耽误了战备和时机。
第二,从用人上分析。
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我们的干部准备,人才准备是极为不足的。
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于西方社会的变化,对于中国以外,当时就是很现代化的一个西方世界,是完全隔膜。
甲午战争和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论述-模板
甲午战争和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论述前言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无疑是近代中日两国国运兴衰的一道分水岭。
它不仅改变了两个国家在20世纪的历史走向,而且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亚洲的格局版图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对中国而言,甲午一役的惨败,在给国人带来巨大灾难和耻辱的同时,也彻底打碎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进一步激发了全民族的忧患意识和救亡图存的真正觉醒,并促成一部分国人开始重新思考国家出路与民族命运。
诚如梁启超所言:“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自此以后,中国人通过与西方民族国家之间的持续互动,“民族”观念有了很大飞跃,民族意识不断得以体认,开始将自身从“帝国”或“天下”重新想象和改造成为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由此而发轫的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取代传统中国的族类思想和“天下”观念,成为影响和支配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重要的思想意识形态。
本文试针对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此二者之关系做出论述。
章节一在中国古代,“民族”一词并不存在明确的指称。
即使偶尔会把“民”和“族”字连起来使用,也大多是指古代社会组织或群体等的复数概念,很少用来指称某个具体民族或是某种抽象含义的族类共同体,因此其意义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民族”概念。
但是这并非说古代中国未曾形成类似“民族”的观念。
事实上,作为一种分类体系,中国古代的“族类”观念非常丰富,并且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积淀。
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周边各族群的内向汇聚与交融,逐渐形成了华夏族共同体,并由此产生了“华夏”与“夷狄”的分野意识。
在先秦的很多典籍中都记录了“中国”与“夷、蛮、戎、狄”等不同族类的差异,他们之间“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这些群体也被称为”五方之民”。
“族类”观念,作为大于家族、宗族和氏族的人们共同体的一种分类应运而生。
《左传》里也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从“族”字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来看,其本意为“箭头”,用其表示古代社会以家族或者氏族为单位的战斗组织,但是发展到后来,血缘因素逐渐淡化,人们言说“华夷之辨”,并不是强调华夏与夷狄在血缘和种族上的差别,而更在意于双方以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核心的文化礼俗之别。
姜鸣:晚清政局大变动的“甲申易枢”
姜鸣:晚清政局大变动的“甲申易枢”摘要ID:ipress谁也未曾料到,经过七天思考之后,盛昱的奏折,被慈禧太后用来罢黜了全班军机大臣。
自打雍正七年设立军机处之后,全体改组的事儿,这是第一次,所以在政坛上,不啻是场极具震撼的风暴,史称“甲申易枢”事件。
1884年4月3日,盛昱上奏弹劾军机大臣,引发“甲申易枢”,这是清廷上层继1861年“北京政变”之后第二次重大权力更迭,在慈禧太后一手策划之下,恭亲王奕訢退出中枢,转用醇亲王奕譞主政,还带动远支宗室庆王奕劻的崛起,对晚清历史的发展影响至深。
2016年4月3日正值“甲申易枢”发动132周年,本文采用近年来新发现的当事人档案、书信、日记等第一手资料,力图复原事件的过程。
▍恭王其人恭亲王奕訢和嫂子慈禧太后,均是晚清皇室中最重要的政治家。
咸丰十一年(1861),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在热河避暑山庄去世,两宫皇太后与二十七岁的皇叔恭亲王奕訢,联手发动政变,罢黜先帝指定的八位顾命大臣,改由太后垂帘听政。
恭王被封为议政王,主持军机处和新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此后,直至1884年前三个月,清政府行政中枢的领头人物,一直是恭亲王。
▲恭亲王奕訢恭王是宣宗第六子,也是文宗诸兄弟中最有能力和眼光者。
那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皇帝仓促逃走,联军火烧圆明园,全靠留京处理残局的恭王与洋人谈判议和退兵。
湘军初起,满清执政层中赏识和支持曾国藩的,是“八顾命”中的肃顺。
恭王柄政后,依然支持湘淮军平定太平天国。
此外,他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看到了剧烈变化的世界,努力推动学习西方军事装备、工业技术和近代教育,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渐渐前行,引领出“同光中兴”的局面。
美国驻华外交官何天爵曾说:“作为一名执行防御保守外交政策的领导者,恭亲王鹤立鸡群。
恭亲王比任何人都更加明了清帝国将来的命运和当前存在的自身的弱点。
现在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没有任何一个像他那样阅尽沧桑,重任在肩。
”作为一个精于东方外交艺术的老手,恭亲王“既骄横又谦和,既粗鲁又文雅,既暴躁又耐心——所有这些特点他都能根据需要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曾纪泽《中国先睡后醒论》
曾纪泽相传拿破仑曾把中国譬作“睡狮”,说最好别去惊扰它。
可是英国还是带头攻击这个老大帝国,而且得手了,于是法国、沙俄等西方列强,都竞相扑过来。
结果呢?接连不断的边疆危机,似乎表明这头巨狮患了嗜睡病,只好任人宰割。
但有位帝国大臣,却说不然,中国其实已被惊醒了,只是需要时间恢复体力,你看李鸿章不是为了“自强”,正在组建海军吗?他甚至已在安慰西方,说是中国图强,只为自守,决无浸伐他国的意愿。
这个人就是曾纪泽。
他曾长期出使英法,并以赴俄通过谈判收回伊犁而声誉鹊起,因而他于一八八七年用英文发表的这篇论文,引起广泛注意,被认为是代表帝国官方的外交政策声明。
当然,作为洋务运动的少壮派人物,他的凋门未免太乐观了。
经过清法、清日两场战争,证明单靠吸纳西方技术,是振兴不了积弱的帝国的。
于是本文就免不了遭受《新政真诠》作者何启、胡礼垣的批判。
曾纪泽(一八三九——一八九O),字劫刚,湖南湘乡人。
曾国藩的长子,袭封侯爵。
光绪五年(一八七八)为清廷派充出使英法大臣,一八八O年以钦差大臣赴俄,谈判改订伊犁条约。
在英期间曾助李鸿章创办北洋海军。
光绪十二年回京,历官海军衙门帮办。
康有为起初鼓吹变法,就希望他出面提倡。
著作汇编为《曾惠敏公全集》。
◆◆◆◆◆◆◆◆◆◆◆◆列国经营缔造,永骛战功,以期国柞之常存,此同然之势也。
乃有时大展规为,不惜帑藏,致觇国势者,疑其元气虚耗,无可设施,惟有坐而待亡,古来富强之国,或一朝而灭,或寝衰而绍至倾颓,皆以此耳。
说者观此,遂谓国与人无异:人有幼年壮年老年,一息待尽之年,国亦有之。
欧洲人遽谓中国即一陵夷衰微终至败亡之国。
盖彼见中国古所疏凿之洪流巨川四通八达者,今多涅塞;昔所传金石土木之工坚致钜丽,今日只存遗迹,剥落损坏,无复完美,且作法多有失传者。
中国古昔之盛,与近今之衰,判若霄壤,遂疑中国精力业已消铄殆尽,将近末造,难支他国争胜之势。
道光十九年,有英国著名之使臣,深知中国之时事及古今之典籍,一时未能或之先者,其言以为:“中国虽疆宇广阔,外无异国蚕食,内无土寇鸱张,然其中实有溃败决裂之象,不过略迟而已。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上学期学情摸底考试(开学)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上学期学情摸底考试(开学)历史试题1. 下图为出土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斟酒器——细颈袋足陶篱分布图。
这反映出当时()A.区域文化存在交流互动B.中原文化辐射四方C.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D.手工业生产专业化2. 《左传》记载,卫国小宗州吁弑杀卫桓公并自立为君。
鲁隐公询问臣子:州吁能否成功? 臣子回答:安抚百姓才能获得政治上的成功,倚仗武力必会招致众叛亲离的结局。
不久,州吁果然被杀。
这一记我可用来说明当时()A.礼崩乐坏造成小宗势强B.天子政治权威遭到挑战C.敬德保民思想得到认可D.血缘政治影响不断减弱3. 据《史记》记述,公元前202年汉高祖打败项羽统一全国后,便下令对大批从军归来的“军吏卒”赐爵、赐田宅,即“法以有功劳行田宅”。
这反映出汉初()A.儒家思想得到重视B.抑制地方豪强势力的膨胀C.推行轻徭薄赋政策D.稳定政权与恢复生产并举4. 根据文献记载,宋朝商税的征收有严格的审计制度、明确的审计报告格式,朝廷派遣专人到地方考核,发现亏失,要对亏失的物品、数额、时间予以明确记载,并向户部禀明,对审计出亏失的官吏予以奖赏。
这一制度()A.反映了宋代严格的抑商政策B.体现了商税对宋朝的重要作用C.提高了地方税款的征收效率D.进一步加剧了官僚队伍的膨胀5. 明朝每十年一修的黄册(户籍册) 要以省为单位上报到南京后湖,下表为官方规定的“黄册到湖期限”(部分)。
作为直接证据,上表可用于研究明代()C.驿传制度运转的表现D.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6.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英国的赔款包括三个项目:“鸦片烟价”即赔付清政府销毁的英国鸦片:“商欠”则是指广州经营进出口贸易的行商所欠英国商人的债款;“水陆军费”乃是英国政府对中国进行侵略战争的军费勒索。
这()A.揭示了殖民主义者侵略的本质B.印证了中英贸易失衡的必然结果C.表明发动战争是英国既定国策D.解释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7. 近代某时期,山东民众十万余人在济南举行大会并发布严正声明:“现闻我国军阀及二三奸人阴谋卖国,示意退让,(山) 东人闻之,异常愤激……东人死丧无日,急何能择,暂死力争,义不反顾。
历史趣闻姜鸣 李鸿章对甲午战争负有三大历史责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姜鸣李鸿章对甲午战争负有三大历史责任导语: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
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
1894年的9月,日本海军和北洋水师在黄海海面进行了激战,北洋水师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
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
1894年的9月,日本海军和北洋水师在黄海海面进行了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如今,一百多已经过去了,但是人们仍然会记得当年甲午海战的那种惨烈场面。
而且人们也仍然会在思考,当时号称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到底败在何处。
对于这些问题,我想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着自己的答案,而有一本书名字叫做《龙旗飘扬的舰队》。
在这本书当中,作者就用现代意识来审视历史。
对中外海军进行了比较研究。
而同时,对于海军的发展策略,对于清朝政府,对于清流政治,也进行了自己的分析。
今天的《世纪大讲堂》,我们就很荣幸地邀请到了这本书的作者姜鸣先生。
你好,姜先生。
姜鸣:你好。
主持人:请坐。
主持人: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一下姜先生的背景。
我这里给大家介绍的简历相当地简单,因为这是我们在网上能够查到的惟一的资料。
姜鸣先生是在1957年出生,1984年的时候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
现在是在中国银河证券公司上海总部担任总经理。
出版的著作,除了刚才我所提到的《龙旗飘扬的舰队》,还有《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以及《被调整的目光》等等。
主持人:姜先生在了解了您的简历之后,我想大家可能会有一个觉得非常特的地方,那就是一方面您是银河证券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在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
而在另外一方面,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历史学生活常识分享。
梁启超关于甲午海战的经典语录
梁启超关于甲午海战的经典语录1. 1894甲午大海战经典台词1、慈禧:要开战可以,但千万不能先开炮,以免落人口实。
(镜头一转,按太后教导先挨打的普通木质舰船没等到还手,就被被命中击沉)2、李鸿章那一番教育:现在吏部、户部、兵部、礼部、刑部哪个干净,是不是都得查办?现在要办大事,和皇上沟通全依赖内府,所以这种小事就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吧……3、不宣而战,偷袭正是我们的特长。
4、邓世昌:中国人从来就应该受到尊重。
5、李鸿章:大清每年的银子有十分之一用在正经地方就不错了6、日本外务大臣:这么多年我们用尽了办法,也没能找到一条钓鱼岛属于日本的证据。
相反,搜集到的所有记载,包括我们日本一百年前绘制的地图上,也标明钓鱼岛属于中国。
7、天演论世间万物,优胜者生存,民族国家也如此,今中华民族若不奋起,必将为人类历史所淘汰8、赫尔德中国这个巨人有时突然跳起,伸个懒腰,我们以为他醒了。
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的事业,但过了一阵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口茶,吸大烟,打个哈欠又睡着了。
9、邓世昌:堂堂大清的军舰,竟成了太后的私家货船。
10、邓世昌:中国守着三万六千里海岸线,从郑和之后就再也没有向大海深处驶去,一个放弃海权的民族必然要在海上吃亏。
致远,就是走向大海深处,走向深蓝。
可整个民族仍然处在一个浑浑噩噩的病态之中,也许需要一场更惨痛的失败才能让中国醒过来。
总得有人用鲜血去警醒国人!11、每一场海战,都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
2. 关于梁启超的名句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
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
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沉没的甲午》读后感
《沉没的甲午》读后感《沉没的甲午》是陈悦2010年出版的图书,全书援引大量原始档案资料,以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高升号为主的几艘舰船为案例,不走宏大叙事的传统套路,而是以历史细节还原当年战争。
阅读《沉没的甲午》之后,令我深感震撼,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河,亲身经历了一次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沉痛与深刻的教训。
作者文笔修养深厚,倾注诸多心血,大量汇集史料,考订精严,叙事既中肯又具体,解答了许多长期让人困惑的谜团。
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1894年这一年。
大清帝国在对日的海陆战场上节节败退,全无招架之功。
以往尚能借余威而勉强维持弧洲强国的表象,及至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署,晚清这一纸老虎被全然戳破,列强瓜分的狂潮随之而来。
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
然而,中国经此一奇耻大辱,也开始觉醒了,这是近代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本书深入展示历史细节,用细腻的方式引导读者更为深入客观地理解这场意义深远的战争。
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一场改变中国命运、影响极为深远的战争。
书中细致地解析了甲午战争的起因。
那时自称“天朝上国”的中国,实则内部问题重重,政治腐败、军事落后、经济疲软、外交软弱,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
同时期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国力大增,迅速崛起为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
两国之间的强烈对比,已经预示着战争的悲惨结局。
另外,作者通过对战争起因的深度分析,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面临的种种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甲午战争爆发时,朝鲜平壤和中国黄海海域、辽东、山东半岛等战场上,中国军队虽然有许多英勇的将士,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还是节节败退,无力回天。
甲午战争怎样“催促人们猛醒”
甲午战争怎样“催促人们猛醒”作者:来源:《新传奇》2019年第51期1898年,康有为在保国会发表演讲,把民族意识阐释得淋漓尽致:“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割宰,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长期准备、蓄意挑动的侵华战争。
战争的失败和条约的苛刻,远远超出大多数中国人的想象,给中华民族以极大的震撼。
这次战争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亡国灭种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威胁,“振兴中华”成为仁人志士喊出的最强音。
“吾国民不自知国之危也”李鸿章主持的北洋海军是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之一。
1891年,北洋海军受邀访问日本。
李鸿章为了从武力上给日本以威懾,决定由丁汝昌率领6艘主力舰赴日。
1891年6月底,北洋海军踏上赴日旅程。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访问神户、横滨、东京、宫岛、长崎等地。
日本官民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大清帝国的军舰后,很多人的恐惧感油然而生。
时任日本外务次长林董在日记里写道:“看到丁汝昌所率的舰队驶入横滨港,吾国人就因其壮大的外观而感到极其恐惧。
”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在《时事新报》上发表文章称,北洋海军军舰舰体巨大、极其完备、士兵技术熟练,值得观看的地方很多,这使得日本社会对中国舰队的强大威力感到恐惧。
李鸿章本想通过威慑来吓阻日本对中国使用武力的企图,谁知日本政府却用此来激发国民对清政府的恐惧与敌视,从而达到推动海军发展的目的。
同时,日本海军也借机得以窥探北洋海军的虚实,从而找出北洋海军的弱点,为未来的侵华战争作准备。
洋务运动的推行和北洋海军的发展,使许多清朝贵族和士大夫兴高采烈,纷纷为所谓的“同治中兴”点赞。
甲午战争前夜,洞悉“夷务”的郑观应(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在《盛世危言》中看到了“时势又变,屏藩尽撤,强邻日逼”的严重局面,认为很有必要危言耸听地提出一些改革主张。
迟到的声音——甲午一百二十年祭
迟到的声音 ——甲午一百二十年祭 侯德云《甲午一百二十年祭》,是一本只有十万字的小书,《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编辑部编辑,收录马幼垣、杨国强、姜鸣、艾尔曼等九位作者的十二篇文章。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4年5月第一版。
没有前言后记,只有短短数行《编者说明》,大意是,为纪念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上海书评》策划了这样一个专题,在介绍了文章的出处之后,说“希望能够对读者了解甲午战争有所助益”,就此打住,再无二话。
我心里合计,编者对这本书,是不是有点漫不经心?再一琢磨,怎么可能?甲午战争这样的大话题,谁会轻慢?看看内容再说,经心不经心一看便知。
看完,嘘一口气,果然,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笔者关注甲午战争,已有数年时间,读过的相关书籍不下几十种。
这本书中发出的某些声音,却是第一次听到。
这当然跟我的孤陋寡闻有关。
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这声音来得太迟。
此刻,我很想说说这迟到的声音里那些对我“有所助益”的论点。
不说不行,不说心里堵得慌。
睡狮论与睡觉论很早之前,应该是在学生时代,我听到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中国是睡狮,107一旦醒来,会如何如何。
我以为这说法广为流传的原因有二:其一,这睡狮论的创始人是大名鼎鼎的拿破仑;其二,这话让国人听了很舒服啊,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无比通畅。
舒服是舒服,不过这“睡狮论”,是如何“论”出来的,却很少有人知道。
学者姜鸣接受记者访谈,在访谈录《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一文中谈到它的由来。
真是说来话长。
早在1816年,英国国王派一个名叫阿美士德的使者来清王朝商谈贸易。
那时候是嘉庆帝在朝,对“英夷”强硬得很,贸易个屁呀,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别在我天朝扯那个哩个儿愣。
阿美士德在嘉庆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回国途中,搂草打兔子,到圣赫勒拿岛看望因滑铁卢兵败被囚禁在那里的拿破仑。
两人有一番对话。
阿美士德说,只有战争才能让中国人明白,打开国门对谁都有好处。
拿破仑说,跟中国打仗,是“世上最大的愚蠢”。
家国重生三个中国人的甲午心灵图
家国重生三个中国人的甲午心灵图福泽谕吉:中国人应知道政府是为人民存在,还是人民为政府存在。
甲午惨败的这一年,中国的热血之士都行动起来了,纷纷开出自己的救亡药方。
学贯中西的严复首先从平静的书斋拍案而起,化笔为剑,用文章呐喊冲锋;康有为在北京振臂疾呼,发动轰轰烈烈的“公车上书”,提出拒约、迁都、变法三项救国之策;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愤而向清廷公开挑战,誓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在家国罹难的艰危时刻,这三位中国人所经历的心路沧桑,无疑是中华民族劫后重生、凤凰涅槃的生动缩影。
严复:大彻大悟的“盗火者”1879年(光绪五年),一位深孚众望的英国“海归”学成归国了,他便是“南北洋争先留用,得之惟恐或后”的严复。
不久,严复应船政大臣吴赞诚之聘,回到自己的母校福州船政学堂担任教习。
文章眼界,已然天地一别;春风得意,必定来者可期。
返国之初,严复充满了对美好前途的雄心壮志。
谁曾想到,在英国处处感到亲切的严复,回到中国后才发现,这里反倒成了“气场”失调的陌生“异邦”。
经过整整9年,他才当上北洋水师学堂“会办”一职,仅相当于副校长,只是一名“不预机要,奉职而已”的技术官僚。
横亘在他仕途之上那道不可逾越的大山,便是“功名”二字。
按照清朝官场的规矩,必须是道台一级的官员才有资格担任水师学堂的最高长官。
严复虽有满肚子的洋墨水,却没有一个出身“正途”的科举功名。
这位全中国第一个呐喊废除科举的人,自己却在这座独木桥上折腾了半辈子,一路奔波着、抗争着无常的命运。
他接连参加了四次乡试,以博取一个举人的头衔。
然而却次次碰壁;饱经欧风美雨的洗礼,却要向鄙弃已久的八股制艺讨出路——此时严复的心中,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苦恼和屈辱。
官场的僵化黑暗,世味的凉薄无情,终于在最绝望的岁月里击破了严复的理想之梦。
就在谋职北洋那段黯淡时光,他染上了鸦片烟瘾。
这位毕生致力于“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思想者,自己居然深陷烟毒无法自拔。
此时,如果不爆发那场山崩地裂的巨灾国难,也许这位四次落第的老童生,还会第五次、第六次在科场匍匐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鸣:甲午前后中日高官皆感叹中国“先醒又睡”十九世纪后半叶,清廷中的洋务派人士在军事和经济领域推行了很多现代化的举措,期待中国“先睡后醒”,求强求富,但甲午战争的失败表明,当时的中国,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
针对西方对中国所谓“睡着的狮子”的说法,1887年,曾纪泽发表《中国先睡后醒论》,表明中国正在发愤图强。
可是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证明睡狮还未醒来。
近代史学者姜鸣先生指出,面对日本已进入现代化的战争准备,战前清政府根本没有一套现代的军事、外交运作系统。
清政府对日本挑起在朝鲜的冲突虽然也做出了回应,可是结局却是失败。
这段惨痛的历史,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
十九世纪后半叶,清廷中的洋务派人士在军事和经济领域推行了很多现代化的举措,期待中国“先睡后醒”,求强求富,但甲午战争的失败表明,当时的中国,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
请您先谈谈中国“睡狮”和“先睡后醒”的情况。
姜鸣:我们知道,“睡狮”的提法来源于拿破仑。
1793年,英国国王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急欲打开与中国贸易的大门,但他们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绝。
1816年,英王再次派阿美士德来华商谈贸易。
他抵达天津口外时,嘉庆皇帝告诉地方官员,“如要求开通商口岸,严辞驳斥,筵宴遣回,不使其入京。
”后来他又因跪拜礼仪而与中方纠缠许久,不被待见的阿美士德只好怏怏地踏上归途。
阿美士德在回国途中经过圣赫勒拿岛,拜访了在滑铁卢惨败后被监禁在那里的拿破仑。
他讲述了自己在华的经历,认为只有战争,才能使中国明白打开国门对双方都有好处的道理。
拿破仑评论说:“要同这个幅员广大、物产丰富的帝国作战是世上最大的蠢事。
”他说:“开始你们可能会成功,你们会夺取他们的船只,破坏他们的军事和商业设施,但你们也会让他们明白他们自己的力量。
他们会思考;他们会建造船只,用火炮把自己装备起来。
他们会把炮手从法国、美国甚至伦敦请来,建造一支舰队,把你们打败。
”阿美士德反驳说:“中国在表面强大的背后是泥足巨人,很软弱。
”拿破仑指出,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
“狮子睡着了连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
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
”七十年后,1887年,刚从驻英公使任上卸职,回国担任总理衙门大臣的曾纪泽,在香港《德臣西字报》发表《中国先睡后醒论》,表明中国奋发图强和谋求国家和平的正义立场,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曾纪泽同样使用了睡觉的概念。
他说国与人无异,人有幼年壮年老年,亦有一息待尽。
欧洲人认为中国衰微终至败亡,其实中国不过似人酣睡,固非垂毙。
“沿至道光末年,沉睡之中国,始知己之境地,实在至危至险,而不当复存自恃巩固之心。
”《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略己唤醒中国于安乐好梦之中,然究未能使之全醒。
尚须庚申圆明园之火焦及眉毛,俄国之僭伊犁,法国之吞东京(越南),始知欧洲人四面逼近其地,势极形危险”。
曾纪泽指出,1860年后,李鸿章整顿中国军务,日有起色。
今如他国再有战事,中国终不至有庚申之祸。
他认为:“中国能顺受其颠沛,而从中渐复其元气,如帆舟之航海,将狂风所损坏之物,悉从船面抛去,修整桅舵,以将杀之风,作为善风,乘之稳渡。
”这样的国家,不可称之为将亡之国。
曾纪泽兼任帮办海军事务大臣。
他出使英国时,主持订购了“致远”、“靖远”号巡洋舰。
他对于中国新式海军的振兴寄予很大的期望。
曾纪泽死于1890年,他没有想到,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会全军覆没,中国这头睡狮尚未真正苏醒。
甲午战争因朝鲜而起,在甲午之前,琉球、越南、缅甸等藩属相继失去,清政府也都不了了之,怎么对朝鲜如此看重呢?姜鸣:这是因为历史上,朝鲜一直同中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因为朝鲜紧挨着满清兴起的满洲地区。
清政府别的藩属国都可以放弃,但就是朝鲜不能退让。
李鸿章很早就看出朝鲜半岛将成为列强争夺的是非之地。
当时在朝鲜角逐的,主要是五股力量:一是欲夺取朝鲜为领地的日本,二是想在远东拓展的沙俄,三是力阻俄国势力南下的英国,四是主张“门户开放”的美国,五是力保朝鲜藩属地位和东北地区稳定的中国。
李鸿章主张朝鲜对各国均等开放以形成平衡,同时也做了军力上的准备。
从北洋水师到北洋海军,其主要军事行动,都和朝鲜的局势有关联。
为了应对朝鲜的内乱和日本势力的渗透,1882、1884、1894年,中国曾经三次出兵干预,前两次都恢复了朝鲜的秩序,第三次却失败了。
日本自己也曾面临列强的威胁,为什么对东亚近邻却有如此的侵略性?姜鸣:当中国面临西方列强入侵、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时,隔海相望的日本也遇到相同的挑战,两国对于西方的回应几乎是同步的。
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日本把效法西方、“脱亚入欧”、政治改革列为国策,通过明治维新,消除藩封割据,完成了中央集权和君主立宪政体。
又把海外扩张,以朝鲜为跳板,踏上中国大陆,继而征服世界作为其发展的具体步骤。
幕末时期,日本思想家吉田松阴提出“得失互偿”的攘夷保国之策,主张在与欧美和好的同时,将失之于欧美者,取之于邻国。
吉田的这种主张,通过他主办的“松下村塾”,影响他的弟子。
而明治维新的许多重要政治家,如伊藤博文、木户孝允、山县有朋、井上馨,都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成为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最高国策。
日本方面,吞并朝鲜的战略应该是很清晰的,这与清政府对比很强烈吧?姜鸣:日本很早就在作战争准备。
甲午战争是日本挑起的。
善于抓住机遇对外扩张,实现其国家战略,是日本的特点。
从地缘政治上讲,日本要向外发展,无论北上亚洲大陆,还是南下海洋,都要解决朝鲜问题、琉球问题和台湾问题。
有鉴于此,1869年新成立的外务省,主要为解决朝鲜问题,向日本政府提出并获准通过了“日清交涉先行”的方针。
1871年9月13日,中日两国政府代表在天津签订《修好条规》和《通商章程》,并于1873年4月30日在天津交换了批准书。
通过签订这个条约,日本第一次获得了在亚太地区与中国的平等地位,并为打开与朝鲜的关系创造了条件。
这时,日本国内“征韩论”盛行,并于1873年达到高潮。
当时主持日本政府的西乡隆盛,就是一个坚定的征韩派。
1876年2月,日本强迫与朝鲜签订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打开了朝鲜的大门,迈出了登上大陆的第一步。
同时也否定了清朝与朝鲜的藩属关系,开始打破了东亚“华夷秩序”。
1882年又借口“壬午兵变”,与朝鲜签订《济物浦条约》,取得了向朝鲜的驻兵权,并第一次向亚洲大陆扩张军事力量。
“甲申政变”失败后,日本又与中国于1885年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获得了将来出兵朝鲜的依据。
在“征韩论”盛行之时,日本的“征台论”也兴盛起来,并且是与吞并琉球的战略相关联的。
1874年,日本借口台湾土著杀害琉球船民事件,派兵入侵台湾岛,同时在北京与清政府交涉。
中日签订《北京专条》,中国政府支付五十万两白银,换取日本从台湾撤兵,并将琉球船民称为“日本国属民”。
侵台之役是明治政府成立后首次针对中国的用兵,它不但践踏了中日《修好条规》,更为日本吞并琉球创造了条件。
1875年,日本决定废止琉球向中国的朝贡关系。
1879年又决定废琉球藩,改为冲绳县,琉球国覆亡。
1880年代,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著名的“脱亚入欧论”。
伴随着明治初期“富国强兵”政策的实施和扩军备战,日本在与欧美列强修好的同时,以武力从南、北两个方向向亚太地区扩张的对外政策已经比较明朗。
而这样的政策,矛头最终指向中国。
1887年,参谋本部第一局局长小川又次提出《征讨清国方略》,其中提到:“自明治维新之初,常研究进取方略,先讨台湾,干涉朝鲜,处分琉球,以此断然决心同清国交战。
此国是实应继续执行。
”这就把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国策,进行了最好的表述。
日本的这种扩张意识令人印象深刻。
记得山县有朋还提出了“主权线”和“利益线”的概念。
姜鸣:1889年12月,日本根据“明治宪法”组成了山县有朋内阁。
1890年3月,山县在他的对外政策意见书中,提出了“利益线”的主张,即在防守日本固有领土疆域的“主权线”之外,还必须保卫“利益线”,并指出日本“利益线的焦点”是朝鲜,与此相关的还有中国、琉球、越南、缅甸。
山县有朋在日本第一届国会上发表施政方针的演说,公开了他的“维持国家独立、伸张国势”的对外主张:“盖国家独立自卫之道有二:一曰守护主权线,二曰保护利益线。
所谓主权线,乃为国之疆域。
所谓利益线,乃与主权线之安危密切攸关之区域。
如若不保主权线及利益线,则国将不国。
方今于列国之间,欲维持一国之独立,独守主权线已不足,非保护利益线不可。
”标志着作为近代日本国策的以大陆政策为主体的亚太政策,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即甲午战争以前已基本形成。
中国方面当时是否意识到日本的挑战呢?姜鸣:中国政治家很早就看出日本崛起对中国生存的威胁。
在民族存亡的竞争中,日本将成为中国的最主要的假想敌。
1874年底,李鸿章就指出:“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
”为了防御日本侵略,他疾呼重视海防,组建北洋海军。
他说:“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
”人们常常引用李鸿章1876年1月24日会见日本使臣森有礼的一番很有意义的对话。
李问:你怎么看中西学问?森答:西国所学十分有用,中国学问只有三分可取,其余七分仍系旧样,已无用了。
李问:日本西学有七分吗?森答:五分尚没有。
李问:你们连衣冠都变了,怎说没有五分?森答:这是外貌,其实在本领尚未尽学会。
敝国上下俱好学,只学得现成器艺,没有像西国从自己心中想出法儿的一个人。
李鸿章沉思道:久久自会有之。
但大家很少引用他们后面继续的对话。
森说:据我看来,和约没甚用处。
李反驳道:两国和好全凭条约,怎能没用?森说:和约不过为通商事可以照办,至于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着条约。
李说。
此是谬论!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
森说:万国公法亦可不用。
李说:叛约背公法,将为万国所不容。
他还指着桌上酒杯打比方说:“和”是和气,“约”是约束人的心,如这酒杯,围住了,酒就不会泛溢。
森答:和气无孔不入,有缝即去,杯子如何拦得住呢?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政治家信奉丛林法则,他们早将国际法看透了。
您刚才指出,清政府建设海军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付日本,可是面对日本在战略上的步步紧逼,我们似乎看不到清政府在军事、外交方面的准备?姜鸣:准备还是有的。
从1874年至1894年间,中日两国的军事对峙或冲突共有四次: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船民被台湾土著居民杀害出兵台湾,清政府以支付五十万两白银的代价换取日本退兵;1879年日本废琉球国改设冲绳县,清政府虽多次谈判交涉,最终却不了了之。
这两次事件促使清政府重视海防,发愤建设海军,并使中国在中日海军发展竞赛中超出日本。
在1882年朝鲜“壬午事变”中,由于中国海军迅速运兵入朝,把朝鲜摄政王大院君抓到保定,非常强势,遏止了日本介入的企图;1884年朝鲜“甲申政变”,清军再次入朝,使得日本拟趁机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企图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