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高尚的道德品质是立身之本?
人生品位:道德是立身之本
人生品位:道德是立身之本做人应具备这样的修养:“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求信,行必踏实;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如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这是黄炎培先生写的一段话。
这段话深刻的阐述了做人应有的修养。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流传到辽远的后世。
做人要讲道德,道德是立身之本,一个人若没有自律,就谈不上做人。
学会做人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素质。
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
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
做人就做一个真实坦诚的人。
“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
”这是古人对诚信的认识。
“真诚换真心,诚信变真金”。
这是现代人对诚信的理解。
人之交往在于诚,世之安宁要靠信。
古人云:“言必出,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这都是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做人要诚信。
诚信二字重千斤。
只有诚信,才能让世界更加美好,到时我们将发现:白云蓝天,花香鸟语,无垠大海,广阔的沙漠,坦荡的草原,美丽无处不在;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美丽尽在其中。
真正的善是“上善若水”,水是什么?是海纳百川。
是宽容与谅解。
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真诚善良,都要凭着良心做事,不管是平凡的人还是生活不平凡的人,有一颗善良的心才是做人之根本。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
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了善,就不易生恶。
要想隐恶扬善还需要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气度。
善良是一种人性美,一种道义美,一种良知美。
它的美是内在的,是一种值得崇尚的美。
师德 — 教师的立身之本
师德—教师的立身之本
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遵守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规范,以良好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品德修养和优秀的教育实践为基础,成为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素质。
首先,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是教师职业发展和成长的基础。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领者和榜样,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其次,师德对于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师德水平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效果。
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教师才能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以及灵活运用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此外,师德也是维护教师职业形象和社会声誉的重要保障。
教师是社会的守望者和传递者,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念。
教师必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教书育人的初心,做到守纪律、遵规范、讲文明、树形象,以良好的师德塑造教师的职业形象,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
总之,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是教师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教师职业形象和社会声誉的必要条件。
教师应时刻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心,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为社会培养有德有才的新一代。
德乃立身之本
德乃立身之本记得意大利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
”我认为,一个人没有丰富的知识,也可以有有一番作为,但是绝不能没有道德。
知识可以去累积,可以去学习,但只有道德一旦失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道德使人最基本的品质。
因为古往今来,“德”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品质,任何时代,只要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使人产生无尽的力量,就能够拥有宝贵的精神财富!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一丝一毫都关乎节操,它不能用金钱来买,不能用金子来换。
道德是一个人的自身修养,是反映一个人品质的镜子,照出一个人真实的面貌;道德是人类建立美好生活的基础,没有了道德,人类就没有了核心,我们会失去作为一个人最本质的东西,如果人人都这样的话,我们的社会还会有帮助、关心、信任这些东西吗?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需要长期的日积月累,必须时时留意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实践,需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情、意、行的统一。
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孕妇或小孩让座;随手捡起地上的果皮纸屑,放进垃圾箱内;为辛劳了一天的父母献上一杯茶,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帮助同学解答一道难题;用自己的好成绩来报答敬爱的老师……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扶年迈的老人过马路。
其实这都是司空见惯的小事,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我们只是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才会成为有道德的好少年、好公民。
此外,我们要积极参加爱心组织的“雏鹰”活动和“希望工程”活动等,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们,让他们也能和我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帮助那些残疾人士,让他们重新对生活充满希望。
这样,我们的道德观念会再次升华。
三国时的刘备曾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教育自己的儿子,它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
这句话值得我们铭记在心,它反映了中国的传统美德,直到现在,仍千古流传、脍炙人口。
道德是立身之本
道德是立身之本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意大利诗人但丁也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道德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再来看看我国,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
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
综上所述,正如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所说,道德情操永远种植在人的心灵里,人既要"利己"也要"利他",唯有此,人类才能永恒。
温总理曾在多个场合中提到了亚当·斯密的这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并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的演讲中指出,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
为何这本书有如此的魅力,读过之后才领悟。
在物欲膨胀、道德濒临崩溃、心理危机日益深重的时代,斯密的道德哲学体系将引导人们穿越昏暗的私欲“丛林”,小心地呵护心中的道德烛光,带给读者心灵的满足。
亚当·斯密在这本书中指出,人天生是社会的动物,时刻生活在他人的评价之中:为了顾及他人的感受,人不得不对自己原始的激情加以节制和改造,从而产生羞耻心和荣誉感,这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他把看到或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产生的“同情”,看做是人类天赋的基本美德,他认为,情感的互动构成了社会生活天然的项链,道德和正义对于社会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些成就足以让许多人感到惊喜和自豪。
但是,认真审视我国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从中可以看到诸多隐患和不安。
慷慨、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等人性美德被排斥、被贬低,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不道德的情感包围着人们。
在这样的时代下,《道德情操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警醒世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观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将“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种植在人的心灵里。
德为立身之本
德为立身之本,才为处事之道。
做人要有品,做事要有格。
就是说做人要有良好的品质、做事要体现高尚的风格;做人堂堂正正、做事光明磊落;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
良好的做人品质,是兢兢业业干事的基石,是做好事、做成事的前提条件。
古人云:德为立身之本,才为处事之道。
做一个人,修身是前提,要通过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以良好的道德素质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己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成为道德的高者,做事的能者。
在社会活动和与人相处中时时处处体现自己的风格,展示自己的魅力。
做人要有品,就是说做人要经得起别人品评,值得别人去品味,就像陈年老酒一样慢慢地去体味,体味那份醇香,那份淳厚,那份德才兼优的滋味,那份生让人挂念,离让人怀念,处让人愉悦,别让人眷恋,那种感觉着实让人陶醉。
做事要有格,就是说做什么事都要心中有数,游刃有余,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从不出格。
既要有愚公移山的勇气,又要有成就事业的素质;既要有处惊不乱的气魄,又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有鸿鹄之胸襟,又要有雄鹰展翅的本领。
未做之前,让人感到你够格,有资格,此事非你莫属,做的过程让人放心,做出的成绩让人赏心。
做人要有品,做事要有格,是谓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品味人生,所说、所做要高品位、高格调,既耐人寻味,又让自己在过程中不自觉地去玩味。
在入世涉世之初就注重培养自己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无论顺境、逆境,都要有滋有味地生活,切实感受生活的魅力,享受生活的愉快;在生活中愉快地干事,在干事中愉快地生活,发挥自己的特长,体现自身的价值。
如若不能立德、立言、立功,但也要经得起世人品评。
如此旷达大度、健康幸福,也不失为一种惬意人生。
做人要有品,做事要有格,说起来简单,做到却委实不易。
立身处世就要不断地修身养性,不断地汲取人类的精华,不断地锤炼自己的人生品格,常怀律己之心,常揣鉴己之镜,不断加强道德修养。
向古人学习,学习美德;向今人学习,吸取优秀成份;在学习中修正,在修正中学习;在学习中升格,在升格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不断打造自己的人生魅力,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类社会,让自己在品味个中幸福的同时,也让别人品味自己,这样的人生才是有品位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有关立身之本品德与能力的语文作文
有关立身之本品德与能力的语文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立身之本品德与能力】你们好,我是一名小学生。
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什么是立身之本?简单来说,就是做一个合格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那么,对一个小学生而言,什么才是立身之本呢?老师常说,品德和能力是立身之本。
品德,就是说我们要有好的品行;能力,就是要有一定的本领。
这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先说品德吧。
我们做一个好孩子,首先就要有好的品德。
比如说诚实、守信、友善、勤劳、遵纪守法等等。
有了好的品德,我们就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更能在学习和生活中顺利成长。
可是单单有好的品德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有一定的能力。
也就是说,要勤奋学习、努力钻研,掌握各种实用技能和知识。
有了能力,我们才能应付各种复杂的问题,独立生活,并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家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品德很好,但没有任何能力,那他能做什么呢?他只能靠别人的照顾,没办法自食其力。
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力很强,但品德很差,那他也难以立足。
所以,品德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就像一棵树,品德是根基,能力是树干。
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只有干壮才能枝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品德和能力呢?培养品德,最关键的是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要懂得尊重他人、宽容友爱、知恩图报、遵纪守法。
同时,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老师用身教和言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培养能力就更简单一些了。
首先,我们要刻苦学习,掌握扎实的文化知识。
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这些知识都是基础。
其次,我们要勤加钻研,专研一门手艺,储备专业技能。
最后,我们还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因为实践出真知。
总之,品德和能力共同构成了我们立身之本。
一个人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对社会、对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就朝这个目标前进吧!好了,今天就和大家探讨到这里。
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努力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好公民。
对道德是立身兴国家之本的理解
对道德是立身兴国家之本的理解一、道德对个人的影响道德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对于行为和言论的规范和规则。
一个人的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其个人品德和行为表现。
在个人层面上,道德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塑造良好的品德道德规范的遵守和实践可以帮助个人塑造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品质和良好行为表现的人。
一个人如果缺乏道德修养,往往会表现出自私、冷漠、粗野等不良品质,对周围的社会造成消极影响。
1.2 彰显个人价值观道德规范也是个人价值观的表现,通过遵守道德规范,个人可以彰显自己对于价值观的坚守和追求,展现出自己对于善恶、美丑的判断和选择能力,从而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1.3 促进个人成长道德规范的遵守有利于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在遵循道德规范的过程中,个人需要不断克服自身的贪欲和自私心理,培养出真诚、宽容、善良的品质,从而促进个人内在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二、道德对国家的影响除了对个人的影响外,道德对于国家的兴衰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国家层面上,道德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社会稳定和和谐道德规范的普遍遵守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只有当人们普遍遵守道德规范,相互之间尊重、理解、关爱,社会才能实现和谐发展,避免因为道德缺失而导致的社会冲突和动荡。
2.2 守望相助、团结合作道德的遵守能够促使人们形成守望相助、团结合作的精神,使整个社会在面对重大挑战和困难时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应对,从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抵抗力。
2.3 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道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当道德规范得到普遍遵守,才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精神。
三、道德对立身兴国家的作用基于以上对于道德在个人和国家层面上的重要作用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3.1 道德是立身之本道德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立身之本。
只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够成为品德端正、具有高尚情操的人,从而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以德立身,成就卓越师风
以德立身,成就卓越师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以德立身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作为师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只有拥有了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师德,才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施展自己的职业激情和专业能力,成就卓越师风。
一、以德为先,塑造高尚品德高尚品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品德,才能够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和信任,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
因此,教师必须要时刻以德为先,坚守教师职业操守,做到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赢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二、营造浓厚的师生情感,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是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做到以人为本,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才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弘扬团结协作,提高教学效率教育事业是一个集体行动,需要全体教师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教师应该弘扬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教学交流等各种形式的教育合作,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注重自我反思,不断提升教育素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时刻保持谦虚、开放的心态,注重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变革的要求,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以德立身,成就卓越师风是我们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
只有拥有高尚品德、浓厚的师生情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不断提升的教育素养,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打造一个美好的教育环境。
道德是立身之本的理解
道德是立身之本的理解
在人类社会中,道德一直被视为立身之本。
这是因为道德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
没有道德,人类社会将陷入混乱和无序。
因此,理解道德的重要性,对我们的人生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道德是个人品质的体现。
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决定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地位。
一个有道德的人,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会因此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相反,一个没有道德的人,会被人唾弃和疏远,也会因此失去很多机会和资源。
因此,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是提升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其次,道德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个体的行为和价值观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遵循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那么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
相反,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利益,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那么社会就会陷入冲突和分裂。
因此,遵循道德规范,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最后,道德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的推动。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领袖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并通过倡导和实践道德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例如,孔子提出的仁爱思想,墨子倡导的兼爱非攻思想,
都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这些思想的实践,不仅提高了人们的思想境界,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道德是立身之本,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品质和社会地位,更关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始终注重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遵循道德规范,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德 是 立 身 之 本
德是立身之本中学生朋友开始严肃认真地思考自己的人生。
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每一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无论你将来是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还是甘愿默默无闻地奉献,首先都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做人的基础。
中学时期是我们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准备时期。
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从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抓起。
学生的活动大多数是以班级形式出现的,所以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先锋者和主导者。
每个班主任必须学会做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具备的创新品质,对学生综合人文素质进行教育。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认为德育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
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
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
中学生的人格尤为重要。
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
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
教师对学生理解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愉快。
其次老师要从爱心出发。
从爱心出发是进行教育的前提,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是预防生铁炼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
老师有爱心,学生也能更加爱戴老师,有利加深师生的感情,以使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二、量化管理抓落实量化管理原来是经济管理中的一种方法,用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其可行性和操作性也是很强的。
叶圣陶说:“无论是改掉学生身上的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
读书养德--立德以立身.
读书养德立德以立身北戴河中学孙方岩《左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三立”,是士大夫、读书人追求的人生境界。
今天,我校开展的师德教育系列活动之“读书与立德”,正是“三立”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先谈“立学”。
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这要求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既是对人类知识营养的汲取,更是对自身人格品质的提升;读书既是滋补人身心的“保健品”,更是人心灵的“净化器”;读书犹如“充电蓄力”,催人奋进,达到超然升华的境界,其乐无穷。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多读书。
因为“读书教学,相得益彰”。
陶继新先生(山东教育报社总编辑,中国教育报记者,曾荣获《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5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说:“都说‘教学相长’,我说是‘读教相长’;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却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管有多好的现成的教案,不管有多高水平的名师,你不可能真正地克隆它,那不是你的。
《湖南教育》中也有这样的精辟之语:“一等教师创造,二等教师研究,三等教师克隆。
”而这“有神”这“创造”,归根结底得益于书籍的滋养。
如果能真正“读书破万卷”的话,我们任何的教学都会达到从容轻松、出神入化的境界。
我们常常羡慕一些特级教师,课堂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自己上课时总显得捉襟见肘,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最好的备课。
”是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应该出自内心的需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再说“立德”:指的是做人。
而为师者就要德才兼备,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
毛泽东曾为徐特立六十周岁生日写贺信说:“徐老,您是我二十年的先生,您现在仍是我的先生,您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可见徐老言传身教对伟人毛泽东一生的影响。
谈谈道德是立身兴国之本的理解
谈谈道德是立身兴国之本的理解
道德是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涉及到善恶、公正、诚实、责任等方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一直被视为立身兴国之本,这是因为道德对于个人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个人层面来看,道德是立身之本。
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道德品质包括诚实、正直、宽容、勤奋、谦虚等,这些品质不仅能够帮助个人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还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相反,如果一个人缺乏道德品质,就可能失去他人的信任和尊重,甚至会遭受社会的谴责和惩罚。
从国家层面来看,道德也是兴国之本。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就难以实现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
道德风尚包括公正、法治、诚信、友善等,这些风尚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还能够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缺乏道德风尚,就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甚至会影响国家的形象和声誉。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道德的作用,努力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同时也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为个人和国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立德与立身的关系
立德与立身的关系每个人都希望过上一个有意义的生活,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在于如何立身和立德。
立身是指在物质方面赢得成功,包括事业上的成就和财富的积累。
而立德则是指在精神和道德方面做到高尚和正直。
立身与立德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全面发展的代表。
首先,立德是立身的基础。
无论一个人有多么成功的事业或多么丰厚的财富,如果他没有良好的品德和道德品质,他的成功将毫无意义。
因为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行决定了他的处事方式和价值观,这些又直接影响着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
只有立德才能企业立身,才能让生活有真正的意义。
其次,立身促进立德的发展。
通过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和实现自我价值,一个人能够构建强大的信心和自尊心,这有助于他更好地发展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例如,一个有权势和地位的人在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时,他需要勇气、耐心和正直,这些都是需要通过立身来锻炼和培养的。
因此,立身的成功为立德提供了更大的契机和平台。
另外,立德也对立身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们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非常重视,善良、宽容、诚实和正直等美德都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敬。
在事业中,一个人的信誉和声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满正能量和正直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所以,立德能够为立身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然而,在立德与立身的关系中,并不是立身和立德可以完全独立存在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道德与物质的冲突和抉择。
例如,在商业中,一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无视道德伦理,这就是立身与立德的冲突。
只有一个人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够在道德和物质间做出明智的选择,既保持自己立身的成功,也不丧失立德的操守。
因此,一个人要想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就必须兼顾立身与立德。
立身和立德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一个成功人生的关键。
只有通过立身实现个人价值和目标,通过立德塑造高尚的品德和价值观,才能在家庭、社区和社会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实际行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方式来加强和发展立身与立德的关系。
思想品德是立身之本
教育改革,社会风 气优化,共同努力 培养未来思想品德
谢谢观看!
持续进步关键
● 05
第五章 思想品德的现代意 义
引领时代潮流
思想品德关键 连接
推动社会发展
个体与时代的纽带
思想品德的引领作 用
引领时代潮流
高尚思想品德的人
塑造民族形象
01 民族形象塑造
需要个体努力
02 思想品德关键
民族形象组成部分
03
推动国家繁荣
思想品德提升
对国家繁荣至关重要 倡导正确思想品德
02 影响社会交往
关系人际关系
03 决定人格魅力
塑造社会地位
思想品德对社会的影响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 系
增进社会和睦 改善社会氛围
促进社会稳定
减少矛盾冲突 增加社会凝聚力
推动社会发展
促进科技创新 推动经济繁荣
思想品德对未来的意义
立身之本
塑造未来命运
社会进步的保 障
决定个人发展
决定个人和社会前 途
影响整个民族
● 03
第3章 思想品德的重要作用
影响个人的成长
思想品德对个人的认知和行为起着重要作用。培养良好的思 想品德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成长,提升自我修养,塑造积极 向上的品质和态度。
构建和谐社会
正确认识和培 养思想品德
促进社会和谐
促进人际关系 的和谐
增进友好关系
促进民族团结
01 思想品德与民族精神
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风气的优化与整顿
01 优化社会风气
倡导正气
02 整顿不良行为
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03
个人与国家的共同发展
个人发展
个人思想品德培养 自我提升
以德立身XXX的崇高品质
以德立身XXX的崇高品质目录:一、以德立身的重要性二、以诚实为基础的品质三、以正直为立身之本四、以谦逊塑造卓越品质五、以慈爱感化他人的力量六、以宽容待人的崇高品格七、以奉献精神回报社会一、以德立身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优秀的文章写作家,以德立身是维持自身品质与信誉的基础。
一个人的品质反映了其内心的道德水准和道德修养,也决定了他在社会和职业生涯中的发展。
以德立身的重要性在于,只有拥有良好的品质,才能够在写作中真实传递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以诚实为基础的品质诚实是作为优秀文章写作家必备的品质之一。
诚实不仅要求我们在文章中展现真实的观点和感受,也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坦诚待人,不说谎,不虚伪。
只有以诚实为基础,才能够树立起读者对我们的信任,使我们的文章具有更高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三、以正直为立身之本正直是一名文章写作家立身之本,也是塑造个人崇高品质的基石。
正直要求我们在写作中坚守真理,不偏不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正直还要求我们遵守道义,对他人诚实、真诚。
只有坚持正直,才能够在写作中展现出真实的自我,赢得读者的敬佩。
四、以谦逊塑造卓越品质谦逊是一名优秀文章写作家不可或缺的品质之一。
谦逊要求我们对他人有尊重、关怀,不自负、不傲慢。
在写作中,谦逊是每个优秀文章写作家必备的修养,它使我们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不断改进自己的文章,达到卓越的境界。
五、以慈爱感化他人的力量慈爱是一种超越个人的崇高品质,作为文章写作家,我们在写作中也应该注入慈爱的力量。
慈爱要求我们对他人充满关怀和理解,用爱心去包容他人的缺点与过失。
只有用慈爱感化他人,我们的文章才能够真正打动读者的心灵。
六、以宽容待人的崇高品格宽容是一种包容他人、容忍差异的崇高品格。
作为优秀的文章写作家,宽容要求我们在写作中对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保持宽容和尊重。
宽容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将使我们的文章更具包容力和普世价值。
七、以奉献精神回报社会奉献精神是一名优秀文章写作家应该具备的品质之一。
第十一课在人群中挺立——德:立身之本
为什么说德是立身之本? 原因之二:德是事业成功
的基石,也是人的精神追 求,使人活得更加愉快,
更加幸福,更有价值。
道德使人愉快的原因
1、道德使人收获内心的充实,提高人的思 想境界。例如,善良是一种心理品质,也 是养生的营养素,可使体内分泌出一种有 益于健康的物质,古今中外养生学家都把 “乐善好施”视为养生的灵魂,有关长寿 老人的研究也表明长寿者多是敦厚、为善 之人。善良的行为,可引发道德愉快,一 个人坚信自己活在世上于他人有益,甚至 是他人的生活支柱,这就会成为一种精神 鼓舞和精神力量。
季羡林的人格魅力: 走在人群中,绝不会引起任何 人的注意;没有一点“大人物” 的架子;赢得了群众的极大尊 敬;从来都以真情实意相待。
探究交流: 如果你是那个报到的新生,你会怎么想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感受到季老先生怎 样的人格魅力? 如果请你在季老先生家门口留言,你会 写些什么?
如果我是那个报到的新生,我会被季老先 生的人格深深的震撼。 季老先生高尚的人格魅力,诚实守信的道 德品质。 季老先生你高尚的人格,深深的震撼着我 ,我将以你为榜样,终身向你学习,为社 会多做贡献。
3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 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 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星 ,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这 说明道德是( ABCD ) A、德,是立身之本 B、德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C、德是人的精神追求 D、讲道德的人的格言。
金钱买不来品德权力换不来品德邪恶压钱买不来品德权力换不来品德邪恶压不住品德历史忘不了品德而且越是在金钱和权力面前越是在邪恶猖獗的时候越是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品德越是闪光越是具有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
第十一课
在人群中挺立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中,要 求我们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 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 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段话告诉我们,道德在人生之中的重 要意义。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不要讲道德 呢?道德对我们来说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为什么说道德是修身之本
为什么说道德是修身之本人们常说,欲立身,先立品,人无品不立。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人们推崇赞颂的、难以忘怀的是那些道德高尚、操守洁净的人。
如尧、如舜、如屈原、如包拯、如岳武穆、如文天祥……人之与品德,犹如土地与水。
土地失去了水,就变成一片焦土;人没有了品德,就变成行尸走肉。
地势低洼之处水最充盈,品德高洁之士人最敬仰。
优良的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
人要有智慧与才能,更要有良好的修养与品德。
考核国家公务员,“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德是第一位的,能是第二位的。
因为德是一个人的灵魂。
司马光曾这样评价人的德与才: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我们都知道萧何、张良、韩信称作“汉初三杰”,为什么没有陈平呢?是人们吝惜这一个“职称”名额?显然不是,因为“汉初三杰”称号是后人追加的,此时陈平早已作古,不会再和时人争待遇。
是功勋不够卓著?更不是。
有一个成语“六出奇谋”,就是指的陈平曾为高祖刘邦六出奇计,其中用的反间计,离间了项羽与范增的关系,为西汉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究其原因,主要是“德”上欠缺,盗嫂、受金的“腐败行为”与“杰”的称号实在是不相匹配。
与陈平相比,四岁让梨的孔融、7岁破瓮救友的司马光,显得微不足道,而他们的故事却代代相传,就在于他们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万世而铸人品,荡正气而震四海,已成为我们伟大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再拿李真与郭秀明相比较:李真,28岁当上省领导秘书,在7年间跃升至正厅级的省国税局局长;少年得志,前程似锦,其才华自然是翘楚不凡,这一点我们肯定不会怀疑。
为什么不可一世的李真会因福得祸,38岁就被“双轨”,二审被判死刑?原因就在于“德”出了问题。
私欲膨胀,作风败坏,飞扬跋扈,仗势压人,招摇撞骗,有些所作所为不仅一点道德都不讲,甚至没有人性。
等待他的只能是正义的枪声。
而郭秀明,只不过是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我们党的一名十分普通的基层干部,可他去世后,村民们自发连夜在村口为郭秀明树起了功德碑。
对道德是立身兴国之本的理解
对道德是立身兴国之本的理解
以下是对道德是立身兴国之本的理解:
1、道德是个人品质的基石: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其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个人行为的准则和价值观。
一个有道德的人会遵循正确的行为准则,对待他人以诚,对待工作以责,对待自己以俭。
这样的品质是立身处世的基础,也是获得他人信任和尊重的前提。
2、道德是社会和谐的保障: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个体的行为和价值观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如果每个人都遵循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权益,维护公共利益,那么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有序。
道德能够起到调节人际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保障。
3、道德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在经济发展中,道德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的道德水准决定了其产品质量、服务态度和社会责任。
一个有道德的企业会注重环境保护、劳工权益、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责任,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这样的企业更具竞争力,能够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4、道德是国家繁荣的根基: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国民的道德素质。
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决定了其政治清明、社会公正的程度。
一个有道德的国家会注重民生福祉、维护公平正义、弘扬民族精神,从而凝聚民心、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一笑三语:品德、品行、品位——以德为本以行立身
一笑三语:品德、品行、品位——以德为本以行立身
昨天三语写了“三位,”——地位、定位和品位,有朋友说写好,能否再把品位详细谈一下。
我认为品位要有两个因素组成,一是品德高尚、二是品行高洁。
这样才能品位高雅。
品德是讲价值观,是由内心的道德信念、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等因素构成。
就其实质来说,是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的产物。
从其对个体的功能来说,如同智力是个体智慧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一样,品德则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
简单说,所谓个人品德,即个人的道德品质,也是一个人德性或品性,是一个人内在的思想和内心所追求的价值观。
而品行则是一个人依据一定的品德准则,通过外在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理念、思想、认识和品质行为等,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在素养、人格魅力和道德水准。
也就是说内在品德是由外在品行表现出来的,外表的品行则彰显出一个人的素质、文化、修养和生活格调,从而体现一个人的格局品位。
品位是确定人的地位标志。
品位高低源自内心的品德和外在品行之优劣。
我常说一个品德高尚、品行高洁的人,一定是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品位高雅的人。
范云峰庚子四月廿二郑州早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说高尚的道德品质是立身之本?
许嵩N代弟子
武昌理工学院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
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意大利诗人但丁也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道德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再来看看我国,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
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
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
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
综上所述,正如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所说,道德情操永远种植在人的心灵里,人既要"利己"也要"利他",唯有此,人类才能永恒。
温总理曾在多个场合中提到了亚当·斯密的这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并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的演讲中指出,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
为何这本书有如此的魅力,
读过之后才领悟。
在物欲膨胀、道德濒临崩溃、心理危机日益深重的时代,斯密的道德哲学体系将引导人们穿越昏暗的私欲“丛林”,小心地呵护心中的道德烛光,带给读者心灵的满足。
亚当·斯密在
这本书中指出,人天生是社会的动物,时刻生活在他人的评价之中:为了顾及他人的感受,人不得不对自己原始的激情加以节制和改造,从而产生羞耻心和荣誉感,这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他把看到
或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产生的“同情”,看做是人类天赋的基
本美德,他认为,情感的互动构成了社会生活天然的项链,道德和
正义对于社会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些成就足以让许多人感到惊喜和自豪。
但是,认真审视我国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从中可以看到诸
多隐患和不安。
慷慨、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等人性美德被排斥、
被贬低,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不道德的情感包围着人们。
在这样的时代下,《道德情操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警醒世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观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将“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种植在人的心灵里。
三鹿奶粉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瘦肉精事件让我们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们已将自私和贪婪发挥的淋漓尽致。
嫌贫爱富,仗势欺人,恃强凌弱的事件网上每天都有报道,亚当·斯密所讲到的“同情心”几乎都已泯灭。
追求财富,满足虚荣已经成了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
对这一问题亚当·斯密做出了理性的分析。
他指出,真正让我们动心的不是安逸享乐,而是虚荣,但虚荣总是有赖于我们对自己能够得到关注和认可的信心。
富人为他的财富而骄傲,是因为他觉得财富自然会为他带来全世界的关注,而他心中所有由此而生的快意都很容易得到世人的认同。
这种感觉使他的虚荣心极度膨胀,也使他更加看重自己的财富,甚至超过了财富为他带来的一切。
相反,贫困让穷人感到耻辱,因为他觉得人们因为他穷而看不起他,即使偶尔注意到他,也不会同情他的痛苦和不幸。
尽管默默无闻还不等于被人否定,但是低下的地位让他们得不到尊敬和认可,从而走向悲观失望。
斯密的分析将人性的本质暴露的一览无余,让人自惭形秽,无地自容,但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摆脱财富的支配,坦然面对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纠正自己那些不道德的行为。
时代在变迁,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永远不应消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应是每一名公民都遵循的人生准则。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如果我们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么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
正如书中所说“虽然我们有效地善行,很少可能延伸至任何比我们自己的国家更广阔的社会,但我们的善意,却没有任何范围的限制,可以包含整个无限的宇宙。
”
“三严三实”从精神支柱、价值追求、行为规范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新时期优秀党员干部的精神特色,既是正心修身的思想守则,也是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
严以修身是基础,严以修身指的是“加
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
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
善人品,提高人生境界,才能自觉慎权律己、真心履职尽责。
严以
用权是关键,严以用权指的是“权为民所用,按规则、按制度行使
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党员
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用于为人民谋利益时,才能体现其
价值;一旦将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就会从公仆沦为公敌。
权
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