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讲学案

合集下载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课时1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岳麓版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课时1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岳麓版
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__家__族__等__级____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①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保障各级贵族享受 “_世__卿__世__禄___”的特权。 (5)作用②有利于凝聚_宗__族__,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③强化以__大__宗___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6)保障:礼乐制度 ①含义:周朝制定的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②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___宗__法__分__封__制__度__ 工具。
考点二 商鞅变法(选修1)
1.背景
( 特1征)时代① ② ③春 随 “秋 着百战 经家国 济争时 基鸣期 础”, 的局社 变面会 化的生 ,出产 地现力 主,发 阶法展 级家, 要思促 求想进 改为了变革土法旧地提制私供度有了。制思的想确武立器。。
考点三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 (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农业的起源
(1)发展历程:由采集经济向__种__植___经济发展。 (2)地域差别:北方以__粟__麦___生产为主,南方以__水__田__稻__作____生产为代表。 (3)产业结构:以__种__植__业___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主要家禽:有猪、马、牛、羊、鸡、狗等。
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
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
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
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石培华《中国历史纵
┃解读史料┃
1.史料一从历史评论角度分析说明了西周政治制度的变化及影响,主要从相对 制度的变化、分封主体、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 度评述了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学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学案

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一、农业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2.耕作技术(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3.水利工程(1)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2)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4.经营方式(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特点a.生产方式: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

b.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

c.生产结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④评价a.积极方面: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b.消极方面: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5.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井田制①内容a.土地属于国家,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

b.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c.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剥削和奴役。

②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3)封建土地私有制①原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②确立a.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③问题:土地兼并和集中,政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二、手工业1.经营形态及特点(1)官营手工业①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

[K12学习]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

[K12学习]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

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一、先秦时期的思想1.“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背景①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③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出现私人讲学,形成一些思想流派。

(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4)影响①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文化: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先秦诸子思想二、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1.科技(1)夏朝:出现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春秋战国:使用硫磺和硝石,为火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3)战国: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2.汉字(1)起源: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成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绘画(1)分类:以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在表现技法上,分为工笔与写意。

(2)成就①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②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4.文学(1)《诗经》①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②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③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④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①创始者:屈原。

②特点: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感情。

③代表作:充满浪漫主义风格的《离骚》。

考点一“百家争鸣”的背景、内容与影响1.百家主张反映不同的时代要求(1)儒家思想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其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但在奴隶制瓦解的时代,其思想未被重视。

②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以适应封建统治的要求。

[精品]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学案

[精品]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学案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阶段特征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

依据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政治上: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

经济上: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思想文化上: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其中,“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王位传承的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分封制三、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特点: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4.内容(1)分为大宗和小宗,但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2)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3)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1.目的: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2.内容: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古代中国_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专题一中华文明的奠基_先秦专题总结提升课件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古代中国_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专题一中华文明的奠基_先秦专题总结提升课件

史料——史事推理和论证的基石 1.史料的概念: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 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 程的痕迹,详细的说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
史料是研究历史、获取历史结论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在历史 研究与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鉴别运用史料, 解读获取信息,史料实证,加强处理史料的能力,也是历史学 科素养的要求,更是高考“解读和获取信息”能力范畴。正确 处理史料,要求对史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处理,从而获取有效信息,为解答试题提供必要 的帮助。
解析:选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 鸣局面,人们的思想活跃,所以为各流派塑造孔子的形象提供 了条件,故选 D 项。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与古希腊城邦的差异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 政治结构 逐渐走向统一的帝国 古希腊城邦 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 立于希腊世界 商品经济发达,农、工、 商业并重
[对点训练] 2.1889 年,梁启超对比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国体,认 为中国周代和古希腊的国体相同点最多。中国周代和古希腊政 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解析:选 D。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得出答案,古希腊没有分封 诸侯,故排除 A 项;周代和古希腊均无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故排除 B 项;周代并非小国寡民,故排除 C 项;古希腊前期和 中国周代都是贵族政治,古希腊城邦林立,中国周代也是诸侯 国林立,故选 D 项。
经济发展 大多以农为本, 重农抑商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
古希腊城邦
各诸侯国权力日益强大, 出现共和政体,王权衰微, 政治制度 最终发展为君主专制制 度 依托大河和农耕创造辉 文化特征 煌的文明, 文化具备多元 化特征, 但不能改变封闭 和保守的特点 个别城邦建立较发达的民 主政治 依托海洋孕育灿烂的文 明,具有开放性、创新性 和多元性特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学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学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 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实行□01王位世袭制,传承方式是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2.政治特点:通过□02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1)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 权力的分配制度——分封制1.前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王室强大。

2.目的:维护周天子的有效统治。

3.对象:□01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4.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5.核心:周天子将王畿以外的□02土地和□03人民分封给诸侯。

6.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7.诸侯权力: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04武装、征派赋役。

8.瓦解(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05独立性,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干涉和控制;(2)原因:封国诸侯具有相对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增强,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

(3)表现①周王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挑战周王室的权威,如楚庄王问鼎等。

②诸侯国之间:为争夺霸权,相互兼并、相互战争,“春秋无义战”是其最突出的表现。

③诸侯国内部:卿大夫夺位,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9.影响(1)积极:加强了对□06地方的统治;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扩大了统治区域;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使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2)消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是导致诸侯国分裂割据混战的根源。

三权力的继承制度——宗法制1.起源:从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3.内容: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建立起大宗、小宗体系,形成□03宗族内的等级关系和政治上的隶属关系。

4.特点:□04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05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精品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精品

◆读史指导
(1)史料1是图片史料,为周代世系略图。解读史料时要把握图片中不同
身份之间的关系以及“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等信息。 (2)史料2属于文献史料,武则天和狄仁杰主要围绕王位继承进行争论,因 此理解“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 庙不祔姑”是关键。①是指新死者附祭于先祖。 (3)史料3属于现代评论史料。②说明了宗法制虽然不存在了,但其对后 世的影响还很大。③中“亲贵合一”强调国家政权与血缘家族组织紧
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④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
——柳宗元《封建论》
◆读史指导 (1)史料1属于文献史料,主要论述分封制的特点。①强调诸侯要定期派
使臣或亲自朝见天子。②说明分封制下等级森严,要尊卑、长幼、上下
有序。 (2)史料2是评论性史料,强调分封制的目的和对其发展的认识。③说明 诸侯国集结在周天子的周围,维护周朝的统治。④体现了东周时出现了 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
第1讲
考纲要求
先秦时期的政世袭制;②王权的神秘色彩
(2)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①分封制;②宗法制
(3)商鞅变法△
本讲考点
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考点2 商鞅变法△
考点1
1.商朝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代贵族以① 血缘关系 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 实体。 (2)② 神权 和王权紧密结合,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专题概览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它经历了从原 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
政治 (1)夏商时期,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商代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表现为神 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2)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3)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衰落,官僚政治兴起,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地方分权走向中央集权 经济 (1)生产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过渡 (2)经营方式从集体劳作向个体农耕发展,小农经济成为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3)土地制度从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 (4)手工业和商业上“工商食官”的限制被打破,私营工商业得到发 展,“抑商”政策确立 思想 (1)“百家争鸣”是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文化 (2)文学方面,诗歌成为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2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2

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一、农业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2.耕作技术(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3.水利工程(1)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2)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4.经营方式(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特点a.生产方式: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

b.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

c.生产结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④评价a.积极方面: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b.消极方面: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5.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井田制①内容a.土地属于国家,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

b.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c.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剥削和奴役。

②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3)封建土地私有制①原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②确立a.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③问题:土地兼并和集中,政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二、手工业1.经营形态及特点(1)官营手工业①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版 B版)课件: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版 B版)课件: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
知识拓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之一——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 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掌握“时空观念”是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 求,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科学地使用与时空有关的概念术 语、古今地图、大事年表等阐述中国及世界历史的进程;依据历史的纪年与时序建构历史事 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3.(2015江苏单科,1,3分)《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
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
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C.郡县制源自B.三公九卿制 D.郡国并行制
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贵族朝会时,天子、三公、诸侯、诸伯、诸子、九夷、八蛮等都有 严格的列位礼节,这种礼仪规定体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特征,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 料中的“贵族朝会”特征不符。
2.(2017课标Ⅰ,24,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 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 A 材料中分封的卫、鲁和燕都位于周的东部,原属于殷商文化的分布区。周将王室 成员分封到这些地方,推动了殷商文化与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这些地区对周文化的认 同。故选A项。周代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周王室并未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C项错误;早在夏商时期,贵族世袭特权已经确立,故D项 表述不当,排除。 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选D项。对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不熟悉导致失误。随着早期国家的出 现,贵族世袭特权已经确立。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共20张PPT)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共20张PPT)

-4-
一、远古时代 实行禅让制;刀耕火种;最早培植粟和水稻;学会了养蚕缫丝技术; 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二、夏、商、西周时期 1.政治 (1)王位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分封制与宗法制 项目 分 封 制 宗法制 周王分封土地和人民给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维系政治 内容 诸侯;诸侯拱卫王室 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嫡长子继承,其余各子分封 保证贵族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 作用 加强了王权,巩固了统治 止内部纷争 联 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 系 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和纽带
-5-
2.经济 (1)农业:以石器为主,出现少量青铜农具;井田制(土地国有制)是 主要的土地制度。 (2)手工业: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商周青铜铸造水平高超;商代出 现原始瓷器,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3)商业:西周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 3.文化 (1)商朝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殷周时期出现了“金文”。 (2)周朝制定了礼乐制度,即周礼。 (3)“学在官府”,即官府垄断教育。
-8-
②影响: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 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2)科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记数法;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 和《石氏星表》等科技成果和著作。 (3)文学艺术 ①《诗经》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丰富,语言质朴,体现了 现实主义风格。 ②战国时期的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 裁——楚辞。
-9-
四、秦朝 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中 央 地 方 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权独尊 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 和监察事务;九卿为三公之下的具体行政部门长官 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练习一、选择题1.(xx北京东城期末)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写道:“中国最伟大、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在兵连祸结的时代,即完成政治统一之前。

”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经世致用,工商皆本”2.(xx北京朝阳期中)“仁”字出现于《尚书》,春秋时使用率较高并由孔子将其提升到哲学高度。

孔子认为( )①仁的基本含义为“爱人”②爱无等差,消除亲疏之别③“忠恕”是实现仁的路径④“势、术”是成仁的依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xx北京丰台期末)下列属于孟子主张的是( )A.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B.恻隐之心,人皆有之C.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4.(xx北京西城期末)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些思想家认为人性本恶。

基于此认识,有人主张以礼乐来规范,也有人主张用法治来震慑。

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孔子庄子B.孟子荀子C.荀子韩非子D.孟子韩非子5.(xx北京海淀期中)战国时一位思想家认为:挺直的木材,不需要矫直,因为它的本性挺直;弯曲的木材,需要蒸烤、矫揉,才能挺直。

一般人的本性恶劣,需要圣人的礼义教化,才能归于善良。

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庄子6.(xx北京东城期末)《诗经》《楚辞》既是中华文学宝库的瑰宝,也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的第一手材料。

《诗经》《楚辞》中都出现了一百多种植物。

其中“稻”“黍”等作物两者都有记录。

由此可以推论出( )A.经济重心已移至长江流域B.“稻”“黍”等作物已经广泛种植C.外来高产农作物大量引入D.《楚辞》成书时间略早于《诗经》二、非选择题7.(xx北京文综)(节选)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新】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

【新】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时空坐标单元概览]考点1|先秦时期的政治[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神权色彩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4(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5.演变(1)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

(3)秦汉时期:秦始皇大一统,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汉初又兼采之,实行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4)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性质不全相同,仅为皇权体现。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1.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2)建立起大宗、小宗体系,形成宗族内等级关系和政治上隶属关系。

3.实质按父系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4.影响(1)使宗统和君统结合起来,强化了王权。

(2)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了分封制的推行。

(3)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的分封。

(4)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如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

(5)其内涵仍体现在当今日常生活和观念中,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天下一家”等观念的形成。

2019一轮复习历史教案:-第一章-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2019一轮复习历史教案:-第一章-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等制度的内容, 影响。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主张。
难点: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小农经济的产生, 百家争鸣的背景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讲授法、探究法
使
通过通史复习的模式让学生对先秦时期的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从原始社会、夏
商西周和东周等阶段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去整体感知历史。同时着重讲解西周的
知识梳理:
原始社会: 氏族----血缘(体现早期政治制度的血缘特 性)
原 农
始业
社手 工
会业
起源:采集—种植 区域:北:旱地;南;水田 特色: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工具:刀耕火种 制陶:彩陶、黑陶、白陶
纺织业:养蚕缫丝
一、政治上: 国家政权产生发展
(一)夏商西周的政治文明 夏朝: 第一个国家政权(形成标志), 世袭制出现 , (生产力 发展, 私有观念出现)
先 夏:前 2070—前 1600 秦 商:前 1600—前 1046
西周:前 1046—前 771 东周 春秋:前 770—前 476
战国:前 475—前 221 秦汉:前 221—220 魏晋南北朝:221-589 隋唐:589—907 宋元:907—1368 明清:1368—1840(鸦片战争前)
概念解读
先秦: 指秦朝统一以前的历史时代, 起自远古人类产生时期, 至 公元前 221 年, 秦始皇灭六国为止。 方国: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 有的学者 把这种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 苏秉琦先生对“古国”和“方国” 的定义是:“古国指高于部落以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 “即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 “红山文化在距今五千年以前, 率 先跨入古国阶段”。“古国时代以后是方国时代, 古代中国发展到 方国阶段大约在距今四千年前。也有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部 族国家”或“早期国家” 。所谓“部族”, 是指由原始时代的部 落组织衍变而来的、以血缘(族姓)联系为基础的社会集团, 它是 中国国家的早期形式。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文档:第1部分 第1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精品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文档:第1部分 第1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精品

第一单元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时空坐标单元概览]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考点1|先秦时期的政治[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神权色彩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4(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5.演变(1)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

(3)秦汉时期:秦始皇大一统,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汉初又兼采之,实行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4)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性质不全相同,仅为皇权体现。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1.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2)建立起大宗、小宗体系,形成宗族内等级关系和政治上隶属关系。

3.实质按父系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4.影响(1)使宗统和君统结合起来,强化了王权。

(2)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了分封制的推行。

(3)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的分封。

(4)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如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中华文明的奠基_先秦第2课时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课件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中华文明的奠基_先秦第2课时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课件

3.史料三指出了官营手工业者的组成与管理特点, “使雕琢文 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信息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专门 设置官员管理手工业,说明当时手工业生产采取了工商食官的 政策。 4.史料四主要从生产工具改进和技术进步角度,说明了农业生 产的发展对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等社会转型的 影响。
1.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 素有哪些。 [尝试解答]
提示 有利因素:政府重视,官员的动员、引导;耕作工具的不 断改进;农民的辛勤劳动。不利因素:自身具有脆弱性,受自 然条件制约。
2.根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展对 当时社会转型的影响。 [尝试解答]
提示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使井田制逐渐瓦解, 土地私有制逐渐 形成;加速了宗法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最终确立; 引起百家争鸣,促进思想解放。
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交换少,生 产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3)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 性格。 (4)脆弱性:规模小,水平低,分散经营,难以抵御天灾人祸, 易破产。
原因:先秦时期,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 ①集体劳作 特点:土地国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牛耕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______推广, 生产力提高,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个体农耕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 自足。 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商业 (1)远古: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2)西周:货币需求数量增加,流通骨贝和铜贝。
市井 ”商 (3)春秋战国: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出现“______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单元高效整合学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单元高效整合学

第1单元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经济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政治方面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分封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向封建的官僚政治演变文化方面礼乐制度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春秋后期,私学兴起,平民阶层加入了知识分子队伍,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民族关系“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军事方面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各民族频繁迁徙和交往,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秦统一后确立起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春秋战国以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结果,而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决定了秦朝经济、思想文化的独特特点。

(1)从经济折射点来看:封建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中的大一统思想直接影响了度量衡、货币、文字的统一;强有力的中央集权通过重农抑商政策,保护了分散的小农经济,促进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但是却抑制了商业的发展。

(2)从思想折射点来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基础是法家思想,法家的中央集权与统一的思想,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但法家残酷的集权思想导致了秦朝“焚书坑儒”局面的出现,摧残了文化,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三、秦汉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1.政治方面: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全国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学案

(全国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学案

1专 题 一 中 国 古 代 文 明 的 奠 基 ———先 秦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 带有浓厚 的 迷 信色 彩 形 成 了 一 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政治结构 最高执政集团 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实 行 严 格的 等 级 制 度 政 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考点二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 人们开始使用 铁农具 和牛耕并将其逐渐 推广 出现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 垄作法 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 都江堰泽被后世 2 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商周时期的井田制 一切土地属 于 国 家本 质 是 国 王 代 表整个贵族占有土地土地私有制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 大量私田开垦 井田 制遭到破坏公元前 年 鲁国实行 初税亩 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 有的合法性 战国时期商鞅 变 法 废 除 井 田 制 以 法 律 形 式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3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时间 春秋战国条件 生产技术的进步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内容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男耕女织 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地位 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 中 国 传 统 农 业 社 会 生产的基本模式评价 农民拥有一定的土 地农 具 耕 畜等 生 产 资 料 具 有生产积极性 农 民 努 力 提 高 耕 作 技 术 为 我 国 农 业 的 精 耕 细 作作出了重要贡 献 但 小 农 经 济 经 营 规 模 小 农 民 遭 受 地 主 阶 级的沉重剥削 承担沉重的徭役 因而十分脆弱 多数农民 家 庭 容易陷于贫困 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4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商周时代 青铜 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期 中国 已有铁器 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距今四五千年 我国已养蚕缫丝 商朝时已有织机 5 古代商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 官府控制商业的 局 面 被 打 破 商 人 社 会 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商鞅首倡 重农抑商 内容 农业 是本 业 工 商 业 为 末 业 鼓 励 农 业 生 产 限 制工商业发展目的 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 收 巩固封建统治(1) 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小农经济 一般指 自 耕 农 经 济 其 特 点 是 以 家 庭 为 生 产 生 活的基本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 小农经济 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商品经济 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 包括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进取性 (2) 冶铁技术的发明对社会进步产生的积极作用 铁器的使用 增强了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 促进了社会生产 的发展 使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劳动成为可能 小农经济应运而 生 铁器的使用使 大 量私 田 得 以 开 垦 加 速 了 井 田 制 的 瓦 解 和土地私有制的产 生 由 此 可 见 铁 器 的 使 用 有 利 于 春 秋 战 国 时 期的社会转型小农经济 考点三 “ 百家争鸣” 及科技文化一、“ 百家争鸣” 1 背景 春秋战国时 期 中 国 社 会 发 生 重 大 变 革 士 阶 层 活 跃 受到统治者重用 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 私人讲学出现 平民开始接受教育 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 发展学术为宗旨的 学者和思想流派2 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了中国思 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 和道德准则 道家思想构成了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 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的理论武器 二、科技与文学艺术 (1) 诸子百家的天命观 老子 天 法 道 道 法 自 然 道 是 万物 的 本 原 凌 驾 于 天 命 之上 剔除了 天命 的绝对权威 孔子 立足于怀疑鬼神的存在和人事优先的考虑既重视人 的主观努力 又不完全否定 天命 的存在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人要遵循 自 然 发 展 的 规 律 发 挥 主 观能动性 去改造自然(2) 诸子百家的治国思想儒家 推崇 人 治 和 德 治 即 治 国 时 偏 重 人 的 作 用 实行 仁政法家 提倡 法治 主张用法令来统一思想和行为 建立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道家 主张 无为而治 即 不 要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34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7主题一 基于血缘的制度探索———分封制与宗法制续表———柳宗元《 封建论》史料 2 西周宗法制示意图宗者,何谓也? 宗者,尊也。

(新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讲学案

(新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讲学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考纲解读分析解读先秦时期,指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以前的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时期。

就命题规律而言,有以下特点:(1)从题型看,政治、经济部分多为选择题,思想部分如“百家争鸣”等内容多结合社会热点命制非选择题。

(2)从内容看,分封制、宗法制、小农经济、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等属于重点考查的内容。

(3)从形式看,原始材料、图片、表格的运用较多,多以此创设新情境。

(4)从难易度看,政治、经济方面试题较为简单,诸子百家思想方面试题较难。

从备考的角度,有如下建议:(1)以文明史观为指导,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整体把握先秦时期中国历史的阶段特征,得出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奠基时期的结论。

(2)以联系的观点,把握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如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与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巨变密不可分。

(3)把握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如分封制、宗法制、小农经济、重农抑商等。

命题探究五年高考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17江苏单科,1,3分)《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答案 B2.(2017海南单科,1,2分)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答案 D3.(2016课标Ⅲ,24,4分)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答案 B4.(2016海南单科,3,2分)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先秦知识16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先秦知识16

第一单元先秦——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时空坐标单元概览][阶段特征]先秦时期,即从远古时代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

政治方面: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

其以分封制、宗法制最为重要,其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巩固主权为目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散。

经济方面: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古代以农立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受到其制约。

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变化带来了思想界的空前活跃,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纷纷登场,提出各种各样的治国方案;与之相适应,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这些都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时空坐标]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考点1|先秦时期的政治【考纲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识记—考点清单】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神权色彩: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4.影响(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5.演变(1)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

(3)秦汉时期:秦始皇大一统,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考纲解读分析解读先秦时期,指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以前的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时期。

就命题规律而言,有以下特点:(1)从题型看,政治、经济部分多为选择题,思想部分如“百家争鸣”等内容多结合社会热点命制非选择题。

(2)从内容看,分封制、宗法制、小农经济、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等属于重点考查的内容。

(3)从形式看,原始材料、图片、表格的运用较多,多以此创设新情境。

(4)从难易度看,政治、经济方面试题较为简单,诸子百家思想方面试题较难。

从备考的角度,有如下建议:(1)以文明史观为指导,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整体把握先秦时期中国历史的阶段特征,得出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奠基时期的结论。

(2)以联系的观点,把握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如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与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巨变密不可分。

(3)把握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如分封制、宗法制、小农经济、重农抑商等。

命题探究五年高考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17江苏单科,1,3分)《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答案 B2.(2017海南单科,1,2分)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答案 D3.(2016课标Ⅲ,24,4分)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答案 B4.(2016海南单科,3,2分)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答案 B5.(2015江苏单科,1,3分)《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答案 A6.(2015浙江文综,14,4分)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答案 D7.(2014课标Ⅱ,24,4分)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答案 C8.(2013课标Ⅰ,24,4分)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答案 C9.(2013广东文综,12,4分)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答案 B10.(2017北京文综,37,10分)(节选)儿童:成长、保护与发展材料一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1)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

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

(10分)答案参考答案要点(1)称谓:幼学、舞勺、束发、及笄、舞象、弱冠。

简析:先秦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贵族根据礼乐制度培养子弟;依据儿童年龄划分学习阶段;男女要求不同;学习礼乐目的在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稳定统治秩序。

教师用书专用11.(2016江苏单科,1,3分)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答案 D12.(2015上海单科,32,3分)“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

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答案 A13.(2014广东文综,12,4分)“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答案 A14.(2013海南单科,2,2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答案 B15.(2013山东文综,9,4分)《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答案 B16.(2013浙江文综,14,4分)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 D考点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1.(2017课标Ⅱ,24,4分)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答案 A2.(2015课标Ⅰ,24,4分)《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 C3.(2013江苏单科,1,3分)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答案 B4.(2013海南单科,8,2分)右图反映的是(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答案 B教师用书专用5.(2016上海单科,5,2分)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

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原因结果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③农民起义频繁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D考点三“百家争鸣”及科技文化1.(2017课标Ⅲ,24,4分)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答案 A2.(2017海南单科,2,2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勿以恶心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答案 A3.(2016海南单科,4,2分)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答案 A4.(2015课标Ⅱ,24,4分)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答案 C5.(2015山东文综,13,4分)《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答案 C6.(2015海南单科,1,2分)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答案 B7.(2014山东文综,13,4分)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 A8.(2014海南单科,1,2分)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答案 D9.(2014重庆文综,1,4分)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

该作品是( )A.《诗经》B.《老子》C.《庄子》D.《离骚》答案 D10.(2013课标Ⅱ,24,4分)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答案 B11.(2013江苏单科,21,6分)(节选)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