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昊青绿山水画赏析——以《千峰竞秀图》为核心

合集下载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以描绘自然风景为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国画山水十大名画的赏析:
1.《千里江山图》:作者为北宋画家王希孟,画面描绘了长江流域的壮美景色,色彩鲜明,构图恢弘,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

2.《白雪山图》:作者为南宋画家谢赫,画面以太白山为背景,表现了独特的山水风貌和自然景观,形式上极具表现力。

3.《水墨花鸟图》:作者为明代画家徐渭,画面以花鸟为主,运用水墨技法,表现出极具生动感的自然景观,是中国画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4.《清明上河图》:作者为北宋画家张择端,画面描绘了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构图精美,色彩绚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之作。

5.《渔舟唱晚图》:作者为宋代画家马远,画面以渔船为背景,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人文情感,是中国山水画的杰作之一。

6.《富春山居图》:作者为元代画家黄公望,画面描绘了江南富春山的壮美景色,线条流畅,色彩淡雅,富有古典气息。

7.《十八学士图》:作者为明代画家顾恺之,画面描绘了唐代十八位文学巨匠的生活场景,构图繁复,细节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8.《红楼梦图》:作者为明代画家高鹗,画面描绘了《红楼梦》的故事情节,构图精美,画风细腻,是中国文学与绘画的结合之作。

9.《山水十二屏》:作者为清代画家郑板桥,画面描绘了中国南方的山水景象,构图严谨,色彩和谐,是中国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10.《八大山人千里江山图》:作者为清代画家八大山人,画面描绘了中国南方的江山美景,构图简洁,意境深远,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

五代山水画的特点

五代山水画的特点

五代山水画的特点
1、五代美术山水画是本质上的士人文化,它的创作群体中虽有宫庭画家参与,但受众大都是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崇拜自然山水,希望看到画中的山水有一定的真实性,使人在“坐卧向之”,的欣赏中如同在真山真水之中游历一样,这样的审美需求使得山水画创作在五代时期提出了求“真”的要求,要求山水画的创作特别地注重外部自然,力求真实地描绘外部自然,山水画大家荆浩为了在画中真实地表现出深谷之中古松的“翔鳞乘空”之势,竟深居山谷之中,对景写生“数万木”,可见其竭力求真的态度;
2、五代美术山水画是以“生命的律动”为表现的目地,以笔墨为主要的造型手段,用毛笔的线纹及墨色的浓淡来表达生命的情调,并通过这种情调去透入物象的核心,“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与两洋风景画相比的特别不同之处。

中国水墨山水画剖析

中国水墨山水画剖析

追寻中国水墨山水的足迹——《名画百篇赏析》第二章第二节一、教学设计思路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名画百篇赏析》教材的着眼点是提高人的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整合发展。

从地位作用看:本课与上几节课的审美内容相比是换了欣赏的角度。

因此教学上要重在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审美经验,为培养创意思维的素养打下基础。

从教学内容看:本课教材共分7节,分别介绍了水墨山水画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和特点。

这些内容井然有序。

从学情分析看:职业学校学生总体对反传统作品在审美上难认同。

因此要创设有趣的情景,通过问题、讨论、赏析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水墨山水画的发展及其特征。

2.能力目标:感受中国水墨山水绘画与表达内心的体验。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审美习惯,拓展视觉感受的范围,增强探索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水墨山水不同时期的特点,因为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重要意义。

2.难点:对于不同时期水墨山水画所表达的文人雅士的心境有一定困难。

如果不能理解,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这幅画的用意与情感,导致无法正确欣赏作品。

便会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法与学法:1. 教法(1)情景教学法(2)引导探究法2.学法(1)自主体验法(2)合作讨论法五、课时/教具准备1.课时:2课时2.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比较式导入屏幕出示唐代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与王维的《雪溪图》。

问题一:绘画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青绿山水画——水墨山水画问题二:绘画的手法上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江帆楼阁图》比《雪溪图》在设色上来的更加富丽堂皇、金碧辉煌、尊贵豪华。

而《雪溪图》画面来的更加安逸、恬静、安详。

图1:导入图示设计意图:用直观画图导入,简洁明了,使学生进入水墨山水画前有了清晰的引导图,揭示水墨山水画的开端。

千峰竞秀万木争春图风景讲解

千峰竞秀万木争春图风景讲解

千峰竞秀万木争春图风景讲解
在圆满落幕的荣宝2011年秋拍《深切的怀念——白雪石作品专场》,艺术大师白雪石给我们一个“白家山水甲桂林”的艺术享受,专场成交结果表现不俗,同时它也将当代艺术推向了更加坚挺的市场趋势。

此次荣宝迎春拍卖,这件白雪石精品力作《千峰竞秀》继将成为藏家角逐的对象。

在横向展开的画面里,千峰环绕、云雾迷茫的臂弯中,一湖平如镜的水,倒映着山的影,待渡的渔船和木筏在湖中搁浅,山脚的村舍也进入了画的屏。

寻美,美在这里,美在漓江,美在画笔之下。

白雪石(1915.6.12-2011.4.22),男,斋号何须斋,北京市人,自幼习画,早年师从赵梦朱,后拜梁树年为师,1937-1948年期间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同时参加湖社画会和中国画研究会;后执教于北京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学院,后在中央工艺美院任教,还兼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多次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绘制巨幅国画;多次出国举办画展;他的山水画师宗北派,旁及南派,广采博取,兼收各类画种之精华,具有宋画之严谨,元画之轻快,水彩画之秀润,版画之纯净而具装饰美;其中尤以桂林为题材创作的青绿山水画最能体现和代表白雪石的绘画风格。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国画山水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流派,通过描绘山水自然景观,表现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以下是中国国画山水史上十幅著名的名画赏析。

1.《寒山拾得图》这幅画是元代文人画家夏圭的代表作,他通过绘制冷峻的山岳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画中的人物形象含蓄而又富有内涵,让人在沉思之余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2.《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北宋名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作。

画面以江山为主题,将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融为一体,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繁荣和美好景象。

画面中的山水风光、建筑物和人物形象都精细细致,耐人寻味。

3.《溪山行旅图》这是南宋时期画家马远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山水、建筑、植物和人物,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感悟。

画面中的色彩清新淡雅,托出了自然的恬静与无穷魅力。

4.《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山水画之一。

画面中除了细腻的山水画面外,还描绘了市井百态和民俗文化,将山水画与人文画融合,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奇妙魅力。

5.《千里江山图》明代画家徐渭的代表作,画面宽阔恢弘,以长江为主线,描绘了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画面中的各种元素相互映衬,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理念。

6.《齐白石山水画》齐白石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画家,其山水画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特色。

他擅长表现形体的变化和色彩的饱满,使得他的山水画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和艺术魅力。

7.《李可染山水画》李可染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以色彩饱满、构图新颖为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山水画作品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美”概念,引领了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发展方向。

8.《黄宾虹山水画》黄宾虹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通过对山水画的技法和审美观念的革新,使得中国传统山水画得到了新的发展。

他的山水画作品色彩明艳、构图精妙,表现了他独特的审美理念和个性。

9.《吴昌硕山水画》吴昌硕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作品风格独特、气韵生动,表现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探索。

技法之精妙 用心之良苦——评崔昊山水画作品

技法之精妙 用心之良苦——评崔昊山水画作品
_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1 5 3 5 X
技法之精妙 用心之良苦一 评崔昊山 2 叫 7 ・ ‘ ・ 0 o 8
黑 龙 江 省 密 山市 当 壁 镇 中心 学 校 齐 齐 哈 尔大 学 美 术 学 专 业 2 01 3 级 硕 士
丽 芬 艳 华
崔 昊老 师 的 山水 画作 品 是 我 在 不经 意 间 在 网上 发 现 的 。更 巧合 的 是 崔 老师 就 是 我 们 熙龙 江 人 。 他 的作 品 给 了我 眼前 一 亮 的 感 觉 。似 乎 是 一 道行 星在 我 面 前 划过 。 我 不 由 自主 地 敲 击 键 盘 ,把 我 的 感 受分 享 给 同 ̄ -q _ - j 。
在 此 我 要 谈 的 是 崔 昊 的 水 墨 山 水 作 品 , 他 的 这 类 作 品 让 我 百 看 不 厌 , 我 是 搞 美 术 基 础 教 育 的 。 对 素 描 这 一 技 法 特 别 注 重 , 当我 看 到他 的水 墨作 品 时 ,我 真 的惊 异 了 !以 《北 固楼 》为 例 ,乍 一 看 我 还 以为 是 速 写写 生 ,仔 细 观 看 方 知 是 水 墨 作 品 。 从 画面 的整 体 角 度 看 .这 幅 作 品远 近 关 系 处理 的非 常 合 理 。 放 眼望 去 。烟 波浩 渺 .仿佛 让 人 一 下 子进 入 了范 仲 淹 的 《岳 阳 楼 记 》意 境 之 中 : “ 至若 春 和 景 明 。波 澜 不 惊 ,上 下 天 光 。一 碧 万顷 ;沙 鸥翔 集 。锦 鳞游 泳 ;岸 芷 汀兰 。郁 郁 青 青 。而 或 长 烟 一 空 , 皓月 千 里 ,浮光 跃 金 。静 影沉 璧 … … ” 水墨 的 意 蕴 把烟 波浩 渺 的 北 固楼 写 意 的神 游 跌 宕 、 妙 笔 生韵 。 古 人 在 中 国 画 中 讲 究 虚 实 透 视 .在 这 幅 作 品 尽 展 了 中 国 画 古 典 的 技 法 的 精 湛 。 首 先 . 让 我 们 来 看 他 的 远 景 , 淡 墨 的 微 妙 变 化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的 控 制 能 力 及 用 心 之 所在 。值 得 关 注 的 是作 者在 表现 深 度 空 间 的层 雾 使 人浮 想 联 翩 。墨 色 的 变 化 使 得 远 处 的 烟 波更 显 其 浩 渺 . 空旷 中感 受 自然 的 美 妙 ,看 得 出作 者在 运笔 用 色 的功 力。 初 赏 画面 远 处 云 雾 . 采用 的 都 是 中锋 横 向运 笔 ,但 丝毫 没 有 让 人产 生呆 板 的 感 觉 。这 正 是 作者 技 法 精 妙 之 处。 它 的 精妙 表 现 在 中 锋运 笔 的 粗 细 、墨 色 的 浓 淡 变化 . 把 云 雾 的 薄 如轻 纱 .风 平静 美表 现 出 来 。更 让 人 精 叹 的是 作 者 能 用 墨 色表 现 春 天 ,这 是 在 水墨 画创 作 中 不 容易 突 破 的 难 点。 般 情 况 下许 多作 者 用 小桥 流 水 、人 物 、花 鸟 鱼 虫 等去 表 现 春 天 。而崔 老 师 的这 幅 《北 固楼 》却 独 具 匠 心 ,用 树 荫 的 薄 淡稀 疏 、近 处 树 上的 浅 淡 花 丛 。把 北 固楼 周 围 的春 天 清 晨 景 色呈 现 ,这 真是 润 物 无 声 、精 妙 绝 伦 之 笔 ! 再 看 中 景在 云 雾 中 漂 浮 的塔 山 。笔墨 渐 浓 ,且 不 失 明暗 关 系 .塔 山前 的 树 丛 点缀 .依 旧清 淡 当 、虚 无 中变 幻 出它在 自然 界 的 空 气 感 .或 浓 或 淡 的 雾气 在 这 一 处景 物 中表 现 出流 动 的 美 感 ,使 人仿 佛 置 身 于这 实 地 游 历 。这 正 是 古 人 的重 叠 透 视技 法 的 展 现 .是 作者 对 自然 界 的透 视 理 解 ,更是 作 者 高 超技 法的 精 妙 。 让 我们 的 目光 拉 回 到 近景 的 楼 台 ,楼 前 的 围墙 看似 长 城 的 结构 ,在 这 样 的 结构 中作 者 突破 了古 人 的 水墨 画法 .将 素描 中 的透 视 在 此 运 用 .在 每 个 垛子 的 绘 画 上 运 用 了成 角 透视 。加 之 用 明 暗 色调 的 变 化 ,使 其 更 具 立体 效 果 。 在 围墙 外 面 的 小树 。 作 者 还 不 忘 处理 与 围墙 的 远近 关 系 .虽 然小 树 与 围 墙就 近 在 咫 尺 .但 它们 之 间在 晨雾 中还 是存 在 着 一 定 的 距离 感 。 作 者 匠心 独 运 把 围墙 略 画清 晰 。小 树 用减 法 虚 空 .使 得 它 们 有 了虚 实 透 视 感 。可 见 作 者 在 透视 学 上 的 造诣 之 深 。 近 处 的 北 固 楼 是 此 画 中 的 重 头 戏 , 是 画 面 主 体 。 作 者 用 细 腻 的 笔 墨 浓 淡 变 化 表 现 出 了 楼 阁 的 结 构 变 化 ,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绘 画 基本 功 的 扎 实 程度 。 这 里 我要 谈 的 是 整 个楼 阁的 透 视 处理 是 作 者 的精 妙 之 笔 。作者 在 整 个 楼 阁的 透 视 处 理上 采用 成 角 透视 方式 。将 北 固楼 的高 大 、 崇 高 之 美展 现 在世 人面 前 。 每 层 的楼 檐 向 上 翘展 ,有 意 让上 面 两 层 立柱 全 部 展 露 来 表现 成 角 的 透视 关 系。 尤 其 楼体 的翘 檐 褒 现 让 人惊 叹 。作 者在 用色 上 把 素描 中的 明 暗变 化运 用 其 中 , 用笔 大 胆 而肯 定 ,细 微 处 不失 写 意 的 笔 法 。又 不 缺 少 结构 的 变 化 。每一 个 檐 角 的 转折 、明 暗 的 处理 。每 一 楼体 屡 面 明 暗 变化 .无 时 都在 让 局 部 为 整体 服 务 。北 固楼 的文 体 结 构 、 中 国 画风 采 尽 展其 中。 使 得 画面 不 但 有 中 国 画的 意 蕴 ,还有 深 厚 的 西 洋 绘 画的 功 底 。使 得 洋 为 中 用这 一 艺 术理

试析崔昊的海景题材山水画——以《梦展未来》为核心

试析崔昊的海景题材山水画——以《梦展未来》为核心

张 辛 欣 王 艳 华
【 关键词 】
崔昊

山水 画
海景 题 材
艺术语言
艺 术 内 涵

作 者 及 作 品 基 本 信 恩
崔 昊 视 美 术 为 事 业 。 更 视 其 为 一 种 自 主 选 择 的 生 活 方 式 。 在 广 泛 尝 试 传 统 青 绿 、 水 墨 、 浅 绛 等 山 水 艺 术 语 言 的 同 时 .近 期 集 中 精 力 研 究并 创 作 了一 批 海 景 题材 的 山水 画 ,可 谓 是 山 水 画题 材 的 新 探 索 。如 201 6年 1 1 月 完 成 的 《梦展 未 来 》 ,将传 统 笔 墨 和 西 画 光 影 的 深 度 结 合 , 摸 索 新 时 代 的 艺 术 语 言 。 将 画 面 主 体 几 乎 全 部 安 置 于 在 水 平 线 以 上 ,给 人 以 庄 重 严 肃 、 饱 满 之 感 .视 之 稳 定 开 阔 。气 势 上 雄 伟 壮 观 。 该 作 品 场 景 很 大 。 刻 画 细 节 很 多 , 工 作 量 很 大 。 在 造 型 、 笔 墨 等 多 方 面 有 很 强 的 创 新 性 。该 作 品 1 2 0c r n 2 4 O cm , 纸 本 水 墨 , 安 徽 特 级 净 皮 生 宣 纸 , 胡 开 文 松 烟 墨 锭 。 现 收 藏 于 金 禾 文 化 。 二 、 作 品 的 艺 术 语 言 首先 看 造 型 .者 对 画面 的 整 体 把控 很 强 且 能调 协 每 一 个 细节 。语 言 符 号 丰富 ,点 线面 的组 合 多样 ,虚 实得 当 .令 其在 具 体 局 部 中 发 挥 最 佳 效 果 , 让 画 面 最 终 变 化 多 彩 。 将 巨 轮 行 船 刻 画 得 精 细 入 微 又 不 失 大 气 磅 礴 。 大 海 船 后 山 峦 若 隐 若 现 , 突 出 了 前 景 的 主 体 性 。 也 突 出 了 扬 帆 远 航 的 未 来 展 望 。 高 超 的 画 技 和 把 握 全 局 的 能 力 成 就 了 画 面 的 精 细 描 绘 。 其 次 看 笔 墨 .作 者 先 后 师 从张 充 吕、 崔 晓东 、满 维 起等 先 生 ,同 时 开 拓研 究 视 域 . 以 当代 学 院 派 中 国画 为研 究核 心 广 泛学 习 ,如学 习如赵 建成 写 意 人 物 的 艺 术 语 言 尤 其 是 笔 墨 特 色 。 在 广 泛 学 习 借 鉴 的 同 时 努 力 寻 找 个 性 化 的 艺 术 语 言 。 该 作 品 的 创 新 性 在 于 巧 妙 地 解 构 西 方 绘 画语 言 。而 将 其按 照 中 国 画 的艺 术 审 美 运 用 到 自 己的 画面 里 。 “ 笔 墨 当 随时 代 ”是 作 者 的 学 术 自觉 。更是 起 努 力 的 目 标 所在 。这 幅 《梦 展 未来 》 。令 人看 到 了一 个 日趋 走 向成 熟 和艺 术 道 路 越走 越 宽 的 崔 昊 ,在 写 实 与 写意 、 传 统与 现 代 之 间理 性 思 考 和 辩 证 思 考 的 崔 昊 。 该 作 品 墨 色 处 理 上 ,运 墨 自然 且 灵 动 ,酣 畅 淋 漓 之 处 又 能 表现 出 丰 富 的浓 淡 变 化 。 在 刻 画 船体 时 , 则 严 谨 细 致 , 每 一 个 细 节 都 很 细 腻 。 船 帆 分 别 对 光 影 的 刻 画 很 精 彩 , 使 其 结 构 更 加 丰 富 , 不 但 是 体 现 光 感 更 是 对 积 极 进 取 、 勇于 担 当 的 思想 主 题 的 深 化 。 中西 结 合 的 画 法令 画 面 语言 丰富 .用 笔收 放 自如 ,很 强 的 书 写性 ,又 体现 出学 院派 中国 画 的探 索方 向。 三 、 作 品 的 艺 术 内 涵 首 先 看 艺 术 形 象 , 崔 昊 的 海 景 山 水 大 气 恢 弘 、 格 调 高 雅 , 丰 富 细 腻 之 下 融 中 西 审 美 。 既 吸 收 了 工 兼 写 的 技 法 。 又 借 鉴 了 西 方 绘 画 的 光 影 。 此 为 传 统 与 现 代 的 结 合 . 显 示 出 画 家 本 身 对 传 统 与 西 方 的 理 解 , 更 蕴 涵 了 作 者 的 学 养 和 视 野 , 使 得 画 面 的 艺 术 形 象更 加 立 体 丰 满 。也 更 加 与 艺 术 内涵 相 契 合 。其 次 看 艺术 审美 .画 面如 贝 多芬 交 响 曲般 的 浑厚 震 撼 。 画面 起 承转 合 、 轻 重 缓 急 的 变 化 。做 到 了 听 觉 和 视 觉 的 通 感 。 作 者 的 内 心 世 界 是 很 丰 富 的 。 只 有 内 心 丰 富 才 能 展 示 出 如 此 丰 富 细 腻 的 画 作 。 才 能展 示 出对 国 家 民族 富 强 。中 华 文化 复 兴 时 代主 题 的 歌 颂 和对 此 历 史 重 任 的担 当。 《梦展 未 来 》是崔 昊 在 海 景 山水 题 材 方 面 的创 新 ,也 是 学古 不 泥 古 的 学 习态 度 的体 现 。不 断 吸收 新 成 果 ,推 陈 出新 .与 自 己 的 风 格 追 求 相 结 合 , 形 成 自 己 独 特 的 艺 术 语 言 。 崔 昊 以 其 画 面 独 特 章 法 、 笔 墨 等 艺 术 语 言 令 人 过 目 不 忘 。 不 能 否 认 , 作 者 还 很 年 轻 。 在 艺 术 语 言 和 艺 术 思 想 等 方 面 还 有 许 多 不 成 熟 之 处 。 但 可 以 相 信 , 只 要 始 终 坚 持 读 万 卷 书 行 万 里 路 , 始 终 坚 持 艺 术 的 思 考 和 实 践 。 其 艺 术 修 养 和 艺 术 思 想 一 定 会 最 终 完 善 ,对 此 我 们 热 切 期 待 。

崔昊东北地域山水画赏析-文档资料

崔昊东北地域山水画赏析-文档资料

崔昊东北地域山水画赏析一、作者及作品基本信息崔昊,1978,美术学硕士,副教授,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系书记。

作品基本信息如下:名称:《卜奎清真寺(之二)》;尺寸:68*68cm;类别:浅绛山水;画材:安徽红星牌净皮宣纸,胡开文纯松烟墨,苏州姜思序堂牌中国画颜料及吉祥牌颜料;款识:丁酉崔昊;钤印:崔昊印(朱文)、皓明(白文);创作时间:2017年5月4日开笔,5月7日完成,累计实际用时约20小时;采风取景地:齐齐哈尔清真寺(亦称“卜奎清真寺”);创作地点:崔昊齐齐哈尔工作室;现收藏地:金禾文化。

二、艺术语言分析该作品在构图方面一定意义上借鉴了西方的具象绘画表现方法,这一点和大众认知中的中国的传统“大写意”山水画有很大不同。

传统“大写意”,观赏者在品读时,往往需要更多的寻求“画外音”――其笔墨技法固然好,但更多的是画家本人表达出的那种或超然脱俗或孤傲不屈等等的情感与主题――才是看画人所关注的。

我国思想家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这句话形象的阐述了主题对于作品的意义。

主题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政治的、宗教的、哲学的及自然之美等。

本问所论的《卜奎清真寺(之二)》就是自然之美。

作者选取的角度很巧妙,所画的虽然是清真寺,但是和宗教题材并没有很大关系,所借的景不过是一片墙及两三层塔顶部分。

作画并不是物件的简单堆砌,而是在创作的过程中,甚至正式开始创作之前,就要按照创造意图及绘画的基本原则来构架作品,正如马克思所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就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他建成了”,所有不能不重视构图取景的重要性。

本画在构图上,以下方的地面、中部的墙斜面及上部的天空为“大疏”,以塔和树交织的地方为“大密”,行成了一个基本的节奏。

画面基本饱满,一墙面从左至右横贯全画,上有一老榆树,“抢镜”似的,从墙后伸出来,到“镜头”前搔首弄姿。

《千峰竟秀富水长流书画真迹》

《千峰竟秀富水长流书画真迹》

《千峰竟秀富水长流书画真迹》
崔安喜老师游山玩水的写生之作。

崔安喜老师把祖国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美景通过笔墨的挥洒、技法的勾勒,绘画于六尺宣纸之上,顿时整幅作品山川湖泊,烟云弥漫,山峰巍峨跃然眼帘,精妙无比、美轮美奂。

作品中云在山中游,而山又有水环抱,山水相依,山不转水转,而一座小桥搭载山水之间,几所房屋建在山脚之下,更彰显不少人气。

文章由中藏联盟网编辑整理。

《千峰竞秀富水长流》从易经风水学分析,山管人丁,代表靠山,云主人气,代表转运,水管财运,代表财源,因此悬挂此山水画是非常吉利。

山水画一般都强调水的部份代表财源, 流动的水如瀑布更是川流不息的好兆头,山是表示靠山的意思,不管是做生意或者是事业
上都会遇到靠山。

风管人丁,水管财,风水两旺,代表家和万事兴盛,客厅悬挂此画,意为靠山引风,流水生财,给生活工作带来好运,给父母家人带来安康,有助于家庭和睦,物事太平。

试论崔昊山水画的特点

试论崔昊山水画的特点

【 关键词 】
中 国 画 的 笔 墨 点 、 线 、 面 色彩
作品简介 中 国画用笔 以虚 实变化 的墨色来 体 现墨 色本 身及笔 墨结 合产生 的无 穷 变 化 。墨法 以笔法 为主 体 ,笔 法 以墨 法来 呈现 ,二 者是 中国 画的魂 魄 。笔 墨原 为表 现 自然物 象 , 自然物 象都是 浑 然一体 的 ,因而 ,笔墨 必须 与 自然 形象 紧密 结合 ,如若 脱 离表现 物象 , 笔墨 也就 失去 了存在 的意 义 。墨的变 化是 微妙 的 ,恰 当的浓淡 变化 会带给 人新 颖独 特之 感 ,但如果 浓淡 变化过 于 频繁 ,则会 造成 画面花 、乱之感 , 破坏 画 面的整 体性效 果 。用墨 的关键 在于 “ 墨 则雨 润 ,彩 则露 鲜 ”。宿墨 即隔宿之 墨 ,墨汁存 放较 久 ,水 分蒸
。 杏坛论 道 。
谴论崔昊山水画的特点
山东省青州市朝 阳美术培训 学校 张卫星 齐齐哈尔大学美术学专业2 0 1 3 级硕士研究生 王艳华
【 摘 要】
中 国 画 要 求 笔 墨 统 一 、 情 景 交 融 ,画 家在作 画过 程 中要 将 自己的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感 融入 画面 ,寄情 于景 ,体现 独特 的

色彩亮丽 、和谐 ,是崔吴 老师绘 画形 式 因素的又一 特色 。进人 其视野 的题 材 以黑 、 白、灰 、绿 、红 、黄 、 蓝 为 主 。这 些 色 调 给 人 以 明净 、 响 亮 而又 和 谐 的 感 觉 。同 时 , 多处 采 用 黑 、 白对 比色 , 又 “ 予 人 坚 硬 与尖 锐 之感 ”。体现 了其 强烈 的个性风采 。 而 追 求用 色 的和 谐 美 , 则 反 映 出 中华 民族儒 家文化 “ 中和之谓 美” 的审美 追求 。那黑色 的块 面 、浅 灰色 的线条 以及艳 丽渲染 的块 面都深深 印在脑 海 中 。 《古 都 瑞 雪 》蓝 天 、 白雪 、红 墙 、黑 树 ,画 面色彩对 比强烈 ,蓝 的 天 , 白的雪冬 季的寒 冷跃然 纸上 ;强 烈 的红 、深沉 的黑体现 了古 都的庄 严 肃 穆 。既有现 代审美 的装饰 美感 ,又 不失传 统绘 画的笔墨 韵味 。 中 国 画 历 史 悠 久 、底 蕴 深 厚 , 装 饰性 特征明显 。 中国画画 家往往不

崔昊青绿山水画赏析——以《千峰竞秀图》为核心

崔昊青绿山水画赏析——以《千峰竞秀图》为核心

崔昊青绿山水画赏析——以《千峰竞秀图》为核心作者:张辛欣王艳华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7年第10期齐齐哈尔大学2014级美术学专业张辛欣齐齐哈尔大学2013级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王艳华一、作者及作品基本信息崔昊,1978,美术学硕士,副教授,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系书记、绘画教研室主任。

作品基本信息如下:作品名称:《千峰竞秀图》。

尺寸:138cm*68cm。

表现手法:青绿山水。

材料:安徽特级净皮生宣纸、红星墨汁、马利高级中国画颜料。

款识:《千峰竞秀图》青翠千峰秀,红黄万里秋,深山有玄因,钟鼓一声休。

丙申仲夏崔昊画,吴冠东诗。

钤印:崔昊山水(白文)、闲作山水(朱文)。

创作时间:2016年四月中旬到5月中旬,实际累计用时约50小时。

现收藏地:金禾文化。

此图是给学生做的全程示范,主要目的是针对学生专业基础薄弱的情况,让学生尽快实现画面的完整,边画边讲,程序性、目的性较明显。

四平八稳的构图章法和层次关系推进的过程中,学生对布景、构成、造型以及虚实关系等方面一目了然。

作品延续和继承古画,探索水墨与设色的深度结合,探索和构建时代审美。

该作品画面场景很大,刻画细节相对较多,在艺术语言和艺术内涵方面都很有特色。

二、作品的艺术语言分析(一)构图该作品在构图方面采用典型的传统山水“s”形构图取势。

构图是使山水画作品具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即六法中说的“经营位置”,是山水画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s”形构图中线条的转动,正与山水画中的“起、承、转、合”相一致,更好的表现画面中的动势,画面中的山从左下到右上呈“s”形蜿蜒向上,贯穿近、中、远景。

“s”形的独特文化地位体现与道家的联系,“阴阳相生”,把哲学的概念作用到美学当中。

在我们的画面中也有虚形的“s”。

画面中虚处由云水形成的“s”形延伸向上。

再来看左面山坡上有一簇茂盛的树木,整体上呈现“v”字形,很开阔的把视线指向右上的山和树。

右下是水,水波是用细线勾勒很自然,像真实的江面,有一种“水光潋滟”的感觉。

妙笔生辉江山无限

妙笔生辉江山无限

妙笔生辉江山无限作者:王丽杰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9年第1期【摘要】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历来被中国人称之为中华江山的代表和象征。

黄山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具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

观赏崔昊的《黄山群峰金铸成》,能让欣赏者感受到民族的精神,更让读者体会到中华江山无限的恢宏气势。

作品将黄山的“三奇”、“四绝”用金璧山水形式表现的淋漓尽致,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这一思想情怀正是作者创作的主旨。

【关键词】崔昊齐齐哈尔大学金璧山水黄山《黄山群峰金铸成》是崔昊的金璧山水画作品,它采用泥金、石青和石绿为主色。

用金璧山水表现出来的画作,在表现黄山风景画中是不多见的作品。

一、作品的布局特色崔昊的《黄山群峰金铸成》,是用中国画形式表现黄山的优秀作品。

在这幅作品中,采用的S形构图。

苍茫的黄山在这种布局中,将它的雄伟动姿表现更加恢宏阔达,恰到好处的把黄山的巍峨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幅作品的画面布局章法得当,画家吸纳了清代常州画派开山祖师恽寿平画师提出的“疏密论”。

把画面中山脉的疏密做为处理的重点对象,用山脉的气势来衬托黄山的雄伟和崇高。

从整体上观看,中、近景简疏,远景详密。

雪山连绵,层峦叠嶂,层叠中呈现出虚实变化之美。

画家注重控制用色的微妙变化,使得远景中的雪山在浓淡间处理的连绵紧密。

它们形体各异,平展的雪山,却不失深远。

远景中的雪山右侧,采用浅淡青色表现,把飘渺的雪雾萦绕期间的感觉表现地旷远广阔。

这是画家根据黄山的群峰叠嶂而设置的疏密关系,这样为突出金色黄山的主体设下铺垫。

二、作品的艺术审美整幅作品的景物布局近疏远密,山峦的处理繁简有度。

远景中的山峦密集淡远。

近处山坡上的松柏层次分明,几棵浓重墨色塑造的松柏,既清晰地把整体画面层次点明,又将画面的灵动性突显,使得画面有了生机。

近前的松林呈斜线布设,把黄山山体的陡峭地势表现出来。

就在这片松林的表现上,作者用尽心思,近处用墨色和石绿将几棵松树刻画的姿态各异且高大挺拔;中间层次的松树用淡淡的石绿塑造,又渲染上淡淡的泥金色成为过渡;稍远的松树全部采用泥金塑造。

曼妙丹青烟雨空蒙——点评崔昊作品《焦山烟雨》

曼妙丹青烟雨空蒙——点评崔昊作品《焦山烟雨》

26【摘 要】崔昊山水画以水墨画著称。

他的画有的飙狂奔放,有的静逸曼妙。

《焦山烟雨》就是静逸曼妙代表作之一,古典与现代水墨丹青的技法在此进行了完美结合。

水墨画在常人的眼里基本都是古色古韵、意境悠然的画面,而崔昊水墨画打破了以往的画面意境,将现代城市与如诗样的美景融为一体,这正是崔昊另一画风特色。

【关键词】齐齐哈尔大学 崔昊 水墨画 山水画 江南一、水墨山水概述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游历,清晨站在山峰俯视城市,那烟蔼笼罩整个城市,幢幢高楼在烟蔼中漂浮,仿佛海市蜃楼般景象。

这样的感触只是在生活展现,而在水墨画中,却很少有人表现这样的景观,城市的景象被画家们抛之画外。

如今在崔昊老师的作品《焦山烟雨》中霍然看到似曾相识的游历。

那城市烟雨蒙蒙的景象尽展眼底,焦山作伴,烟雨山间,仙境般的胜景就在眼前。

意境是国画的灵魂,好的意境使人心灵涤荡、思绪神游。

《焦山烟雨》这幅水墨画作品,它所呈现的烟雨朦胧景象,一下子把观者的思绪带入了一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地此山中”的境界。

画面的大部分景物画家采用朦胧绘画方法,控制笔墨的浓淡变化柔韧有余。

将远景烟雨处理地美奂蒙胧,轻漂于城市上空。

半露于山体一侧城市错落的楼群,画家用浅淡变化的墨色,把现代的建筑物置于远景,这种层叠的方法渲染出烟雨中的城市神秘风貌。

二、《焦山烟雨》艺术赏析喧嚣的城市外面,是如画般休闲静逸景象。

中景焦山在烟雨中只能看到它的大致轮廓,这是此画最灵动的地方,也是画家匠心独运的、巧夺天工之笔。

画家在表现这一主体物象时,将山坳的层次用点、染的画法层层叠叠塑造出立体效果,还不失去烟雨朦胧的意境。

城市中的烟霭与焦山烟云飘浮缠绵萦绕为一体,使得画面整体环境一脉相承,紧密相连。

这是画家多年对景写生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和生活阅历体现。

把这一经验展现在画面中,让观赏者感觉符合生活的实际,也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的体现。

画家还有着控制墨色的高超技艺,把烟霭的飘浮动感走向把握的极其精确。

山坳里的烟霭,画家有意画的白而成积,而缭绕在山左侧的烟霭却薄而清淡,这正符合自然规律,而这样的美感又高于生活,使得生态城市的美在画面中呈现。

金璧山水诠释“无我之境”——崔昊《湖清峰峦图》赏析

金璧山水诠释“无我之境”——崔昊《湖清峰峦图》赏析

〇前沿课堂o室圍山水SffS比之眉”----雀昊《湖清吟密图》貴析黑龙江省密山市当壁镇小学杨继波【摘要】崔昊的这幅湖清峰峦图为金璧山水作品,采用泥金色营造静谧闲适的“无我之境”。

画家在布局上注重主次、虚实、远近等关系处理,在变化中求统一,使得自然合一。

在章法上注重呼应关系的把握,塑造画面的淡雅与宁静。

作品全部采用静止物象表现桃园景致,用色彩渲染空灵宝气而神秘的气韵。

用宁静阐述景致的淡泊与清静。

作品从章法布局到墨色渲染,一直围绕着金色佛光之气,清雅惬意挥洒笔墨,诠释了视觉审美艺术上的“无我之境”。

【关键词】崔昊山水画无我之境静谧“无我之境”是美学中的概念,相对于“有我之境”。

以景为主,总体是景语,感情内蕴,以情观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的诗句正是崔昊这幅金璧山水画作品的写照。

表达出画家心境的宁静、闲适,摆脱了事务的烦扰,展现出恬 淡的归隐田园的桃园之境。

充分刻画 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淡 雅的情致,达到了审美境界中的“无-V”我之境。

一、作品章法特色一幅金璧山水作品的成功与否 布局至关重要。

它的成功关系到山水 画的好坏。

构图必须与画面的立意相 关联,与画面要表现的内容相协调。

崔昊的这幅山水画,在物象的主次、远近、虚实、聚散、开合、藏露、黑 白、大小等关系进行了统一,并在对 立中求变化、寻均此幅作品表现“无我之境”的物象釆用了山、水、云、树、房屋五 种元素。

大部是静态物象,这就为静 逸淡雅的意境创造了前提条件。

要把 树木、山石、云雾等物象组合安排在 画面的适当位置,既要合理,又要和 谐,就要经营好画面布局。

这幅画把 重点放到表现山这一元素,山石在画 面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几乎点整个 画面的五分之四,合理布设不同山石 的位置是此幅作品的关键,尤其金山 的位置和形态更是重头戏。

所以,金 山布设在画面的上方,让观赏者一眼 就捕捉到它的髙大与辉煌,确定了金 山的主体地位。

画家借鉴了,宋代画 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的奇特构图 方法。

水晕墨章——浅谈崔昊水墨山水

水晕墨章——浅谈崔昊水墨山水

水晕墨章——浅谈崔昊水墨山水作者:王佩王艳华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7年第10期一、缘起2012年我同崔昊在一社交群里结识,一直向他请教一些我在山水画的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首次见面是2013年初夏,当时他带队去北京房山十渡采风,我则在北京工作。

相约一见,然后一直结交至今。

此次崔先生针对刚出版的画集面向社会征集点评文章,我也抛砖引玉参与其中,针对崔先生的水墨山水浅谈一二,就算是对老兄的祝贺。

二、崔昊水墨山水的表现题材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它所依赖的社会环境,但艺术本身作为一种精神世界表现,它又可以获得某种永恒性。

水墨山水就是纯用水墨不设颜色的山水画体。

它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明清两代有所发展。

明代的董其昌将唐朝诗人王维,奉为中国水墨山水画的开山鼻祖。

水墨山水,作画讲究立意隽永,气韵生动,并有整套以水墨为主体的表现技法。

其笔法以勾斫、皴擦、点染为主导,长于结构和质感的表现;其墨法系于墨的浓淡干湿。

泼破积烘为主导,长于体积和气韵的珍现。

在理论上强调有笔有墨,笔墨结合,以求达到变化超妙的境界。

古人讲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崔昊对墨的运用则更加细致,甚至超出了五色(比如:《俯瞰西递村》),他的画就像将墨汁溶化在大量水分之中,层层晕染开,逐步渗透;恰似投入湖心的石子,泛起淡淡涟漪,圈圈泛开藉以晕成各种不同的层次,并由之产生美丽而浓淡各异的“文章”。

从而赋予画面以气氛的变化和精神的深趣(比如:《焦山烟雨》《宏村南湖》《西递西眺》《西递后溪边》)。

近景真实自然,中景含蓄温婉,远景烟雨朦胧,似真似幻。

搭配错落有致,韵味生动有趣。

(比如:《西递魁星楼》)墨色丰富了,画自然就活了。

看崔昊的画,就像置身其中。

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艺术作品的创造过程就是把客观真实,转化为主观表现,表现出艺术家的个性情感,这正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特性之一。

画家在取材于自然的同时,并非完全写实自然,而是融入了自身的感受与情思。

崔昊青绿山水画赏析——以《松涛访友图》为核心

崔昊青绿山水画赏析——以《松涛访友图》为核心

【 关键词 】
崔昊

齐 齐 哈 尔大 学
膏 绿 山水艺 术 语 言 艺 术Fra bibliotek内涵 、
作 者 及 作 品 纂 本 信 恩
崔 昊 . 齐 齐 哈尔 大 学 美术 与 艺 术 设 计 学 院 副 教 授 。 作 品名 称 : 《 松 涛 访 友 图 》。 尺 寸 :6 8 c m 4 5 c m。 材 料 :纸 本 青 绿 。安徽 特 级 净 皮生 宣 纸 。安 徽 胡 开 文 “ 纯 松 烟 ” 墨块 ,苏 州 姜 思序 堂 矿 物质 中 国画 颜 料 。款 识 :丙 申崔 昊 。钤 印 :崔 昊 山 水 (白 文 )。皓 明 (白 文 )。表 现 手 法 :青 绿 山 水。 创 作 时 间 :201 6年7月 9日开 笔 。7 月2 2日晚 完成 。 累计 实 际 用 时 约4 O 小 时 。现 收 藏 地 :镇 江 金 禾 文化 艺 术 有 限公 司 。 据 作者 本 人 介绍 .画面 的核 心是 松 树 组合 刻 画 。是 多年 黄 山写 生 采风 的积 累 。松 针 刻 画还 在着 色 方面 做 了点 新 的尝 试 ,最 后 用石 绿 勾 线 .以 表 现松 树 松 针 表 面 独 特 的蜡 质 特 征 。 青 山祥 云 之 间 .松 涛 ?阴之 下 。众 人 呼 朋 唤友 。相 聚 山顶 的楼 阁屋 字 之 中 ,畅 叙 心 事 。在 浮 躁 嘈杂 的现 实 生 活 之余 ,希 望 能 从此 类 画 面场 景 中得 到 些许 心 灵 的 宁 静 和慰 藉 。
自 己 的语 言 符 号。 松 针 刻 画还 在 着 色 方 面做 了点 新 的尝 试 。最 后用 石 绿 勾 线 . 以表 现 松 树松 针 表 面 独 特的 蜡 质 特 征 。 三 、 作 品 的 艺 术 内 涵 分 析 作 品 的 艺 术形 象 是 根据 古 人 的 画 而演 变 的 , 续 和 继 承 了 李成 、郭 熙 的 山与 树 .以 及 《万 里 江 山 图 》颜 色 的 吸收 运 用 。 艺 术形 象 不 是 简单 对 山 石 云水 的 刻 画 而 是赋 予 了 时代 的新 特 征 和新 内容 。 既体 现 了继 承 古 人 的东 西 .同时 也 体 现 了 时代 审 美 的具 体 化 符 号 。蒋 勋 老 师说 过 “ 好 的 画 。通 常 都 有气 味。 ” 梵 高在 阿尔 勒 麦 田 的 画有 被 夏 天 的 日光 暴 晒过 的 气 昧 ;王 蒙的 《 青卞 隐居 图 》有牛 毛的 气 昧 :塞 尚 画 过 的废 弃 的 采石 场 .有 热 烈过 后冷 冷 的荒 凉昧 。许 多艺 术 工作 者 ,是 带 着 对 气 昧 的记 忆 去 写诗 、作 画 、 演奏 的 。 有些 艺 术 家 描 写 春天 的 诗 ,没有 春 天 的 味道 ; 画的 海 ,没有 海 的 昧道 ;演 奏 德 彪西 的音 乐 .没 有 慵 懒 的海 风 和 云 朵 的气 息 .只有 形 式 ,没 有气 味的 作 品 . 又 怎么 能 打动 人呢 ? 此 幅 《 松 涛 访 友 图 》 。 画面 里有 抽 身 浮 躁 嘈 杂 生 活 的宁 静 气 昧 。 我读 他 的 画 , 总觉 得 有 浓 郁 的夏 天 的 味道 .夏 天 烈 日炎 炎 却 有 松 林 ,便 清 凉 了许 多。 总之 , 《松 涛 访友 图 》是崔 昊本 年 新 作 。是 其 一 贯 的 艺术 主 张 的体 现 和 艺 术 思 想的 载 体 。 其 画面 的 布 景 和 空 间处 理 令 人 眼 前 一 亮 .画 面 的 细节 处 理 也 是可 圈 可 点 。 画面 在 艺 术 形 象的 精 细 刻 画 、 画面 场 景 的深 入 描 绘 、 笔墨 语 言 的精 微 处 理 都 是 成 就 画 面看 点的 主体 内容 。诚 然 ,作 为 画 家 崔 昊还 很 年 轻 ,作 品 在 艺 术语 言 和 艺 术 思 想等 诸 多 方面 还 不 成 熟 。画面 最 大 的 问 题

崔昊浅绛山水画赏析——以《获花江行图》为核心

崔昊浅绛山水画赏析——以《获花江行图》为核心

崔昊浅绛山水画赏析——以《获花江行图》为核心作者:杨俊燕王艳华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2018年第2期【摘要】《荻花江行图》为崔昊2017年底新作,是其山水画艺术探索的新成果和在扇面艺术形式方面的新思考。

分析其画面不但可以了解崔昊山水画艺术的最新动向,更可以作为窥豹之管来审视当代山水画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齐齐哈尔大学崔昊山水画扇面表现一、作者及作品基本信息崔昊,1978,美术学硕士,副教授,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系绘画教研室主任。

作品尺寸:规格:外径33cm*65cm,内径27cm*60cm。

材料:特净皮生宣纸硬卡,胡开文“纯松烟”墨块,苏州姜思序堂中国画颜料。

时间:2017年12月3日开笔,12月7日完成。

累计用时约30小时。

款识:荻花江行图。

丁酉崔昊。

钤印:崔昊印(朱文),皓明(白文)。

现收藏地:金禾文化。

二、对作品进行分析(一)气韵南齐的谢赫提出了品画的“六法”。

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气韵生动”则是反映作品强大感染力的首要准则,其次为用笔及形、色、构图、临摹技术等绘画造型基础和技巧。

崔昊的画面从近景山石、竹子到中景的大山以及画眼“船只”,一气呵成,气脉相通,具备了气韵生动的特点。

(二)笔墨“六法”中,谢赫将“骨法用笔”列在了第二位,“骨法”及与密切相关的笔法。

画面的线条,笔笔见形,钢筋有力、浑厚苍劲;体现了线条的力度、美感。

古人说:用线最易于捕捉物体的形象及动感,线条是中国画家独特的艺术语言,是中国画的灵魂。

而崔昊老师,把山石的坚硬、竹子的坚韧不拔用线条表现的淋漓尽致。

水面作者运用的是高古游丝描,线条纤细、笔墨浓淡干湿,表现出了江面的一望无际。

抑扬顿挫、疏密粗细、浓淡干湿,无不显现作者的深厚的书法功底、绘画才学。

技法,画山石,作者主要采用的‘小斧劈、刮铁皴’;画竹子,采用不同的技法,来表现嫩竹、新竹、老竹。

明清时期画面竹子较多,成熟的竹子叶子耷拉,嫩竹和新竹则是朝天;画面中添加竹子,使得画面非常雅气。

云雾飘逸空灵俊美——崔昊山水《春山云霭图》赏析

云雾飘逸空灵俊美——崔昊山水《春山云霭图》赏析

29教育新干线【摘 要】《春山云霭图》是崔昊山水画的四尺整幅作品。

作品通过黄山云霭的春天景象的塑造,展现了青绿山水和浅绛山水在技法上的结合创新运用。

在刻画和表现物象上采用中国画意境美的技法进行传承和创新。

综合构图、诗、书、印、境的完美结合,把宁静致远、空灵俊美的意境展现出来,营造出娇艳绝美的艺术神韵画面。

【关键词】崔昊 齐齐哈尔大学 空灵清美 融合 意境一、空灵清美的意境营造意境是中国画追求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是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相熔的产物,是情与景的统一。

“雾隐天都浮碧翠,云遮醉石守岩门;千寻绝壁松探海,万丈悬梯客掉魂。

”这样的情景正是崔昊的《黄山云雾》的意境反映。

黄山具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特别是黄山的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四绝”,在崔昊的《黄山云雾》作品中呈现出来。

那玲珑隽秀,峭壁千仞,拔地擎天景象,使这幅青绿山水作品再现出潇洒与清丽意境,仿佛是一汪清凉的泉水,又宛若婉转悠扬的乐曲。

这种意境让人联想到鲍深的“森森古木覆苔阴,四顾苍山一径深”的意境。

营造这样的意境,是画家对景写生所获得的经验释放。

画家用笔用墨借鉴了“清代四王”的笔法,细笔淡墨,配合小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对中、近景的物象进行加重。

春天的黄山芳草萋萋,桃花盛开,李花艳丽,各色花蕊点缀山间。

画家用细笔勾勒花束的枝干,表现出富变化自然清晰明丽场景。

近景的山腰曲径,在云雾间刻画的朦胧隐约,突显了画面艳丽空蒙。

画家还把传统的青绿山水和浅绛山水的笔墨进行综合。

在墨色运用上比传统的青绿山水用色浅淡,比浅绛山水还浓重一些。

这样对表现黄山的清丽空灵意境表现更为明显,使画面整体效果更加柔和。

画面中的松柏为浓重之笔,为了是突出画面的凝重与艳丽对比,采用了浓淡不一的墨法进行渲染。

在此幅作品中,画家对近处山体进行了丰富的青绿色调渲染。

对近处山坡暗面进行重色皴擦,对灰面和亮面进行了渲染过渡,保持住了近景山坡的凝重效果。

牛克诚为您详解《千里江山图》

牛克诚为您详解《千里江山图》

⽜克诚为您详解《千⾥江⼭图》⽜克诚为您详解《千⾥江⼭图》来源:中国书画⽹作者:admin 《千⾥江⼭图》卷以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以及细致⼊微的画⾯构成了⼀幅美妙的江南⼭⽔图,是宋代青绿⼭⽔画中的杰出作品。

如今,它在故宫博物院展出,引来⽆数话题,⼈们排队争相⼀睹其真容。

此幅青绿⼭⽔画卷穿越千年⽽经久不衰,与它精湛的技法密不可分。

⼈们对它充满好奇,不仅仅因为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笔,更有其创作者的神秘性、特殊性等种种疑团和原因,牵动着⼈们⼀窥究竟。

《千⾥江⼭图》长卷,绢本设⾊,纵51.5cm,横1191.5cm,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上图为局部图。

⾯对中国绘画史中如此重要的⼀幅作品,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看待它?它有何杰出之处?它⼜有何取舍?它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画⾯上的⼀⽅收藏印⼜引发起怎样的关于其流传的疑窦?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艺术史学家⽜克诚先⽣对《千⾥江⼭图》卷进⾏了专业解读,并由此讨论作者年龄、作品时代及画⾯与跋语的关系等内容。

【直播回放】雅昌带你去中国艺术研究院听⽜克诚⽼师细读《千⾥江⼭图》⽜克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艺术史学家 在⽜克诚的分享中,把《千⾥江⼭图》卷与董源、仇英、王诜、卫贤等绘画名家的作品进⾏对⽐,从笔墨皴法到重⾊积染,从精锐技艺到绘画语⾔的尚⽋成熟,逐⼀对⽐说明,从艺术史的专业视⾓细致解读这幅经典之作。

《千⾥江⼭图》的皴法是中国⼭⽔画发展到北宋时期的技法集合式体现 皴法是中国古代画家对于不同质地⼭⽯的笔墨写照。

经由五代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及北宋的李成、范宽、郭熙等的创作实践,已形成表现南北⽅不同质地及⼭⽯不同部位的丰富皴法传统。

这⼀传统,作为⼀种“预成图式”作⽤着北宋晚期的⼭⽔画创作,我们在《千⾥江⼭图》中就可以看到这些皴法的不同呈现。

《千⾥江⼭图》并不是画家⾯对某⼀局地景物的单⼀皴法描绘,⽽是⼭⽔画发展到北宋晚期皴法的⼀个集成式体现。

扇面绘画语言述说人生历程r——赏析崔昊老师山水扇面作品r 《雪栈独行图》《春归图》

扇面绘画语言述说人生历程r——赏析崔昊老师山水扇面作品r 《雪栈独行图》《春归图》

扇面绘画语言述说人生历程r——赏析崔昊老师山水扇面作品
r 《雪栈独行图》《春归图》
孙艳伟
【期刊名称】《作文成功之路(上旬)》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扇面作为中国画的一种特殊形制,自古就为人所喜爱,它是传统中国山水画中的小品.就是这样小小的扇面作品,在崔昊老师的笔下塑造出令人无限遐想的一段
人生故事,使人不由自主的走进画面的意境当中.崔昊2017年创作的《雪栈独行图》和《春归图》,是两幅作品的组合,在同一场景下讲述人物往返两个不同的情境,可以称之为故事扇面作品.欣赏这两幅作品要按往返顺序去品味,才能品出其内涵,去遥想画面主人公的经历.
【总页数】1页(P10)
【作者】孙艳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密山市兴凯湖水产养殖场幼儿园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崔昊浅绛山水画赏析——以《荻花江行图》为核心 [J], 杨俊燕;王艳华
2.崔昊青绿山水画赏析——以《松涛访友图》为核心 [J], 张辛欣;王艳华
3.馆藏明代《朱士瑛设色山水人物图折扇面》赏析 [J], 李遒
4.金璧山水诠释\"无我之境\"——崔昊《湖清峰峦图》赏析 [J], 杨继波
5.云雾飘逸空灵俊美——崔昊山水《春山云霭图》赏析 [J], 丁世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崔昊青绿山水画赏析——以《千峰竞秀图》为核心
作者:张辛欣王艳华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7年第10期
一、作者及作品基本信息
崔昊,1978,美术学硕士,副教授,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系书记、绘画教研室主任。

作品基本信息如下:
作品名称:《千峰竞秀图》。

尺寸:138cm*68cm。

表现手法:青绿山水。

材料:安徽特级净皮生宣纸、红星墨汁、马利高级中国画颜料。

款识:《千峰竞秀图》青翠千峰秀,红黄万里秋,深山有玄因,钟鼓一声休。

丙申仲夏崔昊画,吴冠东诗。

钤印:崔昊山水(白文)、闲作山水(朱文)。

创作时间:2016年四月中旬到5月中旬,实际累计用时约50小时。

现收藏地:金禾文化。

此图是给学生做的全程示范,主要目的是针对学生专业基础薄弱的情况,让学生尽快实现画面的完整,边画边讲,程序性、目的性较明显。

四平八稳的构图章法和层次关系推进的过程中,学生对布景、构成、造型以及虚实关系等方面一目了然。

作品延续和继承古画,探索水墨与设色的深度结合,探索和构建时代审美。

该作品画面场景很大,刻画细节相对较多,在艺术语言和艺术内涵方面都很有特色。

二、作品的艺术语言分析
(一)构图
该作品在构图方面采用典型的传统山水“s”形构图取势。

构图是使山水画作品具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即六法中说的“经营位置”,是山水画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s”形构图中线条的转动,正与山水画中的“起、承、转、合”相一致,更好的表现画面中的动势,画面中的山从左下到右上呈“s”形蜿蜒向上,贯穿近、中、远景。

“s”形的独特文化地位体现与道家的联系,“阴阳相生”,把哲学的概念作用到美学当中。

在我们的画面中也有虚形的“s”。

画面中虚处由云水形成的“s”形延伸向上。

再来看左面山坡上有一簇茂盛的树木,整体上呈现“v”字形,很开阔的把视线指向右上的山和树。

右下是水,水波是用细线勾勒很自然,像真实的江面,有一种“水光潋滟”的感觉。

左面山坡和水相接处有几处亭台,和树相掩映,有诗“犹抱琵琶半遮面”,比起完全呈现在人眼前来说,“半遮面”显得更有韵味。

画面上半段的中间,峻峰重叠,可谓“云中山顶,四面峻厚”,并在远山上遍置密林。

(二)造型
画面造型在整体具象构图布景的前提下,对于单个物象的刻画很严谨。

画面整体的艺术手法虽是兼工带写,但更偏向于严谨,工细的工笔,所以细节方面的刻画比较注重,使得画面局部的树木,房屋等成为一系列看点。

在山石的刻画上,线条曲折自然,看似随意又漫不经心,却画在转折结构上。

树随山石的层次而有层次,各层次的树姿态生动,有大小、区直、穿插和疏密的变化,是画面更有内容。

画面中树的种类很多,我们可以从树的叶子来看,远山的树则概括成一笔淡花青,拉开空间关系。

在色彩方面,很有节奏感,冷暖交替,由近及远,冷暖的变化也产生了虚实。

(三)笔墨
为了突出精细妍丽的画风,作品用线较细,但也注重了传统山水笔墨语言的变化和沉稳。

该浓则浓,如树木和山石;该淡则淡,如云水;该粗则粗,如树干和主体的山石结构;该细则细,如建筑和树枝等。

该作品的笔法在追求丰富的同时也一直想探索属于自己的语言符号。

比如画面中近景和中景像“薏米仁”一样白色的叶子,很有个人特色。

三、作品的艺术内涵分析
作品的艺术形象是根据古人山水演变而来,延续和继承了李成、郭熙的山与树,以及“四王”青绿山水颜色的吸收运用。

艺术形象不是简单对山石云水的刻画而是赋予了时代的新特征和新内容。

既体现了继承古人的东西,同时也体现了时代审美的具体化符号。

其画面的艺术形象整体上追求雍容精丽的大青绿山水效果。

作者创作完成之后友人观后感慨而赋诗:“青翠千峰秀,红黄万里秋。

深山有玄因,钟鼓一声休(吴冠东诗)”。

画面具有非常强的装饰效果,作用石绿、花青、赭石、藤黄等色彩。

这样色彩有很强覆盖性,色彩艳丽,使画面产生明快的视觉效果。

【结论】
《千峰竞秀图》在艺术形象的精细刻画、画面场景的深入描绘、笔墨语言的精微处理都是成就画面看点的主体内容。

诚然,作为画家崔昊还很年轻,作品在艺术语言方面还不成熟,画面最大的问题是造型与笔墨的协调问题,该问题具体说主要是墨法和设色法方面的矛盾对立统一问题,我们期待其难关的攻克。

【参考文献】
【1】崔昊.刍议艺术评论视域下中国画交流话语体系的构建【J】.中国文艺评论,2017(03)
【2】张辛欣,王艳华.崔昊青绿山水画赏析——以《松涛访友图》为核心【J】.大庆: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