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定义

合集下载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准则

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 装物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 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成本扣 减累计跌价准备后的金额。
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第五节 披露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存货有关的下列信息:
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的成本
(一)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 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 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 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按照该项存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 (二)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方式取 得的存货的成本 企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 的存货,其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 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 则第20号——企业合并》等的规定确定。但是,该项存货的后续计 量和披露应当执行存货准则的规定。 (三)盘盈存货的成本 盘盈的存货应按其重置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并通过“待处理财 产损溢”科目进行会计处理,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当期管理 费用。
(一)各类存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价值。
(二)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方法。
(三)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 法,当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当期转回的存货跌价 准备的金额,以及计提和转回的有关情况。
(四)用于担保的存货账面价值。
5.企业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转出的存货,应 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第四节 期末存货的计量

会计准则存货定义

会计准则存货定义

会计准则存货定义
会计准则中对于存货的定义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持有的、预期将用于销售、加工或转化为其他资产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品。

存货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以及委托加工物资等。

企业通过购买和生产来满足市场需求,而存货则是企业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核心要素。

存货包括原材料,这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物资。

原材料是企业制造产品所必须的物质,如钢材、纺织原料等。

企业需要通过购买原材料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以满足市场需求。

存货还包括在产品,也称为半成品。

在产品是指已经经过一定加工但尚未完成的产品,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生产过程才能成为最终产品。

在产品一般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如半成品零部件等。

存货还包括产成品,即已经完成生产并准备销售的产品。

产成品是企业最终要销售给客户的产品,它经过了多个生产环节的加工和组装,已经具备了销售的条件。

企业需要将产成品储存起来,以满足市场需求。

存货还包括委托加工物资,这是指企业将原材料或在产品交给其他企业进行加工处理的物资。

委托加工物资是企业外包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委托加工,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会计准则中对于存货的定义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以及委托加工物资等。

存货是企业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证了企业正常运营和市场需求的满足。

企业需要对存货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核算,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一、定义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包括库存的、加工中的、在途的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二、确认条件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初始计量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存货成本的计量因其来源不同存货的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原材料、商品、低值易耗品等通过购买而取得的存货的成本由采购成本构成;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委托加工物资等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的成本由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构成。

1.外购存货成本的计量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1)买价。

指进货发票所注明的货款金额。

(2)相关税费是指企业进口存货缴纳的关税,企业购买、自制或委托加工存货发生的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

(3)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企业(包括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记入存货采购成本;在实务中,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分别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

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也可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账务处理为:(1)单货同到: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2)单到货未到:借: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材料到达、验收入库后借:原材料贷:在途物资(3)货到单未到暂不记账,月末按材料的暂估价值记账:借:原材料(暂估价值)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下月初用红字冲回:借:原材料(暂估价值)(红字)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红字)下月单到后: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4)预付货款方式购货:预付货款时:借:预付账款(预付金额)贷:银行存款收料后:借:原材料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预付账款(实际应付金额)补付货款借:预付账款(预付与应付差额)贷:银行存款退回多付的款项借:银行存款贷:预付账款(预付与应付差额)例l: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某日该企业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2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 400元,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重点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重点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1.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

2.注意的问题:(1)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不能作为企业存货(2)代制品和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应视同企业的产成品(3)周转材料,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处理(4)消耗性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一一生物资产》;通过建造合同归集的存货成本,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一一建造合同》。

二、存货的确认: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1)购买价款: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2)相关税费: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注意运输费, 可以按7%扣除进项税额,但必须是运费费,如果是运杂费,则不可以。

(3)其他:如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能分清负担对象的,应直接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不能分清负担对象的,应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有关存货的采购成本。

分配方法通常按采购存货的数量或采购价格比例进行分配。

(4)短缺:从供货单位或外部运输机构收回的物资短缺或其他赔款,应冲减所购物资的采购成本。

(注意:自然损耗)(二)加工成本加工成本有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组成。

1.直接人工:指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新酬。

直接人工和间接人工的划分依据通常是生产工人是否与所生产的产品直接相关,即是否直接确定其服务的产品对象。

2.制造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解释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是指对企业会计中存货的核算和报告进行规范的准则。

存货是企业在正常业务经营过程中购买、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和包装材料等,旨在销售、加工、生产或消耗。

存货是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对存货的规定,以下是对存货的解释:1、存货的定义:存货是指企业拥有、持有和用于经营目的的物质资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包装材料以及待售商品等。

存货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属于企业所有;(2)预期用于生产或销售;(3)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相关。

2、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应当以购买或生产成本作为初始计量基础。

购买成本包括购买价格和与购买相关的直接支出,如运输费用、关税等。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3、存货的后续计量:存货的后续计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以购买或生产成本减去预计的销售费用和预计的实现价值下降;(2)以最低值法,即以购买或生产成本和实现价值中的较低者计量;(3)以标准成本法,即以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计量;(4)以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

4、存货的减值准备:若存货的实现价值低于其购买或生产成本,应当进行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的计提应基于存货的单项计量,即对每一存货项目单独进行评估,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5、存货的披露:企业应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与存货相关的信息,包括存货的计量方法、减值准备、存货的组成、存货周转率等。

这样可以使用户充分了解企业的存货情况,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对存货的规定旨在确保存货的合理核算和报告,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它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计量和披露要求,使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存货的价值和变动情况,从而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

存货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产,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报告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的实施使存货的计量和披露更加规范和一致,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会计准则编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会计准则编号

知识文章格式标题:深度解读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一、引言在企业会计体系中,存货是一项重要的资产,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对存货的处理进行了详细规定,其内容涵盖了存货的定义、确认、计量、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列报等方面。

本文将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中关于存货的相关规定进行深入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并对存货的相关处理有更清晰的认识。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概述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是我国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存货会计处理的规定,其编号为xxxx。

该准则对企业在确认、计量和列报存货时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定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企业会计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三、存货的定义和确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的规定,存货是指企业为生产、加工、销售、材料供应等活动而准备用于销售的商品,以及企业为生产提供劳务和劳务成本所发生的成本。

存货应当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确认,包括存货的成本可以被可靠计量,存货的经济利益将流入企业,并且存货的成本可以被合理计量等。

四、存货的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对存货的计量提出了具体的规定,主要包括取得成本法、可变成本法和实现成本法等。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根据存货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确保存货的计量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五、存货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存货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其变动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有着重要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要求企业对存货的变动进行及时和准确地披露,以便用户能够清晰地了解企业存货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

六、总结与回顾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对存货的管理和处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企业提供了规范的指导。

存货作为企业重要的资产之一,其计量和管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企业应认真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的规定,合理、科学地处理存货,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解释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以下简称“准则1号”)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准则主要规定了企业在会计报告中如何进行存货的识别、计量和记录。

准则1号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将对准则1号进行详细解释。

首先,准则1号明确规定了存货的定义和范围。

存货是指企业拥有的为了销售、加工、生产或交付目的而持有的物品。

准则1号指出,存货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以及其他具有经济价值的物品。

企业应当根据存货的特点和用途,对其进行分类和计量。

准则1号进一步明确了存货的计量原则。

存货应当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计量,这包括直接相关的购置成本以及与购置成本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

如果存货的实际取得成本与其带有的利润或风险有关,那么存货的计量应当基于市场定价或可实现价值。

另外,准则1号也对存货的废品和存货损耗进行了规定,指出企业应当及时计提相应的损失准备。

准则1号还明确了存货的评估和处理原则。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和评估,目的是确定存货的实际数量和价值。

对于超过一年不动用的存货,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或可实现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并调整其账面价值。

当存货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应当计提相应的跌价准备,以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

当存货出现损耗、丢失或变得无法使用时,企业应当及时调整存货的数量和价值,并计提相应的损失。

准则1号还规定了存货货物流转方式的处理方法。

准则1号指出,如果存货的货物流转方式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从而导致存货的实际价值发生变动,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企业将存货进行加工或组装,从而增加了存货的价值,应当将这部分增值计入存货的成本中。

准则1号对企业存货的披露和报告也进行了规定。

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存货的金额、计量规则、评估方法以及相关的风险和后果。

准则1号还要求企业在年度报告中详细说明存货变动的原因和情况,并对存货的影响进行评估和说明。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准则一、准则背景及目的存货是指为销售而持有或在生产过程中所持有的物资,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成品以及委托加工物资等。

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运营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二、准则要求1.分类和确认:企业应将存货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并确认其成本。

根据实际情况,存货的成本可以包括购买成本、生产成本以及其他直接与存货形成的成本。

2.计价方法:企业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合理的计价方法来确定存货的成本。

对于价值相对重要的存货,应当采用特殊的计价方法进行核算。

3.减值处理:存货在一定的时期内可能存在价值下降的情况,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减值处理。

4.披露要求: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与存货相关的信息,包括存货的种类、数量、计价方法、价值变动等。

同时,还需要披露存货的方针、政策以及使用的计价方法等。

三、准则的意义1.促进信息透明:准则要求企业对存货进行分类、确认和计价,并披露与存货相关的信息,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2.维护公平竞争:准则的实施可以避免企业通过不当手段来操纵存货的核算和披露,确保市场上的各方面参与者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进行公平竞争。

3.规范企业会计处理:准则明确了存货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披露要求,有助于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会计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财务信息质量。

四、准则的实施现状及发展趋势在实施过程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受到广大企业和会计人员的积极重视和遵守。

同时,财政部也不断修订和完善该准则,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目前,我国正推动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接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对照表》,存货准则已与国际准则基本一致。

未来,准则在关于存货减值的处理、存货跨境交易的会计处理等方面还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的空间。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准则对于规范企业对存货的会计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一、存货的定义和确认:根据会计准则第一号,存货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应外购合同需采购的商品、生产商品、供应劳务等而生产或购买的物资。

存货不包括已售出的商品、生产中或供应中的商品以及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的商品,这些应归类为预付款项或其他非流动资产。

企业应当在取得存货时确认存货,并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加以计量,并按照成本或净售价较低者计量。

二、存货的计量:企业在确认和计量存货时,应当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

存货的成本包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和其他直接与存货有关的费用。

采购成本指通过购买或委托其他单位生产取得存货的成本。

采购成本应包括购货款、关税、运费和与购买相关的其他税费等。

生产成本指企业通过自身生产或委托其他单位生产取得存货的成本。

生产成本应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与生产相关的其他费用等。

其他直接与存货有关的费用指企业在存货取得时发生的直接与存货有关的其他费用,如包装费、检验费、运输费等。

三、存货的转移和处理:在存货销售时,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计量存货,并将销售收入与存货的实际成本进行对冲。

对于已过量存货的损失,企业应当按照存货的实际成本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在损失发生时将其转化为损益。

对于存货中剩余价值降低的情况,企业应当按照存货的实际成本调整存货的计量基础,并将其转化为原材料、半成品或者在办项目等其他合理的类别中。

四、与存货相关的披露: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中详细披露存货的信息,包括存货的种类、数量、计量基础、评估方法、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已发生的存货报废损失等。

此外,企业应当披露有关存货的重要会计政策、原则和方法,以及可能对存货计量和评估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总结起来,会计准则第一号对存货的定义、确认、计量、转移和处理、披露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能够正确、准确地记录和报告存货相关的财务信息,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企业应当按照这些规定,合理、准确地处理存货相关的会计事务,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1.存货的定义和范围:指南详细解释了存货的定义,即企业所持有的用于生产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物质资产。

此外,还对存货种类和范围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原材料、在产品、成品以及委托加工和向下属企业提供劳务等。

2.存货的计量:指南详细介绍了存货的计量原则和方法。

其中,主要包括成本计量原则、成本计算方法、成本的分配等。

指南还对具体的计量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并提供了实例进行解释。

3.存货跌价准备:指南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冲销进行了详细说明。

其中,根据存货的特点和使用环境,提出了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依据和方法,并说明了存货跌价准备的冲销原则和方法。

4.存货的评估和记录:指南对存货的评估和记录进行了详细说明。

其中,对存货的评估基准、评估时间以及评估方法进行了具体解释,包括存货盘点和库存估计等。

指南还对存货的记录和披露进行了规定,包括存货的会计凭证、报表以及披露内容等。

5.存货损失和报废:指南对存货损失和报废的处理进行了详细说明。

其中,对存货损失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式进行了列举,并对报废存货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了解释。

6.存货交易的会计处理:指南对存货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详细说明。

其中,涉及存货采购、存货销售和存货进销存等方面,指导企业如何正确处理相关的会计事项。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是一份全面、系统的指导性文件,涵盖了存货的定义、计量、跌价准备、评估、记录、损失和报废、交易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可根据指南中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准确、一致地编制相关的财务报表,提高报表的可比性和透明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持。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一、定义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包括库存的、加工中的、在途的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二、确认条件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初始计量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存货成本的计量因其来源不同存货的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原材料、商品、低值易耗品等通过购买而取得的存货的成本由采购成本构成;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委托加工物资等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的成本由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构成。

1.外购存货成本的计量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1)买价。

指进货发票所注明的货款金额。

(2)相关税费是指企业进口存货缴纳的关税,企业购买、自制或委托加工存货发生的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

(3)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企业(包括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记入存货采购成本;在实务中,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分别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

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也可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账务处理为:(1)单货同到: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2)单到货未到:借: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材料到达、验收入库后借:原材料贷:在途物资(3)货到单未到暂不记账,月末按材料的暂估价值记账:借:原材料(暂估价值)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下月初用红字冲回:借:原材料(暂估价值)(红字)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红字)下月单到后: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4)预付货款方式购货:预付货款时:借:预付账款(预付金额)贷:银行存款收料后:借:原材料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预付账款(实际应付金额)补付货款借:预付账款(预付与应付差额)贷:银行存款退回多付的款项借:银行存款贷:预付账款(预付与应付差额)例l: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某日该企业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2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 400元,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存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它是指企业持有的用于销售、加工或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品。

存货的准确计量和分类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报告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规范和统一存货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对存货的计量、分类和披露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对企业会计准则下关于存货的相关要求进行探讨。

一、存货的计量企业在计量存货时,应根据实际成本原则进行。

具体而言,存货的成本应包括直接和间接相关的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和合理分配的制造费用。

其中,采购成本是指购入存货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生产成本是指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部分与存货的生产或加工过程直接相关的成本;制造费用是指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之外,在生产或加工过程中间接产生的费用。

在计量存货成本时,如果采用特殊的生产过程或以特殊的顺序进行生产,则可以使用标准成本法或者权益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规定的标准成本,通过比较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来计量存货的成本;权益法是指将相关成本分摊到每个单位的存货上,以实现合理的成本计量。

二、存货的分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可以分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委托加工物资、商品、周转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几种类别。

1. 原材料是指未经加工直接用于生产的物资。

原材料的分类应根据其使用用途和性质进行,一般可以分为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两类。

直接材料是指直接进入成品中,可以直接核算到成本中的材料;间接材料是指多种材料通过工艺过程转化而形成的附属物资,无法直接核算到某种产品成本中。

2. 在产品是指已经进入生产过程,但还没有完全成为产成品的物资。

在产品的分类应根据其加工程度和具体情况进行。

一般来说,它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正处于生产过程中的物品。

3. 产成品是指已经生产完成的物资,具备可以销售的条件,并且已经进行了最后的成品检验和完成包装等手续。

产成品一旦完成,就可以进入销售环节,实现货币的回收。

4. 委托加工物资是指企业将一部分生产或加工任务委托给其他企业完成的物资。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购买的、以货币计价的物品,以及为生产出售产品而耗费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生产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企业准则”)对存货的会计处理做出了详细规定。

根据企业准则,企业在购买存货时应将其成本计入存货账户,包括购买价格、运输费用、关税和其他直接与购入货物有关的费用。

在存货准备及处理过程中,企业应当按照成本计价原则,将存货价值计算为购入成本或可实现价值中较低的一个。

如果存货的实际可变现价值低于其购入成本,企业应当将存货价值调减到可变现价值水平。

在存货的持有期间内,企业需要定期评估存货的净实izable值
和所需的持有成本,如果出现存货价值下降的迹象,企业应当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并在必要时计提存货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应当计入当期费用,以反映存货价值下降所造成的损失。

当存货出售或用于生产完成产品时,企业应当从存货账户中转出相应的成本金额,并将之计入销售成本或生产成本中。

企业还需要记录存货的销售收入或生产产出的计量,并根据相关准则对销售收入或生产成本进行确认。

总之,企业准则对存货的会计处理做出了详细规定,企业需要按照规定,准确记录和处理存货事项,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回复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回复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回复企业会计准则—存货,是指规范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存货的会计处理和披露的准则。

存货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采购、生产的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以及在途物资,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最终产品和已购产品等。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存货需要进行准确的计量和分类,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适当的披露。

首先,企业需要进行存货的计量。

存货的计量主要包括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方式。

成本是指企业在获取和生产存货时实际支付的款项,包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以及其他与存货直接相关的费用。

公允价值是指存货在市场上实际可交易的价格。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在确认存货时需要按照成本价值和公允价值两者之间较低者计量。

这种计量方式能够保证存货价值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其次,企业需要对存货进行分类。

存货的分类主要分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已购产品四类。

原材料是指企业用于生产商品的直接原料或材料,如原油、钢材等。

在产品是指企业尚未完成的产品,包括半成品。

产成品是指经过完全加工并且准备销售的产品,如成衣、电子产品等。

已购产品是指企业购买而尚未销售的存货,需要进行进项税额冲减。

然后,企业需要合理地计算和确认存货损耗。

存货损耗是指由于自然损耗、技术损耗或管理原因导致的存货数量或价值的减少。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存货损耗的计量和确认。

例如,对于易腐烂的食品类存货,企业需要定期检查和核实存货的数量和质量,及时确认和计提存货损耗。

最后,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存货相关信息。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披露存货的计量方法、计量依据、存货的分类和计量基础、存货损耗的核算方法以及存货的减值准备等信息。

这些披露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存货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范了企业对存货的计量和分类,要求企业准确计量存货的成本和公允价值,并进行合理的存货损耗确认。

同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存货相关信息,提高相关方对企业存货情况的了解。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合同履约成本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合同履约成本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合同履约成本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存货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资产。

而合同履约成本则是指企业为履行合同所产生的直接成本,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存货与合同履约成本的处理十分重要,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两个方面的相关内容。

一、存货的定义和分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存货是指企业拥有的以营业目的购买、生产或制造的物品,包括原材料、发出商品、在产品、产成品和包装物等。

存货的分类主要分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库存商品等。

1. 原材料:指用于生产过程中,尚未进行任何改变或加工的物品,如原材料、半成品等。

2. 在产品:指正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完成部分加工但尚未完成的产品。

3. 产成品:指生产过程中完成加工且可直接销售的产品。

4. 库存商品:指已经生产完成且可直接销售的产成品。

企业在进行存货管理时,需要根据存货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和计量,并按照成本计价原则,以较低的金额进行核算。

二、合同履约成本的涉及因素合同履约成本是指企业为完成合同所产生的费用,例如材料购买费用、人工工资、制造费用、运输费用等,并且这些费用是与合同直接相关的。

合同履约成本的核算方法有两种:实际成本法和完工百分比法。

1. 实际成本法:在实际成本法中,企业需要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核算,即将与合同直接相关的成本费用作为合同履约成本。

2. 完工百分比法:完工百分比法是根据已经完成的工作比例来分摊合同履约成本。

根据合同进度,将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按比例分摊到相应的会计期间。

无论采用哪种核算方法,企业都需要保证合同履约成本是公正、合理和准确的,并确保所记录的成本与实际情况相符。

三、存货与合同履约成本的关系存货与合同履约成本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合同履约过程中,企业通常需要采购原材料、加工在产品、制造产成品等,这些都属于存货范畴。

同时,合同履约成本也包括了存货相关的费用,例如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加工费用等。

在会计处理上,存货的成本是包含在合同履约成本中的,并且会计凭证需要清晰记录这些成本。

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

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

存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资产,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合理管理和控制存货是保证经营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

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存货的定义、计量、分类以及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下面将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对存货进行详细解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存货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目的而持有的物资,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以及委托加工的物资等。

存货的计量是根据成本原则进行的,即以取得或生产存货时实际支付的成本作为计量依据。

成本包括购入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直接与存货相关的费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应按照其预计实现的方式和期限进行分类。

常见的存货分类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委托加工的物资。

原材料是企业用于生产加工的物资,一般以购入成本计量;在产品是指已经进入生产过程但尚未完成的物资,一般以加工成本计量;产成品是指已经完成生产并可以销售的物资,一般以最终生产成本计量;委托加工的物资是指企业委托外部单位加工的物资,一般以委托单位提供的计价依据计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存货的处理方法有几种不同的方式。

首先是采用先进先出法(FIFO法),即假设最早购入的存货最先出售或使用;其次是采用加权平均法,即将所有存货的成本加权平均后计算单位成本;还有一种常见的方法是特定成本法,即按照每个具体批次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

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存货的计量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还对于存货的实际价值进行了规定。

如果存货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就需要进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如果存货的实际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可以进行存货增值的确认。

存货跌价准备和存货增值的计提都会影响企业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应注意存货的管理和控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存货管理制度,包括采购、领用、入库、出库等环节的规定和流程;其次,要进行定期盘点,确保存货账面余额与实际存货的情况一致;再次,要合理安排存货的库存水平,避免库存过高或过低导致的风险;最后,要加强对存货质量的控制,确保存货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因质量问题对企业形象和利益造成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应用指南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企业来说,存货的管理和核算是十分重要的。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应用指南旨在帮助企业正确处理存货的计量、核算和披露事项,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存货的定义、计量方法、核算规则和披露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

首先,存货是指企业为销售、生产或加工而持有的物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以及供应商品等。

存货应当按照实物形态划分,并按照成本进行计量。

企业可以根据存货的使用特性和管理要求,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商业库存等。

存货的计量方法主要有购买成本法和生产成本法。

购买成本法是指按照采购或生产成本加上与存货相关的直接费用进行计量,适用于商业库存;生产成本法是指按照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和间接成本进行计量,适用于生产型企业。

在计量存货时,应注意确认成本时点、计算费用定额和期末存货价值的确定等问题。

存货的核算规则包括采购、生产、销售和库存等环节。

在采购环节,企业应按照购买成本记录采购的存货,并及时核对进货金额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在生产环节,应按照生产成本方法计量存货,并在生产过程中及时登记相关成本;在销售环节,应按照销售产生的成本核算销售的存货;在库存环节,应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的准确性。

此外,企业还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存货进行披露。

披露应涵盖存货的种类、计价方法、会计政策等关键信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应用指南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核算方法和披露要求,帮助企业更加规范地管理存货,确保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企业应认真学习和应用存货应用指南,加强存货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定义
课程目录
一、存货的定义及分类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三、存货的初始计量 四、存货的发出计价 五、存货的期末计量 附: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一、存货的定义及分类
(一)存货的定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
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 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 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 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 成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 品等。
(二)存货的分类
❖ 1、按存货的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原材料、 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 材料等八类。
❖ 2、按存货的存放地点分类,可分为在库存货 、在途存货、在制存货、在售存货等四类。
❖ 3、按存货的取得方式分类,可分为外购 存货、自制存货、委托加工存货、投资 者投入的存货、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 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非货币性资 产交换取得的存货、盘盈的存货等。
❖ 采用该方法,有时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单位成本计价,计算繁琐。
❖ 采用该方法,在物价上涨期间,会高估 当期利润和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当 期利润和存货价值
【例题】假设库存为零,1日购入A产品100 个单价2元;3日购入A产品50个单价3元 ;
❖ 5日销售发出A产品50个,则发出单 价为2元,成本为100元。
(二)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 的 存货
如:成品 、在产品 、半成品 、委托加工物 资等的成本=
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
◆委托加工存货
❖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 或者半成品以及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 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 本。
❖ 掌握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的会计处理及收回委托 加工物资实际成本的确定。 (1)支付的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应 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借方; ( 2)支付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委托加工应税 消费品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四、存货发出的计价
(一)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一般情况下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 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出法是以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 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先发出存货 按先入库的存货单位成本计价,后发出的存 货按后入库的存货单位成本计价进行计价, 据此确定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 的一种方法。
❖ 2、存货的加工成本是指在存货的加工过 程中发生的追加费用,包括直接人工以 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 直接人工: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直接 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和福利费。
❖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 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 3、存货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 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 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 采购价格:是指企业购入的材料或商品的发票 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 的增值税额。
❖ 相关税费:是指进口关税以及购买、自制或委 托加工存货发生的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从销 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
❖ 其他可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的费用:是指采购 成本中除上述各项以外的可直接归属于存货采 购的费用,如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 、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 选整理费用等。
A.29700
B.29997
C.30300
D.35400
❖ 【答案】C
❖ 【解析】该批入库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 30000+300=30300元。该企业为增值税一 般纳税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计入材 料成本。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构成材 料的入库成本。所以该批入库材料的实 际成本为发票上注明的不含增值税额的 买价加上入库挑选整理费用。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和资产的确认条件相同 )
(一)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 入企业。
(二)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
❖ 1、存货的采购成本一般包括采购价格、 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 及其他可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的费用。
❖ 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 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 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
❖ 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先按存货 的期初余额的单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 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 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向后类推,计 算发出存货和结存货的成本.
❖ 采用该方法,可以随时确定发出存货的 成本,从而保证了产品成本和销售成本 计算的及时性,并且期末存货成本是按 最近购货成本确定的,比较接近现行的 市场价格。
❖ 先进先出法假设先入库的材料先耗 用,期末库存材料就是最近入库的材料 ,因此发出材料按先入库的材料的单位 成本计算。
❖ 2、加权平均法 ❖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
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 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 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 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 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 【例题】下列各项中,增值税一般纳税 企业应计入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 ( )。 A B C.支付的收回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
D.支付的收回后直接销售的委托加工
❖ 【答案】AD
❖ 【解析】随同加工费支付的增值税和支 付的收回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物资的 消费税按规定可予以抵扣,所以不应计 入收回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 企业设计产品发生的设计费用通常应计入当期 损益,但是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可 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应计入存货的成本。
(一)外购存货
❖ 指购买而取得的存货。如:
原材料、商品、 低值易耗品等 = 的成本
采购成本
❖ 【例题】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 企业,2008年4月购入A材料1000公斤, 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30000元 ,增值税额为5100元。该批A材料在运输 途中发生1%的合理损耗,实际验收入库 990公斤;在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 300元。该批入库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为 ( )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