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研究》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人间词话》十则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十单元人文心声经典原文《人间词话》十则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文化常识] 皇帝的“机要秘书”——南书房行走
“南书房行走”不是一个官位,在前清的时候,这是一个 “差使”,这个差使是由当时的御用知识分子——翰林——来担 任的。在翰林看来,这是对自己一生学术的肯定与褒扬,也意 味着该翰林成了儒家入世的最高形式的代表——帝王师。
南书房在翰林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之“南 书房行走”。因接近皇帝,对皇帝的决策有一定影响力。雍正以 后设“军机处”,立军机大臣等专职,南书房虽仍为翰林入值之 所,但已不参预政务。清代士人则以入值南书房为荣。清初不 少著名文人学者入值过南书房。
3.(1)“有我之境”的意思是:
(2)“无我之境”的意思是:
[明确] (1)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内心不宁静,或喜或 悲)观察外物,并把这种感情投射到外物之上,情显在景上。
(2)作者不是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内心宁静平和)观察外 物,外物以本来生机勃勃的面目呈现在诗人眼底。景物上没有 明显的情感烙印,情隐于景下。
2.主要成就 主要著作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古金文考释 五种》《古礼器略说》等。
3.地位影响 他学术精进,成果丰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论殷 周、释甲骨、释钟鼎,处处卓绝,话语精到,皆出自自己心得、 发明和独创,为古代历史、古代地理等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博得海内外学人的推崇和尊敬。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 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他以其精深的学识、笃实的学风、科学的治学方法和朴素 的生活影响了清华学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学、历史学、 考古学方面的专家学者。
一、字音 澹.澹(dàn) 阑珊.(shān)
憔.悴(qiáo) 胸襟.(jīn)
蓦.然(mò) 矫揉.(róu)
二、一词多义 1.格有 物 无 我格 境 一 劝.界 样 天 而则 创 公 后自 制 重 知成 体 抖 至高 擞 格., 格 文_._动不 字__拘 而词____一 非 ,__名__文 格 __推词.__者 降 __究,__人 __格__才 __调__名____词____名,____词规____,格____标____准____
《人间词话》十则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宝玉: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 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 衫薄。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 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 不下玉粒金波噎满喉,照不尽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 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四类: (1)神仙鬼怪世界或梦境 (2)已逝之景之境 (3)设想的未来之境 (4)从对方角度设想的情景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有人赞赏这首诗说:短短四句,凄美之至,令 人怅惘不已。请从虚实相生这一角度,说说这首诗 是怎样把读者带入凄美意境的。
王国维不是为了清朝死的,是为了不可再 挽回的中国古文化的消逝而死的。他是一个文 人,而且还是一个旧文人,他从小接受的思想 就决定了他不会允许这种文化这种制度在他面 前消失,他无法理解,他只有选择死来逃避, 这是他的悲哀。
自杀之迷
1927年,王国维51岁。清朝灭亡已15年之多,五 四运动也已过去8年。世事变幻,清华园内的人文景 观也为之大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变了,衣服穿着也变 了。但是,在当时,只有两人,以其最独特的方式固 守着自己的信仰。他们留着辫子,毫无顾忌地行走于 大庭广众之下。学生们因景仰他们的人品、学识,没 有人强迫他们剪去脑后那带有特定含义的辫子。这两 人,一为梁启超,另一位就是王国维。
境界
诗词 境界
2-4则
创作方法
2则
主客体关系
3-4则
造境 写境 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
齐读第二则,讨论一下你是怎样理解“造境”
高中语文第十单元人文心声10.1《人间词话》十则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2021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十单元人文心声 10.1《人间词话》十则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十单元人文心声10.1《人间词话》十则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十单元人文心声10.1《人间词话》十则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全部内容。
《人间词话》十则一、语基落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由分:区别.B。
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树立:建树。
C。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阑珊:辉煌。
D.无矫揉妆束..之态妆束:妆扮。
解析C项,“阑珊”的意思是“稀疏”。
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
B.C.D。
解析A项,①格调;②标准。
B项,观看。
C项,①情趣;②求得。
D项,①仿效;②功效。
答案B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故物皆著我之.色彩B。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C。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D.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解析B项,“之"为动词,意思是“到”.其余三项中的“之"都是助词“的”.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
亦必邻.于理想故也B。
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C。
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D。
后人贵.经术解析A、B两项为名词活用为动词;C项为古今异义词;D项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 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10单元 01 《人间词话》十则
二、作家应该怎样修养自身, 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
• 1、从第七则看, • 要志存高远,甘于寂寞;苦苦探索、执著追 求。 • 2、从第八、九则看, • 要有开阔的胸襟、真切深刻的见识,要有真 性情。 • 3、从第十则看, • 要能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并注意有所领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下列诗词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 A B C ), 属于“无我之境”的是(D E F )
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D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E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F 暧பைடு நூலகம்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第二课时
从王国维的“三种境界”中获 得了你哪些启示.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长林叶落,西风乍起的清秋时节,登楼远眺, 云淡天高,一条路通向遥远的天际。此情此景, 一种孤独寂寞油然而生,似乎也唤起了一种追求 和探索的期望。
比喻在创业治学的开始阶段,必须高瞻远瞩, 视野开阔,耐得住寂寞孤独,而有所追求,有目 标。同时认清前要走过的道路,理清前人已有的 成果。这是第一阶段。
那么作者怎样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呢?
1.要志存高远,甘于寂寞;苦苦探索、执著追求; 2.开阔的胸襟和卓越的见识,修身而成“大家”; 3.对自然人生要做到: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 入乎其内,即重视外物:才能获得丰富的创造材料, 细致体察感受外物,作品才有生气。 出乎其外,即轻视外物:跳出自然人生之外,才能纵 观生活的整体,作品才能内容深刻,情致高远。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十单元⑩《人间词话》十则 优秀课件(28张)(共28张PPT)
元好问《颖亭留别》
“无我之境”
表现 “我” 的程度 情景关系
无我之境
隐我
情在景下,寓情于景。 重在体悟——哲理 (悟理)
我们读过的诗句中有写“无我之境”的吗?
鸟鸣涧 王维 (唐代)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秦观《踏莎行》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孤馆”“闭”,春寒袭人, 杜鹃啼血,夕阳西下,无限凄 婉——因了饱受羁旅漂泊的我 (贬谪之后,逢春寒,感孤独, 听杜鹃悲鸣,见夕阳西下。凄 厉的气氛,“可堪”二字刻画 诗人自我形象。移谪居之恨到 凄厉之景上。)一切外物都渗 透着孤独、寂寞、无限凄婉之 意。这些是“有我之境”。
• 目标解读
• 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字词。 •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3、理解文中“有我之境”和“无我之 境”,并能结合本文所学知识鉴赏诗 词。
自主学习 • 1、大声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 释及译文理解文意。 • 2、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 写在每段段尾。
掌握以下字词释义
崇高的格调 (1)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2)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 …的原因 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3)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有才华的诗人 (4)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新人教版)2019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十单元经典原文10《人间词话》十则讲义
国学大师——王国维王国维(1877-1927),初名德桢,后改为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后更为观堂,又号永观。
浙江海宁人。
中国近现代之交的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家、哲学家,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
世代清寒,幼年苦读,为秀才。
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云变化之际弃绝科举。
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
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
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
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
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的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
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
因此,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被人们认为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教授的教授”。
1927年6月,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留下了难解之谜。
王国维生活的时代,正是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势力、学术思潮、人生理念剧烈动荡、冲突、融合的时代。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社会在经济和文化准备极不充分的情况下,向着畸形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转化,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思想界的动荡尤为突出,并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文学。
高中语文第十单元原文10《人间词话》十则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研读》.doc
《人间词话》十则国学大师——王国维王国维 (1877 - 1927) ,初名德桢,后改为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后更为观堂,又号永观。
浙江海宁人。
中国近现代之交的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家、哲学家,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
世代清寒,幼年苦读,为秀才。
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云变化之际弃绝科举。
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
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 年赴日本留学。
1902 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
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
1907 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的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
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
因此,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被人们认为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1925 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教授的教授”。
1927 年 6 月,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留下了难解之谜。
王国维生活的时代,正是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势力、学术思潮、人生理念剧烈动荡、冲突、融合的时代。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社会在经济和文化准备极不充分的情况下,向着畸形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转化,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思想界的动荡尤为突出,并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文学。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十单元 10 《人间词话》十则-精选ppt课件
境”与“写境”
二(第二至六则), 从不同角度论述
第三、四则,从主客体关系角度
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境界”问题 第五、六则,从作者感受、作品
表现的角度谈“境界”
三(第七至十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首页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走进新 一起读
2.主旨归纳 节选的《人间词话》十则,主要是王国维的“境界说”的内容 及了理想与写实、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广泛触及了文学创作 多规律性问题,把中国传统诗学理论推向一个新高度。文中 型,观点新颖,见解独到,特别是关于人生追求三境界的论说,比 切,佳句宛如浑然天成般镶嵌其中,让人称绝。
首页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走进新 一起读
1.注字音
澹.澹(dàn)
凋.碧树(diāo)
憔.悴.(qiáo cuì) 蓦.然(mò)
阑.珊(lán)
遽.(jù)
豁.人耳目(huò) 矫.揉(jiǎo)
首页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2.解多义 其辞脱口而出(文辞)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动以朝廷为辞(借口)
首页
走进新 一起读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人间词话》是清末民国初年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力作, 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 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它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 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王国维在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之后,以 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他脱弃西方理论之局限, 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 固有的传统批评中。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 诗话、词话一类作品在体例和格式上,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 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是一部屈指可数 品。在以往词论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 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
高中语文第十单元人文心声《人间词话》十则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人间词话【教学目标】1.了解王国维及著名的文学评论作品《人间词语》。
理解读者修养与作品解读之间的关系,增强提高个人修养重要意义的认识。
2.理解王国维“境界”的内涵及其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初步形成运用“境界(意境)”来分析古代诗文(部分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领会王国维“境界说”中“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二、教学重、难点:领会“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方法:在启发基础上讲授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熟读课文,回顾“古之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导入新课。
二、知人论世1、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清华研究院开创之初的“四大导师”之一。
22岁前,在家乡接受传统教育,却不喜欢科场诗文,科举考试时,“不终场而归”。
1898年后,到上海,接受西方哲学,希望借助西方哲学来解决现实人生中的困惑。
1905年,王国维完成了《红楼梦评论》。
1908年,开始连载《人间词话》。
1912年,完成《宋元戏曲史》。
辛亥革命后,政治态度日趋倒退。
1923年,他欣然“应诏”北上,担任皇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
1927年6月,北伐军进逼北京,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的昆明湖自尽。
2、《人间词话》,王国维文艺哲学成熟的代表作。
该书沿用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的形式,将西方的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学观念和中国固有的诗、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组合,兴之所至,随感而发,形成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观点新颖、立论精辟的划时代论著。
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三、学生自读课文,概括课文所选的十则,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内容?明确:所选十则《人间词话》,可分为三方面内容:第一则为总纲,冠于全书之首,作者开宗明义提出“境界”说,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义。
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十单元人文心声元10《人间词话》十则Word版含答案剖析
《人间词话》十则[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万语千言总关音澹澹(dàn).阑珊(shān).矫揉(róu).憔倅(qiáo)蓦地(mò)..遽(jù)胸怀(jīn)..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蓦地回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副词,还,且,表稍微转折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传记》(1).(2)动词,退,指退后几步(3)却却之不恭《孟子·万章下》.动词,推却却与小姑别《孔雀东南飞》.动词,退出来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名词,指深入生活,仔细.地察看、体验等。
与“外”相对今将军外托听从之名而内.怀踌躇之计(2)内《赤壁之战》名词,心里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动词,通“纳”,采取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可以道.动词,说,讲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名词,道路行军用兵之道《过秦论》名词,方法.于是废先生之道《过秦论》.(3)道名词,学说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动词,取道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名词,道义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动词,称绝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传记》动词,隔离余音袅袅,不停如缕《赤壁赋》.动词,消逝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4)绝副词,极,特别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形容词,与世隔断的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动词,横渡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形容词,走不通的以其所见者真名词性短语,的.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符合自然和动词.联合,构成带闻名词性构造的短语,所字(5)构造起定语作用(6)所恐为晏、欧诸公所.不准也介词,与“为”构成“为所”构造,表被动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与“以”连用,表原由有境地则自成高格连词,表承接.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连词,那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则.连词,表转折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动词,表判断,是先人为词动词,写.为伊消得人憔倅介词,为了.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动词,是.(7)为词以境地为最上动词,当作,作为.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介词,替(1)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2)昨夜西风凋碧树(使动用法,使凋敝).(2)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使动用法,使清醒).(3)白鸟悠悠下(名词作动词,飞下来).(1)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日(2)此在好汉之士能自建立耳..古义:达成,做到。
高中语文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经典原文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四、识记字音 澹 澹( . 胸襟 ( . ) 憔 悴( . ) 矫揉 ( . ) 蓦 然( . ) ) 阑珊 ( . )
答案:dà n qiá o mò shān jīn ró u
五、辨析词语 1.制服· 治服 制服:用强力压制使驯顺或服从,也作“制伏”。 例句:烈马被制服了/制服罪犯。 治服:治理、整治,使之驯服,现在多用于兴修水利,改 造山河等。 例句:治服沙尘暴/治服江河。
2.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 者在此( . 3.有造 境,有写境( . ) )
4.所写之境,亦必邻 于理想故也( . 5.故物皆著 我之色彩( . )
6.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 尔( ..
)
答案:1.格调 2.称绝 3.营造,创造 4.有联系 5.染上 6.完成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的特点 1.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译文:“秋水荡漾,波澜起伏,白色的鸟儿悠 然飘落。”这是“无我之境”的例子。 句式:判断句,以“……也”为判断标志。
三、文学常识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 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 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 “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 又是其文艺思 想的总归宿。他强调写真景物真感情,要写得真切不隔。
在诗人与现实的关系上,王国维主张“诗人对宇宙人生, 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这显然透露出朴素的唯物 因素和辩证法睿智。 王国维根据其文艺观, 把多种多样的艺术境界划分为三种 基本形态: “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 意胜。 ”王国维比较科学地分析了“景”与“情”的关系 和产生的各种现象,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提出了 “造境”与“写境”, “理想”与“写实”的问题。王国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十单元经典原文10《人间词话》十则含解析
第十单元人文心声经典原文10《人间词话》十则《人间词话》成书于1908年,百年的寂寥悲戚,早已在远去的风中飘散无踪。
读《人间词话》,好似月下听花,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静静地感受那一份无声的悲喜。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我们都会在那烟尘中慢慢老去,远处的烟尘下,不经意间我们又看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背影,但是转过身,它又慢慢消失在时间的河流当中。
书中此人的深情婉致亦让人心灵悸动,我们在读王国维的同时,也在品读其中那掩藏不住的久远的幽香。
古典文学的魅力之处,就在于几句话就能把你带入那种诗境,让你体会到诗人的心声。
诗歌因心而发,并不是单纯因事而发。
诗歌最动人之处在于心灵的感悟与哀痛。
诗词是对自然的感悟,亦是对人生的咏叹。
但你确是太认真的遗老,太怜惜那个死去的王朝,一套过时的花衣布褂。
那些古老的鬼魂、陈腐的观念,竟有那么大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请自选角度,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角度]面对生活,既要入,又要出。
示例:“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其意在告诉人们,对于宇宙人生,既要深入探究,又要能随时跳出思维的局限。
《逍遥游》中描述的鲲鹏,虽说体形巨大,看似能够在天空中无拘无束地飞翔,可是一旦离开了海面上急骤的狂风之力后,它根本就无法在天空中飞翔了。
这种表面上自由洒脱,而在本质上又拘束于牵绊的状态,其实就是庄子生活的本来面目。
生活其中,当受其约束;思想超然物外,方得自由洒脱。
“庄生晓梦迷蝴蝶”,他所向往的自由,正是像蝴蝶在花间飞舞一般不受拘束的情景,即在梦我与梦蝶的畅想中遨游。
与之相比,史铁生由于疾病而在行动上失去了应有的自由。
堂堂男儿,只能端坐在轮椅上续写人生。
可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在母亲的关爱下,他慢慢从失去自由的阴影中走出圈外。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人间词话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先生之学精矣!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 —陈寅恪
在近代学人中,我最钦佩的是鲁迅和王国维。 ——郭沫若
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 间词话》为最精到。——朱光潜
《人间词话》简介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人间词话》作于1908~1909年,最初发表于《国粹学报》。 ●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 宋 ]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①“弄”有抚弄、戏弄的意思(释字义)。②作者用一“弄”字,不 仅使人觉得明月朗照下花移影动的活泼有趣,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的 娇媚可爱,在静谧的月夜中,袅袅盛开,翩翩舞动(描景象)。③把 云托月、花弄影的静谧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
意境说
●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 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二则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 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 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境界 创作方法
造境 写境
● "以禅喻诗"是《沧浪诗话》鲜明的学术 品格。严羽借用佛禅"妙悟"的概念作为其论 诗的拱心石,构建了以"妙悟"为认识论与方法 论,以"兴趣"为特质论,以"气象"为境界论的 严整的诗学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国维
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
门通讯导师。翌年,任清逊帝
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
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 1927年6月,王国维留下“经此
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
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在其50岁
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
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 他的才华和卓识并没有得到充
王国维
分的发展,令人惋惜。
第一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这句话什么意思?
一首词是要以有没有境界为最高标准的。 有境界的词,就自然而然会有很高的格调, 自然而然出现有名的句子。五代、北宋的词 (风格、格调)独特的原因就在这里。
阅读第一则,说说作者心中的“境界”有何意义,本 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有“境界”就有“高格”,才能产生名句。开宗 明义,全文总纲。
第二则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 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 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这句话什么意思? “造境”即“虚构之境”,由理想家按其主观“理想” 虚构而成,离现实较远;“写境”即“写实之境”, 由写实家按其客观“自然”描写而成,贴近于现实。 王国维指出,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即理 想主义终归是以现实为依据的,“所写之境,亦必邻 于理想”,即现实主义必然会有自己的理想。
造境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 晚,骤雨初歇。都门帐 饮无绪,留恋处,兰舟 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
第三则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 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 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 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 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第四则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 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梁启超 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 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 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郭沫若先生
王国维生活的时代,正是近代史上各种 政治势力、学术思潮、人生理念剧烈动荡、 冲突、融合的时代。戊戌变法失败后,西方 文化大量涌入,思想界尤为动荡,且深深影响 了当时的文学。当王国维发现自己醉心研究 的哲学无助于解决现实人生的困惑时,这位 集诗人、哲学家气质于一身的学者把研究方 向转向了文学和史学,在诗词创作、文史研 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08年,王 国维《人间词话》问世,作为王国维生命底
“造境”与“写境”有何区别?
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按其主观理 “造境”: 想虚构而成,离现实较远。 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按客观自然 “写境”:
描写而成,更贴近现实。
判断下面两首诗,哪首诗的境界是“造境”? 哪首 诗是“写境”?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写境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话》
给词的创作和研究开辟了一条精微深美的 “哲理化”境界之新道路。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文艺哲学 成熟的代表作。该书沿用中国传统 的诗话、词话的形式,将西方康德、 叔本华、尼采的美学观念和中国诗、 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相结合,随感 而发,形成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 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观点新颖、 立论精辟的划时代论著。许多人把 它奉为圭臬,将它的论点作为词学、 美学的根据。《人间词话》是晚清 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第九则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 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揉妆束之态。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 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第十则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 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 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第一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 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第二则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 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 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第三则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 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 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 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 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第四则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 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第五则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 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 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第六则 “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 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 字而境界全出矣。
第七则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 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 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 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八则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 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安乡一中
龚德国
王国维(1877——1927), 字静安,号观堂。幼年接受传统
的封建文化教育,15岁考中秀才。
青年时代在进步思潮影响下,努 力学习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 科学。把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想与 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思想融合起
来,成就了他主要的美学文艺理
论著作《人间词话》。辛亥革命 后,他以清朝遗老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