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教学设计
种群和群落_教案
种群和群落【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了解种群的概念、特征和生物群落的概念、组成,简单了解种群和生物群落的关系。
二、过程方法目标:通过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促使学生参与形成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提高形成概念和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使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和变化发展、相互联系、统一整体等观点。
2.通过对种群和群落动态规律的研究,使学生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种群的概念。
2.种群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歌曲《我们是大自然的伙伴》。
提问1:“听---我们是大自然的伙伴!大自然的伙伴还有哪些?”提问2:“他们是同一种生物吗?为什么?”展示各种金鱼的图片。
提问3:“他们是同一种生物吗?为什么?”欣赏歌曲,寻找歌曲中大自然的伙伴有哪些。
(蜜蜂、青蛙、啄木鸟、海鸥、雄鹰。
)回答物种的概念。
形态、结构相似,并能相互交配而繁衍后代。
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
通过寻找歌曲中大自然的生物,并回忆物种的概念,为学习种群做好铺垫。
二、种群的概念出示落单的企鹅,让学生帮忙找家。
(提供:企鹅卡片,三幅图:冰川,一群企鹅,一群鸭。
)陈述:“落单的企鹅可以单独生活,但经常会与伙伴们聚集在一起,为什么不与鸭生活在一起?为什么不生活池塘里?”再PPT展示图片:企鹅种群和鸭种群。
提问“找找这两个群体的相似点”。
陈述并板书: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一种生物的总和。
列举种群:小组活动—帮落单的企鹅找家。
并回答理由:1.同种生物组成;2.占据了;3.它们是一个体而不是体。
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种群的特点:同种生物,一定区域。
观察并总结种群的概念:种群的特点。
展示绿头鸭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这是一种群吗?种群中个体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种群中生物的形态、个体、年龄、性别可以不同,但必须能相互交配并繁衍后代。
种群和群落_教案
种群和群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能区别种群和群落;2.理解群落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群落垂直分层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量种群和群落事例,学生分析和判断种群和群落;2.通过在引导学生凭借概念对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作出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通过对种群和群落动态规律的研究,使学生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其结构。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
T:展示一幅一群狮子捕食一头水牛的图片和一头狮子捕食水牛反被牛群杀死的视频,引出个体和群体的概念(通过对个体与群体的比较,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种群的概念。
)那么在自然界中,生物不仅可以以个体的形式单独存在,而且往往以群体的形式出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生活在不同区域的生物群体。
二、新知学T:很多时候,生物还是过着“群居”生活的,个体聚集成一个群体,例如我们现在就是一个由老师和同学组成的班集体。
目前较为珍稀的赤麻鸭,也是喜欢群居的生物,请你看图片思考:图中有几个赤麻鸭?这个群体中每个生物个体有哪些共同点吗?S:外形相似,同种生物,生活在水边。
这张图片中赤麻鸭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群赤麻鸭生活在水塘边,也就是说它们这个群体占据一定的地域或空间。
我们再来看一种生物——睡莲,我们水塘中的睡莲往往是几支甚至是一片一起生活在水中。
图中有几支睡莲?那么这些睡莲又有什么共同点呢?S:水中生活,同种生物。
这两个群体有什么相似点?S:是同一物种,占据一定空间,群体。
我们把占据一定空间的同一物种的群体称为种群。
而种群的三要素就是:同一种物种,占据一定的空间,群体。
这三要素也是我们判断种群的重要标准。
例如我们把这群赤麻鸭称为赤麻鸭种群,睡莲群体称为睡莲种群。
想一想:五磊山上的所有树木是一个种群吗?一个蜂巢里的所有蜜蜂是一个种群吗?种群概念讨论:(1)杜湖里的一条鲫鱼是鲫鱼种群(×)。
种群和群落 教案
种群和群落教案教案标题:种群和群落教学目标:1. 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和特征。
2. 掌握种群和群落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3. 能够通过实例分析种群和群落的变化和演替。
教学重点:1. 种群和群落的定义和特征。
2. 种群和群落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3. 种群和群落的变化和演替。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实例图片和图表。
3. 学生小组讨论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并与他们讨论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种群和群落的关系,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种群的定义和特征(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种群的定义和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种群分布和种群增长等。
2. 通过实例图片和图表,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种群的特征,并与他们讨论。
步骤三:群落的定义和特征(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群落的定义和特征,包括群落结构、群落组成和群落演替等。
2. 通过实例图片和图表,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群落的特征,并与他们讨论。
步骤四:种群和群落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20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种群和群落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包括种群对群落的影响和群落对种群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并汇报他们的观点和结论。
步骤五:种群和群落的变化和演替(20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种群和群落的变化和演替,包括种群数量的波动和群落结构的变化。
2.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种群和群落的变化和演替,并讨论这些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步骤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种群和群落的重要性。
2. 让学生自评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并提供必要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进一步加深对种群和群落的理解。
《种群和群落》单元整体教学
《种群和群落》单元整体教学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特征、数量特征和演替过程,掌握种群密度和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演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基本知识,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能够运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方法进行种群的数量变化和群落的观察与调查。
二、教学内容1. 种群的概念和特征:种群是指一定地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特征。
2. 群落的概念和特征:群落是指一定地域内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
3. 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4. 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现象。
5. 群落的演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6. 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包括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物种多样性等,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7. 实验和探究:种群的数量变化和群落的观察与调查: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和群落观察与调查的方法和技术。
8. 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种群和群落的概念、特征、数量特征和演替过程等基本知识,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和群落演替的机制,掌握种群密度和群落的观察与调查方法和技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单元的教学可以采用讲解、演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概念和掌握基本技能。
高中生物种群与群落教案
高中生物种群与群落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及其特点,能够区分不同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教学重点:种群和群落的定义、特点和区别;不同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教学难点:种群和群落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教学准备:教材、PPT、实验材料、板书。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用PPT展示一些物种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这些物种之间的关系,并引入种群和群落的概念。
二、讲解种群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1. 介绍种群的定义:指生态环境中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
2. 讲解种群的特点:包括生长、繁殖、死亡和迁徙等过程,以及群体数量、密度和分布等属性。
三、讲解群落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1. 介绍群落的定义: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由多个不同种类物种组成的生态群体。
2. 讲解群落的特点:包括物种组成多样,数量相对稳定,种类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等特点。
四、讨论种群与群落的关系(20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总结不同种群和群落之间的作用。
2. 展示讨论成果:学生代表向全班展示各自小组的讨论成果,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实验操作(20分钟)1. 设置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记录观察数据和结果。
六、总结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进行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对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反馈:布置相关作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生态系统中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第一课时一、知识目标1. 了解种群和群落的定义和概念;2. 掌握种群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3. 了解种群和群落的相互关系和影响;4. 理解种群和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1. 能够分辨种群和群落的区别;2. 能够描述种群和群落的结构和生态位;3. 能够分析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4. 能够评价种群和群落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敬畏和保护意识;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善于发现生态环境中的微妙变化;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共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四、教学重点1. 种群和群落的定义和概念;2. 种群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3. 种群和群落的相互作用。
五、教学难点1. 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2. 种群和群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六、教学内容1. 种群的定义和特点种群是指在同一时空中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
种群的特点包括密度、分布、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等。
种群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竞争越激烈,对环境的压力也越大。
2. 种群的结构种群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数量结构等。
不同结构的种群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群落的定义和特点群落是指在同一地域内,互相依存、并在一定程度上同一生存条件下生活的各种物种的总称。
群落的特点包括物种丰富度、种类的相对丰度、生态地位等。
4.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包括优势种、伴随种、稳定种等。
不同种类的物种在群落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维持着群落的平衡和稳定。
5. 种群和群落的相互关系种群和群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种群的变化会对群落结构产生影响,群落的变化也会影响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6. 种群和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种群和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维持着生态平衡和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
七、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2. 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3.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案--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教案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生物的个体。
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种群的数量特征)数量特征年龄结构2、种群的特征性别比例空间特征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标记个体数M×重捕个体数n种群数量N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公式:(1)条件:等理想条件下(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增长率●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K/2时增速最快,K时为0(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3、[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计划的制定和实验方法: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结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不能无限满足,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增长二、群落的结构1、生物群落的概念:课本P71(注意关键词)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2)(3)3、种间关系:,,,3、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现象。
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不同。
(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有关高三生物种群和群落教案5篇
有关高三生物种群和群落教案5篇有关高三生物种群和群落教案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在课程与课程之间协调安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欢迎分享!高三生物种群和群落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3.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4.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6.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行色匆匆,你是否低头注意过你脚下的蚂蚁窝也许在你家的附近就有很多。
你有没有发现,蚂蚁经常成群结队地忙忙碌碌若是你扔一粒饭到它们的洞口,只要有一只蚂蚁发现,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会聚集一大群,一下就能把饭粒搬回家。
哪怕是一块大面包,它们也能很快解决。
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团结一致,努力工作。
同学们,你觉得神奇吗它们与我们多像,但它们能和我们一样吗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文章,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作为生物的社会)二、作者:刘易斯托马斯是美国医学家、科普作家,同时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他的代表作品是《细胞生命的礼赞》,这部书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
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
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
高中生物 第25课 种群和群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25课种群和群落一、教学内容及考纲要求二、重要的结论性语句: 1.种群是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2. 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加、减少、波动和平衡等。
3. 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三、重、难点知识归类、整理1. 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遗传特征, 其中数量特征主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
2. 种群各个特征之间的联系年龄组成决定预↓测决定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影↑响性别比例4. 自然种群的增长一般遵循“S”增长曲线。
种群数量变化首先与种群自身的特征有关, 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也包括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 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 个体间因争取有限的食物、空间等生活条件发生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 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 死亡率升高。
种间关系也能有效地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某一物种种群数量的消长, 必将通过种间关系牵动其他种群数量的变化。
如一种群密度的上升, 除种内斗争加剧外, 还会引起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增加, 使该种群的死亡率升高, 出生率下降, 即种群的增长率下降。
5. 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 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在水平方向上, 不同地段分布的种群往往不同, 而同一地段上的种群密度也有不同, 常呈镶嵌分布。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6. 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原生演替: 原生裸地-------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 次生裸地------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在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过程中, 两者的不同点就是演替的起始阶段不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种群和生物群落教案
种群和生物群落【种群知识网络】1.种群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2.种群密度:指单位空间中某种群的个体数目,它直接反映了种群的繁荣程度。
它随环境条件、物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常有样方法(植物)和标志重捕法(个体较大的动物),最精确的方法就是逐个计数法。
3.出生率与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这四种因素直接决定了种群密度。
4.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5.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可用于预测未来种群的发展情况。
其分型及特点如下:6(1)指数式增长——“J ”型曲线;计算公式: Nt=N0· T(T 代表增长周期)(2)逻辑斯蒂增长——“S ”型曲线(3)“(4(5)研究意义:有利于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害虫的防治等。
【群落知识网络】1.概念: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
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
图示如右: 2.实质:某时某地所有生物种群的有机集合。
(联系纽 带: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通过对种群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合理推导出种群数量变化和两种种群增长方式的特点;理解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实质及其结构。
二、命题落点1.种群基本特征、意义及相互关系,尤其是出生率、死亡率及年龄组成对种群密度的影响。
垂 直 结构 A B C D E F 水平结构2.种群数量变化特点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3.群落结构的判定4.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区别与联系【典例精析】例1:[06全国Ⅰ-4]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
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
种群和群落教学设计
种群和群落教学设计种群和群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种群的概念及实例;2.理解种群的特征;3.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实例;4.理解生物群落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要点对比概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在引导学生凭借概念对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作出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种群和群落动态规律的研究,使学生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2.通过对种群特征的学习了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自觉宣传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四)学法指导1.通过对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图示化、模型化认识事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按不同层次认识生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及实例。
(2)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
(3)群落的结构。
[解决办法](1)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要点;(2)出示挂图或投影,区别对比,加深印象;(3)联系实际举例;(4)用问题和练习检测反馈。
2.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乔木、灌木、水平结构、垂直结构。
[解决办法]利用挂图、投影等直观教具形象地讲解,并举例说明。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结合谈话法、讲述法以及演示法和练习法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五、学生活动设计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步阅读、理解、归纳教材内容。
2.列举实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判断、积极参与。
3.及时反馈,回答问题,做练习题。
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投影显示:前述素质教育目标,使学生明确目标、积极学习。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叫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可以分为哪两种?3.什么叫种内关系?什么叫种间关系?引言: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有几百万种之多,但任何一个生物体都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体生存于世,它必然要与周围同种或不同种的很多其它的个体生活在一起,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群体才能生存下去。
种群群落教学设计
种群群落教学设计
1. 多样性与包容性
每个"种群群落"都包含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学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助,培养他们尊重多样性、包容他人的意识。
2. 合作学习
"种群群落"内部成员需要通过分工合作、相互支持来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生态平衡
教师担任"生态管理者"的角色,维护"种群群落"之间的平衡发展,确保资源共享,避免竞争过度。
4. 循环利用
在"种群群落"内部,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彼此的长处和优势,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知识的传递共享。
5. 可持续发展
"种群群落"内部成员相互扶持、共同成长,促进整个群体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不同的"种群群落",如知识种群、技能种群、思维种群等。
学生通过在不同"种群群落"中的参与和流动,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种群群落教学设计将生态系统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教学之中,通过营造协作、互助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实践价值。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种群和生物群落(第一课时)教案
量风市然必阳光实验学校生物与环境第二节种群和生物群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2、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以及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种群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和“S〞型曲线,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
〔三〕、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种群的特征,对学生进行、整体性生命观点,并注重联系人类种群对学生进行人口。
2、通过学习人类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使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树立环境意识,增强责任意识。
〔四〕、、难点分析1、种群的特征是教学的,是研究种群的根本参数。
对于了解和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有重要意义,在教要结合具体物种的种群进行教学,这样利于对种群特征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种群特征对种群调查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2、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是本节教学的内容。
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不仅是对种群数量变化的性描述,而且是数学建模思想在生态的具体用。
而对于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变化特点,可以剖析种群数量变化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使得本知识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设计方案引入:前面我们分析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但有些问题需要将生物的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能解决。
第二节种群和生物群落一、关于种群概念的教学。
种群的概念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得出。
然后可设问:一个池塘中的鱼是否是一个种群?一片森林中的蛇是否是一个种群?以强化种群是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的正确认识。
教师归纳出以下几点:1.离开一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如:八一湖冬季有野鸭种群,就不能说什么季节都有野鸭种群。
2.我们所见到的物种实际是种群,所以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
在种群这个集合体内,个体之间可以自由繁殖后代,所以种群也是物种的繁殖单位。
同一种群内,基因可以自由交流,由于地理隔离或生殖隔离最终导致物种的变化,可见,种群也是物种的进化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和群落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population and communit y
种群和群落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生物科学,是一门由经验主义出发,广泛的
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学,内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
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
本教案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
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
打印。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规定了“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
群的数量变动”。
该条内容标准有两层涵义:其一,“尝试建立
数学模型”属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
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完成建立数学模型;其二,“解释种
群的数量变动”属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三条(详见前面本节的教学目标)。
二、--思路
高中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其他内
容时,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
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本节的引入有两种思路:一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即
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
为验证性实验活动;二是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内容,事先布置,让学生(或部分学生)在课外完成。
从学生在活动中
产生的问题或体验引入,结合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和“建构种
群增长模型的方法”,讨论相关内容,展开教学。
现以第一种思路为例说明,本节共2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应当遵循具体→抽象→再具体→再抽象……
循环上升的轨迹。
1.具体。
教师以“问题探讨”引入,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数
学知识,不难回答问题。
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的数学公式
有何生物学意义(说明细菌数量增长具有哪些性质)?
2.抽象。
进一步让学生讨论: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是怎样建
构的?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由此,总结出建构种群增长
模型的方法。
3.再具体。
联系实例说明种群增长的两种数学模型。
4.再抽象。
结合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得出种群数量增长的
“j型”数学模型;结合实例讨论“k”值。
5.进一步回到具体。
讨论数学模型的生物学意义(说明“j 型”和“s型”增长的生物学意义),列举实例。
6.进一步抽象。
总结用数学模型揭示生物学现象与规律的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启发学生从现象揭示出本质和规律,使学生认同运用恰当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表达某些生物学规律。
一定要避免从数学到数学,为计算而计算的教学。
第二课时为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由于该探究活动需要较长的时间(连续观察7 d),因此,活动的管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师要在制定计划、同伴的合作、记录实验数据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提示。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学生基于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演算。
播放细菌分裂的录像或演示细菌分裂的计算机模拟动画。
提示:在自然界中细菌无处不在,有些细菌的大量繁殖会导致疾病。
假如现有一种细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每20 min左右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引导学生思考:
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
2.72 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后代数量是多少?
3.n代细菌数量是多少?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活生生的生命现象。
认识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规律。
学生讨论,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
1.对细菌种群数量增长而言,在什么情况下2n公式成立?
2.这个公式揭示了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什么规律?
3.在学过的生物学内容中,还有哪些生物学问题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
提示:数学工具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用数学语言揭示生物学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生物学自身的特点。
认识到在生物学中有许多现象和规律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图表,相互交流结果。
请学生算出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并填写
教材中的表格,然后画出细菌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提示:这是在理想条件下对细菌种群数量的推测。
引导学生讨论,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模型有什么
局限性?
认识种群数量增长模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小结:在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可以为公式、图表等。
学生
讨论建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数学模型”的方案:程序
和方法。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如何建立“培养液中酵母
菌种群数量的数学模型”,我们应该怎么做?结合本节的
探究实验,认识建立种群增长模型的程序和方法。
学生讨论:
1.野兔种群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2.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野兔种群增长的规律?
3.如果用n0表示野兔种群的起始数量,用λ表示野兔种群数量每年的增长倍数,用nt表示t年后野兔种群的数量,那么,nt为多少?
4.根据上述素材,估算1869年时,野兔种群数量为多少?(说明计算方法)
5.列举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与素材中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相类似的情况。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以上讨论的是在实验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在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何?
提供素材:《光明日报》消息
澳大利亚野兔成灾。
估计在这片国土上生长着6亿只野兔,它们与牛羊争牧草,啃树皮,造成大批树木死亡,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专家计算,这些野兔每年至少造成1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兔群繁殖之快,数量之多足以对澳洲的生态平衡产生威胁。
澳洲本来没有兔子,1859年,一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国人来澳定居,带来了24只野兔,放养在他的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
奥斯汀绝对没有想到,一个世纪之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达到6亿只之多。
(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播放澳大利亚野兔成灾的录像片。
)
通过具体实例,加深对数学模型的理解,并用数学语言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
明确“j”型种群增长的原因。
小结: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
该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j”型曲线,或数学公式:
nt=noλt
学生思考:有哪些因素制约着种群数量的增长?
学生讨论。
如果自然界的生物种群都是以“j”型方式增长,地球早就无法承受了。
呈现高斯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将高斯实验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呈现出来)。
提出讨论题:
1.你认为高斯得出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呈“s”型曲线的原因是什么?
2.在高斯实验的基础上,如果要进一步搞清是空间的限制,还是资源(食物)的限制,该如何进行实验设计?
3.如何理解k值的前提条件“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请举例说明。
从资源和空间上思考种群增长问题。
用生物学语言解释“s”型曲线(数学模型)。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学生讨论教材中“思考与讨论”素材。
小结:经过一定时间,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种群数量增长会趋于稳定,呈“s”型
曲线。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
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
理解k值,并解释和说明实际问题。
学生讨论教材中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
讨论影响种群数量波
动的因素。
提出问题: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是否总能稳
定在k值?为什么?从多因素思考种群数量的变
化?总结: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与规律建立抽象的
数学模型,又用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释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与规律,这是学习本节的要旨。
把握学习方法要旨。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