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合集下载

小儿骨科常用检查方法及护理技术教案

小儿骨科常用检查方法及护理技术教案

小儿骨科常用检查方法及护理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小儿骨科护理学》第3章“小儿骨科常用检查方法”及第4章“护理技术”。

具体内容包括:小儿骨科的物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针对小儿骨科患者的日常护理技术、手术前后护理和康复期护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小儿骨科常用检查方法,能够正确判断患儿的病情。

2. 学会小儿骨科护理技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康复。

3. 培养学生关爱患儿,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同理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小儿骨科检查方法的操作技巧和护理技术的实践应用。

重点:小儿骨科常用检查方法的选择与护理措施的制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儿骨科模型、检查器械、护理用品、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出小儿骨科检查及护理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1)小儿骨科常用检查方法:讲解物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小儿骨科护理技术:介绍日常护理、手术前后护理、康复期护理的方法和技巧。

3.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病例,分析检查及护理方法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模拟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小儿骨科常用检查方法:物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2. 小儿骨科护理技术:日常护理手术前后护理康复期护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小儿骨科物理检查的操作步骤。

(2)列举三种小儿骨科影像学检查方法,并说明其适用范围。

(3)针对一名小儿骨折患者,制定护理计划。

2. 答案:(1)物理检查操作步骤:观察、触摸、叩诊、听诊、关节活动度检查等。

(2)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检查:适用于骨折、脱位等疾病诊断。

CT检查:适用于复杂骨折、关节疾病等。

MRI检查:适用于软组织损伤、脊髓疾病等。

(3)护理计划: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包括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功能锻炼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操作技巧的熟练程度等。

Seminar+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体会

Seminar+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体会

Seminar+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体会发布时间:2022-06-23T06:27:11.609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9期作者:王焕军[导读] Seminar教学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学生为探究某一问题和教师共同讨论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1],其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即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的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2]。

王焕军中日友好医院,骨关节外科,北京,100029摘要:Seminar教学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学生为探究某一问题和教师共同讨论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1],其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即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的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2]。

情景模拟教育法则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3,4]。

近年来,有研究报道了情景模拟教学配合Seminar 教学法在急诊科和五官科护理带教中实施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团队凝聚力,增强护生的思维能力[5,6]。

骨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单调,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思维,目前还没有将Seminar+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报道。

因此本研究将依托骨科重点病种的经典案例,在实践教学中应用 Seminar+情景模拟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评价护生对骨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Seminar、教学法、骨科护理课题项目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XJYB1962一、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2019年7月1日-2020 年11月20日在骨科实习的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进入生产实习阶段的护生;②骨科实习时间≥4周;③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因各种原因未完成骨科实习者。

共计28名护生符合试验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5人,观察组13人。

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摘要】本文围绕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文章首先从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入手,引出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和PBL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后详细探讨了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的实施步骤,并分析了其优势与困难。

结合实践案例分享,揭示了该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

从结合PBL模式进行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的价值、未来研究方向和总结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回顾,为骨科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改善骨科教学质量和提升医生培养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医疗纠纷案例分析、PBL模式、骨科临床教学、实施步骤、优势、困难、实践案例、教学价值、未来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医疗纠纷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医疗纠纷案例是指由于医疗行为存在争议而导致的医疗纠纷事件。

在骨科领域,医疗纠纷案例往往涉及手术操作技术、医疗责任认定、患者权益保护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在临床教学中,通过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临床思维和决策水平。

医疗纠纷案例也可以引起学生对医疗道德伦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关注,有助于塑造医学人才的全面素质。

将PBL模式引入骨科临床教学中进行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对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并探讨其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PBL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医学生深入了解医患矛盾的根源,提高其对医疗纠纷的防范意识和处理能力,从而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结合PBL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可以促进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更加胜任和成熟。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第一章:骨折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及病因。

2. 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熟悉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定义与分类2. 骨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 骨折的临床表现4. 骨折的诊断方法5. 骨折的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分析骨折的护理案例,让学生了解骨折的护理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的掌握程度。

2. 护理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的运用能力。

第二章: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诊断方法,包括X线片、CT、MRI等检查。

2. 熟悉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诊断方法a. X线片检查b. CT检查c. MRI检查2. 骨折的治疗方法a. 保守治疗b. 手术治疗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2. 实地演示:展示X线片、CT、MRI等检查结果,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诊断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诊断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地演示:评估学生对骨折治疗方法的运用能力。

第三章:骨折的护理措施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患者的的一般护理措施。

2. 熟悉骨折患者的专科护理措施。

3. 了解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二、教学内容1. 骨折患者的一般护理措施a. 病情观察b. 休息与活动c. 饮食护理d. 疼痛管理2. 骨折患者的专科护理措施a. 的石膏固定护理b. 牵引护理c. 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3. 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患者的一般护理措施、专科护理措施和康复护理。

2. 模拟演练:进行石膏固定、牵引等护理操作的模拟演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患者一般护理措施、专科护理措施和康复护理的掌握程度。

案例教学法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1952017.08医学教育案例教学法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张雅君武汉市中心医院甲乳外科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4【摘 要】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护士,随机分为:研究组(采取案例教学法教学)和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

对比(1)两组护生文化水平及入科考试成绩。

(2)两组护生对规范化培训教学满意度及出科考试成绩。

结果:(1)两组护生文化水平及入科考试成绩比较无差异(P>0.05)。

(2)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生对规范化培训教学满意度及出科考试成绩分别为(91.55±2.51分、93.65±3.20分)、(82.35±1.52分、84.25±2.69分)比较有差异(P<0.05)。

结论: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提高课堂学习氛围。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护士;规范化培训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教学前老师通过准备,指导护生提前复习案例,随后在教学中组织护生开展讨论,通过护生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的目的[1]。

案例教学法用于护士规范化培训在国内较少报道。

因此本文拟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护士,分析案例教学法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护士,随机分为:研究组(采取案例教学法教学)和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每组40例,均为女性。

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23.5±2.7岁)、(24.6±2.7岁、均为女性),两组年龄无差异。

所有人员能够按时参加规范化培训 1.2 教师选择由我院每个科室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带教。

1.3 对照组带教方法老师依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护士规范化培训》相关教材进行教学,病种有:呼吸科、心内科、骨科、肾病科、急诊科、外科等。

1.4 研究组带教方法采取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如下:1.4.1 教学大纲根据科室专业特点,制作护理案例分析资料。

PBL-Workshop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本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PBL-Workshop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本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PBL-Workshop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本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PBL-Workshop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理本科课堂教学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取便利取样法,于2021年12月选取某高校大二学生,获得其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

研究共发放问卷58份,回收58份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试验组实施PBL-Workshop教学就成绩上的差异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试验组相比应用PBL-Workshop教学法的试验组理论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P<0.001两组学生在教学满意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PBL-Workshop教学法以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PBL-workshop教学法;骨科护理;本科课堂教学“PBL”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是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根据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创立的[1-3]。

“工作坊(Worksh op) ”是国际惯用的小班课教学组织形式,该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培养学习者发现和解决问题及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达到教学相长[5]。

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采取便利取样法,于2021年12月选取某高校大二学生,获得其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

研究共发放问卷58份,回收58份,经查验剔除无效问卷4份,有效问卷54份,有效回收率为93.10%。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7人(女28人,男11人),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19.44±0.63)岁;对照组27人(女18人,男9人),年龄17~22岁,平均年龄(19.12±0.82)岁。

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第一章:骨折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及病因。

2. 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 熟悉骨折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定义与分类2. 骨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 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4. 骨折的治疗原则5. 骨折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折的护理案例,讨论骨折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骨折概念、分类和病因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的应用能力。

第二章: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

2. 熟悉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

3. 了解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2. 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3. 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护理措施及并发症预防。

2. 演示法:演示骨折患者的护理操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骨折急救处理原则的掌握情况。

2. 操作演示:评估学生对骨折患者护理操作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骨折的康复护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康复护理的目的和原则。

2. 掌握骨折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技巧。

3. 熟悉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内容。

二、教学内容:1. 骨折康复护理的目的和原则2. 骨折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技巧3. 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内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康复护理的目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骨折康复训练的操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骨折康复护理目的和原则的掌握情况。

2. 操作演示:评估学生对骨折康复训练操作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常见骨折的护理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骨折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PBL_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分析

PBL_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分析

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分析张传亮1,王忠玉21. 费县梁邱中心医院骨科,山东临沂 273400;2. 费县中医医院骨科,山东临沂 273400[摘要] 目的分析骨科临床带教中,应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的有效性。

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费县梁邱中心医院的66名骨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名,分别给予常规带教、PBL教学法,比较两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带教满意度、综合能力。

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带教满意度、各项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骨科临床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的效果好,可以提高实习生的带教效果。

[关键词] 骨科;临床带教;PBL教学法;教学效果;带教满意度[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24)01(b)-0192-04Effect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Orthopedic Clinical TeachingZHANG Chuanliang1, WANG Zhongyu21.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Feixian County Liangqiu Central Hospital, Linyi, Shandong Province, 273400 China;2.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Feixian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nyi, Shandong Province, 273400 Province[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orthope⁃dics. Methods A total of 66 orthopedic interns from Liangqiu Central Hospital of Feixian County from October 2022 to Octo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33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teaching method and PBL teach⁃ing metho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clinical skill operation assessment, teaching satisfaction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skill operation, teaching satisfaction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Conclusion In orthopedic clinical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 has good effect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nterns.[Key words]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linical teaching; PBL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effect; Teaching satisfac⁃tion骨科是以骨骼肌肉系统、病理、生理、预防和治疗骨骼相关疾病为主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很大的区别[1]。

护理教师骨科教案模板及范文

护理教师骨科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课程名称】:骨科护理学【授课对象】:临床护理实习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骨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 技能目标:熟悉骨科护理技术操作,能够正确执行医嘱,实施护理措施。

3. 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关爱病人、严谨求实的护理理念,提高临床护理能力。

【教学内容】:1. 骨折的概述及分类2.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3. 关节脱位的护理4. 骨肿瘤的护理【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骨折的分类、处理原则、关节脱位的护理、骨肿瘤的护理。

2. 教学难点: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关节脱位的复位技术、骨肿瘤的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护理技术操作和护理措施。

3. 演示法:演示骨折的处理、关节脱位的复位技术等操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骨折?骨折有哪些分类?2. 引导学生了解骨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二、讲授1. 骨折的概述及分类2.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三、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开放性骨折的处理方法。

四、操作演示1. 演示骨折的处理、关节脱位的复位技术等操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骨折的分类、处理原则。

2. 复习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二、讲授1. 关节脱位的护理2. 骨肿瘤的护理三、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关节脱位的护理措施。

2. 分析骨肿瘤的护理措施。

四、总结1. 总结骨科护理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2. 强调护理理念的重要性。

五、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撰写一篇关于骨科护理学的学习心得。

二、范文【课程名称】:骨科护理学【授课对象】:临床护理实习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骨折、关节脱位、骨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 技能目标:熟悉骨科护理技术操作,能够正确执行医嘱,实施护理措施。

骨科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骨科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骨科护理教案模板范文一、教案简述本教案以骨科护理为主题,旨在教授骨科病人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员将能够了解骨科疾病的特点和护理要点,掌握骨科常见病人的护理技能,提高对骨科病情的综合评估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员将能够实现以下目标:1.了解骨科疾病的分类和特点;2.掌握骨科常见病人的护理要点;3.学习骨科病情的综合评估方法;4.提高骨科护理的技能和水平。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骨科疾病的分类和特点•骨折的分类和治疗原则;•关节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

2. 骨科病人的护理要点•骨折病人的护理技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方法;•骨质疏松症病人的护理措施。

3. 骨科病情的综合评估方法•病人的疼痛评估;•骨折的稳定性评估;•病人骨骼功能的评估。

4. 骨科护理的技能和水平提高•安全翻身和转床技巧;•正确使用护理设备和器械;•夺病人的洗浴和换衣技巧。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通过讲解介绍骨科疾病的分类和特点;•实践操作:学员将进行实际操作,掌握骨科病人护理的技巧;•视频展示:观看相关护理视频,了解实际操作过程;•小组讨论: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和疑问。

五、教学评估本教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课堂提问:随堂进行提问,检验学员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实际操作:学员进行实际操作,检验其技能掌握程度;•案例分析:学员进行骨科病人案例分析,考察其综合评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方面:•教材:提供骨科护理相关的教材资料;•视频材料:提供相关护理操作视频;•实践设备:提供骨科护理操作所需的实践设备。

七、教学安排本教案的教学安排如下:教学阶段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第一阶段疾病分类介绍30分钟第二阶段护理要点讲解60分钟第三阶段技能操作演示60分钟第四阶段学员实践操作120分钟第五阶段案例分析讨论60分钟第六阶段教学评估30分钟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员将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骨科护理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提高骨科护理水平。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第一章:骨折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熟悉骨折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定义和病因2. 骨折的分类和临床表现3. 骨折的诊断方法4. 骨折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

四、教学评估1. 考核学生对骨折定义、分类和病因的掌握情况。

2. 考核学生对骨折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熟悉程度。

3. 评估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骨折的护理评估与诊断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

2. 熟悉骨折的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

3. 了解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2. 骨折的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3. 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

2. 演示法:演示骨折的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四、教学评估1. 考核学生对骨折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的掌握情况。

2. 考核学生对骨折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的熟悉程度。

3. 评估学生对骨折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骨折的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治疗原则。

2. 熟悉骨折的护理措施。

3. 了解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治疗原则2. 骨折的护理措施3. 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折的护理措施。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

四、教学评估1. 考核学生对骨折治疗原则的掌握情况。

2. 考核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的熟悉程度。

3. 评估学生对骨折功能锻炼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有哪几种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有哪几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护理学科的深入研究,临床护理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

那么,究竟有哪几种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呢?接下来,我们将一一探讨。

第一种是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是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来进行护理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下进行操作和实践,提高其应对突发情况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模拟训练,学生可以在不断练习和反思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第二种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通过真实病例或虚拟病例来展示护理过程和护理技能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讨论解决方案来学习。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护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种是团队合作法。

团队合作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组成小组,通过合作完成一系列任务和项目。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团队合作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其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之间的角色和贡献,提高整体的协同效率。

第四种是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是通过实际的临床实习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护理技能和专业素养。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和参与到真实的护理工作中,锻炼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护理实践的要求,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包括模拟训练法、案例教学法、团队合作法和实践教学法。

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医护人员在日常的学习和培训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

希望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为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护理教师骨科教案模板及范文

护理教师骨科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标题骨科护理教学案例: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 熟悉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 能够正确执行护理操作,如卧位摆放、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3.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关爱患者、耐心细致的护理态度。

-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股骨颈骨折概述:- 定义、病因、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 诊断: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

- 治疗原则:手术与非手术治疗。

2. 护理措施:- 卧位: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内收、外旋。

-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

- 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 脱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输液量及种类。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如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3. 病例分析:- 案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摔倒后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就诊。

- 病情分析:根据患者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 护理措施: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卧位、皮肤、营养、脱水、电解质平衡、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股骨颈骨折的护理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护理措施。

3. 模拟操作:让学生在模拟操作中掌握护理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股骨颈骨折的定义、病因及临床表现。

2. 讲解:详细讲解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措施,包括卧位、皮肤、营养、脱水、电解质平衡、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病例,引导学生讨论护理措施。

4. 模拟操作:让学生在模拟操作中掌握护理技能。

5. 总结:总结股骨颈骨折的护理要点,强调护理注意事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

骨科护理教学工作计划

骨科护理教学工作计划

骨科护理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骨科护理是临床护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骨科护理教学工作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骨科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临床骨科护理实践能力的护理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论知识:掌握骨科护理的理论知识,包括骨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等。

2. 技术技能:熟练掌握骨科护理相关技术和操作方法,包括骨折固定、矫形外科手术后护理、接骨板护理等。

3. 临床实践:利用临床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骨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4. 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关怀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胜任骨科护理工作。

二、教学内容1. 基础理论知识骨科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骨科疾病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原则等内容。

2. 技术技能骨科护理的技术技能包括骨折固定、骨科手术的护理、矫形外科手术后的护理、接骨板的护理等。

3. 临床实践通过临床实践环节,学生将在临床指导下,开展骨科护理相关工作,包括协助医生进行骨科手术、处理骨科护理常见问题等。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临床实例,生动地讲解骨科护理的理论知识。

通过模拟训练、实物教学、临床指导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掌握骨科护理技能。

3. 临床实践安排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亲身参与骨科护理工作,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第一阶段:基础理论教学学生主要学习骨科疾病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原则等基础理论知识。

2. 第二阶段:技能培训学生通过模拟训练和实物教学,掌握骨科护理的相关技能和操作方法。

3. 第三阶段:临床实践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环节,亲身参与骨科护理工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丰富的图文、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讲解骨科护理的相关知识。

2. 模拟训练通过模拟训练设备,进行骨科护理技能的模拟操作和训练。

骨科护士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骨科护士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骨科基础护理二、授课对象:骨科护士三、授课时间: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骨科患者的常见疾病及护理要点,了解骨科手术的基本流程及术后护理措施。

2. 技能目标:熟悉骨科患者护理操作技能,如伤口换药、石膏固定、牵引护理等。

3. 素质目标:培养护士的关爱患者、责任心、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

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骨科患者常见疾病及护理要点(1)骨折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2)关节脱位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3)骨关节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2. 骨科手术的基本流程及术后护理措施(1)手术前准备(2)术中护理(3)术后护理第二课时:1. 骨科患者护理操作技能(1)伤口换药(2)石膏固定(3)牵引护理2. 骨科患者心理护理(1)患者心理特点(2)心理护理措施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骨科护理知识。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骨科患者的护理问题。

3. 操作演示法:示范骨科患者护理操作技能,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骨科护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知识:(1)骨科患者常见疾病及护理要点(2)骨科手术的基本流程及术后护理措施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骨科患者的护理问题。

4. 操作演示:(1)伤口换药(2)石膏固定(3)牵引护理5.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骨科患者护理操作技能的练习。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七、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骨科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

2. 撰写一篇关于骨科患者护理的论文或心得体会。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质量。

3. 操作技能: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

九、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骨科小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骨科小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骨科常见疾病护理小讲课二、授课对象骨科护理实习生、新入职护士三、授课时间1课时四、教学目标1. 了解骨科常见疾病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骨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和措施。

3. 提高护理人员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内容1. 骨科常见疾病概述- 骨折、关节脱位、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常见疾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

2. 骨折的护理- 骨折的护理原则、观察要点、护理措施(如制动、固定、止痛、功能锻炼等)。

3. 关节脱位的护理- 关节脱位的护理原则、观察要点、护理措施(如复位、固定、止痛、功能锻炼等)。

4. 骨关节炎的护理- 骨关节炎的护理原则、观察要点、护理措施(如关节保护、药物治疗、功能锻炼等)。

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原则、观察要点、护理措施(如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骨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员分析疾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学员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总结。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员进行模拟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骨科常见疾病护理的重要性,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2. 讲解骨科常见疾病概述,包括骨折、关节脱位、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3. 讲解骨折的护理要点,如制动、固定、止痛、功能锻炼等。

4. 讲解关节脱位的护理要点,如复位、固定、止痛、功能锻炼等。

5. 讲解骨关节炎的护理要点,如关节保护、药物治疗、功能锻炼等。

6. 讲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如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

7.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员分析疾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

8.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员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总结。

9.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模拟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10. 总结: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骨科护理如何选题课程设计

骨科护理如何选题课程设计

骨科护理如何选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骨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骨科疾病常见病因、病理及护理措施。

2. 学生能够掌握骨科护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骨科护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研究动态。

3. 学生能够针对特定骨科疾病,结合护理实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骨科护理研究方案,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预期结果等。

2.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文献、分析病例,提高护理诊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开展骨科护理研究,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增强对骨科护理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树立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

2. 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提高护理科研素养。

3. 学生能够关注骨科护理领域的伦理问题,遵循伦理原则,尊重患者权益。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骨科护理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护理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护理专业本科生,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和护理实践经验,对骨科护理领域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骨科护理研究课题,为未来从事护理科研和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骨科护理基本概念与原则:包括骨科疾病病因、病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等内容,对应教材第1章。

2. 骨科护理研究方法:介绍护理研究的基本流程、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等,对应教材第2章。

3. 骨科护理研究热点与动态:分析当前骨科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对应教材第3章。

4. 骨科护理研究课题设计:教授如何根据骨科疾病特点,结合护理实践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预期结果等,对应教材第4章。

5. 骨科护理研究实例分析:选取典型的骨科护理研究案例,分析其研究设计、实施过程及成果,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应教材第5章。

基于pbl教学与osce理念探讨骨科的教学与考核模式

基于pbl教学与osce理念探讨骨科的教学与考核模式

基于pbl教学与osce理念探讨骨科的教学与考核模

骨科教学与考核模式的改进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而PBL教学和OSCE 理念在针对性强、现场操作性高的骨科学科中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问题驱动式学习)教学是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骨科教学中,PBL教学可采用真实的骨科临床案例,鼓励学生探究骨科病患的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等信息,从而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OSCE(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理念是通过多个短时间的考站,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诊断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在骨科教学中,OSCE可以涵盖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考核,如骨折的分类、骨折的影像学诊断、骨折的处理、术后护理等方面。

综合考虑骨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PBL教学与OSCE理念可以在骨科的教学与考核中相结合。

通过将PBL案例中的真实问题与OSCE考核中的实际表现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临床操作的能力。

同时,将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实践中,骨科教学与考核模式的改进需要全面的教育咨询和资源投入。

医学院
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程设置,增加临床教学实践机会,改善实验室环境和设施设备,以及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保障学生学习的有利条件。

同时,教学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跟进骨科学科的最新进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医疗服务的水平。

案例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价值

案例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价值

案例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价值发布时间:2021-09-02T12:08:09.40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6期作者:刘琴冯彬林惠芳[导读] 目的:研究案例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法对提升骨科护理教学的刘琴冯彬林惠芳宁德市闽东医院福建宁德 355000【摘要】目的:研究案例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法对提升骨科护理教学的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19年1月,研究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选取我院80名骨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40名实习生;参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实习生采用案例教学法(CBL)联合PBL教学法,采用考核的形式对不同教学成果进行评价。

结果: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实习生成绩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在骨科护理教学中采用CBL联合PBL的教学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实习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提高实习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值得临床实习教学推广使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CBL);PBL教学法;骨科;护理教学PBL教学法又称问题式学习,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它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1]。

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PBL强调以学习者的主动学习为主,通过小组的形式,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转变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注重并提高自我能力,重视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这两种教学法都以实际为基础,重视并鼓励学生养成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种教学法相结合可以极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及综合能力。

为研究CBL联合PBL教学法在骨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我院特地展开了此次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的初始时间为2019年1月,研究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选取我院80名骨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40名实习生,参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实习生采用CBL联合PBL的教学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护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目的探究骨科护理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

方法选择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进入该院骨科实习的6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人员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32名;对照组成员实行常规教学法,观察组成员实行案例教学法,对比两组成员的考核成绩及教学方法评价结果。

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及病历书写成绩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及教学方法满意度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骨科护理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各项考核成绩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及文献检索能力,值得在临床教学领域使用及推广。

标签:骨科护理;案例教学法;应用效果
作为兼顾互动性及开放性的新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无法脱离事前周密策划及准备的支持,主要通过向学生发放特定案例用于提前阅读实现学生间广泛讨论得出活动交流经验,并且案例教学倾向于将理论知识与新兴观点、以往经验及知识信息相结合,碰撞学生思维,确保其得到启发[1]。

同时,案例教学中案例不止是用于阐明事实的实例,更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以事实为基础所编写的例子,适用于课堂分析及课堂讨论帮助学生得出讨论结果,进一步增强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2]。

从目前我国骨科教学水平来看,轻实践重理论情况相对严重,尤其是骨科护理教学中理论知识涉及方面较少,客观上要求教师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鉴于此,该文重点探究骨科护理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进入该院骨科实习的6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人员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32名。

其中,对照组32名成员均为女性,最大年龄为30岁、最小年龄为22岁、中位数年龄为(26.5±5.3)岁;观察组32名成员均为女性,最大年龄为31岁、最小年龄为23岁、中位数年龄为(25.6±5.2)岁。

结合上述资料发现,两组成员各项资料中年龄及性别等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备研究对比的纳入机制,并且两组成员均自愿签署实验同意书以提前了解实验内容及实验流程,该实验得到医院及学院批准同意。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成员实行常规教学法,即教师紧扣教学任务及教学大纲向学生讲解具体内容,学生自行记录知识要点。

观察组成员实行案例教学法,即:①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深化教学印象,教师以全面掌握丰富医学资料为前提条件,仔细筛选教学案例突出案例呼应教学内容的作用,全面整理源自临床一线的病例资料,将教
学内容与临床典型病例资料相结合汇编形成相应的辅助教材,便于学生深入探讨深刻分析;②教师必须灵活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收集疾病临床体征制作成教学课件,帮助学生以直观角度为出发点理解知识深内容深化教学印象,带领学生巡视病房、询问患者病史及查看临床体征,实现获取第一手临床资料的目标,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拓展学生学习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③由于课堂讨论氛围与问题设置有效性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换而言之讨论问题设置越直接越能引发学生深思,越能活跃学生思维及课堂氛围,例如以骨科手术围术期护理内容为例,教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后向其提供患者具体病历,结合患者实际病历采取相应的护理实施措施,尤其是护理前期准备、手术过程护理及麻醉后可能出现并发症等,并且立足于教学难点内容及教学大纲提出相应的讨论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身意见;④受教学是一项兼顾启发性及思考性过程的影响,其应用效果与教师是否能于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教师可将课堂讨论划分为小组讨论及全体讨论,讨论时不得忽略自身引导作用,尤其是教学重点内容及难点内容时予以相应的指导,预防学生偏离病例讨论主题,并且相关问题尽可能于讨论过程中进行分析,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1.3 判定标准
统计两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及病历书写成绩,并且向两组成员发放该院自行研发的教学方法,评价调查问卷分别纳入自主学习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及教学方法满意度等指标记录其例数[3]。

1.4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经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获取的相关数据,其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x±s),二者对比研究以t为标准完成检验;其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二者对比研究以χ2为标准完成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考核成绩对比
经应用,对照组与观察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及病历书写成绩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教学方法评价结果对比
经应用,对照组与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及教学方法满意度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一般说来,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应用教学案例创设真实性较高的教学情境,促
使真实病例与实物、影像及图文间相结合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增加教学双方间良性互动,提高课程灵活性及开放性,增强学生护理问题自主解决能力,以达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4]。

同时,传统教学法侧重于突出带教教师的作用,主张带教教师单独开展骨科相关专业护理理论知识传授,将教师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提倡学生以带教教师思维为出发点完成学习任务[5]。

相较于传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主要通过引入教学案例等方法发散学生思维,而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对于实验室师资队伍的要求相对严格,能指导学生秉持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逐步适应教学进度及教学氛围,客观上要求学生提前详细阅读理论知识点,便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断拓展自身知识积累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由于基层医院自身教学水平有限,客观上要求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网络教学案例资源库的建设工作,邀请各个专业领域临床教育专家提前录制案例教学视频再依次上传至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有偿共享,进一步提高各个学习成员的临床实践水平[6]。

从骨科护理教学角度来看,带教教师向学生提供更多真实性强的案例及实践经验,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对临床治疗及临床护理得出更为深层次的理解及认识,明确护理工作重点内容及难点内容。

此外,骨科护理带教教师尽可能向学生提供真实性较强的案例,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促使学生对临床治疗及临床护理形成自身理解认识,帮助学生明确护理工作的难点内容及重点内容,确保学生将自身所理解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层面[7-8]。

综上所述,骨科护理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各项考核成绩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及文献检索能力,值得在临床教学领域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俊霞,廖碧琼.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9):18.
[2] 罗贤通,张菊花.改良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2):103-104.
[3] 陶雯,种佳.案例教学法在医高专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才智,2018(13):10.
[4] 赵博.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3):170.
[5] 王野.案例教学法结合PBL在护理大专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4):52-53.
[6] 韦艳娜.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臨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5):178.
[7] 张剑青,刘鹏飞,张巧芬.情景与案例教学法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全科医学,2014,12(3):470-471.
[8] 易淑明,成建初,郑晓妮.Seminar-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10):1190-1193.
(收稿日期:2018-08-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