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余映潮完整版
《苏州园林》教案优秀7篇
《苏州园林》教案优秀7篇篇一:《苏州园林》教案篇一《苏州园林》赞美苏州园林的美如画,实际上也是在赞美中国园林的博大精深,赞美设计者和匠师们巧夺天工的技艺。
下面是《苏州园林》的教案,一起来看看!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了解文章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
品味作者赞美苏州园林的美如画,实际上也是在赞美中国园林的博大精深,赞美设计者和匠师们巧夺天工的技艺。
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教学过程:课型:新授。
方法:讲述。
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园林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设计巧妙,构思新颖,很有艺术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起体会一下它的“美”吧。
二、检查预习: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
,请学生到黑板上作答。
xuān xiè {轩榭) lín xún (嶙峋)jiàn shǎng (鉴赏)zhēn zhuó (斟酌)池沼(zhǎo )丘壑( hè)镂空( lòu )阑干( lán )模样( mú)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学生口头作答。
苏州园林 余映潮
内容二:浏览,把握文意
方法一:抓住文段中的总说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 心句、结论句等重要句子,就可以 迅速了解全段的主要内容。
•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 苏州各个园林的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 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 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 • 苏州园林里有假山和池沼。 •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 苏州园林有花墙和廊子。 • 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 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 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内容三:精读,选点探究
• 1、感受文段中的结构。 • 2、感受文中的说明方法。 • 3、感受文段中的语言运用。
苏州园林
叶圣陶
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 的苏州园林的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课文 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的美的奥秘之门。老师 强调两个关键词:概括、多方面。
内容一:速读,感受课文
小结:
• 这是一篇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点的文章(是一种 提炼式、概括规律式的说明)。 • 这是一篇主体部分为“总—分”式结构的文章。 • 这是一篇从全文看或从各段看层次都很清晰的文 章。 • 这是一篇用一个比喻(图画、图画美)贯串全文 的文章。(全文共有15个“画”字,“图画”、 “画图”、“图案”共10个) • 这是一篇让我们领会到欣赏中国园林方法的文章。
苏州园林余映潮
《苏州园林》教教安排余映潮之阳早格格创做一、导进雅话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赢得“天堂”的好称,正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世界以至天下出名的古典园林.即日咱们所有教习《苏州园林》. 二、配乐朗读,欣赏园林好景,完齐感知文意1、听完介绍,您对于苏州园林有了何如的影像?2、文中哪一句话面明黑苏州园林的总特性?粗确:苏州园林的总特性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正在哪个面上,长远经常一幅完好的图画. 三、完齐感知1、是可采用文中的一个词汇,以至一个字去综合您读了课文之后的体验. 死1:尔念采用“标本”一词汇,人常道:“江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北.”可睹苏州园林的效率.“标本”一词汇,正在那里局里天综合出苏州园林正在华夏园林里的典范意义. 死2:尔采用“图画”一词汇.??死3:尔以为“协共”更能恰切天体现出苏州园林的特性.?? 死4 :尔认为“自然”一词汇最佳.??2、粗读课文,梳理苏州园林图画好的表示形式,用“苏州园林好正在_____”道话.3、苏州园林那幅图画的完好,除了表示正在上头计划的四个“道究”中,它还注意了细节之处的好,是哪些呢?(粗确:“各个角降的图画好”、“门战窗的图案好”、“色彩的拆配好”等.) 四、《苏州园林》道话卡片比办法天道苏州各个园林正在分歧之中有个共共面,好像安排者战匠师们普遍探供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正在哪个面上,长远经常一幅完好的图画. 排比式天道为了达到那个脚段,他们道究亭台轩榭的筹备,道究假山池沼的协共,道究花草树木的映衬,道究近景近景的条理. 比较式天道尔国的兴办,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普遍住宅,绝大部分是对于称的,左边怎么样,左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道究对于称,佳像蓄意预防似的. 评介式天道假山的堆叠,不妨道是一项艺术而不然而是技能.大概者是沉峦叠嶂,大概者是几座小山协共着竹子花木,齐正在乎安排者战匠师们死仄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搞使游览者攀登的时间记却苏州皆会,只感触身正在山间. 议论式天道不建剪得像浮图那样的紧柏,不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果为依据华夏画的审好瞅面瞅,那是缺累与的. 描画式天道阶砌中间栽几丛书籍戴草.墙上伸张着爬山虎大概者蔷薇木香.如果启窗正对于着红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大概几棵芭蕉. 阐释式天道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二边无所依傍的,本量是隔而不隔,界而已界,果而更减少了景致的深度. 举例式天道火里假若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插桥梁.假若安插二座以上的桥梁,那便一座一个样,决不雷1共.赞好式天道苏州园林里的门战窗,图案安排战雕镂琢磨功妇皆是工艺好术的上品.大概道去,那些门战窗尽管工细而决不粗雅,纵然简朴而别出心裁. 陪衬式天道摄影家挺喜欢那些门战窗,他们斟酌着光战影,摄成称心谦意的照片. 五、接流分享:问题:从文中您收会到哪些欣赏华夏园林的要收?教死自由收行.要收有:注意园林真量圆里筹备是可相宜战谐,简直风景的安顿是可自然不呆板等.六、研读课文,揣测语句,明黑语句歉富的内涵叶圣陶先死是“特出的道话艺术家”,本文道话准确简练,死动传神,耐人觅味,堪称证明文道话的典范.多媒介隐现:1、倘若要尔道道总的影像,尔感触苏州园林是尔国各天园林的标本.(“标本”正在那里是什么意义?)“标本”本指真物本样大概通过整治、供教习钻研时参照用的动物、动物、矿物.那里是典范、样本的意义.用那个词汇非常简练天证明苏州园林正在各天园林中的要害职位以及对于各天园林的广大效率.2、谁如果要观赏尔国的园林,苏州园林便不该错过.(后半句是可改为\谁便不该错过苏州园林\?)不克不迭,本句超过了“苏州园林”.3、总之,十足皆要为形成完好的图画而存留,决阻挡许有短好伤好的败笔.(去掉“十足”“决不”,不妨吗?)不克不迭去掉,“十足”“决不”表示格中肯定的意义,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性. 4、假山的堆叠,不妨道是一项艺术而不然而是技能. (“艺术”与“技能”有什么辨别?)“艺术”是强调部分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好愉悦,而且无法被复造;“技能”,表示着有牢固的步调战脚法,其成果是具备本量效用的物品,普遍不妨洪量复造. 5、火里假若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插桥梁.(去掉“往往”佳短佳?)去掉“往往”,使表黑得去了分寸.本句强调“大多是那样,然而又不尽是”那一层意义. 6、有几个园里有陈腐的藤罗,盘直嶙峋的枝搞便是一幅佳画.启花的时间谦眼的珠光宝气??(那个形貌的句子有什么效率?)教死朗读句子,粗心体味,思索.那句子写出了藤萝争秋的情景,陪衬园林的繁华气氛,死机盎然,沁人耳目. 7、“但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二边无所依傍的,本量是隔而不隔,界而已界,果而更减少了景致的深度.”句中“隔而不隔,界而已界”是什么意义?“隔而不隔,界而已界”的意义是,纵然猛一瞅上去花墙战廊子把景致分启了,然而果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二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不真真隔启,而不过慢冲了一下视线,使得风景不是一览无余天呈当前游览者跟前,而是渐次展启,给人“山沉火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七、拓展1、根据苏州园林的职位战特性,请对于出“江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2、请您去当小导游. 假设您里对于一个不游览过苏州园林,也不读过本文的人,请您指着课本上苏州园林的彩图,给他道道苏州园林有哪些特性.请共教们尽管用课文的本话介绍那弛图片所体现的苏州园林的特性.(指挥教死瞅启里插图道话,按“总—分—总”的2程序里对于齐班道,师死赋予评介.)八、改换句子1、“末端句量疑”,共教们认为课文末尾一句话“不妨道的天然不只以上那些,那里不再多写了”表黑得不敷佳,是不妨改写的.怎么改写才佳?改写:苏州园林是富于诗情画意的艺术天下,惟有当您深进其中,才会相识它的艺术之好. 佳了,已几写了,瞅瞅摄影集吧,您会创造更简直更死动的苏州园林. 2、如果做家不正在此末端,还要继承写下去的话,会再写些什么呢?一教死回问:从做家思路瞅,做家是按由主到次的程序去写的.尔念,如果做家再继承写下去的话,一定是越写越细,有大概写到园中的小径、小品战盆景上去了. ??九、小结本文好面证明结构:条理很收会;从多角度道证明要收:做比较、举例子、挨比圆、摹状貌、引用、分类型证明道话:综合性强;粗练局里;准确周到;紧扣核心表黑办法:综合使用(证明中适合使用形貌战议论)十、回瞅归纳道支获共教们,那堂课咱们不然而赏好景,而且品好文,体验了“特出道话艺术家”叶圣陶先死的道话魅力,那么教完那篇课文后您有什么支获呢?(安排解道:助闲教死养成随时回瞅归纳深思的习惯.)板书籍安排证明结构。
余映潮《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
余映潮《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余映潮《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余映潮《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二)能力目标:感悟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写说明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园林文化,学会欣赏园林之美,进而激发学生为祖国灿烂建筑文化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二)、学习本文结构层次的安排;体会作者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三、教学设想1、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2、利用课上所学,迁移对比苏州和我校丰富的园林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在生活中体味苏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四、教具的使用:多媒体power point课件教学步骤和实施五、授课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1、新课导入:在我国园林艺术之中,苏州园林处处呈现着诗情画意,是我国园林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
(展示苏州园林幻灯片,让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好情景)今天,我们随同叶圣陶老先生的妙笔去游览苏州园林。
2、简介作者:叶圣陶先生于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3、解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足以说明苏州之美。
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
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语文教案及原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语文教案及原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语文教案,感谢您的欣赏。
《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苏州园林》
部分来自《点拨》
第一部分(①②): 概括苏州园林的地位、价值以及总特点。 第二部分(③-⑨): 抓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共同特征,分别从各个角度介绍说明。 第三部分(⑩): 写苏州园林还有不少其他特点。
重点品析第一、二段
部分来自《点拨》
1.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 处。句中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 【答案】不能,“据说”表明苏州园林有一百多 处,只是作者听说而已,并不确定,体现了说明 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来自《点拨》
课文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诸”字是许多的意思,就是说,这篇课文不是单独讲 某一个的,而是总的讲苏州园林。“拙政园”是苏州园 林的四大名园之一,还有沧浪亭、狮子林、留园。“寄 深眷”表明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深切情意。
一 读一读字音
xuān xiè
轩榭
zhǎo
池沼
hè
丘壑
重点品析第八至十段
部分来自《点拨》
11.“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这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苏州 园林的色彩特点——极少使用彩绘。
阅读方法解密
部分来自《点拨》
作比较作用答题模式: 作比较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
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答题模式: 把 ×× 和 ×× 加 以 比 较 , 突 出 强 调 了 事 物 ( 事 理)……特点。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从游览者的感受方面侧面烘托 了苏州园林之美,园林是供人游览的,从游人的角度说 明园景的特色,并用“没有一个不”的双重否定,突出 苏州园林讲究一幅画的特点,语气更加强烈。
第二部分(③-⑨)
部分来自《点拨》
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篇一」苏州园林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
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教学重点】要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难点:恰当地安排文章结构,逐层说明【学法指导】1、从文体特点人手,理解什么是说明文,什么是说明的对象;结合课文内容,在阅读勺过程中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提供一些苏州园林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也可以准备一些对比图片,如我国“古代的宫殿”,被“修剪得象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北京的园林中的彩绘等。
以增加感性认识,尽量把文字的描述转化成形象。
【解决办法】1.复习说明文有关的文体知识。
2.理解文章的结构内容。
3.结合课文放映苏州园林的照片,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祖国河山壮丽,激发爱国之情。
【教具学具准备】1.投影仪。
2.苏州园林的图片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写的说明文--《苏州园林》。
”(板书课题)苏州园林现存近一百多处,它们有悠久的历史,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
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把根据自己的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将大自然的景物概括、提炼,创造了一个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世界。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
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
二、明确目标1.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明确说明文的阅读要点。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
3、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
三、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2、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3、说明文语言有哪些特点?4、你认为阅读说明文体应从哪些方面人手?明确: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第19课 《苏州园林》-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课件+训练(统编版)
苏州园林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学习本文灵活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
•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
梳理说明顺序:
抓住关键词和句,梳理内容明大意。 重要内容聚一起,分析关系明顺序。
课堂总结 梳理说明顺序或者说明思路时,应先借助各个段落 的中心句或者其他的关键词和句,理清每一段的主要内 容;然后将这些主要内容信息聚合在一起,分析彼此的 关系,以明确文章的层次结构;确定文章的行文思路, 从而确定说明顺序。为了便于记忆,可以整理为顺口溜 如下:
美的图画。 •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
大部分是对称的。 • ④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方法回顾
如何把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①牢记说明方法的种类; ②明确各种说明方法作用的关键词; ③围绕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组织回答。
• 举例子 • 作比较
• 打比方 • 引用 • 摹状貌
苏州园林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整体感知内容,概括苏州园林的特征。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
了解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 ,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 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
背景资料
叶圣陶先生自小生长在苏州,他对苏州 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 与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 。 1979 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邀请叶圣 陶为其出版的《苏州园林》图册作序, 叶圣陶欣然允诺。序文即此篇(略有删 节)。后来图册因故未能出版,序文被 《百科知识》所用,原题为《拙政诸园
第19课《苏州园林》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在学习修辞手法时,可以选取课文中的“轩榭临水,仿佛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为例,分析其中的比喻手法,并让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手法进行创作。
-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时,可以通过对比现实生活中的苏州园林照片和课文描绘的内容,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将园林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园林设计草图绘制。这个操作将演示苏州园林的布局原则和美学效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设计草图。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苏州园林的美学价值和现代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其意义和用法,如“轩榭”、“曲径通幽”等。
4.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认识我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
5.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我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培养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感知与评价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描述苏州园林的美学特点:重点讲解课文中对苏州园林的布局、建筑、山水等方面的描绘,如“曲径通幽”、“借景生情”等,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苏州园林的美学特征。
-分析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强调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手法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识记生字词及其用法:重点学习生字词,如“轩榭”、“藻荇”等,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并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课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读并背诵课文《苏州园林》。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
学会欣赏和评价古典园林艺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苏州园林的美。
学生分享对苏州园林的初步了解。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学生根据自读感受,提出问题。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针对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分析。
每组选取一段描写,进行深入剖析。
4.课堂讨论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全班讨论。
5.写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尝试描写一个熟悉的景点。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6.课堂小结四、课文内容解析1.课文概述《苏州园林》是一篇描绘苏州园林美景的散文,作者通过对苏州园林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
2.课文分析第一段: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
第二段:分析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
第三段:描绘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
第四段:展现苏州园林的植被特色。
3.课文重点句解析“苏州园林甲天下,天下园林甲苏州”:强调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中的地位。
“山水萦绕,曲径通幽”:描绘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
“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展现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
“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描绘苏州园林的植被特色。
五、教学反思2.学生在写作实践环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了写作能力。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还需加强课堂纪律意识。
六、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苏州园林》。
2.选择一个熟悉的景点,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描写。
3.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02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苏州园林》是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介绍园林知识的说明文,壶知道为您精心收集了6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壶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苏州园林》知识点篇一一、文学常识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
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二、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认真、严肃、聪慧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三、重点字词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丘壑(hè)模样(mú)相间(jiàn)嶙峋(línxún)庸俗(yōnɡ)蔷(qiánɡ)薇斟酌(zhēn zhuó)重峦叠嶂(zhànɡ)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
俯仰生姿: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
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镂空: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四、艺术特色总分结合,结构清晰:文章开头就对苏州园林做了总体概括,即“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说明这个总体特征,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突出了它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等方面的特色。
《苏州园林》课文及赏析
《苏州园林》课文及赏析《苏州园林》是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介绍园林知识的说明文。
下面是《苏州园林》课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州园林》课文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苏州园林课文精讲
苏州园林一、章节划分《苏州园林》的章节划分可以有多种方式,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划分方式: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文章的写作意图,总领全文,突出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第二部分(第2-9段):抓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共同特征,分别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 第一层(第2段):总括说明苏州园林的特色,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 第二层(第3-9段):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包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近景和远景的层次、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等。
第三部分(第10段):结尾,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说的这些,结束全文,引人回味。
这种划分方式将文章分为了三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详细阐述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和美感所在。
同时,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使得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易于读者理解和欣赏。
二、文章赏析《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美景的文章,其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括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然后从多个方面具体阐述,最后总结全文,点明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说的这些。
这种结构方式使得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苏州园林的美景。
二、语言优美,描绘生动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描绘手法,将苏州园林的美景呈现得栩栩如生。
比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这样的描绘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美景,还引发了读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三、文化内涵丰富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章通过对苏州园林的描绘和介绍,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同时,文章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苏州园林》课文及赏析
《苏州园林》课⽂及赏析 《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
作者从游览者的⾓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从多⽅⾯进⾏说明。
这篇课⽂像是⼀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
下⾯是《苏州园林》课⽂及赏析,希望对⼤家有帮助。
《苏州园林》课⽂ 苏州园林据说有⼀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多处。
其他地⽅的园林我也到过⼀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出⼼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存在,决不容许有⽋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没有⼀个不⼼⾥想着⼝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般住房,绝⼤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个亭⼦或者⼀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个同样的亭⼦或者⼀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图画来⽐⽅,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都有假⼭和池沼。
假⼭的堆叠,可以说是⼀项艺术⽽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座⼩⼭配合着⽵⼦花⽊,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在⼭间。
⾄于池沼,⼤多引⽤活⽔。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苏州园林课文原文
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苏州园林》是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介绍园林知识的说明文,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苏州园林课文原文,欢迎参考借鉴。
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3篇
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篇1一、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架设生活与教材相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使小组合作、讨论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阅读理解、感受、体悟园林建筑的自然美,让每个学生从心底热爱自然。
二、教学方式的构建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苏州园林画面,使学生对苏州园林的认识更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及其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园林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利用课件展示教学内容,面与文字叠放,能让学生在图文并茂中理解、领悟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这篇说明文适合培养学生自我审美鉴赏能力,同时教学中注重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构成“整体把握”——“具体感受”——“审美探究”的学习过程。
三、教材分析1、地位:本文是五四制九年义务教育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一篇说明文。
本册教材着重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其次了解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其准确的说明语言。
因此,作为说明文的起始课,本文有着重要的地位,学好本文,对学习其他说明文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2、教材内容分析:《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
作者叶老先生以其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做了全面、深刻的介绍。
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在建筑上的成就,称其为“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即典范之作。
然后,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布局,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
我觉得本文与其他说明文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像导游词一样的平面介绍,也不是呆板严肃的结构剖析,而是把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展示在读者面前,所以作者在文中处处提到“画”字,使读者无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感觉,不见其景却如临其境!学习这样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获得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课后练习答案
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课后练习答案学完八年级语文课文苏州园林后,及时地做好课后练习十分重要,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课后练习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解析
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解析作为语文老师,是一定要对课文做解析的,那么在苏州的老师对苏州园林课文原文是怎么解析的呢?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解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解析《苏州园林》是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介绍园林知识的说明文。
叶圣陶是苏州人,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
课余之暇,经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在本文中,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抓住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具体分项说明了亭台轩榭的布局特点在自然之趣;假山池沼的配合给人置身山间的实感和高低屈曲的自然感;花草树木的映衬着眼在画意;近景远景具有层次的美。
同时,作者还从极小的局部介绍了园林的图画美,从门和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等,表现了其图案美,从极少使用彩绘来表现园林的色彩美。
这样,我们就从作者的介绍中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有了总体的认识,从而体会到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的地位。
阅读本文,要学习其抓住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从几个方面,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分项说明的写法,学习其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例:体会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即然“隔着”、“界着”,景致就见得深了,为什么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呢?分析:本题旨在理解某些词句的含义,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和规律,目的是使读者从未知到知,因此优秀的说明文语言首先是准确的。
首先,必须在用词上下功夫,达到准确的要求,其次,必需在造句上下功夫,达到准确的要求。
《苏州园林》分段
《苏州园林》分段《苏州园林》分段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苏州园林在我国林园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第2-9段):作者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说明了苏州林园图画美的总的特征。
这一部分又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2段),总括说明苏州林园的特色。
第二层(第3-9段),具体说明苏州林园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10段):指出苏州林园的美还不知以上说的这些,结束全文,引人回味。
苏州园林的分段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苏州园林在我国林园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可以吗?第二部分(第2-9段):作者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说明了苏州林园图画美的总的特征。
这一部分又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2段),总括说明苏州林园的特色。
第二层(第3-9段),具体说明苏州林园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10段):指出苏州林园的美还不知以上说的这些,结束全文,引人回味。
苏州园林的段意1.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2.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3.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4.假山和沼池的艺术5.花草树木的映衬(画意)6.近景和远景的层次7.介绍细小角落的图画美8.门窗的设计和雕镂9.室内的色彩装饰 10.结束语苏州园林语段阅读1。
不能互换,因为要先栽种,再修剪。
顺序不能颠倒。
2 写的不好。
两个“相间”重复了。
成语换作生机盎然3。
大概是不对称、非常规的布局。
因为宝塔那样的松柏”和“阅兵式似的道旁树”都太中规中矩。
4。
暗语。
更加形象。
5??由总述到分述?6 中心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第一句话是中心句)很久没做语文题了。
这是小学的还是初中的?求苏州园林的段意第一部分(第1节)是引子,说明写作动机第二部分(第2至10节)是主体,着重介绍苏州园林的特色。
作者先提出总的看法,然后分类介绍。
第一层,包括第2、3两节,从对我国园林总的印象谈到苏州园林设计的总的原则。
先说总的印象:“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这是作者根据自己游了苏州十多处园林的体会,也是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的结果。
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精选2篇
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篇4一、教材内容分析《苏州园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本文没有采取一般按照空间位置、游览路线介绍名胜古迹或其他处所的结构方法,而是以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形式,抓住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细微,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写得严谨有序,条理分明,是一篇典范的事物说明文,也是初中说明文的起始课。
因此如何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读写说明文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这篇文章语言浅显典雅,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教师组织、引导、适当点拨,同时让学生通过读、说,培养语感、美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事物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还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知识目标:1.积累“轩榭、败笔、丘壑、嶙峋、镂空、蔷薇、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领会我国江南园林的建筑风貌。
3.理解课文的总分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4.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二)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三)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农村中学七年级学生,见识较狭窄,孤陋寡闻;(2)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对说明文相关的文体知识似懂非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余映潮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余映潮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州园林》。
二、配乐朗读,欣赏园林美景,整体感知文意1、听完介绍,你对苏州园林有了怎样的印象?2、文中哪一句话点明了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明确: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三、整体感知
1、能否选用文中的一个词,甚至一个字来概括你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生1:我想选用“标本”一词,人常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可见苏州园林的影响。
“标本”一词,在这里形象地概括出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里的典范意义。
生2:我选用“图画”一词。
??
生3:我以为“配合”更能恰切地体现出苏州园林的特征。
?? 生4 :我认为“自然”一词最好。
??
2、精读课文,梳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表现形式,用“苏州园林美在_____”说话。
3、苏州园林这幅图画的完美,除了表现在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它还注意了细节之处的美,是哪些呢?(明确:“各个角落的图画美”、“门和窗的图案美”、“色彩的搭配美”等。
) 四、《苏州园林》语言卡片比喻式地说
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排比式地说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比较式地说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评价式地说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议论式地说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描绘式地说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阐释式地说
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举例式地说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1
同。
赞美式地说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烘托式地说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五、交流分享:
问题:从文中你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学生自由发言。
方法有:注意园林内容方面布局是否适宜和谐,具体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不呆板等。
六、研读课文,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叶圣陶先生是“优秀的语言艺术家”,本文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传神,耐人寻味,堪称说明文语言的典范。
多媒体显示: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标本”原指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
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用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不能,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不能去掉,“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去掉“往往”好不好?)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
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学生朗读句子,悉心体味,思考。
这句子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沁人耳目。
7、“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跟前,而是渐次展开,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七、拓展
1、根据苏州园林的地位和特征,请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
2、请你来当小导游。
假设你面对一个没有游览过苏州园林,也没有读过本文的人,请你指着课本上苏州园林的彩图,给他说说苏州园林有哪些特点。
请同学们尽量用课文的原话介绍这张图片所体现的苏州园林的特征。
(指导学生看封面插图说话,按“总—分—总”的
2
顺序面对全班说,师生给予评价。
)八、改换句子 1、“结尾句质疑”,同学们认为课文最后一句话“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表达得不够好,是可以改写的。
怎么改写才好?
改写:苏州园林是富于诗情画意的艺术世界,只有当你深入其中,才会了解它的艺术之美。
好了,不多写了,看看摄影集吧,你会发现更具体更生动的苏州园林。
2、如果作者不在此结尾,还要继续写下去的话,会再写些什么呢?一学生回答:
从作者思路看,作者是按由主到次的顺序来写的。
我想,如果作者再继续写下去的话,一定是越写越细,有可能写到园中的小径、小品和盆景上去了。
??
九、小结本文美点
说明结构:层次很清楚;从多角度说
说明方法: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摹状貌、引用、分类别说明语言:概括性强;精练形象;准确严密;紧扣中心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说明中适当运用描写和议论)十、回顾总结谈收获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不仅赏美景,而且品美文,感受了“优秀语言艺术家”叶圣陶先生的语言魅力,那么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呢?(设计解说:帮助学生养成随时回顾总结反思的习惯。
)
板书设计说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