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模拟试题及解析
![中考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模拟试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562cbcb90d6c85ec3ac6d0.png)
中考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模拟试题及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分离CaCO3和NaCl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干燥B..制取Mg(OH)2:将Ba(OH)2溶液和MgSO4溶液混合后过滤C.除去H2中水蒸气和HCl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NaOH溶液D..检验KCl溶液中混有的K2CO3:取样,加入足量的Ca(OH)2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CaCO3和NaCl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碳酸钙和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需要蒸发结晶才能得到氯化钠,故A错;B、将Ba(OH)2溶液和MgSO4溶液混合后过滤,得到的是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的混合物,故B错;C、除去H2中水蒸气和HCl气体,应依次通过NaOH溶液和浓硫酸,否则氢气中还会有水蒸气,C错;D、检验KCl溶液中混有的K2CO3,取样,加入足量的Ca(OH)2溶液,氢氧化钙能够和碳酸钾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有白色沉淀说明有碳酸钾,D正确;故选:D2.稀硝酸中混有少量的硫酸,为了除去硫酸,可加入适量的物质是()A.Ba(NO3)2B.AgNO3C.NaCl D.CuO【答案】A【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A、硫酸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B、硫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银(微溶于水),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不正确;C、硫酸与氯化钠不反应,加入氯化钠,引入了氯化钠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不正确;D、稀硝酸和硫酸均能与氧化铜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除杂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KNO3溶液[Ba(NO3)2]﹣﹣﹣﹣﹣﹣滴加适量 H2SO4溶液、过滤B.CO(H2O蒸气)﹣﹣﹣﹣﹣﹣﹣﹣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C.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D.KCl固体(MnO2)﹣﹣﹣﹣﹣﹣﹣溶解、过滤、蒸发【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Ba(NO3)2能与适量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全国备战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
![全国备战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45aa6a6f1aff00bfd51e0d.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表中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炭粉在空气中加热会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把炭粉除去,选项A错误;B、灼热的炭层能与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氧气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选项B错误;C、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过滤之后不需要蒸发,选项C错误;D、MgCl2能与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选项D正确。
故选D。
2.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NaOH不仅与杂质氯化氢反应,还与原物质二氧化碳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物质不减少”原则,不能用于除氯化氢杂质,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区分尿素CO(NH2)2、NH4Cl和NH4NO3,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只能区分出尿素,NH4Cl 和NH4NO3都与熟石灰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无法区分,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区分稀HCl( 酸性)、Na2CO3溶液(碱性)、NaCl溶液(中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遇稀HCl显红色,遇Na2CO3溶液显蓝色,遇NaCl溶液显紫色,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区分开,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除去KNO3溶液中的KCl,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AgNO3只与KCl生成硝酸钾和沉淀氯化银,但AgNO3溶液是过量的,引入了新杂质,不符合除杂的“不引入新杂质”原则,不能用于除去KCl,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该题为除杂和鉴别的综合题,解题关键是:把握除杂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不能除去主要物质,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鉴别物质,要根据物质的性质不同,通过不同的实验现象来区分物质。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223d6026fff705cc170ab4.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A错误;B、NH4HCO3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氮气、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C、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蒸发的方法;故C错误。
D、MgCl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但NaOH溶液是过量的,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NaOH,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NaOH不仅与杂质氯化氢反应,还与原物质二氧化碳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物质不减少”原则,不能用于除氯化氢杂质,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区分尿素CO(NH2)2、NH4Cl和NH4NO3,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只能区分出尿素,NH4Cl 和NH4NO3都与熟石灰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无法区分,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区分稀HCl( 酸性)、Na2CO3溶液(碱性)、NaCl溶液(中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遇稀HCl显红色,遇Na2CO3溶液显蓝色,遇NaCl溶液显紫色,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区分开,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除去KNO3溶液中的KCl,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AgNO3只与KCl生成硝酸钾和沉淀氯化银,但AgNO3溶液是过量的,引入了新杂质,不符合除杂的“不引入新杂质”原则,不能用于除去KCl,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全国中考化学分离和提纯除杂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分离和提纯除杂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af9e840722192e4436f659.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KC1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选项A正确;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正确;C、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C正确;D、Ca(OH)2能与过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点睛】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某混合溶液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钡,为逐一分离其中的金属元素,所加试剂均过量,且理论上氢氧化钠的消耗量最少。
所加试剂1-3顺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B.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C.氯化钠、稀硫酸、氢氧化钠D.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先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和硝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和硝酸钠,但同时也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氢氧化银后迅速分解成氧化银,无法将金属元素逐一分离,故A错误;B、先加入氯化钠,氯化钠只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硝酸钠,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银元素,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铜元素,再加入硫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钡元素,所加试剂顺序正确,故B正确;C、第二个所加试剂为稀硫酸的话,又因试剂均过量,那么在第三种加入氢氧化钠试剂时氢氧化钠要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的消耗量就比B选项中的多了,故C错误。
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d8e784a32d7375a51780ae.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①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②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加入适量的石灰水()A.①或③B.②或③C.②或④D.③或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二氧化碳不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此项错误;②氯化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时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故此项正确;③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且生成氯化钠,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此项正确;④氢氧化钙溶液能和碳酸钠反应,但反应时会生成氢氧化钠,带入新的杂质,此项错误,故选B。
2.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铝制品与铜制品分别为银白色、紫红色(或黄色等),用观察物品颜色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烧碱是氢氧化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铁粉能被磁铁吸引,炭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C、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可用锅盖隔绝空气;实验室取用化学药品,根据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故选项错误;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食盐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除去杂质氯化铜后会引入新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B、在加热的条件下,不但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碳粉也能与氧化铜反应,该方法会将欲保留的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且碳酸钙不溶于水,反应后过滤掉过量的碳酸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但蒸发时过量的盐酸挥发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选项错误,故选C。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7a7e64b9f3f90f77c61b2e.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③铁粉能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④Na2CO3能与过量的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②④方法不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为除杂题,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某混合溶液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钡,为逐一分离其中的金属元素,所加试剂均过量,且理论上氢氧化钠的消耗量最少。
所加试剂1-3顺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B.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C.氯化钠、稀硫酸、氢氧化钠D.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先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和硝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和硝酸钠,但同时也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氢氧化银后迅速分解成氧化银,无法将金属元素逐一分离,故A错误;B、先加入氯化钠,氯化钠只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硝酸钠,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银元素,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铜元素,再加入硫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钡元素,所加试剂顺序正确,故B正确;C、第二个所加试剂为稀硫酸的话,又因试剂均过量,那么在第三种加入氢氧化钠试剂时氢氧化钠要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的消耗量就比B选项中的多了,故C错误。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40e4ff767f5acfa0c7cd0d.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试剂(在箭头右侧)不正确的是A.CO2(CO)→CuOB.CaCl2溶液(HCl)→碳酸钙C.NaCl(泥沙)→水D.NaOH溶液(Na2CO3)→稀盐酸【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A正确;B、HCl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不溶于水,过量的碳酸钙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正确;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选项C正确;D、NaOH溶液和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2.下列选项中的除杂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干燥,得到氧气,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B、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故B正确;C、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氢氧化钠,故C 正确;D、氧化铜和铁均与稀盐酸反应,把原物质除去了,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不正确。
故选D。
【点睛】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Na2CO3+2HCl=2NaCl+H2O+CO2↑,选项A正确;B、NaCl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NaOH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选项B正确;C、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则不能,选项C正确;D、CaO和CaCO3都与稀盐酸反应,选项D不正确。
全国中考化学分离和提纯除杂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分离和提纯除杂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9a777226fff705cd170a5e.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碱石灰中的火碱是氢氧化钠,生石灰是氧化钙。
氢氧化钠易潮解,生石灰能和水反应。
可以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A正确;B、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
该反应中会引入新的杂质硫酸钾,不符合除杂的要求。
B错误;C、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
加水溶解后,过滤,烘干,即可得到二氧化锰。
蒸发结晶会得到溶于水的氯化钠,不符合除杂的要求。
C错误;D、稀硫酸和铁、氧化铁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对原物质造成影响,不符合除杂的要求。
D 错误。
故选A。
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炭粉(铁粉)-------- 将固体粉末在空气中灼烧B.CaO (CaCO3) -----------加水,过滤C.CO2 (CO) ---------------将气体点燃D.HNO3 [Ba (NO3) 2]----------------加入适量的 H2SO4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炭粉在空气中灼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故错误;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错误;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错误;D、硝酸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过滤将硫酸钡除去,符合除杂原则,故正确;故选:D。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1-,可用硝酸银和稀硝酸溶液B.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可抽丝灼烧闻气味C.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固体,可溶解、过滤、蒸发D.除去氯化钡溶液中的氢氧化钡,可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后过滤【答案】D【解析】【详解】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1-,可向自来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溶液,沉淀不溶解,说明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故选项A正确;B、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可抽丝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没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合成纤维,故选项B正确;C、要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固体,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只要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就把碳酸钙与氯化钠分离,故选项C正确;D、除去氯化钡溶液中的氢氧化钡,加入适量的稀硫酸,稀硫酸既能与氯化钡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钡反应,所以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后过滤,不能除去氯化钡溶液中的氢氧化钡,故D不正确。
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fd9386ee06eff9aef807e8.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Na2CO3+2HCl=2NaCl+H2O+CO2↑,选项A正确;B、NaCl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NaOH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选项B正确;C、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则不能,选项C正确;D、CaO和CaCO3都与稀盐酸反应,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除去杂质氯化铜后会引入新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B、在加热的条件下,不但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碳粉也能与氧化铜反应,该方法会将欲保留的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且碳酸钙不溶于水,反应后过滤掉过量的碳酸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但蒸发时过量的盐酸挥发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除杂的原则:1、不能引入新杂质;2、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发生反应;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Zn和Fe均能与过量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解析
![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f18e8610661ed9ac51f395.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A错误;B、NH4HCO3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氮气、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C、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蒸发的方法;故C错误。
D、MgCl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但NaOH溶液是过量的,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NaOH,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B。
2.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①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②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加入适量的石灰水()A.①或③B.②或③C.②或④D.③或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二氧化碳不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此项错误;②氯化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时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故此项正确;③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且生成氯化钠,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此项正确;④氢氧化钙溶液能和碳酸钠反应,但反应时会生成氢氧化钠,带入新的杂质,此项错误,故选B。
3.下列选项中的除杂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干燥,得到氧气,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B、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故B正确;C、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氢氧化钠,故C 正确;D、氧化铜和铁均与稀盐酸反应,把原物质除去了,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不正确。
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详细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4b028b87c24028905fc385.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钾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aCO3在高温下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足量的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鉴别C、CuO,加入稀硫酸,氧化铜会与硫酸反应逐渐溶解,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而木炭不反应,所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可以鉴别它们,方案可行。
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都会使石蕊试液会由紫色变成红色,所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不可行。
故B符合题意;C. 要除去KNO3固体中的NH4HCO3,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碳酸氢铵发生分解生成氨气、水、二氧化碳,这三种物质都会变成气态挥发走。
方案可行。
故C不符合题意;D. 要分离CaCO3、CaCl2固体,溶解:碳酸钙不溶,氯化钙能溶;过滤:除去不溶的碳酸钙固体;洗涤:洗去碳酸钙表面的氯离子和钙离子;烘干:烘干滤渣碳酸钙;蒸发: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钙固体。
从而实现分离,方案可行。
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1)
![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8e20edd69b6648d7c0c746a7.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试剂(在箭头右侧)不正确的是A.CO2(CO)→CuOB.CaCl2溶液(HCl)→碳酸钙C.NaCl(泥沙)→水D.NaOH溶液(Na2CO3)→稀盐酸【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A正确;B、HCl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不溶于水,过量的碳酸钙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正确;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选项C正确;D、NaOH溶液和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2.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Na2SO4能与过量的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不符合除杂原则。
A错误;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B正确;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C正确;D、碳酸钠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碳酸钙难溶于水。
加水溶解后过滤,得到碳酸钠溶液,再将溶液蒸发即可得到纯净的碳酸钠晶体,符合除杂原则。
D正确。
故选A。
【点睛】除杂的原则:不除去原物质、不引入新的杂质、易于分离3.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全国备战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备战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详细答案
![全国备战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备战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f3266bad51f01dc381f14d.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Na2SO4能与过量的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不符合除杂原则。
A错误;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B正确;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C正确;D、碳酸钠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碳酸钙难溶于水。
加水溶解后过滤,得到碳酸钠溶液,再将溶液蒸发即可得到纯净的碳酸钠晶体,符合除杂原则。
D正确。
故选A。
【点睛】除杂的原则:不除去原物质、不引入新的杂质、易于分离2.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时加入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过滤可除掉碳酸钙,此过程除掉了原物质中的碳酸钠,不能达到分离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目的,选项A不正确;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时加适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溶液中跑出,剩余的溶液蒸发结晶即可得较纯净的氯化钠,选项B正确;C、该方式是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二氧化碳的原理来验证一氧化碳的存在,所以实验开始时一定要先除掉混合物中原有的二氧化碳,以防止对实验的干扰,选项C不正确;D、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不变色,所以无法区分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和稀盐酸(显酸性),只能鉴定出能使其变红的碱性氢氧化钠的溶液,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物质除杂时,可以根据物质性质,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原则上选用的除杂试剂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详解】A、氢氧化钠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不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使用氢氧化钠不仅除不去一氧化碳,反而把二氧化碳吸收了,所以A不正确;B、将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会与铜反应,而氮气不会,所以能将氧气除掉,故B正确;C、氯化钙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加水溶解后再过滤,可以除去碳酸钙,将滤液蒸发即可得氯化钙,故C正确;D、硝酸中混有盐酸,使用的硝酸银溶液只与盐酸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再经过滤操作除去氯化银沉淀即可得硝酸,故D正确,故选A.4.下列各组除杂质(括号内表示少量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一组是A.NaCl溶液(MgCl2);适量NaOH溶液,过滤B.CaO(CaCO3);稀盐酸C.铜粉(铁粉);足量硫酸铜溶液,过滤D.O2(水蒸气);固体NaOH【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MgCl2能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全国备战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备战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055049941ea76e59fa04ab.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加入适量的硝酸钙溶液,硝酸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硝酸钾和碳酸钙沉淀,过滤可除去碳酸钙,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故A不正确;B、除去BaCl2溶液中的HCl,加入过量Ba(OH)2溶液,除去了杂质但引入了新杂质Ba(OH)2(过量的),故B不正确;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属于强酸,不能通过比较溶液的pH来区分,故C不正确;D、氢氧化钠固体加水溶解会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会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可鉴别二者,故D正确。
故选D。
2.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①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②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加入适量的石灰水()A.①或③B.②或③C.②或④D.③或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二氧化碳不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此项错误;②氯化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时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故此项正确;③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且生成氯化钠,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此项正确;④氢氧化钙溶液能和碳酸钠反应,但反应时会生成氢氧化钠,带入新的杂质,此项错误,故选B。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KC1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选项A正确;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正确;C、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C正确;D、Ca(OH)2能与过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不正确。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455ca0cc7931b765ce15e8.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试剂(在箭头右侧)不正确的是A.CO2(CO)→CuOB.CaCl2溶液(HCl)→碳酸钙C.NaCl(泥沙)→水D.NaOH溶液(Na2CO3)→稀盐酸【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A正确;B、HCl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不溶于水,过量的碳酸钙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正确;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选项C正确;D、NaOH溶液和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③铁粉能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④Na2CO3能与过量的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②④方法不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为除杂题,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B.K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C.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D.H2气体(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答案】D【解析】【分析】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全国中考化学分离和提纯除杂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分离和提纯除杂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473ca6cc1755270622085e.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某混合溶液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钡,为逐一分离其中的金属元素,所加试剂均过量,且理论上氢氧化钠的消耗量最少。
所加试剂1-3顺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B.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C.氯化钠、稀硫酸、氢氧化钠D.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先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和硝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和硝酸钠,但同时也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氢氧化银后迅速分解成氧化银,无法将金属元素逐一分离,故A错误;B、先加入氯化钠,氯化钠只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硝酸钠,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银元素,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铜元素,再加入硫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钡元素,所加试剂顺序正确,故B正确;C、第二个所加试剂为稀硫酸的话,又因试剂均过量,那么在第三种加入氢氧化钠试剂时氢氧化钠要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的消耗量就比B选项中的多了,故C错误。
D、硫酸银是微溶物,溶液中多了也会沉淀下来,所以第一步试剂加入硫酸钠的话,无法将硫酸钡和硫酸银给逐一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A 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 MnO2(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CaO 固体(CaCO3)高温煅烧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钾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aCO3在高温下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分离和提纯除杂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分离和提纯除杂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af1a4a856a561253d36f29.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铝制品与铜制品分别为银白色、紫红色(或黄色等),用观察物品颜色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烧碱是氢氧化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铁粉能被磁铁吸引,炭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C、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可用锅盖隔绝空气;实验室取用化学药品,根据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故选项错误;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食盐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B MgCl2溶液HCl过量Mg(OH)2过滤C CO2水蒸气足量NaOH固体干燥D CaCO3CaO无高温煅烧A.A B.BC.C D.D【答案】B【解析】【分析】除杂条件是不引入新的杂质,加入的物质不和原物质反应。
【详解】A、碳酸钡为沉淀,不能与硫酸钾发生反应,故A不正确;B、加入过量氢氧化镁,氢氧化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再过滤掉剩余氢氧化镁得到氯化镁溶液,故B正确;C、氢氧化钠与原物质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故C不正确;D、高温燃烧时原物质碳酸钙发生分解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B。
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解析
![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f2533ca0116c175f0e48df.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加入适量的硝酸钙溶液,硝酸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硝酸钾和碳酸钙沉淀,过滤可除去碳酸钙,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故A不正确;B、除去BaCl2溶液中的HCl,加入过量Ba(OH)2溶液,除去了杂质但引入了新杂质Ba(OH)2(过量的),故B不正确;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属于强酸,不能通过比较溶液的pH来区分,故C不正确;D、氢氧化钠固体加水溶解会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会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可鉴别二者,故D正确。
故选D。
2.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和反应类型归类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反应为化合反应,氧化铜和氧气加热不反应,可以除去铜粉,故A正确;B、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不正确;C、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故C不正确;D、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钾,引进新杂质硝酸钾,故D不正确。
故选A。
3.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铝制品与铜制品分别为银白色、紫红色(或黄色等),用观察物品颜色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烧碱是氢氧化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铁粉能被磁铁吸引,炭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C、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可用锅盖隔绝空气;实验室取用化学药品,根据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故选项错误;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食盐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全国备战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备战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
![全国备战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备战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a173bd844769eae109ed21.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A、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引入了硫酸钠杂质,故A不正确;B、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C、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弱,将气体依次通过盛有石灰水、浓硫酸的洗气瓶不能除去杂质,故C不正确;D、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CO3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应再进行过滤,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再进行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Na2CO3能与适量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铁粉能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过量盐酸反应,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分离和提纯除杂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详细答案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分离和提纯除杂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e8d9e9c850ad02de8041e8.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CO3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Na2CO3+2HCl=2NaCl+H2O+CO2↑,选项A正确;B、NaCl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NaOH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选项B正确;C、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则不能,选项C正确;D、CaO和CaCO3都与稀盐酸反应,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3.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铝制品与铜制品分别为银白色、紫红色(或黄色等),用观察物品颜色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烧碱是氢氧化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铁粉能被磁铁吸引,炭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C、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可用锅盖隔绝空气;实验室取用化学药品,根据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故选项错误;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食盐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某混合溶液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钡,为逐一分离其中的金属元素,所加试剂均过量,且理论上氢氧化钠的消耗量最少。
所加试剂1-3顺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B.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C.氯化钠、稀硫酸、氢氧化钠D.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先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和硝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和硝酸钠,但同时也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氢氧化银后迅速分解成氧化银,无法将金属元素逐一分离,故A错误;B、先加入氯化钠,氯化钠只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硝酸钠,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银元素,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铜元素,再加入硫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钡元素,所加试剂顺序正确,故B正确;C、第二个所加试剂为稀硫酸的话,又因试剂均过量,那么在第三种加入氢氧化钠试剂时氢氧化钠要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的消耗量就比B选项中的多了,故C错误。
D、硫酸银是微溶物,溶液中多了也会沉淀下来,所以第一步试剂加入硫酸钠的话,无法将硫酸钡和硫酸银给逐一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操作方法A FeCl3CuCl2过量铁粉、过滤B碳粉氧化铜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加热C CaCl2溶液稀盐酸过量CaCO3、过滤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除去杂质氯化铜后会引入新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B、在加热的条件下,不但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碳粉也能与氧化铜反应,该方法会将欲保留的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且碳酸钙不溶于水,反应后过滤掉过量的碳酸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但蒸发时过量的盐酸挥发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除杂的原则:1、不能引入新杂质;2、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发生反应;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再进行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碳酸钠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应再进行蒸发,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睛】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Zn和Fe均能与过量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应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氧气),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物质除杂时,可以根据物质性质,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原则上选用的除杂试剂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详解】A、氢氧化钠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不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使用氢氧化钠不仅除不去一氧化碳,反而把二氧化碳吸收了,所以A不正确;B、将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会与铜反应,而氮气不会,所以能将氧气除掉,故B正确;C、氯化钙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加水溶解后再过滤,可以除去碳酸钙,将滤液蒸发即可得氯化钙,故C正确;D、硝酸中混有盐酸,使用的硝酸银溶液只与盐酸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再经过滤操作除去氯化银沉淀即可得硝酸,故D正确,故选A.6.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42-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列五步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稍过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⑥蒸发结晶。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④②⑤③①⑥B.②④⑤①③⑥C.②⑤④①③⑥D.⑤④②③①⑥【答案】C【解析】【详解】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进行过滤,再加入稍过量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蒸发结晶,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④①③⑥或⑤②④①③⑥。
故选:C。
【点睛】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7.除去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的除杂试剂正确的是()序号物质除杂试剂A Fe粉末(Fe2O3)足量的盐酸B FeCl2溶液(CuCl2溶液)足量锌粒C Na2SO4(CuSO4)溶液过量NaOH溶液D CuSO4溶液(H2SO4)足量的氧化铜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Fe粉末中混有Fe2O3,加入足量的盐酸,稀盐酸不仅与氧化铁反应,还与铁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中的不减原则(原物质质量不减少),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FeCl2溶液中混有CuCl2溶液,加入足量锌粒,锌不仅与氯化铜反应,还与氯化亚铁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中的不减原则(原物质质量不减少),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Na2SO4溶液中混有CuSO4,加入过量NaOH溶液,氢氧化钠只与硫酸铜反应,不与硫酸钠反应,但因氢氧化钠过量,引入了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中的不增原则(不引入新杂质),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CuSO4溶液中混有 H2SO4,加入足量的氧化铜,氧化铜与H2SO4生成硫酸铜和水,没有引入新杂质,而且原物质质量也增加,过量的氧化铜可以通过过滤的方式除去,符合除杂原则,故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侧重除杂的考查,把握除杂的原则及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明确除杂与鉴别的区别。
8.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纯净的铜,选项A正确;B、首先根据颜色来判断出硫酸铜,能与之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能使沉淀溶解的为稀硫酸,剩下的为氯化钠,故鉴别出来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选项B正确;C、因为氢氧化钠不仅吸收氯化氢气体,也会将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吸收,选项C不正确;D、氢氧化钡与氯化钠不反应,无现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硫酸铵反应生成气体,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选项D正确。
故选C。
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不能点燃,选项A错误;B、稀盐酸既可以与碳酸钠反应除去碳酸钠,又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故不能用稀盐酸除去氢氧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固体,选项B错误;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比银活泼,故可以与硝酸银反应除去硝酸银,选项C正确;D、硫酸铜可以与氢氧化钾反应除去氢氧化钾,但引入了硫酸钾杂质,选项D错误。
故选C。
【点睛】除杂时要注意:所选试剂不能与主体物质反应,不能引入新杂质,不能生成新杂质。
10.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使用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燃烧,选项A错误;B、Zn和Fe均能与H2SO4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错误;C、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C错误;D、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硝酸钾含量较少,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出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鉴别:用熟石灰鉴别NH4Cl固体和NH4NO3固体B.除杂:用浓硫酸除去O2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C.检验: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O2中是否混有SO2D.制备: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备少量H2【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用熟石灰无法鉴别NH4Cl固体和NH4NO3固体,因为两者都含有铵根离子,都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符合题意;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