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百花园二 语文S版

合集下载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百花园二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百花园二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百花园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各种文章类型和文体特点;2.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各种文章类型和文体特点;2.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段落结构,并提高阅读水平;3.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技巧,并让学生了解写作过程和规范。

教学难点1.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表达特征;2.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和段落结构;3.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阅读和理解课文,重点讲解词语、句子、篇章特点;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灵活采用小组讨论、学生演讲、示范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和进度课程内容授课时间四种文体的学习1课时阅读体验1课时描述类文章写作2课时记叙类文章写作2课时说明类文章写作2课时议论类文章写作2课时小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文章类型以及原因1课时文章修改和完善2课时期末作业1课时第一课时:四种文体的学习•课堂活动:1.让学生自主查找、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并在课堂上与小组分享;2.介绍描述、记叙、说明、议论四种文体的特点和表达方式;3.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掌握四种文体的表达方式。

第二课时:阅读体验•课堂活动:1.提供一篇经典文章,分小组或个人阅读;2.让学生记录阅读感受、文章主旨、词语、句子、篇章结构;3.讲解文章结构、段落结构,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表达方式。

第三课时:描述类文章写作•课堂活动:1.讲解描述类文章结构和特点;2.小组合作,构思并创作一篇描述类文章;3.学生交流讨论,评论并完善小组成员的作品。

第四至五课时:记叙类文章写作•课堂活动:1.讲解记叙类文章结构和特点;2.展示一篇优秀的记叙类文章,并进行分析;3.学生进行自己的创作,让小组内交流再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六至七课时:说明类文章写作•课堂活动:1.讲解说明类文章结构和特点;2.学生合作,选择一个话题,编写一篇说明类文章;3.小组内学生进行分享、讨论和完善。

【教育资料】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二》教案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二》教案学习精品

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二》教案教学要求1.学习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

3.阅读并背诵楹联。

4.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写倡议书。

5.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

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

3.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写倡议书。

教具准备多媒体一生动的景物描写1.认真朗读书上的这两句话,想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这两句话在描写景物时,都赋予了所描写的景物人的神情、动作和情感,所以显得生动形象。

)2.看,学习小伙伴已迫不及待地说出了我们的发现,快读读“泡泡框”里的话吧。

3.学以致用,你也能把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

(读读练习题的要求。

)问:“仿照例子”怎么理解?我们仿的是什么?(仿写法,就是在描写景物时,赋予它人的神情、动作和情感。

) 答案参考:1.太阳刚从山坳里缓慢地爬起来。

2.花园里的花朵都害羞地低下了头。

3.转眼间月亮就溜掉了。

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完成练习。

通过读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仿写。

二拓展与交流一个单元学习完之后,可以通过什么形式交流彼此的阅读收获呢?看,这是“丫丫”和“宁宁”与我们做的书面交流。

对,我们读到的是“阅读笔记”。

从内容看,丫丫在阅读中更多地感悟了一些阅读方法,宁宁则注重了的写作技巧,这些对我们读写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说,只要用心阅读,你就会从中汲取很多有用的东西。

想一想,在以前的阅读中,你的收获是什么。

可以说,可以写。

写的形式多样:可以摘录,可以仿照样子学写阅读笔记。

三阅读平台阅读《七月的天山》,理清的层次。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七月的天山)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七月的x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天山景物。

(进入天山:蓝天、雪峰、云彩、雪水、鱼儿。

再往里走:密林幽静。

走进天山深处:花。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

(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百花园二 教案-精选文档

(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百花园二 教案-精选文档

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要求:1、温故知新——生动的景物描写。

2、学习写拟人句。

3、阅读平台——《七月的天山》4、积少成多——阅读并背诵楹联。

5、语文大课堂——写倡议书6、习作——写一次浏览经历。

教学重难点:1、交流、总结本单元的阅读收获。

2、写倡议书。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

3、阅读并背诵楹联。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温故知新”栏目的学习。

1、读读书上的这三句话,想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2、看,学习小伙伴已迫不及待的说出了我们的发现,快读读“泡泡框”的话。

3、学以致用,你也能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

读读练习题的要求。

4、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完成练习。

5、通过读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仿写。

三、“拓展与交流”栏目的学习。

1、一个单元学习之后,可以通过什么形式交流彼此的阅读收获呢?看,这是“丫丫”和“宁宁”和我们的书面交流。

2、对,我们读到的是“阅读笔记”,从内容看,丫丫阅读中更多地感悟了一些阅读方法,宁宁注重了文章的写作技巧,这些对我们的读写能力提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说,用心阅读,你会从中汲取很多有用的东西。

3、想一想,在前四课阅读中,你的收获是什么。

可以说,可以写。

写的形式多样,可以摘录,可以仿照样子学写阅读笔记。

四、“阅读平台”栏目的学习。

1、阅读《七月的天山》,理清文章的层次。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七月的天山(第1自然段)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第2~4自然段)气候。

进入天山:景物:蓝天、雪峰、云彩、雪水、溪水、鱼儿。

再往里走:密林。

走进开山深处:花。

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

五、“积少成多”栏目。

六、作业布置。

1、阅读“语文大课堂”,按要求自主成组,确定调查内容。

2、背诵书上楹联。

3、学生分组展开调查活动。

4、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百花园二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百花园二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百花园二教学目标1.了解拟人化描写手法,掌握在文章中运用拟人化描写手法的方法和技巧;2.掌握想象与描写的关系;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理解文章,并进行阅读表达。

教学重难点1.掌握拟人化描写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理解想象与描写的关系。

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课本、课件及活动手册;2.学生准备好学习用品。

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1.【预热】引入拟人化描写手法,简述想象与描写的关系。

2.【授课】讲解拟人化描写手法,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

3.【活动】进行组内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讲解展示。

4.【自学】自主阅读课本中相关篇章,并进行课后习题练习。

5.【反馈】教师组织课后反馈讨论,并指导学生对有疑问的问题进行梳理。

教学过程1. 【预热】引入拟人化描写手法,简述想象与描写的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预热:•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想象,并让他们发表各自的感受;•引导学生探讨“想象”和“描写”之间的联系,并对其进行讲解。

2. 【授课】讲解拟人化描写手法,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

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出示ppt,讲解拟人化描写手法;•以例题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掌握文章中的拟人化描写手法;•分组进行演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拟人化描写,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

3. 【活动】进行组内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讲解展示。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进行组内讨论并展示;•引导学生结合拟人化描写手法完成练习。

4. 【自学】自主阅读课本中相关篇章,并进行课后习题练习。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自学:•阅读课本中相关篇章,理解拟人化描写的运用;•完成相关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等。

5. 【反馈】教师组织课后反馈讨论,并指导学生对有疑问的问题进行梳理。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反馈:•整理学生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和指导;•分析学生的习题,进行点评和纠正。

教学评价1.学生能准确理解拟人化描写手法的运用;2.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正确的阅读表达;3.学生能自主学习,完成相关练习。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百花园二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百花园二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百花园二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课文《语文百花园二》的大意和要点;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3.运用正确的语法和修辞手法撰写简单的作文;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语文百花园二》的大意和要点;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三、教学内容1.课文《语文百花园二》的阅读;2.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3.作文的写作技巧;四、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2.PowerPoint 简介课文内容;3.学生练习册;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使用 PowerPoint 简要介绍课文《语文百花园二》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20分钟)学生读课文《语文百花园二》,并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2.《语文百花园二》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地方?3.《语文百花园二》中有哪些重要的事件?3. 词汇与表达(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学生可以通过词语搭配、释义等方式来强化记忆和理解。

4. 作文练习(3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和教师的指导,撰写一篇与《语文百花园二》相关的短文。

指导学生注意使用正确的语法和修辞手法,并展示自己的创作才能。

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作文之后,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并互相交流。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征集对本节课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六、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的课文内容;2.布置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在家完成作文,并交给老师检查。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语文百花园二》为主题,通过阅读理解、词汇与表达以及作文练习的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通过课堂的互动和学生的参与,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百花园教案精编版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百花园教案精编版

语文百花园一一、教学要求:1.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

2.交流本单元在阅读方面的收获。

3.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独立阅读。

4.初步感知歇后语,积累语言。

5.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把握并转述故事内容及口头表达能力。

6.展开想象,编写童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

2.展开想象,编写童话。

三、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语文百花园》去看一看。

1.语言与标点(1)归纳、总结在人物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规则:这节课,我们先到百花园的第一个景点——“温故知新”园去看看。

步入“温故知新”园,快看,“语言与标点”景点区立了个牌子,在提醒游人什么?谁来读读给我们的提示?本单元课文中有很多人物语言的描写。

读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描写人物语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什么不同?出示第一题,请同学自读。

仔细阅读三位学习伙伴的话,看你受到什么启发?再读这道题,认真观察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怎样点标点符号?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不加提示语时标点不同的点法。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的点法。

(2)实践: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①先仔细阅读、观察,判断提示语位置。

②按照总结出的提示语不同位置点标点的方法点标点。

③集体反馈。

重点指导第三句提示语在中间的标点怎样点。

2.拓展与交流离开了“语言与标点”景区,我们随着人流,又来到一片童话树林——“拓展与交流”景区。

谁来读读介绍这个景区的话?(1)同学们想进到童话树林中,欣赏美景吗?快读读宁宁与丫丫的话。

概括一下宁宁、丫丫好的读书方法。

宁宁的方法是:抓住主人公和身上发生的事件把握主要内容。

丫丫的方法是:弄清人物关系,了解人物特点。

(2)回忆我们本单元学其他课文时好的读书方法。

语文S版五年级百花园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百花园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百花园》使学生了解花卉的特点和美丽,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欣赏能力。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型。

2.培养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欣赏能力,以及对花卉特点的发现和表达。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进行小组合作活动。

教学准备:1.复印课文《百花园》和相关课后练习。

2.准备一些关于花卉的图片和视频资源。

3.准备一些小组合作活动的任务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有关花卉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对花卉的想象和热爱。

2.教师出示几张花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教师播放课文《百花园》,学生跟读并注意理解课文的大意。

2.教师解释关键词汇和短语,并呈现相关图片和视频进行解释和说明。

3.学生进行课文的整体分析和归纳总结,列出关键词汇和短语。

三、合作学习(30分钟)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四到五人,并发放任务卡片。

2.任务一:小组成员观察校园中的花卉,找出五种特点不同的花卉,并用图画和文字进行描述。

3.任务二:小组成员在课文中找出三段描写花卉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和解释。

4.任务三:小组成员讨论如何保护花卉和环境,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任务四:小组成员在白纸上绘制一幅百花园的图片,并配上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四、展示分享(15分钟)1.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作品的展示和分享。

2.其他组员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提问,共同探讨和欣赏。

3.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思考。

五、课后延伸(10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2.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花卉,并记录下来自己的感悟和发现。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保护活动,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责任心。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二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二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作文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通过观察、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写句、阅读、批改作文的能力。

2.利用课件直观教会学生写应用文和游记的方法。

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

3.阅读并背诵楹联。

4.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倡议书。

5.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

教学难点: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倡议书。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

教学过程:2.学生自由朗读“拓展与交流”。

3.谈谈感受:从内容看,丫丫阅读中更多地感悟了一些阅读方法,宁宁注重了文章的写作技巧,这些对我们的读写能力提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说,用心阅读,你会从中汲取很多有用的东西。

4.想一想,在前四课阅读中,你的收获是什么?可以说,可以写。

写的形式多样,可以摘录,可以仿照样子学写阅读笔记。

5.学生用谈的形式说说学习收获。

四、学习“阅读平台”(一)朗读短文。

1.学生自由朗读短文《七月的天山》。

2.带着阅读问题再次朗读短文,运用本单元所学的阅读方法试着完成阅读问题。

(二)学生交流所得,师作板书。

1.文章顺序:(1)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2~4)写天山的美丽景色。

(5)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

2.小结:按游览的顺序写作,先写“进入天山”,接着写“再往里走”,然后写“进入天山深处”。

以后我们写游记时,也可以学习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作。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百花园二.doc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百花园二.doc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百花园二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

3、阅读并背诵楹联。

4、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倡议书。

5、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

教学重点: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

教学难点: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倡议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

3、阅读并背诵楹联。

教学重难点交流、总结本单元的阅读收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学习了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现在让我们一起步入“语文百花园”,在这里回顾旧知、学习新知、大胆实践、习作表达,使我们的语文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有信心吗?二、“温故知新”栏目的学习1、读读书上的这三句话,想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2、看,学习小伙伴已迫不及待的说出了我们的发现,快读读“泡泡框”的话。

3、学以致用,你也能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

读读练习题的要求。

问:“仿照例子”怎么理解?我们仿的是什么?学生开头脑筋,大胆想象,完成练习。

通过读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仿写。

三、”拓展与交流”栏目的学习一个单元学习之后,可以通过什么形式交流彼此的阅读收获的?看,这是“丫丫”和“宁宁”和我们的书面交流。

对,我们读到的是“阅读笔记”,从内容看,丫丫阅读中更多的感悟了一些阅读方法,宁宁注重了文章的写作技巧,这些对我们的读写能力提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说,用心阅读,你会从中汲取很多有用的东西。

想一想,在前四课阅读中,你的收获是什么?可以说,可以写?写的形式多样,可以摘录,可以仿照样子学写阅读笔记。

四、“阅读平台”栏目的学习阅读《七月的天山》,理清文章的层次。

分页标题#e#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荆州市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语文S版

荆州市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百花园二教案语文S版

语文百花园二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

3、阅读并背诵楹联。

4、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倡议书。

5、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

教学重点: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教学难点: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倡议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

3、阅读并背诵楹联。

教学重难点交流、总结本单元的阅读收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学习了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现在让我们一起步入“语文百花园",在这里回顾旧知、学习新知、大胆实践、习作表达,使我们的语文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有信心吗?二、“温故知新"栏目的学习1、读读书上的这三句话,想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2、看,学习小伙伴已迫不及待的说出了我们的发现,快读读“泡泡框”的话。

3、学以致用,你也能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

读读练习题的要求。

问:“仿照例子”怎么理解?我们仿的是什么?学生开头脑筋,大胆想象,完成练习.通过读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仿写.三、“拓展与交流”栏目的学习一个单元学习之后,可以通过什么形式交流彼此的阅读收获的?看,这是“丫丫”和“宁宁”和我们的书面交流。

对,我们读到的是“阅读笔记",从内容看,丫丫阅读中更多的感悟了一些阅读方法,宁宁注重了文章的写作技巧,这些对我们的读写能力提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说,用心阅读,你会从中汲取很多有用的东西。

想一想,在前四课阅读中,你的收获是什么?可以说,可以写?写的形式多样,可以摘录,可以仿照样子学写阅读笔记。

四、“阅读平台”栏目的学习阅读《七月的天山》,理清文章的层次。

五年级上册语文学案语文百花园二_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学案语文百花园二_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学案语文百花园二_语文S版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积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展开想象,运用古诗。

2、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初步了解对联的特点,学会读对联,贴对联,在情境中运用对联。

3、在活动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丰富自己的见闻;激发学生亲近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情分析学生对古诗、对联等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兴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积累、诵读古诗,运用古诗。

2、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初步了解对联的特点,学会读对联、贴对联,在情境中运用对联。

教学难点:学会读对联、贴对联,在情境中运用对联。

4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语文百花园二板块一趣味揭题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孟老师带大家去语文百花园畅游(出示课件),愿意吗?板块二古诗堂一、调动积累。

1、回忆本期课本上的古诗。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古诗堂(出示课件)。

本学期我们又学习了不少的古诗,还记得是哪几首吗?(生答)能背吗?2、背诵《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

(1)《望天门山》,男孩子背诵,女孩子和。

(生读。

)有高有低,读出了气势。

(2)《山行》,女孩子,男孩子连环读。

女孩子先读。

(生读。

)真好听。

(3)《暮江吟》,我们一起来背诵.二、运用古诗。

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播放配乐画面)看,我们来到了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呢?(生答,相机:观察顺序)由这些景物,你会吟诵怎样的诗句呢?(生答)21·cn·jy·com大家不仅积累了这么多古诗,还会灵活运用,真了不起!板块三对联阁一、了解对联的特点:上下相对的词词性相同。

在古诗中,有很多句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它们字数相同,所对应的词语,词类相同。

比如,这两句,(课件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起读。

上句中的“两个”与下句中的“一行”相对应,都是数量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百花园二》知识与能力:1.学习和积累作者观察、描述景物的方法。

2.拓展与交流本单元的阅读收获,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

3.学习“积少成多”,理解并背诵楹联。

4.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撰写倡议书。

5.写一次游览经历。

突破重难点:重点:学习和积累作者观察、描述景物的方法;写一次游览经历。

难点:参与以“文明公民”进行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撰写倡议书。

课时巧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和积累作者观察、描述景物的方法。

2.拓展与交流本单元的阅读收获,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应用。

3. 理解并背诵楹联。

教学过程:一、教学“温故知新”。

(一)生动的景物描写。

导语:同学们,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所选课文中有很多精彩的景物描写,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句话,想想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的。

1.课件出示教材第50 页中的前两个例句。

(1)指名读句子。

(2)提问:想想它们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的修辞手法)(3)齐读“泡泡框”内容。

教师讲解:拟人的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

2.引导合作学习,仿写句子。

(1)思考:“仿照例句”怎么理解?仿的是什么?教师明确:仿写法,就是在描写景物时,赋予人的神情、动作和情感。

(2)小组内合作完成练习。

(3)通过读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仿写。

3.迁移运用,升华认识。

(1)引导学生找找本单元中这样的句子。

(2)自己写几个这样的句子,在组内交流。

(二)拓展与交流。

1.指名读丫丫和宁宁的阅读笔记。

2.质疑:听后你了解了什么?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明确:丫丫着重从观察和描写的方法来感悟;宁宁着重从大胆的想象来感悟。

他们都是从文章的表达方法来体会的。

3.学生回顾课文,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阅读平台。

1.要求:根据本单元写景课文的阅读方法自学《七月的天山》。

2.引导学生自学:选择你感兴趣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品读短文;批注自己的体会,比比看谁的感受深刻、体会独到。

3.根据问题交流收获。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七月的天山的?(“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的游览顺序。

)(2)主要描写了天山的哪些景物?作者用了哪些表达方法?(蓝天、雪峰、云彩、雪水、溪水、鱼儿、原始森林、花;用了比喻、排比的表达方法。

)(3)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对天山美景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积少成多。

1.教师介绍: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它是中国汉族传统的文化瑰宝。

2.讨论交流:读一读课本上的三副楹联,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明确:这三副楹联都是描写和歌颂景点的优美风景的。

3.学生练习背诵。

二、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拟人的手法来描述景物;拓展、交流了本单元的阅读收获,阅读了《七月的天山》,并积累了三副楹联。

同学们在下节课前预习一下“语文大课堂”。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开展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

2.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养成讲文明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

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时候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反映了自身素质,也代表着我们班级、学校、甚至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因此培养文明意识、杜绝不文明行为,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的素质。

让我们以“文明公民”为主题,开展一次语文活动吧。

1.出示活动准备要点。

(1)组成调查小组,人员在5-8人。

(2)确定调查内容,不宜过多,1、2个主题。

(3)确定采访题目。

(4)确定地点。

(5)准备采访所需物品。

2. 学生讨论对准备活动的感受。

3.学生划分小组,确定组长,各自做好准备。

二、组织调查。

教师组织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或综合实践时间进行调查。

1.出示调查内容。

(1)在公共草坪观察是否有践踏花草的现象。

(2)在街头垃圾箱附近观察是否有乱扔垃圾的现象。

(3)在十字路口附近观察是否有行人或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

(4)在学校调查是否有学生违反《小学生守则》。

2.出示调查注意要点。

(1)要讲文明,懂礼貌,注意安全;(2)赞美采访对象的文明行为,了解对方对有关文明规范的看法;(3)对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人,要对打扰他们表示歉意。

三、展示调查结果,学写倡议书。

1.小组内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出不文明行为及其危害性。

小组安排记录员进行记录。

2.各小组采用不同形式展示调查成果,写一份倡议书。

3.引导学生写倡议书。

(1)读教材中的倡议书,教师明确格式。

①标题: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单独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

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

(如“把遗体交给医学界利用的倡议书”)②称呼:一般顶格写在第二行开头。

倡议书的称呼可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

(如“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广大的妇女同胞们”“全国的叔叔阿姨”等)有的倡议书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

③正文:一般在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

倡议书的内容需包括:a.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b.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这样写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④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某种建议。

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⑤落款: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的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2)小组内练习写倡议书。

(3)班内交流倡议书,教师适时表扬写得优秀的学生。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本节课,同学们进行的语文实践活动很见成效,大家在活动中学会了讲文明、讲礼貌,并且对推进社会的文明习惯有很大作用,希望大家今后能够按照我们今天总结的内容做一个文明小公民。

第三课时课时目标:会写一次游览的经历,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一、明确习作要求。

1.导入:同学们,本单元课文带领我们领略了很多大自然的风光。

今天我们就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把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写成一篇文章。

2.指名读题目要求,讨论注意要点。

教师归纳:(1)写作的范围:旅游景点、游园活动、集市、庙会等。

(2)写出游览的经历。

(3)题目自拟。

二、讨论写法。

1.小组讨论自己的写作素材。

(1)谈一谈哪次游览经历给你的印象最深?(学生自由发言)(2)你对这个经历有什么感受?学生大胆发言、自由表达。

2.回顾本单元的写作方法。

(结合“拓展与交流”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

)(1)描写景物的色彩。

(2)描写景物的形状。

(3)运用丰富的想象。

(4)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5)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6)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

3.出示范文。

4. 学生根据批注领会范文的思路和写作手法。

三、完成初稿,指导修改。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学生自主学习,写出提纲。

(提示:提纲要遵循前面所讲的格式。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2. 小组讨论,交流修改提纲。

3.依据提纲,完成初稿。

(提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独特的联想,结合上节课我们学到的经验,完成初稿,怎么想就怎么写。

)4.指导自改习作,教师出示修改要求。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