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6篇)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6篇)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1以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1崩斫夥质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知道分母、分子的含义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生活中分数的广泛用途,会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迸嘌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蓖ü学生的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中秋节到了,小华家买了很多月饼,分月饼的任务当然就落到小华的身上了。

你看,小华一会儿就把这几块月饼分好了。

你能用分数分别表示这些月饼的阴影部分占一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吗?等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集体订正。

二、教学新课1苯萄Ю1,理解单位“1”师:第二天,小华的爸爸又买回一盒月饼共8个,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月饼的要求。

爸爸对小华说:小华,你把这8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吧。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小圆代替月饼,帮小华分一分吗?等学生分好后,抽一个学生分的小圆在台上展示。

师:这时,小华的爸爸又提出了问题。

爸爸对小华说:每个人得的月饼是这8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呢?引导学生理解把8个月饼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这8个月饼的1/4。

师:老师也有个问题,刚才小华分出了1个月饼的1/4,这儿又分出了8个月饼的1/4,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个1/4表示的月饼数量一样吗?引导学生理解两个1/4代表的数量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引导学生说出前一个1/4是1个月饼的1/4,而后一个1/4是8个月饼的1/4。

随学生的回答在图形下出现相应的文字。

师:对。

前一个1/4是以1个月饼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而后一个1/4是以8个月饼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北京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北京版

第七单元第5课时:总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北京版一、教学背景简述本节课作为复习课,旨在引导学生借助学习任务单自主梳理“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这部分内容。

在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感悟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互化等知识方法之间的联系。

在梳理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方法系统化、深入化,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本学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单元。

学生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已经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进行约分和通分;理解了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能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认识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但学生的知识和方法是零散的,要通过回顾与整理,交流与分享逐步清晰对分数相关内容的整体认识。

二、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感悟分数的意义和其他内容之间的联系。

(重点)2.经历自主梳理知识的过程,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自主建构的数学活动经验。

(难点)3.经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关于“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用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可以列表,也可以画图,还可以举例说明你的想法)。

2.关于“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你还有哪些问题与思考,把它们记录下来。

(一)展示交流,形成完整知识结构图1.结合学生自主梳理的内容进行交流2.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图(二)围绕主要内容开展活动,深化理解、感悟联系1.理解分数意义 问题:如何理解52这个分数?由52你都想到了什么?(可以用文字、画图、举例等方式表达你的理解)(1)从平均分的角度理解分数意义预设1:如右图,把糖的总数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2份就可以用52表示。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二 分数《分数的意义》 (教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二 分数《分数的意义》 (教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二分数《分数的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并用分数表示。

2. 使学生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分数。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意义2. 分数的读写方法3. 分数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小数的学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1)分数的意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例如,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苹果的四分之一,用分数表示为1/4。

(2)分数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如“1/4”读作“四分之一”,写法为“1/4”。

(3)分数的运用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如:将一根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米?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和运用。

5.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和书写规范。

3. 单元测试:通过测试,检验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和运用,为后续学习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分数的意义 北京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分数的意义 北京版

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总第18课时)41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P45~46教学目标:1. 明确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单位“1”等概念。

2. 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分数是什么,分数有什么作用,体会认识事物的一般思维方式。

3. 在学习中能运用观察、分析、比较、辨析等方法,会合乎逻辑,较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单位“1”等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教学过程:一、引入1. 了解起点: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在自学中,你又了解到哪些概念,又有什么困惑?2、明确学习目标。

3. 揭题:今天让我们继续来研究分数的产生与意义。

(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与意义)二、展开(一)分数的产生1、出示主题图1,介绍:古时候,人们在结绳计数时,遇到了困难,请看:你觉得剩下的长度用什么数表示比较合适呢?为什么?2、出示主题图2,说一说:每人分到()个月饼,()包饼干。

3、小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4、介绍分数的演变过程:据记载分数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出现了分数记号;在2000多年前,我国用算筹表示分数;后好,印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数,在公元12世纪,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二)感受分数的意义,建立单位“1”的概念1、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1/4(了解了分数的产生过程,你会用1*学生涂一涂并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反馈:说说你的想法* 质疑:观察:刚才在用1/4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4243小组交流:说说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出一个物体、多个物体)学生汇报、教师追问:为什么都是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可相对应的是1、2、3呢?(总数的不同)2、 感知概念:单位“1”、分数的意义移动( )说明:一个圆,一条线段,我们把它叫做一个物体。

(板书:一个物体)还有哪些是一个物体?移动它们为一个整体。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分数的意义 北京版 (4份打包)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分数的意义 北京版 (4份打包)

分数意义教案设计学校:设计教师:年级:五年级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北京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数意义>>。

【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分数的产生、分析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个层次内容中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使学生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通过两个实例从而揭示了分数另一方面的意义,表示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为0)的商。

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既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又为今后学习分数与小数互化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

学情分析: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分生日蛋糕是最熟悉不过的了。

日常生活中分蛋糕是最常见的场景,甚至亲身经历过。

谈到分蛋糕学生会感到亲近,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推理等活动,学会解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三维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合作探索能力,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经历探究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分数所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沟通分数意义的联系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师:同学们,你能根据这几个成语说出分数吗?生:(二分之一八分之七百分之一十分之九)师:非常棒。

关于分数,你都知道哪些呢?生1:分数的名称生2:怎么表示分数生3:分数的大小比较。

师:那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猜猜看,它表示哪个分数?师:现在你能猜出它表示哪个分数了吧?生:四分之一师:这就是分数四分之一的演变过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分数的意义 北京版 (6)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分数的意义 北京版 (6)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21。

问题:其中的一份没有图阴影。

师:它的图形能够清楚的表示21吗?生:不能,一份涂上阴影表示取走2份中的1份。

2.一个物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21。

3.一个计量单位1米把1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21。

4.一个整体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21。

质疑: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42?解释:表示把四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2份是42,如果把4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21。

虽然取出的数量都是2个,但是这幅图是表示2份中的1份,所以用21表示。

(一边说一边圈出整体,并板书:一个整体)师:同学们画的图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相同点:都是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不同点:平均分的东西不同。

总结:在分数中,平均分的一个图形、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者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

(板书:单位“1”)师:单位“1”的1为什么加引号? 即表示一个物体,也能表示一个整体。

活动二:桌子上有一些水果小明拿了说:“我拿了31。

”小红拿了说:“我也拿了31。

”你认为他们说的准确吗?如果不准确,你觉得如何表达就准确了?可以结合上图圈一圈、画一画,说明你的想法。

反馈:1.小明:我拿了全部水果的31。

把所有水果看成一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3份,小明拿了1份是所有水果的31。

小红:我拿了梨的31。

把3个梨看成一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3份,小明拿的1份是所有梨的31。

2.小明拿了全部水果的93,把所有水果看成一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9份,小明拿了3份是所有水果的93。

小红拿了1份是所有水果的91。

问题:31和93是一样的吗?师:数量一样,但是表示的意义不同。

(拿3种颜色的磁力口摆一摆) 总结:小明和小红说的都不准确,并没有说清楚是谁的31,在表示分数时,我们要找准单位“1”,也就是把谁平均分了。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教学内容:49~50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1~12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3.情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1.教学例1:出示题目(1)列出算式。

(板书:13=)(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3)教师画出示意图。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就是个1。

板书:13= 1/3(个)2.教学例2:出示题目(1)动手操作。

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即3个块,把3个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即块,因此,34=3/4 (块)。

由此可见,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表示的意义。

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观察13= 34= 这两道算式,想一想①两个(非0)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②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2)总结三点①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

北京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6.1.分数的意义》word教案 (1)

北京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6.1.分数的意义》word教案 (1)

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及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问:关于分数已经知道了些什么?2.问:还想知道些什么?3.带着问题自学,又知道了什么?4.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二、巩固新知(一)猜一猜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问:阴影部分可用哪个分数表示?(学生先猜一猜,然后说1/3表示的含义,教师板书)课件出示一个圆问:阴影部分可用哪个分数表示?(学生先猜一猜,然后说3/8表示的含义,教师板书)课件出示一个只露出整体1/4的图形(学生画一画这个整体应是怎样的)师:建议露出部分用阴影表示问:画这个图的关键是什么?(二)抢答1.(1)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几支?(2)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几支?(3)把10支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几支?(4)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分到几支?师:还能用几支来表示吗,为什么?可以怎样表示?如果平均分给4位、5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多少?2.铅笔盒里面有6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多少支?还能不能用1/2来表示?3.再加2支还能用1/2来表示吗?4.比较两个1/2的不同。

(三)课件出示6支铅笔拿出它的2/3师:我们可以把6支铅笔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拿出它的2份就是2支,对吗?学生说出错误的理由,教师板书2/3的含义。

(四)画一画3盒粉笔:第一盒拿出1支粉笔,占这盒粉笔的1/5第二盒拿出2支粉笔,占这盒粉笔的1/5第三盒拿出3支粉笔,占这盒粉笔的1/5学生在纸上画一画比较这三个1/5的异同剩下的部分用什么分数表示?(4/5)教师板书4/5的含义(五)分一分根据要求拿出小棒拿出12根小棒的1/()师:分母不知道的情况下能拿吗,1根对吗?拿出12根小棒的()/6师:虽然不能拿,但我们能做一件事,就是把小棒平均分成6份。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的意义》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学具,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明确单位“1”的含义,体会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亲身经历观察、操作、对比、概括等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学习中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品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多层次多角度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分数的意义,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科育德、习惯培养、学科教学改进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他们懂得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是运动变化的。

渗透“运动变化”“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3辆汽车贴图、8个苹果贴图、白纸、胶棒、彩笔、答题纸教学过程:一、回顾再现分数的产生1.看!在屏幕上你看到了什么?(两个小朋友和一个苹果)2.这个苹果准备分给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更公平呢?(平均分)3.看,是这样吗?那每人得到的苹果该怎样表示呢?(21) 4. 21是什么数?(分数)是的,看来在我们平均分后不能用整数表示分得的结果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分物品,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并受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5.板书分数41,对于这个分数你都有哪些了解?6.好,现在请大家借助1号学具袋中的学具,看看你能不能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来表示出41。

(有1个苹果.一个平面图形、一条线段(1米)) 7.小结:刚才我们分的一个苹果、一个平面图形、一个计量单位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物体(板书:一个物体)【设计意图:引领学生感受分数的产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为新知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1.动手操作分一分,体会够分时能产生分数(1)过渡语: 我们在平均分一个物体时,分得的结果不能再用整数表示了,我们就说不够分了,这时我们就用分数来表示,就产生了分数。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主产生,理解单位“1”,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2.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为:理解单位“1”。

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一个苹果、5支铅笔、一个文具盒学具:圆片、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板面包(8个)图片(分格)、12个苹果图片教法与学法:教法:激趣谈话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问题激励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

课前交流:师:老师很荣信,来到美丽的太极城――旬阳和你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特别的开心,孩子们你们欢迎我吗?生:欢迎师:怎么没见你们的掌声呢?生:鼓掌师:谢谢,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许多小礼品,想要吗?生:想师:我不能白送给你们,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需要你们的付出努力才能得到,上课积极表现、勤于思考、善于发言你们就有机会得到哟。

有信心吗?【设计意图】:建立关系,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新知。

师:今天老师考考我们班孩子们看你们的数学水平达到五年级的水平没有?(出示两块橡皮泥左手一块右手一块),分别出示左右手,问学生几块?生:1快。

师:同学们看的够仔细的啊,现在老师把它们合在一起,用什么数来表示?快速回答我?预设一:2(你的数学水平还局限于一年级)预设二:1(你能给老师说说为什么是“1”呢?)生:指把两个小快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整体了,所以可以用“1”表示了。

(引出“整体”)师:(竖起大姆指,你的想法就是不一般,老师不说你多么优秀,但你就是——与众不同)老师现在又把这一整个橡皮泥平均(强调平均分)分成2份,同学们看看,现在我左手拿的是这整个橡皮泥的多少?生:一半、0.5、师:有文字表示的,幼儿园都会,有小数表示的,三年级学过。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准确地读、写和比较分数;2. 学生能够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实际应用中进行换算;3.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运算和问题解决。

教学重点:1. 分数的意义及其读、写和比较;2. 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换;3. 分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1. 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换;2. 分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者黑板;2. 小组活动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知识1. 出示一个水杯或者一个馅饼,告诉学生这是一个整体。

2. 问学生如果将水杯分成两份或者馅饼切成几块,每一份或者每一块的大小是多少。

第二步:理解分数的意义1. 引导学生将水杯或者馅饼切成两半,告诉学生每一份是水杯或者馅饼的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

2. 引导学生切割更多的份数,让学生理解1/3、1/4、1/5等的概念。

第三步:读、写和比较分数1. 出示几个分数,例如1/2、1/3、1/4,让学生读出来。

2. 让学生写出几个分数,例如3/4、2/5、1/6。

3. 引导学生进行分数的比较,例如比较1/2和1/3的大小。

第四步: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换1. 通过水杯或者馅饼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的关系。

2. 出示一些分数,要求学生将其转化为小数。

3. 出示一些小数,要求学生将其转化为分数。

第五步:运用分数进行运算和问题解决1. 让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例如1/2 + 1/4 = ?,1/3 - 1/5 = ?。

2. 出示一些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进行解答,例如班级有20位同学,其中1/4是男生,有多少位男同学?第六步:小组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应用问题,运用分数进行解答。

2.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解答过程和结果。

3. 其他小组可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答疑。

第七步:总结归纳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问学生分数的意义、读、写和比较、与小数的转换以及加减运算等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分数的意义 北京版 (3)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分数的意义 北京版 (3)
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师介绍:在古代,人们利用打结的绳子来
测量物体长度。绳子上的一节表示长度的一个计量单位。
3.问:剩下的不足一节,还能用整数表示吗?
(不能)
4.如果把一颗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学生,每人
分到的可以用整数表示吗?(不能)
5.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
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出示PPT
板书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安全小提示: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
2.介绍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3.板书举例说明
4.学生说出“做一做”中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五、小时牛刀
1.练习十一第1题
六、课堂小结
学生分享收获,并回顾本节课的知识
(学生举例后,师出示一个正方形、
一个圆形粘到黑板)
板书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三份
同学们想想,在用分数表示平均分的一份或若干分时,是如何确定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
教学重点
1.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
1.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法学法
1.化抽象为具体Βιβλιοθήκη 学习方法,就是借助具体的现实情境,利用自己的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分数的意义 北京版 (5)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分数的意义 北京版 (5)
①你得到的1/3表示什么意思?3辆车的1/3是几辆车?
③3/3表示什么?里有几个1/3?表示几辆车?
④把3辆汽车看成一个整体,再平均分成3份。这个整体是什么呢?
4.围绕8个苹果研讨。
(1)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8份。
①你得到的3/8表示什么意思?
②由此你还能联想到哪些分数?
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学完之后学生容易将分数与分物进行混淆,还有待于继续加强理解,强化训练。对于单位“1”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①分数的读法。
②分数各部分名称。
③分数的含义。
④分数的产生。
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二、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单位“1”的含义明确分数的意义
(一)在简单情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1.出示3辆汽车,8个苹果的图片。
2.用学具把它们分一分,得到分数吗?
3.围绕3辆汽车研讨。
时间
星期
教学内容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第1学时
教学
目标
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重点
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难点
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资源
教参网络
学习过程
帮辅活动
一、借助平均分单个物体唤起学生原认知再次体会分数的产生。
③看到这个3/8,你知道它里面有几个1/8吗?5/8呢?7/8呢?
④7/8在这里表示几个苹果?你是怎么想的?
(二)在复杂情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教材内容为《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学生了解分数的意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分数的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对分数产生兴趣,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概念,并能熟练使用分数的表示方法。

难点:将抽象的分数概念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理解。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彩色粉笔、课件、学生课本、教具(分数模型、练习册)教学过程:一、导入(约10分钟)1. 引入问题:你们学过分数吗?分数该如何理解呢?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的分数,如分数的表示方法。

3.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话题:《分数的意义》。

二、学习新知(约3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如果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的称作什么?分数意味着什么?2. 让学生自己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然后报告出来。

3. 教师给出定义:分数是一个整体被平分的几个相等的部分。

4. 通过具体实例,如饼干、糖果等,让学生通过分组的方式感受什么是分数。

5. 引入分数的表示方法:用常见的例子,如课本上的图片,来解释分数的表示方法。

三、拓展延伸(约20分钟)1. 学生在小组中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练习,巩固对分数的理解和掌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3. 部分学生展示他们的答案和解题思路,鼓励他们向其他同学分享。

四、课堂总结(约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 提问学生:你们对分数的理解有了哪些新的认识?3. 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布置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作业,并认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 教案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 教案

4.1 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以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二、探究新知
1.分数的产生
古时候,人们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每两个结之间的一段表示一个长度单位
每人平均分到1|2块月饼,1|2包
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你能举例说明1|4 的含义吗?
我把1个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把1盘面包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盘面包的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做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北京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6.1.分数的意义word教案 (5)

北京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6.1.分数的意义word教案 (5)

分数的意义教学目的:1.使学生全面认识单位“1”,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具体含义。

2.体会分数意义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3.通过操作,理解并形成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分数意义的理解;单位“1”的理解。

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形、长方形纸,磁力扣。

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出示课件(3道题)。

(1)用阴影表示1/41请你们利用手中的材料,(长方形纸)动手折一折,用阴影表示出4折法不同,阴影部分形状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4表示。

师:阴影部分形状不同,但都表示的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所以都可以用1/4表示。

(2)谁还能结合图说一说图意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

(3)把一条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是()米。

(4)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下面分数的意义。

3/5. 2/6. 5/8如:一块月饼、一个正方形、一个计量单位等表示一个物体,我们给它们起个共同的名字叫单位“1”2.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研究分数的意义.二、新授1. 教师出示的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四分之一。

(露出的是一个小三角形),你能根据露出的部分,想一想这个整体是什么样的吗?利用学具摆一摆。

(1)学生操作,展示。

(2)你们摆出的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表示这个露出部分的整体(关键要看整体里是不是有相同的4份。

)(3)教师揭开遮盖的部分,与展示的作品比较谈想法。

【学生在辨析中对单位“1”的认识有一个飞跃——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4)空白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板书:43是把4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

(5)想一想 :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不仅可以把一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还可以把几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总之把谁平均分,谁就是单位“1”。

出示课件:理解“单位1”2. 出示苹果图1 问四句话,学生会说:① 你是把谁看做是单位“1”呢?(苹果总数)②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③ 其中的1份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呢?(1份是这堆苹果的 ) 3份是苹果总数(单位“1”)的几分之几?(3份是这堆苹果(单位“1”)的 ) 3. 分组拿自己的三角形按照上面的说法进行练习.指名说出四句话。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案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案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案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案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一)分数的产生.1.请一位同学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其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数是不是整数?(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二)分数的意义.1.以前我们已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了几份?想一想: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依次出现糕点图、正方形图、1米长的线段图)2.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等.出示图片“苹果图”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个苹果?每份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边讨论边板书)出示图片“熊猫图”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只熊猫玩具?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4只熊猫玩具是其中的几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边讨论边板书)3.将下面的两幅图与上面的三幅图进行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点与相同点?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整体1,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把各自的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板书:单位“1” 若干份一份或者几份分数)4.总结、归纳分数的意义.根据上面的例子,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感谢您的阅读!。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四)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四)教案

第四单元第4课时:分数的意义(四)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北京版一、教学背景简述通过对分数的再次学习,学生从比率、度量、商三个维度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些是本节课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带分数的学习基础。

学生对于假分数的认识是一个难点,因为它超越了整体。

因此,本节课主要借助直观模型认识假分数及带分数,从表象到概念本质,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学习目标1创设平均分的情境,围绕提出的问题引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知道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带分数的特征,并会进行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转化。

(重点)2理解真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从而更加全面地建构分数的意义。

(难点)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回顾反思的学习中,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在平均分的活动中研究分数,发现、提出问题师: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很多的认识,那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块。

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多少块?14块。

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多少块?24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多少块?3块。

4师:现在把这些月饼分别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多少块呢?请你拿出学习单,把分得的结果填一填。

1独立思考 2汇报交流 学生作品:学生提问1:54、64、74、84、94都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提问2:按照以前我们学习的分数的意义,比如54,它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5份,可是4里面怎么可能有5呢? (二)活动二:用图表示54,理解分数的意义1用图表示54 (1)自主探究 (2)展示汇报 作品1:作品2:对于作品2,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这不是58吗,怎么是54呢?(3)分析交流体会在表示分数中,确定单位“1”的重要性。

师:64、74、84、94该如何表示? 2揭示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 (1)分数的定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北京版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四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1分数的意义教案

北京版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四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1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原因,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1,提问:A,大家知道分数吗?谁能说一个分数?B,你能举个实例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吗?2,述:说得好,对不能用整数准确表示结果的问题,我们可用分数来解决。

即: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或者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

3,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分数的知识。

(1)相互交流:①关于分数我已经知道了什么请把已知道的讲给同学们听。

(2)自学理解:①关于分数,自学后我又知道了些什么②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③关于分数我还想知道什么2,探究深化,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2)填空①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 );4份是它的( )/( ).②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 ).③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 )/( );3份是它的( )/(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4,并涂上阴影.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3/8,并涂上阴影.(4)抢答①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②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③把这个文具盒你所有的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为什么是1/2 若平均分给5位;10位;50位同学呢④如果这个文具盒里只有6枝铅笔,现在把它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⑤如果把8枝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如果是100;1000枝呢?(5)说说下列分数所表示的意义5/7 3/8 3/( ) ( )/9 ( )/( )3,小结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把它叫做单位“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填表、观察、分析等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感受分数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数感。

2.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体验份数在分数中的作用,形成由学生认知中熟悉的数量关系到抽象的份数关系的良好过渡。

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填表、观察、分析等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感受分数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形成由学生认知中熟悉的数量关系到抽象的份数关系的良好过渡。

教学准备:圆形纸片、活动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在活动中探究
1.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在分东西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数学问题。

请你们先来看一看活动记录单,你都得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情况:
(1)平均分给4位同学。

教师引导:公平起见确实要平均分,但怎样做到平均分呢?
学生可以将手中的学具“圆形纸片”看作饼干,做平均分的尝试——对折。

(2)要分3次饼干,分别是分1块、8块和6块。

(教师要鼓励学生关注到了重要的数量信息)
教师:活动开始,圆片代表饼干,同学们动手分一分,将每人分到的饼干贴在记录单上。

2.完善表格问题,学生试填。

教师:饼干分完了,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数学问题呢?
预设学生情况:
(1)每人分得的饼干数是多少?
(2)每人分得的饼干数占饼干总数的几分之几?
教师引导: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关注什么?
预设学生情况:关键是要用一个人得到的饼干数和饼干的总数做比较。

3.学生继续独立思考并填写表格。

4.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同学们填表的结果,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
1.分数产生于分,让学生退回到生活的最初,再次经历分和表达的过程,把学生分的操作过程留下痕迹,这时分的过程是自然的、生活化的。

当教师出示问题时,学生必然要回头看,然后将生活化的分逐步抽象为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形成对分数的认识与理解。

2.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开始新的学习的,因此,独立思考是每一节数学课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师给予学生相对宽松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并在小组中进行充分的生生交流,这对于形成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乐思善学的品质都是极为有利的。

(二)反馈与梳理——在交流中提升
结合同学们的操作与填表,全班交流,提升认识。

预设学生情况:
1.分1块饼干的情况:
0.25块:
教师引导:借助已有的小数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1 4(1块的
1
4
):教师引导处理分数的含义:
1
4
,将1块饼干平均分成4份,每一个人得到其中的1份,
是4份中的1份。

2.分8块饼干的情况:
重点处理:
28
: 教师提问:为什么可以用28
来表示? 学生:一共有8块饼干,一个人得到的是其中的2块,每人分得的饼干(2块)和饼干总数(8块)之比是28
; 14
: 教师提问:可以用14
来表示吗?为什么? 学生:将8块饼干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1份和4份比是
14。

3.分6块饼干的情况:
对于6块饼干首先要处理学生分法的不同,再分析表格中的数据。

分法1:先分给每人1块,再分给每人半块,每人共得到1.5块。

对于填.156
的学生,一定要请他们说明自己的理由,学生借助已有认知能够说明,但同时会对分数中出现小数产生质疑,教师可不做明确判断,留待后面学生自己解决。

学生:一共有6块饼干,一个人得到的是其中的1.5块,每人分得的饼干(1.5块)和饼干总数(6块)之比是.156。

分法2:6块饼干平均分为12个半块,每人分得3个半块,共1.5块。

学生:
3
12
,一共有12个半块饼干,一个人得到的是其中的3个半块,每人分得的饼干(3个半块)和
饼干总数(12个半块)之比是
3
12。

分法3:6块饼干平均分为24个小块,每人分得6个小块,共1.5块。

学生:
6
24
,一共有24小块饼干,一个人得到的是其中的6小块,每人分得的饼干(6个小块)和饼干
总数(24个小块)之比是
6
24。

学生:1
4
,将6块饼干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1份和4份比是
1
4。

【设计意图】在交流活动中充分展现学生各种各样的思考,在不同的思考、表征过程中加重说理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认识,甚至是猜测、疑问表达出来。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感受份数比的价值。

(三)回头看——思考与发现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头想一想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知道了饼干的数量、分给的人数、每人得到的饼干数、每人分得的饼干占饼干总数的几分之几,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吗?
先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1.学生:饼干总数不变、人数不变,“每人分得的饼干占饼干总数的几分之几”却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教师引导:你的发现非常了不起,同学们能想一想为什么不同的分数可以表示相同的含义?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观察若干个分数的相同与不同,提炼出数量比与份数比这两种不同的表征方式)
2.每人分得的饼干占饼干总数的几分之几都可以用1
4
来表示。

教师追问:明明饼干总数、每人分得的饼干数都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1
4
来表示呢?
学生1:因为需要分的份数也就是人数没变,所以无论饼干的总数量是多少,都是要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

学生2:这样比用具体数量做比较更好,能够清楚地看到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而且也不会出现分数中带着小数的问题。

3.教师:既然每人分得的饼干都占饼干总数的1
4
,每人分得的具体数量怎么不一样啊?
学生:人数相同,饼干总数不同,每人分得的数量也不同。

4.教师:如果总数是3块饼干呢?请你自选一个饼干总数分给4个人,你想选多少块饼干?如果饼干
总数是“一堆”呢?
教师引导:再次引导学生认识份数比的价值,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分数的含义。

【设计意图】回顾、反思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数学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经历思考,更要在经历与思考的过程中提炼思想、获得方法。

帮助学生养成回头看的习惯,对于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获得新知、展望新的学习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在分东西的过程中再一次认识了分数,对于分数你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关注数量比,也关注份数比,同时可以展现份数比所表示的分数的不同含义:1
4
可以是1块与4块的
关系,也可以是2块与8块的关系……
小结:分数不同于整数和小数,它有着更丰富的内涵,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份数关系。

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去认识更丰富的分数,并使用分数表达丰富的数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