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课时存零用钱教学设计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课时《存零用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课时《存零用钱》|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零钱和存零钱的作用。
•能够使用零钱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并解释运算步骤。
•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存零钱,并能够计算出存零钱的总金额。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超市、商场购物时如何计算零钱找零等。
二、教学内容•什么是零钱,如何计数零钱。
•什么是存零钱,存零钱的方法,如何计算存零钱的总金额。
•在实际场景中使用零钱进行加减运算以及计算存零钱的总金额。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计算零钱找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表扬学生在前两节课中的表现,并询问学生们是否曾经购买糖果、饮料等商品时只有大钞,无法找零的情况发生。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引出本堂课的主题:《存零用钱》。
2.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演示,介绍零钱的基本概念和计数方式,并对零钱的数学运算方式进行说明。
通过数学实例,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用加减法计算零钱。
为了加深学生对零钱的理解,教师可以将一些零钱放在教室地面上,提醒学生这样的零钱很容易丢失,需要学会正确存放。
接着,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存零钱,比如如何使用存零钱罐。
教师可以在这样一个时刻展示如何计算存到存零钱罐里的总金额。
最后,教师向学生解释如何计算零钱找零。
通过简单的例子,向学生讲解了零钱找零的计算方法。
3. 教学互动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和情景,反复引导和解答学生的疑问,以此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1)教师展示一些具体物品,如糖果、饮料等,提醒学生注意价格,问学生如果购买这些物品,如何使用零钱找零。
•2)教师让学生自愿参与到零钱计算比赛中,侧重考察学生运算速度和精度。
•3)教师提供一些情景,让学生尝试在实际操作中计算零钱,例如从超市购买物品。
4. 课堂总结教师在课堂结束前进行课堂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并告诉学生应该掌握哪些技能。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包括:•课堂互动表现;•活动和课堂练习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五、教学反思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需要注意适当加强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
3存零用钱(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3存零用钱(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我在这节课中选择了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教学内容是第三章《存零用钱》。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存款的概念,学会计算利息,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存款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还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个问题学习到合理管理自己的零用钱的重要性。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方面,计算利息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我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利息的概念,并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
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为了进行这节课,我准备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PPT、计算器、纸张和笔等。
然后,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比如,如果小明存了100元到银行,年利率是3%,那么一年后,他会得到多少利息?通过这个例题,让学生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在讲解完利息的计算方法后,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随堂练习,比如计算存入不同金额,不同年利率的存款一年后得到的利息。
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将利息的计算公式写在上黑板上,并配合相关的例题和练习。
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题目,比如计算存入不同金额,不同年利率的存款一年后得到的利息。
并给出详细的答案。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方面,我认为这节课学生掌握得还不错,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理解利息的概念,并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利息的计算方法掌握得不够好,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
我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个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如何管理自己的零用钱,如何选择储蓄产品等。
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数学知识,还能学到实用的理财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是利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讲解,是学生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理财教育。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存零用钱》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存零用钱》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存零用钱》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运用小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但小数减法是他们第一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来理解其意义和计算方法。
同时,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存零用钱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运用小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存零用钱的实例,如购物、捐款等。
2.准备小数减法的计算练习题。
3.准备小数减法的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时找回零钱,引入小数减法的概念。
提问:当你购物时,营业员找回的零钱是如何计算的?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小数减法的计算过程,如 8.5 - 3.2 = 5.3。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提问: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减法的计算练习,如 7.6 - 2.8 = 4.8。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存零用钱》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如加、减、乘、除等运算。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案例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存零用钱为主题,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通过生活化的案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货币计算。
2.介绍储蓄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利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存零用钱的好处。
3.演示如何制定个人储蓄计划,记录消费情况,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规划零用钱。
(三)组根据所学知识,讨论并制定一个储蓄计划。
2.培养学生通过图表、统计等方法整理和表达个人消费和储蓄情况的能力,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理解存零用钱所带来的收益,提高学生对金融知识的认识。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合理规划个人零用钱,养成良好的消费和储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货币计算和储蓄方法,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第三课时《存零用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第三课时《存零用钱》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分辨不同面额的货币,并知道它们的名称;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模型懂得“捆”和“元”两种货币单位;3.学生能够理解“进位”、“退位”的概念,并能应用于数的拆分中;4.学生能够根据题意把钱数拆分并计算出答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并知道它们的名称;2.理解“进位”、“退位”的概念;3.应用钱数的拆分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进位”、“退位”的概念;2.根据题意把钱数拆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先询问学生:“你们家有零钱吗?一元的、五角的、一角的都算。
”学生回答后,老师再问:“你们有没有听过捆、元的名称?这两种我们今天要学。
”2. 认识货币1.展示货币并问学生这是什么。
让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其他面额的钞票和硬币,并求助学生给出它们的名称。
展示完毕后,老师讲解有哪些面额的货币和名称,让学生读一读。
2.操作模型认识“捆”和“元”老师拿出模型,向学生展示不同面额货币的“捆”,并告诉学生通过捆的数量和货币面额相乘,得出一定金额。
老师操作模型,向学生说明五个“一元”的钞票可以捆成“五元”的“捆”,五个“五角”的硬币可以捆成“二角五分”的“捆”。
3.分层拆分金额老师向学生出示一些金额,如:68元,26.75元,45.6元,23.45元等,让学生分别用“捆”和“元”来表示,并进行拆分。
3. 进位、退位1.向学生举例子,如23加上5,那么个位上的3要进位变成十位上的一,即为28。
再向学生介绍退位的概念。
比如25减去6,十位上的数字“2”会退位成为个位上的数字“12”。
让学生进行练习。
2.写数、补数老师出示一些数,如:148,34,66,512等,让学生把每个数都拆分为个、十、百位上的数字,并在数字之间加上数的单位;再让学生根据题意对数字进行进位、退位操作。
4. 独立练习老师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课堂上互相帮助。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存零用钱》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存零用钱》教案教学设计3存零用钱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结合情境,进行有效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通过呈现淘气存零用钱的情境,引入小数的加减法。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自主探究,实现知识迁移。
在上课的开始,首先进行了整数加减法的复习,并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即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计算时应从哪位开始算起。
通过复习,有目的地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有效引导。
当学生在解决所提的问题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算法。
在学生的汇报中,追问:怎样才能保证相同的数位对齐?学生马上就说出只要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这样,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自然是水到渠成,而且印象深刻。
由于有了复习的铺垫和探究中适时的点拨,学生很自然地实现了从整数加减法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迁移。
最后总结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教学过程⊙以旧引新,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1.回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笔算:35+52 168-27想一想:(1)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列竖式应注意什么?(2)计算时应从哪位开始算起?学生独立计算后个别汇报。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回顾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同时,为探究新知作铺垫。
⊙探究新知1.解决第一个问题: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1)观察主题图,获取数学信息。
(2)说说获取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3)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用加法解答,列式为11.5+3.2)(4)探究算理和算法。
师:请同学们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元。
组织学生各自独立探究计算方法。
学生集体交流后个别汇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3存零用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 3 存零用钱∣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 3 存零用钱∣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8单元的第3课,存零用钱。
我们将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零用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存零用钱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和使用零用钱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制定和遵守预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独立制定合理的预算并遵守它。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存零用钱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安排和使用零用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片。
2. 学具:学生带的钱包或零用钱、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入课题,例如:“你们有零用钱吗?你们通常怎么使用你们的零用钱呢?”2. 讲解:教师通过投影片展示不同的零用钱使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零用钱。
3. 实践:教师给学生发放零用钱,让学生自己制定预算并使用零用钱。
4.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预算和使用情况,讨论是否合理并给出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存零用钱的意义2. 合理安排零用钱3. 制定预算并遵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制定一个月的零用钱预算,并记录每天的实际使用情况。
2. 答案:学生的作业答案应该包括他们的预算和使用情况,以及他们是否遵守了预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存零用钱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延伸,例如学习更多关于理财的知识,或者组织一次关于存零用钱的实践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和讲解的细节:一、引入环节的生活情境我在引入环节中,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日常的零用钱使用情况。
这个环节是重点之一,因为我认为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能够更好地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更直观地理解存零用钱的意义。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第3课时存零用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第3课时存零用钱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能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1. 小数的概念:介绍小数的定义,解释小数点的含义。
2. 小数的读写:教授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小数。
3. 小数的计算: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读写和计算。
2. 教学难点:小数点的含义和小数的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小数卡片,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小数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小数的概念,教授小数的读写方法,通过实例教授小数的计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小数的读写和计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4. 巩固:通过游戏或竞赛,巩固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和运用。
板书设计1. 认识小数2. 内容: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小数读写和计算题目。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小数的实例,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写和计算方法。
2. 改进措施: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实例和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教学感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明白了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这一部分中,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写和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8《认识小数 第3课时 存零用钱》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8《认识小数第3课时存零用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小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小数的基本运算。
本节课是第三课时,主题是“存零用钱”。
通过让学生计算存零用钱的总额,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整数的概念和运算,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太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日常计算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能够运用小数进行日常计算。
2.难点: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如存零用钱的记录单。
2.准备小数的读写练习题。
3.准备小数计算的工具,如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存零用钱的记录单,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计算我们的零用钱呢?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讲解小数的意义,展示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读写。
3.操练(15分钟)通过一些小数的读写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小数的读写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小数进行日常计算,如计算存零用钱的总额。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拓展(10分钟)通过一些趣味游戏,让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认识小数第3课时存零用钱北师大版(年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认识小数第3课时存零用钱北师大版(年秋)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章认识小数的第三课时——存零用钱。
这一课时主要围绕北师大版(2014年秋)的教材展开,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教材第八章认识小数的第三课时内容,重点讲解小数的应用,以存零用钱为例,让学生学会使用小数进行计价和找零。
具体内容包括:1.了解存零用钱的意义和作用;2.学习小数的加减法运算;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学具:练习本、文具、人民币模型。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1.小数的加法运算:价格 + 价格 = 总价格;2.小数的减法运算:总价格价格 = 剩余金额。
七、作业设计1.题目:小明去超市购物,购买了2支铅笔,每支铅笔3元,还购买了一块巧克力,价格为5.8元。
请问小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找零多少元?2.答案:小明一共花费了2×3+5.8=11.8元,找零为10011.8=88.2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存零用钱这一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了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调查家庭每月的消费情况,学会使用小数进行计价和理财,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
《存零用钱》(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存零用钱》(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储蓄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的利息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节约意识,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储蓄的基本概念及种类。
2. 利息的计算方法。
3. 节约意识与财务管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储蓄基本概念、利息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利息计算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储蓄。
2. 新课导入:介绍储蓄的基本概念及种类。
3. 案例分析:分析利息的计算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计算利息。
6. 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1. 《存零用钱》2. 储蓄基本概念及种类3. 利息计算方法4. 节约意识与财务管理八、作业设计1. 列举生活中的储蓄实例。
2. 计算给定存款在一定期限内的利息。
3. 设计一个月的家庭预算,分析如何进行财务管理。
九、课后反思1. 学生对储蓄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利息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节约意识与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
4. 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进空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储蓄的基本概念,学会利息的计算方法,提高节约意识与财务管理能力。
同时,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导入1. 提问: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储蓄相关的问题,如:“你们家里有储蓄吗?你们知道储蓄有哪些种类吗?”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情境创设: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如:“小明想要买一辆自行车,但他现在没有足够的钱,他该怎么办呢?”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图片展示: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与储蓄相关的图片,如储蓄罐、银行等,让学生对储蓄有直观的认识。
二、新课导入1. 定义储蓄: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让学生理解储蓄的概念,如:“储蓄就是把我们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以备将来使用。
三年级数学上册《存零用钱》教案、教学设计
3.利用图表和实物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制作货币换算表,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表进行学习;使用真实的货币,进行实物操作,加深对货币单位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懂得节约和合理使用金钱。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学会合理规划和使用零用钱。
4.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货币知识,培养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货币单位换算,能熟练进行元、角、分之间的转换。
-运用加减法解决与货币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初步的理财观念,学会合理分配和使用零用钱。
这些重点内容是学生掌握理财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反复巩固。
3.建立简单的理财观念,培养对金钱的初步管理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记录和计算,了解自己的零用钱使用情况,并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花费做出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数学知识。
-设计“小小商店”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买卖过程中自然地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零用钱吗?你们都是怎么使用零用钱的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存零用钱(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案:存零用钱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培养学生合理消费、节约用钱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2. 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3. 合理消费、节约用钱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2. 教学难点:合理消费、节约用钱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人民币挂图、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并说出它们的面值。
2. 新课:讲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的练习。
3. 实践环节:让学生模拟购物,使用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进行支付,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讨论合理消费、节约用钱的意义,分享自己的购物经验。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用适当的方式记录自己的零用钱使用情况,下次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存零用钱2. 板书内容:(1)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及换算。
(2)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3)合理消费、节约用钱的意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记录自己的零用钱使用情况,下次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换算,了解了合理消费、节约用钱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人民币的使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值。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人民币知识,如:最大面额是多少?最小面额是多少?等等。
三年级数学存零用钱一课教案2023例文
三年级数学存零用钱一课教案2023例文三年级数学存零用钱一课教案2023例文1一、教学目标1.借助“旅游中的数学”中“快餐店”这一具体情境,体验到日常生活中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丰富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让学生应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和评价意识,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小数的初步认识拓展了数及其应用的范围,小数概念的理解是学生对“数”的概念理解的一个关键环节,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生在本册的第一单元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已经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而这节课,是新教材中增加的内容之一――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应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巩固、应用、拓展数学知识为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材中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快餐店的情境图,它体现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要将解决现实问题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要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这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选择创造一定的数学方法的能力,而且还要有合作学习的群体意识。
这样一来,就留给我们教师更多的创造空间,进行创造性的数学课堂教学。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教学条件与本县同类学校比较属于中等水平。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热情很高,特别是对于生活化的、具有挑战性的数学课堂,他们尤为喜欢。
几年来,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我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在独立思考之上的小组合作的意识。
《标准》总体目标明确地提出:教学目标要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整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各方面的能力。
《存零用钱》教学设计
8.3存零用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存零用钱”的现实情境,以元、角、分为背景探索并掌握小数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学习内容分析:虽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本质上与整数基本相同,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但是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因此教科书不是抽象地讨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是继续以元、角、分为现实背景,引导学生展开探索活动,初步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科书创设了淘气存零用钱买书包送给灾区小朋友的生活情境,并呈现了两个月积攒零用钱数量的统计表,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铺垫。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能在现实情境中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加减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难点: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填一填。
①5.67元=()元()角()分②4元1角5分=()元③11.5元=()角 3.2元=()角④11元+3元=()元5角+4角=()角(2)用竖式计算。
45+24=167-52=2.导入新课师:猜猜它是什么?课件出示:一样东西真稀奇,不喝水来不吃米,肚子大,嘴儿扁,光吞小小的硬币。
(打一生活中的物体)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学生:是储蓄罐。
师:淘气是一个勤俭节约的小朋友,他把多余的零用钱都存在了储蓄罐。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存零用钱的情况。
板书课题:存零用钱通过交流,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欲望。
探究新知任务一:探究小数加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师:观察上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由说说:淘气1月份存了11.5元,2月份存了3.2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认识小数第3课时存零用钱北师大版
第3课时存零用钱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小数加减法算法的过程中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在探索小数加减法算法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
(2)通过与同伴交流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学习卡片、人民币等学习素材。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存零用钱-北师大版(2012)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存零用钱-北师大版(2012)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1.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2.掌握“存零取整”、“用钱不花分”等常见的钱币使用方法;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合作意识;4.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财商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货币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2.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
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财商素养。
三、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介绍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并让学生猜猜它们分别是多少钱。
再逐渐引导学生认识货币的基本概念,如不同面值的货币对应的价值大小。
2. 存零用钱1.通过课堂实践,让学生体验存零用钱的过程,明确存零取整的目的和意义。
2.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分别模拟“存零”和“取整”的过程,并记录下每组的存零数量,从而计算出每组的取整数量。
3.通过计算和比较,让学生理解存零取整的原理和方法。
3. 用钱不花分1.通过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用钱不花分”的概念和意义。
2.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分配不同的消费任务,如购买小食品、文具等,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并记录下消费金额。
再通过计算,让学生认识用钱不花分的优点和方法。
4. 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自我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提出“如何理财”的问题,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财经验,并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财商素养。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课堂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分析和总结,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货币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掌握“存零取整”、“用钱不花分”等常见的钱币使用方法,并理解理财的重要性和方法。
同时,学生的计算能力、合作意识和财商素养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第3节存零用钱∣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第3节存零用钱∣北师大版教学目标•能够用“1元以内加减法”计算金额;•能够较好地认识各种货币;•能够完成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计算金额;•能够认识各种货币。
教学难点•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一:认识各种货币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各种货币,学习它们的名称和面额。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各种硬币和纸币,让学生辨认它们;2.教师让学生分别念出硬币和纸币的名称和面额;3.教师放音乐,让学生进行钞票和硬币配对练习;4.教师随机出示一些硬币和纸币,让学生进行识别。
教学活动二:存零用钱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存钱的重要性,学会理财。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存钱罐和一些硬币,让学生了解存钱罐的作用;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理财游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3.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理财计划,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教学活动三:计算金额活动目标让学生掌握用“1元以内加减法”计算金额的方法。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一些零食的价格,让学生进行价格排序练习;2.教师出示一些购物清单,让学生分别算出每个商品的总价;3.教师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问题进行综合运用。
教学评价1.教师进行课堂测验,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2.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3.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课程的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资源1.运用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准备各种硬币和纸币、存钱罐、零食和购物清单等教学材料。
总体评价本节课综合应用了数学、理财和生活常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货币知识、培养钱财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各种互动活动和课外练习,学生的成果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课程的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存零用钱-北师大版(2012)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存零用钱-北师大版(2012)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面值为1元以内的货币硬币和纸币。
2.学生能够正确识别与拼读面值为1元以内的货币符号。
3.学生能够利用面值为1元以内的货币进行简单的加解法计算。
4.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存零用钱的方法,实现理财与节约。
二、教学准备1.教师需准备好面值为1元以内的货币硬币和纸币。
2.教师需准备好课件、电子白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3.教师需准备好与本课相关的教具,如存零用钱罐、计算器等。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教师通过课件或电子白板,呈现面值为1元以内的货币硬币和纸币,让学生认真观察。
2.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猜测,猜一猜这些货币是哪个面值。
第二步、呈现1.教师按照面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呈现1角、5角、1元、5元和10元的硬币和纸币,并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拼读。
2.教师通过演示或电子白板的方式,将面值和货币符号进行对应,让学生记忆和掌握。
第三步、辨认1.教师通过课件或电子白板,呈现一些随机排列的货币符号和面值,让学生进行辨认,正确的用指纹点出。
2.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增加学生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第四步、应用1.教师示范如何将剩余的零钱存入存零用钱罐,并讲解存零用钱的好处和原理。
2.教师鼓励学生在家里进行一周的存零用钱实践,将每日闲散零钱进行记录和计算。
3.教师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存零用钱,两周后进行统计和比较,计算出节省的金额。
第五步、总结1.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回顾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教师总结并评价本节课程,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
四、教学评价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学生能够认识面值为1元以内的货币硬币和纸币,正确识别与拼读面值为1元以内的货币符号,利用面值为1元以内的货币进行简单的加解法计算,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存零用钱的方法,实现理财与节约。
2.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课件和电子白板等教学辅助工具,结合集体讨论和游戏等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