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教案

合集下载

《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了解动量定理的内容,理解动量定理的意义。

3. 培养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动量定理的内容及意义3. 动量定理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动量定理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动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动量定理的内容和意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动量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动量定理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交通事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动量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讲解动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动量定理的内容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动量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碰撞、爆炸等。

4. 讨论:让学生探讨动量定理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局限性。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反馈。

六、教学活动设计1. 互动提问:在讲解动量定理之前,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力?力是如何作用于物体的?”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和作用。

3. 案例分析: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碰撞和爆炸案例,让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在这些情况下,动量如何守恒?”、“如何计算碰撞前后的动量?”4. 问题解决: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他们运用动量定理进行解决。

例如:“一辆车以60 km/h的速度撞上了一棵树,乘客在车内受到多大的冲击力?”5. 互动提问:在讲解动量定理的应用时,向学生提问:“动量定理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定理的实际意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问题解决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他们对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优秀6篇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优秀6篇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优秀6篇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2、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二、能力目标1、运用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

2、能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3、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只限于一维运动).三、情感目标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推理方法。

2、使学生知道自然科学规律发现的重大现实意义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基本掌握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对动量守恒定律条件的掌握。

教学过程:动(1mi)量定理研究了一个物体受到力的冲量作用后,动量怎样变化,那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作用时,会出现怎样的总结果?这类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两个紧挨着站在冰面上的同学,不论谁推一下谁,他们都会向相反的方向滑开,两个同学的动量都发生了变化,又如火车编组时车厢的对接,飞船在轨道上与另一航天器对接,这些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的动量都有变化,但它们遵循着一条重要的规律。

(-)系统为了便于对问题的讨论和分析,我们引入几个概念。

1.系统:存在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系统,系统可按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选取。

2.内力:系统内各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

3.外力:系统外其他物体作用在系统内任何一个物体上的力,称为外力。

内力和外力的区分依赖于系统的选取,只有在确定了系统后,才能确定内力和外力。

(二)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演示】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的A、B两滑块在P、Q两处,在A、B间压紧一被压缩的弹簧,中间用细线把A、B拴住,M和N为两个可移动的挡板,通过调节M、N的位置,使烧断细线后A、B两滑块同时撞到相应的挡板上,这样就可以用SA和SB分别表示A、B 两滑块相互作用后的速度,测出两滑块的质量mAmB和作用后的位移SA和SB比较mASA 和mBSB.高二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1.实验条件:以A、B为系统,外力很小可忽略不计。

高中物理教案动量

高中物理教案动量

高中物理教案动量
目标:
1. 理解动量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论和应用;
3.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4. 能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
一、动量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二、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论和应用;
三、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四、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案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个撞球的视频引入动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动量的定义和重要性。

二、讲解动量的概念和计算公式(10分钟)
1. 解释动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讲解动量的计算公式:动量 = 质量 x 速度。

三、讲解动量守恒定律(10分钟)
1. 探讨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2. 说明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以及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四、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5分钟)
1.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通过撞球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五、讨论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案例(10分钟)
1. 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动量守恒案例;
2. 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

六、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量的重要性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价值。

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动量的理解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扩展: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另一种情况,加深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物理动量的定义教案

高中物理动量的定义教案

高中物理动量的定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动量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2. 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3. 能够应用动量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 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2.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PPT;
2. 实验器材:小车、弹簧、测量尺等;
3. 课堂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验展示动量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动量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探究: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动量定律的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来理解动量的计算方法及其
重要性。

3. 讲解:通过PPT讲解动量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以及动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掌握动量的定义和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动量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后续教学中,可通过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动量定律。

高中物理教案动量

高中物理教案动量

高中物理教案动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了解动量守恒定律,并能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动量守恒定律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动量的定义及计算公式的理解与运用2. 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及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动量的概念和动量守恒定律。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 利用物理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动量的变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动量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动量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动量与速度、质量的关系。

4. 动量守恒定律:介绍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及意义。

5. 应用:分析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6.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8. 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9. 反馈:收集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0. 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动量守恒实验:安排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物体在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变化。

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动量守恒定律。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探讨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事故、体育运动等。

3. 课堂演示:教师通过演示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如碰撞实验、爆炸实验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动量的变化。

4.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力。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小学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小学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小学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动量守恒定律。

2. 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公式及应用。

3. 能够通过实例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2.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投影仪。

2. 实验器材:小车、轨道、测速设备、障碍物等。

3. 实验材料:小球、托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力学的基本概念,复习力和质量的概念,并谈到动量的概念。

师为了引起学生兴趣,可以利用实例解释动量的概念,如足球运动员踢球时的动作。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2. 新知讲解:教师依次讲解动量的定义、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动量守恒定律。

解释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并呈现相关公式。

3. 实验演示:老师可以进行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演示,通过小车和轨道的实验来说明动量守恒。

4. 教学实践: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动量守恒定律的实践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拥有一辆小车、一条轨道和一些小球。

学生可以通过调整小车和轨道的位置,观察和记录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和方向,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5. 教学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顾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公式,并提醒学生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六、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实践活动,如利用托盘和小球进行带有障碍物的小车实验。

通过观察和记录碰撞情况,进一步加深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 学生可以进行讨论和研究,了解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碰撞、运动员运动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例、实验演示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动量守恒定律。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通过反复实践,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在后续教学中,需要继续加强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能力的训练,帮助他们灵活运用该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最新版-高中物理动量定理教案(优秀4篇)

最新版-高中物理动量定理教案(优秀4篇)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教案(优秀4篇)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篇一高三复习到五月份,基本结束了前两轮的复习。

但是学生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依然存在若干问题。

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弄不清楚守恒过程和不能正确的选择研究对象等。

学生屡屡出现类似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忽略了守恒条件所造成。

当然学生在审题中不能正确的挖掘出隐含条件也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如何解决这一现象呢?我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一.回归课本,指导学生进行弹性碰撞特点的理论推导。

本环节中强调守恒条件以及对弹性碰撞特点的理解。

二.归纳试题类型,找到解题模型。

主要选择子弹模型、木板滑块模型、滑块碰撞模型、微观粒子碰撞模型、微观粒子衰变模型。

采用讲一题练一题的方法,让学生熟悉这几个模型的解题思路和题中常见的隐含的条件。

为学生解决类似题型打好基础。

三.针对多过程的运动模型,引导学生做好运动分析,逐一过程利用守恒条件分析研究对象是否动量守恒。

四.针对多物体多运动过程模型,引导学生做好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段处理,围绕守恒条件逐一分析所选定的研究对象是否守恒。

本教学设计的优点在于由易到难,由特殊模型到一般模型,从常见问题到复杂问题。

也很好的展示了利用守恒条件为解题起点,展开解题过程的示范。

通过多次训练能够有效的解决学生挖掘不出常见隐含条件和弄不清守恒过程的问题。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篇二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开放活动,已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的传统贯例,很好的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教学研究长足发展。

本次观课议课活动安排在高二年级组进行,由汪梦洁老师和孙正老师上同课异构课《动量守恒定律》,物理教研组全体老师参与听课、议课。

本人把听课议课的一些不成熟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以人为本在听中教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所有的教学活动实施应围绕学生展开,以人为本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

故评价一节课成败的核心标准是以学生为基准,看老师的教学是否以学生为主体,看老师在课堂上是否关心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满足人。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引导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条件。

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

4. 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守恒的现象。

2. 理论讲解:讲解动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条件。

3. 实例分析: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4.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5.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条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3. 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法: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动量的概念、计算公式。

2. 学生能理解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3. 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分析。

4. 学生能对动量守恒定律进行总结,并认识到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案反思:在本次公开课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守恒的现象,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动量守恒定律。

在实验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规范,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但在讲授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动量计算公式的理解仍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总体来说,本次公开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方法上仍有改进空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了解动量定理,理解动量定理的意义和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动量定理的表述和证明3. 动量定理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2. 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动量和动量定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利用动画和实验,增强学生对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速度和质量的概念,引出动量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动量的定义、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演示动量的计算过程。

3. 动量定理:介绍动量定理的表述和证明,解释动量定理的意义。

4. 应用实例: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解决问题。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章节的内容,作为教学参考。

2. 动画:展示动量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实验设备:进行动量实验,验证动量定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0.5课时)2. 动量定理的表述和证明(0.5课时)3. 动量定理的应用实例(0.5课时)九、教学拓展1. 动量守恒定律:介绍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2. 动量与动能的关系:探讨动量和动能的联系与区别。

3. 动量定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举例说明动量定理在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练习和示例,以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动量定理》教案(精选5篇)

《动量定理》教案(精选5篇)

《动量定理》教案(精选5篇)高二物理《动量定理》微课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2.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和讲解,得到动量定理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3.能够应用动量定理处理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交流、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动量定理的推导以及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如何正确应用动量定理分析打击和碰撞这类短时间作用的力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创设实验情景)【问题一】演示:在地板上放一块海面垫,尽可能把鸡蛋举的高高的,然后放开手,让鸡蛋落到海面垫上。

首先让学生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

实际操作:观察到鸡蛋并没有被打破。

引入:鸡蛋从一米多高的地方落到海面垫上,鸡蛋却没有打破,为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问题二】(情景暗示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在上节课知道,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新的物理量来研究运动物体对外界的作用效果:p=mv.某时刻物体有一个速度,对应有一个动量。

如果说物体速度发生了变化,那么动量也会发生变化:=p`-p=mv`-mv那么我们是不是要问了:一个运动的物体,它的动量为什么会变化呢?这个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问题三】(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汽车刹车(坐公交车,我们就有这样的体会)在停下来的过程中动量变化()相同,慢慢滑行停下阻力小,作用时间长;急刹车阻力大,作用时间短。

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定量关系呢?二、新课教学(一)引导学生推导动量定理,并理解其特点〖问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初速度为v,在合力F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t,速度变为V`,求:物体的初动量P和末动量P`分别为多少?物体的加速度a=?〖推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 且a=(V-v)/t即:F合t=mV-mv=p`-p〖讨论〗在这个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分别是什么?〖结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5篇)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5篇)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5篇)动量守恒定律教案(5篇)动量守恒定律教案范文第1篇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试验测定,使同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缘由;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洁的试验事实,能推想物质的组成。

力量目标提高同学试验、思维力量,初步培育同学应用试验的方法来定量讨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看、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讨论问题的科学方法,培育同学严谨求实、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使同学熟悉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逝的道理。

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学校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看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动身,通过思索去“发觉”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

这样同学简单接受。

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同学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熟悉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定相等。

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法建议引导同学从关注化学反应前后"质"的变化,转移到思索反应前后"量"的问题上,教学可进行如下设计:1.创设问题情境,同学自己发觉问题同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老师应当实行"自我发觉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可首先投影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然后提问: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同学各抒己见,最终把问题聚焦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

这时老师不失相宜的提出讨论主题:通过试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同学的学习热忱和爱好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同学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动量 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 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动量定理教案1. 引言本教案旨在介绍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动量和动量定理是物理学中重要而基础的概念,对于理解物体在运动中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2. 动量的概念动量是物体在运动中的一个量度,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关联。

动量的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物体速度,用公式表示为:动量 = 物体质量 ×物体速度3. 动量定理动量定理是描述物体受力作用下动量变化的定律,它表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作用越大,物体的动量变化越大。

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为:合外力 = 物体动量的变化率4.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1:实验观察- 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动量变化情况。

-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不同质量和速度的物体,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 学生可以根据观察结果总结动量和物体质量、速度之间的关系。

- 活动2:力的作用模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观察力对动量的影响。

-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力的大小和作用时间,观察物体的动量变化情况。

-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动量变化的影响规律。

- 活动3:情景演示- 学生配合教师进行情景演示,通过行动和对话的方式展示动量定理的应用。

-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动量变化情况。

- 学生通过情景演示,加深对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动量和动量定理的基本概念和数学表达方式,并能够通过实例和教学活动应用这些知识。

动量和动量定理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高中物理动量的教案

高中物理动量的教案

高中物理动量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推导。

3. 能够解决涉及动量的物理问题。

4. 发现动量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 动量的计算方法和单位。

2.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3. 动量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15分钟)
请学生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简要介绍动量的概念和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与示范(30分钟)
1. 动量的计算方法和单位。

2. 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与应用。

3. 动量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练习与讨论(30分钟)
1. 给学生若干动量问题,并让他们分组讨论解决方法。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解答疑惑。

3.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提示,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
1.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

2.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书本上相关习题。

2. 搜集和整理一些实际动量应用的例子,并写出问题解答。

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动量的概念和应用,提高其动量问题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同时,也促进学生发现和了解动量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条件3.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量的概念,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条件,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在复杂情境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背景及应用场景。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动量守恒现象。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动量守恒定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结合实例,讲解动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动量守恒定律的讲解:阐述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条件及应用。

4. 实验演示:安排学生观看或亲自进行动量守恒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动量守恒现象。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动量守恒定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动量守恒定律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及对动量守恒现象的理解程度。

4. 期末考试:结合期末考试试卷,检验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引导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能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其适用条件。

3.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实验操作:测量物体的动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动量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动量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其适用条件。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4.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物体的动量,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其适用条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3. 实验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动量概念、计算公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4.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困惑,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动量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举例和讲解。

在案例分析环节,应选取更多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运用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操作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PPT,包括动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其适用条件等内容。

2. 案例分析资料:收集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优秀5篇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优秀5篇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优秀5篇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动量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掌握动量的矢量性;理解并能应用动量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动量定理的学习,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通过动量守恒定律的引入,体会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守恒思想。

教学重点:动量的概念及矢量性,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动量定理的推导过程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量实验装置、黑板及教具。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一段视频,展示运动员踢球、汽车刹车等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中物体速度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为什么足球能被踢出很远?汽车刹车时为什么会停下?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物理规律?二、新知讲授1.动量的`概念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称为物体的动量,用p表示,即p=mv。

物理意义:动量反映了物体运动的“量”和“方向”的综合效应。

矢量性: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2.动量定理的推导回顾牛顿第二定律:F=ma。

引入冲量概念: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应,用I表示,即I=Ft。

推导动量定理: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F/m,两边同时乘以时间t,得vt-v0=Ft/m,即p-p0=I,其中p和p0分别为末动量和初动量。

这就是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它表明物体动量的变化等于作用在物体上所有外力的冲量之和。

3.动量定理的理解强调动量定理是描述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应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规律。

举例说明:如小球碰撞实验中,碰撞前后小球动量的变化等于碰撞过程中受到的冲量。

三、巩固练习例题讲解:选取几道典型例题,如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利用动量定理求解速度变化或冲量。

学生练习:分组进行,每组选取一道题目进行解答,并派代表上台讲解思路和解法。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守恒定律之一,它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既适用于低速运动物体,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它既适用于保守系统,也适用于非保守系统。

高中物理教案动量

高中物理教案动量

高中物理教案动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了解动量守恒定律,并能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动量的概念、动量的计算、动量守恒定律。

2. 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足球运动员踢球,引出动量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动量的定义、计算公式,并通过动画演示动量的变化。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动量的计算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动量的计算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动量概念的理解。

2. 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动量计算和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计算题:已知一个物体初速度为10m/s,质量为2kg,求其动量。

2. 应用题:一辆小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停下,求刹车过程中动量的变化。

3. 思考题:讨论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六、教学内容:1.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意义。

2. 非弹性碰撞与弹性碰撞的特点。

3.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

七、教学过程:1. 动量守恒定律的引入:通过分析碰撞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

2. 讲解动量守恒定律:详细解释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意义。

3. 对比非弹性碰撞与弹性碰撞:分析两种碰撞类型的特点及区别。

4.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检验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力。

九、教学内容:1. 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动量守恒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 动量守恒定律与其他物理学定律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碰撞与动量守恒考点1:动量 .... ⑵瞬时性 ⑶相对性 2.动量的变化及其计算 考点2:冲量1.定义:力与该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该力..的冲量。

注意:“力的作用时间”与“物体运动的时间” 2.性质:⑴矢量性....⑵时间性 ⑶绝对性 ⑷冲量和功的重要区别:冲量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而功则不然,功必须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有一段位移。

例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滑块沿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上滑动,经过时间1t 速度为零后又下滑,再经过时间2t 回到斜面底端,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为f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对滑块的总冲量为( )A 、θsin )(21mg t t +B 、θsin )(21mg t t -C 、)(21t t mg +D 、0 思考:摩擦力的冲量又如何?2.如下图,在地面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竖直木杆,一个质量为m 的人以加速度a 沿杆匀加速向上爬,经时间t ,速度由零增加到v ,在上述过程中,地面对木杆的支持力的冲量为( ) A. ()M g m g m a t +- B. ()m M v +C . ()M g m g m a t ++D. mv考点3: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增量等于物体所受外力的总冲量1. 理解注意:①F Δt 是合外力的冲量(一定要正确的受力分析..........),ΔP 是动量的增量,不是动量。

合外力冲量的方向与动量增量的方向相同例1:一个质量2 kg 的物体,以初速度10 m/s 水平抛出,则抛出时动量的大小为____kg·m/s;1 s 末物体的动量大小为______kg·m/s,这1 s 内动量的变化大小为______kg·m/s,方向_____.这1 s 内重力的冲量大小为_______N·s.方向_____(g =10 m/s 2)。

思考1:有人说“合外力的冲量总与动量的方向相同”对吗? ②合外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量度,不是动量的量度 ③合外力等于动量的变化率tp ∆∆④该定理是矢量式.......(与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不同),应用是先....选正方向....题型一:....①.应用..I .=.Δ.P .求变力的冲量......②.应用Δ...P=..Ft ..求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中物体动量的变化...................例2: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面沿半径为R 的轨道以速率v 做匀速圆周运动。

求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在半周期内的冲量。

例3、从塔顶以相同速率抛出A 、B 、C 三小球,A 竖直上抛,B 平抛,C 竖直下抛.另有D 球从塔顶起自由下落,四小球质量相同,落到同一水平面上.则( ) A .落地时动能相同的小球是A 、B 、C B .落地时动量相同的小球是A 、B 、CC .从离开塔顶到落地过程中,动能增量相同的小球只有A 、B 、CD .从离开塔顶到落地过程中,动量增量相同的小球是B 、D 题型..二.:解释常见现象.......F Δt =ΔP 有两类题①F 恒定,Δt 越大则ΔP 越大;②ΔP 恒定,Δt 越大则F 越小分析这种问题首先确定..........F .恒定还是Δ.....P .恒定,再用动量定理分析...........例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 、b 两木块,用手轻推木块b ,a 会跟着一起运动;若用锤子水平猛击一下b ,a 就不会跟着b 运动,这说明( )A .轻推b 时,b 给a 的作用力大B .轻推b 时,b 给a 的作用时间长C .猛击b 时,b 给a 的冲量大D .猛击b 时,b 给a 的冲量小题型三:....求平均作用力...... 解这类题....注意:...①.动量定理中的冲量是.........合外力的冲量......,故要正确的受力分析是很重要的............... ②.选取正方向,将矢量方程转化为标量方程..................例5:质量为m 的小球,从沙坑上方自由下落,经过时间t 1到达沙坑表面,又经过时间t 2停在沙坑里。

求:⑴沙对小球的平均阻力F ;⑵小球在沙坑里下落过程所受的总冲量I 。

例6、质量为1kg 的钢球自5m 高处自由落下,与地面碰撞后竖直跳起达3.2 m 的高处,整个过程历时2.0s ,g=10m/s 2,则钢球与地面碰撞时,所受到的地面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为( ) A .9N B .90NC .100ND .10N例7、如图,用线将金属M 和木块m 连在一起浸没入水中,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加速下沉,经过时间t 1,线断了,再经过时间t 2,木块刚好停止下沉,求此时金属块M 的速度。

例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 向左匀速运动,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高h 处自由下落,与小车碰撞后,反弹上升的高度仍为h ,设M >>m ,碰撞弹力N >>mg ,球与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小球弹起后的水平速度是( )A .gh 2B .0C .-vD .gh 22A考点4:动量守恒定律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系统。

外力:外物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 内力:系统内物体相互间的作用力1.性质:①矢量性 ②瞬时性 ③ 相对性 ④普适性说明:①动量守恒研究对象一定是系统;②“不受外力”的系统是不存在的;③“外力”含重力; ④“系统总动量”不是某一物体的动量;⑤“保持不变”是指总动量任意时刻均不变 2.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①ΔP1=-ΔP2 ②22112211υυυυ'+'=+m m m m3.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选讲)思考:用动量定理如何解释该条件?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有什么内在联系?②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比系统内力小得多,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可近似认为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③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变。

注意:该....式是矢量方程,应用时..........先假设正方向......例1:质量m 1=10g 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v 1=30cm/s 的速率向右运动,恰好遇上在同一条直线上向左运动的另一个小球。

另一个小球的质量为m 2=50g ,速率v 2=10cm/s ,碰撞后,小球m 2恰好停止。

那么碰撞后小球m 1的速度是多大,方向如何?例2:如图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小球和斜面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吗?机械能守恒吗?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碰撞的分类按碰撞过程能量的变化分为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与完全非弹性碰撞。

a ..完全弹性碰撞(简称:弹性碰撞)................ b .非弹性碰撞 c ..完全非弹性碰撞........注意:高中重点掌握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两种碰撞模型的特征两球m 1,m 2对心碰撞,碰撞前速度分别为21,v v ,碰撞后速度变为21,v v '' 动量守恒22112211v m v m v m v m '+'=+ (1)动能守恒22221122221121212121v m v m v m v m '+'=+(2)()()211121222122121122m m v m v m m v m m v m v m m v ++-='++-='● 21m m =,(打台球。

)则21v v '=,12v v '=,,两球碰撞时交换速度 ●02='v ,21m m <<(撞墙。

)则1m 反弹,即质量很大且原来静止的物体,在碰撞后仍保持不动,质量小的物体碰撞后速度等值反向。

●若m 2<<m 1,且02=v (打乒乓球。

),即一个质量很大的球体,当它的与质量很小的球体相碰时,它的速度不发生显著的改变,但是质量很小的球却以近似于两倍于大球体的速度运动。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116kg m =的平板车B 原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另一质量24kg m =的物体A 以5m/s 的水平速度滑向平板车的一端,假设平板车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g 取10m/2s 。

求: ①如果A 不会从B 的另一端滑下,则A 、B 最终速度是多少? ②要保证不滑下,平板车至少要有多长?例2 质量分别为mA=0.5kg 、mB=0.4kg 的长板紧挨在一起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C =0.1kg 的木块C 以初速v C0=10m/s 滑上A 板左端,最后C 木块和B 板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v CB =1.5m/s .求(1)A 板最后的速度v A .(2)C 木块刚离开A 板时的速度v C .例3、2009年[物理——物理3-3]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 、B 、C ,质量分别为m 4=m c =2m ,mg =m ,A ,B 用细绳连接,中间有一压缩的弹簧 (弹簧与滑块不栓接)。

开始时A 、B 以共同速度v0运动,C静止。

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A、B被弹开,然后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终三滑块速度恰好相同。

求B与C碰撞前B的速度。

思考:绳断前弹簧的弹性势能是多少?练习1、2009广东2、(16分)如图所示,质量m1=0.3 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 m,现有质量m2=0.2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 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

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2,求(1)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多少。

=t'24.0sv =5m/s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C三个物块,其质量分别为m A=2.0kg,m B=1.0kg,m C=1.0kg,现用一轻弹簧将A、B两物块连接,并用力缓慢压缩弹簧使A、B两物块靠近,此过程外力做功108J(弹簧仍处于弹性范围),然后同时释放,弹簧开始逐渐变长,当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C恰以4m/s的速度迎面与B 发生碰撞并瞬时粘连。

求:⑴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B与C碰撞前),A和B物块速度的大小。

⑵当弹簧第二次被压缩时,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ABC6m/s 12m/s 50J4、如图,长木板ab 的b 端固定一挡板,木板连同挡板的质量为M =4.0kg ,a 、b 间距离s =2.0m 。

木板位于光滑水平面上。

在木板a 端有一小物块,其质量m =1.0kg ,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