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桂枝汤的适应证

合集下载

桂枝汤的作用

桂枝汤的作用

桂枝汤的作用桂枝汤是中医典籍《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之一,也是中药中常用的一种方剂。

桂枝汤主要由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等药材组成,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和疗效。

桂枝汤一般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症状,如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咽喉痛等,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方面:1. 发散风寒:桂枝具有温散风寒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各部分的血液流通更加顺畅,从而有效缓解和消除风寒引起的症状,如发热、恶寒等。

2. 解表发汗:桂枝能够促进汗腺的分泌,增加出汗量,通过皮肤的蒸发散热,达到解表散寒的效果。

桂枝汤中的生姜也有类似的作用,可以增强体表的排汗功能,帮助人体排除体内寒邪。

3. 补中益气:桂枝汤中的甘草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能够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人体的整体抗病能力。

4. 舒肝散郁:桂枝汤中的桂枝和大枣有舒肝散郁的作用,能够缓解因情绪波动引起的肝气郁结,如头痛、胸闷、脘腹胀闷等症状。

总的来说,桂枝汤具有温散风寒、解表发汗、补中益气、舒肝散郁等多种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症状。

此外,桂枝汤还可用于治疗疾病机转,阳气不达等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桂枝汤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口干、口苦、口糊、嗜睡等,这是由于个体对桂枝、甘草等药材存在过敏的反应。

因此,在使用桂枝汤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并进行过敏试验。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年幼儿童等特殊人群也应慎重使用桂枝汤。

总而言之,桂枝汤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症状。

它具有发散风寒、解表发汗、补中益气、舒肝散郁等作用,对于缓解和治疗风寒感冒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但在使用桂枝汤之前,还需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是否适宜使用该方剂。

桂枝汤的功能主治症

桂枝汤的功能主治症

桂枝汤的功能主治症桂枝汤简介桂枝汤是中医常用的方剂之一,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和大枣组成。

它具有温通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寒邪困扰、气血不畅的症状。

桂枝汤的功能桂枝汤具有以下主要功能:•温经散寒:桂枝是桂树的干枝,具有温和的作用,可以温经通络,散寒驱寒。

对于寒邪所致的症状,如寒热往来、四肢冰冷、腹痛泄泻等有显著的疗效。

•活血化瘀:芍药是一味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在桂枝汤中的应用可以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淤血的排除,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缓解肌肉痉挛:桂枝汤中的生姜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能够缓解肌肉的痉挛和不适感。

此外,生姜还具有增强体内阳气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和提升免疫力。

•调和脾胃:甘草是一味中药调和药,能够调和脾胃,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缓解胃脘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

桂枝汤的主治症桂枝汤主要适用于以下症状:1.寒邪外袭:对于寒邪袭于阳气不足的人群,导致寒热往来、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畏寒发热等症状,桂枝汤可起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的作用。

2.肌肉痉挛:在肌肉痉挛和骨伤跌扑中,如肌肉酸痛、无力、疼痛缓解不彻底等症状,桂枝汤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减少疼痛感。

3.腹痛泄泻:对于由于寒邪中阻引起的腹痛泄泻、大便稀溏、腹胀等症状,桂枝汤可以散寒燥湿,缓解症状,改善脾胃功能。

4.月经不调:如果月经不调、经期腹痛、寒凝急痛等症状,可以使用桂枝汤来温经散寒,促进经血排出,缓解疼痛。

5.血瘀症状:桂枝汤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血瘀导致的症状,如瘀血蓄积、淤血瘀阻、瘀血气滞等情况。

注意事项虽然桂枝汤具有温通散寒的作用,但仍需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桂枝汤性温热,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尽量避免副作用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

•过敏体质慎用:对于对桂枝汤中成分过敏的人群,应避免使用。

•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桂枝汤的用量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避免剂量过大导致不适。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桂枝汤虽然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仍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正确用药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桂枝汤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经典方剂,起源于古代《伤寒论》一书。

它由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等药物组成,具有温经散寒、行气化湿、活血止痛等功效。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桂枝汤能温经散寒。

根据中医理论,寒邪入侵体内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寒痹痛、寒性呕吐、寒性泻痢等病症。

桂枝汤中的桂枝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能够改善寒邪侵袭引起的痛症,提高体内的温度,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驱寒的效果。

其次,桂枝汤能行气化湿。

中医认为湿邪滞留于体内会引发气滞、痰湿等病症。

桂枝汤中的桂枝、苏子等药物具有行气化湿的作用,能够疏通经络、促进体内湿气的排泄,从而改善气滞症状,减轻身体的不适感。

再次,桂枝汤能活血止痛。

中医认为血液运行不畅会导致疼痛,而桂枝汤中的桂枝、川芎等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瘀,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此外,桂枝汤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桂枝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桂皮醛,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抑菌的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反应,抵御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加快身体的康复速度。

桂枝汤的主要适应症包括伤寒、寒热不均、痰饮积滞、气滞血瘀等病症。

对于这些疾病,一些常见的症状如发热、恶寒、肌肉酸痛、胸闷、头痛、脉细等可以得到缓解。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桂枝汤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某些患者来说并不适用。

孕妇、体质虚弱、气血亏虚、阳虚者等都不宜使用桂枝汤。

同时,服用桂枝汤时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剂量调整,避免出现过度服用,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桂枝汤作为中医药学中的经典方剂,具有温经散寒、行气化湿、活血止痛等多种功效。

它适用于伤寒、寒热不均、痰饮积滞、气滞血瘀等病症,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康复。

但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进行合理使用,避免不适反应的发生。

中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桂枝汤治疗风寒感冒和肌肉疼痛

中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桂枝汤治疗风寒感冒和肌肉疼痛

中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桂枝汤治疗风寒感冒和肌肉疼痛中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桂枝汤治疗风寒感冒和肌肉疼痛中药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其中,桂枝汤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方剂广泛应用于风寒感冒和肌肉疼痛的治疗中。

本文将对桂枝汤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进行详细介绍。

一、桂枝汤的适应症桂枝汤为建中汤的基础方剂,具有温阳、解表的功效,适用于风寒型感冒和肌肉疼痛的治疗。

其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指由外邪侵袭引起的寒冷症状,如恶寒、头痛、鼻塞、咳嗽等。

桂枝汤可以通过温补阳气、解表散寒的作用,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加速身体的恢复。

2. 肌肉疼痛肌肉疼痛常常由于寒湿、风湿、气滞等原因引起,表现为肌肉酸痛、僵硬等不适感。

桂枝汤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可舒缓肌肉疼痛,促进气血流通,有助于康复。

二、桂枝汤的使用说明1. 化验前应停服在进行化验前,尤其是血液和尿液的化验前,患者应停服桂枝汤。

因为桂枝汤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与化验结果产生干扰,造成误判。

为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控制桂枝汤的使用。

2. 禁忌症患者慎用对于存在一些禁忌症的患者,应慎用桂枝汤。

其中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血虚气弱者以及体温升高等情况的患者。

在这些情况下,桂枝汤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损害。

因此,对于这些患者,需谨慎使用或遵循医生的指导。

3. 使用方法和剂量桂枝汤的使用方法主要是口服,每次用药剂量为10克至30克。

可以将桂枝汤煮沸后待温后服用。

或者根据医生的指导,将桂枝汤煮沸后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待温后饮用。

4. 注意事项在服用桂枝汤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饮食方面: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干扰药物的吸收和消化。

- 生活习惯: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运动。

- 温度调节:避免受凉或过度受热,保持室内温度适宜,衣着要保持适当。

三、使用桂枝汤的效果桂枝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在治疗风寒感冒和肌肉疼痛方面已有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桂枝汤的临床应》课件

《桂枝汤的临床应》课件
详细描述
对于感冒伴有咳嗽的患者,可以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用麻黄、杏仁等宣肺止咳药 ,以增强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
关节疼痛伴有发热的加减应用
总结词
祛风散寒,清热解毒
详细描述
对于关节疼痛伴有发热的患者,可以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用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以增强祛风散寒、清热 解毒的功效。
虚寒腹痛伴有腹泻的加减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 用》ppt课件
目录
• 桂枝汤简介 • 桂枝汤在临床的应用 • 桂枝汤的加减应用 • 桂枝汤的注意事项 • 临床案例分享
01
桂枝汤简介
桂枝汤的组成
桂枝:5克
炙甘草:3克 大枣:3枚
白芍:5克 生姜:5克
桂枝汤的功效
01
02
03
解表散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于治疗感冒初期,恶寒 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用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避免食用腥膻发物
桂枝汤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因此在 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免 影响药效。
腥膻发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影响药 效,因此应避免食用。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辛辣、油腻食物可能影响药效的发挥 ,因此在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
桂枝汤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01
桂枝汤与某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 作用,如与华法林、地高辛等药 物合用时,应密切关注可能出现 的不良反应。
02
在服用桂枝汤期间,如需同时服 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的意 见,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05
临床案例分享
感冒治疗案例
总结词:风寒感冒
详细描述:患者因感受风寒出现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服用桂枝汤后,症状 得到缓解。
风寒感冒

桂枝汤方证

桂枝汤方证

桂枝汤方证桂枝汤原方症状相关分析恶寒、恶风使用桂枝汤的病人多有外感风寒的病史。

因太阳之气为风寒所伤,卫气失和,不能温分肉,充皮肤,致肌表失于温煦,更兼汗出腠疏,难耐风寒吹袭,遂现恶风恶寒之象。

恶风与恶寒,仅属病人感觉程度上的差异。

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均可出现此症象。

六经为病,皆可出现恶风寒,太阳恶寒常伴发热,且无论病程久暂,只要有表证,则恶寒之象不除。

表现为“ 淅淅恶风",即象凉风冷雨卒然淅沥其身之状,“ 啬啬恶寒” ,则表现畏恶风寒之怯懦惊惧貌。

而阳明恶寒为时多短,程度亦轻,常“ 始虽恶寒,二日自止” (189),且仅“ 背微恶寒” ;少阳则为往来寒热;至于三阴恶寒,则系通身恶寒,多兼阳气式微、阴寒内盛之象,可别于太阳恶寒。

发热因风寒之邪侵扰人体,卫阳之气趋集并浮盛于外而奋起抗邪,且风气偏胜,风性属阳,邪正拼搏于肌表,两阳相并遂致发热。

内伤杂病之营卫不和之发热,多因卫气耗伤,与营失谐,营不滋卫则卫不恋营,卫气浮散于外遂现发热。

其特点为热在浅表,有如着衣过多,覆被过厚热,热势不甚,多表现为低热、烘热。

一般太阳中风发热必伴汗出,内伤杂病之营卫不和发热常伴自汗出。

出汗无论是外感抑或内伤,因营卫失和,卫气耗伤,不能尽固护腠理之职,卫难固营而营弱,营阴不能内守则外泄为汗。

病人有出汗的症状,为什么还要用桂枝汤发汗呢?因为病人出的汗多为“ 病汗",其汗不热,甚则为“ 冷汗",多伴有恶风恶寒的症状,且其出汗量不大。

而使用桂枝汤后微微发汗,则出的是“ 药汗",使邪随汗解,营卫调和。

而桂枝汤所发的汗不能大汗淋漓,过汗则伤阴,故日“ 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

’’、“ 先其时发汗则愈"。

从这种意义上说,桂枝汤不仅是调和剂,也是发汗剂,通过发汗而达到营卫调和的目的。

因此,出汗是太阳病用桂枝汤的一个主要症状。

从桂枝汤原方症状统计中也可以看出,出汗、自汗症状累积出现27次,是所有症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症状。

中医入门(10)《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中医入门(10)《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中医入门(10)《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桂枝汤的适应证是治疗太阳系统的表虚自汗症,在这个药方里,桂枝、芍药是主打药,起了加强身体血液循环,增强体表能量场的能力。

其次,大枣、炙甘草和生姜三味药也发挥着协调、调和和滋补津血的作用。

人体内的元气,产生生长于下焦的肾气,得益于中焦脾胃吸收消化水谷的补充壮大,最后通过肺气的宣发扩张输布体表。

整个桂枝汤的机理,体现了元气从生发到壮大和输布、扩散到体表的原理。

在这个过程中,肝气有效生长,体内的血液系统、肠胃功能和体表防护系统全部得到改善。

系统的理解桂枝汤发生作用的这个过程就会发现,以桂枝汤为基础方,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桂枝汤可以疏通血管,所以可以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所以,对治疗手脚冰凉等新陈代谢的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心脏系统的供血能力,所以,可以改善心血功能;桂枝汤走动脉和静脉,加一些祛湿和祛寒邪的药物可祛除风湿;桂枝汤蕴含了肝气生发的特点,因此,可以治疗脱发;桂枝汤有滋补体表的功能,可以治疗白癜风等等很多疾病。

中医治病的特点在于“临证查机,辨证施治”。

在生活中遇到的典型的桂枝汤证还是很多的。

例:遇一病人,因前段时间做了腹部手术而感身体虚弱,稍一活动就出大汗,尤其是晚上经常大汗淋漓,头、胸部汗尤其多。

细诊其脉:脉浮而数又兼滑象,舌苔白腻,齿痕严重,大便稀。

处方如下:制附片30(先煎1小时)桂枝25白芍25炙、甘草10、生白术50生黄芪50、石菖蒲20、党参25法半夏20、茯苓25、大枣5个生姜50病人肠胃一直虚弱,营卫之气经肠胃后不能被吸收补充,手术伤害了人体的静脉系统,血液回收力量下降,营卫二气运作受到功能性损伤,舌苔滑腻,齿痕严重,大便稀,说明身体真阳不足,水分运化不足,太阳营卫之气不足,所以出大汗,太阴脾胃不足,食物不能有效吸收,所以宜拉肚子,太阳的营卫之气不够充足。

本方用制附片30克以温补少阴、太阴,同时加强桂枝、白芍的固表能力,用生白术50克竣补脾土固水之能力,生黄芪50克升举大气并直接加强卫气,石菖蒲、法半夏合用以导元阳沉入元阴当中,乃“潜龙入海”之法,用党参以补脾胃精华之津液,茯苓通利三焦,泄多余之水排至膀胱外,生姜祛水邪,运动肠胃。

重温经典,《伤寒论》之桂枝汤,临床应用适宜及禁忌

重温经典,《伤寒论》之桂枝汤,临床应用适宜及禁忌

重温经典,《伤寒论》之桂枝汤,临床应用适宜及禁忌
临床疾病中,感冒是最常见、最普遍的疾病之一。

感冒多因受凉引起,而出现发热怕冷、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等身体不适。

现在由于全民素质的提高,网络信息的发达,大家通常会自行购买一些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或者维生素等进行治疗。

而桂枝汤是我治疗感冒时比较喜欢用的方剂之一。

现在让我们一起重新温习一下《伤寒论》中关于“桂枝汤”应用的原文。

《伤寒论》第十二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第十三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证:发热、汗出、头痛、恶风为主要症状,我已经记不起这句话是哪位老前辈这样讲的,但在临床上照葫芦画瓢进行抓主症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桂枝汤虽然发汗力弱,但也属于发汗剂,故若小便频数或口渴下利等缺津液表现者禁用。

“凡是应该发汗的病,小便数,绝不可发汗!”,“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此文仅供学习讨论用,不足之处还望大家不吝赐教,予以指正,谢谢!。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桂枝汤的临床应用1.引言桂枝汤是中国传统药方中的经典之一,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桂枝汤的临床应用相关内容。

2.桂枝汤的组成桂枝汤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桂枝:具有温阳散寒、祛风除湿的作用。

●葛根:具有解表散风、清热解毒的作用。

●芍药:具有活血散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生姜:具有温中散寒、解表散寒的作用。

●大枣:具有调和药性、补脾益气的作用。

3.桂枝汤的临床应用3.1 桂枝汤的适应症桂枝汤适用于以下疾病:●外感风寒型感冒:表现为寒冷、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风寒湿痹:表现为关节疼痛、肌肉酸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阴虚火旺型痛经:表现为经期不调、腹痛、头晕等症状。

3.2 桂枝汤的用法用量桂枝汤一般采用水煎服用,每日1剂,可分2次服用。

用量根据病情轻重进行调整。

3.3 桂枝汤的注意事项在应用桂枝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脾胃虚弱者慎用。

●对本方中的某些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

4.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桂枝汤临床试验数据统计表。

●桂枝汤剂型制备方法。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法律名词解释●临床应用:指医疗机构或医疗人员采用一定的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或康复的过程。

●组成:指药物方剂中各个成分的配伍关系和所含药物成分的种类。

5.2 注释●适应症:指该药物或治疗方法适合应用于特定疾病或症状的医疗情况。

●水煎:指将药物加水煮沸后,再煎煮一段时间,使药物成分溶解于水中,便于服用。

桂枝汤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

桂枝汤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

桂枝汤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1. 简介桂枝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桂枝、芍药、甘草和生姜等药物组成。

这个药物组合具有多种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等症状。

以下是桂枝汤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的详细介绍。

2. 桂枝•功能:桂枝有温阳散寒、宣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主治: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寒热不适,肢体冰冷,心慌气短等症状。

3. 芍药•功能:芍药有活血止痛、调经止痛的作用。

•主治:用于治疗经痛、头痛、胃痛等症状。

4. 甘草•功能:甘草有和中调和的作用,可平衡药物的性味。

•主治:用于治疗中药方剂的配伍,增加方剂的药效。

5. 生姜•功能:生姜有温中散寒、解毒止痛的作用。

•主治: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胃寒腹痛等症状。

6. 药物组成功能主治•温阳祛寒:桂枝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能够缓解寒性感冒引起的寒热不适。

•活血化瘀:桂枝和芍药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经痛、头痛等症状。

•调经止痛:芍药能够调理月经,缓解经痛,并且与桂枝的组合可以增加药物的功效。

•平衡药物性味:甘草能够调和中药方剂的性味,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7. 使用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制作桂枝汤:1.将桂枝、芍药、甘草和生姜放入锅中。

2.加入适量的水。

3.将锅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

4.煮好后,滤掉药渣,取出药液即可饮用。

注意事项:•过敏体质患者慎用本药物组合。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本药物组合。

•在使用本药物组合时,遵循医生的指导,不宜过量使用。

8. 总结桂枝汤的药物组合具有温阳散寒、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等症状。

使用桂枝汤时,需要按照医嘱进行正确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过量。

在使用中如果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

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11讲桂枝汤的适应症

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11讲桂枝汤的适应症

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11讲桂枝汤的适应症第11讲桂枝汤的适应症.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一次课主要讲了太阳中风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法用方。

太阳中风证主要是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的证候。

它的临床表现,我们归纳第2条、第12条的内容,它有发热、汗出、恶风寒、脉浮缓、鼻鸣、干呕等等。

既然是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所以我们在治疗上就用桂枝汤,解肌袪风,调和营卫。

在上一节课讲到了桂枝汤的药物组成,讲到了桂枝汤的方义,也讲了服桂枝汤以后在护理上的具体要求。

桂枝汤这张方子,养正力大,发汗力弱,如果我们要想用它达到发汗的效果,一定要配合喝热稀粥,而且要盖被子保温。

太阳病主要是表证,我们学太阳病的治疗,主要要学习汗法。

因此发汗的方法,发汗的要求,我们就必须应该掌握。

在这个问题上,第12条桂枝汤方后的那段注文,是非常重要的。

12条要求:发汗的时候,要“遍身蛰蛰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

我们把这句话和“辨可发汗病脉并治篇”中的“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挚挚然一时间许”这句话结合起来看,对发汗的要求,主要有这么三点:第一点,汗出要周遍,发汗的时候要使手脚都见到汗;第二点,要出小汗,出微汗,也就是我们书上所说的“挚挚微似有汗者益佳”,千万不要汗出淋漓不止,因为出汗太多,不是伤阴就是损阳。

因为阴阳两伤之后,用中药解表,它是靠正气来发挥作用的,如果是发汗太多,阴阳两伤,正气先虚,就没有能力来发汗解表。

所以《伤寒论》原文中说“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这是第二个要求,要发小汗,发微汗。

第三个要求是,要持续出一段汗,那么要持续多长时间,就是温覆令一时许,盖被子保温大体保持两个小时,就是一个时辰的样子。

这些服药以后的护理方法,都是我们中医临床上应当学习和掌握的。

桂枝汤除了可以治疗太阳中风证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适应证,我们在这里提出了桂枝汤的“适应证”这个概念,我们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时候,后世的医家经常说某某汤证,比方说小青龙汤证,真武汤证,小青龙汤证就是指的外有表寒,内有水饮,外寒和内里的水饮相合,水寒射肺引起的以咳喘为主要证候的这样一组临床表现,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小青龙汤证,也可以经叫做外寒内饮证。

桂枝汤温阳散寒适用于寒痹痛四肢冰冷等症状

桂枝汤温阳散寒适用于寒痹痛四肢冰冷等症状

桂枝汤温阳散寒适用于寒痹痛四肢冰冷等症状寒痹症状是指肢体经络受寒而引起的疼痛、僵硬与不适感。

作为中医药中的经典方剂,桂枝汤以其温阳散寒的作用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寒痹痛四肢冰冷等症状。

本文将重点介绍桂枝汤的成方组成、药性功效,以及其临床应用的适用情况。

一、桂枝汤的成方组成桂枝汤是由桂枝、生姜、大枣和甘草组成的方剂,具有温阳散寒的药性。

其中,桂枝为桂枝汤的主药,具有辛温的特点,能够温通经络,散寒活血;生姜为辅药,具有辛温散寒的功效;大枣为佐药,能够调和药性,增加药物的滋补作用;甘草为使药,具有调和各药性的作用。

二、桂枝汤的药性功效1. 温阳散寒:桂枝具有温阳祛寒的作用,能够促进气血流通,使冰冷的四肢得到温暖舒缓。

2. 活血化瘀:桂枝汤中的桂枝能够活血化瘀,使血液循环畅通,缓解寒痹引起的疼痛与僵硬感。

3. 调和气机:桂枝汤中的生姜具有辛散的特性,能够调和气机,增加机体的抵抗力,缓解寒邪对身体的侵袭。

三、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桂枝汤主要用于治疗寒痹痛四肢冰冷等症状,适用于以下情况:1. 寒痹性关节炎:寒邪侵袭关节,引起关节疼痛、僵硬,影响活动。

桂枝汤能够温通经络,散寒活血,缓解关节痛症状。

2. 寒凝体质:体质寒冷,四肢末梢冰冷,容易受寒侵袭,引发疼痛与不适感。

桂枝汤能够温阳散寒,改善体质,缓解寒凝症状。

3. 寒邪侵袭:寒邪内外交困,引起寒痹痛症状。

桂枝汤能够温通经络,驱散寒邪,缓解寒痹疼痛。

四、使用注意事项1. 辨证施治:虽然桂枝汤适用于寒痹痛四肢冰冷等症状,但在具体使用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结合其他辅助方剂,达到更好的疗效。

2. 用量掌握:桂枝汤中的药物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根据病情轻重,可适当增减药物的用量,以达到适合患者的治疗效果。

3. 遵医嘱服用:使用桂枝汤治疗寒痹痛四肢冰冷等症状时,应遵医嘱服用,不可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以免影响疗效或出现不良反应。

《桂枝汤》解肌发表调营卫,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

《桂枝汤》解肌发表调营卫,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

《桂枝汤》解肌发表调营卫,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
桂枝汤被誉为“群方之冠,食疗之首,伤寒论第一方”!
【方歌】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外感风寒汗自出;
【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各 9g,甘草(炙)6g。

【用法】上五味,水煎服,温服取微汗。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君药 :桂枝助卫阳,通经络,发汗解表而散卫中之邪气故为君药。

臣药 :芍药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为臣药。

佐药:生姜散寒祛邪,兼能和胃止呕;大枣益血生津,并可补脾益气共为佐药。

使药: 甘草甘平,用以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

本方为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

【鉴别】麻黄汤与桂枝汤
麻黄汤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而喘);
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辩证要点:恶寒发热,自汗而出);
【加减化裁】
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 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

【禁忌】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均当忌服,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温馨提示】以上配方请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购买使用,切记盲目自购长期服用。

《伤寒论》中记“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的意思是:服药后,要吃点热稀粥,或喝一小碗开水。

郝万山讲《伤寒论》:桂枝汤的适应证

郝万山讲《伤寒论》:桂枝汤的适应证

郝万山讲《伤寒论》:桂枝汤的适应证大家好,时间到了,我们上课。

讲义的第18 页,“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

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太阳病应当汗解,如果先用了发汗的方法,(表邪)没有解除的话,也许是病重药轻,也许是这个人的特殊的体质,一汗不解,你可以再汗。

结果你一看一汗不解就着急了,“而复下之”,这个“复”字当“反”字来讲。

反复反复是个同义词,你怎么知道当“反”字来讲?因为后面说“而反下之”,你就知道原来这个“复”当“反”字来讲。

你反而用了下法,所以他强调了“脉浮者不愈”,这个脉浮病不好是病在表的缘故,浮为在外,你反而用了下法,当然这个病就不会好了。

在这种情况下,脉浮,病在外,要解表的话,还能用麻黄汤吗?不能用麻黄汤了。

所以这一条,45条,就属于我们这里所说的表证汗、下后,正气受挫,表证仍在这个范围。

56 条我们刚才谈过了,下面我们看第15 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如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这一条注家比较困惑的是,“其气上冲”是什么意思。

有人说,是肺气的上逆,肺气的上逆不就是咳嗽和喘吗,咳嗽和喘单用桂枝汤可以吗?不可以。

有人说是胃气的上逆,胃气的上逆不就是恶心、呕吐吗?恶心、呕吐单用桂枝汤行吗?也不行。

所以我们讲的“其”是代表太阳,“气”是代表太阳的阳气,“上冲”不是一个病证的表现,可以理解为一种病机,什么样的病机呢?就是太阳病误下以后,太阳的阳气还可以向上向外,抗邪于表,上冲是和下陷是相对而言的,所以我们姑且把“其气上冲”理解为太阳阳气能够向上向外抗邪于表的病机的概念。

它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呢?那就是在表的邪气没有解除,表证仍然存在,这就是它的临床表现。

当然可以用桂枝汤,这也是正气下陷受挫,而表邪未解,仍然可以用桂枝汤的一个例子。

第15条。

“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如果误下以后,太阳的阳气不能向上向外,抗邪于表,言外之意,表邪就会乘虚内陷,证候就会发生变化,当然就不能再用桂枝汤。

桂枝汤适应证

桂枝汤适应证

桂枝汤适应证
1.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3.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4.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

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5.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6.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7.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8.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9.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

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

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10.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1.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

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12.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13.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一云大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

宜桂枝汤。

桂枝汤的功能主治

桂枝汤的功能主治

桂枝汤的功能主治简介桂枝汤是一种古老而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独特的药理作用。

桂枝汤是《内经》中记载的六经变证适应用汇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等疾病的治疗,被誉为中医的“圣药”。

功能主治桂枝汤具有以下功能和主治:1.解表发汗:桂枝汤具有辛温发散的药性,能够促进阳气运行,解表发汗,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外感寒邪引起的疾病。

2.行瘀通络:桂枝汤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不畅引起的症状,适用于风湿痹痛、胸痹心痛等疾病。

3.缓解气喘:桂枝汤具有温肺通气的功效,可以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4.舒肝理气:桂枝汤可以疏肝理气,舒缓情绪、缓解压力,适用于情绪不稳、烦躁易怒等症状。

5.温经散寒:桂枝汤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调理子宫寒冷引起的症状,适用于经期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适应症桂枝汤适用于以下病症:•风寒感冒:桂枝汤可以解表发汗,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症状。

•肩颈痛:桂枝汤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肩颈痛、风湿痹痛等病症。

•气喘咳嗽:桂枝汤可以温肺通气,适用于气喘、咳嗽等病症。

•情绪不稳:桂枝汤可以舒肝理气,适用于情绪不稳、烦躁易怒等症状。

•经期不调:桂枝汤可以温经散寒,适用于经期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用法用量桂枝汤的用法用量如下:•内服:每次15-30g,煎服。

•适量加入水中煎煮,煮沸10-15分钟即可。

注意事项桂枝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2.孩童、年老体虚者慎用。

3.忌与酒类同服。

4.忌与辛辣刺激性食物同食。

总结桂枝汤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其功能主治涵盖了解表发汗、行瘀通络、缓解气喘、舒肝理气、温经散寒等多个方面。

适用于风寒感冒、肩颈痛、气喘咳嗽、情绪不稳、经期不调等病症。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掌握用法用量,同时需要注意禁忌和注意事项。

散寒解表的名方——桂枝汤!

散寒解表的名方——桂枝汤!

散寒解表的名方——桂枝汤!“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数九歌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从冬至开始,我们便进入了数九寒天,天气越冷,我们人体受寒的几率就越大,那我们今天就来谈谈散寒解表的桂枝汤!桂枝汤为《伤寒论》的第一方,由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组成,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

桂枝汤比较适合受寒后怕风、怕冷、身体出虚汗这样的感冒,中医称之为“表虚证”,这是外邪来袭,身体正气不足,想要反抗,却力量不足的表现。

如果是发热却不出汗的感冒,则不适合用桂枝汤。

配伍特点桂枝辛温,辛能散邪,温从阳而扶卫,故为君药。

芍药酸寒,酸能敛汗,寒走阴而益营。

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散中寓敛汗之意;芍药臣桂枝,是于固表中有微汗之道焉。

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肌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营里。

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矣。

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借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为和也。

桂枝汤原方桂枝3两,白芍3两,炙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枚。

罗大伦博士对原方进行了改进,一般习惯用这样的量:桂枝30克、白芍30克、炙甘草20克、生姜5片,大枣7枚掰开。

用法“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以上是张仲景写的原文,那我们就此段给大家划几个重点。

不必尽剂喝汤药时都是要一饮而尽吗?并不是的。

这个桂枝汤的喝法就是一点一点的喝,试探着喝,先喝一小部分,看看是否出汗,如果没有出汗,则再喝剩下的一小部分,喝到微微发汗了,就代表气血运行通畅了,一旦气血通畅,意味着这就是见效的药量了,后面的药,就不必再服用了,张仲景说的是“不必尽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我们上课。我们上一次课主要讲了太阳中风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法用方。太阳中风证主要是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的证候。它的临床表现,我们归纳第2条、第12条的内容,它有发热、汗出、恶风寒、脉浮缓、鼻鸣、干呕等等。既然是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所以我们在治疗上就用桂枝汤,解肌袪风,调和营卫。
这些服药以后的护理方法,都是我们中医临床上应当学习和掌握的。桂枝汤除了可以治疗太阳中风证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适应证,我们在这里提出了桂枝汤的“适应证”这个概念,我们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时候,后世的医家经常说某某汤证,比方说小青龙汤证,真武汤证,小青龙汤证就是指的外有表寒,内有水饮,外寒和内里的水饮相合,水寒射肺引起的以咳喘为主要证候的这样一组临床表现,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小青龙汤证,也可以经叫做外寒内饮证。这样的话,这个方子和它的适应证之间,就能够相对应。我们刘渡舟老师把这种情况叫做方证相对。可是有些方子它的适应证比较广泛,比方说桂枝汤,它除了可以治疗太阳中风证之外,它还比较广泛地适应治疗其它一些证候,我们就提出了某个汤(方)的“适应证”这个概念,也就是说某某汤的适应证,和某某汤证。这两个词汇相比较,某某汤证比较局限,某某汤的适应证比较广泛。因为桂枝汤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不仅当代临床是如此,《伤寒论》也是如此。我们在这里讲到了太阳中风证的主治汤剂是桂枝汤,顺便就把《伤寒论》中在太阳病上、中、下三篇的关于桂枝汤的其它适应证也列出来。
在上一节课讲到了桂枝汤的药物组成,讲到了桂枝汤的方义,也讲了服桂枝汤以后在护理上的具体要求。桂枝汤这张方子,养正力大,发汗力弱,如果我们要想用它达到发汗的效果,一定要配合喝热稀粥,而且要盖被子保温。太阳病主要是表证,我们学太阳病的治疗,主要要学习汗法。因此发汗的方法,发汗的要求,我们就必须应该掌握。在这个问题上,第12条桂枝汤方后的那段注文,是非常重要的。12条要求:发汗的时候,要“遍身蛰蛰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我们把这句话和“辨可发汗病脉并治篇”中的“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挚挚然一时间许”这句话结合起来看,对发汗的要求,主要有这么三点:第一点,汗出要周遍,发汗的时候要使手脚都见到汗;第二点,要出小汗,出微汗,也就是我们书上所说的“挚挚微似有汗者益佳”,千万不要汗出淋漓不止,因为出汗太多,不是伤阴就是损阳。因为阴阳两伤之后,用中药解表,它是靠正气来发挥作用的,如果是发汗太多,阴阳两伤,正气先虚,就没有能力来发汗解表。所以《伤寒论》原文中说“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这是第二个要求,要发小汗,发微汗。第三个要求是,要持续出一段汗,那么要持续多长时间,就是温覆令一时许,盖被子保温大体保持两个小时,就是一个时辰的样子。
他把这个病(情)讲完之后,我们有的同学说,这是典型的太阳伤寒表实证,因为什么呢?昨天晚上起病之初,先有的寒战,直打哆嗦,后有的发热,而且在寒战发热之后,身上一点儿汗也没有,一直吃了两片退烧药,稍稍出了点汗,这是个太阳寒证,到现在他还有头痛,他还有全身的疼痛。另外一部分同学说,你今天早上怎么来的?小伙子说,我挤公共汽车来的,那你出汗了没有?他说我早上喝热粥的时候出了点汗,这一挤公共汽车又出汗了,现在身上又没汗了。这一拔同学说,你看看,他现在有头痛,有发烧,有汗出,是太阳中风证。这两组同学就争持不休。
这个病人就说了,大夫,我慢性结肠炎,大概有二十年的历史了,伸出舌头来看看,舌上很干。你口干吗,口干;经常拉肚子吗?经常拉肚子;一摸脉,脉沉弦,那你心情好吗?大夫,我心情不好,经常高兴不起来,这不有肝郁吗,好,柴胡桂枝干姜汤,第二个学生也给开柴胡桂枝干姜汤,因为他有三个主证呀。
好,这个病人一看,中间这个病人看完了,马上说,大夫,我糖尿病,口渴吗?渴。大便怎么样?稍吃点凉的就拉肚子,唉,陴阳虚,这个症状又有了,心情怎么样?不高兴,说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我这一辈子就要陪着这个药进棺材了,我怎么能高兴起来。好,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什么?三个主证全有了,口渴、便溏、肝气不舒,所以老师有时候就是这样对着症状,或者有时候就对着病机这么用方,疗效好,看病也快。
有一天,我在门诊,来了一个小伙子感冒发烧看病,正好我带的同学呢,都是我们本科班二年级正在学《伤寒论》的同学。这个小伙子说,昨天晚上下雨,我从单位回家的时候也没有带雨衣,就淋湿了,我想我身体挺壮的,不怕雨淋吧。没想到回到家里就自己洗了洗就开始睡觉了。睡到半夜的样子,全身冷啊,冷得直打哆嗦,然后打喷嚏,鼻流清鼻涕,身上痛,头痛,随后就发烧,一试表(体温)39.5°,这已经是后半夜了,自己从抽屉找了一片解热镇痛药,他也没说清楚是什么药,反正是解热的退烧的西药,吃了一片也没有出汗,又吃了一片,出了一些汗。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头还是痛,身上还是痛,活动活动,喝了一些热粥,身上还是出了一些汗,但是体温呢,38°左右,一上班就到你们这儿来了。
争持不下的时候,我这个时候突然想到了第13条,张仲景说,“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那么这个小伙子呢,有没有头痛呢?有;有没有发烧呢?有;有没有汗出呢?稍稍动一动有汗出;有没有怕冷呢?他现在还是在怕冷。
正好符合第13条的这个症状嘛,所以我突然觉得第13条是不必要去辨具体是中风还是伤寒。
你说这个小伙子,你给他辨成中风证吗?他起病之初确实先有寒战,而以后见到发热,一点汗都没有,头痛,全身疼痛,就是个比较典型的太阳伤寒证候。可是,现在呢,他吃了西药退烧药以后,你再说他是典型的太阳伤寒表实证,那就不大合适了。因为他一活动就有汗出,可是你要诊断是太阳中风证吗?他起病又不是典型的太阳中风,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就适合第13条的这种状况,就是对症状用方。凡是太阳病,不管经过治疗还是没有经过治疗,不管原来是中风还是伤寒,只要现在症状见到了头痛,发热,汗出,怕冷的,见到这四个症状,你对着这个症状用桂枝汤就可以了。这不是对第12条太阳中风证的重复,而实际上是扩大了桂枝汤的适应范围。它和第12条一样吗?不一样。第12条就是典型的太阳病的中风证,用桂枝汤,那是桂枝汤的适应证之一。而第13条,它扩大了桂枝汤的使用范围。不管这个病原来是中风还是伤寒,经过治疗还是没有经过治疗,现在不大好确诊是中风还是伤寒,只要对着这四个症状,头痛,发热,汗出,怕冷,你就用桂枝汤。这叫“抓主证,对证用方”。我写的不是证候的证而是症状的证。第12条太阳中风,那是既辨病又辨证。第13条只是说太阳病,辨病了没有辨证,你对头这四个症状用方就可以了。
这个思路是从哪儿来的呀,从我们的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第13条来。它是太阳病,重点是他辨病了,只要对着这四个症状,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不管原来是中风还是伤寒,不管经过治疗还是没有经过治疗,只要有这四个症状,对上症状,用桂枝汤就行了,不必要一定是太阳中风。
这个事情过去好些年,那个中毒最重的、昏迷时间最长的、在火灾中心的那位小伙子,几乎每年的春节,都还来北京看刘老师,说刘老是他的再生父母。我们老师在世的时候,有时候半天能看六七十个病人,老师怎么看啊,他经验多了,实际上不怎么辨病,也不怎么辨证,就对着症状来治疗,这是经验的积累。他有三个学生给他抄方,这儿一个学生摆着一个凳子,一个病人来了,说大夫我乙肝,大三阳。老师说,你口渴吗?渴。大便怎么样?经常稀,吃得不合适就经常稀,那么肝区痛吗?有时候痛,有时候不痛。老师说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个学生就给他开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什么?因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它的适应证是肝胆有热,脾阳虚衰,津液不足,所以他抓住口渴,便溏,这不是脾阳不足吗,然后再抓个肝胆有湿热未尽,好,柴胡桂枝干姜汤。那么这个学生就在那儿开方了。你看,几句对话用得了一分钟吗?
七十年代初,我们有些老师在河北少的东北部的一个城市,给当地的西医学习中医班来办班。当地有个工厂发生了火灾,火灾在燃的、还有这个工厂的工人,有60多个人,吸入了这种有毒的物质,出现了中毒的症状,这种有毒的物质很厉害,出现了呼吸道的、出现了肺水肿、呼吸道粘膜的水肿,出现食道粘膜、胃粘膜的水肿,发烧,严重的病人昏迷,胸闷、胸痛、憋气。北京协和医院,天津大的医院,还有唐山地区的医院,那些西医大夫,都到那儿去集中抢救。在抢救的过程中,他们非常清楚,这是什么毒物引起的中毒。但是这种毒物没有特效解毒药,只好对证治疗,呼吸困难的就给氧,呕吐不能吃饭的那就输液。只能对证治疗,治疗了二三天,所有的病人发热不退,胸闷、胸痛、憋气不缓解。
桂枝汤的第一个适应证,太阳中风证,我们刚才已经说过了,第2条、第12条,还有第95条,我们一会儿再提。
桂枝汤的第二个适应证就是指,凡是太阳病,不管是已经治疗过,还是没有治疗过,只要是见到了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的,你就统统的用桂枝汤。那么大家说了,这些症状不就是太阳中风证吗?我们看13条,描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证候,打开讲义的第16页,原文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一般在解释这一条的时候是说,张仲景又重新补充了太阳中风证的临床表现,强调了太阳中风证应当用桂枝汤来治疗。每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总在想一个问题,想一个什么问题呢?张仲景那个时候写书所用的工具,是竹板、木板,他写书所用的工具,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方便,所以他常常惜墨如金,用的文字是越简练越好,那么第12条刚刚写完了,太阳中风证主治用桂枝汤,第13条再重复一个太阳中风证,他会这样做吗?我就常常这样想。
后来他们听说,北京中医学院有中医的老师在这里给西学中班讲课,就开了一辆非常破的吉普车去找我们去了。路上就说,我们这次工厂失火,是一种什么什么毒物,很长的化学名字。中毒,你们中医书上有没有记载,这种毒用什么中药来解毒。这个名字我哪里听说过呀,书目哪里有这种记载呀,我心想,这怎么办?给他们喝点甘草水?给他们喝点绿豆汤?我心想,这还不让人家西医抢救的专家们笑话:原来你们中医大夫,就用这种方法来解毒啊?我们刘渡舟老师坐在旁边一言不发。到那里之后,因为这个工厂是一个保密工厂,所以它的病人都没有向远处医院转,也许来不及转,搭了个大大的棚子,几个棚子,几乎所有的病人就在当地抢救。我们看了三、四个病人以后,症状都是一样的。然后刘老师在我耳边说了两句话,“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师不就是提示用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合起来治疗吗?那么我马上就开方:柴胡2000克,为什么呀,60个病人,2000克并不多吧,黄芩1000克,底下就是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的合方。拿什么来锅煮药?拿大铁锅,民工做饭的大铁锅。煮完了之后,那些家属不是都在那儿吗,清醒的人都拿大碗灌;不清醒的人,就拿大的注射器往胃管里灌。轻的病人,当天呕吐停止了,发烧退了;那个昏迷最重的病人,第四天早晨清醒了,给我印象极其深刻。那个小伙子他就在火灾的中心,所以他中毒最厉害。这批病人,就这么干净利索的抢救完了之后,那个西医的负责人问我说,你们中医看病是有咒语啊,还是有口诀呀?听了他这句话之后,我就觉得他有点不大怀好意。我说您说得是什么意思?他说那天开方的时候,那个刘老师在你耳边口中念念有词,你们也没有进行更多的商量,你就把药写下来了,他口里念得什么呀?啊哈!他念得是《伤寒论》。他说你能不能给我再念两遍?我说,好。“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他说,你给我写下来,我就给他写下来。他说,这怎么能够体现这两个方子能够治疗这种化学毒物的中毒呢?这说,这是不能,因为你们的病人都有这些症状,都有发热、呕吐,他说是;都有胸脘的疼痛而且有压痛,他说是;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而且我们都看了他们的舌苔是黄厚而腻的,舌质是红的,所以这是个痰热阻滞胸中,阻滞胸脘。那你们中医老说我们西医大夫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证治疗,你看你不也是对着几个症状吗?我说是啊,我们中医有时候也是对证治疗,所以我们不要笑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时候我们实在辨病困难,辨证候困难的时候,你就抓主证用方就可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