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
《大道之行也》优质课教案
《大道之行也》优质课教案《大道之行也》优质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 掌握相关文言词语,翻译并背诵课文2. 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 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二、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全文大意,积累词语2. 领会文章的内涵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齐背《桃花源记》文中的桃花生活是历代文人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但早在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关于人类美好生活的构想,我们的先哲们把这种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种社会是怎样的。
2.作品与背景简介3.出示学习目标(二)新课学习1.检查预习情况(重点字词的注音与解释)2.听录音,注意难读字3.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4.围绕以下问题小声读课文: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大同”?什么是“大道之行也”?5.自读课文,对课文的字词句进行解释6.学生翻译全文7.齐读课文,思考:(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3)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怎样?8.分析文章的结构9.学生齐读课文,背诵课文(三)拓展练习1、发挥你的想像,把大同社会的场景进行形象的描绘。
2、“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3、你如何看待我们政府今天提倡的和谐社会和这个大同社会的关系?(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尽管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的财富(五)课堂练习(字词句释为主,具体内容略)《大道之行也》优质课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与”“亲”“鳏、寡、孤、独、废疾”“分”“恶”“乱”“作”等重要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3、了解孔子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4、培养和提高学生诵读能力及探究意识。
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doc
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1、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2、理解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
2、进一步巩固文言文的翻译。
课时安排:2一、导入天下为公这四个字是孙中山先生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题写得最多的一句话。
它包含着孙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最高理想和最完美的社会构想。
其实,这一句话最早出自于我国一部儒家经典著作《礼记》。
那么这四个字究竟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被孙中山先生奉为一生之理想?今天我们不妨走进这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的典籍,共同寻找答案。
二、题目解说大道什么意思呢?在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是施行的意思。
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社会也叫大同社会。
这篇文章选自《礼记礼运》。
简要介绍《礼记》(多媒体展示)《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
《礼运》,《礼记》中的名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社会特征。
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
(用多媒体打出)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zh),事毕,出游于观(读guān,宫门外两旁的楼台)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古礼)。
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
三、讲解1、读音疏通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古礼丧失、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看文章。
请一位同学们读课文,然后明确下列字的读音:【板书】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
(完整版)《大道之行也》教案
大道之行也渠县第三中学向超●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4.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探究创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已选好的一张科幻VCD、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指导学生诵读;探究性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内化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导语:(学生背《桃花源记》)对美好社会的不懈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其实由陶渊明再上溯千年,我国就有了名字为“大同”(板书)的美好社会构想。
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是不是大同社会?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学习《大道之行也》。
先请学生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
好,读起来——(板书:大道之行也《礼记》)2、关于《礼记》《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
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详案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理解——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认知,树立积极理想。
(二)重点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理解“大同”社会的积极意义,树立积极理想。
(三)教学方法:朗读品析法合作讨论法(四)教学手段:ppt课件(五)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诗句替换白话2、导入新课回顾旧知,我们刚刚学过了《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陶渊明描述了一个理想社会,它有怎样的特征?3、了解《礼记》4、解读课题“大道”是什么意思?“行”是什么意思呢?5、朗读品韵一读,质疑。
二读,体会节奏。
三读,仿读。
四读,听读。
五读,巩固节奏。
六读,强化关键句。
七读,回味。
6、译读知意八读,翻译课文。
7、品读探旨九读,重温内容,思考探究。
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1)什么是“大道”(2)“大道之行”与“大同”社会之间有什么关系?(3)“大同”社会的特征是什么?十读,品读破疑。
十一读,师生共读十二读,反向朗读8、探究交流请同学为大家分享课前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
9、拓展延伸师:“大同”社会在战国时代实现了吗?在中国的鼎盛时期唐朝实现了吗?在今天,我们实现“大同”社会了吗?那么,我们应该为“大同”社会的实现做些什么呢?10、诵读课文十三读,诵读11、巩固练习12、布置作业为实现“大同”社会,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结合社会核心价值观,想想你应该会做出怎样的努力?写下来13、结束语二、教学过程实录【活动一】课前热身师:上课。
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老师这里有几句话,寻求大家的帮助。
请你试着用熟悉的诗句替换。
(读)生:选用诗句,吟诵——齐诵师:谢谢同学们!古文诗句,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
它,言简意丰,优美高雅,滋养着每一个中华学子。
这节课,就请你与老师一同走进文言文的世界,去仰望古之圣贤的远大抱负。
《大道之行也》(优秀教案)
24《大道之行也》(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一导入新课1.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陶渊明《桃花源记》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
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时代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
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
2.《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
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
《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二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词句,翻译课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jǔ)矜寡孤独(guān)男有分(fèn)2.通假字。
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音jǔ)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
音guān)3.重点词语。
男有分: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不独亲其亲:①亲:以……为亲,意动用法;②亲:亲人。
不独子其子:①子:以……为子,意动用法;②子:孩子,儿女;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
用门闩插门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4.成语:鳏寡孤独、夜不闭户三整体感知1.全文可分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
(完整word版)《大道之行也》公开课教案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谢二中韩芝红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 借助注释理解大意;读准字音, 正确断句。
2.归纳、整理重点字词;理解文意, 准确翻译;争取当堂背诵。
3.对比《桃花源记》, 联系当今社会生活, 理解“天下为公”和“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 难点:1.重点:理解文意, 归纳、积累文言重点字词;背诵课文。
2.难点:抓住“天下为公”, 领会、理解“大同社会”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1.朗读与背诵。
联系现实生活, 有感情地朗读, 以读促解;文章简短, 力争当堂背诵。
2.合作探究。
把课堂学习任务分层次梳理, 学生合作探究, 生生互动;教师点拨, 师生互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恰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先学后教。
课堂学习以生生互动为主,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学习问题, 对学生解决不了的, 集中归纳, 点拨指导。
4.课堂训练。
以适量、有效为原则, 进行当堂训练, 通过训练, 查缺补漏, 反馈教学效果。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根据课下注释, 熟读课文, 初步理解文意;标出自己有疑难的地方。
2.依据预习情况, 提出自己的问题, 包括字词理解, 文意理解;完成背诵。
3.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Ⅰ【辅助环节】(5分钟)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2分钟)同学们,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先生有一个著名的“天下为公”的题词, 这一社会理念是从哪儿来的呢?我们刚刚学过《桃花源记》, 桃花源里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 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富足、文明的美好社会中, 人们安居乐业, 和睦相处, 诚信相待。
那只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其实早在在两千多年前, 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孔子就给出了答案, 他称之为“大同”社会。
那么, 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一种社会呢?今天, 我们就走进《大道之行也》, 共同找一找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吧。
《大道之行也》优秀教案(精选)
网络资源收集与筛选
收集优质网络资源
利用搜索引擎和学术数据库等工具,收集与《大道之行也》相关的 优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名家解读、背景资料等。
筛选合适资源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筛选合适的网络资源,确保资源的权威 性和准确性,避免误导学生。
整合网络资源
将收集到的网络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和学 生随时查阅和使用。
THANKS
感谢观看
02 03
文章内容
文章阐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构想,包括任人唯贤、天下为公、诚信 和谐、安居乐业、友好相处、社会稳定等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 念、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
语言特色
文章语言简练、意蕴丰富,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读起 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 一些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阅读
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学生能力水平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 能力和理解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 加强对于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 的掌握和运用。
学生兴趣与需求
学生对于古代文化和社会政治等方 面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希望 通过学习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实物展示
通过展示相关实物或模型,帮助学生 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物 和场景。
板书设计
精心设计板书,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 容。
03
教学过程设计
Chapter
导入环节
引用名言导入
通过引用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名言 ,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引出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对文章中的重点语句进行深入解 读,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及在文 中的作用。
2019年大道之行也教案精品教育.doc
备注
教学流程
教学过 程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 有相似的地方? 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 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中 “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 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 世纪的中国 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 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 主。 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学法指导
备注
作业设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配套练习
计
板书设 计
根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大道之行也 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人人都能 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总括全文,折射现实
课后反 思
教学过 程
教学流程
学法指导
备注
作业设 计
板书设 计
guān 疾者(“矜”通“ 鳏 ”,指老而无妻的人。)
4.全班齐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 1、根据课下注解翻译课文。 2、划出自己不能解释的字词。 3、课堂交流翻译的情况。 五、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 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理想 的? (1)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 谓大同。 六、探究性思维训练 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__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探究创新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
(板书文题)二、简介作者及背景参照课本178页。
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
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亲)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是故谋闭而不兴(奸邪之心。
闭:闭塞,这里作杜绝)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
用门闩插门)3、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ān)”,指老而无妻的人。
)4、教师具体指导朗读。
5、全班齐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1、根据课下注解翻译课文。
2、划出自己不能解释的字词。
3、小组讨论解决。
4、课堂交流翻译的情况。
5、同位交流检查翻译的情况五、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大道之行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大道之行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并不是他第一个提出,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
二、简介《礼记》、题解《礼记》:P177注解①再结合《论语》简介孔子。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
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亲)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是故谋闭而不兴(奸邪之心。
闭:闭塞,这里作杜绝)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
用门闩插门)3.注意以下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 ān”,指老而无妻的人。
)4.全班齐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1.根据课下注解翻译课文。
2.划出自己不能解释的字词。
3.小组讨论解决。
4.课堂交流翻译的情况。
五、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用一个成语是“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疏通文意,背诵 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疏 通大意,并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 领悟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 价值观 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1.正确、流利朗读全文,提高朗读能力。2.理
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大同社会的含义。
法 探 生 究 研 际 身 自 思 真 认 神 精 标 新 会 领 刻 深 论 理 育 教 的 关 有 习 学 复 反 我 , 来 以 革 改 程 课 施 实 从
难点: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体会作者的大同思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法 探 生 究 研 际 身 自 思 真 认 神 精 标 新 会 领 刻 深 论 理 育 教 的 关 有 习 学 复 反 我 , 来 以 革 改 程 课 施 实 从
一、 目标导向,自主学习
同学们,晋朝的陶渊明在先前所学的课文 学 生 自 主 读 《桃花源记》中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理想社会的 课 文 , 并 批 生活图景。 大家还记得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注 不 会 读 的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字 , 结 合 课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 后 的 注 释 批 然自乐。”
注拼音和字
我们看了桃花源记中的安乐生活,你最强烈的感受 义 是什么呢?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 理想社会的画卷。 今天, 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 《大 道之行也》。
学生通过小
听录音,批注课文中的生难字。结合课件齐 组 合 作 划 出 读词语。
课文的朗读 节奏,然后 二、 问题导思,互助答疑 1.问题引入 齐读课文, 小组赛读。
问题 1:读通了课文后,文言文的朗读还必须注意朗读 小组讨论, 的节奏,请同学们互相讨论,用铅笔试着划出 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言文 课文的朗读节奏。
大道之行也教案
大道之行也教案教案主题:大道之行也教案目标:1.了解“大道之行也”的涵义;2.通过分析典故,帮助学生理解“大道之行也”的道理;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大道之行也”。
教学准备:1.典故:《道德经》中的“大道之行”;2.教学素材: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等;3.教学工具:PPT、黑板、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用与主题相关的名人名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并让学生思考这句话的意义。
二、讲解典故(15分钟)1.通过PPT或黑板展示典故的相关信息,包括《道德经》中关于“大道之行”的内容。
2.分析《道德经》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也公”的深刻道理,讲解“天下为公”的涵义。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以小组形式讨论:“大道之行也”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具有现实意义?2.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大道之行也”的原则。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大道之行也”的重要性。
2.分析案例中涉及的道德问题,让学生讨论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五、活动设计(15分钟)1.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一些与“大道之行也”相关的任务。
2.活动可以包括:制作宣传海报,写一篇关于“大道之行也”的小论文等。
六、总结与展望(10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
2.展望下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贯彻“大道之行也”的原则。
教学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献和书籍,加深对“大道之行也”的理解;2.组织学生进行社区服务活动,让他们亲身体会“大道之行也”的意义;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大道之行也”的原则,例如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大道之行也”的含义,并通过分析典故和案例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道理的重要性。
在活动设计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增强他们对道德问题的敏感性。
《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德育目标《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全班同学齐背《桃花源记》……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一下。
(板书文题)二、朗读课文,粗知文意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
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
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音jǔ)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
音guān)男有分(fèn 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
用门闩插门)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3、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具体指导朗读。
⑴提问: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学生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社会的和谐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过程
简单介绍课题
读中感觉到哪里引起了你的思考?能不能说说你的理解。
(同学们谈自己的看法)
老师总结:这篇文章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大同社会的画卷,在这里人们安居乐业、人人平等、互敬互爱、亲如一家。
那么怎样实施“大道”,构建“大同”社会呢?依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
“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这是构建大同社会的根本条件,大家来齐读一遍。
构建“大同”社会具体的说要做到哪几个方面呢?
(1)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
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这些是构
建大同社会的基本条件。
大家来读一遍。
做到了这些才会“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
?檀弓》的一段
用课件展示孙中山的题字“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这四个字是孙中山先生最喜欢的一句
话,也是他题写得最多的一句话。
它包含着孙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最高理想和最完美的社会构想。
现如今我们也提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也是对大同社会的一种追求。
用多媒体打出下列问题,请同学们进行探究: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请你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板书设计
根本条件: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人人都能得到社会关大道之行也基本条件: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大同社会图景
作业或预习
背诵并默写课文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