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小儿贫血概述
小儿贫血课件
青春期前后发育也快 如饮食中无足够的铁 供应,即可发生缺铁性贫血。
女孩在月经来后,由于月经的损失,缺铁问 题可更严重
小儿贫血
16
• 摄入不足
牛乳、米、面粉等人工喂养的婴儿 习惯不良或营养不良的年长儿
小儿贫血
17
• 吸收障碍
消化系统的疾病如长期慢性腹泻、脂肪痢 、
。 食物搭配不当
小儿贫血
18
•丢失过多
• 长期慢性失血、鲜牛奶过敏、消化性溃 疡、钩虫病、多发性肠息肉、梅克尔憩 室炎
• 急性失血见于外伤、鼻出血
小儿贫血
19
4、临床表现
• 一般表现
• 皮肤、粘膜、精神状态、生长发育
• 造血器官表现
• 髓外造血:肝脾肿大(年龄越小,病程越久,贫血越重,肝 脾肿大越明显)
• 其他系统表现
小儿贫血
6
小儿血液的特点
• 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胎儿期组织处于缺氧状态,红细胞数及 血红蛋白量较高,至2~3个月时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 贫血”。3个月以后,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缓慢增加,12岁 达成年人水平。
小儿贫血
7
• 白细胞数与分类: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相等有两次时间交 叉,分别是在生后4~6天,和在4~6岁,7岁以后和成年人 相似。
常见疾病
——
巨幼细胞贫血 再障,失血性 贫血 慢性感染,肾 脏疾病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小儿贫血
11
常见贫血的护理
• 一、缺铁性贫血
•
1、疾病简介
•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
型。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常见
于6个月到2岁的小儿。
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重点第八章第二节
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2.小儿贫血概述(1)小儿贫血诊断标准掌握(2)小儿贫血的分类贫血的分类定义: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标准:新生儿<145g/L1~4月<90g/L4~6月<100g/L6月~6岁<110g/L6岁~14岁<120g/L人分为369等贫血分类病因分类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血)红细胞丢失过多病因分类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1)造血因子缺乏:如缺铁导致的缺铁性贫血、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等。
(2)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3)其他:感染性、炎症性及癌症性贫血、慢性肾脏病所致的贫血等。
2.溶血性贫血:可由红细胞内在异常因素或红细胞外在因素引起。
①红细胞内在异常:红细胞膜结构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棘状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等;红细胞酶缺乏,如G-6-PD缺乏等;血红蛋白合成或结构异常,如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等。
②红细胞外在因素:免疫因素即体存在破坏红细胞的抗体,如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药物所致的免疫性溶血等。
非免疫因素如感染、理化因素、毒素、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3.红细胞丢失过多所致贫血。
胚胎造血首先出现在A.肝脏B.胸腺C.卵黄囊D.骨髓E.淋巴结【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胚胎第3周开始出现卵黄囊造血。
6个月~6岁小儿Hb值的低限是A.90g/LB.100g/LC.110g/LD.120g/LE.130g/L【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贫血标准:6月~6岁<110g/L。
患儿,1岁。
以面色苍白、纳差、乏力一个月入院。
查体:心率138次/分,心尖区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血象:Hb50g/L,RBC2.54×1012/L,血涂片红细胞以小细胞为主,中心浅染区扩大。
应诊断为A.生理性贫血B.轻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中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D.重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E.极重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重度贫血<60g/L,极重度贫血<30g/L题干“Hb50g/L”所以为重度贫血。
《儿科学》小儿贫血概述
小儿贫血概述一、贫血定义和分度在贫血的概述这一节中,血红蛋白的低限及贫血的四度分级连续多年考到,而且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考题,因此大家应引起充分注意。
(一)贫血的定义贫血是指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Hb 值的低限6个月~6岁为ll0g/L,6~14岁为l20g/L,低于此值称为贫血。
我国小儿血液学会议暂定:新生儿Hb<145g/L.1~4个月Hb<90g/L。
4~6个月<100g/L者为贫血。
【助理2002】106~14岁儿童贫血的血红蛋白值的低限是(2002)D 120g/L(二)贫血分度根据外周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可将贫血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Hb为~90g/L属轻度,~60g/L为中度,~30g/L为重度,<30g/L为极重度。
(24~25题共用备选答案)(2006)A.Hb>120g/LB.Hb~90g/LC.Hb~60g/LD.Hb~30g/LE.Hb<30g/L【助理2006-2-130】24.小儿中度贫血的诊断指标是C【助理2006-2-131】25.小儿极重度贫血的诊断指标是E(32~33题共用备选答案)(2004)A.Hb>120g/LB.Hb<120g/LC.Hb<90g/LD.Hb<60g/LE.Hb<30g/L32.6岁小儿中度贫血的诊断指标是 D33.8岁小儿极重度贫血的诊断指标是E解析: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数可分为四度:①血红蛋白(Hb)从正常下限~90g/L者为轻度;②~60g/L者为中度;③~30g/L者为重度;④<30g/L者为极重度。
(12~13共用备选答案)(2004)A Hb>120g/LB Hb<120g/LC Hb90<g/LD Hb<60g/LE Hb<300g/L【助理2004-2-130】12 6岁小儿轻度贫血的诊断指标是 B解析:6~14岁Hb为120g/L,Hb<120g/L为轻度贫血,Hb<90g/L为中度。
第2节 小儿贫血概述.ppt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贫血的细胞形态分类
正常值 大细胞 正细胞/正色素
MCV(fl) MCH(pg) MCHC(%)
80~94
28~32
32~38
>94 80~94
>32 28~32
32~38 32~38
小细胞
<80
<28
32~28
小细胞低色素
<80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 造血物质缺乏
• 缺铁性贫血 • 巨幼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叶酸缺乏) • 维生素B6缺乏性贫血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贫血的形学分类• 红细胞指数概念
– MCV
• 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 MCH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 MCHC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concertration)
–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 造血物质缺乏 – 骨髓浸润
• 白血病 • 淋巴瘤 • 神经母细胞瘤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 造血物质缺乏 – 骨髓浸润 – 感染性疾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贫血
儿科学小儿贫血
通过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等的食物或补充剂来纠正缺陷。
2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来促进红细胞生成或抑制破坏过程。
3
手术干预
某些贫血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骨髓移植。
预防方法
•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丰富的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 • 儿童接种疫苗,预防感染引起的贫血。 • 避免药物滥用和滥用。
结论
通过了解贫血的定义、类型、症状、潜在原因、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儿童贫 血问题,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健康。
儿科学小儿贫血
贫血定义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在小儿中尤其常见,它是指体内缺乏足够的红 细胞或血红蛋白,从而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常见类型和症状
缺铁性贫血
最常见的贫血类型,症状包 括疲劳、头晕和苍白的皮肤。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变形不正常,出现呼 吸困难、心悸和运动耐力下 降。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加速,引起黄疸、 肝脾肿大和贫血。
潜在的原因
1 饮食不均衡
缺乏富含铁、维生素B12等的食物。
3 疾病和感染
某些型可由基因突变引起。
4 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影响血液制造或损害红细胞。
如何进行诊断
诊断贫血通常包括血液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量和红细胞形态 评估。
治疗方法
1
营养补充
儿科学教材小儿贫血
2
补充营养剂
通过口服药物或注射补充必要的营养素。
3
处理潜在的慢性疾病
针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进行相应的治疗,并加强监测。
预防小儿贫血的措施
营养均衡
给儿童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富含铁和其他营养素的食物。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及早发现贫血症状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室内外活动
鼓励儿童参与户外活动,增加阳光曝晒,帮助维生素D的吸收。
小儿贫血的误区和注意事项
1
不要过度补充铁剂
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检查结果进行适当的铁剂补充。
2
关注贫血的潜在原因
确保排除贫血的潜在病因,如肝脏疾病或骨髓问题。
3
定期复查和检测
监测贫血的进展并调整治疗计划。
患有慢性疾病,如肾脏疾病
营养素可能导致贫血。
传有关。
或免疫疾病,可能增加患贫
血的风险。
小儿贫血的诊断方法
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查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质量来确定是否
患有贫血。
血红蛋白检测
血红蛋白水平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骨髓穿刺检查
通过检查骨髓中的细胞和组织来确定贫血类型
和原因。
小儿贫血的治疗方法
1
改变饮食习惯
小儿贫血的类型
缺铁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由
是由于红细胞过早破坏引
是因为儿童体内红细胞的
于饮食中缺乏足够的铁元
起的,可能与遗传因素或
生产不,导致红细胞过
素引起。
某些疾病有关。
度增大或发育异常。
小儿贫血的原因
饮食不均衡
遗传因素
慢性疾病
小儿贫血的概念
小儿贫血的概念小儿贫血是指儿童在正常生理范围内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或者红细胞体积的异常下降。
因此,血液输送氧气的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儿童出现疲劳、头晕、食欲不佳等症状。
小儿贫血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发病率。
小儿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缺铁,也就是缺乏体内必需的铁元素。
缺铁可以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相对减少,而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含量也会受到影响。
缺铁是造成小儿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其他原因包括遗传性疾病、慢性疾病、营养不良、感染等。
儿童贫血的常见症状包括疲劳、乏力、淡白、头晕、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等。
在慢性缺铁性贫血的病例中,儿童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除了症状体现在身体上,儿童贫血也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诊断小儿贫血的方法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和铁指标检测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确定儿童贫血的原因是缺铁性贫血还是其他类型的贫血,也可以了解贫血的严重程度。
治疗小儿贫血的方法主要通过补充铁元素来纠正缺铁状态。
补充铁元素通常采用口服铁剂,需要持续几个月或更长时间。
在补充铁剂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通过合理的饮食来增加铁的摄入量。
一些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包括红肉、蛋、鱼、豆类、绿叶蔬菜等。
如果病因是其他方面的话,需要对症治疗或者是其他相对应措施。
预防小儿贫血需要从生活习惯和饮食上入手。
儿童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营养,提供足够的铁元素,避免过多的饮食限制。
母乳喂养是婴儿期最好的喂养方式,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根据他们的生长发育需要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以支持他们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总的来说,小儿贫血是一种常见病,主要原因是缺乏体内的铁元素。
及早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预防小儿贫血也需要重视,尤其是在饮食上提供足够的铁元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减少贫血的发生。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血液
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婴儿和儿童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随年龄不同而有差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血红蛋白的低限值在6个月~6岁者为110g/L,6~14岁为120g/L,,海拔每升高1000米,血红蛋白上升4%;低于此值者为贫血。
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生理性贫血等因素,血红蛋白值变化较大,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我国小儿血液学组(1989年)暂定:血红蛋白在新生儿期<145g/L.,1—4月时<90g/L,4~6个月时<100g/L者为贫血。
[贫血的分类](一)贫血程度分类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数可分为四度:①血红蛋白(Hb)从正常下限~90g/L者为轻度;②~60g/L者为中度;③~30g/L者为重度;④<30g/L者为极重度。
新生儿Hb为144~120g/L者为轻度,~90g/L者为中度,~60g/L者为重度,<60g/L者为极重度。
(二)病因分类根据造成贫血的原因将其分为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溶血性和失血性三类。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1)造血物质缺乏:如缺铁性贫血(铁缺乏)、巨幼细胞贫血(维生素Bi2、叶酸缺乏)、维生素B6缺乏性贫血、铜缺乏、维生素C缺乏、蛋白质缺乏等。
(2)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3)其他:感染性及炎症性贫血,慢性肾病所致贫血,铅中毒,癌症性贫血等。
2.溶血性贫血可由红细胞内在异常或红细胞外在因素引起。
(1)红细胞内在异常:①红细胞膜结构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棘状红细胞增多、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②红细胞酶缺乏: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丙酮酸激酶(PK)缺乏症等;③血红蛋白合成或结构异常:如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等。
(2)红细胞外在因素:①免疫因素:体内存在破坏红细胞的抗体,如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所致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②非免疫因素:如感染、物理化学因素、毒素、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小儿贫血概论》课件
如长期腹泻、慢性感染等,这些疾病 会影响小儿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
注意小儿的饮食卫生
保证食物的新鲜和清洁,避免食物中 毒和感染病菌。
PART 06
小儿贫血的护理与康复
家庭护理
定期监测
家长应定期监测孩子的血红蛋白水平 ,了解贫血状况。
饮食调整
根据贫血原因,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 ,增加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等 营养素的食物。
预防措施
合理喂养,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肝等,以及补充 铁剂。
详细描述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小儿贫血类型,主要原因是铁摄入 不足或丢失过多,如长期腹泻、消化道畸形等导致铁吸收 不良,或者慢性失血等。
治疗方法
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
巨幼细胞性贫血
总结词
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 的贫血。
控制饮食中的盐和糖
过多的盐和糖会影响小儿的食欲和营养吸收 。
补充营养素
补充铁剂
对于缺铁性贫血的小儿,医生可能会建 议补充铁剂,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VS
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
对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小儿,医生可能会 建议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
其他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体检
避免长期慢性疾病
家长应定期带小儿进行体检,以便及 时发现贫血和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减少辐射暴露。
PART 03
小儿贫血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浓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初步 判断是否存在贫血及贫血的严重
程度。
网织红细胞计数
了解骨髓造血功能,判断贫血是否 为骨髓增生障碍所致。
铁代谢检查
儿童贫血概述
输血时观察与护理
①输血前认真检验血型及交叉配血 ②输血过程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 ③以输入新鲜浓缩红细胞为宜, 每次2~3ml/kg。贫血 愈重, 一次输血量应愈小, 速度应愈慢 ④密切观察输血过程
45
护理措施
(五)健康指导 1.适度活动 注意休息 2.指导用药 注意副作用 3.加强护理 预防感染 4.关心患儿 重视心理疏导 5.贫血预防宣教
67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三)神经、精神症状
2.重症: 不规则震颤(手、唇、舌)
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
踝阵挛阳性,浅反射消失
68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四)消化系统症状 出现较早, 表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
舌炎、舌下溃疡等 。 (五)其他 重症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易发生感染和出血。
69
护理评估
26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3.非造血系统表现 (4)其他
✓合并感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指甲薄脆不光滑
✓甚至反甲(舟状指)
27
护理评估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 血红蛋白量较红细胞数减少更明显 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 以小细胞为多, 中央淡染区扩 大。
28
护理评估
(三)辅助检查 2.骨髓象 涂片可见幼红细胞增生活跃, 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各期红细胞均较小, 骨髓可染铁明显减少。
36
护理措施
(一)增加铁的摄入量 2. 按医嘱应用铁剂 (2)注射铁剂 (慎用)
制剂: 右旋糖酐铁: im、iv
37
注意事项
精确计算剂量。 分次深部肌注、不同针头、更换部位。 注射右旋糖酐铁 首次注射 应观察1h,面色潮红、头痛、关节痛、荨麻
儿科学——小儿贫血
病因 先天储备不足或丢失 铁摄入不足 生长发育快 铁吸收障碍 铁丢失过多 长期慢性失血 鲜牛奶喂养
小儿贫血
46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缺铁对各系统的影响* 血液: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ID(铁缺乏期) IDE(红细胞生成缺铁期) IDA(缺铁性贫血期) 其他 肌红蛋白/酶/皮肤黏膜
造血干细胞
小儿贫血
7
小儿贫血
8
祖细胞
细胞因子 G-CSF
产物
粒单集落形成单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 子 TPO 血小板生成素 EPO 促红细胞生成素
小儿贫血
中性粒细胞
巨核系集落形成单 位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血小板
红细胞
9
小儿贫血
10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
出生时和生后: 12 RBC 5-7x10 /L, Hb 150-220g/L 生后1周-3月(生理性贫血期) RBC 3x1012/L, Hb100g/L 婴幼儿期(3月-1岁) 12 RBC 4x10 /L, Hb 110g/L
小儿贫血
19
贫血分度 RBC
×1012/L
Hb ( g/L)
新生儿 Hb(g/L)
145-120
120-90 90-60 <60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4-3
3-2 2-1 <1
110(120)-90
90-30 60-30 <30
小儿贫血
20
病因分类
•RBC或Hb生成不足
造血因子缺乏:IDA、巨幼红细胞贫血 再生不良:再障 感染、肿瘤 •RBC破坏增多 RBC内缺陷:膜、酶、Hb合成及结构异常 RBC外因素:免疫性、非免疫性 •RBC丢失 急性失血、慢性出血
小儿贫血概述2
小儿贫血概述(二)学习内容1.贫血定义2.贫血分类3.临床表现4.诊断要点5.治疗原则贫血的临床表现与不同病因、程度轻重、发生急慢有关●一般表现●造血器官反应●各系统症状(循环、呼吸、消化、神经等)(1)一般表现●突出表现:皮肤、粘膜苍白Pale appearance in skin and mucosa◆皮肤(面、耳轮、手掌等)、粘膜(口唇、睑结膜)、甲床●病程较长:易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2)造血器官反应●骨髓外造血肝、脾、淋巴结肿大Hepatomegaly, splenomegaly and enlarged lymph nodes 外周血可见有核红细胞、幼稚粒细胞●再障除外录循环和呼吸系统☐呼吸加速、心率加快、脉搏加强、动脉压增高,有时可见毛细血管搏动 ☐重度贫血代偿功能失调时:心脏扩大,心前区收缩期杂音,甚至充血性心衰消化系统•胃肠蠕动及消化酶分泌功能受影响:食欲减退、恶心、腹胀或便秘等 •偶有舌炎、舌乳头萎缩等神经系统−表现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等 −年长儿可有头痛、昏眩、眼前有黑点或耳鸣等(3)各系统症状小儿贫血的诊断•详细的询问病史•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病史询问1、发病年龄2、病程经过和伴随症状3、喂养史4、过去史5、家族史体格检查1、生长发育2、营养状况3、皮肤、黏膜4、指甲和毛发5、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诊断要点(一)实验室检查(简)•外周血象✓血常规RBC和Hb判断有无贫血及程度WBC和PLT帮助判别贫血原因✓血细胞形态:(大小、形态、染色) 帮助判断贫血原因✓网织红细胞计数反应骨髓造红细胞功能实验室检查(繁)•骨髓检查•血红蛋白分析•红细胞脆性试验•特殊检查:✓红细胞酶活力测定✓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铁、铁蛋白、FEP✓基因诊断诊断要点(二)A. 缺铁性贫血C. β地中海贫血B.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E. 再生障碍性贫血F. 急性白血病C. 急性溶血外周血细胞形态网织红细胞(Ret)•Ret是从骨髓中释放到血循环中的比较新鲜的红细胞•可以间接反映骨髓造红细胞的功能–↓ ↓ :造血功能低下:–↑↑: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特殊检查治疗原则去除病因:关键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针对病因输红细胞:注意适应症、速度和量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治疗贫血治疗六大原则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内在异常
• 红细胞膜结构缺陷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 红细胞酶缺陷
–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 血红蛋白异常
–地中海贫血等
–红细胞外在因素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贫血的定义和分度
• 贫血的分度
1)轻度贫血:血红蛋白从正常值下限~90g/L 2)中度贫血:60g/L≤血红蛋白<90g/L 3)重度贫血:30g/L≤血红蛋白<60g/L 4)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贫血的细胞形态分类
MCV(fl) MCH(pg) MCHC(%)
正常值
大细胞
80~94
>94
28~32
>32
32~38
32~38
正细胞/正色素 小细胞
小细胞低色素
80~94 <80
<80
28~32 <28
<28
32~38 32~28
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内在异常
–红细胞外在因素
• 免疫性因素
–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非免疫性因素
–感染/理化因素/毒素/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 失血性贫血
– 急性失血
• 外伤后所致失血 • 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消化道出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 造血物质缺乏
• 缺铁性贫血 • 巨幼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叶酸缺乏)
• 维生素B6缺乏性贫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 红细胞指数概念
– MCV
– MCH
• 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concertration)
– MCHC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 造血物质缺乏 – 骨髓浸润
• 白血病 • 淋巴瘤 • 神经母细胞瘤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 造血物质缺乏 – 骨髓浸润 – 感染性疾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贫血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第二节 小儿贫血概述
于 洁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贫血的定义和分度
• 定义
– 是指外周血中单 位容积内红细胞 数和(或)血红 蛋白量低于正常
年龄
贫血值
新生儿
1~4月 4~6月 6月~6岁 6~14岁
< 145g/L
< 90g/L < 100g/L < 110g/L < 120g/L
• 急性颅内出血等
– 慢性失血
• 消化道畸形 • 钩虫病 •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 鲜牛乳过敏等
HEMATOLOGY/ONCOLOGY, CHILDREN’S 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 溶血性贫血 • 失血性贫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