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丧亲者心理危机干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汶川地震丧亲者的心理危机干预

[摘要]突发地震会给遇难者亲属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损害,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可帮助丧亲者不同程度地减轻了焦虑,增加自信,恢复社会功能,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减少创伤,恢复身心平衡。

丧亲者心理危机干预

国务院新闻局局长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5月27号12点,四川汶川8级地震已造成67183人遇难,累计失踪20790人,由于抢救时效已过和恶劣的天气条件,失踪人员生还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震灾后如此庞大的死亡人数,牵涉到千千万万个家庭,有的人在顷刻之间甚至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必然会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打击。

1.地震对丧亲者的心理影响及表现

天灾人祸等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应对时所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危机干预又称危机介入、危机管理或危机调解,是给处于危机中的个体提供有效帮助和心理支持的一种技术,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到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获得新的技能,以预防的发生。

打击,容易表现为一系列与应激有关的生理、心理、行为上的变化,

生理上可出现冒冷汗、恶心呕吐、肌肉震颤、血压升高、头晕头痛、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认知上出现思维混乱、敏感猜疑、迷茫、记忆力下降、思维不集中、思考理解困难、自我评价减低;情绪上可出现疲乏、悲痛、激动、焦虑、愤怒、失眠、噩梦、甚至情绪失控;行为上则表现为攻击、退缩、坐立不安、举止不协调、口味改变、拒食或暴饮暴食、大量饮酒或服药等;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创伤后心理失调症、精神崩溃、自伤或自杀等。长时间的应激会使机体的适应能力受到损害,产生身体上的疾病。

2.危机干预实施的方法步骤

够防止或减轻灾害后的不良心理反应,避免心理痛苦的长期化和复杂化,促进灾害性事件后的适应和心理康复。面对重大的突发事件及各种自然灾害,能否有效地处理心理危机,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社会和谐、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新标志。

一些问题,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或减少不必要的意外发生。要针对当时的具体问题,并适合当事者的功能水平和心理需要来制订干预计划,同时还要考虑到有关文化背景、社会生活习惯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危机干预的计划是限时、具体、实用和灵活可变的,并且有利于追踪随访。然后按照下面的步骤实施干预。

1)主动、耐心倾听并热情关注让丧亲者让患者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酌情应用暗示、保证、

疏泄、环境改变等方法,给予心理上的支持。(2)提供宣泄机会,鼓励丧亲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并认可其表露出的情感,建立共情,不要说服丧亲者改变自己的感受。(3)解释和指导,解释危机的发展过程,使当事者理解所面临的困境,鼓励积极面对现实,提高丧亲者的积极应对水平。(4)提高信心,对丧亲者给予肯定和支持,给予重建家园的希望。(5)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尽量帮助与丧亲者的家属、亲友、同事取得联系,争取更多的关心与支持。震灾后强大的社会支持能够有效缓解受害者的心理创伤。这些社会支持包括:政府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平息谣言,安定民心;组建各种救助队、医疗队,供应食品、饮用水、帐篷等,在人力物力方面予以支持;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献血,以及媒体上、网络上的声援等都有助于给灾民提供精神支持,消除他们的孤独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

3.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和意义

危机干预是从简单心理治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简便、经济实用和有效等特点。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给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人或家庭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和恢复其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在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及干预后,不会像药物治疗一样产生毒、副作用;同时丧亲者掌握良好的应对技巧,在今后面临或遭遇类似应激或挫折时,学会举一反三地应用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原理来自己处理问题和危机,因此,心理危机干预技术不仅有利于缓解丧亲者的应激状态下产生的心理负担,

还可提高丧亲者长远的自我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关键在于技术掌握,需组织有关人员培训、传授、规范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危机干预措施因人而异,无统一现成公式,这就要求心理咨询师掌握全面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注意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自己的语言、行为等有意识地影响丧亲者的感受和认知,针对性地启发、引导、促进和鼓励丧亲者,改变其不良的心理状态。

被动地等待处于危机状态的人自己上门的那种反应性策略,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必须发展和实行积极主动的和预防的系统危机干预模式。危机干预服务将不仅仅限于精神卫生领域内,从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sars)事件到汶川地震中,心理干预小组的快速介入让我们看到危机干预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突发事件中。

1]王丽颖,杨蕴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二)[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2):112-15.

2]krakow b, hollifield m, johnston l. imagery rehearsal therapy for chronic nightmares in sexual assault survivor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jama,2001,286(5):537-5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