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案2.5外国诗二首一

合集下载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外国诗二首之诞生学案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外国诗二首之诞生学案

《诞生》学案1.课文探索詹姆斯·迪基,1923年生于美国亚特兰大,毕业于范德比尔特大学,美国新超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

迪基成名较晚,他24岁开始写诗,37岁时才出版第一部诗集《进入石头》(处女作),但从此就开始展露出自己在诗歌方面的惊人才华,在60年代他一连发表了多部诗集,其中《踢踏舞者的选择》获全国图书奖。

迪基是当代美国诗人中在各种诗选收录率最高的诗人之一,但除了从1960年至1986年发表21集诗集外,还出版了近20部包括论著在内的作品(1960~1989)。

他的畅销小说《解救》(1970)改编成电影,获得很大成功。

他的诗似梦似幻,超现实的图景总是和现实的景象融合在一起,但是又能够深入人的内心,引人深思;他的诗语言质朴清新,总是力求把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融为一体,因此具有浓厚的超现实主义意味。

2.领悟导析《诞生》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包含着诗人对于诞生的感悟的赞美、欣悦之情。

全诗共四节,先叙述了一匹马诞生的故事,然后诗人进而感受到了一个“新我”,并感到这个“新我”也像一匹新的小马一样诞生了。

诗的第一节,写“我”用青草编了一个故事,却发现这个故事脱离了“我”的控制:再也无法控制“深藏着”的“一匹马”;第二节写这匹脱离了“我”的控制的马反而很自由,很快乐;第三和第四节,写“我”发现自己的头脑摆脱了头脑的产物——外在的观念等等社会性和人为的东西,从而发现了自己生命中的“新我”。

本诗最大的特色是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把现实看到的东西和内心感悟到的、思考所得到的东西用一种超现实的方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了让人在震惊中进行深思的艺术效果。

而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本诗的哲理得以含蓄而深刻地表达。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对联集锦》。

语文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外国诗二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外国诗二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外国诗二首》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外国诗二首》的内容、背景和意义;2.掌握分析外国诗歌的方法和技巧;3.学会运用自身的语言工具,如词汇、句法等,进行诗歌的翻译和创作。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课文是《外国诗二首》,包括两首诗歌:《如果你忘了我》和《致爱丽丝》。

首先,老师会分别介绍两首诗的作者和背景,然后进行整体阅读和分析。

在分析的过程中,老师会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如韵律、韵脚、节奏等。

接下来,老师将分别介绍两首诗的翻译,并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语言工具进行翻译和创作。

3. 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

老师引导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分析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2.想象扮演法。

老师设置情境,让学生投入到诗歌情境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交流法。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全班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发表意见的能力。

4.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出示两首诗歌的标题和作者,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Step 2(整体阅读):让学生通读诗歌,然后邀请几位同学大声朗读,大家一起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Step 3(课文分析):根据学生的理解分析诗歌的意义和表达,让学生掌握如何分析英语诗歌的技巧和方法。

Step 4(翻译练习):老师分别介绍两首诗的翻译,让学生理解原文和翻译的差异,并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语言工具进行翻译和创作。

同时,老师也要解释一些文化差异和生词。

Step 5(课堂讨论):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

Step 6(巩固练习):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并尝试写出一首自己的英语诗歌。

5. 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了解并理解了《外国诗二首》的内容、背景和意义;2.学生是否掌握了分析外国诗歌的方法和技巧;3.学生是否学会了运用自身的语言工具进行诗歌的翻译和创作。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并理解《外国诗二首》的内容、背景和意义;掌握分析外国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运用自身的语言工具,如词汇、句法等,进行诗歌的翻译和创作。

语文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外国诗二首》评课稿

语文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外国诗二首》评课稿

语文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外国诗二首》评课稿一、引言本文是对高二语文必修五教材中的《外国诗二首》进行评课的文档。

该课文是教材中的一篇诗歌,通过对两首外国诗歌的学习和欣赏,旨在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评析和总结。

二、教学目标•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表达意境和情感,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外国诗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形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教学内容1. 《夜宿山寺》内容简介该诗描绘了诗人在一座寺庙过夜的情景。

通过对山寺的描写和自身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思索和对宁静、信仰的追求。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掌握诗歌中的生词和词组。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阅读诗歌并带领学生理解诗意。

•分组讨论诗歌中的生词和词组的意义。

•分析诗歌的韵律、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

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内容简介该诗以诗人送别好友的情景为线索,描绘了清晨时分的净慈寺和周围的自然景色。

通过对山川、禽鸟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友情和自然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掌握诗歌中的生词和词组。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阅读诗歌并带领学生理解诗意。

•分组讨论诗歌中的生词和词组的意义。

•分析诗歌的韵律、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

四、教学模式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思考。

2. 阅读诗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齐读诗歌并逐句解读诗歌的字面意思,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讲解,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词汇学习针对诗歌中的生词和词组,教师提供词汇解释和用法,并进行示范性的句子造句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并加以运用。

4. 诗歌分析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韵律、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美好之处并加以赏析。

2011年高二语文同步测试:2.5《外国诗二首(一)》(语文版必修5)

2011年高二语文同步测试:2.5《外国诗二首(一)》(语文版必修5)

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柠檬.(méng)一瞥.(bì)和煦.(xù)翩.然(piān)B.恍惚.(hū)连绵.(mián)骡.子(luó)香橙.(chén)C.龟兹.(cí)瀑.布(pù)悄.然(qiǎo)绿荫.(yīn)D.频频.(píng)高耸.(sǒng)宽敞.(chang)悬崖.(yá)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字、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

A组“一瞥”应读为“piē”;B组“香橙”应读为“chéng”;D组“频频”应读为“pín”。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的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随意游玩)伴着水仙翩然..起舞(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B.波浪在旁边喧腾..(喧闹沸腾)当我心神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C.在欢快的舞姿里频频..点头(连续不断地)仅仅是一瞥..,就望见了千万朵(不注意地看一下)D.在阵阵微风中起舞翩翩..(形容轻快地跳舞)从蓝天吹来和煦..的微风(温暖)解析:本题考查的重点是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理解词义是理解文本的基础,根据语境解释词义是要领。

C项的“一瞥”,是“很快地看一下”,这里突出的是诗人看到水仙花后的激动、喜悦,强调的重点是“看的时间短、速度快”;如果是“不注意地看一下”,与诗人描写的整个情境就不吻合了。

答案:C3.下列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大理石像凝视着我:/可怜的姑娘,你有什么忧伤B.桃金娘悄然无语,月桂高耸C.在欢快的舞姿里频频点头D.辉映着,闪烁着,连绵不断/就像银河里的星星解析:要仔细阅读题干,一个审题重点是“没有”,另一个审题重点是“拟人”。

A.把“大理石像”当作人来写,“凝视”和询问都是人的动作、语言;B.把“桃金娘”当作人来写,“悄然无语”是人的神态;C.把“水仙”当作人来写,“在欢快的舞姿里频频点头”是典型的人物情态。

语文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2.5《外国诗二首二素材 法语诗歌 波德莱尔《信天翁》

语文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2.5《外国诗二首二素材 法语诗歌 波德莱尔《信天翁》

法语诗歌:波德莱尔《信天翁》L’Albatros信天翁Souvent, pour s’amuser, les hommes d’équipagePrennent des albatros, vastes oiseaux des mers,Qui suivent, indolents compagnons de voyage,Le navire glissant sur les gouffres amers.水手们常常是为了开心取乐,捉住信天翁,这些海上的飞禽,它们懒懒地追寻陪伴着旅客,而船是在苦涩的深渊上滑进。

A peine les ont-ils déposés sur les planches,eux,Laissent piteusement leurs grandes ailes blanchesComme des avirons traîner à côté d’eux.一当水手们将其放在甲板上,这些青天之王,既笨拙又羞惭,就可怜地垂下了雪白的翅膀,仿佛两只桨拖在它们的身边。

Ce voyageur ailé, comme il est gauche et veule!Lui, naguère si beau, qu’il est comique et laid!L’un agace son bec avec un brûle-gueule,L’autre mime, en boitant, l’infirme qui volait!这有翼的旅行者多么地靡萎!往日何其健美,而今丑陋可笑!有的水手用烟斗戏弄它的嘴,有的又跛着脚学这残废的鸟!Le Poète est semblable au prince des nuées Qui hante la tempête et se rit de l’archer; Exilé sur le sol au milieu des huées,Ses ailes de géant l’empêchent de marcher.诗人啊就好像这位云中之君,出没于暴风雨,敢把弓手笑看;一旦落地,就被嘘声围得紧紧,长羽大翼,反而使它步履艰难。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4《外国诗二首(一)》基础字词梳理2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4《外国诗二首(一)》基础字词梳理2
《外国诗二首(一)》 基础字词梳理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1.字音识记
(1)柠.檬(nínɡ ) (4)辉煌.(huánɡ ) (7)觅.路( mì ) (10)瀑.布( pù ) (13)一瞥.( piē )
预习作业
(2)和煦.( xù ) (5)凝.视( nínɡ ) (8)岩.洞( yán ) (11)漫.游(màn ) (14)喧.腾(xuān )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4.词语解释
(1)和煦:__温__暖___。____ (2)悄然:__形__容___寂__静__无__声__。__ (3)心神:__精__神__状__态__。_______ (4)恍惚:__神__志___不__清__,__精__神__不__集__中__。__
退出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2)鉴于·基于 二者都有“根据”之意。鉴于:指觉察到,考 虑到或按照,根据。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前一分句句首, 指出后一分句行为的依据、原因或理由,前边一般不用主语。 基于:根据。把某种事物作为结论的前提或语言行动的基础。 例句1:____鉴_于___形势的严峻性和不可知性,某知名品牌汽车公 司已决定降低产量和裁减员工,以应对挑战。 例句2:___基_于____以上理由,我不赞成他的意见。
(3)高耸.(sǒnɡ ) (6)骡.子( luó ) (9)悬崖.( yá ) (12)山峦.(luán ) (15)翩.翩( piān )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2.辨形组词
nínɡ 凝 视
(1) yí


闪shuò 烁 (3)瓦lì 砾
树yīn 阴
(2) yìn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4《外国诗二首(一)》基础字词梳理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4《外国诗二首(一)》基础字词梳理1
(《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
退出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2)逃避·躲避 逃避:指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躲 避:①指故意离开或隐藏起来,使人看不见; ②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例:①韩国一位检察官周一表示,92名现役和 退役足球选手被认定是蓄意造成肩部脱臼,以 骗取医疗豁免来_逃__避__兵役。②针对韩国进行 延坪岛实弹射击训练,朝鲜选择不反击,目前 这种态度可以视为“_躲__避__风头”。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⑤辉映:_照__耀__;__映__射__。 ⑥喧腾:_喧__闹__沸__腾__ 。 ⑦欣喜:_欢__喜__快__乐__ 。 ⑧欢愉:_欢__乐__而__愉__快__ 。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五、名句默写
①你可知道那地方,柠檬花儿盛开,//_香__橙__在__ _绿__阴__深__处__闪__着__金__光___,//从蓝天吹来和煦的微
二、字形辨认 煦和煦 熙熙熙攘攘
坠坠落 堕堕入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峦山峦 孪孪生 翼羽翼 冀希冀 啸呼啸 潇潇洒
喧喧嚣 渲渲染 涌汹涌 俑陶俑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三、词语辨析 (1)领悟·省悟 领悟:指领会、理解。省悟:指醒悟、明白。 例:①尽管尤纳斯已经对姚明的_领__悟__能力赞 不绝口,但是姚明自己显然还很不满意。②一 个和谐社会,既要设置防止让困窘的穷人走投 无路之下上山落草的多重防线,又要注意多方 合力,打造向善的通道,让堕落深渊的天良未 泯者由此不但有幡然_省__悟__的机会,还能有改 恶向善的上升渠道。
《外国诗二首(一)》基础 字词梳理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高中语文必修五语文版学案:第二单元 第4课 外国诗二首(一)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语文版学案:第二单元 第4课 外国诗二首(一) Word版含答案

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艺术,是各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世界文学作品中的奇葩。

每个国家的诗都根植于民族的土壤之中,每个国家都蕴藏着丰富的创作源泉。

外国诗歌反映不同的生活习俗、文化底蕴和民族特性,同样能滋润不同国度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性情,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古典诗歌中的象征手法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例如,龙象征着皇上的最高权力,凤凰象征着皇上的德行,麒麟象征着长治久安;兰花象征着纯洁,牡丹象征着富贵,梅象征着高洁、清秀、淡雅、素朴,菊象征着高洁、坚强等等。

俄国诗人莱蒙托夫的《帆》和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信天翁》则象征着什么呢……每当我们徜徉在曼妙的古诗词长河里,为那一声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而心动神摇的时候,可曾注意到那诗词中的种种动物:缠绵的鸳鸯、苍莽的雄鹰、矫健的骏马、清闲的飞鸟、执着的春蚕……正是它们闪耀的光芒启迪了我们的思考,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了解和探讨它们也是我们深入挖掘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古典诗词唯美、动人的艺术境界的绝佳途径。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柠.檬( ) ②和煦.( ) ③山峦.( ) ④一瞥.( ) ⑤喧.腾( ) ⑥恍.惚( ) (2)多音字①盛⎩⎪⎨⎪⎧ 盛.开( )盛.饭( ) ②悄⎩⎪⎨⎪⎧悄.然( )悄.悄( ) ③没⎩⎪⎨⎪⎧ 没.有( )出没.( )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凝( )疑( ) (2)⎩⎪⎨⎪⎧ 阴( )荫( ) (3)⎩⎪⎨⎪⎧ 烁( )砾( ) (4)⎩⎪⎨⎪⎧缘( )掾( )(5)⎩⎪⎨⎪⎧喧( )暄( ) 二、词语积累 明确词义(1)和煦:(2)闪烁:(3)心神恍惚:(4)翩然起舞:[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因等生物碱,空腹饮茶易使肠道吸收咖啡碱过多,从而会使某些人产生亢进的症状,如心慌、头昏、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

高中语文 2.5(外国诗二首(一))学案 语文版必修5 学案

高中语文 2.5(外国诗二首(一))学案 语文版必修5 学案

送娘曲[预设目标]一、知识目标:能借助图书馆和多媒体网络资源,了解歌德在德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坛上的地位,了解他的创作成就,记住其代表作品。

二、能力目标:1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

2能体会出诗歌采用复沓叠唱(重章叠句)结构形式的妙处,掌握这种写法。

三、审美目标:能通过诵读,体会出诗歌所表达的炽烈的对父亲的爱、对家乡的思念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受到真挚、深沉、哀婉、含蓄的美感教育。

[学习重点]品读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歌所表达思想感情的体会。

二、体会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结构形式的妙处。

[学法使用及对学习目标的实现]学习这首诗可采用朗诵涵咏、点拨引路、品赏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达成目标。

[学习总体思路]遵照“新课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帮助者、促进者的精神,教学本诗的教学思想是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总体教学思路是“扶——引——放”,即教师做出鉴赏示范,对学生“扶上马鞍走一程”,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牵着缰绳送一程”,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鉴赏,学会迁移延展——“放开手脚任驰骋”,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时安排]拟用1学时。

[学习程序]课前准备:请在网上搜寻阅读或图书馆借阅歌德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

请在网上下载或图书馆查找摘录诗人歌德的相关资料,对歌德及其创作有所了解。

一、欣赏音乐,蓄积学习情绪师: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吗?那好,我给大家放一支曲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听完后看谁能最先说出这支曲子的作者和它所表达的感情。

多媒体播放舒伯特谱写的《送娘曲》。

师:哪位同学知道这支曲子的作者是谁?哪位同学说说,你从曲子里听出了什么感情?(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作出适时而激勉的评价)二、导入引题,激发学习热情师: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诗歌、音乐和舞蹈最早是合而为一的,即所谓的“歌之咏之舞之蹈之”。

这“歌”就是歌唱,这“咏”就是朗诵,这“舞”“蹈”就是欢跳或跳舞。

语文 2.5(外国诗二首)学案 语文版必修5 学案

语文 2.5(外国诗二首)学案 语文版必修5 学案

外国诗二首导学案有人将诗人比成是自由的精灵,蓝天下展翅翱翔的云雀。

自由是诗人的个性和生命追求,一旦诗人的自由受到了限制,他们或者咆哮怒吼,或者深情哀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诗人在社会暴力的摧残下苟且偷生时唱出的一首悲歌——《信天翁》。

二、学生朗读并整体感知作品,教师指导作理性上的整体把握1学生采用齐读和自由读两种方式,初步感受诗意和语言。

2师生共同讨论朗读本诗的情感方法——属于低沉郁愤一类,并指导学生通过把握节奏和旋律来品读诗作。

3教师展示设计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思辨感知诗作。

(1)课题为“信天翁”,但课本对之未做解释,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是一种什么事物?讨论后明确:诗的第一节中有这样的诗句:“水手们常常是为了开心取乐,/捉住信天翁,这些海上的飞禽”,由此看来,信天翁是一种飞禽;在诗的第二节写它有“雪白的翅膀”,诗的第三节又写它“往日何其健美”,第四节又称它是“云中之君”,有“长羽大翼”,可以推知,它是在海上像海燕一样矫健的海鸟。

(2)各个诗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谁能概括?学生讨论,教师提示:第一节写信天翁成为船上各类人的玩物;第二节写信天翁在船上的笨拙卑劣表现;第三节写信天翁备受水手们的凌辱摧残;第四节点出信天翁的命运类似于诗人。

(3)“信天翁”与“诗人”意象是什么关系?由此对此诗的总体特点有何认识?讨论后明确:诗作的第四节中写道,“诗人啊就好像这位云中之君”,作者在用信天翁象征诗人的形象。

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按照中国诗歌的传统应称为咏物诗,它托信天翁这个物传达了对当时社会人生的批判谴责之志,即托物言志。

4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

课前有简单的作家介绍,让学生阅读以形成初步印象。

提问:作者为什么对社会不满?明确:(1)社会历史原因:他生活的那个时代颓靡之风盛行,18世纪的大革命后带给人们的并不是美好的现实,而是丑恶的谎言蔓延,世界显得荒谬,人们普遍感到“上帝死了”。

一些先觉者则以揭示和表现世界的丑恶、罪恶和病态来对抗这个世界,波德莱尔就成长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之中,并成为现代主义的先觉者。

语文版语文高二版必修五备课精选同步学案 第4课外国诗二首一2课时

语文版语文高二版必修五备课精选同步学案 第4课外国诗二首一2课时

第4课外国诗二首(一)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高耸准备就序适当.(dànɡ)泾.(jìnɡ)渭分明B.撤销黄梁一梦戏谑.(nuè) 汗流浃.(jiā)背C.冒然连绵不断挫.(cuò)折影坛绯.(fěi)闻D.宽敞好高骛远渐.(jiān)染徇.(xùn)私舞弊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英国《卫报》的一篇评论曾这样写道:“19世纪,英国教会世界如何______;20世纪,美国教会世界如何______;如果中国要______21世纪,它必须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

”这可能就是中国要在未来肩负起的责任。

A.出产浪费引领B.生产消费引领C.生产浪费领导D.出产消费领导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城市的树不能像山林里的树那样自由生长,经常会修剪去旁逸斜出的枝条,这种修剪不是为了让树成材,却是嫌那些多余的枝条碍事。

B.在这历史的纷纭复杂中,虽然政权的旗帜你争我夺,变来更去,但有许多地方,却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只是在各个时期略有不同罢了。

C.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

D.我国正在实施公民旅游素质提升工程,在又一个“黄金周”到来之际,每位游客尤其是出境游客应该意识到自己是祖国的“形象大使”。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看完极顶我们步行缓缓下山,沉浸在山谷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说刚才泰山是以拔地而起的气概来向人讲解历史的沧桑,现在则以秀丽深幽的风光掩映着悠久的文明。

①刚才泰山还把我们豪爽地托在云外,现在又温柔地揽在怀中了。

②泉水顺着山势随人而下,欢快地一跌再跌,形成一个瀑布、一条小溪,清亮地漫过石板,清音悦耳,水汽蒸腾。

语文:《外国诗二首(三)》学案(人教版必修5).doc

语文:《外国诗二首(三)》学案(人教版必修5).doc

外国诗二首(三)学案第一模块:认知•探索1.课文探索布莱克出生于伦敦一个贫寒的袜商家庭。

由于个性过于独特,不喜欢正统学校的压抑气氛而拒绝入学,因而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虽然只是一个小孩子,但他已经表现出“对任何使他受约束的企图都以不可遏制的愤怒来反抗”的强烈性格。

幸好他的父亲任凭他在家自学,才成就后来的布莱克。

这也决定了他必定毫无阅世能力,与世俗格格不入,这是他的弱点,也是最耀眼的优势。

后人评价他是一个天真烂漫的人、一个野性的人、一个在具有高等修养的人心目中的桀鹫不驯儿。

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疯子、单纯的诗人、孤独的先知、在不为人注目的一生中,默默地做了一次超尘绝世的内心旅行,抵达了人类精神的核心和时代苦难的深处。

他在世时被世人看作疯子或者坠人魔道的人,直到去世六十多年后的19世纪末,随着叶芝等诗人编订他的诗集时,才发现他堪称一位杰出的先驱者。

到了20世纪后半期,他更被认为是英国六位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和乔叟、斯宾塞、莎士比亚、米尔顿、华兹华斯享有同等的荣耀。

当时正处在法兰西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生活在英国伦敦下层的手工匠布莱克,把它们内化为巨大的精神事件,不仅赞成,而且热烈地拥护。

在心中激励他为一个预言中即将出现的美丽新世界而不息战斗。

《老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表达了他对革命的向往之情。

里尔克是奥地利象征主义诗人,也是德语文学界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里尔克出身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他的家庭在当地属于德语少数民族家庭。

他的父亲做过小军官、铁路职员,一生郁郁不得志。

他的母亲是一位富商的女儿,但是性情有些古怪。

父母在他只有9 岁时离异,给他敏感的心灵留下了终身的伤痕。

母亲从小把他当作女孩来抚养,给他买了许多洋娃娃,并且用“苏菲亚” “马利亚”等女孩的名字来称呼他。

但是母亲并没有给他更多的母爱,他经常被交给一个粗俗而不负责任的女佣照看。

这种不正常的童年生活,给他以后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他成年后总是在与自己交往的女性身上寻找着类似母爱的东西。

高中语文 第5课 外国诗二首(二)学案 语文版必修5

高中语文 第5课 外国诗二首(二)学案 语文版必修5

第5课外国诗二首(二)学习重点1.记:积累作者的有关知识,背诵这两首诗。

2.读:感受诗人借助抒情意象所抒发的伟大情感,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借助对抒情形象的把握来体会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比拟手法在诗作中的表达作用。

3.写:运用象征手法,写一作文片段。

4.练:练习比拟手法。

一、诵记名言警句祖国莱蒙托夫我爱祖国,但却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但是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它那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它那大海似的汹涌的河水的奔腾;我爱乘着车奔上那村落间的小路,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色,惦念着自己夜间的宿地,迎接着道路旁荒村中那点点颤动的灯火。

我爱那野火冒起的轻烟,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那两棵闪着微光的白桦。

我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望着堆满谷物的打谷场,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草房,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而在有露水的节日夜晚,在那醉酒的农人笑谈中,看着那伴着口哨的舞蹈,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祖国执著的“爱情”。

在对“爱情”的阐释里,诗人没有选择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或不同寻常的场面,只描写了自己在祖国土地上看到的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农家生活。

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平淡描述的背后,是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

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及背景(1)莱蒙托夫(1814—1841),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19世纪上半叶的重要诗人。

1837年1月,伟大诗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莱蒙托夫立即写了《诗人之死》,揭露普希金的被害是沙皇周围一群小人策划的一个卑鄙阴谋。

这首诗得罪了宫廷,沙皇尼古拉一世于1837年逮捕了莱蒙托夫,并将他流放到高加索。

1838年莱蒙托夫开始创作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是俄国社会心理小说的开端之作。

莱蒙托夫从事文学活动时间不长,但他继承普希金的传统,对俄国19世纪中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语文版语文必修五 第二单元 第四课 外国诗二首(一)导学案

语文版语文必修五 第二单元 第四课 外国诗二首(一)导学案

4 外国诗二首(一)导学一、学习目标1.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

(核心知识)2.能体会出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结构形式的妙处,借鉴这种写法。

3.理解诗歌意象的含义,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课文助读1.走近作者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和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华兹华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1797年同诗人柯尔律治相识,翌年两人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

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冠诗人”。

由于他与柯尔律治等诗人常居住在英国西北部多山的湖区,1807年10月的《爱丁堡评论》杂志称他们是湖畔派的代表诗人。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英国西北部的湖畔有一些诗人聚集,其诗作多描写湖区,故称他们为“湖畔派”。

2.写作背景《迷娘曲》是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第一部《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歌唱的一首插曲。

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后来被主人公威廉·麦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是小说中最动人的人物。

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迷一样的性格魅力。

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贵族与自己的妹妹私通生下的孩子。

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的父亲后来流落街头,以弹琴卖艺为生,后来也被威廉·麦斯特收留。

迷娘自从遇到麦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麦斯特。

可是由于疾病,她不久就去世了。

《迷娘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3.相关知识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语文版语文高二版必修五备课精选同步学案 第4课外国诗二首一1课时

语文版语文高二版必修五备课精选同步学案 第4课外国诗二首一1课时

第4课 外国诗二首(一)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香橙.( ) ②和煦.( ) ③宽敞.( ) ④敝.人( ) 2.辨形组词①⎩⎪⎨⎪⎧ 喧( )暄( ) ②⎩⎪⎨⎪⎧ 惚( )淴( )唿( ) ③⎩⎪⎨⎪⎧峦( )恋( ) 3.词语释义①和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悄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高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连绵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心神恍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翩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义词辨析(1)宽敞 · 宽阔 · 宽广“宽敞”“宽阔”和“宽广”都指范围或面积大。

区别在于:宽敞:侧重于宽阔、敞亮。

宽阔:程度浅,只适用于具体事物。

宽广:程度深,对象可以具体也可以抽象。

例句:①我们的教室很________。

②这块土地________肥沃,十分适合种植水稻。

③这座小镇道路________,房屋整齐,环境优美。

(2)凝视 · 注视“凝视”和“注视”都有“聚精会神地看”的意思。

区别在于:凝视:形容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注视:多指注意力集中地看人或事物的某一点,还可用于抽象事物,使用范围较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娘曲[预设目标]一、知识目标:能借助图书馆和多媒体网络资源,了解歌德在德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坛上的地位,了解他的创作成就,记住其代表作品。

二、能力目标:1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

2能体会出诗歌采用复沓叠唱(重章叠句)结构形式的妙处,掌握这种写法。

三、审美目标:能通过诵读,体会出诗歌所表达的炽烈的对父亲的爱、对家乡的思念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受到真挚、深沉、哀婉、含蓄的美感教育。

[学习重点]品读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歌所表达思想感情的体会。

二、体会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结构形式的妙处。

[学法使用及对学习目标的实现]学习这首诗可采用朗诵涵咏、点拨引路、品赏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达成目标。

[学习总体思路]遵照“新课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帮助者、促进者的精神,教学本诗的教学思想是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总体教学思路是“扶——引——放”,即教师做出鉴赏示范,对学生“扶上马鞍走一程”,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牵着缰绳送一程”,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鉴赏,学会迁移延展——“放开手脚任驰骋”,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时安排]拟用1学时。

[学习程序]课前准备:请在网上搜寻阅读或图书馆借阅歌德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

请在网上下载或图书馆查找摘录诗人歌德的相关资料,对歌德及其创作有所了解。

一、欣赏音乐,蓄积学习情绪师: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吗?那好,我给大家放一支曲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听完后看谁能最先说出这支曲子的作者和它所表达的感情。

多媒体播放舒伯特谱写的《送娘曲》。

师:哪位同学知道这支曲子的作者是谁?哪位同学说说,你从曲子里听出了什么感情?(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作出适时而激勉的评价)二、导入引题,激发学习热情师: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诗歌、音乐和舞蹈最早是合而为一的,即所谓的“歌之咏之舞之蹈之”。

这“歌”就是歌唱,这“咏”就是朗诵,这“舞”“蹈”就是欢跳或跳舞。

随着人们对艺术作用认识的越来越深刻,这种一体化的艺术就慢慢地分成了各自独立的文学(诗歌)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

我们刚才听到的这支音乐,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舒伯特为德国大诗人歌德的著名诗歌《送娘曲》而谱写的曲子。

《送娘曲》创作于1783年11月以前,后收入德国伟大诗人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第一部《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作为小说人物迷娘歌唱的插曲。

《送娘曲》是歌德迷娘歌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科夫斯基等世界著名作曲家为这首诗歌谱曲达百次以上,其中以我们刚刚所听的这首舒伯特的曲子最为有名。

同学们一定会想,歌德的这首诗歌究竟写什么内容,好在哪里,竟然使这么多大作曲家为之谱曲?是啊,音乐是穿透人心灵,震撼人心灵的听得见而摸不着的最强烈的东西,而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为什么竟然比音乐更能打动人的心灵?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欣赏、去体悟其艺术魅力吧。

三、走近诗歌,整体感知1范诵诗歌,整体感受师:下面请同学们倾听我朗诵诗歌,感知诗歌所写的内容。

(配乐诗朗诵:播放舒伯特《送娘曲》,教师范诵诗歌。

)2感知内容,对话交流师:谁来说说自己感知出的诗歌内容?(不管感知出的是什么,教师都给予鼓励。

)师:这首诗歌究竟写什么,从同学们的初步感知看出,我们还得进一步地加深理解和研究。

要真正理解诗歌,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首要的方法是知人论诗,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歌德是一位怎样的诗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四、走近诗人,了解创作背景和诗人的代表作1走近诗人,了解诗人创作及其作品(多媒体屏幕打出歌德头像)师:屏幕上映出的是歌德的头像。

据你了解,歌德是一位怎样的诗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根据学生介绍,教师作适当补充:歌德全名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德国伟大诗人,伟大的剧作家、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

恩格斯称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也是世界称得上最伟大的少数几个文学家之一。

歌德生活的时代,正是西方思想史上巨人云集的时代,卢梭、康德、黑格尔等都是他的同时代人。

歌德前期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性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

晚年之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对整人人类发展的思索方面,使得他的创作超越了自己的时代,具有了永恒的价值。

代表性作品有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长篇诗剧《浮士德》、自传体作品《诗与真》、长篇小说《亲和力》、抒情诗集《西方和东方的合集》等。

歌德一生创作了两千五百多首诗,其中有很多珠玉之作,不仅是德国诗歌的瑰宝,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一笔最宝贵的文学财富。

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创作把德国民族主义文学提高到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和世界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歌德不仅属于德国,也属于世界。

今天我们学习歌德的诗歌,不仅在学习和继承世界优秀文化遗产,而且可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2走进诗歌,了解背景内容《送娘曲》是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第一部《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歌唱的一首插曲。

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后来被主人公威廉·麦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是小说中最动人的人物。

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迷一样的性格魅力。

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贵族与自己的妹妹私通生下的孩子。

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的父亲后来流落街头,以弹琴卖艺为生,后来也被威廉·麦斯特收留。

迷娘自从遇到麦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麦斯特。

可是由于疾病,她不久就去世了。

《送娘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诗歌,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去学习品赏这首伟大的诗作。

五、欣赏品味诗歌,深刻领会思想内容,准确把握思想感情,掌握艺术技巧1诵读领会,把握内容和感情齐读诗歌,看诗歌究竟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

注意朗读时的节奏和感情。

师:这一次,你从诗歌中又读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师:哪位同学再来给大家朗诵一边?2搀扶式鉴赏,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师:诗歌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

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抒情性、音乐性、想像性、简洁性、象征性。

诗歌都是通过具体感人的意象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的。

因此,我们鉴赏诗歌,首先要学会抓意象,通过意象来体会诗人寄予其上的思想感情。

我们以这首诗的第一节为例来学习诗歌鉴赏方法。

这首诗共三节,每一节都由正歌和副歌组成。

正歌表现“那地方”——故国意大利的优美景物,这些景物的优美主要是通过柠檬花儿、蓝天、和煦的风、悄然无语的桃金娘(桃金娘象征着爱情,为维纳斯的神树)、高耸的月桂(月桂为阿波罗的神树)来体现的。

这些意象的选择具有意大利景物的典型性特征,诗人在这里融进人物对故乡的浓郁的思念之情,使这些景物都成了人物故国之思的寄托物,再加上诗歌运用音乐的反复艺术——“你可知道那地方”的反复咏唱,就把那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加深沉绵长而又强烈难抑。

副歌“走呵!走啊!”又是催促又是呼唤,把这种无法自抑的感情推向极致。

叫谁走?“亲爱的人,我愿和你同去。

”这“亲爱的人”既可以是恋人,也可以是朋友,还可以是亲人。

“我愿和你同去”既表达她返回故国的热望和决心,又表达她对“亲爱的人”的鼓励和支持。

这种对祖国的强烈的思念之情催人泪下。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感情都不是干巴巴、直通通喊出来的,而是通过浸泡过情感的意象表达出来的,需要我们通过诗歌语言、节奏和象征物从心灵深处去深沉地体会,去真挚地感悟。

下面我们来诵读第一节诗,认真体会诗句里的内涵和思想感情。

3引送式鉴赏,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师:让我们按照老师上边鉴赏的方法一起学习鉴赏第二节诗歌。

哪位同学先来诵读一下第二节诗歌?谁先鉴赏?或者可先讨论一下,再交流?(教师可根据学生学情具体决定)师:第二节正歌写哪里的场景?师:有哪些意象?……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房间以及大理石像。

师:诗人为什么写“可怜的姑娘,你有什么忧伤”?师:副歌结尾怎么又变成:“我的保护人,我愿随你前往”了?这种称呼的改变有什么深刻含义?表达什么感情?(学生发表意见,教师适当点拨补充;思念的感情在这里更深一层,思乡的情绪也更加强烈而又复杂了。

) 4放手式鉴赏,运用鉴赏诗歌的方法独立鉴赏朗读第三节诗歌,四人一组鉴赏交流,教师巡回倾听,最后对鉴赏情况做些总结。

5品味诗歌,鉴赏和体会艺术技巧齐读全诗,仔细发现诗歌所使用的高妙的艺术技巧,体会其妙处。

师:你认为这首诗歌最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诗里边倾诉的人是迷娘还是谁?而被倾诉的对象是同一个人还是三个人?(可让学生放开讨论,各抒己见,广泛交流。

)(这是学习重点之一,也是本诗的学习难点,教师可视学生讨论交流情况做适当的点拨式总结。

)师:大家的认识很对。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运用了复沓叠唱的艺术结构技巧。

这种诗歌结构艺术在我国的《诗经》里早就熟练运用。

这首诗的三节正歌第一句开头和第五句都采用了诗句反复的手法,加强了询问力量,增大了想念的程度;副歌部分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架构句式,只在个别关键的地方替换一两个字,不仅使诗歌的思想内涵增大,使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更加热切和复杂,而且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对于诗中倾诉者是谁,被倾诉的对象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三个人,同学们的观点不统一,我们也不寻求统一,保留这种多解性,更能使这首诗具有含蓄、多义、神秘的特点,从而产生更恒久的艺术魅力。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支持或者倾向于一种观点,如倾诉者就是迷娘,三个被倾诉者是一个人,就是迈斯特。

迷娘在内心深深地爱着他,可是又知道这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就转而称呼他为“亲爱的人”、“我的保护人”、“我的父亲”。

这三种称呼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麦斯特怀有那种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

这种炽热的爱被升华为一种美好的对父亲的爱,又和思乡之情扭结在一起,让两种感情都得到了升华和强化,但又互相掩映,具有哀婉、含蓄而又深沉的美感效果。

六、迁移延展,开拓视野,提高鉴赏水平(多媒体屏幕打出或印发歌德的另外两首《送娘曲》)师:请阅读下面两首《送娘曲》,把你最喜欢的一首按照我们以上鉴赏的方法进行鉴赏,写出300字以上的鉴赏文字,尤其欢迎个性化的创新鉴赏观点。

【附】送娘曲(之二)只有懂得相思的人,才了解我的苦难!形只影单;失去了一切欢乐,我仰望苍穹,向远方送去思念。

哎,那知我爱我者,他远在天边。

我五内俱焚,头晕目眩。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才了解我的苦难!送娘曲(之三)别让我讲,让我沉默,我有义务保守秘密,我本想向你倾诉衷肠,只是命运它不愿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